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能力目标:①通过对比新、旧中国实行的不同外交政策,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②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大体方针的学习,培育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熟悉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取得的外交成绩,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德育目标:①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严峻形势,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②对新中国外交成绩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解决所揭露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教学手腕: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导入新课:以“新中国十大外交官”的图片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教师先出示近代一幅漫画,再提问按照所学历史知识和漫画思考近代中国外交的特征?(创设情景)学生可能回答:屈辱、不平等……教师总结: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教师提问:近代外交是这样一种情况,那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教师展示“建国大典”图片,引用“毛泽东的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彼此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成立外交关系。

”从中归纳出新中国的外交应该是平等、独立、自主。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外交的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绩。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绩1.与新中国成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与我国成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并着重介绍第一个与我国成立外交关系的苏联。

在这里需讲清两个问题:(1)为何苏联是与我国第一个建交的国家。

(结合战后形势示用意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政策)(2)我国与苏联交往的史实。

(结合图片)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教师展示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时的照片,接着讲述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面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内容和作用。

2.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说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阅读、概括与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新中国的外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打开新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便确立起自己的外交政策,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一年里就与17个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

在此基础上,1953年,在中印谈判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迅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在印度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某某义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三.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五.教学准备:1.搜集反映新旧中国外交状况的材料,并制成幻灯片。

2.收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并制成幻灯片。

3.熟悉中印、中缅建交史。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出示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案、教学设计
5.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时事政治,选取一个与我国外交政策相关的新闻事件,分析其对我国和世界的影响。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6.布置一道开放性问题:“你认为在当今世界,我国应如何运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家利益服务?”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撰写一篇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4.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关注国际形势,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过程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友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外交观念,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3.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认识到我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
3.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设计一组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题目要涵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对外开放等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我国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为主题,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报告。报告要包括讨论过程、主要观点、结论等内容,字数在300字左右。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的外交: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确认: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2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时间、地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性质、议题: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背景: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成立后,使中国以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

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我国奉行(A)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不结盟的战略C.“求同存异”方针 D.反对霸权主义2.尼赫鲁在谈到中印两国关系时曾说:“这些原则不但对我们两国适用,而且对其他国家也适用。

”这些原则指的是(B)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3.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是(A)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⑤平等互利⑥和平共处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知识点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4.“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共6页

【教学设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_历史_初中_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意义,万隆会议的时间、特点及影响。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建国初期外交政策背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及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及拓展部分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探究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外交政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制定,通过新中国外交的成就,增加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学习,感受周恩来外交政策中的智慧,体会万隆精神和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宽容、谦虚、诚恳和团结起来共同进步等美德,从而使学生形成正解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万隆会议。

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以情境设置、材料解析、问题探究、分组讨论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采用开放式、互助式教学,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

2、自主探究法:在宣扬理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人对历史的主观感受,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问题,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用长远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军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师:这首歌曲的创作题材源于哪一个历史事件?生:答师:解放战争时期又是谁出钱出枪帮蒋介石打内战呢?生:答师:美国扶植国民党政府,想把中国作为他在亚洲的殖民地,可是他输了,国民党灰溜溜的逃到孤岛台湾,美国又派哪一只舰队横在台湾海峡,阻止我军解放台湾呢?(生答:第七舰队)。

是的,这些是美国为实现霸权从军事上对中国进行的侵略与封锁,那么,美国又从外交上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采取什么态度呢?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新中国经过不断努力取得哪些外交上的成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通用5篇)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通用5篇)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记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史实以及求同存异方针;通过阅读分析多种类型的史料的过程,初步掌握分析历史观点的能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中感受中国外交中“和”的外交智慧。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点:求同存异【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叙利亚驻联合国外交官图片,出示系列中国近代外交图片,引用周恩来的观点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用最近发生的时事引起学生兴趣,再从学生熟悉的概念引入不熟悉的历史,导入新课。

环节一以和立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设问:新中国成立奉行什么外交政策?出示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宣言。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突出新中国外交政策。

2. 出示二战后世界形势图,并出示司徒雷登“三不让”材料以及《论人民民主专政》节选材料,阐述中国在严峻的世界形势下的外交选择。

设计意图:由地图以及史料勾勒新中国建立时的国际形势,揭示中国的'外交选择。

3. 出示苏联国书、毛泽东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片,梳理中苏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

出示新中国建立一周年建交17国列表,认识到中国在尖锐的外交环境下取得的外交成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动态认识历史过程的能力。

环节二以和为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出示缅甸总理吴努的观点,引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问,提出时间?由谁提出?具体表述?设计意图:承上启下,自然过渡教学环节,引入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环节。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读自学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 标 【课标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解 读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分两目:第一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讲述了新中国诞生之 与 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以及意义。第二目: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 教 材 介绍了万隆会议的特点、外交斗争以及意义。 分 析 知识 与 技能 教 学 目 标 情 态度 位的非凡气度。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 价值观 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媒 体教 具 课时 一课时 难点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 感 坏进行了复杂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 过程 与 方法 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 交家的风范和贡献。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 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 中国屈辱外交之别。 新中国在国际上确立起独立自主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帝国主义的干涉破教学过源自程 修改栏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1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遭受外来侵略,腐朽 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 被动外交,签定了《南
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 京条约》 、 《天津条约》 、 局面仍然十分尴尬。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 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请大家看书。 学生根据第 1 页“导入框” ,讨论回答: 1. 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为什么不许美国代表与中国 代表握手? 2.那位史密斯实在抑制不住对周恩来的敬佩,采取什 么举动表示自己的心情? 导入:周恩来在外交战线上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和 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包括那些暂时处于敌对状 态下的人们。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1)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 立自主) (2)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 (3)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 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教师指出: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 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 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 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为了打 破这种封锁, 新中国 的缔造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 交活动,终于打开了局面。 2.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缅甸、印度) 《北京条约》 、 《马关条 约》 、 《辛丑条约》等一 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 地丧权辱国。 ) 1. 朝鲜战争期间,中美 两国处于交战状态,中 国人民志愿军把侵朝的 美军打得焦头烂额。所 以杜勒斯十分敌视中 国。 2. 抓住周恩来的胳膊摇 晃,然后笑咪咪地走开。 4.[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 接 龙”活动 ,当堂巩固 ]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惠、和平共 处) 1.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 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 题。 2. 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是 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 都反对殖民主义的侵 略,但因各国社会制度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一、内容标准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本课重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结果,不再受外族奴役的中国,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随后获得更多国家的共识,成为国际外交基本准则。

本课难点是,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初中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史,同时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很难认识到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霸权的本质。

所以在教与学中存在一定难度。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 同学们,近代中国的外交是饱受列强欺侮的屈辱外交。

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后来我们还学习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从这些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建国之前的我国的外交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

[教师提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学生回答]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状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导入,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开始,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导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课教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示预习提纲(见板书设计),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完成这些问题。

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提纲,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师引导] 大家都已经完成预习提纲了,完成的情况如何,我们一一来检验。

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宣告……[学生齐读]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新人教版

第15 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型:新讲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本课涉及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开始及成绩,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现今国际事务。

二、课程标准: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进程与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说明新中国踊跃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度和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博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难点:一、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解决。

二、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五、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教师:电影中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在西方国家的重重作对下,用自己的伶俐才干和杰出的外交才能超卓的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世界造成了深远影响。

今天咱们一路进入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来领略周总理的外交风度和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绩。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讨:第一篇另起炉灶,定独立自主政策展示: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虚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周恩来传》教师: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辞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学生:清朝官员指的是清政府,强盗指的是西方列强。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五篇模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五篇模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2.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3.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

4.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及在其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5.掌握“万隆精神”的确切含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截然不同。

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起来了。

2.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在建国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稍后又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坚实的步伐开拓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五项原则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4.我国参加了万隆国际会议,并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新胜利。

●教学重点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教学难点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方针所涉及到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1.讲解法。

本课内容难度较大,故需教师在讲解方面做的多一点。

2.比较法。

引导学生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作一比较。

从而正确地理解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影视辅助法。

可以通过放《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片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

4.故事穿插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2.录像带及相关设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请看下面的投影。

[投影显示]一九五四年四月,朝鲜停战不久,经中、苏、英、美、法五大国同意,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于四月二十六日召开,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下令,不准同中国代表团任何人握手,以傲慢顽固态度对待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人员,成为外交史上的笑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_1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_10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标要求】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教学难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理解【教学环节】环节一:背诵弟子规、美德熏陶、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多媒体:唐朝清末新中国材料一:一幅反映旧中国外交形象的漫画(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清朝官员,苍老的脸上布满伤痕,因为痛苦而长大着嘴巴,手里抱着一大堆不平等条约,也许因为不堪重负,也许是被周围的强盗强行摁着,他只得匍匐着身子、撅着屁股,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

而周围那群强盗有的举着鞭子,有的举着刀枪,似乎在威逼这个可怜的清朝官员在条约上签字画押。

不远处还有几个强盗正迫不及待的赶过来。

这就是旧中国外交的形象,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旧中国的外交= 不独立、不平等、不自主屈辱的、跪着的外交。

设问:新中国的外交呢?其形象有没有根本的转变?又取了哪些外交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环节二:展示目标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要过程、主要内容和作用。

2、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及随堂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及随堂练习

⼈教版⼋年级下册第15课《独⽴⾃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及随堂练习第15课《独⽴⾃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及随堂练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新中国建⽴后,奉⾏独⽴⾃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建国的第⼀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了外交关系。

(3)美国等⼀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外交孤⽴政策。

2.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领⼟主权、互不侵犯、互不⼲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完善: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5.意义:在国际上产⽣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性质:第⼀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国际会议。

3.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的问题。

4.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问题1】有⼈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探究:不对。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中国同印度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中提出的,后经发展,由中、印、缅三国共同提出。

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上产⽣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当今社会,新的政治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威胁着世界的安全,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可以作为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指导原则。

【问题2】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倡的“求同存异”⽅针为何会得到与会国家的赞同?美国记者为什么说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探究:(1)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针,既照顾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的共同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各国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是⼀个能够充分兼顾各⽅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针,因此获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_2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_22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要过程、主要内容和作用;(2)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作用。

认识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主要作用。

利用视频、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培养识记历史、读图及解图的基本能力。

通过我国的外交政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我国和平、平等的对待国际关系。

(2)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的召开【教学难点】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通过两组图片(中国古代和近代外交)展示,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古代和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学生:(1)古代外交=独立、自主、和平;(2)近代中国的外交=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屈辱的、任人宰割的、跪着的外交,弱国无外交)。

(二)新课教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周恩来对旧中国外交评论的一段话: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周恩来传》教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想一想: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学生:独立自主和平通过图片请思考:图中反映出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学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十六中学王芳【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初二年级)学生2、学科:历史3、课时:一课时4、课前准备:⑴指导学生上网查找本课相关资料⑵教师上网查找图片、视频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课题】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50年代,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并以一个大国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5年的亚非会议,为新中国的外交开拓了广阔前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外交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外交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通过党和政府的努力,克服一个个阻力而获得的,周恩来总理展示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

本课和16课同属于一个学习主题------“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通过学习15课,可以为学生学习16课《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好铺垫,对于理解认识今天我国的外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思想】作为本课所讲述的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距离现在学生年代久远,学习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当时的历史情境,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把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变为探究和体验历史发展、描述和感悟历史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和感悟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了解我国外交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基本史实。

②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
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
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一幅反映旧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条约的画面。

西方列强趾高气昂,清朝官员俯首称臣。

图片展示了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样的?(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出示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本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
一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引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呢?其形象有没有根本的转变?又取了哪
些外交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明确教学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出示图片(开国大典),设问: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
2、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外交形象彻底转变,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全新形象面对世界。

3、然而当我们环顾世界,准备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面临的外交形势远比我们
想象的还要严峻。

分析建国初的外交形势:指出二战之后所形成的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国际
背景及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孤立政策和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的
情况(地图:美苏对峙)。

设问:面对着当时对中国十分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广交朋友)
4、成就:一、中苏建交、毛泽东访苏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图片:毛泽东与斯
大林的合影)。

二、建国后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材料:17国国名)。

指出这是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开展外交活动的成果。

5、处理基础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时间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提出者周恩来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首次确认1954,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影响被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五个原则相互联系,以“互相尊重
领土主权”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
保障。

作为一个整体,五项原则又全面概括了国家间关系及交往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核心理念:尊重、平
等、和平;指出: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股春风,温暖了
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7、强化记忆——挑战自我:1分钟背会五项原则的内容。

(提示:背修改后的提法)
亚非万隆会议
1、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但在具体的外交实践的过程
中,面对着国与国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周恩来在随后的万隆会议上,是如何创造性地处理这个问题的。

2、处理基础知识:万隆会议概况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参与国家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主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完成
(1)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2)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周恩来从容镇定、因势利导,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
针,促成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4、出示材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感受其宽容大度和善于把握时机灵活应变的外
交智慧。

(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
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分析“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同”是指遭遇相同:都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的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
世界和平;强调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是我们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基础,是我们这次会议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异”是指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强调这些不同之处的客观存
在的,它并不妨碍我们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

指出周恩来的应对方式和
四、课堂小结
1、以板书为提纲,回顾知识,梳理线索,指出重点。

2、指出建国初期所有的外交成就都与中国外长周恩来的外交努力和外交智慧是分不开的。

概括建国初年周恩来的外交成就:
(1)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访问印、缅,首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外交公报;
(3)1954,首次以五大国身份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情感熏陶:再次回顾周恩来光辉灿烂的一生,突出周恩来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滚动播放周恩来的图片,并深情讲述:
周恩来不仅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共和国的首任总理。

还记得吗?在他还在念书的时候,就喊出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宣言,面对着灾难深重的国家,小小年纪的他,早已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了一起。

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他率领着天津的青年学生,高呼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走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最前线。

当他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去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终其一生,他未曾怀疑过自己的信仰。

当反动派悬赏10万大洋要取他项上人头的时候,他未曾有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惧怕,坚定的
眼神告诉我们,什么才是革命家的勇气。

当他成为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时,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平均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在他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已经为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奉献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以至于他的体重只剩下了微不足道的35公斤。

即便如此,他还要求把他的骨灰全部洒在祖国的土地上,就这样,他把他的一切都回报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

中国人口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是周恩来的后代;中国银行的存款无以计数,却没有一分钱是属于周恩来的。

他光辉的一生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所以当他在1976年逝世的时候,联合国破例为他降了半旗以示哀悼!
这就是周恩来——杰出的外交家、敬爱的总理、一个真正的伟人!
五、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外交政策)
建国初的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与17国建交)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外交成就三、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1953,周恩来)为国内的建设创造良
四、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1955,万隆会议)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