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改进

合集下载

浅谈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一体化”创新实验

浅谈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一体化”创新实验

浅谈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一体化”创新实验【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要加强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现象的观察更加清晰,对实验结论的认识更加深刻。

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步骤繁琐和药品难以回收等弊端,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创新。

【关键词】:氧气改进创新二氧化锰固体化一体化【正文】:一.教材中的实验:学生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在初中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人教版)P实验要求学生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图1),用排水法收集若45。

干瓶氧气来探究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图2)【1】。

图1 图2二.教材实验的不足:1.教材中的实验涉及到固固加热装置,步骤严谨繁琐,尤其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学生实验不易成功。

2.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学生经常会因粗心大意而使试管破裂。

加上这是学生第一次走进化学实验室,学生在加热过程中很容易烫伤手。

没有反应的高锰酸钾难以回收,加热后粘在试管壁的粉末难以清洗,影响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实验。

做完实验的试管清洗不彻底易在再次加热时破裂,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3.在探究“铁丝在氧气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要留有少量的水,但学生在收集气体时,往往会忘记这一细节,导致要重新收集气体,浪费资源。

教材实验步骤多,仪器多,药品不利于回收利用,造成浪费且存在危险性。

故我对实验进行了以下的改进。

1.实验的改进教材中的实验分为两部分,先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再探究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两部分的改进:改进一: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且创新地把二氧化锰固化。

实验准备:1.粉末状二氧化锰和水泥以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晾干,使之阴干24小时以上,硬化后用小锤敲打成玉米粒大小,用水冲洗掉粉末后晾干备用。

用纱布把块状二氧化锰包好,连接在一支注射器上,把注射器与抽滤瓶连接在一起,即制成一个简易的能控制反应开始与结束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5)。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创新设计湖南省龙山县洗洛中学150班唐婧《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以来第一次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是至关重要。

老师也很重视,老师上课时,通常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在实验室采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临时制取许多瓶氧气,再带到教室,边演示碳、硫、铁燃烧实验边分析。

一、不足之处本人在学习中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1、用加热的方法制取多瓶氧气,操作繁杂,也不安全、不方便;2、氧气存放时间长或将收集到的氧气从实验室提到教室的过程中,氧气可能会逸出,致使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不成功;3、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严重损害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健康。

二、实验创新方案基于上述原因,我对实验进行了如下创新改进,方案如图所示:(碳、硫、铁的燃烧实验在吸滤瓶中进行)(一)(二)改进后的装置图三、实验仪器和装置说明1、用广口瓶作反应器(左),注射器装,止水夹,导管,集气瓶,大试管(插入集气瓶塞子下处割口),气球2、图(一)注射器上装上运管可绑气球,止水夹可控制反应,图(二)大试管作集气和实验氧气性质用,上端口部用盖子随时盖上,集气瓶底部放一张石棉网(做细铁丝燃烧时可接住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四、实验操作,连接好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加入药品,向广口瓶中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在注射器中注入20%的过氧化氢溶液,图(二)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2、根据实际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制取氧气;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4、依次做木炭、细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中间如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可通过注射器来控制氧气的生成和停止)四、创新之处及优点1、采用了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不需要加热,还节省了能源。

2、采用边制取氧气边实验的方法,可减轻教师课前繁忙的准备工作,并能保证有足量的氧气,确保实验成功。

3、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起多种作用:1)可防止细铁丝燃烧产生的生成物使瓶底炸裂;2)吸收硫燃烧的产物,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初中化学实验【对《氧气性质》实验的改进】

初中化学实验【对《氧气性质》实验的改进】

初中化学实验【对《氧气性质》实验的改进】一、实验目的:熟悉氧气的化学性质,感受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特点。

二、改进实验的目的:通过自制贮气瓶持续、方便提供氧气,在长颈漏斗中进行实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此改进,使此实验:①准备简便;②携带方便;③节约氧气;④废品得到很好利用。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自制沉浮式贮气瓶、橡皮管、长颈漏斗、玻璃片、自制铁丝支架、燃烧匙、酒精灯、镊子、带双孔胶塞的小广口瓶、木炭、硫、用氢氧化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清洁用钢丝球(代替铁丝)、火柴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图1)(图2)说明:①图1是实验主要装置,左边是自制沉浮式贮气瓶,是用已损老式贮气瓶、饮料瓶制成,这种贮气瓶在使用时不必通过连续加水来排气,只需在上部适当配重,就可以连续提供氧气。

自制的铁丝支架在携带时,可套在贮气瓶外筒上,利用它收贮氧气,到教室上课,准备更简便,携带更方便。

右边长颈漏斗放在自制铁丝支架上,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长颈漏斗因空间比集气瓶小很多。

因此可以节约氧气。

在长颈漏斗中放入一小片湿润的滤纸,可防止铁丝燃烧时的熔化物濺落,还可防止铁丝燃烧产物落入长颈漏斗的玻璃管中。

②图1中间的试剂瓶中装水,目的是观察气体排出情况,更好的掌握排气速度。

③图2中,用一漏斗,内贴用氢氧化钠湿润的滤纸,在做硫燃烧实验时,可更好的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同时,在长颈漏斗中也放入一片用氢氧化钠湿润的滤纸,吸收效果会更好。

④长颈漏斗在教材中虽然没有被列入可加热仪器,但通过实验证明,做此实验不会损坏长颈漏斗。

五、实验操作:1.准备: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用自制沉浮式贮气瓶收集氧气。

2.实验:①将套在贮气瓶上的铁丝支架取下放好,再将贮气瓶上的胶皮管一端与长颈漏斗连接,然后将长颈漏斗放置在铁丝支架上(如图1)。

②打开阀门,使氧气进入长颈漏斗,一小会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漏斗中是否充入氧气,若复燃则充入氧气,同时此现象也证明气体是氧气。

案例53 用生活用品改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案例53  用生活用品改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案例53用生活用品改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实验名称
用生活用品改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集制取和性质实验于一体,操作便捷,节约了准备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所用生活用品,让化学实验绿色环保又经济。
实验原理
2H2O2MnO22H20+O2↑C+O2点燃CO23Fe+2O2点燃Fe3O4
实验仪器
(2)钢丝棉在氧气中燃烧。
用坩埚钳夹持一团钢丝棉,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剪掉下半部的塑料瓶中,观察现象。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在燃烧匙内放置一小段蜡烛,在空气中点燃后,深入剪掉下半部的塑料瓶中,观察现象。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器材简单,操作连续快捷,节省时间。
2.用塑料瓶代替了易损坏的锥形瓶和集气瓶,节约成本。
及药品
塑料瓶(1个)、剪掉下半部的塑料瓶(1个)、分液漏斗、铁架台、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酒精灯、坩埚钳、燃烧匙;30%的过氧化氢溶液、表面沾有二氧化锰的水泥丸、木条、木炭、钢丝球、蜡烛、澄清石灰水。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及现象
1.检查装置气密性,在塑料瓶中加入二氧化锰水泥丸,在分液漏斗中加入3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剪掉下半部的塑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3.实验可重复操作,现象明显,也适用于分组实验。
4.综合性强,本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于一体。
5.药品用量少,二氧化锰水泥丸更易回收,铁丝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中冒泡的速度观察氧气的产生速度,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度,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剪掉下半部的塑料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然后连续完成如下性质实验。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原理实验改进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原理实验改进

氧气的性质与制取原理实验改进
谢志雄;马俊飞;范标
【期刊名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2
【摘要】通过用带火星木条代替酒精灯加热、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氧气浓度变化、利用氧气包做移动氧源等改进手段,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操作简单、耗时短,适合在新授课时使用.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谢志雄;马俊飞;范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风华初级中学西校;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初中化学实验器材的改进与创新研究——以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为例
2.“氧
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分组实验设计3.“教学评”视域下初中化学基础实验教
学的实践与反思——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为例4.氧气的制取
和性质实验装置改进5.用生活用品改进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与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

2.学习操作实验设备和规范实验流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3.加深对化学实验的认识,提高实验意识和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1.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

2.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

教学准备
1.准备好实验设备和试剂,包括氧化铜、烧杯、干燥管、气收集瓶、灯
台等。

2.复习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过程
1. 实验室制取氧气
步骤一:添加氧化铜
1.将适量氧化铜放入烧杯中。

2.用玻璃棒搅拌。

步骤二:用热量加速反应
1.在底部加热烧杯,使氧化铜变为黑色,送出氧气。

2.在干燥管中收集氧气。

步骤三:氧气的性质的演示
1.用点燃的木条将氧气放入气球中。

2.用点燃的蜡烛将氧气放入水中。

2.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加热时,要防止烧伤。

2.实验涉及到氧气和火焰的使用,要避免火灾和爆炸。

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2.利用氧气的性质进行演示,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

3.在实验前要讲解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内容。

4.在课后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对大家的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化学创新实验: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

化学创新实验: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

化学创新实验: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一、实验名称: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二、实验目的:1.在演示木炭、硫、磷、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制备实验所用的氧气,不仅麻烦,而且常因保管不善,造成收集好的氧气外逸(外逸后又无法观察或检查),而导致课堂演示现象不明现或彻底失败,若遇上无专职实验员的学校,碰上连续几个班的课在一起,则需要制取许多瓶氧气,有时一堂课下来,又急忙为下堂课准备气体,课间教师非常忙,不能放松、休息。

2.在教室演示硫、磷等物质的燃烧实验时,易造成教室空气的污染,损害师生健康。

为克服上述缺点,我设计了把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改为连续性的边制取氧气边进行性质实验的流程。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分液漏斗、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玻璃弯管、粗玻璃管(或无底的无色小玻璃瓶)、铁架台、玻璃棒、镊子、砂纸、酒精灯、火柴、木条、细铁丝、硫粉、红磷、木炭、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石灰水、四、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五、实验操作部分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控制H2O2溶液滴加速度,使气体缓缓放出,看到水中导气管均匀冒出气泡,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粗玻璃管(或无底小玻璃瓶)中氧气是否已收集满,然后做下面性质实验。

1.先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此实验不产生气体,不妨碍下面实验),最好用纱窗细铁丝,用砂纸擦去细铁丝表面的漆和氧化膜后,将铁丝缠绕在一段火柴梗上使之成螺旋状,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带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粗玻璃管中,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将玻璃棒一端在酒精灯上预热能沾上硫粉1-2厘米即可(温度不能过高,温度高了硫粉熔化会流下来),引燃,有微弱淡蓝色火焰,插入粗玻璃管内,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将干燥红磷(或湿的红磷)粘到玻璃棒一端,引燃,有白烟产生,再伸入粗玻璃管中,就会看到有明显白烟和白光。

4.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暂停制氧,取下单孔塞,放出杂气和水,塞紧塞,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继续制氧,验满后,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木炭用镊子夹住点燃后伸入粗玻璃管,观察到烧红的木炭在粗玻璃管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晃动粗玻璃管,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引起爆炸,因此我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分别放在两个小烧杯中,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次性加入,避免了混合时可能产生的危险。

此外,我还引入了验证氧气溶解性和密度的实验,通过将氧气通入分液漏斗中,再将分液漏斗倒置至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氧气溶解后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以及通过将氧气通入锥形瓶中,再将锥形瓶倒置至水中,观察氧气浮力对比水的现象,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氧气的性质。

最后,我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打树花”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氧气的强氧化性和燃烧性,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本次实验改进基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的第1课时,旨在化繁为简,让多个性质实验在同一根玻璃管中进行,提高课堂趣味性、探究性和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优化,使用自制耐高温硬质具支玻璃管、鱼尾夹、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烧杯、分液漏斗、锥形瓶、三通管、导管、胶皮管、弹簧夹、橡皮塞、气球、耳挖、铁丝、硫粉、木炭、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1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等器材。

同时,我们改进了发生装置、性质实验装置和夹取仪器,将多个性质演示实验整合为在一根硬质具支玻璃管中完成,具支处连接一根导管即可用来验证产物二氧化碳和吸收二氧化硫,具支玻璃管下端铺了一层石棉绒可防止铁丝燃烧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掉落烫坏进氧气的玻璃导管和橡皮塞。

另外,我们还引入了验证氧气溶解性和密度的实验,以及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打树花”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氧气的强氧化性和燃烧性。

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我们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分别放在两个小烧杯中,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次性加入,避免了混合时可能产生的危险。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铁丝的剧烈燃烧对氧气的量要求较高,因此建议用2-3根铁丝拧成一根,粗细大致和石棉网上的铁丝一致时效果较好,火柴梗不需要太长,长度控制在一点燃差不多就可以伸入集气瓶中引燃铁丝,这样更方便控制伸入的时间。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反思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反思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充分使用了新课程理念,使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落实。

老师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很自然的抛给学生,适当点拨,学生的解决问题多的水平持续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信息捕获水平、分析判断水平等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尤其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比以前大了很多,而且学习效率,动手水平也有所提升。

但本节是学生第一次实行气体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动手实验课。

对一些方法和步骤还比较陌生,有时还不知所措。

在实行中要持续实行指导和提示。

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但不是无序的课堂,怎样做到在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体现教师的主导?利用多媒体有好处,但如何保证在大容量的前提下让学生知识过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但怎样使极少数差生也能得到相对应的收获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解决。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学生实验)联东中学田忠妹一、课题分析:本课题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气体制取实验,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

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是一个典型的实验。

教材对实验的具体细节交代不多,教师应亲自动手先试做一遍,体会实验的注意事项,估计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予指导。

实验重在让学生体验过程,理解反应的原理和收集方法,练习仪器的连接、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敏捷。

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制取”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认识。

这是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学习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氧气;2、通过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一步认识氧气的性质。

3、通过观察、实验等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4、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四、教学重点: 1、进一步理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进一步了解收集氧气的方法及依据;3、能制取氧气和通过实验验证并归纳氧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组装实验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五、教学过程:。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的改进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的改进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的。

蒙自县第二中学朱丽在传统教材和新教材中,对实验室制氧气与氧气的性质,都是制备和性质分开探究,然后再接着讲环保,内容比较分散。

我们对三个知识进行了整合和优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组合装置,既紧凑又可提高实验的效率,而且使知识系统化,整个探究实验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具有直观、对比性强的效果。

这一改进的实验在总复习时演示,能把氧气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下面介绍该实验改进的装置和用法:1.实验改进装■M n02A B C2.装■说明(1)A图中插有分液漏斗的锥形瓶装置为氧气发生器,分液漏斗中装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装二氧化锰粉末。

(2)B图的锥形瓶为洗气瓶,可洗去剧烈反应产生的大量水雾(这些水雾会影响后续的实验)。

(3)C图铁架台上被夹住的瓶子,是两个被切割了瓶底的集气瓶“对接”而成的直通型瓶套(接口处用透明胶带包裹),瓶套下口装了一个双孑L胶塞,插人了两根导气管,左边的导气管用来通入氧气,右边的导气管可以导出气体。

氧气导入这个集气瓶套中,可以做碳、硫、磷等物质的燃烧实验,(如果在导管的上方放上一个石棉网,可做铁的燃烧实验),生成气体后,用盖玻片紧密盖住瓶套上口,气体便从右边的导气管导出,进入烧杯中的吸收液,进行气体产物的吸收实验。

该改进装置可以将氧气的制备、洗气、氧气的化学性质、废气的吸收与环保等实验内容集成在一起。

3.实验操作操作步骤为:(1)将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放入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制备氧气。

(2)将生成的氧气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中。

引导学生:①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②思考洗气瓶的作用(反应剧烈时,会产生较多的水雾,影响后续实验,通过洗气瓶来冷凝和吸收氧气中的水雾):(3)继续让氧气导入集气瓶套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红热的碳、燃着的硫、燃着的磷等物质插入集气瓶中,给学生观察实验,剧烈反应后,盖上玻璃片。

让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从右边的导气管导出,直接进人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消除了污染,达到环保的目的。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和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描述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并能够合理分析和解释其应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2.教学难点:能够合理解释和分析氧气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和思考。

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氧气?请结合生活实例解释。

2.知识讲解(15分钟)首先,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过氧化氢法、高锰酸钾分解法和电解水法等。

然后,讲解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不燃不支持燃烧,但能促使燃烧。

氧气能使黄磷燃烧爆裂,能使铁丝燃烧发光,能使木炭燃烧得更加旺盛。

最后,介绍氧气的应用:氧气广泛应用于医疗、造纸、钢铁、化工等行业中,可以用于炼钢、焊接、民用氧气疗法等。

3.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步骤:1)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

2)用鼻孔吸入两滴浓硫酸封住试管。

3)将试管在酒精灯或烧瓶炉上加热。

4)在试管口倒置一瓶水,观察水在试管中上升。

5)将试管口对准火焰,放入带有火苗的硫棒,观察火焰变化。

实验二:燃烧剧烈的木炭实验原理:在氧气的供给下,燃烧剧烈。

实验步骤:1)将一块木炭点燃。

2)在木炭上方用长颈漏斗向下送入氧气。

3)观察木炭燃烧的情况。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并讨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氧气的认识。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1)在实验中,为什么高锰酸钾分解会产生氧气?2)氧气为什么会使火焰更旺盛?3)为什么氧气可以用于氧气疗法?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现象:
然后,将盛有烧着的硫的燃烧匙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里(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在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
3、铁丝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
将细铁丝打磨干净,分别盘成螺旋状
取一根在酒精灯在加热,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
取另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报告
时间:2014/11/6
题目: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人:
合作人:
学习目标: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片、镊子、钥匙、烧杯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木条、细铁丝、硫粉
用品:火柴
反思: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气:
1、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
现象:
松开手后,现象:
2、装药品。
3、连接仪器。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6、实验结束,停止加热。
二、氧气的性质:
1、氧化性
取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
2、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
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的硫,加热,直到燃烧,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
三、整理实验台
小组思考交流:
1、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
3、请你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问题2
4、收集好的氧气为什么要正方在桌面上
5、收集好所需气体后,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先熄灭酒精灯会怎样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方案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方案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改进方案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重要的探究和演示实验。

也是九年级要求学生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不仅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初步熟悉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教材中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本人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1.教材中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制取的方法制取氧气,要加热、操作繁杂,也不安全、方便、环保。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很难控制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结束后,二氧化锰不便于回收利用,大都随仪器的冲洗浪费掉。

2.上氧气的性质实验课前,教师准备繁琐,利用课间制取几瓶气体,时间仓促,携带氧气进教室不方便,还很容易逸散导致实验不成功。

3.教材中,演示木炭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将木炭放入盛入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践中发现,由于木炭燃烧消耗的氧气不能及时补充,木炭燃烧不够剧烈,观察不到发出白光的现象。

4.教材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对环境污染,且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也造成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5.教材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将铁丝成螺旋状绕在火柴杆上,实验时先将火柴杆点燃,再适时将其伸入集瓶中。

这样做,伸入集气瓶的时间不易把握,若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代替化学实验仪器,携带更加轻便,不易损坏,做实验也更加方便、简单。

如:用塑料瓶代替锥形瓶制氧气,用输液管代替导管,用橡皮泥代替橡皮塞等等。

用一吸滤瓶代替多个集气瓶,使实验更加简单。

2.粉末状催化剂二氧化锰改为用二氧化锰、黄沙、水泥自制的颗粒状自制催化剂。

可减缓反应速度,还可节约药品。

3.采用了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不需要加热,还节省了能源。

4.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中,用一小药瓶装自制催化剂,通过上下拉动小药瓶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反思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反思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反思这次我讲解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大量实验的课题。

我的教学反思如下实验教学:在这次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实验教学。

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验中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教学方法:这次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进解、演示、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挑战性。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我这次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课程结束后,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对本次课程的感受和建议。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他们普遍认为这次教学很有趣,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些建议,例如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评价让我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认为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我特别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验中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教学反馈:在这次教学中,我也得到了很多教学反馈。

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实验教学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实验学到了很多东西。

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反馈让我能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总之这次教学让我收获了很多。

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如何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氧气性质》实验改进设计

《氧气性质》实验改进设计
设计背景及意义
氧气的性质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 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的一组重要的演示实验。 但在实际教学中用到的仪器多,过程繁琐复杂, 现象不明显,甚至有时因氧气保管不善而使实验 失败。现设计了一套简化装置,不仅可以将氧气 的制取、储存以及性质实验一气呵成,操作连贯 简便,还可以给实验提供持续、平稳的氧气流, 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同时该装置符合环保、节约 原则。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 查装置气密性 2 装入药品,制取氧气 3 验满 4 依次进行燃烧实验 5 观察现象
设计亮点
1123 取节现材约象简药明单品显,便降成于低功推成率广本高;






设计亮点
14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15 绿色环保,安全性高; 16 适用范围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学反思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学反思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学反思
我上的是实验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这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实验,也是学生正式做的第一个化学实验,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尽全力摆了十二组实验。

希望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熟练地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而且实验操作技能也应有一定的长进。

学生在实验室的种种表现,很令我困惑,我开始怀疑:我的付出值得吗?能得到回报吗?到了实验室,学生异常兴奋,他们抑制不住的摸摸这儿,动动那儿,只是不关心老师在说什么,说了几遍以后,仍然用眼睛瞟着你,偷偷地在下面行动。

你讲解的注意事项以及你的板书,他们漠不关心。

开始试验,他们的操作与烂记于心的“查装定点收离熄”弯全脱节,他们随心所欲,完全通过自己发挥,实验操作让人大开眼界“试管口向上倾斜;铁夹夹在距管底三分之一处,试管内壁沾有很多水以至于高锰酸钾沾的到处都是;没有事先将集气瓶灌满水,一个集气瓶收集满了,另一个还没灌水;绕成螺旋状的铁丝全部缠在火柴梗上,教室里叫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老师,没火柴了;老师没棉花;老师高锰酸钾没了;老师试管破了;”穿梭于他们之间,忙着拿东西,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操作,我开始思考:是我的教学程序出问题了吗?我不应该讲吗?还是应该多讲呢?我是不是应该手把手的教他们,还是应该让生教生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创新的意义
1、简化实验,氧气充足,提高成功率;
2、增加储气装置,能节约氧气;
3、绿色环保,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 实验评价能力和创新精神。
谢谢!感谢指导!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A
B
A
B
四、实验操作
1、氧气的检验及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按图1组装装置,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
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打开开关A、B,打开分 液漏斗活塞,在集气瓶口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氧气 的检验和验满。
氧气验满后,将系有一段火柴梗且绕成螺旋状的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后,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完成后,若锥形瓶中仍有 气体产生,关闭开关B,使多余气体进入小气球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实验操作
2、硫在氧气中燃烧 按图2组装装置,开关A、B 均关闭,向装有空
气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水,把在空气中点燃的硫迅 速伸入集气瓶,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
若小气球中有大量氧气,打开开关B,若没有, 开关A、B均打开,并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 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在集气瓶中观察到硫在氧气中 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集气瓶底部水中 的鸡蛋壳表面有气泡冒出。
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改进
一、 实验目的
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在教材中分开讲解;
一体化
2、教师上课需要提前 备好氧气,操作繁琐;
3、铁丝燃烧需要充足 的氧气,现象才明显;
4、硫在空气中燃烧产 物污染空气,破坏环境。
现场制备并储存
充足大量 封闭空间
二、 实验用品
酒精灯,火柴,分液漏斗,锥形瓶,直角 玻璃管,导管,胶皮管,双孔橡皮塞,胶头 滴管,玻璃片,T形管,小气球,燃烧匙, 铁丝,硫粉,木炭,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 溶液,1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 鸡蛋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