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
2.读:品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3.练: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一、诵记名言警句《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1.清官难断家务事。
2.医家有割股之心。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5.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6.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7.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挥霍俱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2.相关链接《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批判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从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开始,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加上节选的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生平行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
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 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 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 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 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 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 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潦倒中死在家乡。 这时,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 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 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 加诽谤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户也一反常态,到处说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 不会与常人一样的,对范进更是毕恭毕敬。后来,范进入 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 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 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 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贪 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 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 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 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 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 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 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 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 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 一能员”。
憨仙送葬归来,途中碰到匡超人。由此,故事转到匡超人 身上。匡超人流落他乡,无以谋生,只能沿街拆字,马二 先生资助他盘缠回乡,并教诲一番“文章举业”“显亲扬名” 的道理。回乡之后,匡超人“尽心侍奉父母,早半日做生意, 夜晚伴父亲,念文章”。其孝心与苦读精神感动了偶然经过 的知县,在他的提携下,匡超人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后 来知县被审,他唯恐祸及自己,在潘保正的帮助下,来到 杭州。先与景兰江、浦墨卿、赵雪斋等一帮所谓“名士”往 来聚会,互相唱和。后碰到潘保正所推荐的潘三,得其照 顾,颇赚了一些银子,又在潘三的帮助下娶了妻。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教师用书: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含答案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可憎(zēng) 2.肄业(yì) 3.诰命(gào) 4.盘桓(huán) 5.妆奁(lián) 6.衣衾(qīn) 7.装殓(liàn) 8.招赘(zhuì) 9.权厝(cuò) 10.孝悌(tì) 11.藩司(fān) 12.泥淖(nào)(二)多音字 1.监2.差⎩⎨⎧ 差遣chāi 参差cī3.吓4.什⎩⎨⎧ 什物shí什么shén5.揣6.冠⎩⎨⎧衣冠人物guān 沐猴而冠guàn7.横 8.拗⎩⎨⎧执拗niù拗断ǎo二、写准字形1.2.⎩⎨⎧ 竖旗gān 杆立gān 竿见影3.4.⎩⎨⎧ 散qì讫qì迄今为止5.6.⎩⎨⎧ jiǎo 侥幸ráo 饶恕 7. 8.⎩⎨⎧diàn 玷辱zhān 沾染三、辨析词语1.盘桓 徘徊 彷徨例 句①这条几乎是在半山腰上开辟出来的“天路”,它盘桓于崇山峻岭之间。
最低海拔为146米,最高海拔达到875米,落差竟达700多米。
②当日,我市上空云量较多,温度一直徘徊在4.3℃至10.3℃之间。
外出感觉舒服。
③《单身公寓》有着浓郁的都市情调和幽默机智的对话,将中年金领的危机、年轻白领的彷徨、新新人类的洒脱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辨 析盘桓:①逗留;徘徊。
②回环旋绕。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疑不决。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思量 打量 例句 遇事多思量,一打量就作出判断,往往失之准确。
辨析思量:考虑;想念,记挂。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以为,估计。
四、成语释义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2.光天化日:文中比喻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7.《儒林外史:匡超人》
《匡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3、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4、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难点:1、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2、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作品及作者1.介绍作者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
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
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
后卒于客中。
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
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
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匡超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匡超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儒林外史》的主题。
2、掌握匡超人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精读文章,立足文本,分析匡超人人物形象。
2、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述中读出作者借人物所表达出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功名富贵”观念对纯洁士子的精神毒害。
教学重点1、分析匡超人人物形象。
2、认识作者塑造匡超人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
一、导入说说“儒家”和“儒林”。
儒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儒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同学们心目中,深受儒家影响的儒士是什么形象呢?(学生回答)同学们说了自己心目中的儒士形象,下面我们来看一篇补充材料,来看看文中的人物是否符合同学们心目中的儒士标准。
二、给学生5分钟时间,阅读补充材料,思考文中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善良、勤劳、孝顺、谦恭有礼三、匡超人人物形象分析《匡超人》节选自《儒林外史》,匡超人身为儒林中人,又是怎样一个人呢?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思考,在文中找出最能突显匡超人性格的描写,勾画出来并作旁批。
5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匡超人的人物形象,作好记录并挑选中心发言人。
从分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儒林众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他的语言、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他的行为结果是如此令人生厌与不屑。
与选文中的“他”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是,要告诉大家的是,选文中的这个“他”就是匡超人,这个原本淳朴善良、讲孝道、重情义的匡超人,怎么会堕落成无耻之徒呢?四、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1分钟思考并作记录:匡超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结合之前的背景介绍思考)5分钟小组讨论,综合观点。
一个人本性的改变与他本身有关,也与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第三十三页,共33页。
句 10.3℃之间。外出感觉舒服。
③《单身公寓》有着浓郁的都市情调和幽默机智的对
话,将中年金领的危机、年轻白领的 、新新人类的洒
脱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盘桓:①逗留;徘徊。②回环旋绕。 辨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
析 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第八页,共33页。
例
遇事多
句 准确。
,一
就作出判断,往往失之
辨
思量:考虑;想念,记挂。
析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以为,估计。
第九页,共33页。
第十页,共33页。
第十一页,共33页。
第十二页,共33页。
第十三页第十六页,共33页。
无智无耻
第十九页,共33页。
第二十页,共33页。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第三十页,共33页。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潘三入狱恕 不探望
恬不知 耻,自夸
误用“先 儒”, 酿成 笑话
为自己开脱辩解
“戏文上说……这有何 妨!”
“他是个诰命夫人,到 家请会画的……不可 自己倒了架子。”
“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 一看……赏罚不明 了。”,
“不瞒二位先生说…… 供着‘先儒匡子之神 位’。”
人物评价 败德丧行
寡廉鲜耻
虚伪势 利,忘 恩负义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知能落实板块押题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知能落实板块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满分:45分时间:40分钟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诰.命gào盘桓.huán挑.拨tiāo 瑕瑜互见.iànB.妆奁.ián 衣衾.qīn执拗.niù 悄.然无声qiǎoC.戏谑.uè 辞藻.ǎo号.哭hào 大吹大擂.éiD.孝悌.tì 泥淖.nào属.意hǔ 严惩.不贷chéng解析:A项,“挑”应读tiǎo;C项,“号”应读háo;D项,“属”应读hǔ。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怠慢照像机刻不容缓粉底皂靴B.肄业主弦律金榜题名缘木求鱼C.料理文绉绉铤而走险对簿公堂D.勋戚兑换券闲情逸志最后通牒解析:A项,像—相;B项,弦—旋;D项,志—致答案:C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时期,社会小说的两种表现形式主要是“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B.“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主要的区别是表现手法不同。
前者的描写比较夸张,对社会的态度更激愤痛恶,对人物毫不留情;后者的描写比较含蓄,对社会的态度比较客观公允,对人物有所体贴。
C.《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英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D.《儒林外史》的主体部分结构不同于一般长篇小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采用的是“串糖葫芦”式结构;整部小说采用独特的、讽刺的艺术表现手法。
解析:B项,将“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表现手法说反了,应把二者对调。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世锦赛体操比赛中,他双杠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以致..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对他亮出了满分B.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7儒林外史匡超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7儒林外史匡超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恣.意(zì) 盘桓.(huán) 装奁.(lián) 勋.戚(xūn) 诰.命(ɡào) 瑶.宫(yáo) 衣衾.(qīn) 踌躇..(chóu )(chú)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什⎩⎪⎨⎪⎧ shí什.物shén 什.么 (2)监⎩⎪⎨⎪⎧ jiàn 国子监.jiān 监.狱 (3)给⎩⎪⎨⎪⎧ jǐ给.事中ɡěi 给.面子 (4)吓⎩⎪⎨⎪⎧ xià吓.唬hè恫吓.(5)拗⎩⎪⎨⎪⎧ ào 拗.口ǎo 拗.断niù执拗.(6)冠⎩⎪⎨⎪⎧ ɡuān 衣冠.楚楚ɡuàn 沐猴而冠.2.语境辨析法 (7)盛.(Shènɡ)老师盛.(shènɡ)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ɡ)饭。
(8)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ɡ)俗。
(9)勇于创.(chuànɡ)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ɡ)伤。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 yì肄业放sì肆 (2)⎩⎪⎨⎪⎧ 权cuò厝cuò措施(3)⎩⎪⎨⎪⎧ lǐn 廪生lǐn 檩木lǐn 凛然 (4)⎩⎪⎨⎪⎧ 装liàn 殓liǎn 敛财眼jiǎn 睑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徘徊·彷徨“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当他从传统的烟云中走出来的时候,他也曾经彷徨(彷徨/徘徊)过,他徘徊(彷徨/徘徊)在传统与时代的十字路口,一时不知路在何方。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含答案
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及《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
2.读:品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3.练: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一、诵记名言警句《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1.清官难断家务事。
2.医家有割股之心。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5.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6.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7.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形容非常紧急。
其中,“刻不容缓”侧重于不容拖延,可用于形容客观的形势紧急,也可以形容主观的要求迫切;而“迫在眉睫”侧重于已在眼前,只能形容客观的形势紧迫。
例句 a.楼市提案各有各的理,多数认为抑制房价__________。
b.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经______________。
②顾名思义·望文生义辨析两个成语都是连动结构,但意义差别很大。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后者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例句 a.桂花蝉,______________,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b.这几天“智运会”三个字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容易______________,把它和残疾人联系在一起。
四、速读感知课文初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你如何看待匡超人的这一转变?请写一个片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7 《儒林外史》——匡超人 Word版含
姓名,年级:时间:7 《儒林外史》—-匡超人◎课文导读“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是《儒林外史》开篇语,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了权势,为了财富,儒林学子废寝忘食地读书,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
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个字的只有两部作品,一是《红楼梦》,一是《儒林外史》。
《匡超人》一文中,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名逐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文痞的现象,充分揭露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思路梳理匡超人错误![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论语》中孔子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导致亡国的原因。
◎读经典经典: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翻译: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还能管教好别人,是没有的事。
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
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赏析:从词语关系看,国和家的关系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4.7 匡超人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一、阅读延伸鲁编修择婿(节选)吴敬梓话说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
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了,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教他做“破题”、“破承”、“起讲”、“题比”、“中比”成篇。
送先生的束脩,那先生督课,同男子一样。
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到此时,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锦簇。
鲁编修每常叹道:“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闲居无事,便和女儿谈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
人家送来的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他。
家里虽有几本甚么《千家诗》、《解学士诗》,东坡、小妹诗话之类,倒把与伴读的侍女采艹频、双红们看,闲暇也教他诌几句诗,以为笑话。
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
但赘进门来十多日,香房里满架都是文章,公孙却全不在意。
小姐心里道:“这些自然都是他烂熟于胸中的了。
”又疑道:“他因新婚燕尔,正贪欢笑,还理论不到这事上。
”又过了几日,见公孙赴宴回房,袖里笼了一本诗来灯下吟哦,也拉着小姐并坐同看。
小姐此时还害羞,不好问他,只得强勉看了一个时辰,彼此睡下。
到次日,小姐忍不住了,知道公孙坐在前边书房里,即取红纸一条,写下一行题目,是“身修而后家齐”,叫采艹频过来,说道:“你去送与姑爷,说是老爷要请教一篇文字的。
”公孙接了,付之一笑,回说道:”我于此事不甚在行。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课件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匡超人“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嘴脸,集中地
体现在对待潘三的态度转变和停妻再娶这两件事
上。试结合所选文。潘三犯事被
官府拘押,受过其恩惠的匡超人本当设法营救,至少应到狱 中探望,方合朋友之义。但当他知道潘三案可能牵扯到自身 时,原先的恩情就都抛到脑后了。他唯恐祸及己身,于是,
新人类的洒脱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盘桓:①逗留;徘徊。②回环旋绕。 辨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
析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思量 例句
打量
遇事多 思量 ,一 打量 就作出判断,往往
失之准确。
思量:考虑;想念,记挂。打量:观察(人的 衣着、外貌);以为,估计。
说的风格,在节选的第二十回中仍有相当鲜明的体现。
对于匡超人发迹前后言行的变化,作者不落一字褒贬,
全凭匡超人的言行来表现。比如,匡超人对牛布衣胡吹自己
选文的精妙,却不料露了丑,作者把他客观地记录下来,不 做任何评论,但匡超人无智且无耻的嘴脸昭然若揭。再如, 做官之后,对家人的嘱咐,作者不着一字评论,匡超人那种 得志猖狂、颐指气使的神情历历在目,不由使人产生一种深 深的厌恶之情。
小疵”。 3.作家何满子评《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传统文化素养高,理性思维卓特,艺术创新精 神突出,创造出一种颇似“生活流”式的艺术构架。…… 《儒林外史》是历时性很强的一部小说,吴敬梓惊觉中国传
统文化的深重危机,所以它迄今还有烛照世相、特别是知识
分子各色心态的巨大生命力,这是他艺术灵魂里最可珍贵之 处。只有从历史文化的视野观照《儒林外史》,才能焕发其 精神,此鲁迅之所以慨叹“伟大也要有人懂”的深意所在。
赶紧逃走,去投奔京城的老师去了。又不好跟自己的妻子说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及《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
2.读:品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3.练: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一、诵记名言警句《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1.清官难断家务事。
2.医家有割股之心。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5.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6.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7.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挥霍俱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2.相关链接《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批判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从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开始,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加上节选的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生平行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课件(系列二)
读法指津
首先要仔细阅读前面几回的内容,全面把握匡超人的性
格特征和生活经历。
品味赏析
节选的部分主要写了匡超人发迹、潘自业遭祸、匡超人停妻 再娶、回乡取结、路遇牛布衣等几件事,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蜕 变。转折点是岁考的成功:取在一等第一,又被宗师题了优行。
此时的匡超人可谓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也就在此时,心里也就
的功名,也就摇身一变,成了儒林中人。这类人物,出
4.真儒贤人奇人 从三十一回起,作者理想中的人物依次登场,主要有杜少卿、 迟衡山、虞育德、庄绍光、萧云仙、沈琼枝、余大先生、余二先生 、虞华轩、凤四老爹等人。这些人物是根据作者的道德观念、
回环式结构
每回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为中心,而以许多次要人物构成一个社 会环境,从人与人的关系上、从种种日常生活活动中,来表现人的 思想性格与内心世界。总是在这一回为主要人物,到另一回即退居 次要地位,而以另一人居于主要:如此传递、转换,各有中心,各 有起讫;而各个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片段,又互相勾连着,在 空间上、时间上连续推进;多少的社会生活面和人物活动面,好像 后浪逐前浪,一一展开、彼此连贯,成为巨幅的画面……正如绘画 上《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或《长江万里图》之类“长卷” 形式相类。若要将它取个名目,可以叫做“连环短篇”。
对比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梅玖前面对周进讥诮无情
,后面对着周进的牌位毕恭毕敬,口称“门生”;胡屠夫
前面骂范进赶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中了举人, 却又认为他是“天上的文曲
戏拟指的是通过对文内和文外某件事情的戏剧化模仿,让读者 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产生对比,并由此产生讽刺的艺术效果。比 如娄三、娄四公子“尊贤养士”的一段,那种豪爽、贤能,不禁让 我们想起战国时期以“尊贤养士”著名的信陵君,而他们三次拜访 杨执中的情景,又有点类似三国时期刘备的“三顾茅庐”。这种类 似并不是偶然的,应该是作者刻意为之。当八位名士齐集,好像也 是“一时之盛会”,足够青史留名。但当杨执中与权勿用因为钱财 发生龃龉,“侠士”张铁臂虚设“人头会”骗取钱财之后,我们就 会发现世易时移,这帮所谓的“贤士”根本不能与古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第7课《匡超人》教学设计
匡超人枞阳三中刘林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3、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课前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借助同步练习了解《儒林外史》的整体内容。
2、教师借助PPT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分析法等方法。
3、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领悟匡超人变化的原因,剖析封建制度的腐朽。
2、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争做健全人格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难点:1、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2、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初中课文《范进中举》引入正文的学习)二、初步了解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播放ppt材料)吴敬梓(1701-1754年),汉族,安徽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
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一、作者名片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在他手里斥卖殆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二、内容链接《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从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开始,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加上节选的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生平行事。
八股选家马二先生为骗子洪憨仙送葬归来,途中碰到匡超人。
由此,故事转到匡超人身上。
匡超人流落他乡,无以谋生,只能沿街拆字,马二先生资助他盘缠回乡,并教诲一番“文章举业”“显亲扬名”的道理。
回乡之后,匡超人尽心侍奉父母,“早半日做生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
其孝心与苦读精神感动了偶然经过的知县,在他的提携下,匡超人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
后来知县被审,他惟恐祸及自己,在潘保正的帮助下,来到杭州。
先与景兰江、浦墨卿、赵雪斋等一帮所谓“名士”往来聚会,互相唱和。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7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在《儒林外史》中与“匡超人”相关的情节有: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他乡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侍奉,禽兽也不如”。
但是,他逐步发生了变化。
先是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后又受到衙吏潘三的教唆,做起流氓恶棍的营生。
社会给他这样三条路,他巧妙地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
他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当他侍奉久病的父亲,敬事兄嫂,亲睦乡里,表现出人性的纯良时,他只能是个卖豆腐的小百姓;而当他变质之后,他却拥有了荣耀和幸福,“高兴长安道”,洋洋得意了。
小说通过匡超人的人生蜕变,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士林阶层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对应学生用书P35)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可憎.(zēng) 2.踌.躇(chóu)3.诰.命(gào) 4.盘桓.(huán)5.妆奁.(lián) 6.衣衾.(qīn)7.装殓.(liàn) 8.戛.然而止(jiá)(二)多音字1.差⎩⎪⎨⎪⎧ 差.遣ch āi 参差.c ī2.监⎩⎪⎨⎪⎧国子监.ji àn 监.牢ji ān3.粘⎩⎪⎨⎪⎧粘.贴zh ān 粘.液ni án4.拗⎩⎪⎨⎪⎧拗.不过ni ù拗.口ào 拗.断ǎo5.揣⎩⎪⎨⎪⎧揣.知chu ǎi 挣揣.chu ài6.冠⎩⎪⎨⎪⎧冠.冕gu ān 沐猴而冠.gu àn二、写准字形1.⎩⎪⎨⎪⎧y ì肄业酒s ì肆2.⎩⎪⎨⎪⎧竖旗g ān 杆立g ān 竿见影3.⎩⎪⎨⎪⎧招zhu ì赘桀ào 骜不驯4.⎩⎪⎨⎪⎧九xi āo霄云外元xi āo 宵节5.⎩⎪⎨⎪⎧伏sh ì侍对d ài 待6.⎩⎪⎨⎪⎧di àn 玷辱zh ān 沾染7.⎩⎪⎨⎪⎧ji ǎo 侥幸r áo 饶恕8.⎩⎪⎨⎪⎧直du ō裰点zhu ì缀三、用对词语 1.抚养 扶养例句 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扶养父母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
2.读:品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
3.练: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一、诵记名言警句《儒林外史》中的名言警句1.清官难断家务事。
2.医家有割股之心。
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4.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5.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6.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7.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宦家庭。
他的父亲为人清正耿直,不以功名为重,对吴敬梓有着深刻影响,吴敬梓自幼聪颖异常,20岁时中秀才。
父亲死后,因其不善经营,家产挥霍俱尽。
后又屡试不第。
33岁,他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
36岁时,安徽巡抚荐以应博学鸿词科,以病不赴。
40岁后生活陷入窘境,靠友人接济度日。
由富转贫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尝世态炎凉,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
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2.相关链接《儒林外史》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批判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选文中的匡超人在马二先生的训导下,逐渐热衷功名,并且到京城攀高结贵,停妻再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活动,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是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儒林外史》从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开始,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加上节选的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生平行事。
八股选家马二先生为骗子洪憨仙送葬归来,途中碰到匡超人。
由此,故事转到匡超人身上。
匡超人流落他乡,无以谋生,只能沿街拆字,马二先生资助他盘缠回乡,并教诲一番“文章举业”“显亲扬名”的道理。
回乡之后,匡超人尽心侍奉父母,“早半日做生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
其孝心与苦读精神感动了偶然经过的知县,在他的提携下,匡超人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
后来知县被审,他惟恐祸及自己,在潘保正的帮助下,来到杭州。
先与景兰江、浦墨卿、赵雪斋等一帮所谓“名士”往来聚会,互相唱和。
后碰到潘保正所推荐的潘三,得其照顾,颇赚了一些银子,又在潘三的帮助下娶了妻。
接下来就是节选部分。
第二十一回“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写的是牛浦郎在庵里念诗,趁和尚下乡念经,偷看牛布衣诗稿,喜出望外,想在同姓“牛”字上做文章。
于是请郭铁笔刻了“牛浦之印”“布衣”阴阳二方图章。
卜老爹将外甥女嫁与牛浦郎。
一日牛浦郎讨赊账路过庵前见几匹马在庵门口,便大着胆进去看,原是老和尚的学生做了京里九门提督,现齐大人请老和尚到报恩寺去做方丈。
老和尚将庵中之事托于牛浦郎就走了。
牛浦郎的祖父见店里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气出病来,不久归天,卜老爹帮办了后事。
牛浦郎从坟上回来,要棺材钱的,要布钱的都来了,只得把间半房子典给屯浮桥上抽闸板的闸牌子,小两口儿搬到卜老爹家去住。
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1)单音字①可憎.(zēnɡ) ②踌躇..(chóuchú) ③诰.命(ɡào) ④盘桓.(huán) ⑤装奁.(lián) ⑥衣衾.(qīn) ⑦装殓.(li àn) ⑧戛.然而止(jiá) (2)多音字①拗⎩⎪⎨⎪⎧ 拗不过拗断②揣⎩⎪⎨⎪⎧ 揣知挣揣③冠⎩⎪⎨⎪⎧ 衣冠人物ɡ沐猴而冠ɡ ④横⎩⎪⎨⎪⎧ 蛮横ɡ纵横ɡ(3)辨形组词①⎩⎪⎨⎪⎧ 肄肄业肆酒肆 ②⎩⎪⎨⎪⎧ 杆旗杆竿立竿见影③⎩⎪⎨⎪⎧ 赘招赘骜桀骜不驯 ④⎩⎪⎨⎪⎧ 敝凋敝蔽蔽塞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肄业:a.修业,学习(课程)。
b.(学生)没有达到毕业年限或程度而离校停学。
②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③光天化日: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④冠冕:a.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b.冠冕堂皇,体面。
(2)近义词辨析①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形容非常紧急。
其中,“刻不容缓”侧重于不容拖延,可用于形容客观的形势紧急,也可以形容主观的要求迫切;而“迫在眉睫”侧重于已在眼前,只能形容客观的形势紧迫。
例句a.楼市提案各有各的理,多数认为抑制房价刻不容缓。
b.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②顾名思义·望文生义辨析两个成语都是连动结构,但意义差别很大。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后者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例句a.桂花蝉,顾名思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b.这几天“智运会”三个字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容易望文生义,把它和残疾人联系在一起。
四、速读感知课文初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节选部分主要写了匡超人发迹(收到来信、参加科举)、潘三遭祸(被抓)、探视刑房——匡超人骗妻进京、停妻娶妻——回乡取结、厚葬妻子——拒探潘三、路遇牛布衣等情节。
一、重点突破1.课文节选部分中的匡超人,已经由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事情反映出来的?表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阅读课文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答案2.结合课文谈谈作者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通过描写匡超人由一个纯朴善良的农家子弟,最终堕落为士林的丑恶之人,通过他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等一系列的言行展现,揭示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之下人逐渐变为衣冠禽兽的社会现实。
匡超人的转变是科举之毒的“巨大”作用。
作者对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说明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
这充分说明了匡超人这个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二、疑点探究3.匡超人由善良变丑恶、由勤勉变迂腐的过程,责任到底在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匡超人人物性格的形成、他的变质,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
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变质的首要内因。
当尽孝与科举功名的道路发生冲突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后者,利己原则,这是理解匡超人这个人物变质的关键,也是这个典型人物的总特征。
过人的精力、智力和外“乖”内“韧”的性格是匡超人变质的又一重要内因。
未发迹的他已初露势利之心。
匡超人自身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才形成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
他的变质堕落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更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三、美点赏析——成功的细节描写手法4.课文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离别新婚妻子辛小姐时,匡超人“含着一包眼泪”,而闻结发妻子郑氏死时,却是“落下几点泪来”,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他的虚伪。
再如:匡超人吹嘘曾经选过九十五种选本,风行海内,连外国都有,北方五省读书人都拜“先儒匡子之神位”,被当场揭露还嘴硬,对人物最富特征的细节进行了夸张描写。
四、随堂写练5.本文中,堕落以前的匡超人,是一个比较淳朴善良的农村青年,是一个真实可感的匡超人。
他在外漂泊时内心仍旧牵挂着父亲;在兄长面前懂得谦卑;父亲生病时他会悉心照顾。
但是,他的人性逐渐被扭曲,人格逐渐蜕变。
为了名利逼妻回乡,为了前途忘恩负义,为了实现他自己心中的人生价值暴露了他的虚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你如何看待匡超人的这一转变?请写一个片段。
3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俗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是千百代人经验积累的结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或许你会说什么“出淤泥而不染”,但那样的概率极小,否则,孟母干嘛三迁家门?因为两千年前,她老人家就明白“近墨者黑”的道理。
匡超人本是淳朴善良的青年,但在社会这个染缸里逐渐堕落,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试想,如果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满温暖与和谐,个人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获得人生的成功,他的人性又怎会扭曲?电影《刑杀之法》中,卧底警员JOE,在与毒犯共居同处两年后,彻底变成了认同黑道生存法则,不愿再做回警察的毒犯。
由此可见,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奇医·奇方张舟平先生姓宋名华,幼时聪慧过人,饱读诗书。
十岁便随父习医,深得祖上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即成阿城名医。
宋先生的药铺开在阿城的东街上,号“一文堂”,意即有一文钱可求医问药,无一文钱也可求医问药。
药房门前大书一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宋先生怀有超绝的接骨医术。
无人就诊时,他就在后院练手功。
他将瓷碗砸成碎片和着胶泥装在一条布袋里,双手伸进去捏着,摸着,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
久之,那双手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力。
遇到腰酸腿痛的,只需他轻轻一捏,便立时见效;折胳膊断腿儿的,一摸一捏也就接上了;有在别处断骨没有接好,到了宋先生手上,只见他冷观一眼,然后一个箭步冲上前,朝那坏腿弯膊处猛地一推,一提,一拉,一捏,眨眼工夫,就给弄好了。
就这样,宋先生每日坐诊“一文堂”,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
有时,也有人请他去出诊。
他从不要求来人为他配马备鞍,只骑着自家那头毛驴前去,嘚嘚嘚,洒一路清脆的蹄音,奔走四方,不辞辛劳,治病救人。
这年秋天,日本鬼子打进了阿城。
原阿城驻防司令麻五摇身一变当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了阿城第一号大汉奸。
一天夜里,宋先生正襟危坐在八仙桌旁捧读一本颜色发黄的线装书,突然,寂静的大街上传来一条游狗狺狺的惨嗥,似遭受了什么重物的捶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