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一般情况swot分析
江铃一般情况swot分析

(一)江铃集团的一般情况的swot分析一.公司背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汽车出口基地企业,1989年跻身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2008年全球华商500强第382位。
集团现拥有120多亿元总资产、60多亿元净资产、年创利税总额十几亿元的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江铃推行双品牌战略,自主品牌的轻卡、皮卡、多功能车等发展迅猛,全顺品牌领跑中国轻客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比翼双飞,推动销量连创历史新高。
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优质中价的良好品牌口碑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赢得了国际声誉,江铃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轻型柴油商用车出口商,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从1984年扭亏至2007年9月,江铃累计销车70万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72.73亿元,累计上交利税61.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53.8亿元。
一个具年产29万辆汽车与18万台汽车发动机能力的综合性汽车集团已矗立在赣江之滨。
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很精彩●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仿苏式嗄斯车的井冈山牌卡车。
●1984年,孙敏等老一辈创业者敢为人先,敏锐抓住当时国内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现状,果断决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具有8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的五十铃轻型卡车,使企业的产品水平由40年代升级到80年代国际领先水平。
●1993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江西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1995年,在国内第一个采用ADRs方式定向增发B股,引入福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1997年,江铃第一辆全顺车下线,从此,全顺开始了中国轻客市场十年(1997-2007)销量增长冠军的东方之旅。
●1997年,江铃毅然斩断了旧的营销关系实施销售体制改革,在全国汽车行业率先以现代营销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民营资金加入到江铃的销售体系,迅速布局全国。
当年,在全国轻型车总量下滑的情况下销量增长30%以上,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国内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江铃市场营销体系被誉为汽车行业营销典范。
江铃汽车综合分析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分析一、公司简介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商用汽车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江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位列深交所上市公司前50强,其母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10户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占地127万平方米(含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11.2万平方米)。
现具备8万辆轻型汽车的年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出口商,并被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江铃品牌成为商务部重点支持的两家商用车出口品牌之一,公司产品开发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
二、综合系数分析法综合系数分析法,也称沃尔比重分析法,是选取若干财务指标,将其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2008年江铃汽车综合系数评分2008年江铃汽车综合系数合计数为211.29与100差距较大,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已获利息倍数、资本积累率三项指标实际值略高,导致最后总分略高。
因此,针对综合系数法本身的局限性,遇到下列情形时应该进行调整:当某一个指标值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可以设定各指标得分值得上限或下限。
如对净资产收益率,已获利息倍数、资本积累率,按标准值的1.5倍定为分数上限,0.5倍定为分数下限。
这样处理,可避免个别企业的财务比率或行业平均财务比率异常,引起综合评分的过度异常。
2008年江铃汽车调整后的综合系数评分由表中计算结果可见:2008年江铃汽车调整后的综合得分为133.72分,高于标准分100分,说明江铃汽车的财务状况综合表现较好,且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009年江铃汽车综合系数评分2009年江铃汽车综合系数合计数为286.31与100差距较大,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已获利息倍数、资本积累率三项指标实际值略高,导致最后总分略高。
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分析

答: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分析一、江铃汽车企业营运情况概要: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1968年成立的江西汽车制造厂发展而来,经4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之一,并进入世界著名商用汽车大公司行列。
,2005年产销量67。
3万辆,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百强上市公司。
江铃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起步,江铃以开放的理念和富于进取性的发展战略从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最大的企业,南昌汽车支柱产业的核心企业,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连续三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名。
江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率先通过引进国际上最新的卡车技术制造五十铃汽车,成为中国主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
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江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并于1995年在中国第一个以ADRS发行方式引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江铃作为江西较早引入外商投资的企业,江铃引进了福特等世界五百强作为战略投资者,迅速发展壮大。
1997年,江铃/福特成功推出中国第一辆中外联合开发的汽车———-全顺.江铃吸收世界最前沿的产品技术、制造工艺、管理理念,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高效透明的运作和高水准的经营管理,使公司形成了规范的管理运作体制,以科学的制度保证了公司治理和科学决策的有效性。
江铃建立了研发、物流、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等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中国本地企业与外资合作成功的典范。
江铃拥有国际一流的发动机、铸造、冲压、车身、总装等几十条现代化的生产线,运用国际最新质量管理手段和制造体系,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公司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及包括设计开发环节的ISO9001和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江铃发动机厂,车桥厂、车架厂等主要部件厂通过全球最严格的QS9000质量体系认证.江铃“宝典”皮卡和运霸客货两用车成为国家免检产品。
(完整版)江铃一般情况swot分析

(一)江铃集团的一般情况的swot分析一.公司背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汽车出口基地企业,1989年跻身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2008年全球华商500强第382位。
集团现拥有120多亿元总资产、60多亿元净资产、年创利税总额十几亿元的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江铃推行双品牌战略,自主品牌的轻卡、皮卡、多功能车等发展迅猛,全顺品牌领跑中国轻客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比翼双飞,推动销量连创历史新高。
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优质中价的良好品牌口碑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赢得了国际声誉,江铃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轻型柴油商用车出口商,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从1984年扭亏至2007年9月,江铃累计销车70万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72.73亿元,累计上交利税61.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53.8亿元。
一个具年产29万辆汽车与18万台汽车发动机能力的综合性汽车集团已矗立在赣江之滨。
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很精彩●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仿苏式嗄斯车的井冈山牌卡车。
●1984年,孙敏等老一辈创业者敢为人先,敏锐抓住当时国内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现状,果断决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具有8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的五十铃轻型卡车,使企业的产品水平由40年代升级到80年代国际领先水平。
●1993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江西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1995年,在国内第一个采用ADRs方式定向增发B股,引入福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1997年,江铃第一辆全顺车下线,从此,全顺开始了中国轻客市场十年(1997-2007)销量增长冠军的东方之旅。
●1997年,江铃毅然斩断了旧的营销关系实施销售体制改革,在全国汽车行业率先以现代营销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民营资金加入到江铃的销售体系,迅速布局全国。
当年,在全国轻型车总量下滑的情况下销量增长30%以上,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国内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江铃市场营销体系被誉为汽车行业营销典范。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铃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铃汽车发展战略研究作者:李艳来源:《商情》2020年第15期【摘要】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经济新常态进程的发展,政府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释放产能。
基于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策略。
本文以典型厂商(江铃)为研究对象,对江铃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指导江铃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发展战略 ;江铃汽车一、研究背景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主要针对于企业,结合江铃公司发展的具体实际,以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为指导,尝试进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以期指导其转型发展,也为其他企业的转型提供借鉴。
二、江铃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江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长城、吉利公司。
江铃在国际市场具备一般的竞争优势。
江铃与其他厂商相比,对零部件有很大需求量,而在行业供应厂商中同质性严重,有多家产品可选。
同时江铃加大核心零部件资金投入,与知名企业加强合作,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
江铃汽车产品的出口国家多,出口产品数量有限,因此单个市场出口规模小、数量分散,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所以江铃处于主导地位。
三、江铃供给侧背景与公司新战略模式选择(一)供给侧背景下江铃的SWOT分析优势分析。
江铃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人才储备丰富,江西是最早生产的省份之一,培养了很多关于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此同时,江西省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吸引了很多的高端人才;第二技术研发能力强,从2014年提出提出“20115战略”开始不停刷新自己的实力;第三具有竞争力的零配件供应商,目前,在江西小蓝生产基地已有145家零部件企业落户开发区。
这为江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劣势分析。
江铃长期专注于皮卡、轻卡、商务车、SUV的推广,一直要打造自己的明星品牌。
现阶段,在国内市场上江铃皮卡、轻卡商务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在国际市场上,因为江铃缺乏适当的品牌形象宣传,从而导致了品牌影响力较弱的局面。
江铃驭胜营销策划方案

2021年江铃驭胜营销策划方案一、企业背景分析江铃以开放的理念和富于进取性的进展战略从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最大的企业之一,国内汽车行业进展最快的企业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持续三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名。
在目前SUV热销状态下,江铃在去年12月5日全新推出了一款SUV系列——江铃驭胜。
该车是江铃股分旗下的第一款SUV车型,来源于2006年启动的N350项目。
完成时刻在2020年下半年。
动力系统源自福特的新一代TDCI发动机,福特百年造车技术的支持下,全新生产平台、零部件全世界采购系统及先进的质量操纵体系,让驭胜有了品质保证。
该车自上市以来,不管在外观、动力、配置等方面均有全新冲破,完全颠覆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固有的老观念。
在目前竞争猛烈的汽车市场中具有强劲的“杀伤力”。
二、竞争对手分析长时刻以来,国内SUV市场一直是合伙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分的局面,二者之间各有各的市场,自主品牌SUV生产商迅速进展的同时,竞争压力凸显。
国际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酣战中国市场,新车型不断上市,汽车价钱不断降低,竞争十分猛烈。
SUV作为都市新兴购车族偏爱的车型,已经成为近几年汽车市场增加的主力。
城市SUV成为国内SUV市场主流。
目前,SUV市场可谓群雄鼎立,本田、现代、公共、长城、丰田、日产东风和奇瑞等各大品牌牢牢把持着市场,众泰、华泰、中兴、起亚、帝豪等新锐力量也各有来头,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要紧的SUV车型里,卖的最好的8款SUV是:一、:半年销量为万辆。
二、H3:半年销量为万辆。
3、:半年销量为万辆。
4、:半年销量为万辆。
五、:半年销量为万辆。
六、:半年销量为万辆。
7、RAV4:半年销量:万辆八、:半年销量:万辆。
2020年7月以后中国SUV汽场中,上海公共与东风日产在厂商中拥有较高的关注比例。
不同车系中,途观、逍客、汉兰达与现代ix35的关注比例依次排在市场的前四位,其中逍客2020年在本月的关注度排名中继续维持较大的优势。
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分析学习资料

答: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分析一、江铃汽车企业营运情况概要: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1968年成立的江西汽车制造厂发展而来,经40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之一,并进入世界著名商用汽车大公司行列。
,2005年产销量67.3万辆,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百强上市公司。
江铃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起步,江铃以开放的理念和富于进取性的发展战略从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最大的企业,南昌汽车支柱产业的核心企业,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连续三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名。
江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率先通过引进国际上最新的卡车技术制造五十铃汽车,成为中国主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
1993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江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并于1995年在中国第一个以ADRS发行方式引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江铃作为江西较早引入外商投资的企业,江铃引进了福特等世界五百强作为战略投资者,迅速发展壮大。
1997年,江铃/福特成功推出中国第一辆中外联合开发的汽车----全顺。
江铃吸收世界最前沿的产品技术、制造工艺、管理理念,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高效透明的运作和高水准的经营管理,使公司形成了规范的管理运作体制,以科学的制度保证了公司治理和科学决策的有效性。
江铃建立了研发、物流、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等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中国本地企业与外资合作成功的典范。
江铃拥有国际一流的发动机、铸造、冲压、车身、总装等几十条现代化的生产线,运用国际最新质量管理手段和制造体系,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
公司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及包括设计开发环节的ISO9001和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江铃发动机厂,车桥厂、车架厂等主要部件厂通过全球最严格的QS9000质量体系认证。
江铃“宝典”皮卡和运霸客货两用车成为国家免检产品。
2022年电大江铃汽车营运获利能力综合分析

江铃汽车营运能力分析一、公司简介公司中文名称: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铃汽车,英文全称Jiangling Motors Co., Ltd.,英文缩写JMC),总部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的汽车制造公司,是中国重要的轻型卡车制造商。
江铃汽车是中国商用车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连续五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成立于1991 年7 月27 日,隶属于南昌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5 亿元。
法定代表人:王锡高。
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汽车整车、发动机、底盘、专用(改装)车、传动系统产品、汽车零部件及其它产品,汽车质量检验,销售自产产品,经销汽车生产用原材料、机器设备、机电产品、零部件及其他器材,并提供相关售后服务及维修等业务。
开发以“江铃”轻型车为基本型多品种,系列化产品;承包境外汽车行业工程及提供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人员。
二、营运能力历史比较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的指标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也就越强。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指标2011年比2009年上升了0.05比2010年下降了0.1。
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进一步发现,引起此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营业收入净额提高,平均资产总额下降。
(2)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指标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与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金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
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1.351.41.451.51.551.61.652009年2010年2011年从上表中看出,该指标从2009年到2011年呈下降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江铃集团的一般情况的swot分析一.公司背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汽车出口基地企业,1989年跻身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2008年全球华商500强第382位。
集团现拥有120多亿元总资产、60多亿元净资产、年创利税总额十几亿元的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江铃推行双品牌战略,自主品牌的轻卡、皮卡、多功能车等发展迅猛,全顺品牌领跑中国轻客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比翼双飞,推动销量连创历史新高。
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优质中价的良好品牌口碑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赢得了国际声誉,江铃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轻型柴油商用车出口商,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从1984年扭亏至2007年9月,江铃累计销车70万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72.73亿元,累计上交利税61.5亿元,累计实现利润53.8亿元。
一个具年产29万辆汽车与18万台汽车发动机能力的综合性汽车集团已矗立在赣江之滨。
发展历程:一路走来很精彩●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仿苏式嗄斯车的井冈山牌卡车。
●1984年,孙敏等老一辈创业者敢为人先,敏锐抓住当时国内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现状,果断决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具有8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的五十铃轻型卡车,使企业的产品水平由40年代升级到80年代国际领先水平。
●1993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江西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1995年,在国内第一个采用ADRs方式定向增发B股,引入福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1997年,江铃第一辆全顺车下线,从此,全顺开始了中国轻客市场十年(1997-2007)销量增长冠军的东方之旅。
●1997年,江铃毅然斩断了旧的营销关系实施销售体制改革,在全国汽车行业率先以现代营销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民营资金加入到江铃的销售体系,迅速布局全国。
当年,在全国轻型车总量下滑的情况下销量增长30%以上,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国内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江铃市场营销体系被誉为汽车行业营销典范。
●面对入世挑战,江铃孙敏提出了“高品质、多品种、中价位、优质服务”十三字经营方针。
2001—2003年,江铃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20%以上的增幅增长。
●“新合作、新车型、新基地、新增量”,王锡高领导江铃在二次创业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销售收入、利税、工业增加值三年内翻了一番。
2004年,江铃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南昌市首家百亿级企业。
●江铃全面深化同世界五百强伙伴的战略合作,福特增持江铃股份,零部件战略重组引来各行业国际巨头。
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由2003年的16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52亿元,配合整车规划快速扩张,迅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南昌制造业的做大做强。
目前,围绕江铃整车的零部件配套企业约50家,拥有年销售收入4.5-10个亿的零部件企业5家,1个亿以上的有7家。
●伴随“江铃”国际品牌的开拓,江铃海外分销服务网络快速拓展至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形成欧洲、北美、中南美、北非、西南非、西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八大主干销售区域。
江铃产品出口六十多个国家,2007年海外销量过万辆,是“国家整车出口基地”和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的出口商。
二.行业背景:我国汽车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形成了以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为主的各种车型生产基地。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被广泛确认。
以独立自主为基础,以发展轿车工业为重点,以大集体为主体,逐部促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以我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联合开发,建立起自主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体系已为时不远了。
一、我国汽车企业发展历程(一)第一阶段(1953年~1978年)1、初创时期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在长春市兴建,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该厂题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年10月起开始大批生产载重量为4t的解放CA10系列货车,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958年该厂又试制出我国第一辆轿车,毛泽东主席乘坐后表示赞赏,并勉励一汽人继续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出贡献。
2、自主建设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汽的批量生产和其他一些汽车厂的相继投产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其产品品种和数量的需求,汽车企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于是国家决定在内地再新建一批汽车工业骨干企业。
1968年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始动工兴建我国规模最大的第二期制造厂,随后又建成了生产重型汽车的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
这三大汽车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独立开发载货汽车产品及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设计和装备大中型载货汽车厂的能力。
据统计:1966-1980年,我国汽车总投资51亿元,15年中产量由年产5.6万辆增加到22万辆,产值由20.1亿元增加到88.4亿元。
(二)第二阶段(1979年~1993年)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单一经济计划模式逐渐被突破,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明显,汽车企业开始出现竞争。
2、企业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汽车行业形成了一些骨干企业集团,开始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
部分地区打破了“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促进了汽车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专业化生产。
3、国际技术的引进我国汽车企业从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走向了与国际汽车企业加强合作的道路。
十余年间,我国汽车企业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00多项。
通过KD方式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建设改造,使我国整个汽车工业有了明显进步。
不仅汽车产量增加迅速,而且汽车产品结构也有单一的中吨位载货车变为中型汽车与重、轻、微型货车等多种产品生产,商品车、专用车、客车同时发展的新局面。
(三)第三阶段(1994年~2006年)自1994年开始,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其背景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汽车工业面临着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汽车市场已从单一的公费购车转向多元化结构,私人购车趋势明显上升。
汽车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重要的转折。
在这一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植下,围绕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和轿车工业的建设为中心,建成了以轿车工业为主体的汽车工业新体系。
2004年一季度,供产销汽车129.96万辆和127.77万辆,是1993年全年的汽车产销量。
其中,轿车累计产销57.69万辆和56.70万辆;载货车累计产销39.62万辆和37.80万辆;客车累计产销32.65万辆和33.27万辆。
汽车产品在产量、质量、品种、性能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我国汽车工业出现高速发展的新局面。
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1年国家经贸委有发布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在客观分析国内外汽车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企业要坚持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提出了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势汽车企业的加快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的汽车行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SWOT分析:优势弱点分析优势:一.江铃相对多年的发展经验,累积的行业地位优势。
从1968年成立,从濒临破产的小厂经历60多年风雨一路走来逐渐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汽车出口基地企业。
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最大的企业之一,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连续三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名。
江铃有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相对成熟的广利模式。
二产品战略优势,江铃推行双品牌战略,主打商用车领域。
自主品牌的轻卡、皮卡、多功能车等发展迅猛,全顺品牌领跑中国轻客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比翼双飞,推动销量连创历史新高。
三.营销管理优势,江铃在中国汽车市场率先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构建了遍布全国的强大营销网络。
按照销售、配件、服务、信息“四位一体”的专营模式,在中国至今已拥有一级代理商70多家,二级网点300多家,特约服务站遍布全国,达到200多家。
优质的营销、健全的网络和快速、完备的顾客服务,成为江铃在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起江铃汽车中国商务车领域知名品牌的形象。
四.产品技术优势。
对国内而言江铃拥有中国一流的发动机、铸造、冲压、车身、总装等几十条现代化的生产线,运用国际最新质量管理手段和制造体系,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
江铃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品种。
实用化功能与简约时尚价值观相融合的江铃汽车产品,已经包括了全顺汽车、“宝典”皮卡、“凯运”轻卡、宝威BUV商务多功能在内的四大系列四百多个车型。
1997年,江铃第一辆全顺车下线,从此,全顺开始了中国轻客市场十年(1997-2007)销量增长冠军的东方之旅。
五.强势联合优势,江铃作为江西较早引入外商投资的企业,江铃引进了福特等世界五百强作为战略投资者,迅速发展壮大。
1997年,江铃/福特成功推出中国第一辆中外联合开发的汽车----全顺。
江铃建立了研发、物流、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等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中国本地企业与外资合作成功的典范。
六.海外市场的初步拓展,为企业未来发展铺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伴随“江铃”国际品牌的开拓,江铃海外分销服务网络快速拓展至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形成欧洲、北美、中南美、北非、西南非、西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八大主干销售区域。
江铃产品出口六十多个国家,2007年海外销量过万辆,是“国家整车出口基地”和中国轻型柴油商用车最大的出口商。
弱点:一.核心技术缺失,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大步迈进,取得了突出成就。
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事业已成为众多国内车企的共识。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热点多集中于整车开发和传统零部件生产上,而在核心和关键技术上缺少投入和精力,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还亟待突破。
这是中国汽车整体现象,江铃也不例外。
二.企业规模仍然较小布局分散,尽管近几年我国汽车企业生产集中度生产规模有所提高,但论单个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仍落后于国际一流汽车企业。
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通病。
机会威胁分析机会:一.优惠政策支持。
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补贴。
为江铃的汽车销售扩大了市场。
有人把2009年的汽车市场称为“政策导向年”,车市繁华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市场消费体系与各项刺激政策的落地。
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为去年的车市添了一把火;“汽车下乡”政策补贴,促使全国各大微车的销量同比增长都在七成以上。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为汽车企业发展指明了新路。
随着我国跨入年产超千万辆的行列,节能减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就迫使我国汽车企业必须站在世界技术进步的高度,加大对新能源的探索,发展“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