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 一代穷世代穷(整理精校版)
社会“阶层固化”后果严重
社会“阶层固化”后果严重杨亚军2010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提出一个疑问: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文章感叹,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日趋严重,“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再不可漠视。
如今这篇文章再次被媒体引用,11月3日的《广州日报》继续对阶层固化现象表示忧虑。
当前,高房价、就业难、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正在加剧。
一些底层民众经济上贫困,“先天不足”使他们拼不过资本、拼不过权力、拼不过“关系”、拼不过声望,他们勤劳却不富有,他们有理想却没机会,他们渴望认同却屡屡碰壁。
从户籍制度到财富分配机制,从行业潜规则,到升学就业买房,到处都有看不见的“天花板”横亘在他们面前,底层人群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小,上升的通道几乎被堵塞,他们被固化在社会底层。
然而,位于上层的利益既得者在权力和财产权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他们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后代承袭着权力和财富。
“官者”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就业机会,“富者”可以通过财富的传递,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
当前,社会的分层已经是客观的现实。
分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的固化。
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而现在,底层民众的希望几乎破灭,路是越走越窄,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社会阶层继续固化就会带来两大恶果,一是整个社会流动陷入僵化,长久下去这个社会将失去生机和活力甚至出现断裂。
二是对立情绪日益激化,如果矛盾不能及时有效的化解,社会关系随时可能擦出火花。
其实,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他在接受市场资源配置时,就应该要体现现代市场的平等、公平、竞争和开放性的特点。
显然,社会阶层固化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这样下去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民主开放的健康社会里,每个人都不应该命中注定要在祖辈的身份和影子中继承其角色,定位终生。
阶级固化的发展趋势
阶级固化的发展趋势阶级固化是指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相对稳定的状态,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机会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较低。
阶级固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展趋势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经济因素是阶级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收入分配不均以及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都会导致阶级固化的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和城市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边缘化地区和人群往往难以获得教育和社会资源,使社会阶层固化更加显著。
此外,企业间竞争激烈,社会上富人更容易积累财富和资源,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加剧阶级固化。
其次,教育机会不均也是阶级固化的重要因素。
教育资源的不均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受教育机会不同,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机会。
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教育,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较低,只能从事低技能劳动,使得社会阶层的固化程度上升。
再次,社会文化和身份认同也会影响阶级固化的发展趋势。
在某些社会中,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紧密相关,他们身上的标签成为了他们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
例如,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等社会偏见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机会,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此外,社会中存在的观念和价值观也会影响人们对于社会地位的追求和认同,进一步加剧阶级固化。
最后,政治因素也对阶级固化起到一定影响。
政治体制的不公平、特权阶层的存在以及腐败问题,都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
在一些国家,政治和经济上的精英阶层通过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的掌控,牺牲公平正义的原则来保持其地位,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阶级固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教育机会不均、社会文化和身份认同、政治因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阶级固化的趋势。
为了减少阶级固化,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改革经济体制,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消除歧视和偏见;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提升政治透明度和公平性,使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浅谈
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浅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就业难、房价高、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
社会分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变动,加剧了社会分化,造成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流通堵塞,长此以往,逐渐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的情况出现。
社会阶层固化现状在经济制度、教育资源、政府政策几方面都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期下去必定会阻塞社会流动、加剧社会阶层矛盾、阻碍社会发展,必须引起重视。
标签:社会阶层;阶层固化;原因;看法前言近些年,“二代”一词十分流行,“富二代”、“穷二代”等等,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关于各种“二代”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二代”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反映出了我国阶层逐渐固化的趋势,各阶层之间的流动出现了停滞、疲软的情况,人脉资源和财富地位在代代传承之中发生了垄断,在这一趋势之中,其实背后隐藏着严重的阶层矛盾冲突和社会安全隐患。
一、我国社会阶层发展现状“阶层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因素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本质上是作为一定所有制形式和劳动方式的产物。
”〔1〕阶层划分主要受收入状况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影响,在一定阶段还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阶层固化指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者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在短期或者较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发生变化。
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各方面的改革,产业结构及资源配置的调整和变化,经济繁榮,国力昌盛,社会阶层也日益多元化。
我们从去年大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就可看出,剧中五个女孩其实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真实的展现了我国当下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
中上层正在慢慢发展还属于上升发展状态,就目前而言,社会阶层状态其实是中下层人们占大多部分,上层占小部分的“洋葱头”型阶层结构形态。
而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该是中层占大多部分,上层和下层占小部分的“橄榄球”型的形态。
“在‘洋葱头’的社会阶层结构下,阶层固化也潜滋暗长。
使各阶层之间流动缓慢甚至停滞。
贫穷的烙印如何消除社会阶层固化
贫穷的烙印如何消除社会阶层固化在当今社会,贫穷的烙印似乎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日益严重。
社会阶层固化意味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出身和家庭背景的限制,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向上流动。
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消除贫穷的烙印,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枷锁呢?首先,教育公平是消除贫穷烙印、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关键。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
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使得他们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
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设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教育资助体系,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会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此外,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和人群,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其次,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消除贫穷的烙印至关重要。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能够为贫困人群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
政府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确保贫困人群在面临疾病、失业、养老等风险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和支持。
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降低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建立健全的就业援助制度,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此外,还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再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是消除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环节。
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各种不公平现象,如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等,这些都限制了贫困人群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就业歧视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 2、有政策制度不完善不公正的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在医疗、养老等方 面待遇差别较大。 户籍制度改革呼声很高,但进展缓慢:高招 制度、高考移民、农民工流动人口边缘化
• • • • •
•
•
•
人民日报:底层上升通道受阻 一代穷世代穷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 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 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在侄女这代人眼中,这条路越来越难。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 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 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 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 就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 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而一些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不少 孩子仍在危房里上课,农村孩子入学率、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 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 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推进城镇化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 冲突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城乡教育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破除制度篱笆。首先要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 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城乡学校资源均衡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教育资源从“高地”流向“洼 地”,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令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改革正在推进:从去年多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到扶贫定向招生,再到今年 在高考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这些举措让人们看到中央“加强农村教育”的 决心。 补齐农村教育“短板”,非一日之功。只要多走一小步,就能让农村学子重燃希望,社会就能前进一大步。
试论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成因及消除对策
试论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成因及消除对策针对中国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主要就中国社会阶层趋固化的成因方面进行思考,并就如何推动阶层流动以保障社会和谐,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希望有助于我国的社会阶层健康稳定的流动。
标签: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成因解决对策一、引言纵观历史的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农民和工人两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级已经开始了快速的分化。
这种阶层之间的多元性变化通过社会分配模式改变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更加明显,在短短的20年左右的时间内,这种阶级分化情况得到一定的缓和,并具有一定的固化趋势。
我们可以知道,这种阶层分化则是社会发展和产生冲突的结果,也体现出社会的协调发展特点。
这种阶层分化结果能够保证社会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多样性[1]。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阶层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政策落实,进行必要的社会管理,这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社会阶层趋固化的成因分析与思考1.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为了有效保证阶层之间的流动,应该积极创造具有均等机会、公平竞争的社会,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社会进步得到实现。
所以,西方各国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保证体系,充分重视教育事业,通过积极努力造成各种条件,来保证公民人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另外,也鼓励私营经济通过公平竞争的手段而不断获得发展。
在我国,1999年迎来了高等和中等教育的扩招,使得人们受到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但是,教育资源也朝着一定的不公平方向发展[2]。
首先,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化则是教育机会的不公的直接表现。
对于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来说,农村的教育经费远远低于城市;第二,教育机会的获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比如,从高考录取分数线来说,这种地域性的差别就是教育机会获得不公平的体现。
这种教育的不公平性,能够使得家庭条件好的子女更为容易地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同样,也造成了家庭条件差的子女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地位和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
阶层固化对社会的影响
阶层固化对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阶层固化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阶层固化指的是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降低,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分配不再公平。
这种现象对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经济、教育、社会和心理等方面。
阶层固化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中,财富和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面临贫困和缺乏机会的困境。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加剧,贫富差距扩大。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不仅对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也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因为贫困阶层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教育机会,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无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是阶层固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阶层固化的社会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富人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贫困阶层的子女则面临着教育的差距。
这导致了社会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使得贫困阶层的子女很难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而教育是提升社会地位和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缺乏教育机会使得贫困阶层难以摆脱困境,从而导致阶层固化的现象更加严重。
阶层固化还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心理影响。
在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和绝望感。
富人由于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他们往往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贫困阶层则很难摆脱贫困的困境。
这种心理上的差距使得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受到了威胁,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受到了影响。
而这种心理上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矛盾的加剧。
阶层固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阻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凝聚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大对贫困阶层的扶贫力度,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等。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共同富裕。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状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状2019-08-24作者简介:陈⼩芳,⼥,苗族,1990- ,湖北⼤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3级政治学研究⽣熊霞,⼥,⼟家族,1989- ,⼤连理⼯⼤学⼈⽂与社会科学学部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速发展,我国的阶层固化问题也⽇趋严重。
《共产党宣⾔》中描绘了⾃由王国的美好愿景,但阶层固化正阻碍着这⼀愿景的实现。
马恩虽未直接使⽤“阶层”⼀词,但是阶层思想在《共产党宣⾔》中早有体现。
本⽂正是通过重新解读《共产党宣⾔》,剖析我国的社会阶层固化现状,为解决阶层固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共产党宣⾔社会阶层阶层固化阶层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等因素不同⽽形成的社会集团,本质上是作为⼀定所有制形式和劳动⽅式的产物。
曾提出:“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的深刻变化,全⾯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
”[1]《共产党宣⾔》强调社会的⾼度发达和⼈的⾃由全⾯发展,但社会阶层间⼀旦停⽌流动,这些将会成为⼀纸空谈。
⼀、我国社会阶层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不断调整和变化,社会阶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我国⽬前的社会阶层情况是中低社会阶层占据过⼤⽐例,上中层刚刚开始发展还没有壮⼤,⽽最上层和底层都还占据较⼩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洋葱头型社会阶层结构形态。
正常的社会阶层结构应该两头⼩中间⼤的“橄榄球”型,即中层占⼤多部分,上层和下层占⼩部分。
在洋葱头的社会阶层结构下,阶层固化也开始潜滋暗长。
阶层固化是指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阶层间的流动放缓甚⾄不流动。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呈现出碎⽚化、断裂化、层理化的特征。
碎⽚化是分化了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再扭结,呈现⽆序状态。
断裂化则认为随着贫富差距的拉⼤,社会结构出现断裂,两极化的群体不再有共同利益。
层理化是社会群体横向流动的通道相对畅通,上下流动的通道阻滞,阶层之间形成了分明的界限并且难以实现利益的交流。
骆驼祥子贫困与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变迁的错综复杂关系
骆驼祥子贫困与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变迁的错综复杂关系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长篇小说。
该小说深刻揭示了贫困与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变迁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在这部小说中,骆驼祥子的命运受到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在贫困与社会阶层变迁的背景下经历着痛苦的探索和追寻。
首先,骆驼祥子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
小说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阶层基本上被固化成为两个极端:贫困的下层阶级和富裕的上层阶级。
骆驼祥子出生于贫苦的农村家庭,贫困与社会阶层的固化将他束缚在底层,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他多么努力地工作,多么狡猾地谋求机会,社会的不公平和阶级固化使得他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无法向上流动。
其次,小说中也展示了贫困与社会阶层的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
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常常会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在小说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骆驼祥子逐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通过做苦力、跑旅馆、拉车等方式,不断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然而,在他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贫困和艰难依然困扰着他,社会阶层的固化也限制了他的上升空间。
贫困和社会地位的差距成为了他追求幸福的障碍。
最后,骆驼祥子的贫困和社会阶层固化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小说中,贫困常常被看作是一种耻辱,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
社会对于贫困人群的歧视和漠视加剧了骆驼祥子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他试图通过积累财富和攀爬社会阶梯来改变自己的境遇,然而,社会对于贫困阶层的偏见和歧视使得他无法逃离这一桎梏。
同时,小说还表现出了对于富裕阶层的崇拜和追求的心态,这也加重了贫困人群的困境,使得社会阶层的固化问题更加突出。
总结来说,骆驼祥子贫困与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变迁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奋斗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贫困和社会阶层固化成为了一个无法解开的难题,使得骆驼祥子的命运备受挣扎和痛苦。
社会阶层固化与社会经济不稳定性
社会阶层固化与社会经济不稳定性社会阶层固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逐渐固定,且难以通过个人能力或者努力来改变。
这种固化现象对社会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阶层固化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在一个固化的社会中,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多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大部分人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资源。
这种不平等的资源分配会造成社会内部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引发社会经济的不稳定。
在这样的社会中,贫困和富有的差距日益扩大,贫富分化问题进一步恶化。
其次,社会阶层固化也影响着社会的流动性。
当固定的社会阶层变得异常僵化时,社会流动性受到限制,使那些本来有能力向上流动的人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和发挥潜力。
这样一来,社会中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造成资源浪费和社会创新力的缺失。
长此以往,社会发展的动力将不足,产生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
此外,社会阶层固化也对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造成负面影响。
固化的社会结构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加剧,进而损害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在一个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地位的社会中,人们失去了追求公平正义的动力,对于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这种缺乏公平正义和社会认同感的现象也会引发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社会阶层固化带来的社会经济不稳定性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当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扩大教育公平,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其次,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干预,打击不正当的财富积累和社会不公现象,以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总之,社会阶层固化是一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稳定性的问题。
只有通过努力减少社会阶层差距,提高社会公平和公正,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对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每个人应当共同努力的目标。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阶层固化让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 - 副本 (5)
中公教育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申论是报考江苏公务员考试A类职位的考生必考的科目,考试形式除2010年、2011年参加多省考试外,其余均为地方自主命题。
在主题的选择上,江苏公务员考试一般围绕一个主题,选取本省及全国时政热点进行阐述,材料时效性强,思路清晰,正反案例都有涉及。
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
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
”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在侄女这代人眼中,这条路越来越难。
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
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
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
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
而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不少孩子仍在危房里上课,农村孩子入学率、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
推进城镇化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城乡教育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破除制度篱笆。
综合分析类的答题注意事项
综合分析类的答题注意事项华图教育张卓综合分析是我们面试考试的一种必考题型,并且分值比重很大,因此必须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分析,通过简洁、规范的叙述,考查考生对该事件的综合认知理解能力。
其测评要素是考查考生能否对问题的本质作出明确、全面、透彻的分析判断。
需要对事物既能从宏观方面总体考虑,又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其各个构成部分,同时注意整体部分之间及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对于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是“扣题——分析——对策——提升”,扣题主要是述背景,谈本质;分析主要是分析影响或原因;对策主要是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措施;升华也就是结合自身岗位,联系政策理论,展望未来方向。
然而多数学生在答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一是没审清题意,只是针对题干里的某一事件进行分析,而没有审清整体题意;二是在开篇扣题时更多地没有点明问题的本质,仅仅就事件来谈,而问题的本质也就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更是考官所愿意听到的;而这两点都是考生在答综合分析题经常所遇到的瓶颈。
现在就一道真题进行分析讲解:各大高校纷纷向“江西夺刀少年”抛出橄榄枝,争相录取这位见义勇为的少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多数学生在答这道题时一上来就说这位“江西夺刀少年”体现了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美德,它有利于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榜样;有利于净化社会的风气等见义勇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却忽略了整个题干的表述,这样就是纯粹走偏了题。
也有的同学一上来就说对这一问题我们应理性地看待,有利的一面在于它体现了社会风气的,也现了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不利的一面在于它有可能破坏高考制度的公平性等等之类的。
其实这种答题方式给考官的第一印象就是模板化;另一方面没有点清问题的本质。
参考解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势在必行。
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
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分明、阶层固化的社会,这种社会结构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并得以延续。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地位和权力是由出生和家族背景决定的,社会等级的固化使得社会流动变得极为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中国古代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封建制度的建立。
在封建社会中,君主统治者将土地分配给贵族阶层,以作为他们的封地。
这些贵族阶层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和社会的精英,他们享有特权和权力。
这种土地分配制度使得贵族阶层的地位得到稳固,而普通百姓则只能依附于贵族,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其次,中国古代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还与家族观念的强烈传统有关。
在中国古代,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成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力是由家族的声望和财富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即使他有才华和能力,也很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相反,出生在一个富裕、有声望的家族中的人,即使没有才华和能力,也能够享受到高社会地位和特权。
此外,中国古代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还与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有关。
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四种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地位。
士是统治者和知识分子的阶层,农是耕作和生产的阶层,工是手工业和手艺人的阶层,商是商业和贸易的阶层。
这种严格的阶层划分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几乎不可能,社会等级的固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贵族阶层的特权和权力使得他们能够操控社会资源和决策,而普通百姓则被剥夺了发展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这种不公平和不稳定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其次,社会等级与阶层固化也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由于社会地位的固定,人们很难跨越阶层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导致社会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变得缓慢。
这种局限性使得社会无法有效地适应变化和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社会阶层固化分析
社会阶层的固化会带来两大后果,一是社会流动陷入凝滞化,长久下去社会便会失去生机和活力甚至出现断裂。
二是社会情绪日益激化,正如有人所担忧的那样,社会关系一旦逐渐干燥,可能一擦就出火。
因此,有识之士呼吁:让社会空气湿润一点。
“官、富、穷二代”都是阶层固化结的果地位的变动称为“阶层流动”。
人们都希望向上流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社会流动通畅使处于底层的人们有进入上层的机会,有希望,有盼头,因而化解阶层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
如果下层的人们看不到上升的希望,不满情绪就会增加,就会产生一种社会张力,张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社会震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阶层固化就是社会地位世袭(也可以称为继承)的另一种说法。
社会阶层世袭,不是个别人的世袭,而是集体的世袭。
有人以为集体世袭是指官员子弟的,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的社会现象。
官员子弟也是独立的公民,他也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当官、经商,是不是借助了父兄掌握的公共权力。
令人忧虑的是,的确社会上还有一种利益机制,让官员子弟可以依靠父辈掌握的公权提升自己社会地位。
其实,现在流行的“官二代”的说法,就是“集体世袭”的结果。
“穷二代”也是一种世袭,是被迫的世袭。
教育是提高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
所以,教育公平是带有基础意义的社会公平。
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等,农村和城市,市区和郊区,东部和西部,教育资源差别很大,处于西部的或者农村的孩子很难受到好的教育,在城市里的边缘,也受不到很好的教育。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大学来自农村的生源减少,来自城市的生源增加。
从综合情况看,高等阶层的子女比低等阶层的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更优越的受教育条件。
弱势阶层的子女获得教育机会要少得多,受教育的条件要恶劣得多。
教育不公平将会使得低阶层的下一代很难向上流动,使社会不平等向下一代延续和发展。
“穷二代”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是研究社会公平的,阶层固化也是不公平吧?杨继绳:当然是。
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表面上看,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近几年走上了进中求稳的道路。
但是经济的流动性加快并不代表社会综合流动性的加快。
以社会阶层为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愈发严重,“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垄二代”等一系列名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严峻现象。
了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原因、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社会流动性的举措,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阶层固化、资源分配、体制改革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提高社会流动性,减弱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而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阻碍就是社会阶层固化,即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性受阻。
以至于当今社会上广为流传着“读书无用论”、“工作无用论”的说法。
处于社会阶层底端的人群,即便是再努力,也很少有能与生来携带丰富社会资源的上层人群相对抗。
底层人群拼命读大学之后,依旧会被大城市的一纸房价、一本户籍吓到。
社会资源牢牢停留在上层群体手中。
“富二代”之后会有“富三代”,“官二代”之后会有“官三代”,而“穷二代”们也会固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偶尔个别人可以冲破坚实的阶层封锁。
但这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来说,其力量微之又微。
网上曾流传过一段“北大才女刘媛媛4分44秒演讲让整个世界都沉默”的视频,视频中的演讲者刘媛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寒门贵子”这个话题,出身农村的她,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助力,仅仅是父母愿意供她读书,她就觉得很幸运了。
与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她没有捷径、没有所谓的资源,只能靠自己打拼。
刘媛媛的经历,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小缩影。
相比于大多数人来说,刘媛媛还是幸运的,她有一无所有但砸锅卖铁也支持她上学的父母,她有足够的努力和勇气,愿意走出“寒门”,与这个世界奋力一搏。
而现实是,社会上大多出身寒门的人连这些基本的条件都没有,他们在“读书无用论”氛围中成长、生活,连尝试改变的欲望都丧失了。
试论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成因及消除对策
试论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成因及消除对策【摘要】社会阶层固化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成因包括教育、经济、政治以及人际因素的影响。
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平现象,经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
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和人际关系的不平等也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
为消除社会阶层固化,应加强教育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公正政治制度,并推动人际互动的平等。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成因、消除对策、教育、经济、政治、人际、公平、发展、公正、制度、互动、平等。
1. 引言1.1 社会阶层固化趋势的背景社会阶层固化是指社会中个人所属的阶层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难以向上流动的现象。
近年来,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日益显著,很多人出生在贫困家庭就难以脱离贫困,社会地位很难改变。
这种固化趋势不仅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也阻碍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社会阶层固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社会阶层固化的背景首先与教育机会不均等有关。
在当前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名校之中,较为贫困的家庭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贫困家庭的孩子缺乏获得成功的机会,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愈发突出。
经济因素也是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
贫富差距的加剧使得贫困家庭的子女在经济条件上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社会资源和创业机会,难以实现社会上升。
经济因素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阶层身份的稳定。
了解社会阶层固化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成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1.2 研究意义社会阶层固化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研究社会阶层固化的成因和消除对策,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建设,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问题研究作者:连艳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1期连艳辉(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的增多也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尤为突出。
因此,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要如何有效地引导解决,能够帮助到农村籍大学生顺利就业甚至高质量就业,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就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了几条可以改善其现状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对策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22-02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失业预警机制”,课题号:SK201414-3;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编号:JRS-2015-2016作者简介:连艳辉(1982-),女,河北保定人,法学硕士,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三农问题、国际关系和外交。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确实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发展难题,这不仅是一个就业和生存的问题,还牵涉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过去许多农村孩子笃信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现在已经不那么深入人心,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有蔓延之势,靠读书提升自己和打破社会阶层壁垒的通道看上去也已经关闭,这势必会对广大农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颠覆。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
《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的最新数据更令人深思,其中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一项分析引提到:家庭城乡背景对毕业生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87.2%)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81.2%)。
中国古代的社会阶级与阶层固化
中国古代的社会阶级与阶层固化中国古代是一个极其重视社会等级和地位的社会,社会阶级和阶层固化在这个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的形成、阶层固化的原因以及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阶级的形成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土地的集中归属于少数贵族家族,而农民则成为贵族的附属。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统治者逐渐将封地赐予诸侯,形成世袭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士人阶级和平民阶级形成了明确的社会等级。
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和农民,享有优厚待遇,是社会的统治者;士人阶级则依靠文字才能,为官吏和学者,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地位;平民阶级则是社会中最底层的阶级,生活贫困,没有政治权利。
二、阶层固化的原因阶层固化是指社会阶级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明显和固定,个人的社会地位无法改变的现象。
在中国古代,阶层固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中国古代以封建制为基础,统治者通过世袭的封地制度将土地授予贵族,进而形成了统治等级的固化。
2. 世族家族的影响:封建社会首要的政治单位是家族,家族的利益和地位往往通过世传,维持了地主阶层的统治地位,而这样的传统往往难以改变。
3. 社会地位与血统的联系: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地位是与血统有关的,贵族出身的人会更容易获得高官厚禄,而农民出身的人则很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4. 教育限制:在古代社会,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而这些受教育者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地主和士人阶级。
这使得平民阶级难以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社会阶级固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社会阶级固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包括:1. 导致社会不平等:社会阶级固化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地主阶层和士人阶层享有丰厚的财富和特权,而普通人则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2. 妨碍社会发展:由于社会阶级固化,导致社会中的人才无法充分发挥其才能。
《骆驼祥子》中的贫困与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骆驼祥子》中的贫困与社会阶层固化问题1. 引言《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真实揭示。
小说以主人公骆驼祥子的命运为线索,探讨了贫困与社会阶层固化之间的关系。
2. 贫困与社会阶层固化的定义•贫困:指个体或群体由于经济资源不足而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社会阶层固化:指在一个社会中,个人或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在代际之间变化不大、难以改善或向上流动的状态。
3. 《骆驼祥子》中贫困造成社会阶层固化的原因3.1 社会环境限制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刻画祥子所处的贫穷环境展现了贫苦者摆脱贫困的种种限制。
例如: - 缺乏教育机会:由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祥子很难通过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 人际关系不利:贫困地位使得祥子难以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3.2 刻板印象与社会歧视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上层人士对贫民的嘲笑、歧视和不屑。
这种对低下阶层的偏见加剧了贫困者奋斗脱贫的困境。
3.3 政府政策不力小说中,政府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贫民状况,对广大贫苦者来说没有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或发展机会。
4. 社会阶层固化导致的后果小说中描写了社会阶层固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 社会不平等:由于社会阶层固化,富人富裕越来越富,而穷人无法摆脱贫困。
- 社会不稳定:贫富悬殊加剧,容易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
- 资源分配不公平:社会资源更多地被分配给富裕阶层,削弱了社会的公平性。
5. 解决《骆驼祥子》中贫困与社会阶层固化问题的途径5.1 教育改革 - 提供免费且优质教育: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
- 培养技能与就业机会:注重培养实用技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5.2 政府政策改善 - 实施积极的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经济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一代穷世代穷
素材汇编
0602 1850
: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一代穷世代穷
0526 155826 人民网《》
[提要]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
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
”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在侄女这代人眼中,这条路越来越难。
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
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5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
不少农村学子放弃高考,其他的向上通道越来越窄。
农村孩子不愿跃“龙门”,症结在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
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这些年,教育投入越来越给力,但教育嫌贫爱富的现象依然存在,越是大城市,越是名校投入越多,动辄花上亿元建设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学校。
而一些农村学校,却成了被忽略的大多数,不少孩子仍在危房里上课,农村孩子入学率、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加上一些招生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难跟城里孩子比拼,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农村孩子弃考传递出一个信号: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
推进城镇化重点是人口城镇化,阶层固化阻碍了农民变市民,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城乡教育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破除制度篱笆。
首先要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城乡学校资源均衡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教育资源从“高地”流向“洼地”,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令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改革正在推进:从去年多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到扶贫定向招生,再到今年在高考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
这些举措让人们看到中央“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心。
补齐农村教育“短板”,非一日之功。
只要多走一小步,就能让农村学子重燃希望,社会就能前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