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文言文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共20分)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史记》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梁孝王来朝,因病免,客游梁。
居数岁,著子虚之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武帝。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
相如曰:“有是。
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
请为天子游猎赋。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其卒章归结为节俭,因以讽谏。
奏之天子,天子大悦,以为郎。
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
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
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
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
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为徼。
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使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不为用,大臣亦以为然。
相如欲谏,业已建之,乃著书,籍以蜀父老为辞,而已诘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
相如病甚,为一卷书,言封禅事。
相如既死,使者奏其书,天子异之。
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不已亏乎?(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B.《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C.《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速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D.《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速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汉族传统复姓之一,本为官名,掌管边防军务,后成为担任该职人的后代的姓。
《史记》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史记》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张仪者,魏人也。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
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求见苏秦。
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
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
然贫,无因以进。
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子为我阴奉之。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
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
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
今君已用,请归报。
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张仪遂相秦。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何不往游游:游学 B.赖子得显显:显贵的地位C.子不足收也收:录用 D.张仪遂相秦相:任秦国宰相5.下列句子与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反见辱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项王曰:沛公安在?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A.张仪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苏秦暗中派人让张仪前往赵国,张仪也希望苏秦能推荐,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文言文《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
今将军诛乱。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使桓楚报命于怀王。
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救巨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与秦军遇,九战,绝甬道,大破之。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惴恐。
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B•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C•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D•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循吏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循吏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公仪休者,鲁博士也。
以高弟..为鲁相。
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坚直廉正,无所阿避。
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
”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B.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C.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D.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尺籍,指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也指军籍,“士无尺籍”是说当时男子无服兵役。
史记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史记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 题目:
邓禹贡献太平治安,救民于水火。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邓禹治理的措施?
A. 开辟官道,畅通交通
B. 深耕细作,发展农业
C. 修建水利,防止水患
D. 制止传教,弘扬儒学
2. 解析:
本题是一道阅读题,考查学生对于史记中所提到的邓禹治理措施的掌握情况。
选项给出了开辟官道,深耕细作,修建水利和制止传教等四项措施,并要求考生选择一个“不属于邓禹治理措施”的选项。
A选项强调了开辟官道以畅通交通,可以加速信息流通,便于国家的统治和治理,且方便商贸往来,是比较实际推进国家发展的有效措施。
B选项强调了发展农业,通过深耕细作的方式,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方便各地农产品的交流,是比较实用的经济措施。
C选项强调了修建水利,防止水患,对于当时的一个国家来说,水患是具有严重危害的,通过修建水利,可以有效的防止水灾,为当时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D选项则强调了制止传教,弘扬儒学,相比其他三个选项,不像是邓禹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选项D是正确答案。
3. 考点: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史记中邓禹治理措施的理解以及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
4. 拓展: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史书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自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
史记整套篇幅庞大,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从阅读史记中,逐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对于提高中华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2023届高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项羽本纪》(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项羽本纪》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王令壮士出挑战。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
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大惊。
项王伏弩射中汉王。
汉王伤,走入成皋。
淮阴侯韩信自立为齐王。
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
”乃东。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
汉王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渡兵汜水。
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
大司马咎自刭汜水上。
当是时,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
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
楚击汉军,大破之。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
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
”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至垓下。
大司马周殷叛楚,随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B.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C.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D.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阴侯,西汉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淮阴侯,这是以后来的封爵来称代韩信。
高考史记专题文言阅读
高考史记专题文言阅读史记之高祖传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
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高祖乃说()。
未央宫成。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
高祖奉玉卮(酒杯),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刘仲(刘邦次兄)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十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
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
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其赦代吏民。
”九月,上自东往击之。
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
”闻豨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
”乃多以金啖()豨将,豨将多降者。
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
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
病甚(),吕后迎良医。
医入见,高祖问医。
医日:“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
”问其次,上曰:“王陵可。
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
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
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
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
文之敝,小人以僿sài(),故救僿莫若以忠。
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老子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老子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统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错。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学为我著书J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僚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僚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世之学老子者则纯儒学,儒学亦处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司马迁《史记•老子传》,有删改)材料二: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攻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选自《老子•修身》,有删改)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老莱子A亦楚人也B著书C十五篇D言E道家F之用G与孔子H同时云。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和字是有某种联系的,古人自称主要用“名”,称呼他人常用“字二B.为,文中指当作,与“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为”词义不同。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轲,邹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淳于髡,齐人也。
博闻强记,学无所主。
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
客有见髡于梁惠王,患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
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
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
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
”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
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
”后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
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
于是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
终身不仕..。
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馋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荀卿嫉浊世之政,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因葬兰陵。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业..子思之门人受业:跟随老师学习 B .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迂远:不切合实际 C .独坐而再见..之再见:又一次接见他 D .终身不仕..不仕:不做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B .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C .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D .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的学说当时没有因君采纳实行,不是孟子的学说不好,是因为当时的诸侯争霸,不重视武力就会被吞并,也就是说,没有条件实行。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 酷吏列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史记·酷吏列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汤者,杜人也。
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
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
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①,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
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父死后,汤为长安吏。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
汤至于大吏,内行修也。
通宾客饮食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
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
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②,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
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
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丞相患之。
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
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
吾知汤阴事。
”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
事辞颇闻。
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汤不谢。
于是上使赵禹责汤。
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
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
”遂自杀。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
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
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
”乃尽案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
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注】①爰(yuán)书:古代记录囚犯供辞的文书。
①瘗(yì)钱,陪葬的钱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B.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C .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D .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丞,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称呼,一般是辅助官员,如大理寺丞、县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
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
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⑵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
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
就转太常博士。
太宗闻其强干,召还。
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
诏案其罪。
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太宗不从。
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
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
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俟秋成,当仍旧法。
”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
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
霖隐不仕。
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
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4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