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ba5e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5.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课文原文及赏析《化石吟》课文原文最早的鱼儿怎没长出腿?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长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渡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化石吟》课文赏析《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并赞美了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诗人以优美的语言,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对化石和古生物的产生进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演化的好奇。
诗歌中通过描绘化石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进化过程,从而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诗人用“冰冷的骸骨”来描绘化石,却又从中寻找到了生命的灵火,这种描绘方式既科学又充满诗意。
诗人称化石为“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化石为历史留下了生命的痕迹,通过研究这些痕迹,人们能够了解生命的演化过程。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好奇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吟咏,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奇迹。
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
《化石吟》课文赏析
![《化石吟》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86a6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8.png)
《化石吟》课文赏析《化石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感情丰富。
下面是《化石吟》课文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
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
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
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
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
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化石吟
![化石吟](https://img.taocdn.com/s3/m/7eefda6d1ed9ad51f01df2e0.png)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真有如此 变迁吗?如果有,何以为证?
《化石吟》
1、化石: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 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2、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 的意思。 3、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
第7节:
好处: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 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 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前后照应,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使 全诗结构完整。
小结:
内容上:化石有哪些科学价值? •1、得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2、证明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 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3、地球的生命由低级向高级 演化。 结构上: 首尾呼应。
明确:连用四个问句,构成排比,表现出 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也激发了读者兴趣,打开了读者的思维。
第2节
入题,引出化石。 化石有什么用呢? ——“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5节——主体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你”指的 是谁?运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这一句 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人称指代苏醒的化石。 显得亲切自然,便于倾诉和抒发情感。
冰冷 的骸骨 高明 珍贵 的密码 卓越
的魔法师
的雕刻家
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诗歌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第1节, 设疑引入 中运用连续问句有什 么好处?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幽雅 ) 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悄然) ③称赞而且佩服。( 叹服 ) ④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 坚定,永不改变。( 海枯石烂 ) ⑤(草木)青翠茂盛。( 葱茏 ) ⑥奇异而虚幻。( 奇幻 )
化石吟
![化石吟](https://img.taocdn.com/s3/m/8c3c4608227916888486d7f2.png)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那么作者到底想到了什么呢?
第3节:
化石是曾经有过生命之躯的实实在在的证据: 第4节: 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化石科学价值之二(“思绪”二) 生物学家的工作就是破译 一本本无比珍贵的生命密码 (“密码”具体指什么?)
为什么写皱纹? 第5节: ——就是生命过程的写真(“档案”)。 化石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 保留着。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从太古不息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由 低级向高级演化。——化石科学价值之三(“思绪”三
始虫化石
始莱得利虫化石
恐龙蛋化石
猛犸象
最 早 的 树 儿 裸 子 植 物 ——
生命起源
泥盆纪
二叠纪
雷龙
猛犸像
帝鳄
霸王龙的化石 及胚胎
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特点: 首尾呼应 全诗结构
发问想象 —— 遐思飞扬 —— 回答呼应
(1-2节)
(3-6节)
(7节)
神奇景色 —— 人类伟大 —— 赞美科学
葱茏 cōng lóng
骸 hái 骨
躯壳 ké
猛犸
档 dàng 案
悄 qiǎo 然
mǎ
语言运用:
(1)奇( 幻 ) 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2)( 骸 )骨 尸骨,人或动物的遗骨。 (3)( (4)( (5)( 潜 )行 悄悄地前行 葱 )茏 (草木)青翠茂盛。 幽 )雅 幽静而雅致。 叹 )服 称赞而佩服。
(6)(
(7)海( 枯 )石( 烂 ) 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8)日( 转 )星( 移 ) 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整体感知
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 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 无 限遐思; 第三层: (7节) 回应发问,照应开 头。
16.化石吟完整版
![16.化石吟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c147ed0975f46527d3e153.png)
朗读感知
你长沉逝高啊重复生海犹时为黑生肉冰你描你请长沉逝最最最最 讲眠睡去明〄现原命枯如光历色之体冷否绘把向眠睡去早早早早 的地亿万的你的的的〄把在史的灵虽的定出我我地亿万的登的的 故下年载魔令远恐航石生你留躯火早骸了一的一下年载树陆鸟鱼 事刚的的法人古龙船烂命脸下壳却已骨造幅思一刚的的儿的儿儿 多苏石世师叹林、从〄的上一裹悄腐把物幅绪讲苏石世怎鱼怎怎 么醒头界〄服木猛太日档刻本藏然朽平主生引述醒头界么儿么么 令的说又卓的多犸古转案下珍着潜化凡的物向那的能可不怎嘴没 人化了重越大么仿不〄细道贵生行为的存进远奇化否会开么长下 神石话现的自葱佛息星细道的命在乌真在化古幻石说重花没牙巴 往啊。〄雕然茏在地移描皱密的地有理〄的〄的啊话现?有?? 、〄 刻〄、引向 画纹码信下〄回 图 神〄?? 腿 惊 家 幽颈近 〄〄。息〄 答 画 话 ? 讶 〃 雅长代 〄 。 ; 。 〃 〄吼进 〄发 。 ……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诗歌分为三层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化 石 吟
张锋
苏铁叶子的化石
猛犸象臼齿的化石
玄武蛙
三叶虫
师氏剑齿象骨架化石
始虫化石
始莱得利虫化石
恐 龙 脚 印 的 化 石
多 鳃 鱼 头 化 石
莫氏鱼
始祖鸟化石
化石的形成
:
生物在死后,尸体和泥沙埋在一 起,被泥沙紧紧裹住,别的矿物质填 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 内部构造,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生物 的尸体竟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就是 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 并能帮助确定地躯壳裹藏着生命的 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的?
《化石吟》词语解释
![《化石吟》词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3a05c5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d.png)
《化石吟》词语解释《化石吟》词语解释《化石吟》由于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精美而灵动。
下面是《化石吟》词语解释,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造物主──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骸骨──尸骨。
太古──远古的时代。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叹服──称赞而且佩服。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乌有──《书》虚幻;不存在。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化石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4.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像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古生物化石图片)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
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二、解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
赏析课文《化石吟》
![赏析课文《化石吟》](https://img.taocdn.com/s3/m/bf9e4a1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2.png)
赏析课文《化石吟》为《化石吟》写赏析,是我酝酿了很久的一个念头,今天我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终于有机会展示一下了。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就显得很有韵味,原因就在一个“吟”。
我们学过《石灰吟》,知道是对石灰那种清白高尚品质的赞美,我们也学过《暮*吟》,知道是对秋日傍晚*边景*的赞美。
由此可知,《化石吟》中“吟”的意思是表示吟咏,赞颂,仅仅一个题目,就是人产生意味悠长的感觉,同时对化石的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了。
这首诗在题材上属于科学抒情诗,也许对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前面几个疑问句:“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这些诗句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就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回答到底是什么。
而且我们要注意一个地方,作者没有说“鱼”“鸟”“树”,而是用了“鱼儿”“鸟儿”“树儿”,这样就给我们一种亲切的感觉,把化石看作一个很可爱的生命去对待。
第2段中用了2个设问句:“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他是以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象,从而引出下文。
后面又有一句“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这一句听上去给人一种*冷不可接近的感觉,也是在重重的“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还有一句“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也真难为了张锋,不知他如何想出“生之灵火”这个词语来的。
这个词语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突出了远古世界的神秘。
古生物虽已死亡,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据是实实在在的。
还有一句:“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说明化石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还要靠科学家不停研究,不能直接表现生物进化,所以说是“密码”。
还有一句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把化石比作人的脸,形象地说明化石进入自然的演变史。
而“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则给人一种童话的感觉,说明了化石所展现的世界是一个奇幻的世界。
第6段转入现实,赞叹了大自然的神奇。
而最后一段,巧妙的与第2段相呼应,是全文结构更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化石吟[1]PPT课件
![化石吟[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10acd402020740bf1e9b0d.png)
c.举例理解“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 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它通过 第二人称“你”,使得化石成为和我 们亲切对话的艺术形象。它更是一首 科学诗,全诗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 景象,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观察恐龙图片,发挥想象,以 《恐龙吟》为题,写一首小诗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化石吟》
1、化石: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 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2、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 颂的意思。
3、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三叶虫化石
虾化石
恐龙化石
其它动物 化石
万载zǎi 一幅fú 骸骨hái 载货zài 一副fù 腐朽fǔxiǔ 裹藏guǒ 档案dàng 长吼hǒu 葱茏cōnglóng 魔法师mó 卓越zhuó 猛犸mǎ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幽雅 ) 2.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悄然 ) 3.称赞而且佩服。( 叹服 )
4.(草木)青翠茂盛。( 葱茏 )
5.奇异而虚幻。( 奇幻 )
《化石吟》教案及点评
![《化石吟》教案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be6629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1.png)
《化石吟》优秀教案及点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化石吟》。
(2)理解诗歌中关于化石的描述,了解化石的形成和特点。
(3)学会使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化石吟》。
(2)理解诗歌中关于化石的描述,了解化石的形成和特点。
(3)学会使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化石吟》的原文及译文。
(2)与化石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诗歌创作的辅导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化石吟》,了解诗歌内容。
(2)收集与化石相关的资料,了解化石的形成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简介诗歌《化石吟》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1)学生齐读诗歌《化石吟》。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诗歌(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4. 欣赏诗歌(1)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化石资料,了解化石的形成和特点。
(2)教师展示与化石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 诗歌创作(1)教师辅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现场创作,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化石吟》。
化石吟 高
![化石吟 高](https://img.taocdn.com/s3/m/a39b8942a8956bec0975e366.png)
鱼化石
艾青
延 伸 阅 读
过了多少亿年,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少一些慨叹、遐思, 少一些慨叹、遐思, 多一些认识、行动, 多一些认识、行动,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为了碧水蓝天、红花绿草, 为了碧水蓝天、红花绿草, 为了无数在地球上栖息的生命。 为了无数在地球上栖息的生命。
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 给绿色的字注音,同时解释划横线的词。 给绿色的字注音,同时解释划横线的词。 骸( 躯壳( 皱( 日转星移 猛犸( ) )骨 ) )纹 悄( 裹( 海枯石烂 太古 葱茏( 葱茏( )( ) )然 )藏
鱼类的进化 鱼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 鱼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一个类群。 它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 它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向脊 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它的发展、 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它的发展、演化又提 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 出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明显谱系。 最早的鱼类化石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 最早的鱼类化石距今已有大约四亿年的历史。 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 原始的鱼类浑身布满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 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 于它们没有颌,所以被称为无颌类。 泥盆纪是鱼类初生时代。 泥盆纪是鱼类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 垩纪,是鱼类中兴时代。新生代时, 垩纪,是鱼类中兴时代。新生代时,各种古今鱼类 共同生活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 共同生活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鱼类家族达 到全盛。 到全盛。
《化石吟》读后感
![《化石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cd28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0.png)
《化石吟》读后感
《化石吟》是一部由著名作家张蠙编写的散文集。
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精致而动人的文字,描绘了自然界中一种宏伟而又神秘的存在——化石。
读完《化石吟》,我被书中所描绘的化石的美丽和神秘所深深吸引。
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化石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各种类型的化石,使我对这些古老而珍贵的化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散文中,张蠙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化石的独特之处。
他将化石比作时间的见证,让我们在观赏化石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此外,作者还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和迷人的细节,向读者展示了化石背后的故事和隐藏的秘密。
这使得整个阅读过程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让我对化石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兴趣。
在阅读《化石吟》的过程中,我也不禁感叹自然界的伟大和无穷的智慧。
化石不仅仅是古代生物的遗存,更是一个时光机器,将我们带回到了亿万年前的世界。
通过研究化石,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的来说,读完《化石吟》让我对化石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化石的美丽和魅力,更让我们体会
到了自然界的奇妙和无限的魅力。
我相信,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对化石产生更多的关注和热爱。
化石吟文言文翻译
![化石吟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a89be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2.png)
原文:昔者天地初开,万物肇始,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无不有之。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物换星移,许多生物已随时光逝去,然其形骸,化作化石,藏于地层之中,见证历史之变迁。
吾观古化石,思绪万千,遂作此吟,以抒怀古之情。
噫!亿载之前,草木葱茏,禽鸟翔集,昆虫竞飞。
今观化石,虽无生机,然其形态栩栩如生,仿佛犹在眼前。
嗟乎!岁月如梭,逝者如斯夫,曾几何时,此景已化为乌有。
山川者,大地之骨,水泽者,大地之血脉。
古化石所藏之地,必是山川形胜,水泽之地。
吾观其形,如龙蛇蜿蜒,如龟鳖潜行,如麒麟腾空,如凤凰涅槃。
此皆大地之精灵,天地之灵气所化也。
古化石之中,有兽类之骨,有植物之茎,有昆虫之翅。
兽骨之坚,如金石;植物之质,如丝绒;昆虫之翼,如羽翼。
此皆自然之精华,造物者之匠心独运也。
嗟乎!古化石者,乃历史之见证,文化之瑰宝。
观之,可使人知古明今,感怀往昔。
夫天地之间,万物皆有其魂,古化石亦然。
其魂者,乃生命之延续,精神之传承。
昔有愚公移山,终成其志。
今观古化石,亦如愚公移山,虽历千载,而不改其志。
此志者,即探究自然,追求真理之志也。
嗟乎!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
然观古化石,可使人知古,使人明智。
故吾吟曰:亿载古化石,藏于地层中。
形骸虽已朽,精神永流传。
山川见证史,文化瑰宝藏。
观之使人明,怀古情更长。
翻译:在很久以前,天地刚刚开辟,万物开始萌生,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无不存在。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物换星移,许多生物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然而它们的遗体,变成了化石,藏在地层之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我观察这些古化石,思绪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古远的怀念之情。
哎呀!亿万年之前,草木茂盛,鸟儿飞翔聚集,昆虫竞相飞翔。
如今观看化石,虽然已经没有生命,但是它们的形态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唉!岁月如梭,逝者如斯,不知过了多久,这样的景象已经化为乌有。
山川是大地之骨,水泽是大地之血脉。
古化石所藏之地,必定是山川壮丽的所在,水泽之地。
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11篇)
![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cd590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b.png)
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11篇〕篇1: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局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3分)骸骨( ) 裹藏( ) 葱茏( ) 潜行( ) 猛犸( )2、《化石吟》是一首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的意思。
(3分)3、简要地分析^p 一下这首诗前后照应的特点。
(3分)4、诗的一二两节采用问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3分)5、根据课文内容以及生物课、课外获得的知识答复: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3分)6、划分诗句最后一节的朗读节奏。
(4分)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清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7、与下面诗句衔接最严密的一句是( )(3分)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A、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B、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C、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D、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8、将下面的句子改为一个反问句。
要求:不能改变原义;词语可以适当增删;词序可以调整。
(3分)原句:我们心疼,因为六十一个社会建立积极分子的生命有危险。
改句:第二局部:(一)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认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答复。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光阴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9、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节中一句展开。
(3分)10、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3分)11、所选局部第二节是什么意思?(3分)12、皱纹和化石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3分)13、从选文看,诗句开展到第节时诗人的感情到达了高潮,“”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化石吟》课文题解与简析
![《化石吟》课文题解与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d0ff14aef8941ea66e05c6.png)
《》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气与人类的伟大。
下面是课文的题解与简析,以供参考。
《化石吟》课文题解
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
迹化石)。
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
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
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有机体会被暂时保留下来,但不会成为化石。
吟,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化石吟》课文简析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原创1:第21课 化石吟
![原创1:第21课 化石吟](https://img.taocdn.com/s3/m/07e171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3.png)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化石吟 张峰
2、怎样理解第四节“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什么说这是“一串珍贵的密码”? —— 研究表明,化石还部分地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 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 ——为科学研究和展现亿万年前的生物世界提供了必要 的条件。
3、第五节“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 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 说说你的看法。那这是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成语:沧海桑田。比喻时间久,大海变为桑 田,桑田变为大海。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界的 变迁,还有许多亿万年前的生命信息没有被发现,这就要求我 们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一名科学家,去探寻,为人 类谱写出一首新的科学的赞歌!最后,我们再以饱满的激情朗读 这首诗,再一次感受这首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韵律美。
5、文中的“你”都是指化石吗?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 什么特色?
——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 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运用了拟人的手 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 称呼,显得自然亲切。
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逝去万载的世界到底是 怎样的世界?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想想。它真的 会重现吗?重现了以后我们又会怎么样呢?
启下。说话部分就是第3至第6小节,从“你把我的思绪 引向远古”可找出。
③诗的最后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 在哪里?
《化石吟》原文
![《化石吟》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27fed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f.png)
《化石吟》原文《化石吟》原文葱茏〔cōng lóng〕奇幻〔huàn〕潜行〔qián〕裹〔guǒ〕雅幽〔yōu yǎ〕藏〔cáng〕海枯石烂〔kū〕骸骨〔hái〕猛犸〔měng mǎ〕引颈长吼〔jǐng〕月转星移2、(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澜。
请听老师范读。
(配乐范读课文)3、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
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3、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歌如果分层,可分为几层,大意如何概括?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四人小组讨论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明确。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诗歌分为三层:(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具体抒写,无限遐想。
(7)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4、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教师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三、研读赏析1、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对文章主旨有贴切的把握。
2、自主探究:(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问题组:研读3~6节,学生齐读或自由读。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 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 人类的伟大。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奇huàn( 幻)
guǒ( 裹 )藏
cōng lóng( 葱茏)zhuó yuè(卓越 )
骸( hái)骨
潜( qián)行
躯壳( ké )
档(dàng )案
猛犸( mǎ )
悄(qi ǎo)然
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 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结构上首尾呼应,全诗结构完整。
体味诗句:
1.内容上:从诗句中你联 想到了什么或你有什么 感受?
2.语言上:说出精彩的词 语或句子的妙处。
3.提出你有疑问的地方。
人类可能会进化成什么?
• 查阅书籍、资料或请教老师、 专家,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 古生物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