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思维训练
1、一般方法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2、假设推测法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3、集体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
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不论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
这个方法就叫做“头脑风暴。
思维本身就好像什么都不是,其实就是一种“迁移类比的能力。
如果说一件事情是“树的主干,那么它的枝桠、叶子、根茎等就是思维迁移的结果,迁移类比能力越强,自然枝桠、叶子、根茎等就越茂盛。
这里的营养就是人本身在生活中积聚的见识和认知,自然这种积淀越深厚,迁移出来的深层认知就越正确,包含也就越广阔。
思维发散不依靠任何介质,但一定要有起因,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引发事件。
迁移需要人思维的活性,因为有些事情没有显而易见的关系,那么起初要人为给以假定,然后实践论证。
这个方法对进入哲学领域非常有效,因为哲学探讨的广度与深度,不是其它领域能解释的。
哲学是用来解释其它领域的,所以要进驻哲学,开始势必是假设。
这是发散思维特性的一种补充,是凭空的,但后面必须实践证明,再论证其适用范围,既分辨清这个结果的价值大小,局限性等。
发散思维主要是靠"类比"进行的,起因过程结果等,但要注意总结积累,这样发散思维以后才会越来越广阔越来越丰厚.发散思维通常是要借助逻辑思维来建立“连接关系的,因为要使迁移的结果尽可能的客观正确,"连接关系"能不感知的时候尽量不感知。
逻辑论证对非感性一类,有普遍的适用性。
所以当有些事情牵涉很广的时候,它的枝桠有的则可能是直接用发散思维迁移类比推断的,而有的则可能是只能在用逻辑思维进行理论推导之后而再发散才行的。
发散思维的价值更多取决于人本身的阅历、经验和对生活对人性的认知。
只有这些内容不断丰富,发散思维的价值才会越来越高、体现才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发散思维本身是要借助于人的生活积淀和思维活力才能体现价值的,如果人什么都没有,那么发散思维就是个空架子,也长不大。
所以,这就要求:人要留心生活,要拥有天真,要遇事冷静。
冷静是一切事情顺利的开始。
要使迁移结果尽可能正确客观,就要求冷静,所以发散思维很大程度上要炼心,对于任何事情,在分析的时候既要有亲临身份也要有一种过客姿态。
逻辑思维主要应用是在建立“关系。
领域除了现实的物质之外,在心灵领域应该也有一种。
现实中的主要是用于科学推导,理科的计算等。
在心灵之间,主要是感情“程度的把握。
有时可能一时半刻看不到,那是因为情感这类问题的变化细致的时候没有规律性,但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只是过程的途径不尽相同,这也是心理学为什么碰到具体问题时容易出错的原因。
心理学也只能在“普遍的、正常的面上定结论,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有精细准确的判断。
所以,心理逻辑思维,主要是感情“度的把握,至于精确的具体动向,就应该根据“度的轻重推出其存在的几种可能。
逻辑思维对生活积淀的要求不高,对思维活力而言,有时候甚至需要固执,要持之以恒,其好处就在于论证的严密性和连续性。
两种思维的结合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就像一垄竹子一样,是种局域范围内的散状结构。
逻辑思维是“主线,发散思维组成“副线。
在事件开始时,按事件与其它事物的"相通点"类比发散成各种相对此情况比较单一而具有此情况某一相似面的具体对象,这些对象如果比为竹子,每一种对象据逻辑思维发展成其紧后的相对更小但更集中精练的事物,类比竹子时如果前面的情况开始时发散成的各种对象为
竹子第一节,那后面就是第一节后紧跟的竹子的第二节,也就是说第二节是第一节缩影;而每一个节与节递进时的交接点处则可以分别以更小的对象(即第一节和第二节所包容的组成因素影响因素等等)按直接发散成叶子和在逻辑思维后再发散成枝桠,从而对此交接处的两"节"进行补充阐述.在小范围内枝桠也是按逻辑思维建立的关系然后一节一节的推,在每一个小节点处再一部分发散成叶子,一部分再逻辑推断成枝桠的后面一节.竹子主体对应的对象则和前面说的一样逐步缩小精简,也在每一节点处生叶子枝桠,这样反复重复递进扩张,由大到小,由主到次,最终此对象发展演变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竹子,而最终事件最初类比牵连出的多种对象都这样发展便构成了整垄的竹林,也就是说,针对某一事件的具体而完整的思维网络就建设完成。
这样就可以把事件所能牵连的各个领域各种知识尽可能笼络起来,以便分清楚事件在各种具体情况背后的意义主旨\过程偏重\局限区域等等,从而椐己所需用之.但这两种思维对思维本身的要求一个偏重于定向一个偏重于无定向,加上其作用不同,注定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很大不同。
所以,能同时灵活应用这两种思维的人,必定是冷静的心胸开阔的人,也必定是注意细节阅历丰富的人.以上两种思维,自然而然,才算是真正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