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关于“老人捐款”》材料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

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

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

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

”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

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

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

2020年高考人物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人物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人物类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新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位老人,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扫地僧”,经常脚踏布鞋,衣着简朴,他就是中国著名遥感学家、遥感领域的泰斗李小文。

他外表不羁,仙风道骨,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

有人说,这实在是当下社会的一泓清流。

清流:①清澈的水流;②比喻有名望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或健康的风气。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新题解析题目材料首段由李小文谈及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再结合第2段关乎“清流”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的用心,即要求围绕关键词“清流”,展开思考,确定立意。

准确合理的立意如:坚守清流本色;“清流”当“逐流”而上;激浊扬清,创造清流畅通的风气。

审题立意时不能混淆概念,把“不忘初心”“大道至简”“保持纯朴的本色”等与“清流”等同起来,这些只是“清流”的某些表现形式。

“清流”除了具备这些特点,更应当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荡涤社会风气”等本质内涵。

写作时,还应关注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与现实的联系。

朱熹读书时曾感慨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实,读书需要源头活水,个人、社会、国家也需要汩汩清流。

人有了它,就能心清志明;社会有了它,就能风清气正。

今天的中国正在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清流常注、清风常沐。

从这个层面看,这个作文题响应了时代的呼唤,充满正能量。

佳作1在浮华的世界里做一泓清流作家余华曾言:“为了不让真理的路上人满为患,命运让大多数人迷失方向。

”世俗之外,真理的小径上,那些孜孜追寻着的人恐怕可以叫作“清流”了。

无论是肃正社会风气、引领社会风尚还是激励社会向上,清流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窃以为,我们都应该以自身为器,冲破世俗藩篱,在浮华世界里做一泓引领改变的清流。

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关于“人生之路”》材料题解及范例点评

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关于“人生之路”》材料题解及范例点评

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关于“人生之路”》材料题解及范例点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黄大发,一位普通的老人,一双手,三十六年,带领乡亲们用铁锤铁钎在绝壁凿出9400米的“生命之渠”,结束了草王坝缺水的历史。

林俊德,五十年隐姓埋名,与黄沙为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道至简,大行至朴,为国为民之魂永流传。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新时代青年,你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请以“我的人生之路”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解】本题给出了两个人的事迹:一个普通老人用三十六年时间服务乡亲,让村民不再缺水;一位科学家隐姓埋名五十年,为祖国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两人身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为某种事业而奋斗,都倾其一生去做一件事;而且这种奋斗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祖国。

题干中要求以“即将高中毕业的新时代青年”的身份思考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

结合材料,可以写青年当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可以写青年当为事业而奋斗终生;还可以围绕黄大发和林俊德,写做事的专注度,或是结合两人的不同身份,谈人生的奋斗。

写作时应注意要以“我的人生之路”为副标题。

【立意】①青年之志,为国为民;②奋斗终生又何妨;③一生一“事”,焉得不成;④奋斗之途,当与“国”偕行;⑤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等等。

【参考素材】(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2)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3)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普洛夫(4)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5)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甘肃省2020年高考十大优秀作文及专家点评

甘肃省2020年高考十大优秀作文及专家点评

甘肃省2020年高考十大优秀作文及专家点评作文资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

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

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

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

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

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

”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NO.1爱,更需要“复制—粘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是一首歌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句,是对一个社会中冷漠人群中最震撼人心弦的呼唤。

习惯了在快捷的信息网路上生活的人们,每天不知进行着多少次的“保存”、“复制”、“粘贴”、“删除”之类的操作。

可你试着将一些的美德类似地操作过吗?请让我告诉你一个美妙的操作,把爱先“保存”再“复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粘贴”,试一试,你将因此而快乐一天,甚至一生。

第一次从《读者》上读到丛飞的故事,让我感动到流泪,更让我羞愧到脸红。

二十岁了居然没有自发地捐过一次钱,习惯了对身旁受难者的冷漠,甚至特别地轻视他们。

念的时候,还知道偷家里的一块干粮给乞食者,后来慢慢的就不这样做了,开始去呵斥他们,大家都这样,原来我们学会了把爱“删除”这个操作。

从内心说,把爱“删除”是不快乐的,你内心永远会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但你永远会记得小时候当你把食物偷递给乞食者时,他给你的那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激笑容。

学会把爱“复制”、“粘贴”你就是爱的天使,我崇拜丛飞,崇拜白芳礼老人,还有小李和他的同学们以及这些传播爱的领头人,但我更爱捐出自己全部压岁钱的那个同学。

2020年高考备考作文模拟题与时评及分析范文卷【刘希国】

2020年高考备考作文模拟题与时评及分析范文卷【刘希国】

2020年高考备考作文模拟题与时评及分析范文卷★★★★★光明时评:留学生,你的背后有祖国考虑到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一些留学生选择回到国内。

而因为各种原因留在当地的学子们,也一直备受牵挂。

这几天,不少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收到了中国驻外使领馆向他们发放的“健康包”,纷纷感叹“觉得自己像个有妈管的娃”。

最近随着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不少国家出现防护物资短缺,滞留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也面临口罩等物资买不到的问题。

近日,中国驻英国、法国、意大利、沙特等国的使馆,向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发放了装有防疫物品和防疫指南的“健康包”,可谓“货到不付款,包小心意满”。

比如,中国驻英使领馆准备了近20万个爱心“健康包”,里面含有口罩、消毒水和防疫指南等,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与同学们连线时表示,每个留学生都有;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意大利,大使馆不仅帮中国留学生筹集到了口罩,还准备了4500盒连花清瘟胶囊,分装后寄给他们;驻科威特使馆给中国留学生发放的“健康包”里装有体温计、一次性手套等全方位防疫物资……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国外的情势依旧胶着,正是因为经历过这场战“疫”,深知其中不易,所以才更明白留学生们此刻在国外的艰难以及对物资的急需。

中国驻外使领馆向留学生们发放“健康包”,是从国家的层面为他们提供了实在可靠的帮助,解决了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在告诉他们:你不是一个人,你们的背后有祖国!毕竟,留学生们当下回国的只是一部分,留在当地的其实更需要安抚和关爱。

这份来自祖国的心意,带着熟悉的关怀和温度,对滞留海外的学子们来说,不仅仅是物资上的帮助,更能熨帖他们焦虑的情绪,减少心理上的恐慌,进而冷静对待时下境况,也能使其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提升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些留学生们,很多人称其在这场抗“疫”中“打满全场”。

在国内疫情暴发初期,他们虽人在国外,但仍忧心国内的疫情发展。

他们也曾经积极筹措防疫物资,甚至包机送口罩,向国内捐款捐物等等。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一、作文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奶奶,您听我说写下这个题目,总想拿着京剧的腔调儿哼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可是,奶奶,今天咱们不唱京剧,让我扶着您,在您最喜欢的墩儿上坐下,细细地听我说。

虽然,如今您眼神浑浊,经常在听我说话时就睡着了,还会像孩子一样流下口水。

奶奶,让我再摸摸您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吧,那里藏着我的童年,和太多伴着我成长的故事。

幼时的我,最喜欢缠着您讲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呀、七仙女和董永啊、梁山伯祝英台呀、长工和地主斗智呀……每次我扭缠着您的衣服、央求着您再讲一个的时候,您脸上细细的笑纹就出来了,多得数不清,好像每一条笑纹里都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越长大,我的问题就越多,我总是好奇,仙女穿什么样的衣服,祝英台变成大蝴蝶好不好看,地主是不是都是大胖子……您的故事越讲越长,虽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但我就是爱听,更爱您在我的追问下,弯弯绕绕把两次的不同再说成是一码事。

小时候的我总是在想,是不是因为您的故事太多太长了,皱纹也就变深了呢?其实我没告诉过您,除了哥哥一大堆的小人书,您的故事曾是我童年最美的梦境。

哎呦,奶奶,您看您的坐姿真端正。

小时候,最佩服您的是两件事:一是您的坐姿,永远都是端正挺拔,不管是您做针线活,还是坐在小板凳上纺线或者做什么别的;二是您的坐功,您盘腿坐着,能半天半天地不动地方,我也试过盘腿坐,半个小时不到腿就麻了。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经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成功从小事做起游客因为一点小事而没有能租到已经感到满意的房子告诉我们,做好小事是成功的基石,成功要从小事做起。

东汉时有一少年,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去看他见状说:“孺子何不洒扫待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立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位少年从此从小事做起,志在四方的他终于成了杀敌良将——陈蕃。

只有将小事做好,将伟大理想埋在心中,才有可能成功。

试想,连居屋之地都懒得扫,谈何一扫天下乎?再伟大的事业都要从平凡的小事开始。

克洛克家境并不富裕,他下课就到一家快餐店打工。

起初老师让他擦桌子,可他毫无干劲,当天就溜回家。

回家后,他父亲叫他如何擦好桌子,克洛克用心地在快餐店里依次用五条毛巾擦每一张桌子,最终得到老板赏识。

之后,努力工作的他继承了这家快餐店,并将它发展成了赫赫有名的麦当劳。

如今,麦当劳已经风靡全球,你可曾想过它是如何打造成功并与肯德基并驾齐驱的呢?你可曾想过克洛克是凭借什么继承并发展它的呢?是啊!他拥有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从而缔造了自己的辉煌。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材料作文题解及范例点评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材料作文题解及范例点评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材料作文题解及范例点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黄大发,一位普通的老人,一双手,三十六年,带领乡亲们用铁锤铁钎在绝壁凿出9400米的“生命之渠”,结束了草王坝缺水的历史。

林俊德,五十年隐姓埋名,与黄沙为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道至简,大行至朴,为国为民之魂永流传。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新时代青年,你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请以“我的人生之路”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本题给出了两个人的事迹:一个普通老人用三十六年时间服务乡亲,让村民不再缺水;一位科学家隐姓埋名五十年,为祖国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两人身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为某种事业而奋斗,都倾其一生去做一件事;而且这种奋斗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祖国。

题干中要求以“即将高中毕业的新时代青年”的身份思考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

结合材料,可以写青年当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可以写青年当为事业而奋斗终生;还可以围绕黄大发和林俊德,写做事的专注度,或是结合两人的不同身份,谈人生的奋斗。

写作时应注意要以“我的人生之路”为副标题。

【作文立意】①青年之志,为国为民;②奋斗终生又何妨;③一生一“事”,焉得不成;④奋斗之途,当与“国”偕行;⑤做一个有用的“普通人”;等等。

【参考素材】(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2)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谢觉哉(3)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普洛夫(4)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5)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2020年高考全国卷3月第二次大联考 语文作文满分范文(名师点评+满分范文7篇)

2020年高考全国卷3月第二次大联考 语文作文满分范文(名师点评+满分范文7篇)

2020年高考全国卷3月第二次大联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名师点评+满分范文7篇)【试题】(全国卷2020年3月第2次在线大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20多年来,广大青年志愿者走进西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雪域高原,在贫困乡村,在你我身边,挥洒着辛勤的汗水。

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又着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服务残疾青少年活动)、“七彩假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在活动中,青年人学习成长、奋斗奉献、放飞梦想,彰显了青年的力量和风采。

然而有一些同学却认为,这些都是社会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

也有同学说,高中学习时间很紧,没有时间参与。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立仁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践行志愿精神,彰显青春风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析】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要以完成任务要求为核心,构思行文。

(1)材料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阐明参与活动的意义。

第二部分,指出对待劳动的错误态度。

(2)任务要求:面向本校(统称“立仁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践行志愿精神,彰显青春风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3)构思:先立论后驳论,再顺势提出希望与建议,使得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立论:①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②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服务社会、锻炼能力、提升自我。

驳论:①驳斥“和自己关系不大”的观点:缺乏社会责任感,青年应投身社会。

②驳斥学习时间紧的观点:提升个人素质更为重要。

(4)任务对象的体现:全文始终用平等的态度、恳切的语言和同学交流。

(5)演讲稿形式的落实:演讲稿的要素齐全,文体特征突出,具有针对性、感染力与号召力。

2022高考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最慷慨的捐款

2022高考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最慷慨的捐款

2022高考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最慷慨的捐款四川大地震,夺取了数以万计同胞的生命,庞大的灾难,牵动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

大伙儿纷纷大方解囊,期望能为我们的国家分忧、为手足同胞解难而奉献点滴力量。

一天中午12点,一名以乞讨为生、约60岁的老人来到了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南路募捐点,他头发花白,穿一件蓝色衣服,胸前的补丁起码3个,背后的则不计其数,衣服下摆差不多破烂,手中还拿着一个讨饭缸。

老人在贴着灾区图片的宣传牌前止步。

老人看了一会儿,然后哆哆嗦嗦地找遍身上褴褛衣衫里的所有零钱,才在一堆凌乱的硬币中翻出唯独的一张面值最大5元的纸币。

他小心地将纸币展开,再慢慢抹平上面的皱褶,然后郑重地用双手举着投进了募捐箱。

他不是来要钱的,也不是来看喧闹的,而是来捐款的,工作人员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反应,老人差不多拖着他那双破烂的凉鞋步履蹒跚地离开了。

这让工作人员心头有些热,真是人不可貌相,他自己本来就缺钱,确实是靠别人同情、施舍,有一顿、没一顿的,还把好不容易乞讨来的钱捐出来。

老人又退回到宣传牌前看有关灾区的图片,看着看着,他的眼睛潮湿了,中午来不及吃饭,他把这几天讨饭要来的钱全拿出来,全是一角、五角和一元的硬币,他就凑了凑,看到够100元,因此就到银行去。

中午银行人员吃饭、休息,窗口减少了,而存钱的人却增多了。

存钱的人的队伍排得老长。

队伍中有些人有些厌恶他,有人干脆叫了起来:“要饭的还有钱存啊?”老人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将身上所有的零钱兑换成了一张一百元的纸币。

下午3点,老人再一次显现在那个救灾捐赠点,这次,他掏出了100元。

工作人员惊呆了!工作人员说:“你本来就没有钱,况且你上午差不多捐了,下午就免了,留着你自己用吧!”老人说啥也不同意。

郭小姐赶忙拉住老人问情形,老人才说明:“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自己的钱实在是太零碎了,怕你们不收,也为了不给你们添苦恼……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死伤了那么多人,他们更需要钱啊!”老人执意把钱塞进了募捐箱。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凡人微光(含解析 )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凡人微光(含解析 )

作文主题训练------凡人微光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一位蹬三轮的老人,名叫白芳礼。

他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 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他——一位约60岁乞讨者,名叫徐超(音)。

大地震中,他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

他——一位68岁环卫工人,名叫李学明。

他来到彭镇政府值班大厅,放下一个袋子就往外跑,他边跑边说:“把钱留给武汉人民”。

他把自己存的钱都捐了,共捐了11071元。

他——一位牧羊人,名叫朱可铭。

在甘肃省白银市举办的山地马拉松赛事事故中,他冒着极端天气一人救起6名遇险人员。

请结合材料,以“平凡与伟大”为主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爱你和我那么像,缺口都一样。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这是2021年年底一首热度非常高的流行歌曲《孤勇者》的歌词。

这首歌曲原是《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主题曲,此曲一经推出,即刻火爆全网,至今半年,由成人歌曲破圈成“儿歌”,在街头巷尾,在校园,老人孩子都会哼上几句,孩子们在课间唱的就是《孤勇者》,日前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会唱《孤勇者》,它成为了一个新的流行文化符号。

有人说,儿歌就应该欢快、简单、充满美好,比如《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曾风靡全国,成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而《孤勇者》悲壮、抗争、不屈,最不应该成为儿歌,但它却历经半年“火爆”,破圈成了校园“儿歌”。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让善良之树常青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让善良之树常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老爷爷在某学校门口卖小吃维持生计。

5块钱一份的小吃,却有人转账时只付1块钱,甚至还有1分钱的。

一位老师得知此事后,给老爷爷道歉送去100元,称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

那一刻,老爷爷感动得落泪了。

一位老人在路边卖菜,收了一张百元假钞。

有好心人看到后,用100元“买”下了那张假钞,当场撕掉。

被撕掉的是假钞,弥补的是受伤的人心。

善良的人占多数,也要承认,人心是复杂的。

如何让善行占据主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让善良之树常青老师送来百元现金,让老爷爷感动的落泪;好心人以真钞换假钞,弥补了老人受伤的心。

这位老人和好心人的行为,便是善良的种子。

我多么希望,善良的种子能随着暖风播撒到每个人的心田,最终长成一颗棵长青树。

当你少付给靠卖小吃维持生计的老人时,当你将假钞递给路边卖菜的纯朴的老人时,你可能有些自鸣得意,但其实你已经与“善行”、“美德”背道而驰,你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恶”的陷阱。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德惟贤,可以服人。

”生而为人,应当懂得“积善成德”的道理,以达到“神明自得”的境界。

新时代的青年,请让我们与善良相伴而行!以善良者为榜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缺少善良者。

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些什么,从捐款到献血,一枚枚硬币,一滴滴鲜血都源自他那滚滚烫烫的善良之心;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发起“光彩事业”,广泛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活动,富而能仁,躬身行善。

“京城指路大王”谢亮在北京东直门义务为行人指路十几年,凡人善举,爱洒京城。

他们是“善”的路标,让我们沿着她他们的足迹前行。

2020高三名校模拟作文“致敬大师,放飞青春”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0高三名校模拟作文“致敬大师,放飞青春”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0高三名校模拟作文“致敬大师,放飞青春”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近日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

除了荚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网友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荚语。

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振华中学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

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袁隆平并思考人生与学习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是有关袁隆平先生的事迹。

材料中展现了袁隆平先生知性、儒雅、博学、多才、勤奋、远志、力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可以说,袁隆平先生应是当代青年学子学习、借鉴的楷模。

本题具有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立意空间开阔,可写性强。

参考立意:人生因科研而充实,生命因艺术而润泽;锲而不舍,业精于勤,让青春焕彩;热爱学习,既博且专,持之以恒,成就辉煌;学海无涯,青春不止等。

赞美募捐老人的作文

赞美募捐老人的作文

赞美募捐老人的作文
听说村里有个老人,每次募捐都特别积极,简直是个活雷锋!
那老人家啊,脸上皱纹多得跟地图似的,但眼神特温暖。

每次
村里有啥募捐活动,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出去。

他家那小屋儿,简直就是个“宝藏库”。

里面堆满了各种旧东西,但他都能变废为宝。

看那些破玩具、旧衣服,他修修补补,然
后送给村里的孩子们。

那双手啊,简直比魔术师还厉害!
别看他平时话不多,但做起好事来可不含糊。

冬天给流浪者送
热茶,夏天给路人搭凉棚。

他那含蓄的微笑啊,简直比阳光还温暖!
这老人啊,真是个大好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善良这
事儿,跟年纪、贫富都没关系,关键看你怎么想。

在这个快节奏的
社会里,他就像一股清流,让人心里暖暖的。

真是佩服这位老人啊!他的善举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能成为这
个世界的希望和光明。

向他致敬,向他的善良和慷慨致敬!。

老人捐巨款,该不该收?

老人捐巨款,该不该收?

老人捐巨款,该不该收?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20年第25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为集聚力量抗击疫情,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空前高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

然而,一些关于老人捐出巨额善款乃至毕生积蓄用于疫情防控的报道。

就像以前环卫工、乞丐捐款救灾,工资2700捐出2000只留700之类的案例一样,很快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不少媒体和网民担心老人捐款之后生活会更加贫困,认为慈善机构不应该接受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捐款。

但是,捐款不是自愿的吗?谁有权替老人决定捐不捐款呢?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肯定老人捐巨款的角度,可从以下角度来构思:(1)此类爱心行为的传播,其真正影响在于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并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

(2)一刀切地不让老人捐款的思维过于武断、简单。

(3)如果不让老人捐款,逼着慈善机构拒绝老人的捐款,有粗暴无礼、歧视老人的嫌疑。

(4)行善是以自愿为前提的,是否行善、如何行善的决定权在捐款者本人,不在旁观者。

(5)行善不仅是老人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有益于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

从否定老人捐巨款角度,可从以下角度来构思:(1)超过自身能力的行善方式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并使受助者心生愧疚。

(2)你我只是一介凡夫,只需尽自己所能,量力而行,努力把好事做好做对,无愧于心,足矣!(3)老人捐款如果因此影响他自己的晚年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

(4)尽力而为、尽己所能是现代慈善的基本特征。

(5)跟国家的整体资金调动相比,老人们付出金额不大,但是牺牲却很大。

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可从以下角度来构思:(1)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要通过精巧合理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份善意都发挥其最大能量。

(2)慈善机构在确认捐赠人拥有财产的合法处分权之后,可以建议慎重考虑,理性捐赠,量力而行。

2020年“抗疫”高考作文题目设计及作品示例——“义捐与逼捐”

2020年“抗疫”高考作文题目设计及作品示例——“义捐与逼捐”

直击2020年“抗疫”高考作文题目设计及作品示例——“义捐与逼捐”【文题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疫情当前,人人奋战,感人的事迹层出不穷,比如,拾荒老人义捐,护士为了安全剃发,同时,也出现了被人们所不理解的“逼捐”,也有人对老人捐款、护士去发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当更多地了解事实真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真理与正义,秉持合法与逻辑,形成自己的见解。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你结合以上资料,以“义捐与逼捐”或“留发与剃发”为题,题目也可自拟......,针对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能依据事实分析,见解独到,观点深刻,鲜明,对社会大众有启发,有利于提升社会大众的整体素养。

长短不限。

切忌,人云亦云,说空话套话,不动思维不动脑筋,徒浪费时间笔墨。

【作品示例】从“捐”字说起捐款,释义是捐出一定的款项。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一行为一定是基于自愿之上的“捐”,否则便失去了这一行为存在的意义。

“捐款”这一词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的“凡乡丝到行销卖,先由行户扣缴捐款,填给捐票。

”本文的释义还不是“捐赠钱财”,而是“税款的一种”。

可见捐款本初是基于“横暴权力”之上产生的,是为了国家的运作而所需的税收的一个亚种。

是按常理来说人们不愿支出的一笔款项:“钱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为什么要给别人?”这里其实已经出现了捐款的第一个疑问:钱本身就是你的,为什么要给别人呢?人类的占有欲是与生俱来的,除非能获取更多的利益或者因某些特殊状况,否则难以使紧拥钱袋子的人们松手。

而捐款绝大部分都是自愿的,这一付出行为的原因来源于人们内心最深处产生的同情心与人生共鸣。

马克思说过:“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就个人来说,捐款使人产生一种安心感,看见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他们也会产生自己也身在那里的错觉,而捐款成了他们缓解这种错觉的最佳方式。

2020高考作文预测:材料作文“老年群体捐款”审题分析及例文导写

2020高考作文预测:材料作文“老年群体捐款”审题分析及例文导写

2020高考作文预测:材料作文“老年群体捐款”审题分析及例文导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瘟疫无情,却总有一些瞬间温暖人心。

近日,老人捐款的新闻屡屡出现,令人动容。

87岁老人倪素英,拿出毕生积蓄20万捐献给武汉;68岁大爷李学明是一名环卫工,他将五年的积蓄10071元捐给疫区;还有老人靠捡垃圾维生,却将攒到的9000元全部捐给村委用于疫情防控……然而在带来感动的同时,这些新闻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人觉得这些老人的捐款不论多少,都是对家国同胞的深情厚谊,不收就是对他们赤诚之心的辜负;也有人担心,老年群体本属全社会应予关爱的对象,若收下辛苦积攒的捐款,无异于将老人的晚年推向危险边缘。

就此,立德中学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请你从正方“该收捐款”或反方“不该收捐款”两种立场中任意其一,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材料中先给出了几位老人捐款的新闻,再谈的是这些新闻引发的网友热议。

网友的看法有两种,一是该收捐款,因为“不收就是对他们赤诚之心的辜负”。

另一种看法是不该收捐款,因为“若收下辛苦积攒的捐款,无异于将老人的晚年推向危险边缘”。

写作时从正方“该收捐款”或反方“不该收捐款”两种立场中任意其一,如果选择正方,那么就从“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的角度阐发。

如果选择反方,可以从“老人捐款固然能够释放善意,但如果因此影响他的晚年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的角度阐发。

参考立意:(1)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2)老人的善意应被理解也应被妥善处理。

(3)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范文导写】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最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话题引发一些讨论。

其实,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老人,包括那些本来生活就相对不富足的人,他们在疫情中的捐赠,该如何看待和对待?灾疫无情,人间有爱。

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

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当尽一份力。

2020全国各地联考作文试题解析附审题解析及精彩立意(7页)

2020全国各地联考作文试题解析附审题解析及精彩立意(7页)

2020全国各地联考作文试题解析附审题解析及精彩立意作文辅导1、河南四校模拟:网络众筹【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8月9日,新浪微博认证博主“公益记者马小马”发布了一则图文故事,题为“七旬爷爷悬崖‘淘金’半个月,只够给重症孙子买一粒药:尽力了!”。

此故事被迅速传播并感动众多网友,也有不少人解囊相助。

然而9月3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悲情故事却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

故事中7旬爷爷的孙子患髓系白血病需要一大笔钱来治疗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这位爷爷早已不用上山采药,采药照片也系摆拍。

并且,推动发布“采药救孙”故事的公益机构要收取10%的筹款作为管理费。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着怎样的观点与看法?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生活实际,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精彩立意】参考立意:网络众筹不应“悲情炒作”;筹善款不能靠编故事;人们的善良不应该成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应该对网络众筹加强监管;人情冷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假”的泛滥;“善”需要与“真”相伴,方能成就大美社会……建议写作时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试题展示】阅读下面这首散文诗,根据要求写作。

我看见春暖花开(节选)曹阳葵当每一片花瓣都摘下口罩当每一片叶子都迎来阳光我看见春暖花开祖国啊,你经历了怎样一个寒冬惊恐的眼神、静默的树梢空旷的车站、孤寂的街市病毒、隔离和医护车一起在朋友圈呼啸那江边的迎春花快告诉我是谁,让这片热土的春天又回来了这遍地的鲜花,是多少平凡的“无论生死”的请愿者浇灌这春天的丰碑,由无数逆行的“武汉加油”的志愿者铸就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这是热点话题+明确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热点话题是全民抗“疫”。

这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热点人物事件,引导青少年弘扬社会正能量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自觉提高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对社会责任和个人追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写作模拟《关于“老人捐款”》材料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作文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瘟疫无情,却总有一些瞬间温暖人心。

近日,老人捐款的新闻屡屡出现,令人动容。

87岁老人倪素英,拿出毕生积蓄20万捐献给武汉;68岁大爷李学明是一名环卫工,他将五年的积蓄10071元捐给疫区;还有老人靠捡垃圾维生,却将攒到的9000元全部捐给村委用于疫情防控……
然而在带来感动的同时,这些新闻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有人觉得这些老人的捐款不论多少,都是对家国同胞的深情厚谊,不收就是对他们赤诚之心的辜负;也有人担心,老年群体本属全社会应予关爱的对象,若收下辛苦积攒的捐款,无异于将老人的晚年推向危险边缘。

就此,立德中学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请你从正方“该收捐款”或反方“不该收捐款”两种立场中任意其一,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少于800字。

【题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材料中先给出了几位老人捐款的新闻,再谈的是这些新闻引发的网友热议。

网友的看法有两种,一是该收捐款,因为“不收就是对他们赤诚之心的辜负”。

另一种看法是不该收捐款,因为“若收下辛苦积攒的捐款,无异于将老人的晚年推向危险边缘”。

写作时从正方“该收捐款”或反方“不该收捐款”两种立场中任意其一,如果选择正方,那么就从“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的角度阐发。

如果选择反方,可以从“老人捐款固然能够释放善意,但如果因此影响他的晚年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的角度阐发。

参考立意:
(1)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2)老人的善意应被理解也应被妥善处理。

(3)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范文】
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最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话题引发一些讨论。

其实,大家关心的不
仅仅是老人,包括那些本来生活就相对不富足的人,他们在疫情中的捐赠,该如何看待和对待?
灾疫无情,人间有爱。

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

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当尽一份力。

”而这份力,有的几乎是个人的全力,这是真正令人动容的地方。

很多人听罢落泪,很多人则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防控做些什么。

在这个意义上,对此类爱心行为的传播,不意味着、也不可能是要鼓励和倡导更多生活拮据的人出来捐款。

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

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

话说回来,感动的同时,怎样避免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有学者认为以慈善为主的“第三次分配”,就是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发完成的资金向需要帮助的人流动的过程。

在许多人眼里,这“第三次分配”就像是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是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

因此,无论从个人生活还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温柔地拦下那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实施捐赠的好心人,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前来捐款的老人劝都劝不住,怎么办?对于主动献出的爱心,总不能强制退回吧?同时,又该怎样准确识别一个人的捐赠符合其收入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工作人员的洞察、劝说,而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做一些“线串针眼”的精细活。

比如有人建议,可以把老人的捐赠放入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以备老人不时之需。

再比如,捐赠机构是否可以和相关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当捐赠名单中出现本就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劝导和保障工作。

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更应该被珍惜。

要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最大能量的方式。

其实,当我们讨论“老人捐款该不该收”、倡导“力所能及的慈善”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对慈善、公益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

今天,当物质极大丰富、收入普遍提高,怎样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同时进一步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课题。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也成为这个国家一路走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

俗话说“危中有机”,疫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
向前发展的一次契机?更深入的思考、更务实的举措,或许就可以从这次“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讨论开始。

【点评】
作文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