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解剖及垂体瘤参考

合集下载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一、解剖结构1.蝶鞍:前床突、前交叉沟、鞍结节、中床突、垂体窝、鞍背、后床突。

2.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坚韧的硬脑膜。

3.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顶的上皮囊(Rathke囊),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

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出形成。

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4.鞍膈分型:1型鞍膈完整,有垂体柄通过2型鞍膈不完整,垂体柄周围有3mm左右的开口3型鞍膈周围仅有宽2mm或者更窄的硬脑膜环正常的鞍膈:呈下凹形或者平直形,若上凸则提示可能为垂体扩张性病变的早起征象。

少数垂体被压于鞍底,在断层影像上呈现“空蝶鞍”征。

5.垂体正常高度:垂体总高度随着随性别和年龄而不同。

青春期前儿童垂体正常高度<=6cm。

成年男性正常上限为8cm。

生理性肥大可达10cm,常见于月经期年轻女性,此类患者垂体可见向上凸起。

妊娠脯乳期妇女更大,可达12cm。

绝经期女性正常上限8cm。

二、一般情况1.垂体腺瘤是鞍区肿瘤最常见类型,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

2.发生于成人,男女发病并率相等,但分泌泌乳素的微腺瘤的多为女性。

3.属于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4.较大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

5.分型:a根据有无分泌功能有分泌功能:分泌生长激素和泌乳素的嗜酸细胞腺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的嗜碱细胞瘤。

无分泌功能:嫌色细胞瘤。

b:根据大小垂体微腺瘤(直径≦10mm,并局限在鞍内的垂体腺瘤)。

垂体大腺瘤(直径>10mm)。

三、临床表现1.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2.内分泌功能异常:如泌乳素腺瘤可出现闭经、泌乳。

生长激素腺瘤产生肢端肥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导致库欣病等。

四、影像学表现CT与MRI诊断垂体肿瘤可靠,95%以上垂体腺瘤可作出诊断,但难以明确组织学类型。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PPT课件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PPT课件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多激素细胞腺瘤 无功能细胞腺瘤
PPT学习交流
7
垂体微腺瘤
• 平扫:鞍内结节,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呈相对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延迟扫描呈等信号 • 间接征象:垂体柄偏移,鞍隔膨隆,鞍底下陷
蝶鞍
• 前部:前床突、鞍结节 • 后部:后床突、鞍背 • 两侧:海绵窦 • 上方:鞍隔(硬脑膜) • 下方:蝶鞍 • 内 : 垂体窝、垂体
PPT学习交流
1
腺垂体
垂体
远部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垂体
神经部 漏斗部
漏斗干 正中隆起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正常垂体高度
• 儿童 6mm • 男性、绝经后女性 8mm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鉴别诊断
• 垂体增生 • Rathke囊肿 • 动脉瘤 • 颅咽管瘤 • 脑膜瘤 • 脊索瘤...
PPT学习交流
12
PPT学习交流
8
垂体大腺瘤
• 多为椭圆形,也可不规则形,向鞍上生 长形成“束腰征”、“雪人征”
• T1WI略低信号,T2略高信号,可有出血、 囊变、坏死导致信号混杂
•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PPT学习交流
9
侵袭性垂体腺瘤

向上侵犯视交叉、第三脑室

向鞍底侵犯蝶窦、鼻咽

向鞍旁侵犯海绵窦、硬膜组织

向后侵犯鞍背、斜坡
• 年轻女性 10mm • 妊娠、哺乳期女性 12mm
PPT学习交流
4
PPT学习交流

垂体瘤ppt参考课件

垂体瘤ppt参考课件
2020/4/28
1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
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
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 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表现。
据不完全统计,其中
最常见 PRL瘤(泌乳素腺瘤) 约占50-55%, 其次为 GH瘤(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20-23%,
5
垂体的功能
2020/4/28
• 腺垂体主要分泌6种具有明显生理活性 的激素,即泌乳素(PRL)、生长激素 (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LH)。
• 普遍认为神经垂体,包括正中隆起、漏 斗茎和垂体后叶,由间脑底部向下发展 而成。漏斗自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的灰 结节下伸,逐渐变细,延续为漏斗茎, 同结合部合为垂体柄。神经垂体由神经 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无分泌功能, 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团神经细胞所 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内含加压 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成份),沿下丘脑 垂体束。以颗粒的形式伴同它们各自的 神经激素输送至神经垂体,并被贮储。
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 数目减
少等
10
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二、垂体瘤压迫周围细胞组织引起的相应激素分泌减少的 临床表现:
•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减: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血压、 低血糖、容易感冒等;
• 甲状腺功能低减:怕冷、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便 秘等,在儿童可以表现为痴呆、生长迟缓等;
1、如肿瘤破坏鞍底可导致脑脊液鼻漏。
2、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肿瘤向前上方发展压迫视交叉,多数 为颞侧偏盲或双颞侧上方偏盲。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垂体微腺瘤
• 平扫:鞍内结节,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呈相对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延迟扫描呈等信号 • 间接征象:垂体柄偏移,鞍隔膨隆,鞍底下陷
垂体大腺瘤
• 多为椭圆形,也可不规则形,向鞍上生 长形成“束腰征”、“雪人征”
• T1WI略低信号,T2略高信号,可有出血、 囊变、坏死导致信号混杂
•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侵袭性垂体腺瘤
• 向上侵犯视交叉、第三脑室 • 向鞍底侵犯蝶窦、鼻咽 • 向鞍旁侵犯海绵窦、硬膜组织 • 向后侵犯鞍背、斜坡
鉴别诊断
• 垂体增生 • Rathke囊肿 • 动脉瘤 • 颅咽管瘤 • 脑膜瘤 • 脊索瘤...
正常垂体MRI表现
• 前叶T1WI、T2WI呈均匀的等信号 • 后叶TIWI呈高信号(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
垂体腺瘤
按大小分:微腺瘤、大腺瘤 按性质分:非侵袭性、侵袭性 按病理分:泌乳素细胞腺瘤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多激素细胞腺瘤 无功能细胞腺瘤
蝶鞍
• 前部:前床突、鞍结节 • 后部:后床突、鞍背 • 两侧:海绵窦 • 上方:鞍隔(硬脑膜) • 下方:蝶鞍 • 内 : 垂体窝、垂体
腺垂体垂体远Fra bibliotek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垂体
神经部 漏斗部
漏斗干 正中隆起
正常垂体高度
• 儿童 6mm • 男性、绝经后女性 8mm
• 年轻女性 10mm • 妊娠、哺乳期女性 12mm

垂体解剖及垂体肿块影像诊断

垂体解剖及垂体肿块影像诊断
• 垂体后叶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由下丘脑神经轴突组成,通过这些 轴突运输垂体加压素和催产素。
正常垂体的形态
• 正常垂体的形态变化范围很大,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激素/ 妊娠状态。
• 青少年或女性妊娠时,垂体可向上凸。
正常垂体的形态
• 正常垂体后叶在 T1WI呈高信号,因此被称为“垂体后叶亮点”,矢 状位图像显示最佳。
空蝶鞍
• 空蝶鞍单独出现时是一种正常变异。空蝶鞍内部分被脑脊液填充, 而扁平的垂体紧贴蝶鞍的底部。
• 空蝶鞍也是假性脑瘤的一个组成部分。
空蝶鞍
• 假性脑瘤也称特发性颅内高压,是一种伴有脑脊液压力增高、视 觉改变和头包括空蝶鞍、Meckel腔扩大和视盘突入眼球后部。 • 脑室的大小正常或略减小。乙状窦或横窦可能有狭窄。
分析鞍区和鞍上肿块的方法
• 评估鞍区肿块的第一步是确定肿块是否位于垂体之内或邻近的垂 体之外。
• 发生于垂体本身肿块的鉴别诊断并不多,包括垂体腺瘤(占绝大多 数的垂体肿瘤) Rathke裂囊肿和垂体炎(垂体的炎症)。
• 颅咽管瘤极少发生于蝶鞍内,但基本上不发生于垂体本身。
垂体微腺瘤
• 垂体微腺瘤是直径<10mm的垂体腺瘤。患者就诊常因为激素分泌 过多所引起的症状,而非占位效应。
垂体解剖及垂体肿块影像诊断
垂体
• 垂体形成于Rathke囊,后者为原始口腔顶端的凹陷。垂体坐落于蝶 鞍,即蝶骨的杯状凹陷。
• 垂体由前叶和后叶组成。
垂体
• Rathke囊封闭形成一个囊泡,并逐渐消退。 • 有时候消退不完全而残留一个裂隙,由此可发生颅咽管瘤或
Rathke裂囊肿。
垂体分泌激素
• 垂体前叶产生和分泌内分泌激素,包括生长激素、ACTH催乳素 TSH,FSH和LH。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蝶鞍
• 前部:前床突、鞍结节 • 后部:后床突、鞍背 • 两侧:海绵窦 • 上方:鞍隔(硬脑膜) • 下方:蝶鞍 • 内 : 垂体窝、垂体
整理ppt
腺垂体
垂体
远部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垂体
神经t
整理ppt
正常垂体高度
• 儿童 6mm • 男性、绝经后女性 8mm
•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整理ppt
侵袭性垂体腺瘤

向上侵犯视交叉、第三脑室

向鞍底侵犯蝶窦、鼻咽

向鞍旁侵犯海绵窦、硬膜组织

向后侵犯鞍背、斜坡
整理ppt
整理ppt
鉴别诊断
• 垂体增生 • Rathke囊肿 • 动脉瘤 • 颅咽管瘤 • 脑膜瘤 • 脊索瘤...
整理ppt
• 年轻女性 10mm • 妊娠、哺乳期女性 12mm
整理ppt
整理ppt
正常垂体MRI表现
• 前叶T1WI、T2WI呈均匀的等信号 • 后叶TIWI呈高信号(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
整理ppt
垂体腺瘤
按大小分:微腺瘤、大腺瘤 按性质分:非侵袭性、侵袭性 按病理分:泌乳素细胞腺瘤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多激素细胞腺瘤 无功能细胞腺瘤
整理ppt
垂体微腺瘤
• 平扫:鞍内结节,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呈相对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延迟扫描呈等信号 • 间接征象:垂体柄偏移,鞍隔膨隆,鞍底下陷
整理ppt
垂体大腺瘤
• 多为椭圆形,也可不规则形,向鞍上生 长形成“束腰征”、“雪人征”
• T1WI略低信号,T2略高信号,可有出血、 囊变、坏死导致信号混杂

垂体的解剖关系PPT

垂体的解剖关系PPT
20-40岁;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因年龄、性别、病程、瘤体大小而异(图2) 高泌乳素血症:溢乳、性功能减退; 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头痛、视觉异常;I、III、IV、V、VI对 颅神经受压;额叶、颞叶受压;鞍底侵蚀致脑脊液鼻漏;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图1)
ACTH TSH FSH/LH
GH
Manifestation of Prolactinoma
生长激素瘤(20-2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5-8%)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脂素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促性腺激素腺瘤 混合性腺瘤
无功能垂体瘤(20-25%)
分泌激素 PRL
GH ACTH ACTH、LPH TSH LH FSH GH+PRL GH+ACTH PRL+GnH GH+TSH GH+PRL+TSH 等 糖蛋白激素的、亚单位
确垂体瘤的类型和性质;了解垂体功能及其周围组 织受累情况;
泌乳素瘤
Prolactinoma
占垂体腺瘤50-55%
Contents of Prolactinoma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hyperprolactinemia
Manifestation of prolactinoma Diagnosis of prolactinoma Discrimination of prolactinoma Therapy of prolactinoma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hyperprolactinemia
(一)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症:
下丘脑-垂体疾病:
垂体PRL分泌瘤最多见;
其他(肿瘤、浸润性或炎症性疾病、外伤、放射性损伤):

垂体应用解剖

垂体应用解剖

垂体脓肿
【临床特征】 垂体脓肿可为。CT表现为低密度,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 后病灶环形强化。
受累--鞍区颅咽管瘤
▲(A)CT示钙化灶(空心白箭头)在病灶的中央;(B)T2示囊呈高密度,有占位效应;(C)增强扫 描囊肿周围可见环形强化(蓝色细箭头)。 【影像特征】 ✓ CT多见鞍上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占位,通常在鞍上池内,也可累积鞍内,蝶鞍可扩大,肿瘤多
➢ 垂体发育不良
先天异常
▲矢状位T1WI示鞍部几乎没有组织(蓝箭头),垂体柄缺如,异位后垂体(白箭头, 高信号亮点);冠状位T2WI未见垂体(白箭头),垂体柄缺如,并在下丘脑后方可 见移位的神经垂体(黑箭头)。
【临床特征】 垂体发育不良,包括小的蝶鞍和垂体前叶、垂体柄发育不全或缺失,垂体后叶移位
到下丘脑漏斗或正中隆起。是生长激素缺乏儿童最常见的异常,其中垂体柄异常伴随 多激素缺乏。
先天异常
➢ Rathke氏囊肿(Rathke cleft cyst,RCC)
A
B
▲冠状位T2(A)和T1增强MRI(B)示鞍内、鞍上囊肿。A示囊内(粗空心箭头)低密 度结节(蓝色细箭头);B示增强后,囊肿无强化,垂体强化并受压。
【临床特征】 RCCs来源于胎儿时期Rathke囊的残余物。当胚胎气孔(原始口腔)内陷并向背侧
垂体转移瘤
【临床特征】 垂体转移瘤比较罕见,原发灶常见于肺癌及乳腺癌。常先发生于垂体后叶。CT平
扫见鞍内圆形或不规则结节肿块,等或稍高密度,边界不清,垂体腺增大;MRI检查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难以与腺瘤 区别,但垂体转移瘤患者往往肝脏、肺等其他部位多有转移灶。
类胎儿中,但很快衍变为前叶的一部分。但在成人中,也可以残留为一个无 功能性囊肿,即垂体中间部囊肿。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垂体瘤的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评估预后的关键因素, 生长缓慢且较小的肿瘤通常预后较好。
并发症情况
垂体瘤是否引起并发症,如视神经压迫、脑脊液 漏等,也是评估预后的因素之一。
ABCD
激素分泌情况
垂体瘤是否分泌过多的激素,如生长激素、泌乳 素等,对预后评估有重要影响。
患者年龄和一般状况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等也是影响预 后的因素。
泌乳素瘤
分泌过多的泌乳素,导致女性月经不调、闭 经、溢乳等症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
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向心性 肥胖、满月脸等症状。
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
分泌过多的甲状腺刺激素,导致甲亢症状。
无功能性垂体瘤
01
无功能性垂体瘤不分泌过多的激 素,因此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02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压迫视 神经、脑组织等,导致头痛、视 力减退等症状。
垂体解剖及垂体瘤
目录
• 垂体的解剖结构 • 垂体瘤的分类和特征 • 垂体瘤的诊断 • 垂体瘤的治疗 • 垂体瘤的预防和预后
01
垂体的解剖结构
垂体的位置和形态
01
垂体位于颅底中部、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借漏斗与下丘脑 相连。
02
垂体呈椭圆形,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神经垂体包括神经部、
、新陈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02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分别调节尿量和子宫 收缩等生理活动。
03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等,调节腺垂体和 神经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整个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02
垂体瘤的分类和特征
功能性垂体瘤
生长激素瘤

垂体及周围解剖及疾病修改后

垂体及周围解剖及疾病修改后

cvc
注意病变沿脑膜走行区的蔓延。
病变的中心是在鞍上。
cvc
在冠状位图像(T1和T1增强扫描),一个
压缩的垂体可在蝶鞍底部显示。
上面是一个大肿块,分位于鞍内、大部份位 于鞍上。它可能是一个鞍上肿块向下生长的。
当垂体大腺瘤长到这么大通常有出血或坏死 区,而脑膜瘤很少出现。
动脉瘤
cvc
这是一个要牢记的案例。
cvc
颈动脉
在这个地方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是颈内动脉。
直径:4-7mm;是颈动脉比较粗的分支;颈 总动脉70%的血流向颈内动脉,30%的血流向 颈外动脉;在颈部一般没有分支;是4根给 大脑供液的2支主要血管;一般分为七部分; 为大脑和眼睛供血
•动脉瘤和扩张病症会出现在这里。 还有颈内动脉的先天性变异。
这被称为“茎段效应”。这就是为什么垂体以外 肿瘤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
cvc
右图是一个血栓性动脉瘤的T1加权像扫描。
左边的T2加权图像是一个有黑边的血栓性 动脉瘤。
动脉瘤内新鲜血栓,在T1及T2像均呈高信 号,陈旧性血栓呈中等信号
cvc
这是一个位于鞍上的血栓性动脉瘤的T1加
权图像。
特征性的改变是黑色的留空影像。
cvc
这是一个错构瘤悬挂在第三脑室底的CT图
像。
cvc
一个类似的小结节,悬挂在第三脑室底的
MR图像。
cvc
观察错构瘤的最好的图像,是在矢状T1加
权MR增强图像。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无强化的错构瘤附着的灰 结节与垂体柄和乳头体。
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鉴别诊断。
错构瘤(红色箭头)来提高垂体柄后。
下丘脑和视交叉胶质瘤
cvc
垂体柄
这是一个垂直走向的结构,连接到大脑的下 丘脑。

垂体腺瘤相关膜性结构解剖及临床意义

垂体腺瘤相关膜性结构解剖及临床意义

垂体腺瘤相关膜性结构解剖及临床意义漆松涛导语•垂体腺瘤是腺垂体细胞单克隆起源的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7%,分为功能性垂体腺瘤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除部分特定类型的肿瘤和人群外,垂体腺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手术治疗以满意的肿瘤切除、充分减压、术后内分泌缓解为主要目标,手术方式包括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和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手术。

•与鞍区其他肿瘤类似,影响垂体腺瘤手术的难度和术后切除程度主要是肿瘤的生长方式。

垂体腺瘤起源于鞍内,部分肿瘤可由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蝶鞍的解剖情况、垂体及鞍区的膜性结构,累及鞍上结构和鞍旁海绵窦。

其中,膜性结构对肿瘤的生长以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笔者单位对膜性结构的研究为主,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如下。

与垂体腺瘤相关的膜性结构解剖•垂体表面的膜性结构与垂体周边的膜性结构。

•1.垂体表面的膜性结构:•正常情况下,垂体前叶于胚胎第4周时起源于原始口腔顶部外胚层的Rathke’S囊,Rathke’S囊的前壁随后逐渐增大,最终形成腺垂体远侧部;而另一部分则向上围绕垂体漏斗部,形成垂体柄的一部分。

在Rathke`S囊发育的同时,间脑底部的神经外胚层向下凹陷形成神经垂体的始基,而后该始基向下延伸,伴随垂体门脉系统下降,最终与Rathke’s囊后壁相邻形成神经垂体。

而颅内的膜性结构包括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膜,在胚胎发育时间上与垂体发育有所不同,这种时空差异性决定了这些膜性结构对垂体各叶形成了不同的包裹模式。

在颅内的膜性结构中,软膜最先发育,一般认为其在胚胎第3周开始形成,而在胚胎第7周时,蛛网膜伴随硬膜形成。

据颅内膜性结构形成的时间和垂体发育的时间,可以初步推断膜性结构的分布情况。

因神经垂体的始基在胚胎第4周时才开始下降,在其下降之前,始基表面的软膜已经形成,故理论上神经垂体表面形成一层软膜覆盖。

而Rathke`S囊为口腔外胚层来源,因此其表面无软膜,在胚胎第4周Rathke’S囊上升时,蛛网膜和硬膜尚未开始发育,故鞍区的外层蛛网膜未进入垂体窝,仅仅局限于鞍上。

垂体瘤

垂体瘤

病理学之 电镜结合免疫组化分类
细化肿瘤分类,细化肿瘤功能分类 肿瘤行为判断
垂体瘤的发生机理
导致肿瘤发生的可能因素
垂体本身缺陷、下丘脑功能失调、其他刺激因子
肿瘤本身克隆性质
单克隆细胞肿瘤起源于单个细胞突变 多克隆细胞肿瘤起源于外来刺激
肿瘤及组织内致癌基因研究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一些家系研究
肿瘤及组织内致癌基因研究
卡麦角林(cabergoline)
临床试验观察发现这个药物对垂体泌乳素瘤的疗效优于溴隐 停,同时副反应少于溴隐停,病人的耐受性也增加,并且卡 麦角林服药方便,只需要每两周服用一次
开始剂量为每两周一次0.25毫克,逐渐增加到每两周一次 1毫克,也可以每周一次,根据泌乳素水平调整剂量
卡麦角林在降低泌乳素分泌的疗效和恢复排卵方面似乎更 好,70%的溴隐停治疗无效的泌乳素瘤病人对卡麦角林反 应很好
催乳素瘤
PRLoma和高PRLemia是现今最常见的下丘 脑垂体疾病
占垂体瘤总数的40%~60%
尸体解剖中,41%为PRLoma,这些人生前 不一定有高PRLemia
一部分人高PRLemia,垂体无明显占位,也 无明确药物史
The Causes of Hyper-PRLemia
生理因素
妊娠、产后护理3
正常人受胰岛素低血糖(40)、左旋多巴(10mg/kg po)、 L-精氨酸 (0.5g/kg IV)刺激后,GH往往大于7ng/ml
垂体瘤在激发试验时,GH不能被激发,测定值往往 低于7ng/ml
生长激素抑制试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生长激素抑制试验
100g葡萄糖抑制试验
100g葡萄糖,按OGTT流程操作 同步测定血浆葡萄糖和GH水平

垂体瘤 (1)

垂体瘤 (1)

• •
垂体瘤的鉴别诊断
• (1)颅咽管瘤 • (2)鞍结节脑膜瘤 • (3)拉氏囊肿 • (4)生殖细胞瘤
• (5)视交叉胶质瘤
• (6)上皮样囊肿
垂体瘤的治疗
• 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 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
• 放疗: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 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 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
临床症状、生活习惯、生活自
理能力,人院后的心理反应, 有无焦虑、恐惧、情绪不稳定、 不合作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护理要点
• 术前准备 • 术前必须使鼻腔清洁、无炎症, 预防感染。术前 1 d 剪去鼻毛,
然后用棉签将鼻孔清沽干净。
术前 3 d 训练患者用口呼吸, 预防感冒,以免鼻腔充血影响 手术操作及术后愈合。
垂体瘤的临床症状
• 1.激素分泌异常症群
• 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姚明)、肢端肥大症;高血糖、 高血压。 • 泌乳素过多:女性闭经泌乳、不孕不育;男性性欲低下、 阳痿。 • 促甲状腺激素(TSH)过多:甲亢、突眼。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多:柯兴氏综合征。
垂体瘤的临床症状
• 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
醉的患者,提供了术前准备治疗的机会。生长抑素类似物
用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型肿瘤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 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 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 治疗。垂体瘤的位置在鞍区,
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
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所以手 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的。目前手 术方法有经蝶窦,开颅和伽马
(ACTH型)
辅助检查
• 1,体内激素水平可能升高或正常; • 2,可有高血压、高血糖; • 3,头颅MRI、CT可见鞍区占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后侵犯鞍背、斜坡
2020/3/27
10
2020/3/27
11
鉴别诊断
• 垂体增生 • Rathke囊肿 • 动脉瘤 • 颅咽管瘤 • 脑膜瘤 • 脊索瘤...
2020/3/27
12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多激素细胞腺瘤 无功能细胞腺瘤
2020/3/27
7
垂体微腺瘤
• 平扫:鞍内结节,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 •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呈相对低信号,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延迟扫描呈等信号 • 间接征象:垂体柄偏移,鞍隔膨隆,鞍底下陷
• 年轻女性 10mm • 妊娠、哺乳期女性 12mm
2020/3/27
4

2020/3/27
5
正常垂体MRI表现
• 前叶T1WI、T2WI呈均匀的等信号 • 后叶TIWI呈高信号(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
2020/3/27
6
垂体腺瘤
按大小分:微腺瘤、大腺瘤 按性质分:非侵袭性、侵袭性 按病理分:泌乳素细胞腺瘤
2020/3/27
8
垂体大腺瘤
• 多为椭圆形,也可不规则形,向鞍上生 长形成“束腰征”、“雪人征”
• T1WI略低信号,T2略高信号,可有出血、 囊变、坏死导致信号混杂
•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2020/3/27
9
侵袭性垂体腺瘤

向上侵犯视交叉、第三脑室

向鞍底侵犯蝶窦、鼻咽

向鞍旁侵犯海绵窦、硬膜组织
蝶鞍
• 前部:前床突、鞍结节 • 后部:后床突、鞍背 • 两侧:海绵窦 • 上方:鞍隔(硬脑膜) • 下方:蝶鞍 • 内 : 垂体窝、垂体
2020/3/27
1
腺垂体
垂体
远部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垂体
神经部 漏斗部
漏斗干 正中隆起
2020/3/27
2
2020/3/27
3
正常垂体高度
• 儿童 6mm • 男性、绝经后女性 8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