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几何证明题1
重庆中考2017-2018学年上期几何证明习题一 (1)
重庆中考2017-2018学年上期几何证明习题一1、如图,在Rt △ABC 中,∠A=30°,点D 是AB 边上的中点,斜边AB 的中点,DM ⊥DN ;连接DM,DN 分别交BC,CA 于点E,F ; (1)如图1,若CD =4,求△ABC 的周长;(2)如图2,若点E 为AC 的中点,将线段CE 绕点C 旋转60°,使点E 至点F 处,连接BF 交CD 于点M ,取DF 的中点N ,连接MN ,求证:MN=2CM(3)如图3,以点C 为旋转中心将线段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使点D 至点E 处,连接BE 交CD 于点M ,连接DE ,取DE 的中点N ,连接MN ,试猜想线段BD 、MN 、MC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如图,∠BAC =60°,∠CDE =120°,AB =AC ,DC =DE ,连接BE ,P 为BE 的中点 (1) 如图1,若A 、C 、D 三点共线,求∠PAC 的度数 (2) 如图2,若A 、C 、D 三点不共线,求证:AP ⊥DP(3) 如图3,若点C 线段BE 上,AB =1,CD =2,请直接写出PD 的长度EDABCMNFE DABCMN图1图3图2CBAD3、如图,△ABC 中,以AC 为斜边向下作等腰Rt △ADC ,直角边AD 交BC 于点E ,(1) 如图1,若∠ACB=30°, ∠B=45°, , 求线段DC 的长; (2) 如图2,若等腰Rt △ADC 的直角顶点D 恰好落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过点A 作AF ⊥BC 于点F ,连接DF ,求证:4.如图,Rt △ABC 中,∠C=90°,点D 是AC 上的一点,过D 作DE ⊥AB ,垂足为点E ,连接BD ,∠ADE=∠BDE.(1)如图1,若BC=2 ,AC=4,求AE 的长;(2)如图2,AG //BD ,且AG=CD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证:∠FDC=∠DGA.图2图1ABCDCB图2B CD24题图224题图15、在Rt△ABC中,∠A=90°,AC=AB=4,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等腰Rt△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等腰Rt△AMN,设旋转角为,记直线BN与CM的交点为P.(1)求证:BD1=CE1(2)若∠C PD1=2∠CAD1,求CE1的长;(3)连接PA,求△ABP面积的最大值;6、在Rt △ABC 中,∠A=90°,AC=AB=4,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等腰Rt△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等腰Rt△,设旋转角为,记直线与的交点为P.(1)如图1,当时,线段的长等于,线段的长等于;(直接填写结果)(2)如图2,当时,求证:,且;(3)①设BC的中点为M,则线段PM的长为;②点P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直接填写结果)ABCDEMABCDEMN PNEDCB A图1图2图37、已知:△ACB 与△DCE 为两个有公共顶点C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DCE=90°,AC=BC ,DC=EC .把△DCE 绕点C 旋转,在整个旋转过程中,设BD 的中点为N ,连接CN . (1)如图①,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E ,求证:AE=2CN ;(2)如图②,当DE 经过点A 时,过点C 作CH ⊥BD ,垂足为H ,设AC 、BD 相交于F ,若NH=4,BH=16,求CF 的长.8、.如图,△ABC 中, ∠AB C =45°,CD ⊥AB 于点D ,G 为DC 上一点,且AD=DG ,连接BG 延长交AC 于点E ,连接ED ,过点B 作BF ⊥ED ,交ED 延长线于点F (1) 若∠GB C =30°,DB= ,求△GBC 的面积; (2) 求证:AC+GE=9、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4,BD 为AC 边上的中线,E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1)如图1,若DE ⊥BC ,连接AE ,求AE 的长; (2)如图2,若DE 平分∠BDC ,求BE 的长;(3)如图3,连接AE ,交BD 于点M .以AM 为边作等边△AMN ,连接BN .请猜想∠CAE 、∠CBD 、∠B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BCDA图1BC DA 图2图3BCDEM NA10、如图,在△ABCAC=BC ,点D 是AB 边上一点,连接DC ,满足DA=DC , (1)如图1,点G 在AB 边上且BG=BC 连接CG ,若∠A CB=80°求∠GCD 的度数; (2)如图2,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且DE=DB ,点F 和点H 分别是AB 和EC 的中点,连接CD 交FH 于点G ,求证:CD=FH+DF11、等腰Rt △ABC 中,∠BAC=90°,CD ⊥AC ,点M 是AC 上一点,且AM=CD ,AH ⊥BC 于 点H ,当点E 是AD 的中点时,连接BE 交AH 、AC 于点N 、M , 求证:AD= BN12、菱形ABCD 中,一射线BE 分∠ABC 为∠ABE 与∠CBE ,且∠ABE :∠CBE=7:3.BE 交对角线AC 于F ,交CD 于E .过B 作BK ⊥AD 于K 点,交AC 于M ,且∠DAC=15°. (1)求∠DEB 的度数; (2)求证:2CF=CM+2FB .图2图1GDBCFECAABDGH图2HDHD13、 如图,在△ABC 中,AB=AC=10,∠BAC=90°,D 为△ABC 下方一点,且AD 平分 ∠BDC ,(1)求证:∠ADC=45°;(2)如图2,作CE 平分∠BCD 交AD 于点E , ①、若5DE=2AE ,求CD 的长;②、如图3,分别作∠ABC 、∠ACB 的平分线BF 、CF ,连接EF ,求EF 的最小值;1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DB=BC ,∠ADB=∠DBC=90°,点E 是边CD 上任意一点,连接AE 交BD 于点G ,过点B 作AE 的垂线,垂足为点M ,交边CD 于点F ,连接FG 、DM , (1)若DE=AD ,求证:∠DBM=∠DEM (2)求证:AG=BF+FG (3)求∠DOG 的度数;图1图3图2ABCEFAB CDED CBAABCEF GMD2问ABCEF H GMD3问15、如图1,在△AOB 中,∠AOB=90°AO=BO , 点C 在边AB 上,连接CO ,过点O 作CO 的垂线,在垂线上取一点D ,使DO=CO ,连接BD 、CD , (1)求证:BD ⊥AB(2)如图2,取线段BC 的中点E ,连接OE ,AD ,求证:OE ⊥AD ,且AD=2OE△BEG ≌△COE △AOD ≌△BOG16、如图1,在△ABC 中,∠BAC=90°AB=AC ,将AB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60°,连接CD ,与∠BAC 的角平分线AE 交于点E ,连接BE ; (1)若BE=2,求∠BEC 的度数及AE 的长度;(2)如图2,以BC 为边在△ABC 外作△BCF ,且∠BCF=60°,连接EF ,求证:CF+BF= EF图1图2图2图2图1DDEABCEFCBA17、如图,在△ABC中, AB=AC,D为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DB=DA,BE⊥AD于点E,取BE的中点F,连接AF;(1)若BE=2, ,求AF的长;(2)若∠BAC=∠DAF 求证:2AF=AD;(3)请直接写出线段AD、BE、AE的数量关系;18、等腰Rt△ABC和等腰Rt△ADE中,∠BAC=∠DAE=90°,其中B、E、D三点共线且DE交AC于点F,(1)如图1,若点E 是BD的中点, AD=1,求∠BDC 的度数和BC的长;(2)如图2,在AB上取一点G,使BG+AB=BC ,连接EG,若点E 是BF的中点,求证:EG//AD;CDA FAEB FBDE CG图1图2D图219、如图,△ABC 中,∠ACB=90°,AC=BC ,点E 是BC 上一点,连接AE , (1)如图1,若∠BAE=15°, 时,求AB 的长;(2)如图2,延长BC 至点D ,使DC=BC ,将线段AE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F ,连接DF ,过点B 作BGBC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G , 求证:BG=BE ;图1图2GCEDBFE BAAC。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试题(含答案)【范本模板】
初中几何证明题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求证:CD=GF.(初二).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即△GHF∽△OGE ,可得EOGF=GOGH=COCD,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即△GHF∽△OGE,可得EOGF=GOGH=COCD,又CO=EO,所以CD=GF得证..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即△GHF∽△OGE,可得EOGF=GOGH=COCD,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PCDBAFGCEBOD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 C B DA A 1 A N FE CDMB · A HEOF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B 、D .求证:AB =DC ,BC =AD.(初三)经典 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 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C BD A F PD E CB A APCBACPDA CBPD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经典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七年级数学典型几何证明50题
初一典型几何证明题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 ∴BD=DC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 BD=DC∴△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AB+BE ∵AB=4即4-2<2AD <4+2 1<AD <3 ∴AD=22、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 BC=ED,CF=DF,∠BCF=∠EDF ∴△BCF ≌△EDF (S.A.S)ADBCA BC DEF 21∴ BF=EF,∠CBF=∠DEF 连接BE在△BEF 中,BF=EF ∴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ABF 和△AEF 中 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ABF ≌△AEF 。
∴ ∠BAF=∠EAF (∠1=∠2)。
3、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EF,可得,∠EFD=CGD DE =DC∠FDE=∠GDC(对顶角) ∴△EFD≌△CGD EF =CG ∠CGD=∠EFD 又,EF∥AB ∴,∠EFD=∠1 ∠1=∠2 ∴∠CGD=∠2∴△AGC 为等腰三角形, AC =CG 又 EF =CG ∴EF =AC4、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BA CDF2 1 EA证明:延长AB取点E,使AE=AC,连接DE∵AD平分∠BAC∴∠EAD=∠CAD∵AE=AC,AD=AD∴△AED≌△ACD (SAS)∴∠E=∠C∵AC=AB+BD∴AE=AB+BD∵AE=AB+BE∴BD=BE∴∠BDE=∠E∵∠ABC=∠E+∠BDE∴∠ABC=2∠E∴∠ABC=2∠C5、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上取F,使EF=EB,连接CF∵CE⊥AB∴∠CEB=∠CEF=90°∵EB=EF,CE=CE,∴△CEB≌△CEF∴∠B=∠CFE∵∠B+∠D=180°,∠CFE+∠CFA=180°∴∠D=∠CFA∵AC平分∠BAD∴∠DAC=∠FAC∵AC=AC∴△ADC≌△AFC(SAS)∴AD=AF∴AE=AF+FE=AD+BE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小学数学几何证明练习题
小学数学几何证明练习题题目一:平行线的证明题1. 请证明过直线l上的一点P,存在且唯一一条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
2. 证明平行线具有传递性,即如果直线a // 直线b,直线b // 直线c,那么直线a // 直线c。
题目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证明题1. 已知三角形ABC,通过顶点A作BC边的垂线,垂足为D。
请证明:∠ABD = ∠ACD。
2. 已知四边形ABCD,AB // CD,通过顶点A、D分别作BC、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
请证明∆ABE ≌ ∆CDF。
题目三: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题1. 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E是AD边的中点,F是BC边的中点。
请证明:EF || AB。
2. 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
请证明:AO ≌ CO。
题目四:圆的证明题1. 已知AB是圆的直径,C是圆上任意一点,AC交圆于点D。
请证明:∠ABC = 90°。
2. 已知O是ΔABC外接圆的圆心,交BC边于点D。
请证明:∠BAC = ∠BDO。
题目五: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题1. 已知∆ABC和∆DEF相似,且∠A = ∠D,∠B = ∠E。
请证明:∠C = ∠F。
2. 已知∆ABC和∆EFD相似,且∠B = ∠E,∠F = ∠C。
请证明:∠A = ∠D。
题目六:角平分线的证明题1. 已知∠A和∠B是一个点P的相邻角,角APB的边PC是∠APB 的角平分线。
请证明∠APC = ∠BPC。
2. 已知∠A和∠B是一个点P的相邻角,角APB的边PC是∠APB 的角平分线。
请证明AP = BP。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题目,实际出题时可根据需要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
(完整版)初中几何证明题五大经典(含答案)
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证明:过点G 作GH ⊥AB 于H ,连接OE ∵EG ⊥CO ,EF ⊥AB∴∠EGO=90°,∠EFO=90° ∴∠EGO+∠EFO=180° ∴E 、G 、O 、F 四点共圆 ∴∠GEO=∠HFG∵∠EGO=∠FHG=90° ∴△EGO ∽△FHG ∴FG EO =HGGO∵GH ⊥AB ,CD ⊥AB ∴GH ∥CD∴CD COHG GO =∴CDCO FG EO = ∵EO=CO ∴CD=GF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点,∠PAD =∠PDA =15°。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ADM ,连接MP ∵∠MAD=60°,∠PAD=15° ∴∠MAP=∠MAD+∠PAD=75° ∵∠BAD=90°,∠PAD=15°∴∠BAP=∠BAD-∠PAD=90°-15°=75° ∴∠BAP=∠MAP ∵MA=BA ,AP=AP ∴△MAP ≌△BAP∴∠BPA=∠MPA ,MP=BP 同理∠CPD=∠MPD ,MP=CP ∵∠PAD =∠PDA =15°∴PA=PD ,∠BAP=∠CDP=75° ∵BA=CD∴△BAP ≌∠CDP ∴∠BPA=∠CPD∵∠BPA=∠MPA ,∠CPD=∠MPD ∴∠MPA=∠MPD=75°∴∠BPC=360°-75°×4=60°∵MP=BP ,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于E 、F .求证:∠DEN =∠F .证明:连接AC ,取AC 的中点G ,连接NG 、MG ∵CN=DN ,CG=DG ∴GN ∥AD ,GN=21AD ∴∠DEN=∠GNM ∵AM=BM ,AG=CG ∴GM ∥BC ,GM=21BC ∴∠F=∠GMN ∵AD=BC ∴GN=GM∴∠GMN=∠GNM ∴∠DEN=∠F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证明:(1)延长AD 交圆于F ,连接BF ,过点O 作OG ⊥AD 于G ∵OG ⊥AF ∴AG=FG ∵AB⌒ =AB ⌒ ∴∠F=∠ACB又AD ⊥BC ,BE ⊥AC ∴∠BHD+∠DBH=90° ∠ACB+∠DBH=90° ∴∠ACB=∠BHD ∴∠F=∠BHD∴BH=BF 又AD ⊥BC ∴DH=DF∴AH=AG+GH=FG+GH=GH+DH+DF+GH=2GH+2DH=2(GH+DH )=2GD 又AD ⊥BC ,OM ⊥BC ,OG ⊥AD ∴四边形OMDG 是矩形 ∴OM=GD ∴AH=2OM (2)连接OB 、OC∵∠BAC=60∴∠BOC=120° ∵OB=OC ,OM ⊥BC ∴∠BOM=21∠BOC=60°∴∠OBM=30° ∴BO=2OM由(1)知AH=2OM ∴AH=BO=AO2、设MN 是圆O 外一条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割线交圆O 于B 、C 及D 、E ,连接CD 并延长交MN 于Q ,连接EB 并延长交MN 于P. 求证:AP =AQ .证明:作点E 关于AG 的对称点F ,连接AF 、CF 、QF ∵AG ⊥PQ ∴∠PAG=∠QAG=90°又∠GAE=∠GAF ∴∠PAG+∠GAE=∠QAG+∠GAF 即∠PAE=∠QAF∵E 、F 、C 、D 四点共圆 ∴∠AEF+∠FCQ=180° ∵EF ⊥AG ,PQ ⊥AG ∴EF ∥PQ∴∠PAF=∠AFE ∵AF=AE∴∠AFE=∠AEF ∴∠AEF=∠PAF ∵∠PAF+∠QAF=180° ∴∠FCQ=∠QAF ∴F 、C 、A 、Q 四点共圆 ∴∠AFQ=∠ACQ 又∠AEP=∠ACQ ∴∠AFQ=∠AEP3、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证明:作OF ⊥CD 于F ,OG ⊥BE 于G ,连接OP 、OQ 、OA 、AF 、AG ∵C 、D 、B 、E 四点共圆 ∴∠B=∠D ,∠E=∠C ∴△ABE ∽△ADC ∴DFBGFD 2BG 2DC BE AD AB === ∴△ABG ∽△ADF ∴∠AGB=∠AFD ∴∠AGE=∠AFC ∵AM=AN , ∴OA ⊥MN 又OG ⊥BE ,∴∠OAQ+∠OGQ=180° ∴O 、A 、Q 、E 四点共圆 ∴∠AOQ=∠AGE 同理∠AOP=∠AFC ∴∠AOQ=∠AOP又∠OAQ=∠OAP=90°,OA=OA ∴△OAQ ≌△OAP ∴AP=AQ 在△AEP 和△AFQ 中 ∠AFQ=∠AEP AF=AE ∠QAF=∠PAE ∴△AEP ≌△AFQ ∴AP=AQ4、如图,分别以△ABC 的AB 和A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BFG 和正方形ACDE ,点O 是DF 的中点,OP ⊥BC求证:BC=2OP (初二)证明:分别过F 、A 、D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L 、M 、N ∵OF=OD ,DN ∥OP ∥FL ∴PN=PL∴OP 是梯形DFLN 的中位线 ∴DN+FL=2OP ∵ABFG 是正方形∴∠ABM+∠FBL=90° 又∠BFL+∠FBL=90° ∴∠ABM=∠BFL又∠FLB=∠BMA=90°,BF=AB ∴△BFL ≌△ABM ∴FL=BM同理△AMC ≌△CND ∴CM=DN∴BM+CN=FL+DN ∴BC=FL+DN=2OP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证明:连接BD 交AC 于O 。
几何证明练习题带答案
几何证明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D=DC。
求证:∠BAD=∠CAD。
A. 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B. 利用角平分线定理C. 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D. 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答案:B2. 已知线段AB和CD平行,且M是线段AB上的一点,N是线段CD上的一点,MN与AB、CD不平行。
求证:∠AMN≠∠CNM。
A. 利用平行线性质B. 利用内错角定理C. 利用同位角定理D. 利用补角定理答案:A二、填空题1. 在三角形ABC中,若∠A=90°,AB=AC,那么∠B=∠C=______。
答案:45°2. 已知三角形ABC中,AB=5,AC=7,BC=6,根据勾股定理可知这是一个______三角形。
答案:直角三、简答题1. 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答案:在三角形ABC中,延长BC至点D,根据外角定理,∠ACD=∠A+∠B。
又因为∠ACD+∠C=180°,所以∠A+∠B+∠C=180°,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 如何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答案:设圆内接四边形ABCD,连接对角线AC和BD,由于AC和BD 都是圆的直径,根据圆周角定理,∠A+∠C=90°,∠B+∠D=90°。
因此,对角互补。
四、证明题1. 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D=DC。
证明∠BAD=∠CAD。
证明:由于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ABC=∠ACB。
又因为BD=DC,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ABD=∠ACD。
因此,∠BAD=∠ABC-∠ABD=∠ACB-∠ACD=∠CAD。
2. 已知圆O中,弦AB和CD相交于点P,PA=PB,PC=PD。
证明:OP垂直于AB和CD。
证明:由于PA=PB,根据圆周角定理,∠APB=∠PBA。
同理,∠CPD=∠PDC。
因为∠APB+∠CPD=180°,所以∠OPB+∠OPD=90°。
平面几何证明题训练1
M 第5题图1 A P B Q C M 第5题图1
平面几何证明题训练1
1、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E、F分别是BC、AB上的一点,AE与CF相交于 P,且 AE=CF.P D E C B A
2、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AC,且CE=CA,直线EC交DA延长 线于F. 求证:AE=AF. E D A C B F E
明.
5、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 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 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 直线AQ、CP交点为M,则∠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 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D A C B F
3、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三角形内一点,PA=3,PB=4,PC= 5. 求:∠APB的度数. A P C B A P C B
4、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 =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结BD. 求证:(1)△BAD≌△CAE; (2)试猜想BD、CE有何特殊位置关系,并证
几何证明题及其答案1
例1:如图2-4-27,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CF 是等 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E=CF ,G 是CD 与EF 的交点. (1)求证:△BCF ≌△DCE .(2)若BC=5,CF=3,∠BFC=900,求DG :GC 的值.例2:已知如图2-4-28,BE 是⊙O 的走私过圆上一点作⊙O 的切线交EB 的延长线于P .过E 点作ED ∥AP 交⊙O 于D ,连结DB 并延长交PA 于C ,连结AB 、AD .(1)求证:2AB PB BD = .(2)若PA=10,PB=5,求AB 和CD 的长.例3:如图2-4-29,⊙1O 和⊙2O 相交于A 、B 两点,圆心1O 在⊙2O 上,连心线1O 2O 与⊙1O 交于点C 、D ,与⊙2O 交于点E ,与AB 交于点H ,连结AE .(1)求证:AE 为⊙1O 的切线.(2)若⊙1O 的半径r=1,⊙2O 的半径32R =,求公共弦AB 的长. (3)取HB 的中点F ,连结1O F ,并延长与⊙2O 相交于点G ,连结EG ,求EG 的长.例4 如图2-4-30,A 为⊙O 的弦EF 上的一点,OB 是和这条弦垂直的半径,垂足为H,BA 的延长线交⊙O 于点C ,过点C 作⊙O 的切线与EF 的延长线交于点D . (1)求证:DA=DC图2-4-27GFED CB A 图2-4-28C 321OEPB A O 2O 1H G F ED B CA 图2-4-28(2)当DF :EF=1:8且DF=2时,求AB AC 的值.(3)将图2-4-30中的EF 所在的直线往上平移到⊙O 外,如图2-4-31,使EF 与OB 的延长线交⊙O 于点C ,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EF 于点D .试猜想DA=DC 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提高训练】1.如图2-4-32,已知在△ABC 中,AB=AC ,D 、E 分别是AB 和BC 上的点,连结DE 并延长与A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若DE=EF ,求证:BD=CF .2.点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连结OB 、OC ,并将AB 、OB 、OC 、AC 的中点D 、E 、F 、G 依次连结,如果DEFG 能构成四边形.(1)如图2-4-33,当O 点在△ABC 内时,求证四边形DEFG 是平行四边形.(2)当点O 移动到△ABC 外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3)若四边形DEFG 为矩形,O 点所在位置应满足什么条件?试说明理由.图2-4-30H FE D O C B A K 图2-4-30HF E DO CBA 图2-4-32F EDC B A 图2-4-33O GF E D CB A3.如图2-4-35,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450.翻折梯形ABCD,使点B重合于点D,折痕分别交边AB、BC于点F、E.若AD=2,BC=8,求:(1)BE的长.(2)∠CDE的正切值.4.如图2-4-35,四边形ABCD内接于⊙O,已知直径AD=2,∠ABC=1200,∠ACB=450,连结OB交AC于点E.(1)求AC的长.(2)求CE:AE的值.(3)在CB的延长上取一点P,使PB=2BC,试判断直线PA和⊙O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你的结论.5.如图2-4-36,已知AB是⊙O的直径,BC、CD分别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B、D,E 是BA和CD的延长线的交点.(1)猜想AD与OC的位置关系,并另以证明.(2)设A DO C的值为S,⊙O的半径为r,试探究S与r的关系.(3)当r=2,1sin3E∠=时,求AD和OC的长.图2-4-34FEDC BAO图2-4-35PEDCBA图2-4-36OEDCBA答案例1.分析与解答 (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BCF+∠FCD=900,BC=CD .∵△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CE .∴∠ECD+∠FCD=900.∴∠BCF=∠ECD .∴△BCF ≌△DCE(2)在△BFC 中,BC=5,CF=3,∠BFC=900. ∴BF=2222534BC CF -=-=.∵△BCF ≌△DCE ,∴DE=BF=4,∠BFC=∠DEC=∠FCE=900. ∴DE ∥FC .∴△DGE ∽△CGF .∴DG :GC=DE :CF=4:3.例2.分析与解答 (1)证明:∵PA 是⊙O 的切线,∴∠1=∠2. ∵ED ∥AP ,∴∠P=∠PED .而∠3=∠BED ,∴∠3=∠P .∴△ABD ∽△PBA .∴2AB PB BD =. (2)连结OA 、AE .由切割线定理得,2PA PB BD = .即2105(5)BE =⨯+, ∴BE=15.又∴△PAE ∽△PBA ,∴2AE PAAB PB==,即AE=2AB . 在Rt △EBA 中,22215(2)AB AB =+,∴35AB =.将AB 、PB 代入2AB PB BD = ,得BD=9. 又∵∠BDE=900,ED ∥AP , ∴DC ⊥PA .∴BC ∥OA .∴BC PBOA PO=. ∴515315252BC =⨯=+.∴CD=12 例3.分析与解答 (1)连结A 1O .∵1O E 为⊙2O 的直径,∴∠1O AE=900. 又∵1O A 为⊙1O 的半径,∴AE 为⊙1O 的切线.(2)∵1O A=r=1,1O E=2R=3,△A 1O E 为Rt △,AB ⊥1O E , ∴△A 1O E ∽△H 1O A .∴2111O A O H O E = . ∴113O H =.2242223AB AH OA OH ==-=. (3)∵F 为HB 的中点,∴HF=1243HF AB ==, ∴221133O F O H HF =+=.∵11HO F GO E ∠=∠. ∴Rt △1O HF ∽Rt △1OGE .∴11O F HFO E EG=. ∴11HF O EEG O F = ,即233623EG ⨯==. 例4.分析与解答 (1)连结OC ,则OC ⊥DC ,∴∠DCA=900-∠ACO=900-∠B .又∠DAC=∠BAE=900-∠B ,∴∠DAC=∠DCA .∴DA=DC .(2)∵DF :EF=1:8,2DF =,∴EF=8DF=82, 又DC 为⊙O 的切线,∴229218DC DF DE ==⨯= . ∴1832DC ==.∴32AD DC ==,32222AF AD DF =-=-=, 822262AE EF AF =-=-=. ∴622224AB AC AE AF ==⨯= .(3)结论DA=DC 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4-31,延长BO 交⊙O 于K ,连结CK ,则∠KCB=900.又DC 是⊙O 的切线,∴∠DCA=∠CKB=900-∠CBK .又∠CBK=∠HBA ,∴∠BAH=900-∠HBA=900-∠CBK . ∴∠DCA=∠BAH .∴DA=DC . 提高部分:【答案】 1.过D 作DG ∥AC 交BC 于G ,证明△DGE ≌△FCE 2.(1)证明DG ∥EF 即可(2)结论仍然成立,证明略(3)O 点应在过A 点且垂直于BC 的直线上(A 点除外),说理略. 3.(1)BE=5 (2)3tan 5CDE ∠=4.(1)3AC = (2)1:2CE AE =(3)∵1:2CE AE =,PB=2BC ,∴CE :AE=CB :PB . ∴BE ∥AP .∴AO ⊥AP .∴PA 为⊙O 的切线5.(1)AD ∥OC ,证明略(2)连结BD ,在△ABD 和△OCB 中,∵AB 是直径,∴∠ADB=∠OBC=900. 又∵∠OCB=∠BAD ,∴Rt △ABD ∽Rt △OCB .∴AD ABOB OC=.222S AD OC AB OB r r r ==== , ∴22S r = (3)433AD =,23OC =.。
初二数学 几何证明初步经典练习题 含答案
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理过程:○1 作CM ∥AB ,则∠A= ,∠B= ,∵∠ACB +∠1+∠2=1800( ,∴∠A+∠B+∠ACB=1800. ○2 作MN ∥BC ,则∠2= ,∠3= ,∵∠1+∠2+∠3=1800,∴∠BAC+∠B+∠C=1800. 2.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者等于60°。
3、.如图,在△ABC 中,∠C >∠B,求证:AB >AC 。
4. 已知,如图,AE5. 已知:如图,EF ∥AD ,∠1 =∠2. 求证:∠AGD +∠BAC = 180°.反证法经典例题6.求证: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7.如图,在平面内,AB 是L 的斜线,CD 是L 的垂线。
求证:AB 与CD 必定相交。
8.2一.角平分线--轴对称9、已知在ΔABC 中,E为BC的中点,AD 平分BAC ∠,BD ⊥AD 于D .AB =9,AC=13求DE的长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分析:延长BD交AC于F.可得ΔABD ≌ΔAFD .则BD =DF .又BE =EC ,即D E为ΔBCF 的中位线.∴DE=12FC=12(AC-AB)=2. 10、已知在ΔABC 中,108A ∠=,AB =AC ,BD 平分ABC ∠.求证:BC =AB +CD . 分析: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E.可得ΔBAD ≌ΔBED .由已知可得:18ABD DBE ∠=∠=,108A BED ∠=∠=,36C ABC ∠=∠=.∴72DEC EDC ∠=∠=,∴CD=CE ,∴BC =AB +CD .11、如图,ΔABC 中,E是BC 边上的中点,DE ⊥BC 于E ,交BAC ∠的平分线AD 于D ,过D 作DM ⊥AB 于M,作DN ⊥AC 于N .求证:BM =CN .分析:连接DB 与DC .∵DE 垂直平分BC ,∴DB =DC .易证ΔAMD ≌ΔAND .∴有DM =DN .∴ΔBMD ≌ΔCND (HL).∴BM =CN .二、旋转1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在BC 上,F在DC 上,BE +DF=EF .求证:45EAF ∠=. C B ADE F D A B C B A E D NM B D A C分析:将ΔADF 绕A顺时针旋转90得ABG .∴GAB FAD ∠=∠.易证ΔAGE ≌ΔAFE .∴ 1452FAE GAE FAG ∠=∠=∠= 13、如图,点E 在ΔABC 外部,D 在边BC 上,DE 交AC 于F .若123∠=∠=∠,AC=AE.求证:ΔABC ≌ΔADE .分析:若ΔABC ≌ΔADE ,则ΔADE 可视为ΔABC 绕A逆时针旋转1∠所得.则有B ADE ∠=∠.∵12B ADE ∠+∠=∠+∠,且12∠=∠.∴B ADE ∠=∠.又∵13∠=∠.∴BAC DAE ∠=∠.再∵AC=AE.∴ΔABC ≌ΔADE .14、如图,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为CB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EA⊥AF.求证:DE=BF.分析:将ΔABF 视为ΔADE 绕A顺时针旋转90即可.∵90FAB BAE EAD BAE ∠+∠=∠+∠=.∴FBA EDA ∠=∠. 又∵90FBA EDA ∠=∠=,AB=AD.∴ΔABF ≌ΔADE .(ASA)∴DE=DF. 平移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三、平移15、如图,在梯形ABCD 中,BD ⊥AC ,AC =8,BD =15.求梯形ABCD 的中位线长. 分析:延长DC到E使得CE=AB.连接BE.可得ACEB .可视为将AC平移到BE.AB平移到CE.由勾股定理可得DE=17.∴梯形ABCD中位线长为8.5.16、已知在ΔABC 中,AB =AC ,D 为AB 上一点,E为AC 延长线一点,且BD =CE .求证:DM =EM 分析:作DF∥AC交BC于F.易证DF=BD=CE.则DF可视为CE平移所得.∴四边形DCEF为DCEF .∴DM=EM.线段中点的常见技巧 --倍长四、倍长17、已知,AD为ABC 的中线.求证:AB+AC>2AD.分析:延长AD到E使得AE=2AD.连接BE易证ΔBDE ≌ΔCDA .∴BE=AC.∴AB+AC>2AD.18、如图,AD 为ΔABC 的角平分线且BD =CD .求证:AB =AC . 分析:延长AD到E使得AD=ED.易证ΔABD ≌ΔECD .∴EC=AB. ∵BAD CAD ∠=∠.∴E CAD ∠=∠.∴AC=EC=AB. 19、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和E分别为BC与AC上的点,且AE=CD.连接AD与BE交于点P,作BQ⊥AD于Q.求证:BP=2PQ.分析:延长PD到F使得FQ=PQ.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BC=AC,60ABD C ∠=∠=.又∵AE=CD,∴BD=CE.∴ΔABD ≌ΔBCE .∴CBE BAD ∠=∠.∴60BPQ PBA PAB PBA DBP ∠=∠+∠=∠+∠=.易证ΔBPQ ≌ΔBFQ .得BP=BF,又60BPD ∠=.∴ΔBPF 为等边三角形.∴BP=2PQ.中位线五、中位线、中线:20、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E和F分别为BD 与AC 的中点, 求证:1()2EF BC AD =-. 分析:取DC中点G,连接EG与FG.则EG为ΔBCD 中位线,FG为ΔACD 的中位线. ∴EG∥=12BC ,FG ∥=12AD .∵AD ∥BC .∴过一点G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BC,即E、F、G共线.∴1()2EF BC AD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1、已知,在ABCD 中BD AB 21=.E为OA的中点,F为OD中点,G为BC中点. 求证:EF=EG.分析:连接BE .∵BD AB 21=,AE=O E.∴BE⊥CE,∵BG=CG. ∴BD EG 21=.又EF为ΔAOD 的中位线.∴AD EF 21=.∴EF=EG. 22、在ΔABC 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于G.求证:(1)CG=EG.(2)2B BCE ∠=∠.分析:(1)连接DE.则有DE=BE=DC.∴Rt ΔCDG ≌Rt ΔEDG (HL).∴EG=CG.∵DE=BE.∴B BDE DEC BCE ∠=∠=∠+∠.∵DE=CD.∴DEC BCE ∠=∠.∴2B BCE ∠=∠.几何证明初步测验题(1)一、选择题(每空3 分,共36 分)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一组锐角对应相等B 、两组锐角分别对应相等C 、一组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组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2、如图,已知AB ∥CD ,∠A =50°,∠C =∠E .则∠C =( )A .20°B .25°C .30°D .40°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A .有两个角是直角B .有两个角是钝角C .有两个角是锐角D .一个角是钝角,一个角是直角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BOE=90°,OF 平分∠AOE ,∠1=15°3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D B E F OC B E F ED G AA.∠2=45° B.∠1=∠3 C.∠AOD+∠1=180° D.∠EOD=75°3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且都相交于一点②三角形的中线都是过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且平分对边的直线③在△ABC中,若∠A=12∠B=13∠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和10,那么它的最短边的取值范围是2<b<18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在AB=AC的△ABC中,D是BC边上任意一点,DF⊥AC于F,E在AB边上,使ED⊥BC于D,∠AED=155°,则∠EDF等于()A、50°B、65°C、70°D、75°7、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于E,若BC=10cm,则△DEC的周长为()A.8cm B.10cm C.12cm D.14cm8、如图,已知△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A. B.9、如图,正方形ABCD内有两条相交线段MN、EF,M、N、E、F分别在边AB、CD、AD、BC上.小明认为:若MN = EF,则MN⊥EF;小亮认为: 若MN⊥EF,则MN = EF.你认为()A.仅小明对 B.仅小亮对 C.两人都对 D.两人都对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10、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四个结论正确的是().①点P在∠A的平分线上; ②AS=AR; ③QP∥AR; ④△BRP≌△QSP.A.全部正确; B.仅①和②正确; C.仅②③正确; D.仅①和③正确11、如图,△ABC中,CD⊥AB于D,一定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是()①∠1=∠②③∠+∠2=90°④=3:4:5 ⑤A.1 B.2 C.3 D.412、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A.13B.12C.23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空3 分,共15 分)13、命题“对顶角相等”中的题设是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 。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5篇可选)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5篇可选)第一篇: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1.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E,线段DE交BC于点F,说明:DF=EF。
2.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AB的中点,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MN垂直DM于点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点N.(1)求证:MD=MN.(2)若将上述条件中的“M是AB的中点”改为“M 是AB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如图,点E,F分别是菱形ABCD的边CD和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E=∠F。
4,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边AB,BC,C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度,过点C作CE垂直AC 且与AB的延长线交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与点0,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7.已知正方形ABCD中,角EAF=45度,F点在CD边上,E点在BC边上。
求证:EF=BE+DF第二篇:初二几何证明题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AEB第三篇:初二几何证明题初二几何证明题1.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E⊥AC,垂足为E。
M为AB中点,联结ME,MD、ED求证:角EMD=2角DAC证明:∵M为AB边的中点,AD⊥BC,BE⊥AC,∴MD=ME=MA=MB(斜边上的中线=斜边的一半)∴△MED为等腰三角形∵ME=MA∴∠MAE=∠MEA∴∠BME=2∠MAE∵MD=MA∴∠MAD=∠MDA,∴∠BMD=2∠MAD,∵∠EMD=∠BME-∠BMD=2∠MAE-2∠MAD=2∠DAC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中点,AD、BC的延长线与EF的延长线交于点H、D求证:∠AHE=∠BGE证明:连接AC,作EM‖AD交AC于M,连接MF.如下图:∵E是CD的中点,且EM‖AD,∴EM=1/2AD,M是AC的中点,又因为F是AB的中点∴MF‖BC,且MF=1/2BC.∵AD=BC,∴EM=MF,三角形MEF为等腰三角形,即∠MEF=∠MFE.∵EM‖AH,∴∠MEF=∠AHF ∵FM‖BG,∴∠MFE=∠BGF∴∠AHF=∠BGF.3.写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它是一个真命题这是经典问题,证明方法有很多种,对于初二而言,下面的反证法应该可以接受如图,已知BD平分∠ABC,CE平分∠ACB,BD=CE,求证:AB=AC证明:BD平分∠ABC==>BE/AE=BC/AC==>BE/AB=BC/(BC+AC)==>BE=AB*BC/(BC+AC)同理:CD=AC*BC/(BC+AB)假设AB≠AC,不妨设AB>AC.....(*)AB>AC==>BC+ACAC*BC==>AB*AB/(BC+AC)>AC*BC/(BC+AB)==>BE>CDAB>AC==>∠ACB>∠ABC∠BEC=∠A+∠ACB/2,∠BDC=∠A+∠ABC/2==>∠BEC>∠BDC过B作CE平行线,过C作AB平行线,交于F,连DF则BECF为平行四边形==>∠BFC=∠BEC>∠BDC (1)BF=CE=BD==>∠BDF=∠BFDCF=BE>CD==>∠CDF>∠CFD==>∠BDF+∠CDF>∠BFD+∠CFD==>∠BDC>∠BFC (2)(1)(2)矛盾,从而假设(*)不成立所以AB=AC。
(完整版)初中经典几何证明练习题集(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初 中 几 何 证 明 题经 典 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证明:过点 G 作 GH ⊥AB 于 H ,连➓ OE ∵EG ⊥CO ,EF ⊥AB ∴∠EGO=90°,∠EFO=90° ∴∠EGO+∠EFO=180° ∴E 、G 、O 、F 四点共圆 ∴∠GEO=∠HFG∵∠EGO=∠FHG=90° ∴△EGO ∽△FHG ∴EO = GOFG HG∵GH ⊥AB ,CD ⊥AB ∴GH ∥CD∴GO = COHG CD ∴ EO = CO FG CD∵EO=CO ∴CD=GF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 ABCD 内部的一点,∠PAD =∠PDA =15°。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 ADM ,连➓ MP ∵∠MAD=60°,∠PAD=15° ∴∠MAP=∠MAD+∠PAD=75° ∵∠BAD=90°,∠PAD=15° ∴∠BAP=∠BAD-∠PAD=90°-15°=75° ∴∠BAP=∠MAP ∵MA=BA ,AP=AP ∴△MAP ➴△BAP ∴∠BPA=∠MPA ,MP=BP 同理∠CPD=∠MPD ,MP=CP ∵∠PAD =∠PDA =15° ∴PA=PD ,∠BAP=∠CDP=75° ∵BA=CD∴△BAP ➴∠CDP ∴∠BPA=∠CPD∵∠BPA=∠MPA ,∠CPD=∠MPD ∴∠MPA=∠MPD=75° ∴∠BPC=360°-75°×4=60°∵MP=BP ,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 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 MN 于E 、F .求证:∠DEN =∠F .证明:连➓ AC ,取 AC 的中点 G,连➓ NG 、MG ∵CN=DN ,CG=DG ∴GN ∥AD ,GN= 1AD2∴∠DEN=∠GNM ∵AM=BM ,AG=CG ∴GM ∥BC ,GM= 1 BC2∴∠F=∠GMN ∵AD=BC ∴GN=GM∴∠GMN=∠GNM ∴∠DEN=∠F经 典 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 OM ⊥BC 于 M .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证明:(1)延长 AD 交圆于 F ,连➓ BF ,过点 O 作 OG ⊥AD 于 G ∵OG ⊥AF ∴AG=FG ⌒ ⌒ AB AB ∵ =∴∠F=∠ACB又 AD ⊥BC ,BE ⊥AC ∴∠BHD+∠DBH=90° ∠ACB+∠DBH=90° ∴∠ACB=∠BHD ∴∠F=∠BHD∴BH=BF 又 AD ⊥BC ∴DH=DF∴AH=AG+GH=FG+GH=GH+DH+DF+GH=2GH+2DH=2(GH+DH )=2GD 又 AD ⊥BC ,OM ⊥BC ,OG ⊥AD ∴四边形 OMDG 是矩形 ∴OM=GD ∴AH=2OM (2)连➓ OB 、OC ∵∠BAC=60∴∠BOC=120° ∵OB=OC ,OM ⊥BC∴∠BOM= 1∠BOC=60°∴∠OBM=30°2∴BO=2OM由(1)知 AH=2OM ∴AH=BO=AO2、设 MN 是圆 O 外一条直线,过 O 作 OA ⊥MN 于 A ,自 A 引圆的两条割线交圆 O 于 B 、C 及 D 、E ,连➓ CD 并延长交 MN 于 Q ,连➓ EB 并延长交 MN 于 P. 求证:AP =AQ .证明:作点 E 关于 AG 的对称点 F ,连➓ AF 、CF 、QF ∵AG ⊥PQ ∴∠PAG=∠QAG=90°又∠GAE=∠GAF ∴∠PAG+∠GAE=∠QAG+∠GAF 即∠PAE=∠QAF∵E 、F 、C 、D 四点共圆 ∴∠AEF+∠FCQ=180° ∵EF ⊥AG ,PQ ⊥AG ∴EF ∥PQ∴∠PAF=∠AFE ∵AF=AE∴∠AFE=∠AEF ∴∠AEF=∠PAF∵∠PAF+∠QAF=180° ∴∠FCQ=∠QAF∴F 、C 、A 、Q 四点共圆 ∴∠AFQ=∠ACQ 又∠AEP=∠ACQ ∴∠AFQ=∠AEP在△AEP 和△AFQ 中 ∠AFQ=∠AEP AF=AE ∠QAF=∠PAE ∴△AEP ≌△AFQ ∴AP=AQ3、设 MN 是圆 O 的弦,过 MN 的中点 A 任作两弦 BC 、DE ,设 CD 、EB 分别交 MN 于 P 、Q . 求证:AP =AQ .(初二)证明:作 OF ⊥CD 于 F ,OG ⊥BE 于 G ,连➓ OP 、OQ 、OA 、AF 、AG ∵C 、D 、B 、E 四点共圆 ∴∠B=∠D ,∠E=∠C ∴△ABE ∽△ADC ∴AB = BE = 2BG =BGAD DC 2FD DF∴△ABG ∽△ADF ∴∠AGB=∠AFD ∴∠AGE=∠AFC ∵AM=AN , ∴OA ⊥MN又 OG ⊥BE ,∴∠OAQ+∠OGQ=180° ∴O 、A 、Q 、E 四点共圆 ∴∠AOQ=∠AGE 同理∠AOP=∠AFC ∴∠AOQ=∠AOP又∠OAQ=∠OAP=90°,OA=OA ∴△OAQ ➴△OAP ∴AP=AQ4、如图,分别以△ABC 的 AB 和 A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 ABFG 和正方形 ACDE ,点 O 是 DF 的中点,OP ⊥BC求证:BC=2OP (初二)证明:分别过 F 、A 、D 作直线 BC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 L 、M 、N ∵OF=OD ,DN ∥OP ∥FL ∴PN=PL∴OP 是✲形 DFLN 的中位线 ∴DN+FL=2OP ∵ABFG 是正方形 ∴∠ABM+∠FBL=90° 又∠BFL+∠FBL=90° ∴∠ABM=∠BFL又∠FLB=∠BMA=90°,BF=AB ∴△BFL ➴△ABM ∴FL=BM同理△AMC ➴△CND ∴CM=DN∴BM+CN=FL+DN ∴BC=FL+DN=2OP经 典 题(三)1、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 CD 相交于 F . 求证:CE =CF .(初二)证明:连➓ BD 交 AC 于 O 。
立体几何证明题常见题型01
A B CDP EF立体几何证明题常见题型1、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1==DC PD ,E 是PC 的中点,作PB EF ⊥交PB 于点F .(I) 证明: PA ∥平面EDB ;(II) 证明:PB ⊥平面EFD ;(III) 求三棱锥DEF P -的体积.2、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 ,AC BD ⊥,垂足为H ,PH 是四棱锥的高。
(Ⅰ)证明:平面PAC ⊥ 平面PBD ; (Ⅱ)若6AB =,APB ADB ∠=∠=60°,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3、如图,矩形ABCD 中,ABE AD 平面⊥,2===BC EB AE ,F 为CE 上的点,且ACE BF 平面⊥. (Ⅰ)求证:BCE AE 平面⊥; (Ⅱ)求证;BFD AE 平面//;(Ⅲ)求三棱锥BGF C -的体积.4、如图,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EF//AC ,AB=2,CE=EF=1 (Ⅰ)求证:AF//平面BDE ; (Ⅱ)求证:CF ⊥平面BDF;5、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D A MA 平面⊥,PD ∥MA ,E G F 、、分别为MB 、PC PB 、的中点,且2MA PD AD ==.(Ⅰ) 求证:平面PDC EFG 平面⊥;ABCDHPABCDEFA BCDEFG(Ⅱ)求三棱锥的体积之比与四棱锥ABCD P MAB P --.6、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D ⊥平面ABE ,AE=EB=BC=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2)求证:AE ∥平面BFD ; (3)求三棱锥C-BGF 的体积。
7、在三棱锥S —ABC 中,∠SAB =∠SAC =∠ACB =90°,且AC =BC =5,SB =55。
几何证明题初一
1、已知线段AB=CD,且AB∥C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C
B. ∠A=∠D
C. AB=BD
D. AC=BD(答案:B)
2、在三角形ABC中,若∠A+∠B=90°,则三角形ABC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答案:B)
3、已知点E、F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CD上,且AE=CF,则四边形BEDF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梯形(答案:A)
4、在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DE与BC的关系是:
A. DE=BC
B. DE∥BC且DE=1/2BC
C. DE⊥BC
D. DE与BC无关系(答案:B)
5、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点P、Q分别是OM、OA上的动点,则PQ 与OB的关系是:
A. PQ∥OB
B. PQ⊥OB
C. PQ与OB相交但不垂直
D. PQ与OB的位置关系不确定(答案:B)
6、在三角形ABC中,若AB=AC,则∠B与∠C的关系是:
A. ∠B>∠C
B. ∠B<∠C
C. ∠B=∠C
D. ∠B与∠C的大小关系不确定(答案:C)
7、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AB=CD,则四边形ABCD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答案:A)
8、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上的一点,且BD=DC,AD⊥BC,则三角形ABC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答案:D)。
几何证明题
1、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F是AB上的一点,且BF=BD,若EF=A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 ∠EAFB. ∠B = ∠EACC. ∠B + ∠EAF = 180°D. ∠B与∠EAF互余(答案:A)2、在圆O中,弦AB与弦CD相交于点P,若∠APB = 60°,且AP = B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边形ADBC是矩形B. 四边形ADBC是菱形C. 四边形ADBC是等腰梯形D. 四边形ADBC是直角梯形(答案:C)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EF = 2,则对角线AC的长为:A. 1B. 2C. 3D. 4(答案:D)4、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D是AC上的一点,且AD = BD,若AC = 6,则CD的长为:A. 2B. 3C. 4D. 5(答案:B)5、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EF = 5,且EF与BC之间的距离为4,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A. 18B. 20C. 24D. 32(答案:C)6、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上的一点,且AD平分∠BAC,若AB = 5,AC = 3,BD = 2,则CD的长为:A. 2B. 3C. 4D. 5(答案:B)7、在圆O中,弦AB与弦CD垂直相交于点P,若AP = 2,BP = 4,CP = 1,则DP的长为:A. √5B. √10C. √15D. √20(答案:D)8、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上的点,且AE = CF,若∠A = 60°,AB = 4,AE = 2,则EF的长为:A. 2B. 2√3C. 4D. 4√3(答案:B)。
数学几何证明题
数学几何证明题一、在三角形ABC中,若AB = AC,且D为BC的中点,则AD与BC的关系是?A. AD垂直于BCB. AD平行于BCC. AD是BC的一半D. AD与BC相交于一点非中点(答案)A二、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 = BC,则该平行四边形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答案)B三、在圆O中,弦AB与弦CD相交于点P,若AP = PB,且CP = PD,则OP与AB、CD的关系是?A. OP垂直于AB且垂直于CDB. OP平行于AB且平行于CDC. OP是AB、CD的角平分线D. OP与AB、CD无特定关系(答案)A四、在三角形ABC中,若角A = 60度,且角B的平分线与角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角D的度数是?A. 30度B. 60度C. 90度D. 120度(答案)C五、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AC = 2AB,则角AOB的度数是?A. 30度B. 45度C. 60度D. 90度(答案)C六、在三角形ABC中,若D、E分别是AB、AC的中点,且DE = 1/3BC,则三角形ABC的形状是?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一般三角形(答案)C七、在圆O中,若弦AB的长度等于半径OA,则角AOB的度数是?A. 30度B. 45度C. 60度D. 90度(答案)C(注:此题假设弦AB不是直径)八、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M、N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MN = 1/2AD,则平行四边形ABCD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但此选项不可能,因为已给出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九、在三角形ABC中,若角A = 角B + 角C,则三角形ABC是?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答案)C十、在圆O中,若弦AB与弦CD平行,且AB = 2CD,则弦AB与弦CD之间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是?A. 等于半径B. 小于半径C. 大于半径D. 与半径无关(答案)B(注:此题假设弦AB与弦CD不是同一个圆上的直径)。
初一几何证明题
初一几何证明题1.已知AB∥CD,∠1=∠2,证明:∠XXX∠XXX。
根据平行线内角相等的性质,可得∠1=∠2=∠XXX。
同时,因为AB∥CD,所以∠BEF+∠EFC=180°,即∠BEF=180°-∠XXX。
代入前面的等式,可得∠XXX∠XXX。
2.如图2,AB∥CD,∠3∶∠2=3∶1,求∠1的度数。
根据平行线内角相等的性质,可得∠1=180°-∠2.又因为∠3∶∠2=3∶1,所以∠3=3x,∠2=x。
代入前面的等式,可得∠1=180°-x。
因此,∠1+∠2+∠3=180°,即4x=180°,x=45°。
代入前面的等式,可得∠1=135°。
3.如图3,C在AB的延长线上,CE⊥AF于E,交FB于D,若∠F=40°,∠C=20°,求∠XXX的度数。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A=90°。
又因为CE⊥AF,所以∠EAF=90°-∠F=5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可得∠EFA=180°-∠F-∠EAF=90°。
因为AB∥CD,所以∠XXX∠EFA=90°。
4.如图4,EF∥AD,∠1=∠2,∠BAC=80°。
求证:∠AGD=100°。
因为EF∥AD,所以∠AGD=∠AGE。
又因为∠BAC=80°,所以∠XXX°-∠BAC/2=50°。
因为∠1=∠2,所以∠DGE=∠AGE=180°-∠1-∠GAC=50°。
因此,∠AGD=∠AGE=50°+∠DGE=100°。
5.如图5,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XXX°方向。
求∠C的度数。
根据题意,可画出如图6所示的图形。
几何证明练习题及答案
几何证明练习题及答案题目1: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垂直于BC。
证明: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全等。
答案:由于AB=AC,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BAD等于角CAD。
又因为AD垂直于BC,所以角ADB和角ADC都是直角。
因此,我们有:- AD=AD(公共边)- ∠BAD=∠CAD(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DB=∠ADC=90°(直角)根据SAS(边角边)全等条件,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全等。
题目2: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点E在AB上,点F在AC上,且BE=CF。
证明:三角形AEF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由于AB=AC,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ABC等于角ACB。
又因为BE=CF,我们可以得出:- AB=AC(已知)- BE=CF(已知)- ∠ABC=∠ACB(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SSS(边边边)全等条件,三角形BEC与三角形CFB全等。
因此,角BEC等于角CFB。
由于角AEF是三角形AEF的外角,根据外角定理,角AEF等于角BEC加角CFB。
因此:- ∠AEF=∠BEC+∠CFB- ∠AEF=2∠BEC(因为∠BEC=∠CFB)由于角AEF是三角形AEF的两个相等的角,所以三角形AEF是等腰三角形。
题目3:已知四边形ABCD中,AB平行于CD,BC平行于AD,且AB=CD。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由于AB平行于CD且BC平行于A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出AD也平行于BC。
因此,四边形ABCD的对边都是平行的。
又因为AB=C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我们可以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题目4: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等于角C,点D在BC上,且AD垂直于BC。
证明:三角形ABD与三角形CBD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由于角A等于角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我们可以得出角A+角C+角B=180°。
【专题】典型的尺规作图+简单几何证明
20题典型的尺规作图+简单几何证明(一)编辑:天道酬勤尺规作图专题复习【知识回顾】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
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
2、五种基本作图: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③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⑤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一.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如图,线段a求作:线段AB,使AB=a作法:(1)作射线AP;(2)在射线AP上截取AB=a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二.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作法:(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 (2)连接PQ交MN于O,则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三.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1)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MN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2(3)作射线OP.则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四.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作射线O'A'(2)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3)以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M';(4)以M'为圆心,以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5)连接O'N'并延长到B'。
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五.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是直线AB上一点求作:直线CD,是CD经过点P,且CD⊥AB。
作法:(1)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M、N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3)过D、Q作直线CD.则直线CD是求作的直线。
初中经典几何证明练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初中几何证明题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证明:过点G 作GH ⊥AB 于H ,连接OE ∵EG ⊥CO ,EF ⊥AB∴∠EGO=90°,∠EFO=90° ∴∠EGO+∠EFO=180° ∴E 、G 、O 、F 四点共圆 ∴∠GEO=∠HFG∵∠EGO=∠FHG=90° ∴△EGO ∽△FHG ∴FG EO =HGGO∵GH ⊥AB ,CD ⊥AB ∴GH ∥CD∴CD COHG GO =∴CDCO FG EO = ∵EO=CO ∴CD=GF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点,∠PAD =∠PDA =15°。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ADM ,连接MP ∵∠MAD=60°,∠PAD=15° ∴∠MAP=∠MAD+∠PAD=75° ∵∠BAD=90°,∠PAD=15°∴∠BAP=∠BAD-∠PAD=90°-15°=75° ∴∠BAP=∠MAP ∵MA=BA ,AP=AP ∴△MAP ≌△BAP∴∠BPA=∠MPA ,MP=BP 同理∠CPD=∠MPD ,MP=CP ∵∠PAD =∠PDA =15°∴PA=PD ,∠BAP=∠CDP=75° ∵BA=CD∴△BAP ≌∠CDP ∴∠BPA=∠CPD∵∠BPA=∠MPA ,∠CPD=∠MPD ∴∠MPA=∠MPD=75°∴∠BPC=360°-75°×4=60°∵MP=BP ,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证明:连接AC ,取AC 的中点G,连接NG 、MG ∵CN=DN ,CG=DG ∴GN ∥AD ,GN=21AD ∴∠DEN=∠GNM ∵AM=BM ,AG=CG ∴GM ∥BC ,GM=21BC ∴∠F=∠GMN ∵AD=BC ∴GN=GM∴∠GMN=∠GNM ∴∠DEN=∠F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证明:(1)延长AD 交圆于F ,连接BF ,过点O 作OG ⊥AD 于G ∵OG ⊥AF ∴AG=FG ∵AB⌒ =AB ⌒ ∴∠F=∠ACB又AD ⊥BC ,BE ⊥AC ∴∠BHD+∠DBH=90° ∠ACB+∠DBH=90° ∴∠ACB=∠BHD ∴∠F=∠BHD∴BH=BF 又AD ⊥BC ∴DH=DF∴AH=AG+GH=FG+GH=GH+DH+DF+GH=2GH+2DH=2(GH+DH )=2GD 又AD ⊥BC ,OM ⊥BC ,OG ⊥AD ∴四边形OMDG 是矩形 ∴OM=GD ∴AH=2OM (2)连接OB 、OC∵∠BAC=60∴∠BOC=120° ∵OB=OC ,OM ⊥BC ∴∠BOM=21∠BOC=60°∴∠OBM=30° ∴BO=2OM由(1)知AH=2OM ∴AH=BO=AO2、设MN 是圆O 外一条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割线交圆O 于B 、C 及D 、E ,连接CD 并延长交MN 于Q ,连接EB 并延长交MN 于P. 求证:AP =AQ .证明:作点E 关于AG 的对称点F ,连接AF 、CF 、QF ∵AG ⊥PQ ∴∠PAG=∠QAG=90°又∠GAE=∠GAF ∴∠PAG+∠GAE=∠QAG+∠GAF 即∠PAE=∠QAF∵E 、F 、C 、D 四点共圆 ∴∠AEF+∠FCQ=180° ∵EF ⊥AG ,PQ ⊥AG ∴EF ∥PQ∴∠PAF=∠AFE ∵AF=AE∴∠AFE=∠AEF ∴∠AEF=∠PAF ∵∠PAF+∠QAF=180° ∴∠FCQ=∠QAF ∴F 、C 、A 、Q 四点共圆 ∴∠AFQ=∠ACQ 又∠AEP=∠ACQ ∴∠AFQ=∠AEP3、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证明:作OF ⊥CD 于F ,OG ⊥BE 于G ,连接OP 、OQ 、OA 、AF 、AG ∵C 、D 、B 、E 四点共圆 ∴∠B=∠D ,∠E=∠C ∴△ABE ∽△ADC ∴DFBGFD 2BG 2DC BE AD AB === ∴△ABG ∽△ADF ∴∠AGB=∠AFD ∴∠AGE=∠AFC ∵AM=AN , ∴OA ⊥MN 又OG ⊥BE ,∴∠OAQ+∠OGQ=180° ∴O 、A 、Q 、E 四点共圆 ∴∠AOQ=∠AGE 同理∠AOP=∠AFC ∴∠AOQ=∠AOP又∠OAQ=∠OAP=90°,OA=OA ∴△OAQ ≌△OAP在△AEP 和△AFQ 中 ∠AFQ=∠AEP AF=AE ∠QAF=∠PAE ∴△AEP ≌△AFQ ∴AP=AQ4、如图,分别以△ABC 的AB 和A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BFG 和正方形ACDE ,点O 是DF 的中点,OP ⊥BC求证:BC=2OP (初二)证明:分别过F 、A 、D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L 、M 、N ∵OF=OD ,DN ∥OP ∥FL ∴PN=PL∴OP 是梯形DFLN 的中位线 ∴DN+FL=2OP ∵ABFG 是正方形 ∴∠ABM+∠FBL=90° 又∠BFL+∠FBL=90° ∴∠ABM=∠BFL又∠FLB=∠BMA=90°,BF=AB ∴△BFL ≌△ABM ∴FL=BM同理△AMC ≌△CND ∴CM=DN∴BM+CN=FL+DN ∴BC=FL+DN=2OP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证明:连接BD 交AC 于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