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和古体诗 比较异同的图表
歌行,乐府,古风之区别
乐府·古风·歌行体——古诗体式简谈兼对中学课本两处诗体说法的商榷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徐志平我国古付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
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
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
但是,从古付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
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杒甫的《石壕吏》格律教宽,叫古风……‛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
人们习惯上把杒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的‚异‛,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
而杒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我国古付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付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
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我国诗歌之源。
至汉付,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
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
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
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付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之异同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之异同·汉乐府·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平民化?)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
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古诗十九首)。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之异同查看批注(一)内容上,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有共同的一面,即都反映征夫(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都表现追求人生享乐、及时行乐的生活观;但汉乐府民歌多反映社会面貌,《古诗十九首》多关注人生,题材范围宽窄不同。
艺术上,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表现方法、诗体、风格、语言等各具特色。
从内容上看,(作者的层次有别)汉乐府民歌出于社会下层群众之口,题材范围很广泛。
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表达了人民自己的心声,道出了人民自己的爱和憎,广泛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痛苦生活,像镜子一样照出了两汉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面貌。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桓灵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
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
《古诗十九首》就是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生活的病态反映,它的题材范围比起汉乐府民歌来,就狭窄得多了。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ppt课件
一、汉乐府的含义
• 1、音乐机关的名称
• 职能: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广泛收集民歌。
2、诗歌体裁的名称
汉代人把配乐的歌辞叫歌诗,魏晋以后,人们 便将这种在乐府机关合过乐的歌诗直接称为“乐 府”,而将没有入乐的诗歌称为“徒诗”,于是, 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最完备 的一部总集。
•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 刘勰《文心雕龙》:“五言之冠冕。” • 钟嵘《诗品》:“精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字千金。” • 王世懋《艺圃撷余》:“五言之《诗经》。”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青青河畔草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回车驾言迈》
• 回:转。东风:春风。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 考:老也。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寿考:犹言老寿。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 奄忽:急遽。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 随物化:指死亡。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 荣名:指荣禄和声名。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
乐府诗与古诗之比较乐府诗乐府诗、古诗与近体诗《汉诗选》姓名:座号一、诗的演变与比较二、认识《昭明文选》1.原名:文选。
2.编者: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编。
3.卷数:凡六十卷。
4.作品时代:选录秦汉,下逮齐梁之诗文。
5.选录标准:「事出于沉思(有深度),义归乎翰藻(有文采)」。
分为三十八类,按时代编排6.内容:所选包括诗,赋,文,书,论等,史书只取史论。
7.注家:(1)唐注文选有二:(A)显庆中李善为之注。
(B)开元间,吕延祚复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之注,称为《五臣注》。
(2)南宋后,取李善与《五臣注》合刻,称《六臣注文选》。
其中惟李善注释音训最详,也最有名。
8.价值:为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四库全书列为集部总集之首。
(诗经是诗歌总集)9.《文选》后来广为流传,淹没了当时所有的选择,成为齐梁以前文章选集的唯一传本。
自唐以后,几乎成为士大夫必修的课本,杜甫告诫他的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宋人谚语也说:「《文选》烂,秀才半。
」后代文人研究《文选》和注解,形成一项专门学问,叫做「文选学」,就可看出这本选集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补充1.(古诗)《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2.(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中国古诗的分类ppt课件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元 白朴
元 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
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14
下面的诗歌可以怎样分类?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9 。
词: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 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根 据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 (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豪放派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势恢弘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
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豪放
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11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 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3
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事物为描写对象,思想上 往往是托物言志。如王冕《墨梅》。
思乡诗:长期漂泊在外,总会引起思乡之情。古 代这类诗歌特别多。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律诗、绝句与乐府诗歌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古诗、律诗、绝句与乐府诗歌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古诗、律诗、绝句与乐府诗歌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首先这几个概念不是独立的,他们有时是相互交叉的。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中国诗体。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后面还有详细说明)。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总而言之,区别在于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
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
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
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古诗与乐府诗的比较
高三國文複習─韻文篇樂府詩及近體詩*文體簡介—樂府(一)「樂府」的意義1.「樂府」本為官署之名,秦時已有樂府官,掌國家的祭典樂制。
2.漢武帝時正式成立樂府官署。
漢書禮樂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採詩夜誦。
」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命李延年作新聲曲。
後人便把那些協律的詩歌稱為樂府。
此為「樂府」之所本。
3.後來樂府詩的擬製漸多,於是有入樂的、有不入樂的、有創製的、有摹擬的等等之分,但無論名實是否相符,仍一概稱之為樂府。
4.樂府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製作宗廟的樂章,以歌功頌德,點綴昇平;一方面是為了蒐集民間歌謠,了解民間對統治階級的意見,以便採取統治的對策。
不論其設置目的何在,在客觀上它起了蒐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使當時四散於民間,僅靠口頭流傳的許多作品得以集中和記錄下來,這在文學史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特色:是配樂的歌辭,有些甚至有明顯的音樂性,如:歌、行、引、曲、辭、吟、謠、調、詠、唱、怨、嘆、弄、操等命題。
(三)演變發展1.漢樂府:(1)與古詩同為漢代詩歌的雙葩。
(2)民歌樂府為精華,大都是人民的口頭創作。
(3)名篇:江南可採蓮、陌上桑、孔雀東南飛、上山採蘼蕪。
2.南北朝樂府:南朝樂府婉轉柔美:如長干曲。
北朝樂府樸質雄渾:如木蘭詩、敕勒川。
3.新樂府:(1)郭茂倩曰:「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辭實樂府,而未嘗被於聲,故曰新樂府也。
」形成於唐初,確立於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
(2)不入樂,也不沿用舊題,另立新題,形式上已近古體詩。
(3)元、白所作新樂府以反映社會寫實為主,如:白居易賣炭翁、杜陵叟。
(四)漢樂府民歌的影響1.漢樂府民歌繼承並發展了周代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對後代詩歌的影響也表現在這種「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上。
2.漢樂府詩歌的影響還表現在對新的詩歌形式的創造上,創造了雜言體與五言體。
3.在藝術手法上,特別是在敘事詩的寫作技巧上,漢樂府詩歌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
乐府诗与古诗比较论
乐府诗与古诗比较论乐府诗与古诗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它们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乐府诗和古诗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历史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将从内容、形式、风格等多个方面对乐府诗与古诗进行比较和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两种文学形式。
从内容上来看,乐府诗一般以民间的生活、情感和民俗为题材,以婚嫁、生活、爱情、农事等为常见题材,同时也以抒发感情、表达爱国思想等为主要内容。
而古诗则更加广泛,既包括了以山水花鸟、季节变化为题材的田园诗,也包括了以政治抒情、爱情抒情、宫怨抒情等不同内容的诗歌。
乐府诗更加贴近民间生活,而古诗则更加广泛多样。
从形式上来看,乐府诗一般是五言或七言绝句,也有以词牌为基础的诗歌,如《长恨歌》等。
古诗也有五言、七言绝句,但同时还有律诗、词、曲等不同形式的诗歌。
在形式上,乐府诗相对古诗更加单一,古诗则更加多样化。
从风格上来看,乐府诗一般比较简单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往往直抒胸臆,直面人生。
而古诗则更加讲究意境与情感的交融,注重意象与比喻的艺术,更注重诗意的表达。
乐府诗更加直白,而古诗则更加含蓄。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乐府诗与古诗都有着独特的地位。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民间诗歌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民俗信息。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诗则更加丰富多样,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古诗以其博大精深的魅力,影响了几千年的华夏文化。
在古代文学史上,古诗是中国文学精品的集中展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乃至整个社会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乐府诗与古诗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乐府诗贴近民间生活、情感真挚,风格朴实直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道风景线。
而古诗则更加丰富多样,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乐府诗和古诗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诗歌鉴赏附表表现手法
附表1:古代诗歌分类一、从诗歌的体裁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也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开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按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接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那么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风光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展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汉乐府与_古诗十九首_的异同
采蘼芜》揭示了故夫被迫离异的心理。 “新人虽言好,未若 故人姝”表现了对故人的不舍;“新人不如故人”更进一步 揭示了故夫被迫抛弃妻子的痛苦,让人不禁想起《孔雀东 南飞》。 它鞭挞的不是抛弃妻子的故夫,而是整个封建社 会婚姻不能自主的现实。 “《陌上桑》反映的正是西汉的外 戚霍光、东汉外戚窦氏和梁氏的罪行,它以秦罗敷的据婚 这一富有喜剧色彩的情节狠狠鞭挞了上流贵族社会无耻 的品格”。 [5]可见乐府诗中也不乏抨击上层社会的作品。 通过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些作品按照创作者来归
关键词: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相异 相似
刘 勰 《文 心 雕 龙·明 诗 》云 :“又 古 诗 佳 丽 ,或 称 枚 叔 , 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 观 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赋物,实五言之冠冕也。 ”钟 嵘《诗品序》言:“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故是炎 汉之治。 ”李善《文选》卷二十九注:“五言,并云古诗,盖 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 ”释皎然《诗式》曰: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条中有“《十九首》词精意炳婉 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盖东汉之文体。 ”胡应麟《诗·内 编》中有:“古诗短体如《十九首》,长体如《孔雀东南飞》, 皆不假雕琢,工极天然,百代而下,当无继者。 ”从古至 今,人们对于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讨论的热情从来没 有冷却过,可见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有极高的艺术魅 力和文学价值。
(二)在内容上存在差别 乐府诗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其中有表现普 通百姓生活疾苦的诗作,也不乏描写富贵之家的作品,还 有的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恨作了大胆的袒露和表白。 如 作品《战城南》中通过描写阵亡将士的尸体来表明战争的 残酷性:“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乌鸦争相吃 阵亡将士的尸体,可见战争的血腥。 《上邪》则表现了对爱 情的大胆追求;“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 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其中的一项成为事实尚且不可能, 更何况是五项一起实现,可见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上山
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
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体裁分类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骨干和基础,它以其简练明快的形式和鲜明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古体诗主要包括乐府、风、雅、颂四种体裁。
1. 乐府: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主要形式之一,往往以民歌的形式传唱。
它以鲜明的情感表达和明快的节奏感为特点。
乐府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寄寓着社会的期望和呼声。
2. 风:风是古代诗歌中最早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以地理景观描绘为主,以自然风景和人物形象为题材。
风诗以其简洁明了、节奏感强烈的特点而受到高度赞誉。
3. 雅:雅是以乐府诗为基础,扩展并形成独特风格的一种古体诗。
雅诗多以宫廷生活和人物形象为题材,风格细腻而含蓄。
4. 颂:颂是古代诗歌中表达对君主或英雄事迹的歌唱形式,多为丧葬之用。
颂诗通常以诸侯或贵族的英勇事迹和品德美好为主题,旨在赞美和纪念英雄人物。
二、绝句词绝句词是古代诗词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四句、每句五、七、五、七个字为基本形态,格律严谨,意境深远。
从体裁上来看,绝句词可分为琴曲、骈文和游仙三种形式。
1. 琴曲:琴曲词又称乐府曲,以古乐府诗的形式为基础,融入了音乐和歌唱的要素。
琴曲词以音乐节奏为主导,通常用于宴会或娱乐场合。
2. 骈文:骈文词是绝句词的一种变体,它采用四句、每句七、七、九、九个字的格律,旨在突破绝句的限制,表达更加丰富多样的意境。
3. 游仙:游仙词是以仙境与游玩为主题的绝句词形式,通常描述了人们在幻想中游历仙境的美妙场景和情感体验。
游仙词以浪漫、幻想为主要特点,形象鲜明,意境深远。
三、律诗律诗是古代诗词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格律严谨、押韵和谐为特点,常用于宫廷文化和文人雅集。
律诗主要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异同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异同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 “又古诗佳丽, 或称枚叔, 其《孤竹》一篇, 则傅毅之词, 比采而推, 两汉之作乎?观其结体散文, 直而不野, 婉转赋物, 实五言之冠冕也。
”钟嵘《诗品序》言: “古诗眇邈, 人世难详, 推其文体, 故是炎汉之治。
”李善《文选》卷二十九注: “五言, 并云古诗, 盖不知作者, 或云枚乘, 疑不能明也。
”释皎然《诗式》曰: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条中有“《十九首》词精意炳婉而成章, 始见作用之功, 盖东汉之文体。
” 胡应麟《诗?内编》中有: “古诗短体如《十九首》, 长体如《孔雀东南飞》, 皆不假雕琢, 工极天然, 百代而下, 当无继者。
”从古至今, 人们对于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讨论的热情从来没有冷却过, 可见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一、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的不同之处“古诗和乐府除了在音乐意义上有所区别外, 实际是二而一的东西。
现在乐府古词中, 假如哪一篇失去了当时合乐的标题, 无所归类, 则我们也不得不泛称之为古诗; 同样, 现存古诗中, 假如某一篇被我们发现了原来和乐的标题, 则它马上又会变成乐府歌词了”。
[1] 由此可见, 有无合乐的标题是古诗和乐府诗的区别之一。
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12 类, 其中汉乐府的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中, “相和曲”有“丝竹更相和”之意,是流行于北方的民歌; “鼓吹曲”是当时北方的乐曲, 主要用于军乐。
“绕歌十八曲”一部分歌词为西汉民歌, 也就是说“音乐是汉乐府的灵魂”。
[2] 虽然如此, 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毕竟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因此两者除了在有无合乐的标题上有区别外, 还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一)创作主体不同《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者大都是充满羁旅情怀的游子。
关于其作者,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证, 首先是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分析。
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
---------------------------------------------------------------最新资料推荐------------------------------------------------------乐府诗与古诗之表解乐府诗与古诗之比较区别滥觞成立发展性质与形式作品来源代表作乐府诗(歌、行、歌引、引、曲、吟)汉武帝成立「乐府」之官署,职在采民间诗歌,被管弦以入乐凡经乐府采获保存之诗歌,皆称「乐府诗」1.产生于两汉2.发达于南北朝3.没落于隋唐4.变调于中唐1.可被之管弦2.多长短句3.偶数句必押韵4.可以换韵5.不须对仗6.句数、字数均不限制7.多叙事8.贵遒劲1.主要采获自民间诗歌(大抵作者以佚)2.士人之仿制而入乐府者(略可之其作者)1.最有名为西汉李延年「佳人歌」2.佚名「陌上桑」古诗(古风、古体诗)汉代已有古诗,唯「古诗」之名,实始于唐,系别于「近体诗」而言1.五言古诗由乐府演变而来。
班固「咏史诗」,为最早之五言古诗2.七言古诗亦受乐府影响,曹丕「燕歌行」为最早之七言古诗1.以六言、七言为主2.篇幅长3.长句騈语多1.只可颂,不可歌2.多五言、七言(句法整齐)3.用韵较自由,只求韵谐而已4.可以换韵5.不讲究对仗6.句数、字数均不限制7.多言情8.尚温雅多为士大夫所创作1.东汉佚名「古诗十九首」,为最早成熟之五言古诗2.曹丕「燕歌行」,七言古诗正式成立乐府诗渊源「乐府」一官,秦已有之,至汉武帝设乐府官署,采民间诗歌,被以管弦,称为「乐府诗」名称乐府诗的标题仍留有入乐的痕迹,弄、歌、1 / 10行、吟、曲、怨、谣、辞、调、引、张等。
如长干行、饮马长城窟行、琵琶行、短歌行、游子吟、渭城曲、长恨歌、春闺怨等。
作者采民间歌谣者,作者已不可考。
而士人仿制而入乐府者,略可知其作者。
特色内容繁复,形式多变,句型参差,多长短句,但以五言较突出,可被管弦。
演变发展汉乐府 1 与古诗同为汉代诗歌文学的双葩2 精华是汉代民歌,大都是人民的口头创作。
乐府诗及古体诗
请说出下面诗句中的表现手法: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比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
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
府”。魏晋还把用乐府旧题写的诗称为 “乐府”。 唐代把仿照乐府写作的诗,称为“新乐
府”或“系乐府”。
宋元把“乐府”作为词、曲的别称。
汉代文学的主流是文人创作, 文人创作的主流是辞赋。乐府民歌 作为民间的创作,是非主流的存在。 这种非主流的民间创作,以其强大 的生命力逐渐影响了文人的创作, 最终促使诗歌蓬勃兴起,取代了辞 赋对文坛的统治。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
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
是民歌中常见的。 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 饰斧凿,有至今仍是人 们津津乐道的口语 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 自然的口语,也有新奇 幽默的比喻,这都是当 时文人的拟作中所没有 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猪羊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艺术特征与文学成就汉乐府民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第一次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汉乐府民歌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汉乐府民歌中不少作品表现了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汉乐府民歌表现了生动活泼的想象力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型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ppt课件
那么平仄如果首句变化,后面随之变化,仅四种:
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7
仄起平收: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皆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 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
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9
平 仄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 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 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 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 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 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5
平起平收:
•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古体诗与近体诗(共9张PPT)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 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 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 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 “歌”“行”“吟”“引” 即是古诗 的一种形式。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
古 古体诗 典 诗 歌 近体诗
绝句:五绝 七绝
(四句)
律诗:五律 七律
(八句)
排律 (八句以上)
《诗经》→ 《楚辞》→汉赋→汉 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 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
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
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
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
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 律绝诗句:五律绝 七律绝(八四句)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歌”“行”“吟”“引” 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 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 近幽体州诗 台在歌南》北、朝白的居齐易梁的时《期琵就琶已行发》端、,李到白唐的初《成梦熟游。天姥吟留别》、“歌”“行”“吟”“引” 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律古诗体: 诗五不律受近七体律诗(的八格句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歌”“行”“吟”“引” 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乐府诗和古体诗比较异同的图表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比较比较异同燕歌行——乐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似点∕相同点1. 表达当时民间的现实社会。
2. 都是思念夫君而写得诗歌。
相异点燕(Y ān )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体制七言诗五言诗形式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 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章法 五章三章句法前三章,一章三句,后三章,一章两句。
➢ 前六句追述始别,夹叙夹议➢ 中六句正叙相思之痛➢ 后四句缓收全篇,写岁月催老,徒思无益,决心“努力加餐饭”。
语言押韵平仄 以“凉”,“霜”,“翔”,“肠”,“乡”,“方”,“房”,“忘”,“裳”,“商”,“长”为韵脚 非一韵到底,第二句和三句的“离”、“里”是同音字。
第五和七句的“长”“风”是后鼻音。
第六和八句的“知”“枝”是翘舌音。
第九和十的“远”,“缓”是前鼻音。
第十二,十四和十六句的“返”,“晚”,“饭”是前鼻音。
第十三和十五句的“老”,“道”是韵脚一样的。
平仄不拘,每一句的第三个字和最后一字大多是以平为主。
不讲究平仄,没有局限 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 辞藻华美单纯优美的语言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题材全诗用一种如泣如诉的笔调写一个妇女在深秋之夜对远方丈夫的思念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作品风格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 ➢ 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 善于运用兴比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
主要的异同《燕歌行》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而《行行重行行》是描述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
总结艺术上,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表现方法、诗体、风格、语言等各具特色。
乐府、近体诗、古体诗
1、乐府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
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
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
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
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乐府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
两汉乐府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
西汉朝廷负责管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
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
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乐。
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
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
老街味道唐诗三百首格律浅析上篇乐府与古体诗
老街味道唐诗三百首格律浅析上篇乐府与古体诗很多朋友学了格律知识后,看《唐诗三百首》越看越糊涂,怎么律诗里有好多不合律的诗?绝句和乐府里又有古体又有律体?老街味道分两篇讲一讲《唐诗三百首》里面的各体诗,有疏漏谬误处请大家一定指正。
上篇:乐府与古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押韵可以平声韵、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可换韵、可用邻韵平仄不拘、对仗不拘,黏连不拘。
注:唐诗三百首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中有六句的、有八句的、有八句以上的。
但是不包括绝句(四句的诗),古绝句都归入的绝句和乐府的目录下。
一、五言古诗 33首1、通篇平声韵一韵到底不用邻韵【挥:五微】《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三平调,结尾三个字都是平声,被称作三平调,是古体诗的句式。
如:随人归、吟松风、河星稀2、通篇入声韵一韵到底不用邻韵【九屑】《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3、通篇上声韵《长安遇冯著》作者:韦应物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本诗一韵到底不用邻韵【雨:七麌】4、通篇去声韵《梦李白·其二》作者: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本诗用邻韵除了【累:四纸】外,其他韵脚都是【四寘】5、换韵《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