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鸟的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中的飞鸟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信息来源:诗经文化网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18:12 文章编辑:晓华
耿嫦娥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篇往往用物、特别是动物形象来表达感情。可以说,不懂名物及其相关制度,就读不懂《诗经》。正如纳兰性德在给《毛诗名物解》写的序中所说:“六经名物之多,无逾于《诗》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靡一不具,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在。”这些名物都与比兴有着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诗经》中表现男女恋情和婚嫁场面的诗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先民们在写到这方面的内容时,往往不直接言情,而是委婉道出,这就要得力于“兴”的运用。钟敬文曾将“兴”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借物以起兴,和后面的诗意不相关的,这可以叫做“纯兴诗”;另一种是借物以起兴,隐约中皆略暗示点后面的诗意的,这可以叫做“兴而带有比意的诗”。纵览《诗经》,可以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情诗与鸟有关。如《周南•关雎》中的“雎鸠”、《召南•鹊巢》中的“鸠”、《邶风•燕燕》中的“燕子”、《邶风•雄雉》中的“雄雉”、《鄘风•鹑之奔奔》中的“鹑”、《曹风•候人》中的“鹈”、《曹风•鸤鸠》中的“鸤鸠”、《幽风•鸱鸮》中的“鸱鸮”、《生民之什•凫鷖》中的“凫鷖”、《臣工之什•振鹭》中的“白鹭”、《商颂•玄鸟》的“玄鸟”等等。诗人们或以鸟起兴,或以鸟为喻。在这里鸟成为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与情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借“飞鸟”的意象来写青年男女相悦相爱的相恋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留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表现的是男子对姑娘的一见钟情。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八字,这是诗人借眼前的景物作为诗的发端,而关雎的和鸣又可用来比喻男女求偶,和下面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意义上有着联系,所以是“兴而比”,表达男子强烈的思慕之情。“雎鸠”本是鱼鹰类水鸟,释名鹗、鱼鹰、沸波、下窟乌。相传此种鸟有定偶,故常用以喻男女之恋。《毛传》首章云:“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睢之有别焉。又言:后妃
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静之善女,宣为君子之好匹皆以淑女指后妃。”总之,雎鸠是贞鸟,是爱情专一的象征。所以后面有“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钟鼓乐之”等句子来表现男子的执着追求。
再如《邶风•匏有苦叶》写的是秋天已到,女子在济水边等待未婚夫来迎娶的急切心情。但是爱人却迟迟没有迎娶新娘。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猕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儒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鷕”,雌雉声也。写母野鸡咕咕地叫着,勾起了她对未婚夫的思念。朱熹《集传》说:“飞曰雌雄,走曰牝牡。”这句是说野鸡啼叫寻求它的配偶,以此来比男女相互慕求。诗中主人公是个已订婚或与所爱之人私定终身的女子。只是迟迟未见迎娶,心中不安。眼见秋水涨溢,雉求伴,雁南飞,所有这些活泼生动的景象都只能加深她对爱人的思念。她天天站在济水渡口盼望和等待着那人涉水,在河里结冰前来迎娶她。这首诗巧妙地利用了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结构布局舒缓有致,于无心处见匠心。
二、用“飞鸟”意象来体现夫思妇、妇思夫的思妇诗
在一个个远离家园的丈夫身后,是一个个妇人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苦。古代的诗人描绘了思妇们复杂而痛苦的情结,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思妇诗。这类诗人借“飞鸟”来表现妻子对于在外丈夫的思念,担心服役于外的丈夫安全,不知道何时归?也有写丈夫对于即将远去妻子的不舍,以此来表达夫妻不能团聚的离别之苦、相思之苦。
《邶风•雄雉》表现的是妇人思念征战在外的君子。
雄雉于飞,泄泄其与。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藏。
朱熹作如是解:“兴也。”“其君子从役于外,故言雄飞,舒缓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从役于外,而自遣阻隔。”对“上下其音”他解释道:“言其飞鸣自得也。”[4]意即首章写妇人看到雄雉鼓翼而飞,由此联想到远役的丈夫,心中思念,不胜孤独。二章继写妇人听到雄雉鸣叫,自得其乐,大有人不如鸟之感,思夫之情更盛。妻子由此而成思,由思成忧,由忧成怨,愤怒指责那些使得夫妻离散的“君子“们,骂他们不讲德行,不行善政,造成了人世的苦难。这切中要害的一击,使诗的意义远远超出一般思妇诗的范畴。
再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嫁时依依惜别的诗。写丈夫思念妻子。
燕燕于飞,差池其宇。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勖塞渊。终温且惠,淑甚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蒋立甫先生在《诗经选注》中认为“这是卫君送妹妹出嫁的诗”。[5]“庄姜无子,以陈女戴妫之子完为己子,庄公卒,完即位,嬖人之子州吁弑之。故戴妫大归于陈,而庄姜送之,故作此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和“燕燕于飞,上下其音”都是在以双燕其飞、长相追随的形象来反兴这种送嫁时的离别之情。对最后一章朱熹释为:“戴妫之贤如此,又以先君之恩勉我,使我常常念之而不失其字也。杨氏曰,州吁之暴,桓公之死,戴妫之去,皆夫人失位,不见答于先君所致也。而戴妫犹以先君之恩勉其夫人,真可谓温且惠矣。”[7]“燕”本是一种候鸟,有离居之意,然燕燕相随,彼此顾视,不相分飞,就为双飞燕,这是在用燕的双飞反兴人的别离。
三、借“飞鸟”意象写女方被男方遗弃后哀怨之情的弃妇诗
《诗经》中的弃妇诗作为中国弃妇诗的源头,为这类诗歌建立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弃妇诗是指以见弃女子之经验感受为主题的诗。通常是站在弃妇的立场,诉说在恋爱或婚姻关系中被情郎或夫君遗弃之处境和心情,或哀悼自己遭遇不幸或埋怨男方负情背信,或期盼对方回心转意。这类诗常借“飞鸟”来表现男子的无情无义。
例如《秦风•晨风》一诗。写丈夫久不回家,杳无音信。因而怨而叹之,体现了女子对丈夫爱怨交织的感情。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