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章节大作业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存储器7.1 ⼀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哪⼏级存储器?它们各起什么作⽤?性能上有什么特点?答:⼀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3级存储器结构:⾼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是⼀种⾼速、⼩容量存储器,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以提⾼处理速度。
内存存取速度快,CPU可直接对它进⾏访问,⽤来存放计算机运⾏期间的⼤量程序和数据。
辅存存储容量⼤,价格低,CPU不能直接进⾏访问,通常⽤来存放系统程序、⼤型⽂件及数据库等。
7.2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哪两⼤类?随机存取存储器由哪⼏个部分组成?答:根据存取⽅式的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类。
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由地址译码电路、存储体、三态数据缓冲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7.3 什么是SRAM,DRAM,ROM,PROM,EPROM和EEPROM?答: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掩膜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7.4 常⽤的存储器⽚选控制⽅法有哪⼏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常⽤的存储器⽚选控制译码⽅法有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当存储器容量不⼤、所使⽤的存储芯⽚数量不多、⽽CPU寻址空间远远⼤于存储器容量时,可⽤⾼位地址线直接作为存储芯⽚的⽚选信号,每⼀根地址线选通⼀块芯⽚,这种⽅法称为线选法。
直观简单,但存在地址空间重叠问题。
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与各芯⽚的地址线相连接之外,其余⾼位地址总线全部经译码后作为各芯⽚的⽚选信号。
采⽤全译码法时,存储器的地址是连续的且唯⼀确定,即⽆地址间断和地址重叠现象。
部分译码法:将⾼位地址线中的⼀部分进⾏译码,产⽣⽚选信号。
该⽅法常⽤于不需要全部地址空间的寻址、采⽤线选法地址线⼜不够⽤的情况。
采⽤部分译码法存在地址空间重叠的问题。
第3章存储器作业1
第3章存储器作业1.名词解释:存储器、存储元、存储单元、存储器地址、存储周期、存取时间、存储器传输率2.列举实例说明下列存储器的存取方法顺序存储、直接存储、随即存储、关联存储3.比较RAM 的性能,填写下表。
RAM 类型存取速度集成度(位数/片)功耗/位成本易失性双极型SRAMDRAM 4.试说明半导体ROM 的分类,并进行性能比较。
5.比较EPROM 、Flash 、EEOROM 擦除策略的异同。
6.试说明存储系统是如何满足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器高速度、大容量、低成本的要求的。
7.请用4K ×4bit 的SRAM 芯片,组成一个8K ×8bit 的存储器。
画出该存储器与CPU连接的示意图。
8.请用2K ×8bit 的S RAM 芯片构成4K ×16bit 的存储器。
要求:(1)画出RAM 和CPU 连接的示意图。
(2)分析存储器的构成,写出每一部分可访问空间的地址范围(用16进制表示)。
9.DRAM 为什么要进行刷新?请说明DRAM 的刷新原理。
若用Intel2116(16K ×1bit )芯片构成64K ×8bit 的存储器,总共需要多少Intel2116芯片?若芯片内部存储元排成128×128的矩阵,芯片刷新周期为2ms ,采用异步刷新,问存储器刷新信号周期是多少?10.现有存储器SRAM 、DRAM 、Cache 、寄存器、磁盘、磁带、光盘,请在图中按要求填入适当的存储器名称。
11.设有若干片256K ×8位的SRAM 芯片,问:(1)采用字扩展方法构成2048KB 的存储器,需要多少片SRAM 芯片?该存储器需要多少字节地址位?A B C D E F G 小大快慢(2)画出该存储器与CPU连接的结构图,设CPU的接口信号有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MREQ#和R/W#。
写出译码器逻辑表达式。
(3)写出译码器逻辑表达式。
存储器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作业一、选择题1.和外存相比,内存的特点是()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2.某EPROM芯片上有19条地址线A0~A18,它的容量为()。
A.128K B.256K C.512K D.1024K3. 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A.RAM B.ROM C.PROM D.CD-ROM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存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A. 存储器存取时间B. 存储周期时间C. 存储器产品质量D. 性能/价格比5. 用一片EPROM芯片构成系统内存,其地址范围为F0000H~F0FFFH,无地址重叠,该内存的存储容量为()A.2KB B.4KB C.8KB D.16KB6. 计算机中地址的概念是内存储器各存储单元的编号,现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十六进制对它的地址进行编码,则编号可从0000H到()H。
A.32767 B.7FFF C.8000 D.8EEE7.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单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8. 内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A.可以直接交换信息B.不可以直接交换信息C.不可以交换信息D.可以间接交换信息9. 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A.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32根10. 下列存储器中哪一种存取速度最快()A.SRAM B.DRAM C.EPROM D.磁盘11. 存取周期是指()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12.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双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13. 有一静态RAM芯片的地址线为A0~A10,数据线为D0~D3,则该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A.1KB B.2KB C.1K×4位D.2K×4位14.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A. ROM和RAMB. RAMC. ROMD. 磁盘15.内存地址从40000H到BBFFFH共有()A.1024KB B.4096KB C.496KB D.448KB16.擦除EPROM是用()A.+5V电压 B.+15V电压C.+21V电压D.紫外光照射17. 需要定时刷新的存储器是()。
第五章存储器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五章存储器及其接口1.单项选择题(1)DRAM2164(64K╳1)外部引脚有()A.16 条地址线、2 条数据线B.8 条地址线、1 条数据线C.16 条地址线、1 条数据线 D.8 条地址线、2 条数据线(2)8086 能寻址内存贮器的最大地址范围为()A.64KBB.512KBC.1MBD.16KB(3)若用1K╳4b的组成2K╳8b的RAM,需要()。
A.2 片 B.16 片 C.4 片 D.8 片(4)某计算机的字长是否 2 位,它的存储容量是 64K 字节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16K B.16KB C.32K D.64K(5)采用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A.提高主存的速度 B.扩大外存的存储空间C.扩大存储器的寻址空间 D.提高外存的速度(6)RAM 存储器器中的信息是()A.可以读/写的 B.不会变动的C.可永久保留的D.便于携带的(7)用2164DRAM 芯片构成8086 的存储系统至少要()片A.16 B.32 C.64 D.8(8)8086 在进行存储器写操作时,引脚信号 M/IO 和 DT/R 应该是()A.00 B。
01 C。
10 D。
11(9)某SRAM 芯片上,有地址引脚线12 根,它内部的编址单元数量为()A.1024 B。
4096 C。
1200 D。
2K(11)Intel2167(16K╳1B)需要()条地址线寻址。
A.10 B.12 C.14 D.16(12)6116(2K╳8B)片子组成一个 64KB 的存贮器,可用来产生片选信号的地址线是()。
A.A0~A10B。
A~A15C。
A11~A15D。
A4~A19(13)计算一个存储器芯片容量的公式为()A.编址单元数╳数据线位数B。
编址单元数╳字节C.编址单元数╳字长D。
数据线位数╳字长(14)与 SRAM 相比,DRAM()A.存取速度快、容量大B。
存取速度慢、容量小C.存取速度快,容量小D。
存取速度慢,容量大(15)半导动态随机存储器大约需要每隔()对其刷新一次。
存储器作业
第3章综合作业
某系统CPU地址总线20条,数据总线8条,存储器系统由8KB的ROM(用2K*8位的2716芯片)和1KB的RAM(用1K*4位的2114芯片)组成,译码器采用74LS138。
要求:●画出CPU和存储器的连接图(采用全译码方式);
●确定地址范围(ROM处于低地址,RAM处于高地址);
●利用下列规范的逻辑电路符号表示(见附录)
●用Powerpoint做出演示电子版,两页,一页连接图,另一页为地址范围。
【说明】各班长或学习委员以班级为单位将压缩包发到我QQ邮箱;
班级中每个同学的文件命名方式:两位学号-姓名;【如】01-李丽
●电子版输出,打印并上交到耘慧422(文档上方写清:班级学号姓名)
●电子压缩包和输出文档上交截止时间:第9周周二。
●发现抄袭、雷同全部按零分计。
【附录】各种门电路的通用标准符号。
计算机组成习题5,6,8,9章答案
5.1 说明主存储器的组成,并比较SRAM和DRAM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DRAM的地址一般要分两次接收?
略。
5.2有一个64K×16位的存储器,由16K×1位的DRAM芯片(芯片内是128×128结构)构成,存储器读/写周期为500ns,问:
(1)需要多少片DRAM芯片?
(2)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如单元刷新间隔不超过2ms,则刷新信号周期是多少?
答:48.0098s
5.6CPU执行一段时间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3900次,主存完成的存取次数为100次,已知cache的存储周期为40ns,主存的存储周期为240ns。求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答:e=8/9=89%
Ta=45ns
5.7某处理器包含一片内Cache,容量为8K字节,且采用4路组相联结构,块的大小为4个32位字。当Cache未命中时,以分组方式从主存读取4个字到Cache,假定主存容量为16M字节。请说明:
操作码: 1111111111××××××(64条中选择60个编码即可)
其他编码方案,只要符合操作码扩展技术都可以
6.5什么是指令字长?什么是机器字长?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略:
6.6确定寻址方式的目的是什么?
略
6.7请说明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的不同。
略。
6.8简述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主要区别。
略。
6.9单项选择题
10.什么是中断嵌套?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中断嵌套?
略
11.中断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各自有何特点?
略
12.有哪几种中断优先级排队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略
13.解释下列名词:
(1)中断向量(2)中断隐指令(3)DMA(4)通道
数字电子技术第8章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习题及答案
第8章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8.1存储器概述自测练习1.存储器中可以保存的最小数据单位是()。
(a)位(b)字节(c)字2.指出下列存储器各有多少个基本存储单元?多少存储单元?多少字?字长多少?(a) 2K×8位()()()()(b) 256×2位()()()()(c) 1M×4位()()()()3.ROM是()存储器。
(a)非易失性(b)易失性(c)读/写(d)以字节组织的4.数据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
(a)读操作(b)启动操作(c)写操作(d)寻址操作5.RAM给定地址中存储的数据在()情况下会丢失。
(a)电源关闭(b)数据从该地址读出(c)在该地址写入数据(d)答案(a)和(c)6.具有256个地址的存储器有( )地址线。
(a)256条(b)6条(c)8条(d)16条7.可以存储256字节数据的存储容量是( )。
(a)256×1位(b)256×8位(c)1K×4位 (d)2K×1位答案:1.a2.(a)2048×8;2048;2048;8(b)512;256;256;2(c)1024×1024×4;1024×1024;1024×1024;43.a4.c5.d6.c7.b8.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自测练习1.动态存储器(DRAM)存储单元是利用()存储信息的,静态存储器(SRAM)存储单元是利用()存储信息的。
2.为了不丢失信息,DRAM必须定期进行()操作。
3.半导体存储器按读、写功能可分成()和()两大类。
4.RAM电路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
5.6116RAM有()根地址线,()根数据线,其存储容量为()位。
答案:1.栅极电容,触发器2.刷新3.只读存储器,读/写存储器4.地址译码,存储矩阵,读/写控制电路5.11,8,2K×8位8.3 只读存储器(ROM)自测练习1.ROM可分为()、()、()和()几种类型。
(蔡老师提供)第3章 多层次的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多层次的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 (3) 用512K ⨯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 (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RAM 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 解:(1) 共需条4641664226=⨯⨯M 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32846416=⨯⨯M M 个芯片(3) 主存共需多少1288464648464226=⨯⨯=⨯⨯M M M 个RA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 (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解:(1) 用16K ×8位的DRA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16448163264=⨯=⨯⨯K K 个芯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 0~D 7、D 8~D 15、D 16~D 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 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 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微机原理第五章作业
第五章作业1、描述层次化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答:⑴层次化总体结构在存储器的总体结构中,所谓层次化,就是把各种速度不同、容量不同、存储技术也可能不同的存储设备分为几层,通过硬件和管理软件组成一个既有足够大空间又能保证满足CPU 速度要求且价格适中的整体。
①层次结构的运行策略⏹ 尽量让当前被频繁访问的存储区的内容驻留在较高层存储器,把不常访问的存储区的内容置换到较低层存储器。
②层次化的实现⏹ 用Cache 、内存和辅存来构成层次化的存储器。
⏹ 按使用频度将数据分成不同的层次,分放在不同的存储器中。
③寄存器⏹ 寄存器是位于处理器内部的小型存储器。
⏹ 处理器的大部分日常工作是对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 将数据在寄存器之间移动,是最常用的数据传送方式。
④高速缓冲区⏹ 高速缓冲区是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SRAM 类型,存取速度和CPU 相匹配,但价格高,且容量小。
⏹ CPU 运行时,自动将要运行的指令和数据装入高速缓存。
存储器的层次化总体结构⑤主存⏹内存也称为主存,由DRAM构成。
⏹速度比Cache慢,但容量比Cache大,是存储器系统的主力。
⑥辅存⏹辅存是数据存储的最后一个位置。
通常由硬盘、软盘、光盘构成。
速度比主存慢得多,但容量更大。
⑦Cache 主存⏹为了缓解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在 CPU 和主存之间增加一级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且价格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⑧主存-辅存⏹为了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在主存外面增加一个容量更大、价格更低、但速度更慢的辅存。
⑵内存的分区结构①基本内存区⏹基本内存区主要供DOS操作系统作用,其中容纳了DOS操作系统,DOS运行需要的系统数据、驱动程序以及各种操作系统都要用到的中断向量表等。
②高端内存区⏹高端内存区留给系统ROM和外部设备的适配卡缓冲区使用,其大小为384KB,地址范围为A 0000H~F FFFFH。
③扩充内存区⏹扩充内存区是在16位微型机系统中为了扩大内存空间而采用的技术,它通过在总线槽上插内存扩充卡来扩大内存空间,最大扩充容量为32MB。
微机原理习题集第七章存贮器
第七章内存储器一、填空题1、内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装置,用来存放和。
2、CPU对RAM存贮器进行读/写操作时,应送出的方向控制命令有和命令。
3、Intel 2114 RAM存贮芯片引脚中用于片选的控制引脚为,用于读/写控制引脚为。
4、Intel 4116 RAM芯片容量为2K 8,访问该芯片须用根地址线。
5、存贮芯片存贮的信息会,必须定时刷新,刷新的时间间隔为。
6、存贮器分为、、、。
7、逻辑地址为2000H:1234H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8、8086CPU写入一个规则字,数据线的高8位写入存储体,低8位写入存储体。
9 、将存储器与系统相连的译码片选方式有法和法。
10、对6116进行读操作,6116引脚= ,= ,= 。
二、单项选择题1、随机存贮器即RAM是指()A.存贮单元中所存信息是随机的。
B.存贮单元中的地址是随机的。
C.用户的程序和数据可随机的放在内存的任何地方。
D.存贮器中存取操作与时间存贮单元物理位置顺序无关。
2、CPU对主存进行操作,下面哪种说法是不能实现的()A.按地址并能读/写一个字节代码B.按地址串行1位1位进行读/写操作C.按地址并行读/写一个字长代码D.按地址进行并行读出而不能实现并行写入3、动态存贮器刷新,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刷新可在CPU执行程序过程中进行B.刷新在外电路控制下,定时刷新,但刷新时,信息不读出C.在正常存贮器读操作时也会发生刷新,可防止刷新影响读出信息,故读操作时,应关闭电路工作。
D.刷新过程一定伴随着信息输出,无法控制,故刷新时不要进行读出操作。
4、用4K×8的存贮芯片,构成64K×8的存贮器,需使用多少4K×8的存贮芯片,正确答案为()A.128片B.16片C.8片D.32片5、在存贮器读周期时,根据程序计数器PC提供的有效地址,使用从内存中取出()6、动态存贮器的主要缺点是()A.存贮容量少B.存取速度低C.功耗大D.外围电路复杂7、动态RAM芯片容量为16K×1位,要构成32K字节的RAM存贮器,需要该芯()A.4片B.8片C.16片D.32片8、堆栈操作时,段地址由()寄存器指出,段内偏移量由()寄存器指出。
第五、六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
第五、六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 B.提高主存空间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利用率 D.增加主存实际容量2.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 B.装入过程 C.修改过程 D.执行过程3.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内存分配 B.内存保护 c.地址转换 D.内存扩充4.可变分区管理方式按作业需求量分配主存分区,所以( )。
A.分区的长度是固定 B.分区的个数是确定的C.分区长度和个数都是确定的 D.分区的长度不是预先固定的,分区的个数是不确定的5.(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
A.一个分区 B.固定分区 C.可变分区 D.段页式6.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 )分配作业的主存空间。
A.根据一张主存分配表 B.根据一张已分配区表和一张空闲区表C.根据一张“位示图”构成的主存分配表 D.由系统自由7.可变分区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不包括( )。
A.最先适应分配算法 B.顺序分配算法 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D.最坏适应分配算法8.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下收回主存空间时,若已判定“空闲区表第j栏始址=归还的分区始址+长度”,则表示( )。
A.归还区有下邻空闲区 B.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C.归还区有上、下邻空闲区 D.归还区无相邻空闲区9.当可变分区方式管理内存空间去配时,要检查有无相邻的空闲区,若归还区始地址为S,长度为L,符合( )表示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
A.第j栏始址=S+L B.第j栏始址+长度=SC.第j栏始址+长度=S且第k栏始址=S+L D.不满足A、B、C任一条件10.碎片现象的存在使( )。
A.主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B.主存空间利用率提高C.主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 D.主存空间利用率不受影响11.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把空闲区( )。
A.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B.按地址顺序从大到小登记在空闲区表个C.按长度以递增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D.按长度以递减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12.分页存储管理时,每读写一个数据,要访问( )主存。
存储器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作业一、选择题1.和外存相比,内存的特点是()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2.某EPROM芯片上有19条地址线A0~A18,它的容量为()。
A.128K B.256K C.512K D.1024K3. 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A.RAM B.ROM C.PROM D.CD-ROM4.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主存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A. 存储器存取时间B. 存储周期时间C. 存储器产品质量D. 性能/价格比5. 用一片EPROM芯片构成系统内存,其地址范围为F0000H~F0FFFH,无地址重叠,该内存的存储容量为()A.2KB B.4KB C.8KB D.16KB6. 计算机中地址的概念是内存储器各存储单元的编号,现有一个32KB的存储器,用十六进制对它的地址进行编码,则编号可从0000H到()H。
A.32767 B.7FFF C.8000 D.8EEE7.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单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8. 内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A.可以直接交换信息B.不可以直接交换信息C.不可以交换信息D.可以间接交换信息9. 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位,则()A.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32根10. 下列存储器中哪一种存取速度最快()A.SRAM B.DRAM C.EPROM D.磁盘11. 存取周期是指()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12. 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双译码方式时需要译码输出线数为()A.1024 B.10 C.32 D.6413. 有一静态RAM芯片的地址线为A0~A10,数据线为D0~D3,则该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A.1KB B.2KB C.1K×4位D.2K×4位14.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A. ROM和RAMB. RAMC. ROMD. 磁盘15.内存地址从40000H到BBFFFH共有()A.1024KB B.4096KB C.496KB D.448KB16.擦除EPROM是用()A.+5V电压B.+15V电压C.+21V电压D.紫外光照射17. 需要定时刷新的存储器是()。
第四章存储器习题
第四章 存储器一、 填空题1.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是用来存放 的,随机访问存储器的访问速度与 无关。
√2.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 、 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3. 存储器中用 来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1GB= KB 。
√4.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 、 、只读存储器(ROM )和相联存储器等。
√5. 地址译码分为 方式和 方式。
√6. 双译码方式采用 个地址译码器,分别产生 和 信号。
√7. 若RAM 芯片内有1024个单元,用单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将有 条输出线;用双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有 条输出线。
√8. 静态存储单元是由晶体管构成的 ,保证记忆单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存储的信息不需要 。
√9. 存储器芯片并联的目的是为了 ,串联的目的是为了 。
10. 计算机的主存容量与 有关,其容量为 。
11. 要组成容量为4M×8位的存储器,需要 片4M×1位的存储器芯片并联,或者需要 片1M×8位的存储器芯片串联。
12. 内存储器容量为6K 时,若首地址为00000H ,那么末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
13 主存储器一般采用 存储器件,它与外存比较存取速度 、成本 。
14 三级存储器系统是指 这三级 、 、 。
15 表示存储器容量时KB= ,MB= ;表示硬盘容量时,KB= ,MB=。
16一个512KB 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
17 只读存储器ROM 可分为 、 、 和 四种。
18 SRAM 是 ;DRAM 是 ;ROM 是 ;EPROM 是 。
19半导体SRAM 靠 存储信息,半导体DRAM 则是靠 存储信息。
20半导体动态RAM 和静态RAM 的主要区别是 。
21MOS 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 、 两种类型,其中 需要刷新。
22 广泛使用的 和 都是半导体 ③ 存储器。
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但不如后者高,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断电后 保存信息。
23 EPROM 属于 的可编程ROM ,擦除时一般使用 ,写入时使用高压脉冲。
存储器章节大作业
存储器章节一、填空题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为了解决这三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即(高速缓存)、(主存)、(辅存)。
2、一个存储器的容量假设为M*N位,若使用A*B的芯片,(A<M,B<N),需要在字和位同时扩展,此时共需要(M*N/A*B)个存储芯片。
附:如果存储容量为a*b的芯片组成容量为c*d的芯片,则需要芯片的数量n=(a*b)/(c*d)2、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其中前者采用(空间)并行技术,后者采用(时间)并行技术。
3、反映主存速度指标的三个术语是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4、CPU访问主存是数据存取的单位是(字节),访问cache的单位(字),cache和内存交换数据的单位是(块)。
二、选择题1、下列器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C)。
A、高速缓存B、主存C、寄存器D、辅存2、主存贮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A )。
A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 扩大主存贮器容量C 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D 既扩大主存贮器容量,又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3、和辅存相比,主存的特点是(A)A、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4、存储单元是指(c)。
A、存放1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B、存放1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C、存放1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D、存放2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5、存取周期是指(c)。
A、存储器的写入时间B、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C、存储器连续读或者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6、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M×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控制端有OE和R/W,该芯片的管脚引出线数目是(B)。
A、 20B、28 C 、30 D、327、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则(C)A、其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其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其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均为16根8、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B)。
第章习题与答案
第章习题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习题一、选择题1.断电后所存储资料会丢失的存储器是_______。
MEMORY答案:B2. 需要定期刷新的存储器是是______。
A.静态存储器B.动态存储器C.只读存储器D.易失性存储器答案:B3.下列关于存储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是由存储器的容量决定的。
B.动态RAM是破坏性读出,因此需要刷新。
比DRAM集成度低,功耗大。
中的任何一个单元不能随机访问。
答案:C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存储器容量越大,读写时间越长。
B.动态存储器与静态存储器容量相同时,动态存储器功耗大。
C.外存的信息存储、读取方式与内存相同。
D.对同一静态RAM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时,数据总线上信息有效的时刻是不一样的。
答案:D5.某一SRAM芯片其容量为2KB(2K×8),除电源和接地线之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是_______。
答案:D 8+11+1+1+1=226.某计算机系统内存原有512KB DRAM,为保证DRAM信息不丢失,要在2ms时间内对全部DRAM刷新一遍,现将内存扩充到1MB,则内存全部刷新一遍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
答案:C7.在EPROM芯片的玻璃窗口上,通常都要贴上不干胶纸,这是为了______。
A.保持窗口清洁B.阻止光照C.技术保密D.书写型号答案:B8.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BIOS,存储在下列______存储介质中。
A.系统RAMB.硬盘操作系统 D.系统ROM答案:D9.若用1片74LS138、1片6116RAM(2K×8)及2片2732EPROM(4K×8)组成存储器电路,存储器的总容量是_____。
答案:A10.要求2片2732的地址范围为0000H~1FFFH,设高位地址线接至74LS138,此时A15及A12的状态是______。
第3章 存储器系统 题库和答案
第3章存储器系统题库和答案第3章存储器系统一.选择题1.计算机工作中只读不写的存储器是( )。
(A) DRAM (B) ROM (C) SRAM (D) EEPROM2.下面关于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与数据都必须存放在主存储器内,否则处理器不能进行处理(B) 存储器的读、写操作,一次仅读出或写入一个字节 (C) 字节是主存储器中信息的基本编址单位(D) 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来看,cache(高速缓存)也是主存储器3.CPU对存储器或I/O端口完成一次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 )周期。
(A) 指令 (B) 总线 (C) 时钟 (D) 读写 4.存取周期是指( )。
(A)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B) 存储器的读出时间(C)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写操作允许的最短时间3间隔5.下面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EPROM是不能改写的 (B) EPROM是可改写的,所以也是一种读写存储器(C) EPROM是可改写的,但它不能作为读写存储器 (D) EPROM只能改写一次 6.主存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存的目的是( )。
(A) 解决CPU和主存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 扩大主存容量(C) 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 (D) 增强CPU的运算能力 7.采用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
(A) 提高主存速度 (B) 扩大外存的容量 (C) 扩大内存的寻址空间 (D) 提高外存的速度 8.某数据段位于以70000起始的存储区,若该段的长度为64KB,其末地址是( )。
(A) 70FFFH (B) 80000H (C) 7FFFFH (D) 8FFFFH9.微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可分为四级,其中存储容量最大的是( )。
(A) 内存 (B) 内部寄存器 (C) 高速缓冲存储器 (D) 外存10.下面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第3章存储器作业
第3章存储器作业
一、用全译码法设计一个12KB的主存储器系统。
其低8KB为EPROM芯片,选用2片4K×8的2732A
芯片。
高4KB为SRAM芯片,选用2片2K×8位的6116芯片。
主存储器系统的地址范围为0000H~2FFFH。
①给出4个芯片各自的地址范围;②画出CPU与存储芯片的连接图。
二、设在直接映像的Cache中,主存地址的区号5位,块号3位,CPU访存过程中,依次访问主存单元
高8位地址为:00010110,00011010,00010110,00011010,00010000,00000011,00010000,00010010。
要求写出每次访问后Cache中的内容。
三、某计算机中,已知配有一个地址空间为0000H~3FFFH的ROM区域采用16K×8的EPROM。
再用
一种SRAM芯片(8K×8)形成32K×16的RAM区域,起始地址为8000H。
假设RAM芯片有片选CS
和WE信号控制,CPU的地址总线为A15-A0,数据总线为D15-D0,控制信号为R/W(读/写)等,要求:
(1)画出地址译码方案;
(2)将ROM与RAM同CPU连接。
存储系统答案-4
=2ms-25.6µs=1974.4µs
集中刷新启动后, 刷新间隔 = 0.1µs 即:每0.1µs刷新一行。 集中刷新的死时间 =0.1µs×256行
=25.6µs 分散刷新的刷新间隔 =0.1µs×2
4. 说明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区别。 解: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主要区别
是:存取时间仅为完成一次操作的时间,
而存取周期不仅包含操作时间,还包含操 作后线路的恢复时间。即:
存取周期 = 存取时间 + 恢复时间 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 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ns, 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试从上述规格中选用合适的芯片,画
出CPU和存储芯片的连接图。要求如下: (1)最小4K地址为系统程序区,
4096~16383地址范围为用户程序区; (2)指出选用的存储芯片类型及数量; (3)详细画出片选逻辑。
解: (1)地址空间分配图如下:
0000H~0FFFH 1000H~1FFFH 2000H~2FFFH 3000H~3FFFH
解:存储容量是64KB时,按字节编址 的寻址范围就是64KB,则:
按字寻址范围 = 64K×8 / 32=16K字 按字节编址时的主存地址分配图如下:
字地址 HB —————字节地址—————LB
0
0
1
2
3
4
4
5
6
7
8
…… …… …… …… ……
65528
65532 65532 65533 65534 65535
的所有位;刷新以行为单位,每次重写
操作系统章节练习第4章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章节练习第4章存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1.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 内存地址B. 物理地址C. 逻辑地址D. 绝对地址题目2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A. 虚拟地址空间B. 逻辑地址空间C. 物理空间D. 符号名空间题目33.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快的是()。
A. 硬盘B. CPU内部寄存器C. 高速缓存CacheD. 内存题目44.下列存储器中,容量最大的是()。
A. 高速缓存CacheB. 内存C. CPU内部寄存器D. 硬盘题目55.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A. 编译B. 重定位C. 连接D. 运行题目66.经过(),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 编译或汇编B. 存储扩充C. 动态重定位D. 静态重定位题目77.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
A. 执行B. 编译C. 修改D. 装入题目88.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改的方式是().A. 动态连接B. 动态重定位C. 静态重定位D. 静态连接题目99.在分时系统中,可将进程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称为()。
A. 对换技术B. 覆盖技术C. 虚拟技术D. 物理扩充题目1010.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采用动态重定位的是()。
A. 页式管理B. 可变分区C. 固定分区D. 段式管理题目1111.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进程都分配()的内存单元。
A. 若干连续的页面B. 若干地址不连续C. 若干不连续的页面D. 地址连续题目1212.固定分区中各分区的大小是()。
A. 相同或者不同,但预先固定B. 相同的C. 根据进程要求确定D. 随进程个数而定题目1313.在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映射,硬件应提供两个寄存器,一个是基址寄存器。
另一个是()。
A. 控制寄存器B. 通用寄存器C. 限长寄存器D.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题目1414.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采用的地址转换公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储器章节大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存储器章节一、填空题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为了解决这三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即(高速缓存)、(主存)、(辅存)。
2、一个存储器的容量假设为M*N位,若使用A*B的芯片,(A<M,B<N),需要在字和位同时扩展,此时共需要(M*N/A*B)个存储芯片。
附:如果存储容量为a*b的芯片组成容量为c*d的芯片,则需要芯片的数量n=(a*b)/(c*d)2、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其中前者采用(空间)并行技术,后者采用(时间)并行技术。
3、反映主存速度指标的三个术语是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4、CPU访问主存是数据存取的单位是(字节),访问cache的单位(字),cache和内存交换数据的单位是(块)。
二、选择题1、下列器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C)。
A、高速缓存B、主存C、寄存器D、辅存2、主存贮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A )。
A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 扩大主存贮器容量C 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D 既扩大主存贮器容量,又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3、和辅存相比,主存的特点是(A)A、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4、存储单元是指(c)。
A、存放1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B、存放1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C、存放1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D、存放2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5、存取周期是指(c)。
A、存储器的写入时间B、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C、存储器连续读或者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间隔时间6、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M×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控制端有OE和R/W,该芯片的管脚引出线数目是(B)。
A、 20B、28 C 、30 D、327、某存储器容量为32K*16,则(C)A、其地址线为16根,数据线为32根B、其地址线为32根,数据线为16根C、其地址线为15根,数据线为16根D、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均为16根8、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B)。
A 8MB 16MBC 16MD 8MB附:首先1M=8Mbit 按字寻址: 8Mbit*64/32bit=16M9、某机字长64位,存储容量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C )。
A 1MB 1MBC 8MD 8MB附:首先1M=8Mbit 按字寻址: 8Mbit*64/64bit=8M10、 EEPROM是指(D)。
A 读写存储器(RAM)B 只读存储器(ROM)C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D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RPOM)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Ⅰ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掉电后仍能保持记忆Ⅱ动态RAM是易失性RAM,且静态RAM的存储信息是不易失的Ⅲ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但只要电源不掉电,所存信息是不丢失的Ⅳ半导体RAM是非易失性的RAM (掌握记忆)A、Ⅰ和ⅡB、只有ⅢC、Ⅱ和ⅣD、全错12、半导体静态(SRAM)的存储原理是(D)A、依靠双稳态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C、依靠读后再生D、信息不再变化附:静态RAM(SRAM)速度非常快,只要电源存在内容就不会自动消失。
其基本存储电路为6个MOS管组成1位,因此集成度相对较低,功耗也较大。
一般高速缓冲存储器用它组成。
动态RAM(DRAM)的内容在10-3或l0-6秒之后自动消失,因此必须周期性的在内容消失之前进行刷新。
由于它的基本存储电路由一个晶体管及一个电容组成,因此它的集成度高,成本较低,另外耗电也少,但它需要一个额外的刷新电路。
DRAM运行速度较慢,SRAM比DRAM要快2~5倍,一般,PC机的标准存储器都采用DRAM组成。
13、在磁盘和磁带两种磁表面存储器中,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按存储方式分(B)A、两者都是串行存取B、磁盘是部分串行存取,磁带是串行存取C、磁带是部分串行存取,磁盘是串行存取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随机存储器可随时存取信息,掉电后信息丢失(正确:静态和动态断电信息丢失)B、在访问随机存储器时,访问时间与物理位置无关(统一时间点)C、主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是不可改变的主存是由ROM和RAM组成的D、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可以统一编址15、在对破坏性读出的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为维持原信息不变,必须辅以的操作(B)A、刷新B、再生C、写保护D、主存校验附:对于破坏性读出的存储器,每当一次读出操作之后,必须紧接着一个重写(再生)的操作,以便恢复被破坏的信息,保持原存信息不变。
16、某机器的主存储器共32KB,由16片16K*1(内部采用128*128存储阵列)的DRAM芯片字和位同时扩展构成。
若采用集中式刷新方式,且刷新周期为2ms,那么所有的存储单元刷新一遍需要(A)存储周期。
A、128B、256C、1024D、16384附:通常对DRAM的,每一行进行读出,就可完成对整个RAM的刷新。
从上一次对整个存储器刷新结束到下一次对整个存储器全部刷新一遍为止,这一段时间间隔称为再生周期,又叫刷新周期。
16K*1位的DRAM芯片内部采用128*128存储阵列,按照行刷新,需要占用128个存储周期。
17、双端口存储器能高速进行读/写,是因为采用了(C)A、新型器件B、流水技术C、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D、高速芯片18、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多模块存储器,它用( A)方式执行多个独立的读写操作。
A 流水B 资源重复C 顺序D 资源共享附:流水线(pipeline)技术是指在程序执行时多条指令重叠进行操作的一种准并行处理实现技术19、双端口存储器所以能进行高速读/写操作,是因为采用(D)。
A、高速芯片B、新型器件C、流水技术D、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20、采用8体并行低位交叉存储器,设每个体的存储容量为32K*16位,存储周期为400n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400ns内,存储器可向CPU提供2的7次方位二进制信息B、在100ns内,存储器可向CPU提供2的7次方位二进制信息C、在400ns内,存储器可向CPU提供2的8次方位二进制信息D、在100ns内,存储器可向CPU提供2的8次方位二进制信息附:八体并行低位交叉存储器,存储周期和总线周期需要满足存储周期=8*总线周期,因此得到总线周期为50ns,对于单个个体而言,每个存储周期内仍然只能取出16位,但是由于CPU交叉访问8个存储体,因此可以在一个存储周期内使8个存储体各传输16位,共16*8=128位,也就是2^7位二进制信息。
21、交叉编址的存储器实质是一种(A)存储器,它能()执行()独立的读/写操作。
A、模块式,并行,多个B模块式,串行,多个C整体式,并行,一个D整体式,串行,一个22、如果一个存储单元被访问,则这个存储单元将会很快的再次被访问,这称为(A)A、时间局部性B、空间局部性C、程序局部性D、数据局部性23、为了解决CPU与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B )A、采用速度更快的主存B、在CPU和主存之间插入少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在CPU周期中插入等待周期D、扩大主存的容量24、下列关于cache 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A、cache是介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存储器,用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缓冲存储B、如果cache不命中,则需要访问主存,从主存取字,并将字所在的数据块调入cacheC、cache的命中率很高,一般达到90%以上D、cache的数据必须和主存的数据时刻保持一致附:cache是介于cpu和主存之间的存储器,虚拟存储器是介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存储器。
cache由全硬件实现,虚拟存储器由主/辅存之间的软件实现。
cache的命中率必须很高,一般要达到90%以上,才能使访存的速度跟得上cpu的速度。
如果访问cache不命中,则从主存中取出需要的字块,同时送cpu和cache,下次就可以从cache中读出需要的信息了。
如果程序执行过程中要对某字块进行写操作,这时就遇到如何保持cache与主存一致性的问题。
通常有2种写入方式:一种是只写cache,并用标志加以说明,直到经过重写的字块被从cache中替换出来时再写入主存,叫做写回法;另一种方式是写cache时也同时写入主存,使cache与主存时刻保持一致,称之为直写法。
然而,如果被重写的单元不在cache中,那就只写入主存,而不写入cache。
因此,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cache中的信息与主存中的信息完全一致。
25、在CPU执行一段程序的过程中,cache的存取次数为4600次,由主存完成的存取次数为400次。
若cache 的存取时间为5ns,主存的存取时间为25ns,则CPU的平均访问时间为( B)ns。
A、5.4B、6.6C、8.8D、9.2附:(4600*5+400*25)/(4600+400)=6.626、关于cache的3种映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cache由全相连、直接和组相连3种基本的映射方式B、全相连映射方式,即主存单元与cache单元随意对应,线路复杂,成本高C、组相连映射方式是直接映射和全相连映射的折中方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D、直接映射方式是组相连映射和全相连映射的折中方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27、cache采用组相连映射,一块大小为128B,cache共有64块,4块分成一组,主存由4096块,主存地址需要(A)位。
A、19B、18C、17D、16附:4096×128=2^12×2^7=2^1928、容量为64块的cache采用组相连映射方式,字块大小为128字,每4块一组。
如果主存为4K块,且按字编址,那么主存地址和主存标记的位数为(A )组相连的知识A、16,6B、17,6C、18,8D、19,829、关于LRU算法,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A、LRU算法替换哪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长且未被引用的块(近期最少使用的块)B、LRU算法替换哪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短且未被引用的块C、LRU算法替换哪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长且仍在引用的块D、LRU算法替换哪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短且仍在引用的块30、访问相连存储器时,(A)A、根据内容不需要地址B、不根据内容,需要地址C、既要内容也要地址D、不要内容也不要地址附:关联存储器,是一种不根据地址而是根据存储内容来进行存取的存储器,可以实现快速地查找快表.。
31、相连存储器与传统存储器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按(B)寻址的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