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与_蝇王_的主题表现
罪恶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_蝇王_的象征艺术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REVIEW 125Academia学术新观《蝇王》通过对一群英国学童在荒岛上行凶作乱的譬喻性描述,探讨了人类经验与人类本质的根本问题,指出了人性本恶的道德寓意。
这一震撼人心的思想主题,使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一部深刻的寓言。
然而,仅有深刻的主题思想是不够的,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蝇王》的伟大力量来源于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杰出的写作方法之结合。
《蝇王》一书的创作方法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对此詹姆斯·吉恩丁曾指出,小说“展示着不平常的、打动人的文学技巧的应用……设计这些技巧是为了表现一些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重要的东西……这些技巧精细、长远,贯穿整部小说的细节和事件”。
《蝇王》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
为此,英国文学评论家赛米尔·海纳斯曾把它誉为“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象征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众多普普通通的事物、人物与人物行为都在特定的条件下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寓意。
无论小说中的明显象征,还是含蓄象征,它们都暗示了人的某种心灵的隐秘,反映了人的情绪与意识的变化,实现了物我之间的交流沟通。
这些象征巧妙地将戈尔丁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转为实在的形象,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可见的实体,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故事一开始,戈尔丁就交代了孩子们落难的无名荒岛呈船形,这绝非偶然。
是作者为了表现小说主题有意安排的一个关键性象征意象。
众所周知,人生经常被比作航行,航海的人们要在船上栖居,因此船形的海岛暗指人类的家园、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由此,岛上的孩子便成为全人类的代表。
他们的小集体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他们的经历是人类的共同经历即人类历史的复制,而他们的问题也是整个人类问题的体现。
进而,男孩们的所作所为所揭示的,便正是人类共同的本性。
对此,C.B.考克斯评论道:“岛屿本身是船形的,孩子们就像穿越人生旅途的人类的缩影。
”男孩们在岛上定居后,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向往文明,另一种向往原始。
《蝇王》中的象征意蕴
《蝇王》中的象征意蕴
浅谈《蝇王》中的象征意蕴
摘要:在《蝇王》这部作品中,戈尔丁自觉遵循象征化目标,设置了一个庞大的象征世界,间接折射了现实世界的种种观念、情感与欲望,是作者对当下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批评与反思。
戈尔丁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小说的现实性与寓言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展现了自身对人性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与关注。
关键词:蝇王戈尔丁象征意蕴
1954年威廉·戈尔丁发表《蝇王》,作品以其独特的象征意蕴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蝇王》这部作品虚置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情景,一架载有6到12岁的英国男孩乘坐的飞机在向海外疏散的途中被敌方击落,飞行员丧生,孩子们降在太平洋一个荒芜的珊瑚岛上,在寻求生存和自我本性释放的过程中,象征专制、崇尚本能的狩猎派压倒了象征文明的民主派,讲述了孩童由纯真转变成原始野蛮的故事。
下面我将对作品中人物、实物的进行分析,从而解读其中独特的象征蕴含。
一、人物分析
从文学创作层面来说,典型化向象征化的过渡是现实性向抽象性的提升,象征的意义表述在于更高层次上表现现实,实现创作与现实的统一。
《蝇王》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第一个出场的孩子——拉尔夫,他外表。
象征主义手法在《蝇王》人物中的体现
象征主义手法在《蝇王》人物中的体现摘要: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初看来是儿童读物,其实不然,它事实上是写给成人的。
象征主义手法贯穿全文始终,戈尔丁通过对言、行的描述赋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不同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蝇王》象征主义人物体现小说《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亲眼目睹战争的惨烈与残酷,戈尔丁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充满不确定与疑惑。
尤其是核弹巨大的杀伤力所带来的摧毁性破坏使得他对人类文明发展中道德的沦陷开始了重新的思考,并苦苦追寻着战争的根源。
他认为人类天性深处黑暗面是引发这一切惨剧的根本原因,在人性深处充斥着罪恶的一面。
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他完成了小说《蝇王》。
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巨作之一,这部哲理小说意义深远。
象征主义作为作者表现其主题的重要手段贯穿始终。
戈尔丁赋予他故事中的场景和物件丰富而生动的象征意义,结合自己在二战中的生活经验,向读者展示文明与野蛮、秩序与暴力、善良与邪恶之间无法避免的冲突,从而透过一群孩子的荒岛生活映射出人性深处的丑陋与黑暗,揭示人类战争的根源。
故事开始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这次未来的核战中,一群六至十二岁的孩子为了逃离战火从英国北部搭乘飞机去往南方。
可是飞机在途中受到袭击,孩子们不得不迫降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
这是一个大洋中与世隔绝、未有人至的小岛,少了大人们的陪伴和约束,孩子们开始自己无拘无束的独立生活。
然而,岛上开始出现了“野兽”的踪迹,这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他们平静和乐的生活在生存危机的阴影下开始分崩离析。
海军将领之子拉尔夫所努力维系的秩序受到了来自内部的挑战,以唱诗班的大孩子杰克为首的一帮孩子开始为冲动和暴躁主导,不再满足于拉尔夫秩序的规束,而随着“野兽”的存在对孩子们的心理威胁越来越大,更多的孩子开始倾向于杰克所主张的暴力、复仇一派。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作者:邢琛来源:《牡丹》2018年第11期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
小说开头,一架疏散核战争中的孩子的飞机被击落,孩子们落到了一座像世外桃源般的岛上,作品由此展开,描写了在这座岛上孩子们对抗困境时“恶”战胜了“善”的过程。
在这部作品中,许多事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象征主义入手,解读作品中的主要意象。
《蝇王》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英国文学评论家伊文斯称:“《蝇王》是关于恶的本性和文明的脆弱性这样一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
”《蝇王》中,作者通过大量的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孩子人性中的“恶”。
孩子是最洁白无瑕的,更何况他们是生活在那样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作者希望借由最纯净的环境来表现人性中的“恶”是与生俱来的而并非受环境的影响。
通过整理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蝇王》中的以下三个重要意象。
一、海螺海螺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
这个海螺在一上岛时被拉尔夫发现,从此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拉尔夫吹响海螺的时候,孩子们便自动聚集在他身边开会,在大会上,拉尔夫为大家制定规矩,“咱们不能许多人同时发言,必须像在学校里那样来个‘举手发言’。
谁要发言我就给他拿海螺”。
海螺就代表了秩序、文明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孩子们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微型的文明社会,它代表了文明力量的兴盛,象征着民主在孩子们中间传递。
同时,海螺也暗示着“恶”的野蛮力量的发展。
在山顶生火堆时,杰克对猪崽子说“海螺在山顶不算数”,这里以杰克为代表的“恶”的野蛮力量已开始在山顶冒头,他对海螺的使用权限提出了质疑,这也就相当于海螺所象征的“民主”已经受到了野蛮力量的打击。
在西蒙被杀害的那天晚上,当拉尔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杰克说:“我要吹海螺了。
我要召开大会。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
简析《蝇王》中的象征手法邢 琛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
小说开头,一架疏散核战争中的孩子的飞机被击落,孩子们落到了一座像世外桃源般的岛上,作品由此展开,描写了在这座岛上孩子们对抗困境时“恶”战胜了“善”的过程。
在这部作品中,许多事物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象征主义入手,解读作品中的主要意象。
《蝇王》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英国文学评论家伊文斯称:“《蝇王》是关于恶的本性和文明的脆弱性这样一部哲学寓言式的小说。
”《蝇王》中,作者通过大量的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孩子人性中的“恶”。
孩子是最洁白无瑕的,更何况他们是生活在那样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作者希望借由最纯净的环境来表现人性中的“恶”是与生俱来的而并非受环境的影响。
通过整理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蝇王》中的以下三个重要意象。
一、海螺海螺是作品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
这个海螺在一上岛时被拉尔夫发现,从此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拉尔夫吹响海螺的时候,孩子们便自动聚集在他身边开会,在大会上,拉尔夫为大家制定规矩,“咱们不能许多人同时发言,必须像在学校里那样来个‘举手发言’。
谁要发言我就给他拿海螺”。
海螺就代表了秩序、文明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孩子们在岛上建立了一个微型的文明社会,它代表了文明力量的兴盛,象征着民主在孩子们中间传递。
同时,海螺也暗示着“恶”的野蛮力量的发展。
在山顶生火堆时,杰克对猪崽子说“海螺在山顶不算数”,这里以杰克为代表的“恶”的野蛮力量已开始在山顶冒头,他对海螺的使用权限提出了质疑,这也就相当于海螺所象征的“民主”已经受到了野蛮力量的打击。
在西蒙被杀害的那天晚上,当拉尔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杰克说:“我要吹海螺了。
我要召开大会。
”而杰克回答“我们不要听”时,象征“民主”的海螺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
象征主义与_蝇王_的主题表现
2002年第1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O.12002 (总19期) JOURNAL OF L IAONIN G TEACHERS COLL 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G eneral No.19象征主义与《蝇王》的主题表现杨文伟 摘 要: 戈尔丁的《蝇王》通过描写一群孩童流落荒岛后,从文明有序的生活逐渐演变为野蛮混乱的自相残杀,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类性恶主题,而这一主题的成功表现与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密切相连的。
关键词: 蝇王; 人性恶; 象征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02)01—0025—02一、关于《蝇王》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于1954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蝇王》并一举成名,此后二、三十年间,声誉日隆,终于在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综观全书,可以发现《蝇王》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小说描写一次未来的核战争(即“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一架用于疏散儿童的飞机被炮火击中而降落孤岛,一群孩子被迫在孤岛上开始他们的新生活,其中没有任何成年人参与,完全由孩子们支配他们自己的生活。
起初,孩子们为了生存而团结起来,齐心协力采集野果,猎野猪,搭棚子,用文明人发明的镜片取火,甚至还上演一出出民主政治的闹剧。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孤岛上缺乏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人类潜在的某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内在恶作祟,孩子们很快从合作走向分离,从理性走向迷信,从民主走向独裁,他们开始互相残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孩子,所描述的也是孩子们的活动,但文学批评家从来没有把它作为儿童文学来对待,这部小说无疑传递出超逾儿童文学的信息,揭示了更为深刻的主题。
二、人性恶主题在西方评论界,戈尔丁被称为“寓言编撰家”。
他长于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语言神话,秉承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戈尔丁对人类未来的关切和忧虑。
在戈尔丁看来,虽然人心的光明是同样存在的(如拉尔夫、皮格等代表的理性和知识),但相比之下,人心的黑暗是不可遏制的,只要条件适合,人的兽性就会突破文明的制约而酿成灾难。
有关《蝇王》的论文
是我非我——《蝇王》中象征主义的探索摘要:《蝇王》作为一部哲学寓言式小说,文中的意象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在传统小说中,象征也只是在局部、个别的地方出现,而在《蝇王》中,象征已经不再是一种表现手法,而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学观念,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
作者在整部小说里设置了无数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重走人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人物事物象征引言《蝇王》是一部承袭了英国荒岛小说传统的作品,但他表现的却不是重返人类社会,更没有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的智慧与乐观,而是将人性恶向世人无情的展现。
《蝇王》曾被学术界认为是男性的经典,莱利曾指出:“《蝇王》由父亲和儿子,却没有母亲和女儿,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省略。
”[1]但他在女性缺席的情况下却没有描绘一个完美的菲勒斯中心主义世界,而是杀戮、大火毁灭了这一切。
有人说戈尔丁的文笔是有“深沉的暧昧与复杂性”[2],以玩弄把戏著称的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失火的伊甸园,这场火,是否会被浇熄?一、人物的象征性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6至12岁的英国男孩,被一架飞机送至太平洋上的一个热带岛屿,于是荒岛来客了,从理性到非理性,这群客人为了生存,将人性恶的一面一一呈现出来,破坏了岛屿原有的宁静祥和。
狄克森曾指出:“读这部书后,你将认识到它简直就是一部人类历史。
”[3]几个孩子的活动,作为一部人类史,自然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先知——西蒙西蒙的原型来自耶稣的门徒西蒙·彼得,代表着上帝的意志,是位先知。
他是唱诗班中的一员,身体虚弱。
孩子们在第一章中第一次开会的时候,他就晕倒了。
但西蒙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最先感觉到群体中涌动的兽性,他最先讲出了让大家觉得他是疯子的猜测,最先他对野兽的存在是质疑的,到山顶探求怪物真相,揭开恐惧的真面目,知道所谓的怪兽只不过是飞行员的尸体。
虽然他知道一切答案,却没有机会向同伴解释清楚。
在回来的路上,被当作怪物处死了。
从象征主义在小说《蝇王》中的运用看人性的恶
从象征主义在小说《蝇王》中的运用看人性的恶作者:陆凤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7期摘要:《蝇王》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
从开头到结尾,小说弥漫着形象生动,紧张虐心的气氛,这些都是通过象征主义写作手法所体现出来的。
本论文,从人物象征和事物象征看象征主义的运用,旨在通过对文明与野蛮对抗的分析来看人性的恶,从而更好地了解小说的主题:人的内心都有恶与野蛮的一面,要不断通过文明来抵制。
关键词:《蝇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02一、人物象征小说中有三个主要人物:Ralph, Piggy 和Jack。
作者把他们置于理性,善良和非理性中,分别象征了文明,智慧和独裁。
在小说中,他们之间的斗争也是善与恶的较量。
1.1 RalphRalph,12岁的金发少年,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他象征了责任和文明。
他集合了Jack的勇敢和Piggy的智慧。
Ralph的责任感体现在他最先吹响海螺,以此来召集孩子们共同抵抗可能的和隐藏的危险。
他制定了规则,给孩子们分配任务。
根据规则,发言者需要拿着那个海螺才能发表演说,并且要求孩子们讲究卫生。
所有这些都表明他反抗混乱和无秩序,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Ralph竭尽全力地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制定规则来阻止孩子们的野蛮和堕落。
小说中对Ralph的表述:“你可以看出,就宽阔结实的肩膀而言,他具备成为拳击手的体形,但是他的嘴角和眼睛含着一丝柔情,表明他没有恶意”。
因为勇敢,善良,自信,他被选为孩子们的领袖,手握着象征权力的海螺。
他知道一些生存技能,所以他坚持必须点燃篝火等待救援。
Ralph是文明与力量的象征,不反对打猎,但也不认为打猎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与Jack不同,Jack只热衷于满足他的嗜血欲,就是打猎。
而 Ralph带领孩子们搭帐篷,采野果,这表明了文明与力量的作用。
1.2 Jack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Jack,他强壮,勇敢,但也象征了野蛮和独裁。
从象征主义视角研读《蝇王》中的人性堕落
从象征主义视角研读《蝇王》中的人性堕落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从不同的象征意象分析人类互相残杀的根源,旨在揭示人性由善良到堕落的主题。
小说将故事的场景设置在没有大人的荒岛上,以一群学龄前儿童为主人公,讲述他们在岛上互相残杀的故事。
本文以小说中主要实物及人物的象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人性由最初的纯真到逐渐堕落的过程,借此说明人性的邪恶一旦失去控制,便会释放出来,直至吞噬内心的善良。
本文通过对嗜血人性的揭露,从而让人们建立起对人性堕落的防范意识。
关键词: 蝇王;象征主义;人性堕落1.背景介绍如今社会人们追求高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人性内心的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关于人性的邪恶这一主题也同样出现在威廉戈尔丁的寓言小说《蝇王》中,这本小说讲述一群十几岁的小男孩坠机后在某个荒岛幸存的过程中从文明走向野蛮的故事。
如果对人性本质能够很好的了解那么有助于防范人性朝着黑暗堕落。
众多学者对《蝇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析,例如,王晓梅&李晓灵(2009)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蝇王》进行了解读。
薛敏&张中载(2013)通过分析《蝇王》中光线、色彩的描述,阐述光影色彩等空间美。
然而,更多的学者是从人性这一主题来进行分析,其中,付筱娜(2004)从《蝇王》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其主题思想,表达对人性黑暗的忧虑。
王彦兴&龚璇(2005)从弗洛伊德、拉康、勒庞等精神分析理论对《蝇王》中的心理寓意进行人性的剖析和检讨。
杨雨时&刘春阳(2010)从讽喻的角度集中分析人类文明的脆弱性、科学和教育的局限性以及社会体系坍塌的原因,从而揭示现代人类社会的问题。
然而,与之前学者所研究的不同,本文从大量的符号象征中分析文本,通过对小说中物体和人物的描述来进行象征分析,从而表现人性由文明善良走向欲望和野蛮,揭露人性逐渐堕落的过程,旨在警醒人们防止人性中的暗黑物质扩散。
2.《蝇王》中的物体象征2.1 荒岛- - 生存之舟小说《蝇王》最开始描述的岛屿有绿色的灌木和蓝色的天空,周围环绕着蓝色的大海。
1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摘要】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
本文从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方面分析了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其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象征主义蝇王海岛人物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因其小说《蝇王》于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在该小说中剖析了战争的根源,即人性本恶。
象征主义是小说中主要的写作技巧之一,成功地帮助作者阐明了这一主题。
本文试图从小说的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个方面来展现其象征主义。
首先,小说运用了人见人烦的蝇王作为标题,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不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苍蝇一词总是与腐朽、肮脏联系在一起。
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
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
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在小说《蝇王》中,大部分描写都和打猎相关,起初是为了获得食物,而后是为了游戏,最后导致了杀人。
从这一变化来看,表面上是孩子们想要征服野兽,而事实上却是兽性占据了人的心灵。
在第八章中,当杰克等人杀死了一头野猪,把猪头挂在树枝上作为给怪物的祭品。
这只猪头上叮满了苍蝇,所以成了“蝇王”。
而这个祭品恰恰是杰克等人的野蛮行为的成果,暗示着人类的劣根性——人性本恶。
而这一暗示在后来西蒙和蝇王的对话中得到强化。
“蝇王”对西蒙说:“我就是怪物……我是你的一部分。
”这一对话充分显示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其灵魂深处也存在着罪恶,深化了小说主题。
因此蝇王象征着人类灵魂的沦落,人性的丑恶。
把蝇王作为标题更加强调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其象征含义。
其次,小说整个情节都是发生在海上的一个荒岛上的。
在这里,没有了大人的管教,也没有了文明制度的约束和束缚,只有一群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他们远离了千里之外核战争的威胁,这个荒岛本应该是他们的天堂,然而,人类的劣根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分地暴露出来。
《蝇王》中讽喻性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小说的主题
《蝇王》中讽喻性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小说的主题徐定喜刘福琴(红河学院外语学院,云南蒙自661100)摘要:人性的善或恶是一直以来中西争论不休的。
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此话题人们也一直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来。
与其说人性是善的或恶的,不如说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复杂性。
他身上既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种子。
人性的这种复杂性在小说《蝇王》中得到很好的反映。
本文将从讽喻性的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来分析小说,对小说的主题加以诠释。
关键词:讽喻象征手法人性的复杂性《蝇王》自出版以来,国内外相关的评论可谓汗牛充栋。
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的认识基本卜趋于一致:人性恶。
但笔者认为。
小说主题远非用“人性恶”可以概括。
戈尔丁在“一个移动的目标”一文中指出。
“真实情况是。
《蝇王》或者是没有主题,或者都是主题”。
(1997:419)这是一部寓言性的哲理小说。
所谓寓言就是用故事的形式巧妙表达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感受.往往包含象征.反映艺术化的哲理。
象征是寓言常用的手法。
因为它和人的认知方式有关,人们日常意识中主要认知方式是逻辑思维。
人还有一种更原始的认知方式.而象征是原始认知的主要方式。
借助象征,寓言的寓意得到很好的彰显。
寓言一般都带有讽刺的意味,以微言喻大义,借此讽彼,使作品的艺术魅力更好地被读者欣赏。
《蝇王》的成功与作品中讽喻性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有着莫大的关系。
下文将结合小说文本来分析讽喻性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一、叙事空间的象征和互文性小说的叙述空间设定在一个海岛l二。
在英国小说史上有许多以荒岛为背景的小说,如《珊瑚岛》、《鲁宾逊漂流记》等,这些小说构成了英国荒岛小说的传统,而《蝇王》无疑是荒岛文学的一分子。
尽管其中的故事背景和这些小说并无二致。
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观。
它和这些小说除了背景上的一致以外,其它方面则迥然不同。
具体来说,这种不同最大地反映在《蝇王》和其它孤岛小说的主题上。
《鲁宾逊漂流i_己》是十八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海船失事后。
威廉_戈尔丁_蝇王_的主题解析
·欧美文学·作品评析及其它·白润芳崔传明等威廉·戈尔丁《蝇王》的主题解析王丽摘要:威廉·戈尔丁的作品《蝇王》的主题是多样的。
戈尔丁通过象征来体现作品的主题。
本文通过分析该作品中所揭示的主题:文明天性与野蛮天性的冲突;童心的泯灭;性本恶;道德是受社会约束的强制性行为;利用迷信与宗教获取控制他人的权利,展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蝇王》;主题;解析一、简介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于1911年9月19日出生于英国康沃尔郡。
自小爱好文学,曾在牛津大学受过教育,1935年从该校毕业,毕业后的四年中他尝试过写作,做过演员,之后在一所学校任英语和哲学教师。
他担任过一年的校长。
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戈尔丁1940年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战后他重操教职并且开始小说创作。
他的小说《蝇王》发表于1954年,一经面世,便名声大噪,在文学界引起轰动,印数达1000万册,且再版40次,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全球发行。
英国作家、评论家E·M·福斯特称它为“1954年最杰出的小说”。
《蝇王》是戈尔丁的第一部也是最伟大的成功之作。
《蝇王》是一部虚构的小说,故事很简单,讲述了在战争中一架载满了躲避战争的英国男孩的飞机被击落,机上的孩子们被弃于一座荒岛上的故事。
孩子们最初在这个美丽的岛上尽情地享受着自由的生活,一切还是井然有序,文明和理性还暂时存于他们的心中。
然而,在逐步适应了丛林中的凶残、野蛮的生活方式后,他们渐渐抛弃了文明、道德、有原则的行为模式。
在该作中,作者揭示了这样几个主题:文明天性与野蛮天性的冲突;童心的泯灭;性本恶;道德是受社会约束的强制性行为;利用迷信与宗教获取控制他人的权利。
与此同时,戈尔丁通过象征来体现作品的主题。
比如书名、人物的象征,运载孩子们的飞机、猪崽子的眼镜以及后来出现的军舰、海螺、尖棍等等。
二、明天性与野蛮天性的冲突首先,文明天性与野蛮天性的冲突是本书的一大主题。
论象征主义手法在_蝇王_中的运用_李辉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借鉴与比较李辉曹志蕊摘要《蝇王》是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成名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表达了他在经历了二战后对人类社会,人类本性的基本理解和看法。
本文试从标题、地点、事件、实物、人物五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小说深邃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蝇王》象征主义人性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论象征主义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蝇王》是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llg,1911-1993)的成名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戈尔丁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寓言色彩的故事: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个荒岛上,起初他们尚能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的膨胀,他们分裂成两派,并互相残杀,荒岛最终在燃烧的大火中走向了毁灭。
戈尔丁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表达了他在经历了二战后对人类社会,人类本性的基本理解和看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入手剖析《蝇王》中的象征意义,从而解读戈尔丁所寓言的人性及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善与恶。
一标题象征小说运用了人见人烦的“蝇王”作为标题,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原词为“Baalzebub”。
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
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在该小说中,大部分故事情节都和打猎相关,开始是为了获得食物,后来是为了游戏,到最后导致了杀人。
从这些故事情节的变化来看,表面上表达的是孩子们想要征服野兽,但深层次表达的却是兽性占据了人的心灵。
在故事中,杰克等人杀死了一头野猪,并把猪头挂在树枝上当做给怪物的祭品。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蝇王》]蝇王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蝇王》]蝇王《蝇王》自1954年问世以来,不仅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世界各国颇为畅销,而且也赢得了学者们的关注,不断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解读,例如从主题人性恶,象征主义手法等。
但很少有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这部为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1911-1993)赢得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的人格系统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来重新诠释《蝇王》。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理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在《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中指出,本我是人们所有的热情、本能和习惯的来源,是遗传本能和基本欲望的体现者,它没有道德观念,缺乏逻辑推理,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满足本身。
本我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寻求欢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自我遵循的是“唯实原则”,它主要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是现实的代表。
自我主张人们维持正常而守法的生活,它是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起桥梁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与心理结构。
它掌握着行动的通路,选择它要反应的环境特征,决定哪些需要满足,满足需要的线路后如何。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
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
当自我对本我的要求屈服时,它会惩罚自我,使人感到内疚,自卑甚至有罪。
对自我和本我斗争的胜利给与奖赏,产生自豪感。
超我是人类理想的源泉,一切完美的追求都产生于超我。
首先,从微观层面来分析拉尔夫、杰克和西蒙。
拉尔夫,一个十二岁的英国男孩,在一座与世隔绝的热带海岛上被孩子们推选为首领。
他试图带领孩子们团结一致在岛上重建文明,例如搭建棚屋、点燃信号堆等。
这些都是受到刚刚离开的文明社会的影响,在没有成年人的指点下坚守着曾经学到的文明和有秩序的举止,从而增加获救的机会,重返文明社会。
这是拉尔夫作为首领始终考虑的首要任务,也是自我在这种危急情形下选择的道路。
从象征主义视角解读《蝇王》中的人物性格
戈尔丁出生于英格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文学。他在牛津大学学 习自然科学,并在两年之后,戈尔丁选择转 向他非常感兴趣的文学。对于作家来说,生 活发展和丰富的生活经历是不可或缺的先决 条件。他的小说很清晰的展示了现实主义和 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的叙事艺术,展示 了当今世界的人类状况。在对戈尔丁作品的 全面调查中,《蝇王》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 影响力的杰作之一。
蝇王——精选推荐
蝇王论蝇王的象征意义《蝇王》描述的是未来爆发的⼀场战争使⼀群⼉童流落在⼀个荒岛上。
他们⼀步步⾛向堕落和野蛮,最后互相残杀。
这样⼀部情节看似简单的⼩说却有着丰富的寓意。
⽽这应归功于⼽尔丁所运⽤的⼤量象征⼿法。
本⽂着重探讨⼩说中三个重要意象——⽕,海螺,⾯具的象征意义, 从⽽解读⼽尔丁⼩说中⼈性恶的主题。
⼀、⽕:希望与⽂明的象征“⽕”在《蝇王》这部⼩说中被作者赋予了深刻涵义, 随着情节发展,“⽕”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变化。
⼩说起始, 拉尔夫建议“要在⼭顶上点⼀堆⽕, 使它冒起烟来”,他的建议⽴即得到⼤家的响应和⽀持。
⽕点燃后, 孩⼦们都兴⾼采烈跳起舞来。
这时,⽕是⽂明之⽕,它驱逐了⿊暗,带给孩⼦们希望。
“然⽽, ⽕势越来越猛, 势不可挡”。
“整根整根的⼤树⼀下⼦被橙黄⾊的⽕⾆吞噬掉, ⼤⽕伸出⽆情的⼿臂顷刻间可将头发灼焦卷曲, ⽅圆四分之⼀英⾥的树林烈⽕熊熊, 浓烟滚滚,⽆数劈劈啪啪的声⾳汇合起来, 犹如击⿎⼀般,把整个⼭峦都快要震裂了”。
此时的⽕破坏⼒极强,烧毁了⼀切。
可见由于理性的疏忽使⽂明之⽕变成毁灭之⽕。
孩⼦们在⼭顶看守⽕焰以待获救,此时的⽕焰是获救的唯⼀希望。
然⽽,不久孩⼦们便⼀味猎杀野猪、吃⾁取乐,把守⽕焰的事全抛在脑后,从⽽失去获救的绝佳机会。
当孩⼦们加⼊杰克的部落后,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孩⼦,⽽是蜕变为⼀群凶残的杀戮者,与野⼈⽆异。
此时杰克⼀伙⽤⽕烤⾁,⽕已经完全失去了⽂明的意义, 成了他们享受⾁欲的⼯具。
⼩说最后⼀章为了追杀拉尔夫,拉尔夫点燃了熊熊⼤⽕。
那毁灭性的⼤⽕更是暴露了⼈性邪恶的极度膨胀。
⼆、海螺: 权威与民主的象征“海螺”这⼀意象贯穿⼩说全⽂,从拉尔夫和猪仔发现海螺,到杰克对猪仔说:“在⼭顶上螺号不算数。
”再到杰克回答:“你那螺号声,我们听不见。
”到最后螺号同猪仔⼀起击得粉碎时,让我们看到代表⽂明⼒量的海螺是怎样⼀步步消亡的。
《蝇王》中拉尔夫吹响了海螺,把⼩孩召集在⼀起,组成⼀个⼩社会。
小说《蝇王》的象征手法在人物角色中的体现
小说《蝇王》的象征手法在人物角色中的体现摘要:《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虚构的文本,戈尔丁构筑起了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和思考。
小说运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人物角色,自然物和打猎等的描写勾勒出了真实的世界。
书中所要表达的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出来的,象征手法是表达《蝇王》主题的最佳表现手法。
关键词:象征手法;《蝇王》;自然物;人物;打猎一、引言威廉·戈尔丁是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二战后英国最富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戈尔丁的声誉主要来自于他的第一部小说——《蝇王》,该小说先后被21家出版社出版,并且在英语国家的销量达到数百万册。
随着《蝇王》的出版,社会各界关于该书的评论也接踵而至,Lionel Trilling 认为他是近年来最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使整个时代为之震撼的经典之作。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评论家对该书持否定观点,Reilly和其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蝇王》只是个永久性寓言而已,它本身超越了突发事件,是一个长期不变的事实,这种事实不仅仅因为它太过于矫做的人性黑暗,也因为它永远不可见的光明。
无论评论家怎么样评论它,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戈尔丁创作了一部经典作品。
这部书展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并且探究人性本源,他通过独特的视角把这些呈现在读者面前。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是一部儿童历险记,但正如戈尔丁本人所说的那样,读者认为是在读一部关于儿童的小说,但实际上读的是人性的邪恶与忧愁。
这部小说通过它的主题,时间的推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
戈尔丁指出《蝇王》的主题是通过探寻人类社会的黑暗来追溯人性格的黑暗,整个荒岛的悲剧是对人类社会悲剧模式的重演。
书中所要表达的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出来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细腻刻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人类世界。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的论文
浅析《蝇王》中的象征主义的论文【摘要】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来探究人性本恶,从而阐明了人类战争的根源。
本文从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方面分析了象征主义在小说中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其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象征主义蝇王海岛人物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因其小说《蝇王》于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在该小说中剖析了战争的根源,即人性本恶。
象征主义是小说中主要的写作技巧之一,成功地帮助作者阐明了这一主题。
本文试图从小说的标题、故事发生地和人物三个方面来展现其象征主义。
首先,小说运用了人见人烦的蝇王作为标题,具有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不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苍蝇一词总是与腐朽、肮脏联系在一起。
蝇王来源于希伯来语。
在英语中,“蝇王”则是粪便与丑恶之王(或污物之王),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
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在小说《蝇王》中,大部分描写都和打猎相关,起初是为了获得食物,而后是为了游戏,最后导致了杀人。
从这一变化来看,表面上是孩子们想要征服野兽,而事实上却是兽性占据了人的心灵。
在第八章中,当杰克等人杀死了一头野猪,把猪头挂在树枝上作为给怪物的祭品。
这只猪头上叮满了苍蝇,所以成了“蝇王”。
而这个祭品恰恰是杰克等人的野蛮行为的成果,暗示着人类的劣根性——人性本恶。
而这一暗示在后来西蒙和蝇王的对话中得到强化。
“蝇王”对西蒙说:“我就是怪物……我是你的一部分。
”这一对话充分显示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其灵魂深处也存在着罪恶,深化了小说主题。
因此蝇王象征着人类灵魂的沦落,人性的丑恶。
把蝇王作为标题更加强调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其象征含义。
其次,小说整个情节都是发生在海上的一个荒岛上的。
在这里,没有了大人的管教,也没有了文明制度的约束和束缚,只有一群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他们远离了千里之外核战争的威胁,这个荒岛本应该是他们的天堂,然而,人类的劣根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分地暴露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第1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 O.12002 (总19期)JOU RNAL OF LIAONING T EACHERS COLL EGE(SOCIAL SC IENCES EDIT ION)General No.19
象征主义与5蝇王6的主题表现
杨文伟
摘要:戈尔丁的5蝇王6通过描写一群孩童流落荒岛后,从文明有序的生活逐渐演变为野蛮混乱的自相残杀,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类性恶主题,而这一主题的成功表
现与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密切相连的。
关键词:蝇王;人性恶;象征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98(2002)01)0025)02
一、关于5蝇王6
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于1954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5蝇王6并一举成名,此后二、三十年间,声誉日隆,终于在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综观全书,可以发现5蝇王6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小说描写一次未来的核战争(即/第三次世界大战0)中,一架用于疏散儿童的飞机被炮火击中而降落孤岛,一群孩子被迫在孤岛上开始他们的新生活,其中没有任何成年人参与,完全由孩子们支配他们自己的生活。
起初,孩子们为了生存而团结起来,齐心协力采集野果,猎野猪,搭棚子,用文明人发明的镜片取火,甚至还上演一出出民主政治的闹剧。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孤岛上缺乏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人类潜在的某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内在恶作祟,孩子们很快从合作走向分离,从理性走向迷信,从民主走向独裁,他们开始互相残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孩子,所描述的也是孩子们的活动,但文学批评家从来没有把它作为儿童文学来对待,这部小说无疑传递出超逾儿童文学的信息,揭示了更为深刻的主题。
二、人性恶主题
在西方评论界,戈尔丁被称为/寓言编撰家0。
他长于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语言神话,秉承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0这一主题,表现出戈尔丁对人类未来的关切和忧虑。
在戈尔丁看来,虽然人心的光明是同样存在的(如拉尔夫、皮格等代表的理性和知识),但相比之下,人心的黑暗是不可遏制的,只要条件适合,人的兽性就会突破文明的制约而酿成灾难。
从取材来看,在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中,我们首先会想到罗伯特.斯蒂文莱的5金银岛6(1883)和R.M#巴兰坦的5珊瑚岛6(1857),这两部小说描写孩子们在陷入困难时同舟共济,互相救助的故事,谱写了一个抽象的人性善的神话,它们所表达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就是人的善良可以战胜黑暗,征服一切困难。
透视西方文学史,传统的儿童小说大多歌颂儿童天真、无邪、勇敢和善良的一面,主题几乎都是惩恶扬善。
在西方神话中,安琪儿(angel)是长着翅膀的小孩子,仅从这一点,就说明儿童是圣洁、纯真的象征,是人间的天使。
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20世纪,我们在戈尔丁的作品中看到,昔日的天使成为魔鬼,/人心的黑暗0代替了/人心的光明0。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戈尔丁得出这样一个与传统概念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最好来了解一下5蝇王6的创作背景。
5蝇王6的问世与5金银岛6、5珊瑚岛6相距不过百年,5金银岛6和5珊瑚岛6的创作年代正值维多利亚时期,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是,英国的政治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英国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并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和政治、金融中心。
所以在5金银岛6和5珊瑚岛6中,体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乐观向上的精神,竭力表现善战胜恶的传统格局并创造出一种抽象的人性善的神话。
而戈尔丁创作5蝇王6的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剑拔弩张。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0出台,冷战政策正式形成;6月/马歇尔计划0实施;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0建
25
立;1951年5日美安全保障条约6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形成。
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0建立;1949年1月/经互会0成立;1950年2月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件红6签订;1955年5月/华沙条约0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
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于整个五十年代。
对于人性善恶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辟论述,他们认为人性表现出来的善与恶并非是天然的,而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换句话说,作家对人性善恶的评判与作家自身的经历及创作背景是密切关联的,从戈尔丁本人的经历看,他曾于1940年参加皇家海军。
亲自投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留给他的记忆是深刻的,所引发的思考也是无尽的。
5蝇王6实际上是一曲对现实世界的挽歌,哀叹的是人性的堕落和人类的穷途末路。
在戈尔丁的故事中,人类天性中邪恶的一面占了上风,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知识。
戈尔丁笔下的文明一反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成了脆弱的芨芨可危的人类社会表象,人之所以建立起有序的社会,是因为文明在特定状态下对人类行为有约束力;一旦这种约束稍有松懈,人类的邪恶天性便犹如脱缰的野马,把整个文明践踏得支离破碎。
三、5蝇王6的象征手法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战争导致人性的堕落。
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的。
戈尔丁曾发表过如下见解,/我认为,只有当象征手法完全渗入小说的事件,人物和基调时,它才真正奏效。
0从5蝇王6这部小说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象征主义的魅力。
5蝇王6中,象征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
首先,从书名看,/蝇王0是污秽、龌龊的同义词,象征一切丑恶的东西。
在这部小说中,布满苍蝇的腐烂猪头(即/蝇王0)代表邪恶的势力)))无政府主义、混乱和道德的论丧。
其次,戈尔丁在刻画人物方面融入象征描写,书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貌描写都有深刻含义。
拉尔夫满头金发,在书中被称为/英俊少年0,他随身带着一个海螺,他对海螺的拥有象征文明能够带来秩序和组织纪律他是理性与文明的化身。
皮格的形象则和他的眼镜联系在一起,眼镜本身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可以说是科学的象征。
皮格拥有眼镜,是逻辑和智慧的象征。
而杰克是无政府主义和混乱的根源)))野性和邪恶的象征。
此外,小说中的实物象征比比皆是。
海螺是权力的象征,象征民主和理智,海螺的粉碎意味着民主的终结,无政府主义和混乱的开始。
镜片在书中被用来点燃呼救用的篝火,镜片成为知识的象征。
而火的寓意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火总是和神灵联系在一起,在这部小说中,有火才能引起过往船只的注意,使救援成为可能。
小说中多次提到集会和上山,集会可以被视为理性和民主的象征,孩子们通过集会举行民主选举,商讨生存大计。
荒山野岭是野兽出没的场所,杰克杀害皮格,放火烧林的野蛮行径就发生在那儿,因此,荒山可以被看作野蛮的象征。
此外,扔石头和杀猪也颇具象征寓意,第一次扔石头是由于石头挡道,孩子们遂一起掀掉拦路石,上山的路从此变得畅通。
象征大家为了公众利益而齐心协力征服困难。
第三,第四次扔石头,是杰克等人为了杀死拉尔夫,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红色的石头象弹幕一样从悬崖上飞落下来0,扔石头的过程反应出人性由善到恶的演变,同样,/杀猪0也反映出人性由善到恶的演变,起初,杰克等人打猎是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但后来的杀猪却变为游戏和杀人悲剧,象征理性的丧失和人性的湮灭。
四、结束语
二十世纪中叶,正是现实主义大行其道之时,而5蝇王6的作者却另辟蹊径,以儿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人类由天真沦为邪恶,最终导致巨大灾难的故事。
象征手法的运用对小说主题表现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参考书目
(1)罗经国,5新编英国文学选读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张中载,5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6(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陆建德,5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试验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阮炜,徐文博,曹亚军,520世纪英国文学史6(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作者云南蒙自师专讲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