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 丁 解 牛
高中语文选修《庖丁解牛》解析
庖丁解牛第 1 页共 5 页庖丁解牛第 2 页共 5 页庖丁解牛第 3 页共 5 页庖丁解牛第 4 页共 5 页庖丁解牛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 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
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⑥新硎初试——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
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亦作“发硎新试”。
⑦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⑧庖丁解牛:厨师解割了全牛。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⑨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现实意义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
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
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第 5 页共 5 页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庖丁解牛[páo dīng jiě niú]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寓意: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中文名庖丁解牛发音:páo dīng jiě niú释义:庖,名叫丁的厨师。
解,宰。
出处:《庄子·养生主》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目录1成语解释2成语出处原文注释译文文言特殊现象相关成语3成语示例4成语解构5现实意义6作者简介7作品简介1、成语解释庖丁解牛【成语解释】庖丁解剖了全牛。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字词解释】庖:厨师。
丁是他的名。
解:剖开、分割。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正音】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辨形】庖:不能写作“疱”2、成语出处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原文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5),砉(xū)然(6)向然,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8)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通:盍)(11)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进(13)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
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窾(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而况大軱(gū)(21)乎!良庖岁更刀,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折(24)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8),吾见其难为,怵(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hu?)(30)然已解(26),如土委地(31)。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2),善刀(33)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34)焉。
” 注释(5)踦(yǐ):支撑,接触。
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11)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1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13)进:超过。
(14)遇:会合,接触(15)官知:这里指视觉。
神欲:指精神活动。
(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7)批:击,劈开。
郤:空隙。
(18)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
窾(kuǎn):空。
(19)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技经:犹言经络。
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庖 丁 解 牛
条有理。 近义词:井井有序 秩序井然 反义词:一团乱麻 杂乱无章 心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 情有一定把握。 歇后语:吃下了算盘珠---心中有数 锋利无比:形容兵刃十分锋利。 宛如 犹如 仿佛
小故事
卖油翁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非常善于躬箭,当时的人都知道他是一 个百发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对他很敬佩。而卖油的老翁只 略表示赞许,却笑着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手法熟练 些罢了!”陈尧咨听了,不禁大怒说:“你这老头有什么本领, 竟敢藐视我?”老翁回答:“我哪敢藐视你,我只是从几十年的 斟酒经验中,知道做熟了的事情,便会找到窍门来的道理。”说 着,老翁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 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油到完了,把铜钱拿起来给大家看,钱 孔周围竟没有一丝油渍,大家看了都赞叹不已。老翁微笑着对陈 尧咨说:“我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熟能生巧罢了。”陈 尧咨听了,一声不响便掉头走了。 后来人们便根据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这个成语,用来说明 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办法来。这篇故事让我 知道了:本领不是天生有的,它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只 要肯下工夫,经过长期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
庖丁解牛
《庄子》
解释题目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解释:庖:厨师;丁:人名;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 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有一个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把牛杀了以后,就用刀剔牛骨头。只见他 左手按着、双脚踩着、膝盖顶着,右手挥着牛刀,在牛身上划来划去。 他那 准确而又熟练的动作,好像古代的舞蹈;发出来的那种和谐的声音,宛如美 妙的音乐。不一会儿的工夫,厨师就把牛分割完了,牛肉和牛骨收拾的井井 有条。 梁惠王在一旁惊奇的赞叹道:“太好了!你的技术高明到这种地步,是 怎么炼成的呢?” 厨师放下刀,说:“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只见到一头头的整牛,不了 解牛的内部结构,根本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下刀。宰了三年牛以后,我的眼 睛再也看不到整头的牛只是看到牛的各个组成部分,看到牛的关节和骨头之 间的缝隙。这样,该在什么地方下刀,就心中有数了。到了现在,我根本用 不着拿眼看牛,只要手一按,就知道该怎样下刀。我按照牛的结构,顺着筋 骨间的缝隙,让牛刀在牛的体内自由自在地运行,碰不上一点儿阻碍。技术 高的宰牛师傅,一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筋肉刀慢慢就钝了。技术 一般的师傅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去砍骨头,刀自然就坏的更 快。我现在这把刀,已经使了十九年,用它宰了几千头牛,可刀口仍然锋利 无比,就像刚磨出来的一样。这是因为我把刀准确地伸进筋骨的缝隙之间运 行,显得骨缝宽宽绰绰,刀子有很大的活动余地。所以,至今我这把刀还是 那么锋利。” 梁惠王听完了这番话说:“好啊,今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doc
原文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 )(5),砉(xū)然(6)向然,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8)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通:盍)(11)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进(13)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
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窾(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而况大軱(gū)(21)乎!良庖岁更刀,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折(24)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8),吾见其难为,怵(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huò)(30)然已解(26),如土委地(31)。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2),善刀(33)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34)焉。
”注释(5)踦(yǐ ):支撑,接触。
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11)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1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13)进:超过。
(14)遇:会合,接触(15)官知:这里指视觉。
神欲:指精神活动。
(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7)批:击,劈开。
郤:空隙。
(18)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
窾(kuǎn):空。
(19)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技经:犹言经络。
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庖丁解牛原文及赏析
庖丁解牛原文及赏析庖丁解牛原文及赏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庖丁解牛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庖丁解牛原文及赏析篇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刀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刀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
庖丁解牛原文对照翻译
庖丁解牛原文对照翻译庖丁解牛原文对照翻译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寓意: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庖丁解牛原文对照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1)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支撑,接触。
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3)砉(huā)然:砉,又读xū,象声词。
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
向,通”响“。
(4)騞(huō)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指节奏。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
(8)盖:通“盍(hé)”,何,怎样。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先秦.庄子一、本篇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二、文章翻译:庖丁正在为文惠君解剖牛,他的手触碰的地方,肩膀依靠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盖顶撞的地方,都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下刀的声音和节奏,无不符合音乐的节拍。
他的动作似乎与《桑林》舞曲的节奏相吻合,又好像符合《经首》这首曲子的旋律。
文惠君说:“啊,太棒了!技艺竟然能达到这种地步吗?”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技艺,而是更深层次的‘道’。
最初我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完整的牛。
三年后,我就不再看到完整的牛了。
现在,我解剖牛时,是用心灵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
我遵循自然规律,找到牛身体中天然的缝隙,顺着这些缝隙下刀。
我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刻意去想如何下刀,更何况是大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次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次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
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数千头牛,但刀刃还像新磨过的一样锋利。
牛的关节之间有空隙,而我的刀刃几乎没有厚度;用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刃进入有空隙的地方,刀刃转动起来自然有余地。
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还像新磨过的一样。
庖丁解牛【注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为:替。
文惠君:梁惠王,魏国国君。
他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县)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国号一度称梁。
解:宰割。
○提出有关的人和事件。
下文记事、说理,都以“解牛”为中心。
手之所触,之:结构助词,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这里可不译出。
所触:名词性“所”字短语,意思是接触的地方。
下文“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三句中“之”和“所”的用法与此同。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yǐ)倚:靠。
履:踩。
跨:抵住,指剖牛时用一个膝盖顶住牛。
○以上写所见,用触、倚、履、跨等动词描绘出庖丁手、肩、足、膝各具特色的动作,表现他解牛技术的熟练。
砉(huā)然向(xiǎng)然,砉:拟声词,指手触、肩倚、足履、膝踌发出的响声。
向:通“响”。
《经典释文》说有的本子“向”下无“然”字。
奏刀騞(huò)然,奏:进。
骑:拟声词,比“砉然”更大的声音,指进刀解牛发出的响声。
莫不中(zhòng)音:莫不:没有什么不。
莫,无指代词,没有什么。
中音:合乎音律。
下文“乃中《经首》之会”的“中”与此同。
合于《桑林》之舞,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乐曲名。
乃中《经首》之会。
乃:这里用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会:指节奏。
○写所闻,就解牛时各种合乎音律的响声进一步表现庖丁解牛技术的神妙。
正面写厨丁解牛时的动作、声音,表现他异乎寻常的解牛技艺。
文惠君曰:“嘻,善哉! 嘻:惊异赞叹的声音,可译为“嘿”或“啊”。
善哉:好哇,表赞叹。
技盖(hâ)至此乎?”盖:通“盍”,何;怎么。
乎:呢。
○通过文惠君的赞叹与询问,从侧面表现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
赞叹,紧承上文;询问,引出下文。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háo)者道也;释:放下。
臣:我,庖丁对文惠君自称。
之:助词,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可不译出。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原文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 )(5),砉(xū)然(6)向然,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8)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通:盍)(11)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进(13)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
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窾(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而况大軱(gū)(21)乎!良庖岁更刀,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折(24)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8),吾见其难为,怵(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huò)(30)然已解(26),如土委地(31)。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2),善刀(33)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34)焉。
”注释(5)踦(yǐ ):支撑,接触。
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11)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1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13)进:超过。
(14)遇:会合,接触(15)官知:这里指视觉。
神欲:指精神活动。
(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7)批:击,劈开。
郤:空隙。
(18)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
窾(kuǎn):空。
(19)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技经:犹言经络。
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
《庖丁解牛》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庖丁解牛》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庖丁解牛》注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譆(7),善哉!技盖至此乎(8)?”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
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
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
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
”字词解释:(1)庖(páo袍)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以):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砉(xu)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
今一本无“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或譆:通“啊?”)。
(8)盖:同“盍”;亦即“何”.(9)进:超过。
(10)官知:这里指视觉。
神欲:指精神活动。
(11)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庖丁解牛 原文及翻译
击,劈开。郤:
空隙。
(18)导:
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ǎn):
空。
(19)因:
依。固然:
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技经:
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
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
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28),吾见其难为,怵
(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î)
(30)然已解
(26),如土委地
(3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32),善刀
(33)而藏之。”
xx曰:
(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Leabharlann 5)。依乎天理(16),批大郤
(17),导大窾
(18),因其固然
(19)技经肯綮之未尝
(20),而况大軱(gū)
(21)乎!xx庖岁更刀,割
(22)也;族
(23)庖月更刀,折
(2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25)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
xx说:
“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
“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庖丁解牛》的注释及译文
《庖丁解牛》的注释及译文《庖丁解牛》注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譆(7),善哉!技盖至此乎(8)?”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
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道大窾(13),因其固然(14)。
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
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28)。
”字词解释:(1)庖(páo袍)丁: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以):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3)砉(xu)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响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
今一本无“然”字,是。
(4)騞(huō豁)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或譆:通“啊?”)。
(8)盖:同“盍”;亦即“何”.(9)进:超过。
(10)官知:这里指视觉。
神欲:指精神活动。
(11)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庖丁解牛的典故_庖丁解牛的意思
庖丁解牛的典故_庖丁解牛的意思庖丁解牛,庖丁:厨师。
厨师解割了全牛。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那么庖丁解牛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庖丁解牛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庖丁解牛的典故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意念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幼儿成语知识庖丁解牛成语故事
幼儿成语知识庖丁解牛成语故事
庖丁:厨师。
厨师解割了全牛。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成语简拼:PDJN
成语注音:ㄆㄠˊ ㄉ一ㄥㄐ一ㄝˇ ㄋ一ㄡ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庖丁解牛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庖,不能读作pāo 或bāo 。
成语辨形:庖,不能写作疱。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庖丁解牛》知识梳理(解析版)
《庖丁解牛》知识梳理(解析版)《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庖丁解牛的过程,表达了顺应自然、掌握规律、技艺精湛的哲学思想。
下面是对《庖丁解牛》的知识梳理和解析,内容丰富,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个故事。
一、故事背景及寓意《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述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
庖丁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庖人,他以解牛技艺高超而闻名。
故事通过庖丁解牛的过程,寓意着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掌握规律,顺应自然,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二、庖丁解牛的过程及技艺1. 解牛前的准备庖丁在解牛前,首先要了解牛的生理结构,熟悉牛的各个部位。
他观察到牛的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庖丁还准备了锋利的刀和恰当的工具,以便在解牛过程中游刃有余。
2. 解牛过程庖丁解牛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观察牛的整体形态,找到切入点。
庖丁从牛的脊背入手,沿着牛的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逐一分解。
(2)运用恰当的刀法。
庖丁在解牛过程中,根据不同部位的肌肉纹理,采用不同的刀法。
如:切、割、砍、削等。
(3)掌握节奏和力度。
庖丁在解牛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节奏和力度,使刀与牛的接触恰到好处,既不损伤刀刃,也不损伤牛的肉质。
(4)注意休息和调整。
庖丁在解牛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休息,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刀法。
3. 解牛后的总结庖丁解牛完毕后,他会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在解牛过程中的得失。
他认为,解牛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顺应自然。
只有如此,才能使解牛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三、庖丁解牛的哲学思想1. 顺应自然《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正是通过顺应牛的生理结构和规律,才能游刃有余地解牛。
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困难和挫折。
2. 掌握规律庖丁解牛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掌握规律的过程。
掌握规律,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使事物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
《古文经典》庖丁解牛
译文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
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
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文: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 刀割筋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 他们)用刀砍骨头。现在我的刀(已经用过)十 九年了,所宰的牛有数千头了,而刀刃好像刚从 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锋利)。牛的骨节之间有 缝隙,而刀刃没有厚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 切入有缝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对于游进 的刀刃来说一定是有很大余地的!因此,十九年 了,我的刀刃还像刚磨出来的。 达于“道”境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庖丁解牛
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 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 则寓言。所谓“养生主”,就是养生的主旨, 也就是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庖丁解 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 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译文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 , 砉(huā)然向(xiǎng)然,奏刀騞(huō)然, 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 经首之会。
庖丁解牛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 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 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 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 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刀而藏之。”
道
• 相关成语
•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 轻而易举。 • ②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 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 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 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 ④切中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 结合的地方。 • 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 ⑤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 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庖 丁 解 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 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 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 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 况大軱乎! “我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 技术了。”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 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 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庖丁解牛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翻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
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文言现象通假字①砉然向然:“向”通“响”,响声。
②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样。
③批大郤:“郤”通“隙”,空隙。
④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⑤技经肯綮之未尝:“技”应是“枝”字,指支脉。
特殊句式①技经肯綮之未尝此句为谓语省略句,又是宾语前置句,应...相关成语①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庖丁解牛_原文及翻译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yǐ )(5), 砉(xū)然(6)向然, 奏刀騞然(7),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8)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9).文惠君曰:“嘻(10), 善哉!技盖(通:盍)(11)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 进(13)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 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 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15).依乎天理(16), 批年夜郤(17), 导年夜窾(18), 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 而况年夜軱(gū)(21)乎!良庖岁更刀, 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 折(2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26),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每至于族(28), 吾见其难为, 怵(29)然为戒, 视为止, 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huò)(30)然已解(26), 如土委地(31).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迟疑满志(32), 善刀(33)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 得养生(34)焉.”注释(5)踦(yǐ ):支撑, 接触.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 用膝盖抵住牛.(11)盖:同“盍”, 亦即“何”, 何, 怎样.(12)道:天道, 自然的规律.(13)进:超越.(14)遇:会合, 接触(15)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17)批:击, 劈开.郤:空隙.(18)导:顺着, 循着, 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ǎn):空.(19)因:依.固然:指牛体原本的结构.(20)技经:犹言经络.技, 据清俞樾考证, 当是“枝”字之误, 指支脉.经, 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 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21)軱(gū):股部的年夜骨.(22)割:这里指生割硬砍.(23)族:众, 指一般的.(24)折:断, 指用用刀折骨.(25)发:出.硎(xíng):磨刀石.(26)节:关节.间:间隙.(27)恢恢乎:宽绰的样子.(28)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29)怵(chù)然:害怕的样子, 这里指小心翼翼的样子(30)謋(huò):骨肉分离的声音(31)委地:委:卸落, 坠下.散落在地上(32)迟疑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33)善刀:善通“缮”, 修治, 这里是拭擦的意思.擦拭刀.(34)养生:指养生之道.译文有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 手所接触的处所, 肩所靠着的处所, 脚所踩着的处所, 膝所顶着的处所, 都发出皮骨相离声, 进刀时发出(读‘huo’)地响声, 这些声音没有分歧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 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水平呢?”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 这已经超越了对宰牛技术的追求.现在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 (对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 (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 (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 (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 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 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 而不用眼睛去看, 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 劈开筋骨间年夜的空隙, 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 都是依顺着牛体原本的结构.宰牛的刀历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处所、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处所, 更何况股部的年夜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 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 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 宰牛数千头, 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 可是刀刃没有厚度, 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 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 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 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处所, 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 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 目光集中, 举措放慢.刀子轻轻地震一下, 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 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 为这一胜利而满意地四下环顾, 为这一胜利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 学到了养生之道啊.”[1]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字的用法和意义
• • • •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通假字
“向”
通“响” 通“盍” 通“缮”
“盖”
“善” 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 “月”,名词做 状语
一词多义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焉。”
•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 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欣赏——庖丁解牛之美
思考: (1)庖丁的现场表演有什么样的特点?
特点: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听觉的盛宴。
(2)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展现庖丁解牛技艺 的高超?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 大骨头呢? (句式)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 是有余地。 (成语)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 (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成语)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 2. 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 然游刃有余。
正确
• 3. 警方布下天罗地网,那几个歹徒一定游刃有余。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 1. 他做事情只考虑自己,毫无集体观念,真是目无 全牛。
介词,用
“然”……的样 子 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jiàn) 空隙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间),宽宽绰 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
翻译下列几个句子: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 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 新发于硎。
•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 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 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 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 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 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 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 因为视力集中到一点,因此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 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 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 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 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乎”字的用法和意义
• • • • •
技盍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依乎天理(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 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字的用法和意义
• 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 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 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 • 因其固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 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 地”)
庄子其著:
内篇(7)为庄周所作。 《庄子》 共33篇 外篇(15) 庄周门人和后学所 杂篇(11) 作
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 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 学史纲要》)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 同时,约比孟子的年龄略小,曾做过蒙邑的漆园小吏, 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 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 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 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 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他 认为做官扼杀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 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 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主张精神上逍遥自在,在形体 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 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 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
他最近总是踌躇满志。
正确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 得的成绩心满意足。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课文翻译
要求:试翻译,有难点,做标记,看注解, 可合作,求共赢。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 舞,乃中经首之会。
•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 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 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 《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 的节奏。
3、通假字 向xiǎng然
盖hé 技zhī 善shàn刀
课文朗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 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 《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 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 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 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 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 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 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
《庄子· 养生主 》
庖,厨师。
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口译课文
1、对照注解口译; 2、疑难处做上记号; 3、口头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欣赏——庖丁解牛之美
1、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
疑难句子翻译
音节助词, 无实义。
“所”字结构 “所”+动词=名词性 结构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庄子
有关《庄子》
《庄子》是 战国 中期思想家 和他的门 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 篇。 道家 庄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____学派 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庄子 ”。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 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 “安时而 处顺”;政治上主张“_________”,反对一切社 无为而治 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 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 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 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 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 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 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 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 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 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 文惠君日:“善哉!技盖至此乎?” •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 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 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 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 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 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 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 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 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 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 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 • 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 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 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 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 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砍断骨 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 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深刻道理
庄子文章特色一: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 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庖丁解牛》的内容层次
解牛场面 动作: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 (表现技艺 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高超)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总说) 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 目无全 庖丁谈解牛 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必由之路) 之道:(亦 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 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关键) 即养生之道) 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态度)
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结果)
•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应掌握的文言知识
一、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及句式。 三、翻译句子。 四、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应掌握的文言知识
应掌握的虚词用法
应掌握的词语
为
乎 于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然
“为”字的用法和意义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 后一个:作为) •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 因为)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 同义,都是介词: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