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整体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整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依法办事》和《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这一单元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保护作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但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还相对模糊,对于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会依法办事,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依法办事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新闻报道,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知识学习】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一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和“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本单元设计依据文明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道德状况需要公正法律和有效的执法。
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的状况,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法制的公平和管理体制的透明程度。
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这是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代表民族未来的青少年一代,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其二,这是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
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道德经济,更是法制经济。
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其三,这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为“四有”新人。
其四,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成本课程教育目标的需要。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等几个有机结合的部分。
当代青少年学生,如果不懂得法律知识,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本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学设计.ppt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学设计.ppt一. 教材分析《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本单元共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法律现象,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更多的是表面的,缺乏系统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2.法律的作用和意义3.如何自觉遵守法律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法律素养。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法律,提高法律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2.多媒体设备3.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法律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情况,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觉遵守法律,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一、课程目标解读(一)课标要求有哪些?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3、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4、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目标有哪些?第七课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知道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第八课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二、内容标准解读(一)本单元包括那些内容?本单元设立“践行道德,依法维权”主题探究活动和《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两课。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包括“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三框,分别介绍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怎样预防违法等内容。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包括“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两框,分别介绍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等内容。
(二)本单元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而青少年又处于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因此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十分必要。
人教版思品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word教案
人教版思品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关心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2、了解犯罪的三个差不多特点。
3、引导学生明白得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3、引导学生要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爱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明白得什么是法律。
3、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爱护作用。
4、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5、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和严峻不良行为可能进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1、了解法律的专门性,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2、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3、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电教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板书)(第一课时)导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第七课的引言并分析: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亲小孩身上,他经常打骂亲小孩,有时还不让小孩上学,可他却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差不多触犯了法律:有一位中学生,热爱运算机编程,一天,他正在为自己的黑客行为沾沾自喜时,警察却把他带走了。
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什么缘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这给我们什么启发?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给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造成了一定的缺失和危害。
因此,他们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与制裁。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的事例并许多见。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
我们大伙儿都应该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必定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
自觉地学法、用法、护法,爱护法律的威严和权威,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教案)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案:复习课课题: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南通市启秀中学颜文恕所用教材:义务教弃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徳》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岀版社2008年11月第3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2、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3、体会家庭、学校、社会予以我们的关爱;4、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5、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而对不法行为:加强敢于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6、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护法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社会规则,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体会法律的保护作用无处不在,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是同在的。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的种类、犯罪的危害;3、知道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4、知适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5、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智斗。
6、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7、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8、逐步培养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的现象和行为,初步形成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能力:9、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法律的尊严,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护法。
教学难点: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所以我们要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这一课,我们一起来走近法律,感受法律的尊严°】【基础知识】1、我们身边的规则:一一道德、纪律规章、法律2、道德、纪律规章。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一、知识梳理法律的特征走进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违法行为的定义法不可违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定义、特征、刑罚防范于未然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原因、法律法律护我成长关于未成年人的四个特殊保护求助有路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二、考点解读(一)考点归纳:1、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
法律面前,人人______。
自觉_______,维护_______,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
2、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_______,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________。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等。
3、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等。
4、我国法律作为____________的体现,它通过规定_________,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作用有:①_______作用,即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②______作用,即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6、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______和________情节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称为一般违法行为;________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联系,①都是______行为,②都有________,③都应受到________。
二者的区别: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等。
7、所谓犯罪是指具有________,触犯_________,并依法应受________的行为。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课件人教版
【知识框架】
2、犯罪必受惩罚 (1)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2) 刑罚及其种类 三、防患于未然 1、认清犯罪危害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2)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 (3)要远离违法犯罪
【知识框架】
2、加强自我防范 (1)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第8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一、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1、四大保护的内容 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 保护
【动动手脑】
2、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前11个月,25岁以下 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占全国刑事案件犯罪的40%。 某法院对100名青少年的犯罪心态调查发现:不 知道在犯法的占32%,好玩、刺激的占45%,其 他占33%。 (1)从材料中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 些? 答: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原因是不懂法,法律观 念淡薄;不能控制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寻找刺激 等导致犯罪。
5、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知识框架】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近法律 1、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生活中的规则 规则: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
【知识框架】
(3)法律的三个特征 特征:课本p87 2、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二、法不可违 1、谁都不能违法 (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3)一般违法行为
【知识框架】
2、四大保护对有关方面的要求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求助有路
2、敢,在校读书期间不守 校规,后来发展到偷东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5 天。释放后退学,又不思悔改,不久又入室盗窃 三万余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⑴李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 于犯罪行为?各应受到什么处罚? 答:李某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有:偷东西,处罚是 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天;属于犯罪行为有:盗 窃三万余元,处罚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计划及教案(标准版)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计划及教案教学目标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2、怎样预防违法。
3、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教学难点1、怎样预防违法。
2、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共计五课时。
走近法律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各种规则,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让学生理解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和法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有一位中学生,酷爱计算机编程,一天,他正在为自己的黑客行为沾沾自喜时,警察却把他带走了。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不少,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我们要懂法、守法和护法,绝不能做违法的事。
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1、我们身边的规则:——道德、纪律规章、法律2、道德、纪律规章。
法律的特征的比较:(1)共同点:都是行为规则,都具有约束性。
(2)如何形成靠什么约束约束对象道德社会共同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感和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舆论、习惯、信念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本单位、本团体的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制定约束、强制力局部使用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国家强制力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的三个特征】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立法机关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法律最显著的特征】理解:“国家强制力”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法律靠公民自觉遵守。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律的作用:【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的三个特征】【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1)规范作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即: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权利)、必须做什么(义务)、应当做什么(义务)、不应当做什么(义务)。
意义: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方向、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评价准绳。
(2)保护作用——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利益。
5、法律的作用、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这就对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启示】学法(前提)、守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合法权利、和违法行为斗争)、护法(维护法律尊严)是我们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是树立的价值观。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践行道德、依法维权主题探究教学设计【活动内容】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探究活动。
2.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调查,感受道德和法律对自己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活动目的】1.综合运用第七、八两课教材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遵守国家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对有效信息的整合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方式】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约一个月),让他们去思考、去搜集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和侵犯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到当地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进行采访。
2.人人参与,交流合作,教师只做一个积极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
3.提示学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的方法。
【活动时间】约一个月(分为四周进行)【设计理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基于这些理念,本主题活动注重学生的各种生活经验,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认真对待生活,愉快对待生活,提高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题探究则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途径,离开了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主题探究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现代教学思想重视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组织的个别化,同时主张课程的综合化。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一、本单元的地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而青少年又处于生理和心理巨变时期,因此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十分必要。
设置本单元主要是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维护,更需要法律的维护,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明确法不可违”,从小树立维权意识,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学会采取正当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是由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构成。
其中第七课有三框,第八课有两框。
三、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
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七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
某某省福清西山学校七年级政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案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X”“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X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某某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某某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某某犯罪”“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某某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某某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X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
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X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X,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一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和“践行道德依法维权”的主题探究活动。
1、本单元设计依据文明的社会秩序、良好的道德状况需要公正法律和有效的执法。
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的状况,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法制的公平和管理体制的透明程度。
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一,这是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代表民族未来的青少年一代,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其二,这是帮助青少年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
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道德经济,更是法制经济。
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其三,这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为“四有”新人。
其四,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成本课程教育目标的需要。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等几个有机结合的部分。
当代青少年学生,如果不懂得法律知识,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本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要让他们知道:法律是保护人民权利的武器,是真正为了人民的,也是能够为民所用的;法律是保护包括中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有效工具,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有特殊的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就加强法制教育,这样才能使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
为了让中学生掌握保护自己权利,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远离违法犯罪,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2、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犯罪必受惩罚”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
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
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认清犯罪危害”告诉我们犯罪的危害。
通过初中生自身的事例说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可见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不仅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灾难,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主要介绍预防犯罪、要防患于未然等内容。
引出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提醒学生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引导学生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守法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本课由“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两框,分别介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主要介绍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有关内容。
了解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是必要的。
阐明了家庭保护的必要性,介绍了家庭保护的基本要求、主要作用。
说明了学校保护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主要介绍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有关内容。
通过雇佣童工案,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社会保护必要性,并指出社会保护的要求和内容。
介绍了什么是“司法机关”并指出司法保护的内容。
让学生明确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求助有路”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并介绍了能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寻求帮助、解决争议、处理问题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
“敢打官司”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介绍了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鼓励学生勇敢地状告侵权者,因为这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尊严、社会的稳定。
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善于斗争”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样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等内容。
告诉学生应当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对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既勇敢又机智。
第二部分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综合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规则之美”,再通过对比突出特殊的规则——法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学生活动:小游戏:“谁更快”谁能更快地从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来,在一个瓶口比较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线串好的五个乒乓球,分别请两组同学(五人为一组)上来,比比哪一组能更快地将乒乓球全部取出。
这个小游戏考得并不是眼明手快,而是需要通过组织,使乒乓球能够逐一通过,所以五个人应该经过商量,排好先后秩序,才能最快的把球全部取出。
教师活动: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到良好的生活需要秩序,而这个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创设情境: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学生讨论:算还是不算?同学们讨论。
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兴奋剂、借助于器械等)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讨论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比赛中突发事故的讨论,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事情可能就会带无法预计的后果。
并自然将课堂引到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2、红灯停绿灯行。
教师播放有关闯红灯的交通事故的影像资料。
学生讨论:发生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你碰到过类似的情景吗?(用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教师活动:出示有关浙江省交通事故的数字或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交通事故”做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充满现实感,并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提供了条件,加深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充分认识到规则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3、交叉换位学生活动:请学生在教室中实践一下交通规则——交叉换座位。
教师活动: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许怎样做的要求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式活动,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我们发觉会很顺利,并提出规则是一种美。
三、规则之美1、感受规则之美。
学生想象:有一组数字任意排列着出现,你能看到什么?分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探究:将这组数字经过排列组合,发现它是一组很有规律的数字,从而让我们感到了数学之美。
用音乐简谱把这些数字串连之后,我们发现它又变成了一段简短而优美的音乐。
播放音乐(或演唱)……2、寻找规则之美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许多规则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车先下后上,山区行路相互礼让,遇危险让妇女、儿童先撤退,拾金不昧,体育比赛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数字中存在的规律,真实地去体会规则带给我们的美丽,而寻找规则之美,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3、“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学生活动: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体现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并从对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规则——法律。
四、特殊规则——法律是真是假:举四种规则的行为(社会道德、学生守则、法律、宗教规范),请学生开展竞猜,哪一种行为是法律,并从中寻找法律和其他规则的区别。
(可以运用课本中的表格)社会道德:双休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求必须保持安静。
学生守则:在学校里上课,自修课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扣除四项红旗竞赛分。
法律: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须保持安静。
宗教规范:每天早上,平阳寺的佛家子弟必须静坐一小时。
同样是保持安静,但他们却各有不同,通过对比找到法律的三个特殊性: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游戏、比赛、讨论,明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体会中成长,并解决教学难点: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则,有什么特征。
五、课后延伸活动制定规则:现在老师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去?但老师又很为难,怕出去碰到安全问题,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制定一些规则,使春游能够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