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基最著名的翻译类书籍是
形合与意合:《想北平》张培基译本例析
语言文学研究形合与意合:《想北平》张培基译本例析史雨嘉(广东科技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083)摘要:英汉话语组织结构的差异体现了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现象被认为是英汉两种语 言最显著的差异特征。
本文从形合和意合的角度赏析了张培基的译作《想北平》,重点讨论了译本是如何在衔接和连贯间进行 转换的。
研究发现,英译本最常使用的翻译技巧是增译连接词和把并 构转为主从复合结构。
关键词:形合意合衔接连贯《想北平》1. 引言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深受大众喜 爱。
其作品语言直白、通俗、精致、鲜活。
文笔行云流水,一气 呵成。
老舍的散文题材广泛,贴近民众生活。
在贫苦环境中 成长的他,关注下层人民疾苦,其作品多从百姓视角描写百 姓生活,抒发爱国情感。
散文《想北平》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想北平》一文语言质朴,结构自由开放,形散而神聚,是散文中的佳作。
但是,文作品翻译成英文时,如作品 的散结构,其作的读性就会大打折扣。
因为汉语重意合,之间的联系主要靠语序和内在关 。
英语形合,的多通 在的语。
,文 %散 。
因,散文 关注形 的。
评价一文多从这方面考虑。
文从形视角 的译作!〇#$ M em ories o/Pe)p)./,探析张培基的译本是如何处理形合与意 合之间的 的。
2. 形合与意合的概念界定英汉话语 结构的差异体现了两个民族的思维差。
中民深受 家、家 的,性,汉语形成 在 关 ,形的 。
,语深受形 的,在语言 是 语关 ,以形 [11。
形 的在我国最早是由王力[2]提出的。
之后,刘宓庆[31、连淑能141和潘文国151等对都进行论述。
纵观家观,对形 的界定大致派:一派认形的区别仅仅是子的连接不同,即表在层。
而另一派则更倾向于把 形 视 语的 ,即形 的区不仅在 层,而且 在 语层。
比之下,后的视角更加广阔,因论更 。
仅仅将焦点聚集在 层,会忽视语篇的 连贯,研究片不够科。
因,文的研究 于刘宓庆对形 的广 界定,即:“所谓形(h yp otaxis)指借助语言形 (包括形态 )示 关,实 语 子的连接;所谓意合(p 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子的 实它们之的连接。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摘要: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中英对译时,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直译,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即:采取意译,才可以使翻译作品达到“信”和“达”的标准。
文章在对直译与意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和追求》進行分析,具体探讨直译与意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1、直译与意译的历史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中国古代就有。
从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慧远的“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以及从以释道安为代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
在西方的翻译史上,美国语言学家、翻译专家尤金?奈达,英国语言学教授彼特?纽马克也就直译和意译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
2、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直译与意译可以而且必须互相参用。
张培基英译散文《书的抒情》
张培基英译散文《书的抒情》书的抒情的作家把自己写的书,送给亲友,献与读者,是最大的愉快。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培基英译散文《书的抒情》,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张培基英译散文《书的抒情》书的抒情Eulogizing Books柯灵Ke Ling| 译文摘自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二》说到书,我很动感情。
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
I always think of books with profound feeling, being deeply indebted to them, as I am, for the warmth they have brought me.要点:1,题目“书的抒情“在此不宜直译,通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书赞“译为Eulogizing Books或A Eulogy on Books,简译为On Bookes也是可以的,但缺乏感情色彩,不及前者贴切~ 2,“说到书,我很动感情”即“我对书有很深的感情”,故译为I always think of books with profound feeling3,“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
“译为being deeply indebted to them, as I am, for the warmth they have brought me。
英汉差异的原因,英语中表示原因的句子通常后置(如果不是表特殊强调的话~),这点在英译汉时尤为凸显综述:柯灵的散文一项讲究文字的优美洗脸,他的文章在文字上非常讲究,这点在文章的题目上就可以就看出,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在选词和理解上要尤为注意书是我的恩师。
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
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
——也许我早就委身于沟壑。
Books are my beloved teachers. In my childhood, when I was deprived of happiness and schooling by poverty, books took me to their large bosoms and nurtured me generously. It is to them that I owe what I am today. Without them, I would probably have ended up in abject misery long ago.要点:1,”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注意本句在合译时,,将“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译为时间状语从句,取“书本”作主语,这种译法很巧妙地将分句意思串联在了一起,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译者将其视为一个意思,即“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和受教育的机会”,进行合译,译为was deprived of happiness and schooling by poverty 3,“沟壑”本指“溪谷”山沟,常引申指“野死之处”,因此本句意为“死无葬身之处”,译为would probably have ended up in abject misery,意思是“结局悲惨”综述:可以借鉴本段的合译技巧~句中出现时间状语,可将时间状语单独拿出来独立作一分句~书是我的良友。
张培基散文翻译的归化策略探因——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
第 31 卷 第 7 期2018 年 7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1 No.7Jul.2018张培基散文翻译的归化策略探因——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周娜(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00)摘 要:《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在国内翻译界造成了很大影响。
该丛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张培基先生所撰稿的译文集结出版,受到了英语专业尤其是翻译专业学生的喜爱。
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意译、增译、减译和替换四个方面探讨了张培基译文(以下简称“张译”)中所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认为张译中的漏译、误译、增译、改译等现象是译者为了达到某种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的体现,是散文翻译中较好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散文翻译;归化策略;目的论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97(2018)07-0153-020 引言《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不仅为国内学者与专业学生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例,也为国外部分研究中国“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的学者提供了素材。
多年以来,国内有许多学者与翻译专业学生在研究及学习张培基的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翻译作品。
如朱曼华(2000)对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为国内学者及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例,并称其为一本不是教材的好教材。
不过,也有学者及相关专业学生质疑甚至批评张培基在散文英译过程中出现漏译、改译以及增译的现象。
如硕士生唐萍(2015)在其毕业论文中谈到她认为张译的增译没有必要,其采用的增译手段是违背了对原文的“忠实”,是不值得倡导的。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案例,从增译和减译两个方面探讨张译中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旨在论证张译中的漏译、误译、增译、改译等现象并不是对原文的“不忠”,而是他为了达到某种翻译目的而采用归化策略的具体体现,应该认同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肯定归化策略在散文翻译中的优势。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故都的秋》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故都的秋》一、本文概述翻译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标准,以揭示翻译活动的审美本质和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对张培基英译的散文《故都的秋》进行深入分析。
张培基先生作为著名的翻译家,其译文以准确、流畅、优美著称,对原文的韵味和意境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再现。
通过对其译文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美学在散文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保持原文韵味的基础上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的一篇代表作,通过对北京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张培基的英译本成功地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英文读者,展现了翻译美学在再现原作情感和艺术魅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翻译美学的理论与实践,也对提升我国散文的英译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翻译美学理论概述翻译美学是一门研究翻译过程中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的学科,旨在探索翻译如何在保持原作美学价值的实现目标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翻译美学理论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审美的再现。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原作的美学内涵,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将原作的美学价值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翻译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
意美指的是翻译要传达原作的思想情感和意境韵味,保持原作的精神风貌;音美指的是翻译要注意原作的音韵节奏和韵律美,尽可能在目标语中再现原作的音韵之美;形美则是指翻译要关注原作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点,使目标语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作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以实现“三美”原则。
译者还需要注意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审美习惯,以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翻译美学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论,有助于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翻译实践的不断提高。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张培基英译文赏析以《我坐了木船》为例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张培基英译文赏析以《我坐了木船》为例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本质在于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文化内涵。
在众多翻译理论中,翻译目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用性,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旨在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张培基的英译文进行赏析,以《我坐了木船》为例,探讨其翻译策略与技巧,并分析其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蕴和风格。
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其译文以准确、流畅、优美著称。
他的翻译作品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坐了木船》这篇译文中,张培基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底蕴,成功地将原文的意境和情感传达给了译文读者。
通过对张培基英译文的赏析,本文旨在揭示翻译目的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并探讨这些策略如何影响译文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也希望通过这一案例分析,为翻译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框架下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功能。
在此理论框架下,翻译的原则和策略都围绕翻译的目的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目的性原则,即翻译行为应满足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
这一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更要考虑到译文的读者群体、文化背景和语境等因素,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信息。
翻译目的论还强调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在内部逻辑和表达上要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能够顺利理解译文。
忠实性原则则要求译文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等。
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翻译策略的选择应服务于翻译的目的。
常见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和意译。
直译策略更注重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风格,而意译策略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和语境信息。
论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音美翻译技巧
论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音美翻译技巧作者:龙在林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张培基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所著《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了此著作中的音美翻译技巧。
关键词: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美学;音美一、研究背景美学是研究人对美的感受的一门学科,而翻译美学则是美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一直以来备受译界学者的关注。
笔者认为,现代散文的翻译研究离不开美学,因为散文讲究的是形散而神不散,换句话说,散文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整体美。
张培基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翻译的中国现代散文佳作一直备受翻译界推崇,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范例。
其著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各篇均为汉英对照,并附详细注释及对原作者的一些必要的简介,对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语言难点、翻译方法、历史背景等,也作了一些分析讲解,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二、音美翻译的技巧正如毛荣贵先生在《翻译美学》一书中所说,语言不仅有沟通功能,还具备美学欣赏功能。
绝大多数音美都来自于对词汇的灵活排列和应用。
换而言之,译者要在不破坏原文语音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一些语音方面的技巧使翻译实现音美的目的。
这些技巧包括拟声词的使用、头韵法、押韵法等。
1.使用拟声词拟声词,即模拟事物实在声音的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翻译这些词汇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张培基教授却能非常熟练地翻译好它们。
例: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
——《笑》(P46)The water in the field ditches was murmuring.——Smile(张培基 1999:47)中文里“潺潺”一词用来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渲染的是一种安静、与世隔绝的氛围。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译策略——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Vol.19No.14引言张培基是中国著名翻译家、教授,28岁时便在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一生译出了无数经典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也给其他译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他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收录其翻译生涯中的经典译作,让读者大饱眼福,也让译者深受启发。
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国散文时感受、传递和创造美,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翻译视角,启发翻译爱好者的翻译创造力,不断增强其文化自信,促使其译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一、翻译美学及许渊冲的“三美”翻译思想(一)从美学到翻译美学对美学的定义是美学的最大难题。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对感官的感受”。
苏格拉底(Socrates,469B.C.—399B.C.)及诡辩家希庇亚斯(Hippias,460B.C.—399B.C.)曾就美学一词的定义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辩论,仍未能定义何为“美”。
最后,苏格拉底无可奈何地说,“美是难的”(董广杰等2011:12)。
被誉为“美学之父”的亚历山大·鲍姆加登(Alexander Baumgarten,1714—1762)是第一位使美学成为一门学科并将其定义为“对好坏的评判”的学者(毛荣贵2005:1)。
18世纪,实验美学在欧洲兴起,其宗旨是在具体事物中发现美的本质再寻找普遍标准来定义美,而此后欧洲大陆学者将美学定义为人们的某种需要被满足之后产生的愉悦感受,即对美的真实且自然的情感流露(董广杰等2011:20-21)。
在哲学视角下,美能使人感知欢乐、满足等情感。
古罗马时期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B.C.—43B.C.)主张“辞章之美”,泰特勒提出“忠实之美”等(蒋雯倩2018:73),它是人们找寻愉悦的反射,是抽象的、实在的,可以被发现、被概括。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注重意象的表现形式,不太关注微观透视(刘宓庆2005:79-80)。
汉英翻译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38期总第634期汉英翻译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摘 要: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以及散文。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宝库中,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在这些文学体裁中,散文因其短小精炼、语言朴素而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翻译家张培基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归化是更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占主导地位;异化作为补充的翻译策略,适用于汉语散文英译。
本文将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高频率出现的修辞手法,具体分析张培基在翻译明喻和暗喻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从而验证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否与其翻译的目的相符。
通过比较两对密切联系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直译的适用范围比异化更广,而归化则比意译更为常用。
关键词: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修辞手法;归化和异化作者简介:盖栩晨,女,山东理工大学,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典籍翻译。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迅速,翻译成为连接中外的重要桥梁。
纵观中国近现代翻译事件的历史,不难发现,外文尤其是英汉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主导地位,而汉译外活动则少之又少且缺乏被学者关注的注意力。
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向其他国家的人民解释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达到目标呢?答案肯定是通过翻译。
众所周知,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是无形的,它渗透到一种语言中,而语言则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因此,翻译文学作品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
一、张培基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1921-2021)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文学系。
1946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曾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起诉科担任翻译。
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完成了英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然后回到祖国,投身于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据统计,《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共四辑,收录了179篇通俗精妙的现代汉语散文,均由张培基翻译。
散文中英汉连词对比及汉译英处理方法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评析
代散文选》评析
目录
01 一、英汉连词对比
03 三、张培基《英译中 国现代散文选》评析
02 二、汉译英处理方法 04 参考内容
散文中英汉连词对比及汉译英处理方法——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为例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常用于表达思想、情感和描绘生活。在 散文中,连词的使用对于表达文意和情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通过 对比英汉连词的特点、作用及应用场景,并分析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 选中的处理方法,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技巧。
总的来说,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一本展现了中国现代散 文之美的英文译本。通过学习他的翻译风格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中国现代散文的魅力,同时也为我们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引言
散文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散文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 而喻。由于中英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散文翻译的难度较 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跨句法在散文翻译中的应用,并通过评析张培基教授的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来进一步阐述这一主题。
在情感方面,张教授准确地捕捉到了原文中的情感基调,并通过细腻的笔触 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深刻内涵。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跨句法在散文翻译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 程中,运用跨句法可以有效解决中英文的语言差异问题,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 表达习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 文选》充分展现了跨句法在散文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散文翻译研究 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英汉连词对比
1、主要特点及区别
英语连词主要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but、or以及that、which、 who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与词、句与句的作用,丰富句子的层次结构和 表达方式。而汉语连词则主要包括关联词和副词,如“和”、“可是”、“而 且”、“也”等,其连接作用较为直观,通常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
翻译目的论角度下《落花生》的两种译本评析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落花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代表作之一,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 深刻的社会寓意深受读者喜爱。本次演示将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落花 生》的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在目标文本中的体现及其对读者 产生的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目 标文本的功能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该理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 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应遵循目标文本的功能和目的;连贯原则强调译 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范,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则要求 译文应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义。
1、语言风格
1、语言风格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字幕翻译应考虑目标文本的语言风格。《你好,李 焕英》是一部喜剧电影,语言幽默风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考虑了目标受 众的语言习惯和审美需求,采用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在享 受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原作的情感和意境。
2、文化转换
2、文化转换
《落花生》英译本对比研究
1、许地山原译本
1、许地山原译本
许地山是《落花生》的原作者,他的译本自然是最为贴近原文的。在翻译过 程中,他采用了直译的策略,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用词和句式,使得译文在表 达方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原文中的“落花生”被翻译为“peanut”,而 没有采用意译的策略将其译为“groundnut”,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形 象和象征意义。
3、忠实原则
3、忠实原则
在忠实原则方面,张培基和刘士聪都尽可能保留了原文的思想和情感。例如, 在原文中,“母亲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 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张培基将这段话译为“Mother sd we could have a Harvest Festival that evening…It was rather cloudy, but to our great surprise, Father came too, which was indeed rare
从文化学角度赏析巴金《木匠老陈》英译文本——以张培基译作为例
现当代文学从文化学角度赏析巴金《木匠老陈》英译文本——以张培基译作为例彭秋平武汉工程大学摘要:本文选取了巴金早年的代表作品《木匠老陈》,试从文化学角度对其英译文本进行分析。
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译作进行了分析,以微观层面为主,并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理层面探索各文化因子。
关键词:文化学;木匠老陈;宏观和微观;文化因子王秉钦教授说,“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王秉钦,1995)作为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的巴斯奈特(Bassnet)和勒菲弗尔(Lefevere)也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他们认为文化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历史、传统、语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所使用的语言。
由此看来,要翻译出好的作品,不仅需要关注语言表层,还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子。
《木匠老陈》的作者巴金是五四运动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通过笔下创造的人物形象,来批判封建社会,表达对旧式家庭的不满,并从中反思自我。
这部作品写于1934年,后编入他的散文集《生之忏悔》。
文中描写了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劳动者——木匠老陈。
他有着一门好手艺,为人善良而又安分守己。
他坚守自己的手艺,但却无法摆脱贫苦的命运。
他的木匠铺子遭到社会局势的影响而关闭,他自己也没有摆脱像他父亲的命运——从房顶上跌落下来,摔死了。
这是一篇传记体形式的回忆性文章,表达了对旧时淳朴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这部作品的经典译文出自张培基先生,译作不仅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意思和风格,还将作者巴金在原文中所吐露的个人情感表达出来了,生动形象地还原了主人公老陈老实本分的形象,同时也揭露了旧社会的不公。
一、宏观从宏观角度来看,可以发现译文中很多表达都采用了英文本土用法,其中归化手段起着主要作用。
但译文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同时还有增译、替代等翻译方法的结合。
例如:1.原文: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
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上海市朱家角中学/谢红梅【摘要】张培基和夏济安都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尤以散文翻译见长,值得翻译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借鉴。
本文通过比较英语与汉语在句法层面上三个方面的不同,即形合与意合,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和夏济安的《美国名家散文选读》为例,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对英汉互译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对比 句法 张培基 夏济安一、引言张培基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出版了《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先生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别着意语篇神韵的再创造,为深入研究翻译理论和技巧提供了典型实例。
夏济安是台湾卓越的翻译家,其译作为《美国名家散文选读》,译作达意传神,充分保留了原文风味,堪称英语散文汉译的典范。
本文根据英语和汉语在句法层面的三个不同点,通过仔细研读两位翻译大师的作品,并以他们的译作为例,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对英汉互译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英汉互译离不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比较英汉句法层面的不同,结合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和夏济安的《美国名家散文选读》,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
1.形合与意合。
英汉语句法最基本的差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形合指“句中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与之相反,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十分丰富,这些连接手段主要有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连词(如and, or, when, as, until, unless等)、介词(如with, to, of, upon, without, because of, with regard to等),还有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
张培基英译散文《养成好习惯》
张培基英译散文《养成好习惯》大家平常有在看书吗?那么散文类型的书,你知道英译是什么样子的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培基英译散文《养成好习惯》,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张培基英译散文《养成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梁实秋Cultivating Good Habits Liang Shiqiu| 译文摘自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二》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有不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不很容易。
Men are about the same in human nature, but differ in habit. Habit is formed little by little, and most easily in one’s childhood. Once it is formed, it is difficult to break.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祖逖闻鸡起舞,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For example, the good habit of early rising also starts from one’s early life. Many people, however, have been in the habit of sleeping late ever since they were kids. They won’t get up till late morning on holidays and even oversleep on work days. Children are often late for school though they make a rush even without washing up. Such children, when they grow up, will often lack drive and most probably get nowhere. The story of Zu Ti1 rising at cockcrow to practise swordplay should be a good example for all men of resolve to learn from.要点:1,“贪睡懒觉”译为sleeping late,如:Your headache comes from sleeping late.即,你的头疼是睡懒觉的结果.2,“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直译的话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因此采取意译的方式译为They won’t get up till late morning on holidays3,“蓬头垢面”意即“没有洗漱和整理”,也是不宜直译的一个词,现按意思译为without washing up。
“三美”说解读张培基英译本《故都的秋》
- 23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三美”说解读张培基英译本《故都的秋》湖北文理学院/许钗【摘要】本文根据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说对《故都的秋》张培基英译本进行解读。
通过列举典型的例子,比较原文与译本,解读原文与译本中所体现的意美,音美,形美。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一篇精品散文,写景抒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意境悲凉,韵味深远。
伟大的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具有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完美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
【关键词】“三美”说 故都的秋 意美 音美 形美一、原、译文简介《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
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郁达夫先生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散文,语言精练优美,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美学特点。
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秋景与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精品散文,资深翻译大家张培基先生凭借自己扎实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理解、雅俗得体,再现了原文意美,音美,形美,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韵味。
其英译本不仅语言自然流畅,而且充分阐释原文中的意美,音美,形美,成功地使原文的美在译文中得以重现并升华。
英译本收录在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里,完美再现了原文本的意美,音美,形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给读者以美学视觉盛宴。
张培基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技巧赏析
张培基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技巧赏析作者:徐媛媛张莎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0期摘 ;要:张培基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部力作。
该研究赏析了本套辑中的常用翻译技巧,作者感受到张培基朴实而又传神的翻译风格,并感谢他将“五四”后的散文精髓极大推广,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翻译技巧作者简介:徐媛媛,女,1982年5月出生,汉族,陕西咸阳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就职于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张莎莎,女,1980年10出生,汉族,陕西咸阳人,本科学历,讲师,就职于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11. 张培基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生于1921年,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大师。
张教授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硕果累累,其译著、专著名扬四海,知名度很高,馆藏率极高,为中国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译作往往选题精当、译风严谨且自然流畅。
他所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精选了中国现代散文精粹数篇,均为“五四”以后名家之代表作,如巴金的《梦》、朱自清的《背影》等,英汉对照,附详细注释等,为国内外散文翻译爱好者与研究者带来福音。
2.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之翻译技巧在张教授所译注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他朴实而精准地使用了各种翻译技巧,不妨赏析以下:2.1归化与异化归化与异化作为一组对立统一的翻译技巧,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
归化指在翻译时用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语,帮助读者理解,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比如:“班门弄斧” (teach fish to swim)等。
张培基译《故都的秋》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张培基译《故都的秋》的生态翻译学解读黄培清【摘要】《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市场上有多种英译本流传。
张培基的译本语言自然贴切,形神兼备,灵活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情,享有较高的声誉。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解读,译者选择翻译《故都的秋》,是译者对“需要”和“能力”适应/选择的结果;译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译者能够多维度适应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并很好地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译文取得了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Autumn in Peiping is a masterpiece of Chinese modern prose. There exist several English versions of this prose, among which Zhang Peiji’s translation enjoys a good reputation as it keeps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with its natural and fluent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the translator choosing to translate Autumn in Peiping is a result of hi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of “need” and“compe-tence”. The reason why the translator can achieve success in translating this prose is that he can fit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multi-dimensionally, and based on that, he makes adaptive sel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s to produce the translated text with the highest“degree of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5页(P49-52,58)【关键词】《故都的秋》;张培基;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作者】黄培清【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厦门 361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作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中,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故都北平入秋独有的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北平秋天的眷恋之情。
【新祥旭考研】如何利用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快速提高翻译水平
【新祥旭考研】如何利用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快速提高翻译水平考研学子辛苦啦!新祥旭考研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各大高校的考研资料,方便高校学子使用。
望大家参考分享认真备考。
这是我在短暂的考研复习时间里总结出的快速提高翻译水平的方法,练习材料是大家都知道的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很多同学都知道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练习汉译英的绝好书籍,可到底怎么来用这套书却不是每一个同学都知道的。
大多数同学都采取先自己翻译然后对照范文的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错,但要真正行之有效,关键在于对比过后的反思和总结。
很多同学对比完之后,并不能充分理解范文的优胜之处,或即使理解了,并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下次还是按自己原来的套路去翻译。
这样的练习不如不做。
我们做一篇翻译就要有一篇的收获,而这个收获关键在于对比范文之后的反思和总结。
本人在备考初期,也是先自己翻译后对比范文,看过就扔一边儿了。
后来再翻译之前的东西时,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多少进步。
认真反思之后,发现自己缺少对范文的透彻理解。
于是我花费了很多心思在研究范文上,并把范文的每一个短语每一个句型每一个用法,都一一查阅,弄明白它们的详细用法,并记录在笔记本及书上。
时时翻阅,以便记忆。
后来再翻译之前的文章,看着中文,那些总结的翻译知识点就一一浮现在脑海中,基本上能够再现范文。
我复习翻译的时间很短,但因为方法得当,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这里,我把自己学习翻译的具体步骤写下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翻译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一,依照范文,逐字逐句考察,只要是有价值的翻译点,都一一按顺序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根据相应顺序在范文上标出数字,以便能够快速便捷的在原文中找出该翻译点。
第二,对范文中出现的短语、生僻单词等,我都会在笔记本中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中文解释、双语例句等。
对于有多种用法的短语,我也会列出最常用用法,并配以例句。
只有这样,在学习中才会举一反三,全方位掌握这些翻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