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这是新课程标准下,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关“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篇目的统计表,从表格中不难发现,随着年级升高,教材中精读课文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而略读课文的篇目却在逐渐增加,到高年级时略读课文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4篇,与精读课文各占一半篇幅,在编排上,略读课文也较为密集,从这些数字中,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能说明的问题也不言而喻。
曾经这样对待略读课文!
作为本地区第一批参加新课改实践的老师,接触人教版教材的头几年,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对精读课文的教学与探究,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因此一直没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读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就会忍不住把它当作精读课文来上,字词句段、篇章结构、人文内涵等等,精雕细琢,面面俱到,把原本应该一课时完成的教学延长为两课时甚至更长,把原本应该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内容,教师包办代替,反之亦然。
正因为一直以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对于如此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率就自然显得不足,甚至导致学生对略读课文也产生了片面的理解,以为这些课文不重要,没有学习的价值,如今想来,真觉惭愧。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区别在哪里?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但一样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人教版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与精读不同,首先从内容上说,略读课文对于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三是从教学时间安排上说,精读课文一般可分为2——3课时进行教学,而略读课文一般都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而课文篇幅上两者并没有太大差别,有时甚至比精读课文更长。
由此可见,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略读课文可以这样上!
在一课时教学的前提下,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该如何定位?教学中又该如何体现它的特点呢?如何让略读课文在一课时教学
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呢?
一、合理分配学会取舍
人教版教材中很多略读课文,内容丰富,意寓深刻,有些篇幅还相当长,而教学课时数却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在有效的时空里消化大篇幅的阅读量,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就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驾驭上。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一番整合、取舍,力求达到突出焦点,统揽全篇,长文短教,一课一得。
恰当地取舍教材内容,应当遵循几个原则:一是从“阅读提示”去确定取舍的侧重点,努力体现教材编排意图;二是从学段要求去确定取舍的侧重点,三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学生固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为依据,确定教学时要达到的“标高”,削“足”以适“屐”;四是要体现单元训练重点,明确课文在单元里的定位和任务,突出重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一文为例,教学时可紧紧扣住“学习导语”中的四个问题展开教学,抓住“心情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梳理全文,再聚焦“花的勇气”感悟理解,最后推荐阅读作者的同类作品拓展阅读。
二、方法得当学生为主
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教师应注意讲读与自读的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的衔接,完成“教”向“学”的过渡转化。个体
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教师适度地加以引导和调控,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1.略读教学并不等同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阅读的其中一种方式。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为广泛,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如某老师上《果园机器人》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初知文章大意后,让学生动手完成关于“果园机器人”的资料卡填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对于有效的信息,可以用资料卡的形式及时保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制作资料卡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这样如果经常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自主阅读并不意味着自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而至于是‘忽略’的阅读,而在实际上,他们也就
‘粗略’甚而至于‘忽略’的阅读,就此了事。这是非常要不得的,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的实益。”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退让一边,一言不发,放任自流,任由学生天花乱坠,表面看教学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也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如《花的勇气》一文教学,我在教学时旨在引领学生进行三个层面的阅读。第一层面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初略把握,由问题“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让学生第一次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初步感知全文大意。第二层面是结合课文“心情变化”主线,以“作者为什么会有最终的感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片段来感悟“花的勇气”。第三层面是结合本单元学习主题,再谈感受,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三、拓展适度因课而异
略读课文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对文本的理解可以利用课外信息的补充与推荐阅读进行后期提升。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