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1)
第53讲_存货管理(1)

【考点八】存货管理(熟练掌握)☆考点精讲项目要点阐释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存货管( 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理的目( 2)提高销售机动性;标( 3)便于维持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4)降低存货取得成本;( 5)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与持有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以下三种:存货的持有成本( 1)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其中,订货成本分为订货固定成本和订货变动成本。
( 2)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分为储存固定成本和储存变动成本。
( 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项目要点阐释经济订货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基础上的。
这些假设包括:( 1)存货总需求量是已知常数;( 2)订货提前期是常数;( 3)货物是一次性入库;( 4)单位货物成本为常数,无批量折扣;( 5)库存储存成本与库存水平呈线性关系;( 6)货物是一种独立需求的物品,不受其他货物影响;( 7)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
经济订货模型存货的相关总成本TC=K× + × K c经济订货批量 EOQ=最小存货成本 TC( Q) =式中:TC ( Q)——与订货批量有关的每期存货的总成本;D——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Q——每次订货批量;K——每次订货费用;最优存货量的确定K c——每期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 1)再订货点再订货点就是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为确保存货用完时订货刚好到达,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它的数量等于平均交货时间和每日平均需用量的乘积:R=L×d式中, R表示再订货点, L表示平均交货时间, d表示每日平均需用量。
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每次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时间等与瞬时补充相同。
(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假设每批订货数为 Q,每日送货量为 p:①送货期 =Q/p②最高存量 =( P-d)×经济订货基本模型③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 = P-d )×的扩展④ EOQ=⑤ TC() =( 3)保险储备再订货点 =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 +保险储备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之和达到最低。
存货管理制度(一)

存货管理制度(一)引言概述存货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存货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的存货数量合理、质量可靠,减少过期和损坏的风险,提高效率和利润。
本文将介绍存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其一些关键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正文1. 存货分类与计量- 对不同种类的存货进行分类,例如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 采用适当的计量方法,例如先进先出法或平均成本法,确保存货的计量准确可靠。
- 建立存货清单,及时记录存货的数量、成本和价值等信息,以便进行存货管理和策划。
2. 存货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建立适当的采购流程和程序,包括制定采购计划、寻找供应商、签订合同等,以确保存货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
-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交货时间和服务等因素,选择最优供应商。
- 管理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3. 存货的库存管理- 建立合理的库存水平和库存转换周期,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库存水平。
- 密切关注存货周转率和库存周转天数等指标,及时分析和解决存货积压或短缺的问题。
- 建立有效的库存盘点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实际盘点和核对,确保存货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4. 存货损耗和风险管理- 采取措施减少存货损耗和浪费,例如优化生产计划、改进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等。
- 建立防止存货盗窃和损坏的安全措施,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门禁管理和实施定期巡检等。
- 考虑并管理与存货相关的各种风险,例如市场需求波动、物流延迟和价格波动等,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5. 存货报告和分析- 建立定期的存货报告制度,包括存货数量、成本、价值和变动等信息的汇总和分析。
- 制定存货分析指标,例如存货周转率、毛利率和存货占用资金率等,对存货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 根据存货报告和分析结果,制定改进存货管理的措施和策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能。
总结良好的存货管理制度是企业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于存货管理制度的总结

关于存货管理制度的总结存货管理是指企业对其所有存货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存货的采购、入库、出库、储存、盘点、报废等各个环节。
良好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损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存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1 降低库存成本。
存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存货的成本往往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资产。
因此,通过建立有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库存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1.2 提高资金周转率。
优化存货管理,可以加速存货周转,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企业对资金的依赖程度,提高企业的现金流,并最终实现盈利最大化。
1.3 减少浪费和损失。
良好的存货管理制度能够减少存货的过期、变质、损坏等损失,避免因为存货积压导致的资产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1.4 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精细管理存货,可以保证企业对客户的及时交付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货管理制度的内容2.1 采购管理。
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审查,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订单的确定和变更,采购合同的管理等。
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可以确保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交付时间,降低采购成本。
2.2 入库管理。
包括对采购入库和生产入库的管理,包括验收、入账、上架和保管,以及相关的质量检验和记录维护等。
通过建立严格的入库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入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为错误入库和漏入库而造成的损失。
2.3 出库管理。
包括对销售出库和生产领料的管理,包括订单处理、拣货、发货和出库记录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出库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出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为错误出库和漏出库而造成的损失和延误。
2.4 储存管理。
包括对存货储场的选择和布局,存货的分类、分储和摆放,存货的保护和保管,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等。
通过建立科学的储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维护存货的品质和完整,降低存货的损耗和风险。
公司目前存货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目前存货管理制度内容
制度应明确存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通常包括确保生产供应的连续性、优化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和存货损耗等。
原则上,存货管理应遵循先进先出(FIFO)或严格按需求采
购的原则,避免过度库存和陈旧过时。
制度中应包含详细的存货分类管理。
根据存货的性质和用途,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不同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例如,对于易损易耗的原材料,
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盘点和更严格的安全库存控制。
存货的采购管理也是制度中的关键内容。
企业应根据生产和销售计划,结合市场供需状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采购过程中,应实行集中采购和批量订购,以获得价格优势和降低
运输成本。
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信誉良好、供货稳定的供应商,保证物料的
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存货的存储管理也不容忽视。
制度应规定清晰的仓库布局规划,合理划分存储区域,确保
存货的安全和易于盘点。
同时,采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和技术,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条形
码管理系统等,提高存储效率和准确性。
盘点与报损处理机制也是存货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定期进行物理盘点,及时发现
和纠正盘点差异,防止存货盘亏。
对于报损的存货,应有明确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归属,以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制度还应包括存货管理的绩效评估。
通过设定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等关键指标,定期
评估存货管理的效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持续改进存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公司存货管理制度总则

公司存货管理制度总则一、目的与原则制定本存货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存货的管理流程,确保存货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提高存货周转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准确性原则:确保存货记录与实际相符;- 经济性原则:优化库存水平,减少资金占用;- 安全性原则:防止存货损坏、丢失;- 及时性原则:保证存货供应与需求同步。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存货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能及员工职责。
存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和修订存货管理政策与程序;- 监控存货水平,定期进行盘点;- 分析存货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协调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确保信息共享。
三、存货分类与编码为了有效管理存货,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合理分类,并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
存货分类应考虑产品性质、用途、存储条件等因素。
编码体系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和查询。
四、采购与入库采购过程应遵循预算控制和审批流程,确保采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入库时,应对照采购订单和实际到货情况进行核对,确保数量和质量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五、存储与保管存货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区域,按照安全、易取用的原则进行摆放。
仓库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防止存货受潮、变质。
同时,应定期对存货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状态。
六、出库与转移出库应严格按照销售订单或内部调拨单进行操作,确保出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出库,应有明确的审批流程和记录。
七、盘点与报告定期进行存货盘点是必要的,它可以及时发现盘盈盘亏情况,调整账面记录。
盘点结果应及时上报管理层,并根据盘点结果调整存货管理策略。
八、风险控制与应急预案企业应评估存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还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导致的存货问题。
九、信息系统与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ER系统,可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应不断优化信息系统,确保存货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准确传递。
存货管理制度

存货管理制度
是指组织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管理存货的政策和程序。
这个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存货采购:规定采购的流程、程序和标准,包括确定供应商、采购数量、采购价格等。
2. 存货入库:规定存货入库的流程和要求,包括验收、入库记录和分类等。
3. 存货出库:规定存货出库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出库申请、审批和记录等。
4. 存货盘点:规定存货定期盘点的时间、方式和程序,确保盘点结果准确。
5. 存货报废处理:规定存货报废的条件、程序和处理方式,包括审批、记录和处置等。
6. 存货核算:规定存货的核算方法和准则,确保存货账面数和实际情况一致。
7. 存货监控:建立存货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存货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8. 存货分类管理:根据存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分类管理方法,便于存货的组织和管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存货管理制度的要点,不同组织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制订和完善。
存
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存货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确保存货的安全和稳定。
每日分享公司存货管理制度

每日分享公司存货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的存货管理工作,确保存货数量准确,质量符合标准,安全可控,并通过有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此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存货管理的部门及员工。
二、责任与组织机构1. 设立专门的存货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存货管理工作。
2. 明确财务部门对存货盘点和账务处理的职责。
3. 采购部门需按照计划进行采购,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
4. 销售部门应与存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订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存货分类与编码1. 根据存货特性进行分类,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2. 为每一类存货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便于追踪和管理。
四、存货记录与监控1. 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存货数据。
2. 定期进行物理盘点,与系统记录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对于高价值或易损耗的存货,应实行更严格的监控措施。
五、采购管理1. 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数量和供应商选择。
2. 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比价和审批流程,确保采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3.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性能,包括交货时间、质量和服务等。
六、库存控制1. 根据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设定合理的库存水平。
2. 实施先进先出(FIFO)或其他适用的库存管理方法,防止过期和积压。
3. 定期分析库存周转率,优化库存结构。
七、安全管理1. 确保存货存放环境符合安全标准,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到位。
2. 对于易燃易爆等特殊存货,制定特别的安全管理规程。
八、应急处理1. 制定存货短缺或过剩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应对市场波动。
2.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九、培训与发展1. 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2. 鼓励创新思维,不断优化存货管理流程和方法。
十、监督与改进1. 建立定期审计机制,检查存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 收集反馈信息,定期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存货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存货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存货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存货管理方法和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存货管理方法和模式。
一、先进先出法(FIFO)
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用的存货管理方法,它的核心原则是优先销售最早进入库存的商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品保质期短、易腐烂的行业,如食品、鲜花等。
通过实时跟踪库存进出情况,企业可以确保存货的新鲜度,减少滞销和损耗的风险。
二、后进先出法(LIFO)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它优先销售最晚进入库存的商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如原材料、化工品等。
通过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可以将最新进入库存的商品定价较高,实现盈利最大化。
三、经济批量订货模式
经济批量订货模式是一种基于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来确定订货量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企业的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找到最佳的订货量,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因过多存货而增加库存成本,同时又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作。
四、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
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是一种通过信息共享和合作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各个环节紧密合作,共同协调生产、销售和物流等活动,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沟通机制,企业可以实现存货的精准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风险。
不同的存货管理方法和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特点。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管理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存货管理的流程步骤有哪些

存货管理的流程步骤有哪些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存货管理风险,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想要知道如何管理存货。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存货管理的流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存货管理的流程1.存货采购环节。
首先,要做好存货规划,合理制定经济订货批量和存货资金的占用额。
其次,严格采购纪律,建立采购体系的反舞弊机制,对关键岗位的采购人员实行不定期强制轮岗或休假的制度,加强对存货采购人员的监督和检查。
再次,建立存货请购、询价与审批机制。
此外,建立大额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和批量订货制度,提高存货采购环节的议价能力,以获取较低的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2.验收入库环节。
企业外购存货和自己生产的存货,都必须经过验收质检环节,以保证存货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合同规定及产品质量要求。
验收程序不规范、验收标准不明确,可能导致存货数量克扣、以次充好、账实不符。
存货验收入库环节,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1)验收质检部门同采购部门职责分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健全验收流程;(2)外购存货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存货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核对一致,存货是否有残次损坏;(3)自制存货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产成品才能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应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报批处理。
3.存货仓储保管环节。
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存货仓储保管制度,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和检查工作,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这一环节应做好以下工作: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及时办理出入库及调拨手续;存货要按照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妥善保管,做好防火、防水、防盗、防变质等保管工作;不同批次、型号和用途的存货分类存放,防止周转成本的浪费。
4.存货出库环节。
存货领用发出审核不严格、手续不完备,可能导致货物流失。
因此,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健全存货出库手续。
仓储部门应核对经过审批的领料单或销售发货通知单的内容,做到单据齐全,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准确,符合条件的准予领用或发出,并与领用人当面核对、点清交付、签字确认,单据及时转财务进行账务处理。
_存货管理(1)

第四节存货管理一、存货管理的目标1.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2.出自价格的考虑二、储备存货的成本【例题•计算题】甲公司是一个汽车挡风玻璃批发商,为5家汽车制造商提供挡风玻璃。
该公司总经理为了降低与存货有关的总成本,请你帮助他确定最佳的采购批量。
有关资料如下:(1)挡风玻璃的单位进货成本为1300元。
(2)全年需求预计为9900块。
(3)每次订货发出与处理订单的成本为38.2元。
(4)每次订货需要支付运费68元。
(5)每次收到挡风玻璃后需要验货,验货时外聘一名工程师,验货需要6小时,每小时支付工资12元。
(6)为存储挡风玻璃需要租用公共仓库。
仓库租金每年2800元,另外按平均存量加收每块挡风玻璃12元/年。
(7)挡风玻璃为易碎品,损坏成本为年平均存货价值的1%。
(8)公司的年资金成本为5%。
(9)从订货至挡风玻璃到货,需要6个工作日。
(10)在进行有关计算时,每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
要求:(1)计算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2)计算每块玻璃的变动储存成本;(3)计算经济订货量;(后面讲)(4)计算与经济订货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
(后面讲)(5)计算再订货点。
(后面讲)(2012年)【提示】单位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单位购置成本×资本成本【答案】(1)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处理订单成本+每次运费+每次验货费=38.2+68+6×12=178.2(元)(2)每块玻璃的变动储存成本=单件仓储成本+单件损毁成本+单件存货占用资金成本=12+1300×1%+1300×5%=90(元)。
三、存货经济批量分析(一)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1.经济订货量的概念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也叫做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
2.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能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5)存货单价不变;(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可以随时买到。
存货管理(1)

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的目标
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管理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2)有利于销售;
(3)便于维持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4)降低存货取得成本;
(5)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例题•判断题】存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增加存货储备。
()【答案】×
【解析】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例题•多选题】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主要有()。
A.有利于销售
B.维持连续生产
C.降低储存成本
D.维持均衡生产
【答案】ABD
【解析】存货的存在会增加储存成本。
第64讲_存货管理目标和存货的成本、最优存货量的确定(1)

第四节存货管理本节考点1.存货管理目标和存货的成本2.最优存货量的确定3.存货的控制系统一、存货管理目标和存货的成本应用举例【例题·2013年判断题】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生产和销售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答案】正确【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存货管理的目标。
存货的成本1.取得成本2.储存成本3.缺货成本存货的成本储备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购置成本+固定订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就是使企业存货总成本最小。
应用举例【例题·2012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存货储存成本的是()。
A.存货仓储费用B.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C.存货储备不足而造成的损失D.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答案】C【解析】存货储备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属于存货的缺货成本。
【例题·2017年多选题】下列成本费用中,一般属于存货变动储存成本的有()。
A.库存商品保险费B.存货资金应计利息C.存货毁损和变质损失D.仓库折旧费【答案】ABC【解析】储存成本分为固定储存成本(与订货批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工资等)和变动储存成本(与订货批量成正比,如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等)。
二、最优存货量的确定(一)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提示】基本模型中,影响经济订货批量的因素包括K;D,K c,其中K、D与经济订货批量同向变化,每期单位变动储存成本K c与经济订货批量反向变化。
应用举例【例题·2011年单选题】根据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经济订货批量提高的是()。
A.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降低B.每次订货费用降低C.每期单位存货存储费降低D.存货的采购单价降低【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经济订货批量的因素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订货批量的。
某公司存货管理制度

某公司存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存货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金周转率,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特制定本存货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存货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存放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其他存货的管理。
三、存货分类1. 原材料:指用于生产加工的未经任何加工的物料。
2. 半成品: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过一定加工但未完全成品的物料。
3. 成品:指已经完成核算,符合销售要求的产品。
4. 辅助物料:指用于生产加工及仓库管理过程的物料,如包装材料、标签等。
四、存货采购管理1. 采购计划:各部门按照生产计划、销售情况等因素编制存货采购计划。
2. 供应商选择:根据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因素选择优质、稳定的供应商。
3. 采购订单:根据采购计划发出采购订单,并及时确认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和数量。
五、存货管理1. 入库管理:对采购好的存货按照规定入库,同时填写入库记录。
2. 出库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及销售订单,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安排存货的出库。
3. 盘点管理: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4. 库存调整:根据盘点结果调整库存账面数据,及时处理存货报损、报废等情况。
六、存货保管1. 存储条件:存储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包装防护:存货要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避免受潮、受损。
3. 安全防护:加强存储地点的安全保卫,防止存货被盗、被损坏。
七、存货核算1. 存货估值: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成本核算。
2. 存货减值:定期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现存货价值下跌超过规定比例,应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八、存货分析1. 存货周转率:定期分析存货周转率,发现存货滞销、积压情况,及时调整存货结构。
2. 存货报表:定期编制存货报表,分析存货结构、变动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九、违规处理1. 对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行为,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2. 对存货管理制度的违反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附则公司存货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存货管理制度范本

存货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规范和统一公司的存货管理,明确存货的获取、进出、核算、补充和报废等流程,确保存货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存货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三、主要内容1. 存货的获取1.1. 存货的采购需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批,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与供应商签订合同;1.2. 采购部门应定期核实存货登记簿和采购合同,确保存货的货真价实。
2. 存货的进出2.1. 存货的入库应经过仓库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和登记,并领取入库凭证;2.2. 存货的出库应按照出库申请单和计划进行,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和备案。
3. 存货的核算3.1. 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核算,确保存货的定期更新和物资周转;3.2. 定期进行存货盘点,与账面存货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及时调整和纠正。
4. 存货的补充4.1. 根据存货计划和需求,采购部门应及时提出补充存货的申请;4.2. 补充存货的采购需要经过批准,并在考虑存货周转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库存风险。
5. 存货的报废5.1. 存货经过核算和评估后,如发现有报废风险的存货,应及时做出报废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5.2. 存货的报废应经过审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废程序。
四、责任1. 采购部门负责存货的获取和采购核验;2.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存货的入库和出库;3. 财务部门负责存货的核算和盘点;4. 相关部门负责存货的补充和报废。
五、监督和检查公司将定期对存货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存货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任何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如有需要对制度进行修改和调整,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以上是存货管理制度的范本,具体执行时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存货管理方法

存货管理方法存货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动、生产经营效率以及成本控制。
因此,科学合理的存货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存货管理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企业有所帮助。
首先,定期盘点是一种常见的存货管理方法。
通过定期盘点,企业可以了解实际存货与账面存货的差异,及时发现存货损耗、盗窃或者过期等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
其次,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存货管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代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存货的实时监控、预警和管理,避免存货积压或者缺货的情况发生,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另外,合理的采购计划和供应链管理也是存货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因为采购过多或者过少而导致的存货问题。
同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也是保障存货管理的关键。
此外,不同类型的存货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对于易腐烂、易损坏的商品,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对于高值、易盗窃的商品,可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存货的安全。
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的销售政策和促销活动来控制存货。
通过灵活的销售政策和促销活动,可以促进存货的销售,降低存货积压的风险,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库存成本。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存货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和供应链情况,采用不同的存货管理方法,实现存货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只有做好存货管理,企业才能够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广大企业有所启发和帮助。
存货管理制度

存货管理制度一、前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利润。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存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
二、存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存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存货的采购、入库、出库、盘点、报废等方面的规定和流程。
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存货损失、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周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三、存货管理制度的内容1. 存货分类管理根据存货的性质和用途,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种类存货的存放地点、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要求。
2. 采购管理建立采购计划和供应商评估制度,对采购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采购的存货符合质量要求和数量需求。
3. 入库管理制定入库验收流程和标准,对入库存货进行清点、检验和记录,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出库管理建立出库申请和审批流程,对出库存货进行记录和监控,防止存货的未经批准流失或损坏。
5. 盘点管理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比对实际库存和账面库存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数量和价值的差异。
6. 报废管理建立存货报废审批流程和报废处理程序,对报废存货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因存货质量问题而影响企业形象和经营利润。
四、存货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存货管理制度之后,企业需要全面推行执行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执行。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存货管理制度,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结论通过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存货,提高运营效率和财务利润。
存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和密切配合,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氛围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发展。
存货管理理论综述

存货管理理论综述一、传统存货管理方法理论(一)存货ABC分类管理。
ABC分类管理就是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很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
如在超市,高档皮货、珠宝首饰、名烟名酒、家用电器、家具、摩托车、大型健身器械等A类商品的品种数量并不很多,但价值额却相当大;大众化的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布匹、文具用具等B类商品品种数量比较多,但价值额相对A类商品要小得多;至于各种小百货,如针线、纽扣、化妆品、日常卫生用品及其他日杂用品等C类商品品种数量则非常多,单位价值却很小。
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EOQ)。
EOQ,即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
从EOQ模型的推导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
因此,EOQ 不提倡小批量订货。
(三)存货周转率。
一个公司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对公司的流动比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存货的流动性的分析很重要。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公司存货的管理制度

公司存货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存货管理,合理控制库存,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存货的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类存货。
三、管理目标1. 确保库存数量合理,有效防止库存积压或短缺现象的发生;2. 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占用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3. 加强对存货的监管,防止物品丢失或损坏。
四、存货分类及管理1. 原材料货物:包括公司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类原材料,按照不同属性、种类进行分类管理;2. 半成品货物:包括经过初步加工但未完全成品的物品,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分类管理;3. 成品货物:包括公司生产的最终产品,按照规格、型号等进行分类管理。
五、库存管理流程1. 采购管理:(1)根据生产计划或销售预测,确定需要采购的存货种类和数量;(2)与供应商进行谈判,达成采购合同,并明确交货时间和质量要求;(3)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订单下达、验收入库等程序,确保入库存货符合质量标准。
2. 入库管理:(1)入库前进行验收,检查存货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2)编制入库单据,记录入库存货的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3)将存货按照分类存放,做好仓库标识和管理。
3. 出库管理:(1)依据生产计划或销售订单,确定需要出库的存货种类和数量;(2)编制出库单据,记录出库存货的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3)出库操作由仓库负责人审核并指导,确保出库存货准确无误。
4. 库存盘点:(1)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实库存数量和质量是否与账目一致;(2)比对库存记录,查找差异原因,及时调整库存数据;(3)编制库存盘点报告,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审核。
5. 库存报表:(1)定期编制库存报表,包括存货种类、库存数量、金额等信息;(2)进行库存分析,评估库存周转率、资金占用率等指标,提出改进措施;(3)报送公司领导,进行汇报和分析,提出管理建议。
六、责任分工1. 供应商:负责提供优质的存货,确保交货质量和时间;2.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谈判,保证存货的及时供应;3.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存货分类摆放、入库出库等工作;4. 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库存报表、盘点库存、核对账目等工作;5.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计划、需求确定、出库操作等工作。
库房存货管理制度

库房存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库房存货管理工作,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保证库房存货的安全、准确、完整和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库房的存货管理工作。
三、仓库管理人员1. 仓库管理员应具备一定的仓储管理、物流运作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 仓库管理员必须定期参加有关仓库管理法规、规章知识的学习;3. 仓库管理员必须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保证库房存货的安全和完整。
四、库房存货管理1. 存货入库管理(1)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确保采购数量和品质满足实际需要;(2)采购人员应按照相关程序完成采购手续,并提供完整的资料;(3)仓库管理员在入库时应审核采购单据的真实性,并进行质量检验。
2. 存货出库管理(1)仓库管理员应根据需求单进行调度,确定出库数量和货物信息;(2)出库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手续和授权文件方可进行出库操作;(3)出库单据必须真实、完整、准确。
3. 存货周转管理(1)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和核对,保证存货信息的准确和完整;(2) 不合格或过期存货应及时处理,绝不允许进一步使用;(3)存货的配送应按时、按需、按量进行,避免过度积压或长时间闲置。
4. 存货信息管理(1)存货信息应进行规范化、电子化处理,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2)存货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避免数据泄露或丢失;(3)存货信息应及时传递和更新,以便及时反映库存变化和需求情况。
五、库房安全管理1. 实行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登记;2. 仓库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确保其完好;3. 定期组织库房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
六、违纪处理对违反库房存货管理制度的人员,将给予批评教育、警告处分,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制度执行和监督1.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库房存货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2. 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建立定期的库房存货管理督查制度,对库房存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成本=年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 总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采购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步骤:
★ 确定无商业折扣条件下的经济批量和存货相关总成本 ★ 加进不同批量的商业折扣差异因素,分别计算存货相关总成本
★ 比较不同批量下的相关存货总成本,找出存货总成本最低的定货批量
【例9-9】某公司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 每件年 】 储存成本为6元,采购价格10元/件。供应商规定:每次购买数量达600件时, 可给予2%的批量折扣,问应以多大批量订货?
五、确定经济订货点
确定在什么时候订货最为适宜
订货过早 会增加存货的储存量, 造成物资与资本的积压 权衡 决策
订货过迟 会使存货储备减少, 一旦供货不及时,就会 影响生产需要
影响订货点的主要因素: ◆ 经济订货量 ◆ 正常消耗量——产品在正常生产消耗过程中预计的每天或每周材 料的正常消耗量; ◆ 提前期——从提出订货到收到订货的时间间隔 ◆ 安全储备量——为了预防临时用量增大而多储备的存货量
① 计算没有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 解析:
2 × 1 200 × 400 Q = = 400(件) 6
*
如果公司不接受数量折扣,总成本为:
T= 1200 400 × 400 + × 6 + 1200 × 10 = 14400(元) 400 2
② 计算接受折扣时(即订货批量为600件)的总成本
T = 1 200 600 × 400 + × 6 + 1 200 × 10 × (1 − 2%) = 14 360 (元 ) 600 2
解析:
Q =
*
2 × 1 200 × 10 0 .6
= 200 (千克 )
T* =
2 × 1 200 × 10 × 0 .6 = 120 (元 )
A / Q * = 1 200 / 200 = 6 (次 )
三、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情况下的订货批量决策
存货一次订货后陆续到达、陆续使用的情况下,最佳订货批量和最低 年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订货批量是指既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是指既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 经济订货批量是指既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能使存货费用达到 最低的一次采购批量。 最低的一次采购批量。
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 ☆ 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 (1)存货的年需要量和日耗量是固定不变的; )存货的年需要量和日耗量是固定不变的; (2)从订货到货物到达所间隔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每批货物 )从订货到货物到达所间隔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均一次全额到达; 均一次全额到达; (3)暂不考虑数量折扣的情况; )暂不考虑数量折扣的情况; (4)没有缺货情况。 )没有缺货情况。
解析:
2 × 3 600 × 200 Q = = 400(千克) 12 × (1 − 10 / 40)
*
T* =
3 600 400 10 × (1 − ) × 12 + × 200 = 3 600(元) 2 40 400
四、存在商业折扣时经济订货批量的决策
除了考虑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外,还应考虑采购成本。
解析: 安全储备量= (20 —16)×10 = 40(千克) 订货点= (16×10) + 40 = 200(千克)
当C材料库存量 为200千克时,就 要立即申请购货。
六、存货管理的其他方法
(一)ABC分析法 ◆ ABC分析法是对存货各项目(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按 种类、品种或规格分清主次,重点控制的方法。 ◆ ABC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1)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的资金占用额; (2)计算每一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资金占用额的百分比,并按 大小顺序排列,编成表格; (3)将存货进行分类
图9- 7
存货的ABC分析法
(二)适时供应法
◎ 存货恰好在需要时取得并且投入流程的方法。
◎ 适时供应思想能够使得生产准备成本最小,经济订货批量下降, 存货占用资金量较低。
◎ 实施途径: ① 原材料:通过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减少,同时,通过与可靠供应商 的合作,对于降低原材料库存至关重要; ② 在产品:通过提高内部物流管理效率可以达到目标; ③ 产成品:将受到客户满意程度的影响,适销对路,必然减少库存。
存货的采购成本的构成 ↓ ↓
保险费、仓储费、 保险费、仓储费、运输 途中合理损耗、 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 的整理挑选费、 的整理挑选费、税金等
买价
+
采购费用
采购成本=采购数量×单位采购成本
注意: 注意 • 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采购批量决策中一般属于无关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采购批量决策中一般属于无关成本; 无关成本 • 如果供应商采用 “数量折扣 ”等优惠办法, 采购成本即为决策 如果供应商采用“数量折扣”等优惠办法, 相关成本。 的相关成本。
☆ 基本思想 与存货决策相关的成本
相关订货成本
相关储存成本
全年订货次数 × 每次订货成本
平均存货量 × 单位存货储存成本
( A / Q) × P
存货总成本
(Q / 2 ) × C
TC = ( Q / 2 ) × C + ( A / Q ) × P
存货决策的目的: ☆ 存货决策的目的: 找出使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合计数最低的订货批量,即经济订货批量。 找出使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合计数最低的订货批量,即经济订货批量。
(二)订货成本 为订货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 为订货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部门的 一般经费(如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等)和采购业务费( 一般经费(如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等)和采购业务费(如差旅 费、邮电费、检验费等)。 邮电费、检验费等)。
为了维持一定的采购能力而发生
☆ 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推导及公式
Q A T = ×C + × P 2 Q
求 导
经济订货批量的
公式
Q =
*
2 AP C
本
T* 的
公式
T* =
2 APC
【例9-7】假设某厂全年耗用A材料12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10元,每 】 千克材料的年储存成本0.6元。 要求计算: (1)经济订货批量Q* (2)最低年成本T* (3)最佳订货次数A/Q*
固定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
的、各期金额比较稳定的成本
随订货次数的变动作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决策相关成本
(三)储存成本 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支付给储运部门的仓储费、 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支付给储运部门的仓储费、 存货占用资本应计的利息、保险费、损耗费、 存货占用资本应计的利息、保险费、损耗费、公司自设仓库的一切 费用等。 费用等。
预计每日最大 平均每日正常 提前期 × 安全储备量 = − 日数 消耗量 消耗量
订货点 = 平均每日正常消耗量 × 提前期 + 安全储备量
【例】假设某公司消耗C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为480千克,30天订货 一次,提前期10天, 平均每日正常消耗量为16千克(480/30),每日最 大消耗量为20千克。
Y:每日耗用存货数量
最佳订货批量
Q =
*
2 AP Y C (1 − ) X
X:每日到达存货数量
最低年成本
T =
*
Q* 2
× (1 −
Y X
)×C +
A Q
*
×P
【例9-8】某厂生产A产品,全年需要甲种原料3 600千克,每次订货 】 成本为200元,每千克原料年储存成本为12元,订货后每日到货量为40 千克,每日耗用量为10千克。 要求:计算甲种原料经济订货批量和成本。
认识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 以备出售的产成品 商品、 产成品或 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于生产 过程中的在产品 在产品、 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劳务 过程中耗用的材料 物料等 材料和 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
一、存货成本
(一)采购成本
包括运输费、包装费、 包括运输费、包装费、
类 别 A类 B类 C类 占存货项目的比重 5%~20% 20%~30% 60%~70% 占资本耗用总额 60%~80% 15%~30% 5%~15%
(4)对存货分类管理和控制
类 别 A类 B类 C类 管理方式 重点规划和控制 次重要管理 一般管理
【例9-10】某公司生产所需20种材料,共占用材料资金100万元。其中:A 】 类材料2件(10%的比重),价值量占用60%;B类4种(20%比重),价值量 占用20%,C类材料14种(70%比重),价值量占用20%。存货ABC分析法 具体如图9-7所示。
总额稳定, 总额稳定,与储存存货数量和储存时间无关的成本
固定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 变动储存成本
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和储存时间的成本
决策相关成本
(四)缺货成本
◎ 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公司带来 的损失。 的损失。
缺货成本大多是机会成本。 ◎ 缺货成本大多是机会成本。
二、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