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语言之间的对比与区别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系统: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使用字母来表示音节和单
词;而汉语则是一种表意文字,使用笔画或部首来表示意义。
2.语法结构:英语主要依赖于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而汉语
则更多地依赖于词序和虚词来表达。
3.词汇意义:英语单词通常具有明确的意义,而汉语中的词语往
往需要结合语境才能理解其意义。
4.表达方式:英语表达方式倾向于直接明了,而汉语则更倾向于
使用委婉和隐晦的方式表达。
5.文化背景:英语和汉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导
致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语义理解上的不同。
这些差异使得英汉互译时需要考虑到语言的特性和表达习惯,以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英语、汉语对比分析)
4) 一词多意:英语比汉语多
E.g. Different meanings of the word “story”: • 1). A young man came to Scottis with a story. • 一个年轻人来到斯科特的办公室报案。 • 2). Her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 • 她的遭遇最惨。 • 3). He’ll be happy if that story holds up. • 如果这一说法当真,那他就太高兴了。 • 4). It’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 • 现在情形完全不同了。
8
• Composition: motherland, blackboard, waterworks, handwriting, silkworm, outbreak, easy-going, home-made, The United Stated is a “do-it-yourself” country.
exist, live
26
• Examples: • Here is the very passport that you have lost. • There stands a great monument on the top of
that mountain. • Up went the rocket into the space in an
instant. • Then came the day w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
27
• 2. (not) only • 部分倒装(partial inversion) • Only by reading extensively can you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在各方面上有着巨大的差别。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篇1浅谈英汉文字差异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的文字个成体系、个具特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两种语言无论是语言特点、书写形式,还是构词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主要进行英汉字词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关键词:英汉字词差异性对比文字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同母语学习一样,我们学习英语依然从字词着手,然后学句子乃至篇章。
在两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两种语言做比较。
比较是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我们可以对两种语言词汇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英语,还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语。
提到词汇,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表达。
在英语中,只有一词word,而在汉语中有两个关于词汇的名词:字和词。
那么这三个术语word、字、词之间有什么对应的关系?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英语中的词由字母构成,word与词对应。
汉语的词由汉字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单字大约相当于词素(morphme),它们是汉语的基本语言单位。
本文就是针对英汉文字、字词进行分析。
一、英汉语文字差异英语是线性一维的,写读英文是编码、解码的过程。
字母从前往后,依次排序就构成词。
词与词之间需用一空格隔开,才能使其明了。
汉语是二维的(纸面上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
汉字是典型的方块字,每个字无论笔画多少,字本身的大小都不变,因此看起来紧凑美观[1]。
相对于英语的前后排序来说,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可能存在,比较复杂,汉字字与字之间完全独立书写时无需其他符号分隔。
世界上的文字可大致分为三类: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音意结合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表意文字是从表形文字发展起来的。
计算机语言分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标记语言、脚本语言、编程语言
计算机语⾔分类:机器语⾔、汇编语⾔、标记语⾔、脚本语⾔、编程语⾔⼀、计算机语⾔分类:1. 机器语⾔机器语⾔是计算机最原始的语⾔,是由0和1的代码构成,cpu在⼯作的时候只认识机器语⾔,即0和1的代码。
2. 汇编语⾔,即为⼀种,它⽤⼈类容易记忆的语⾔和符号来表⽰⼀组0和1的代码,例如AND代表加法。
3. 标记语⾔标记语⾔:是⼀种将⽂本以及⽂本相关的其他信息结合起来,展现出关于⽂档结构和数据处理细节的电脑⽂字编码。
与⽂本相关的其他信息(包括⽂本的结构和表⽰信息等)与原来的⽂本结合在⼀起,但是使⽤标记进⾏标识。
标记语⾔不仅仅是⼀种语⾔,就像许多语⾔⼀样,它需要⼀个运⾏时环境,使其有⽤。
4. 脚本语⾔(解释型语⾔)脚本语⾔:是为了缩短编程语⾔的“编写、编译、链接、运⾏”等过程⽽创建的计算机编程语⾔。
是⼀种⽤来解释某些东西的语⾔,⼜被称为扩建的语⾔,或者动态语⾔,⽤来控制软件应⽤程序,脚本通常以⽂本保存,只在被调⽤时进⾏解释或编译。
是为了缩短传统的编写-编译-链接-运⾏(edit-compile-link-run)过程⽽创建的计算机编程语⾔。
它的命名起源于⼀个脚本“screenplay”,每次运⾏都会使对话框逐字重复。
早期的脚本语⾔经常被称为批量处理语⾔或⼯作控制语⾔。
⼀个脚本通常是解释运⾏⽽⾮编译。
脚本语⾔通常都有简单、易学、易⽤的特性,⽬的就是希望能让程序员快速完成程序的编写⼯作。
各种动态语⾔,如ASP、PHP、CGI、JSP、JavaScript、VBScript等,都是。
1、脚本语法⽐较简单,⽐较容易掌握;2、脚本与应⽤程序密切相关,所以包括相对应⽤程序⾃⾝的功能;3、脚本⼀般不具备通⽤性,所能处理的问题范围有限。
5. 编程语⾔(⾼级语⾔、编译型语⾔)⾼级语⾔,它是在的基础上,采⽤接近于⼈类⾃然语⾔的单词和符号来表⽰⼀组低级语⾔程序,使编程变得更加简单,易学,且写出的程序可读性强。
编程语⾔(programming language):是⽤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
第四章、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与文化发生关系,无论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还是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几个方面。
一、语音的比较世界诸语言从声调上可分为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
声调语言中的声调(表现在字调上),同辅音元音一样,起着辩义的功能。
如汉语普通话的“妈……”,发音相同,但因声调不同而意义有别。
而非声调语言,例如英语,其声调只担负语气的功能。
汉语有四声,而英语等印欧语系的口语中无四声。
这是汉英语在语音上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汉字基本上都是单音节,在1300多个单字音节中,除去四声音调特征之后,只有429个单音节,它们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组。
而英语单词多是多音节,英语中约有1200个音节,有重音但无四声。
汉语四声形成了发音的抑扬顿挫,产生一种唱歌的特征。
中国古诗读起来很有音乐美。
有的学者说汉语是一种诗歌的语言。
英语是以清重音区别词义的语言。
例如content 的重音放在第一音节时为名词,意为“内容”,放在第二音节时为动词,意思为“满足”。
在英语和汉语之间,诗是既可译的又是不可译的。
意象是可以译的,但有时需要转换,或加注释。
音律则是不可译的,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由于语音的特征,汉语诗歌的格律为“平仄律”,英语诗歌的格律为“轻重律”。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汇,为中国文学和民间文艺的某些特色提供了沃土。
汉语中同音字、词很多,据对45300条汉语词目的统计,同音词占38.6%。
为利用谐音开了方便之门。
气管炎(妻管严),春节年画,年年有鱼(余),送“钟”作礼物,称“闹表”,“箸”称“筷子”。
上述文化特色在跨文化交流翻译成英语时,就会大打折扣。
二、词汇的比较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反映在语言上,文化不仅影响了词汇的字面意义,也影响了词汇的引申意义。
1。
平行词汇指在两种语言中其字面意义不同,但引申意义相同的词汇。
为了表达同一意思,两种不同的语言有时使用字面意义不同的词,我们称为“平行词”他瘦得象猴子似的。
英汉称呼语之差别
摘要: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比较英汉两种问候语的内容、意义、结构、称谓、合作原则等方面,可以得出二者在问候语使用中的差异,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英汉语言;问候语;差异问候语作为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语言表达,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通过问候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确定。
它们也是一种常规用语,构成了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同一语言内部,其成员对问候语的使用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社会习惯;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使用问候语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
本文将从语言学不同角度对英汉招呼语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通过内容、意义、结构、称谓、合作原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不同语言的问候语在表达形式和实际使用方面的差异。
英汉问候语的功能和使用是相似的,但其在内容、语义、句型结构等方面却是大有区别的。
接下来本文就将逐一从五个方面对英汉问候语的差异进行对比。
1内容差别中英文招呼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问候语内容的差异。
从古至今,中国人不仅把食物作为人的第一需求,而且还将其作为聊天的中心,所以人们一见面通常使用“吃了吗?”作为问候语。
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将谈论天气作为问候语,如,“Lovely day.isn’t it?”(天气挺好,是吧!),“It’s s0 cold today,isn’t it?”(今天真冷,对吧?),“It’s extremely windy today,isn’t it?”(风真大。
不是吗?)。
这种语言现象主要归因于英国多变的天气。
由于英语和汉语一些习惯性的问候语在内容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在使用时应考虑文化差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例如。
在英语中“你吃了吗?”并不是一种问候语,而是男士向女士发出的邀请。
中文问候语的内容可以根据说话双方的关系、场合、心理状态等进行变化。
英语vs汉语的差异(对比学习法)
英语vs汉语的差异(对比学习法)01 英语重形合(hypotaxis) 汉语重意合(parataxis)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功不可没,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 )一书中,他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所谓形合,即表示句内种种逻辑关系,须用连接词,如if, although, because, when, in order that, 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缺少了此类连接词,或者逻辑标记,如:It is late, I must leave. - It is late 之前,缺少了because,如此英语表达,native speakers一般不说。
所谓意合,顾名思义,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句子靠意思,就能“捏”在一起,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
如上句的对应汉语说法:迟了,我得走了。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句话英汉间的差异: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②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以上2句,讲究形合的英句中的but, who皆不可省略。
汉句则干净利落,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
02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应该成为句子的“重心”,但就“重心”位置而言,“英前汉后”。
比如:①生活中既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这是一“因果”句,汉语表达讲究:先因后果。
然而,相应的英语表达是: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这是一典型的“先果后因”句,十分自然,十分妥贴。
中西习语的差异
1、proverb 英['prɒvɜːb]美['prɑvɝb] n. 谚语,格言;众所周知的人或事例句If you want to go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with others,” says an African proverb. 非洲一个谚语说:“如果你想走得快,自己独行;如果你想走得远,与人同行。
”2、idiom 英['ɪdɪəm]美['ɪdɪəm] n. 成语,习语;土话;熟语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3、slang 英[slæŋ]美[slæŋ] n. 俚语;行话英语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
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
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应该对文化有所界定,并对文化进行分类。
文化是主体和客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文化心态。
同时,文化又是分层次的。
总的说来,文化可以分为风俗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 而习语又是这三个层次的精髓。
习语(idioms)从广义上说,它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意义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多民族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同时,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
当外国人来到中国时,面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刻舟求剑”、“茶壶里煮饺子”等中国的习语时,真是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不仅迷惑不解,简直是瞠目结舌。
探讨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上的异同点-教育文档
探讨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上的异同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中,英语和汉语是使用最多的语言,如果能够精通这两门语言,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应该是没问题的。
笔者在本文中从两者发音和语法方面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一、两者发音上的异同点现在把英语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字母作如下的对比,让我们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1. 英语音标中的元音与汉语拼音字母的韵母元音,汉语韵母长短适中,没有太长或太短的,但是地方话里存在长短之分. 英语l、m、n都可以放在音节的末尾,如tall,Tom,ten,汉语只有n可以. 汉语里说“泥”“捏”的时候,声母可以是n,也可以是??k,??k是一个英语里没有的音;英语里没有ü。
对于中国有汉语拼音知识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知道二者之间发音相似的地方,那么学习英语的难度就减小了。
二、两者语法上的异同点对学习各种语言的人来说,学习语法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高辨别语言运用中正误优劣的能力,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对汉英语法方面进行比较,以便启迪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有自己完整的语法系统,每种语言的语法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
作为一种语言的语法,大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 概括性斯大林说:“语法的特点就在于它给以词的变化的规律,不是指具体的词,而是指没有任何具体性的一般的词;它给以造句的规则,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句子,而是指一般的句子,是与某个句子的具体形式无关的,因此语法把词和语加以抽象化,而不管它的具体内容。
”这表明语法规则是从具体的词、具体的句子中总结出来的抽象的规则.语言之中客观地存在着这种规律,人们的言语活动受它支配着。
比如英汉语中都有一种造句规则“主――动――宾”,按照这种造句规则可以造出许许多多的同类型的句子来表示各种各样具体的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语法具有概括性.2. 稳固性斯大林说:“语法结构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它在语言中已是根深蒂固,所以它的变化要比基本语汇更慢。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邓炎昌刘润清
英汉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一) 打招呼和告别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
他刚要骑上创神,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
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
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
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
”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
”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
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幸好,打招呼的话并不都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引起对方反感。
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
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Good noon。
而Good night(晚安;明天见;再会)根本不是打招呼的话(大多数讲英语的人不会这样说)。
这只是告别时说的话。
两个中国人初次见面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汉语说法,而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总要说I’m pleased to meet you (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英语汉语词义差异对比
英语汉语词义差异对比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
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
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这里我们粗略探讨一下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我们只围绕语言交际这一方面进行考察。
至于其他,如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性等等与语言交际无关的差异,则不赘述。
即使在语言交际范围内,我们也只能探讨一些最常见的差别。
一、英语汉语词义差异对比比如,“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意是大不相同的。
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
英汉语言八大差异对比
英汉语言八大差异对比Synthetic (E) vs. Analytic (C)They told me tha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they would have been working together for thirty years. Synthetic 他们告诉我,到(那年)年底,他们在一起工作就有三十年了。
Analytic Definitions for Synthetic & Analytic LanguagesA synthe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ystematic use of inflected forms 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English An analy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frequent use of function words, auxiliary verbs, and changes in word order to express syntactic relations, rather than of inflected forms”. Chinese Features of English as a Synthetic Language✧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采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
✧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时(tense)、体(aspect)、语态(voice)、语气(mood)、比较级(degree of comparison)、人称(person)Features of Chinese as an Analytic Language✧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词汇对比第一节英汉词汇量对比汉字有多少呢?根据统计如下:商朝:甲骨文约为3500—4500字。
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字。
清朝:张玉书等《康熙字典》收录47035字。
当代:《中华大字典》收录48000字;《汉语大字典》收录56000字;《中华字海》收录861300字。
根据对文字资料的统计,从商代到现代,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
近年来制订的具有通用字表性质的汉字标准,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数目。
如《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字6196个,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表》收字6763个。
根据近年来实际使用的情况,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
汉语新词语虽然也层出不穷,但极少有新字产生。
偶有新字产生,用偏旁部首加谐音字根一并便成了。
汉语的构词法,不像英语那样不断衍生.靠的是固有的汉字的灵活组构,因此汉字总量总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用汉字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一些老字不断被赋予新意,而更多的古字则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英语有多少呢?中型词典如《新英汉词典》收词万余条,《远东英汉大词典》16万余条,像《牛津词典》、《韦氏词典》等大型工具书,收词量一般不下数十万。
英语的总词汇量早就超过了百万大关。
第二节英文文字的效率对比英译汉和汉译英孰难孰易?汉字简捷还是英文简捷?我们从语音、书写形式、文字承载能力和构词四方面加以讨论。
语音的基本单位是音节。
中文(汉语)词汇是以单一双音节为主。
所有拼音文字(例如英文、俄文等)的词汇是多音节的,但是它们中的常见字、常用字也同样是单一双音节,所以它们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它们的音节由于含有辅音。
往往比汉语的音节长些。
在书写形式上汉语中的词并不像英语那样在句中分开书写,因而没有明显的书写形式或标志。
如:John saw Bill.这说明汉字节省空间单位。
其次,汉语中的某些语素可以互换位置而组成不同的词,如“算盘”与“盘算”、“平生”与“生平”、“计算”与“算计”等。
汉英语言对比
英语中词类转换, 一词兼几 类的现象比较普遍
“You
can happy your friends, malice or foot your enemy, or fall an axe on his neck.” --- Shakespeare
Who
chaired the meeting? It can seat 1000 people. We should shoulder these responsibilities. I hope we can room together. They breakfasted at the guesthouse.
英语 --- 拼音文字(alphabetic)
由26个字母构成词语。 不表意。(但少量的词除外,如eye)
4. 语音 (phonetics)
汉语是声调语言
(tone language)
英语是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
第一节 汉英词汇的对比
一. 词语语义对比: 1. 汉语: “历史悠久” 英语: “融汇百川” 2. 汉英词汇对应的依据: 客观世界大体相同 人的生理结构一样 3. 汉英词汇不对应的原因: 文化 (自然环境、 社会历史、 思维方式 、宗教信 仰、 风俗习惯等) 表现为:词汇空缺、词汇冲突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 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Only my aunt, because the maids taken on afterwards turned out to be lazy or greedy, or both, none of them satisfied her, still spoke of Xianglin’s Wife. (?) My aunt was the only one who still spoke of Xianglin’s Wife. This was because most of the maids taken on afterwards turned out to be lazy or greedy, or both, none of them giving satisfaction. (杨宪益、戴乃迭译)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日语敬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
日语敬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尊敬的读者,本文将探讨日语敬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
敬语在各种语言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然而,不同语言对于敬语的运用方式却各不相同。
接下来,我们将以日语为例,与其他几种主要语言的敬语用法进行对比。
一、中文敬语中文敬语与日语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文敬语通常通过使用尊称、姓氏加称谓、尊敬的动词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例如,在对长辈或上级进行称呼时,会使用“您”、“阁下”等敬语词汇。
此外,中文中还有一些固定的敬语用语,如“尊敬的先生/女士”等。
总的来说,中文敬语在正式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一些非正式的情境下,敬语的使用程度相对较低。
二、英文敬语相对于日语和中文而言,英文的敬语用法较为灵活简洁。
英语中使用尊称较少,通常通过使用礼貌的称呼、礼貌用语以及礼貌的语气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例如,在称呼对方时,使用“先生”、“女士”等词汇即可。
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非常感谢”等,用于表示尊重和感激。
总体而言,英文的敬语用法相对简洁,但在正式场合仍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
三、德文敬语德语中的敬语用法与日语有着明显的不同。
德语敬语主要通过对名字的称呼和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来表达。
在正式场合,一般使用“Sie”作为对陌生人或长辈的敬称。
而对于朋友、熟人或平辈之间,可以使用“Du”作为称呼。
此外,德语中会使用尊敬的动词形式,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总的来说,德语的敬语用法相对明确简洁,但在较为正式的环境中,对敬语的运用要更为慎重。
四、法文敬语法语的敬语用法与英语和德语有些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在法语中,使用“Vous”作为对陌生人或长辈的敬称,使用“Tu”作为称呼朋友、熟人或平辈之间。
此外,法语中还会使用一些敬语代词,如“Monsieur”、“Madame”等,以及一些礼貌用语,如“S'il vous plaît”(请)、“Merci”(谢谢)等。
中西语言文化及语用的差异对比
中西语言文化及语用的差异对比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郝小朵摘要:语言是一种世界观,语言世界观是正确认识语言影响、语言渗透、语际转换和语际翻译等问题的基础。
汉英语在各自发展的历史中有着一些对照鲜明的不同特点,彼此也有接触影响。
本文从形合意合、悟性理性以及主客体意识三个方面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及语用的差异进行对比,希望能为研究语言影响、语言渗透、语际转换和语际翻译等问题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西语言汉英语文化语用差异对比一语言是一种世界观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在承认思维反映现实、而语言凝化思维的前提下,特别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反作用,其要点就是“沃尔夫—萨丕尔假说”所申述的两点:1语言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2不同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但我们赞同洪堡特的辩证说法,不赞成沃尔夫的绝对断言)。
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二)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三)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承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对对比研究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语言观给语言以本体论地位,是开展语言研究的强大动力;语言世界观是认识共性和个性的基础;语言世界观决定了语言对比必须联系文化和心理背景,以语言的“内蕴形式”为重点;语言世界观是正确认识语言影响、语言渗透、语际转换和语际翻译等问题的基础。
二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及其对比比较汉英语各自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彼此间有几个鲜明对照的不同特点:(一)汉语的独立性和英语的开放性汉语几乎一直在独立地发展,别的语言(包括梵文、通古斯语、突厥语等)的影响只体现在语音和一部分词汇上。
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结果,往往是在文化上反而被同化,如五胡乱华导致了五胡的消失,满足入关导致了满族的名存实亡等。
只是在近代中西、中日交往频繁,而且西方和日本在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比中国更强大,这才在外来词汇激增的同时引进了一部分欧化语法。
同汉语相反,英语在历史上几乎没有断绝过与其他语言的交往,不仅有本民族所属的日耳曼语族的语言。
阿拉伯语与汉语对比
阿拉伯语汉语对比浅析摘要众所周知,阿拉伯语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有“天书”之美誉。
而阿拉伯语独特的发音也令人望而却步,因为它有28个基本字母和5个发音符号共同构成140种不同发音。
阿拉伯语没有元音字母,只有辅音字母,其发音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元音字母的功能。
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
闪米特语族又分叉成东部语支、西北语支和西南语支。
西南语支是古代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闪米特人使用的语言。
那么,阿拉伯语的与汉语在声调、语调和重音上有什么异同点呢?关键词:阿拉伯语;声调;语调;文化一、阿拉伯语与汉语在声调上的异同1、阿拉伯语声调阿语属于非声调语言,因为,无论它的音节如何变化,阿语的语义都不会改变。
例如,阿拉伯语的单音节介词يف,无论它的调值是【55】、【35】、【214】或者【51】还是【4232】时,它的意思一直是“在…里”,不会随着调值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阿拉伯语中,无论调值如何,都不会改变词义。
2、汉语声调汉语属于声调语言,声调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例如【da】读【35】调时对应的汉字有“达、答、妲”等,读【214】调值时对应的汉字有“打”等汉字,读【51】调值时对应的汉字有“大”等汉字,甚至当它读轻声时也有“嗒、哒”等汉字对应。
汉语共有音节410多个。
所以,汉语与阿语在声调上的区别是:汉语的单词根据声调的不同而变换词义,而阿拉伯语的单词无论声调怎样变化,都不会影响词义。
二、阿拉伯语与汉语在语调上的异同语调是讲话时音调变化所形成的规律。
我们也可以说,语调是音高、音强、音长、音速、停顿、音质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汉语和阿拉伯语虽分属不同的语系,但两种语言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们的产生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蕴涵着两大文明的文化底蕴,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吐故纳新。
而汉语和阿语在语调上的异同,也应从语系方面来系统的比较。
1、音高比较音高的使用,决定着语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语言之间的对比与区别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各种语言之间的对比与区别,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对各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区别的探讨。
一、语音的对比与区别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语言在发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例如,中文和英文在语音上的区别就很大。
中文的音节是以声母和韵母的形式组成的,而英文则是以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为基础。
这导致了中文和英文在发音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习者需要克服不同语音系统之间的差异。
此外,不同语言的音节结构也存在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通常是辅音+元音或元音+辅音的形式,而日语中的音节结构则更为复杂,包括辅音+元音+辅音、元音+辅音+元音等多种形式。
这些差异使得学习者需要适应不同的音节结构,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二、语法的对比与区别
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不同语言的语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也是学习者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
以中文和英文为例,中文的语序通常是主谓宾的形式,而英文的语序则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
这种语序的差异导致了中文和英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习者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语法结构。
此外,不同语言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时态非常丰富,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多种形式,而汉语中的时态则相对简单,通常通过上下文来表示。
这种时态的差异使得学习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理解。
三、词汇的对比与区别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不同语言的词汇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差异。
以中英文为例,中文的词汇通常是以汉字为基础,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发音;而英文的词汇则是以字母组合为基础,每个字母组合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发音。
这种词汇形式的差异使得学习者需要掌握不同的写作和阅读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此外,不同语言的词汇也存在着文化差异。
例如,中文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和习俗相关的词汇,如“春节”、“中秋节”等;而英文中则有很多与西方文化和习俗相关的词汇,如“Christmas”、“Thanksgiving”等。
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综上所述,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对比与区别,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了解这些对比与区别,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不同语言,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和了解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