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长征》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征资料收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征资料收集

长征1、长征概述。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以上,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长征的开端。

红军曾四次由毛泽东率领突破了国民党的“围剿”。

但由于王明一意孤行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为保存充分的实力,中国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瑞金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鄠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3、血战湘江。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由于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且将各种仪器均随军携带,导致行军队伍缓慢。

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

4、遵义会议。

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5、四渡赤水战役。

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有关长征的知识点

有关长征的知识点

有关长征的知识点红军长征开始1、背景:1933年9月,蒋介石出动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此时以王明为代表“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以博古为首临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令红军打阵地战、消耗战,致使战局日益恶化。

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1、背景:长征开始后,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但伤亡惨重,损失过半。

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占领遵义。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会后,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1、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2、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

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

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3长征知识点

13长征知识点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长征1.时间:1934.10——1936.102.原因: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经过:(1)1934.10红军从瑞金出发。

(2)初期受挫: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道贵州(渡过乌江)——攻克遵义。

(3(4——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

(5)胜利会师:①吴起镇会师。

1935.10党中央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②会宁会师。

1936.10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4.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遵义会议1.时间:1935.12.地点:遵义3.原因:红军在攻下遵义后休整,党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4.内容:1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2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3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4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5.意义:1)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六、典型试题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2.“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

“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A.博古B.陈独秀C.毛泽东D.邓小平3.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毛泽东》,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A.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知识点专题汇总

《长征》知识点专题汇总

《长征》知识点专题汇总1、起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经过参与人员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经过时间1934年10月—1935年10月路线经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省;翻越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岷山、六盘山等2 0座大山;翻越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亚克夏山、马塘梁子)、仓德山(昌德山、昌德梁子)、打古山(拖罗岗、施罗山、塔鲁岗)等5座雪山;渡过雩都河、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腊子河、渭河等22条河流;1935年9月国民党军集中130多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新的围剿。

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开辟新苏区。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

1936年3月20日红军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孔地区。

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红6北渡金沙江,同红4方面军会师。

1936年3月31日红2、红6军团离开盘县,分两路向西急进。

1936年4月25~28日2、6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

1936年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4方面军胜利会师。

7月5日红2、红6、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7月初红2、红4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通过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

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控制了漳县、洮州、渭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8座县城及广大地区。

红1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附近地区南下,接应红2、红4方面军北上。

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4、红2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1方面军会师。

至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长征》重点考点

《长征》重点考点

长征知识点考点归纳主题思想: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的远征。

中国工农红军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且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之中,历尽艰辛之后,最终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艺术特色:1.第一部最客观、最全面反映长征的纪实文学。

王树增的《长征》采用纪实文学的体裁,客观真实地再现了长征中许多历史事件,生动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年时间里,行程两万五千里,转战南北的艰苦卓绝斗争的全貌。

突破封锁线、血染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故事跌宕起伏、叙事生动活泼、细节精彩、感人至深。

2.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构成主旋律。

在长征途中,年轻的战士和官兵闯过了数不清的危关凶隘,跋涉了说不尽的险山恶水,忍受了饥饿、严寒、伤痛、死亡等等个体生命几乎难以承载的生存极限的无情考险,可他们都凭着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困难。

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粮食奇缺、路途坎坷等恶劣环境,红军战士们依然士气高昂,苦中作乐,笑对困难。

为了驱赶疲劳、困乏,战士们在安全的路段,或唱歌,或讲故事,或说笑话,以活跃气氛,体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3.以小见大,普通战士身上折射出崇高的精神。

王树增说:“历史往往是群体的历史。

长征是一个群体的英雄行为,每个战士都是历史的主角。

”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把视线彻底放在每一个战士身上、每一个细节上。

他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小战士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许多以前被忽视或者被遮蔽的小人物和细节得到了充分呈现。

用绑腿带把奄奄一息的政委背出敌人包围圈的黄欣、为了追上部队女扮男装潜入国军的女战士张吉兰、无名小红军坚持肩扛油印机渡河等等,像这样的普通战士感人的故事在《长征》中比比皆是,从战士们的感人小事和丰富生动的细节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历史的波澜壮阔。

关于长征的知识点

关于长征的知识点

关于长征的知识点1. 长征那可是超级艰苦的征程啊!想一想,红军战士们要背着那么重的装备,翻山越岭,走过荒无人烟的地方。

就好像我们去爬山,还没爬多久就累得不行了,可红军战士们是要一直走啊,那得有多难啊!他们为啥能坚持下来呢?真的太了不起了!2. 长征中战斗不断啊!敌人不停地围追堵截,换做是我们遇到那种情况,会不会很害怕呀?但是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勇敢地战斗,这是何等的勇气啊!比如飞夺泸定桥那场战斗,简直惊心动魄,战士们迎着枪林弹雨往前冲,他们真的是英雄啊!3. 长征途中粮食短缺是个大问题呀!战士们经常饿肚子,这得多难熬啊!就好像我们饿一顿都难受得不行,他们经常这样还能坚持行军打仗,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像过草地的时候,好多战士因为没吃的牺牲了,真让人痛心啊!4. 那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长征的一大挑战呢!严寒酷暑、狂风暴雨,红军战士们都要面对。

这就好比我们在恶劣天气里出门都觉得难受,他们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前进,太不容易了!过雪山的时候,有多少战士倒在了雪地里啊。

5. 长征中的团结精神也特别让人感动呀!战士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如果我们在一个团队里,能做到这样吗?比如有的战士受伤了,其他人就会背着他走,这种情谊多深厚啊!6. 长征可是有好多传奇故事呢!比如四渡赤水,那简直是神来之笔,就像下棋一样,把敌人耍得团团转。

这得有多高的智慧和谋略啊!难道不厉害吗?7. 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意义那简直太大了!没有长征的胜利,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呀!这就好像盖房子,长征就是那关键的基石,没有它房子可就不稳啦,我们可得好好珍惜啊!8. 长征能成功,信念的力量不可忽视啊!红军战士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一定能胜利。

这就像我们追逐梦想一样,有了信念才有动力坚持下去呀,这不值得我们学习吗?9. 总之,长征是一段伟大而又壮烈的历史,红军战士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勇往直前!。

名著长征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著长征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著长征知识点总结归纳《长征》是由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红军长征的经历所作的一部纪实作品。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从敌人的包围圈中脱身,进行战略转移和战略包围,最终达到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次强行突围和长途奔袭的伟大壮举。

《长征》这部作品从七年抗战前两个月的四川境内一直到中枢区域延安为止,历时两年,先后分为五个部分,共十章。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长征》这部作品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历史背景1.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形势;2. 相对于敌人强大,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战争形势;3. 《长征》写作的时间点和其写作目的。

二、作者简介1. 《长征》的作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2. 作者的革命斗争经历和军事背景;3. 作者对红军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作品内容1. 红一方面军从江西至陕北的长途奔袭;2.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争和谈判;3. 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4. 穷途末路与战胜敌人。

四、作品艺术特点1. 描写手法:史诗式叙事和现实主义手法;2. 作品结构:五个部分十章的方式;3. 语言风格:平实、朴素、慷慨激昂;4. 情感表达:悲壮、感人、鼓舞性。

五、人物形象1. 毛泽东:领导者、思想家、军事家;2. 周恩来:谋士、将领;3. 朱德:军事指挥官;4. 周逸群:女红军领袖。

六、主题思想1. 豪情壮志:艰苦卓绝、百折不挠;2. 忠诚信仰:革命信念、忠诚革命;3. 革命决心:坚决组织领导红军;4. 人民意志:与人民众志成城。

七、作品影响1. 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2. 对人们的触动和感动;3. 对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树立作用;4. 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启发和影响。

以上是对《长征》这部作品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名著《长征》的主要内容

名著《长征》的主要内容

名著《长征》的主要内容《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进行的一次逃亡与斗争的伟大壮举。

这部作品描绘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共产党人坚强的意志,展现了他们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英勇形象。

《长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红军的起义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秋收起义,以及红军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崛起的过程。

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描写,展示了革命者们面对白色恐怖和反动统治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作品详细记录了红军在战争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如斗争的第一阶段——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粉碎敌人的进攻。

通过对这些胜利的描写与分析,读者可以深刻理解红军的战略思想与战斗技巧,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智慧指挥。

再次,作品描述了红军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与几经反复的游击战争。

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毅然决定展开长征。

他们跋山涉水、跋涉艰苦,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作者以生动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红军士兵的坚毅意志和舍身忘死的英勇精神。

最后,作品描述了长征的胜利和红军在途中获得的众多成果。

红军在长征中发展和壮大,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指挥员,最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的胜利为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无尽的信心和力量,使他们能够继续前行、取得最后的胜利。

综上所述,《长征》这部作品完整而系统地呈现了红军的起义、斗争和游击战争的全过程。

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史实,读者可以深刻了解那个动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长征这段历史的再现和记录,更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崇高歌颂和真挚赞美。

在今天,它依然是引领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重要文献之一。

21 《长征》知识点

21  《长征》知识点

21《七律长征》一、字音。

远征难(nán nàn)更(gēng gâng)喜岷(mín míng)山尽(jǐn jìn)开颜五岭逶(wēi wěi)迤(yí yǐ) mēng(蒙人、蒙骗) mãng(乌蒙、蒙蔽)二、重点解释: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磅礴:气势雄伟。

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大渡:指大渡河。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三、填空:1、《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共四联,记载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2、这首诗重点写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诗句中概括介绍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诗展现了五幅“征难图”:山势逶迤的五岭图、群峰叠嶂的乌蒙图、水拍云崖的金沙图、桥横铁索的大渡图、千里雪盖的岷山图。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概括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

“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3、这首诗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头作为总起,其中“远征难”一词概括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而“不怕、只等闲”两个词则写出了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全诗中能够表现出这种乐观向上态度的词语还有腾细浪、走泥丸、更喜、尽开颜。

《长征》批注

《长征》批注

《长征》批注【实用版】目录1.《长征》概述2.《长征》的历史背景3.《长征》的主要内容4.《长征》的艺术特色5.《长征》的历史意义正文【《长征》概述】《长征》是我国著名作家王树增所著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对长征全程的描绘,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历程。

该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长征题材的经典之作。

【《长征》的历史背景】《长征》以 20 世纪 30 年代初中国革命为背景,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剿,在中共领导下,进行了一次战略转移,历时两年多,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最终到达陕北的历史事件。

这次战略转移被称为“长征”。

【《长征》的主要内容】《长征》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对长征全程的描绘,展现了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如何顽强拼搏、不屈不挠、英勇斗争,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过程。

书中不仅描绘了红军将士的英勇事迹,还揭示了长征背后的种种历史纷争和矛盾,以及领导层在战略决策上的分歧和斗争。

【《长征》的艺术特色】《长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1.严谨的历史态度:作者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力求真实地再现长征的历史;2.生动的人物塑造:书中塑造了众多红军将领和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细腻的心理描绘: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下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精神风貌;4.精湛的文学手法:运用生动的描绘、独特的叙事技巧,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不仅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也使革命的火种在更广泛的地区传播。

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长征》知识重点

《长征》知识重点

《长征》知识重点1、本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诗眼是不怕,描述的五幅图画是:1〉腾越五岭山2〉疾跨乌蒙山3〉巧渡金沙江4〉飞夺泸定桥5〉喜踏岷山雪。

2、这是一首七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诗意: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诗句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感受到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4、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5、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三军:泛指全军。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26开国大典1.课文简说。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二万五千里长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

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

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

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长征知识点归纳

长征知识点归纳

长征知识点归纳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红军在国内敌人的围追堵截下,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20余个省份和千山万水,最终到达陕北。

长征不仅是一次艰难的战役,更是一次思想和组织的革命。

本文将从步骤思维的角度,逐个归纳长征中的知识点。

1.起因和背景长征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剿,使得红军损失惨重。

为了挽救危局,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选择了长征这一艰苦而危险的行动。

长征的背景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斗争和组织调整。

2.行军路线和策略长征的行军路线长达数万公里,经历了多次转折和挑战。

红军首先穿越湘江,进入广西。

然后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最终抵达陕北。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行军策略,如分兵相援、迂回行进等,以躲避敌人的追捕和围剿。

3.领导核心和组织体系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领导红军进行战斗和行军。

红军在长征中建立了一套灵活的组织体系,包括军事委员会、红军总政治部、红军总后勤部等。

这些组织保证了红军的战斗力和战斗力。

4.革命意义和影响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胜利转折点。

通过长征,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威望,吸引了更多的人民加入革命队伍。

长征也是中国红军战略和军事理论的重要实践和发展。

红军在长征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作战风格和战术思想,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历史评价和纪念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被视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政府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表彰长征的英雄和精神。

此外,长征也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评价和纪念意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行动,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革命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长征中的知识点包括起因和背景、行军路线和策略、领导核心和组织体系、革命意义和影响、历史评价和纪念等。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汇总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汇总

名著阅读《长征》详细知识整理汇总作者简介王树增1952年2月生于北京。

当代著名的军旅作家。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远东朝鲜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长篇历史随笔《1901》《1911》等。

他的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刷文学奖等。

背景《长征》创作于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

2000年底,王树增看到了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书——《人类1000年》。

该书由西方各个领域的专家评选出公元1000年到2000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一件是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他认为,对于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的青少年对它认识得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当代的中国人眼中的长征和西方人眼中的长征到底有多大差异。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近些年来,有不少外国青年重走长征路。

这些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青年在这条路上寻找什么呢?他说:“我相信这些外国青年走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是在朝拜和寻找某种精神。

西方专家把它列入100件大事,我觉得根本的理由是,它前所未有地体现出了人类还有如此坚韧的精神、如此为了信仰的实现而前仆后继的精神,在其规模上人类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迁徒,在其精神上体现了人类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最为可贵的精神基础,那就是永不言败、勇往直前、前仆后继。

”王树增为写《长征》,差不多翻阅了数千万字的资料,仅笔记就做了二百多万字,写作时参阅的长征地图几乎都被“时间”磨破了。

对于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精神之旅。

王树增创作了两大系列的历史文学作品:一是中国革命史系列,包括《远东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还有一个是中国近代史系列,包括《1901》《1911》和(1921》。

这些书都是写给当代中国青年人看的,他希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读懂历史。

王树增说:“当代青年对中国民族历史的解读还远远不够。

《长征》批注

《长征》批注

《长征》批注
【最新版】
目录
1.《长征》概述
2.《长征》的历史背景
3.《长征》的主要内容
4.《长征》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5.对《长征》的批注
正文
《长征》是我国著名作家王树增所著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该书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精神。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重要历程,发生在 1934 年。

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共进行了380 余次战斗,攻占 700 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 余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一书主要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展现了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

书中详细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包括雪山草地,江河湖泊,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同时,书中也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和人性光辉。

《长征》的文学价值和影响深远。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不仅生动地
描绘了长征的历程,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伟大精神。

它的出版,对于弘扬长征精神,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长征》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2.这是一首七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大意: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4.理解:(1)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不怕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更能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颔联承接千山。

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表现山势雄险,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表现渺小,显出
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3)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4)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5.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