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集体备课
初中历史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历史学科集体备课教案教案主题: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制度教案目标:1. 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 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3. 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方式;4.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2.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3. 古希腊民主政治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异同之处;2.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资料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想古希腊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古希腊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的联系和区别。
二、讲授(30分钟)1. 介绍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分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方式;3. 探讨古希腊民主政治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
三、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优缺点,并与现代民主政治进行比较;2. 小组展示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和概括;2. 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民主政治对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反思:1.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实用性;2. 如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应对措施和思路
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指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教师帮助学生在听讲解的基础上认识:①商朝奴隶制在夏朝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②商朝文明在古代世界地位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周
周武王灭商的一个原因是他能求贤若渴,笼络民心;其次介绍牧野之战,讲清西周建立的时间、开国君主和都城;最后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说明奴隶制的强盛。在政治方面强调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池河中学单元(章节)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历史
时间
年10月8日(第6周)
标题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心发言人
谭小刚
成员
谭小刚谭宏才
一、教材分析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迈入文明门槛、创造辉煌文明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诸多内涵都孕育在这个时期,因此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所述内容基本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各个方面。
西周灭亡的原因。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从中能得到什么教训?”(学生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请同学们思考,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七年级上册历史集体备课计划
七年级上册历史集体备课计划目标本备课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掌握上册历史课程的关键知识和技能。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活动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单元一:古代文明研究目标- 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 掌握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分析古代文明的重要影响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文明的了解并提出问题-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设计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古代文明的重要影响资源- 图书馆资源:提供相关书籍和参考资料单元二:世界地理研究目标- 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和术语- 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熟悉不同地理特征的地区和国家教学活动-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熟悉当地的地理特征- 使用地图和地球仪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构造- 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资源- 地图和地球仪- 实地考察点的安排和许可单元三:人类文明的发展研究目标- 掌握人类文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分析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 理解人类文明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教学活动- 观看纪录片和影片,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举办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某个重要事件或发明展开讨论- 设计艺术作品展览,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人类文明的理解资源- 纪录片和影片- 艺术材料和展览空间总结本备课计划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掌握上册历史课程的关键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体验,我们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研究成果。
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备课时间备课地点参加人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
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
(学生可根据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师:很好!这些传说时代人类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
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学习新课夏朝负责夏朝这个小组的同学将派出三名代表,分别以禹、启、夏朝奴隶的身份出现。
“禹”除了介绍他治水的功绩外,重点说明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的建立者。
“启”主要介绍:(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经过。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或鼓励学生提问,理解“家天下”的含义,是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杨庄社区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名称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编号 1 主备教师瞿德路授课时间第( 1 )周——第(3 )周2017年9 月 3 日至9 月14 日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了解祖国历史的第一步。
关于文明起源,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科学的解释,任何一种说法和结论,都可能伴随着争议或神话传说。
鉴于此,本单元的设置尽可能遵循科学的原则,科学的历史介绍给学生。
学情分析:本单元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科的基本内容。
应该说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处理这些概念的时候要把这些概念与其他概念联系起来,如讲述“原始农耕这一概念时,可以告诉学生:一般来说,原始农耕时代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也相当于以原始社会结构为演进标志的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自己总结出某些历史结论。
过程与方法:观察法、对比法、归纳总结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使学生知道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北京人”是本节课的重点。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教学难点内容距今久远。
(1)理性知识较多,主要是指一些历史概念;(2)时间跨度大,包含了整个原始社会时期的丰富被容(3)用传说、历史材料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进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集体备课教案
标题: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能掌握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理解三国鼎立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能认识到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理解三国鼎立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2. 三国鼎立的原因和影响3. 三国时期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2. 难点:三国鼎立的影响和三国时期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三国鼎立时期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国鼎立时期的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三国时期的人物,模拟当时的情境,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三国时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6. 课堂小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巩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2. 教学反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核心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次备课教案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基础,选择教材中的一个单元进行备课。
具体内容根据教师和教研组的讨论确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案、教材、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教材和写字工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明确(5分钟)1. 教师向教研组成员明确本次备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教研组成员共同确定备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步骤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30分钟)1. 教研组成员对选择的教材进行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教研组成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3. 教研组成员讨论并确定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步骤三: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准备(10分钟)1. 教研组成员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如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研组成员分工合作,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步骤四:教学实施(40分钟)1. 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实施。
2. 教研组成员观摩教学,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亮点。
步骤五:教学反思和总结(15分钟)1. 教研组成员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 教研组成员共同总结本次备课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备课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本次集体备课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发挥了教研组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教学目标和内容得到了明确,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得到了充分准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和教学步骤进行教学,教研组成员观摩教学并记录问题和亮点。
初一历史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初一历史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日期]
出席成员:
- [姓名]
- [姓名]
- [姓名]
确定备课目标
本次备课的目标是制定初一历史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覆盖课程要求,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讨论内容及结果
1. 回顾课程要求和教材
- 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的基本框架。
2. 制定教学计划
- 将教材内容按照学期划分,制定每周的教学进度。
- 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
3.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 确定使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活动等。
- 讨论学生评价方式,如作业、考试、小组项目等。
4. 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 确定所需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如教科书、课件、图片、视
频等。
5. 实施过程和时间安排
- 制定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充分利用上课时间。
6. 课程反思和改进
- 讨论每次备课后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行动
- 负责人(姓名)将按照讨论结果制定初一历史的教学计划,
并将其分发给所有教师。
- 下次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需准备教学材料和指定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3篇)
第1篇一、备课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本教研组特此进行集体备课,旨在通过集体智慧,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备课目标1. 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深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备课内容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1)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
2. 教学方法与策略(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讨论法、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3)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评价与反思(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备课流程1. 教研组长组织备课活动,确定备课主题和时间;2. 教师根据备课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备课内容;3. 集体讨论,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4. 教研组长汇总备课成果,形成备课方案;5. 教师根据备课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6. 教研组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备课注意事项1. 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目标;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5.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六、总结初中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集体备课记录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学科第(十五)周集体备课记录一、授课内容: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三单元测试题二、主备人:于春辉三、教材分析: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从教材看,本单元是对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讲述,主要涵盖了政权的更替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涉及到秦汉时期的历史史实,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重点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复习过程中应通过对比的方式加以比较。
第三单元测试题,是对学生关于秦汉时期历史学习的全面考察,题量适中,难以区分,题型较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奴均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单元重在通过教学活动,令其认识到封建社会大体发展状况,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史实。
通过测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并学会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目标:第三单元复习:1.掌握封建社会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脉络,主要是秦汉时期的历史史实了解我国秦汉时期政权的更替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 收集、处理、运用资料,提高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学会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三单元测试:1.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重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焚书坑儒、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匈奴与汉朝的民族关系、概括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七、突破措施:复习提纲、测试题等八、教学方法:自主互助合作复习、精讲点拨九、教学过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最新版)
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篇一: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篇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集体备课记录 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学科第(十五)周集体备课记录一、授课内容: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三单元测试题二、主备人:于春辉三、教材分析: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从教材看,本单元是对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讲述,主要涵盖了政权的更替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涉及到秦汉时期的历史史实,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重点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复习过程中应通过对比的方式加以比较。
第三单元测试题,是对学生关于秦汉时期历史学习的全面考察,题量适中,难以区分,题型较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奴均有了一定的认识,本单元重在通过教学活动,令其认识到封建社会大体发展状况,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史实。
通过测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并学会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目标:第三单元复习:1.掌握封建社会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脉络,主要是秦汉时期的历史史实了解我国秦汉时期政权的更替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收集、处理、运用资料,提高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学会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三单元测试:1.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重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焚书坑儒、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匈奴与汉朝的民族关系、概括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七、突破措施:复习提纲、测试题等八、教学方法:自主互助合作复习、精讲点拨九、教学过程: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三单元测试题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篇三:集体备课记录.5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学校:横山二中备课组:历史组长:郜宏涛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1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5次) 2 3 4 5 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篇四:八年级历史大集体备课记录表龙门中学历史集体备课记录表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篇五:集体备课记录.4 备课活记录学校:横山二中备课组:历史组长:郜宏涛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动七日 1 集体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4次) 2 3 4 5 初一历史集体备课记录篇六: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沧溪中学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沧溪中学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8)时间:2016-10-26(星期一第1、2两节课)地点:学校图书馆参与者:孙家齐张道龙李玉龙沈波陈飞杜亮记录人:张道龙主要内容摘录:一、初中历史主题研训活动通知:(一)、活动主题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来提高“五严”要求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二)、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30日(周五)上午8:20-12:00 (三)、活动地点高淳县第三中学(四)、参加对象初中历史中心组成员,初中历史教研组长,全县初三历史教师(五)、活动内容 1、研究课二节(1)《法国大革命》(执教:三中陈长福)(2)《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执教:三中沈广富) 2、说课与议课(1)两位开课教师说课(2)各校参与教师议课 3、讲座(1)《新形势下的初三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主讲:三中李震)(2)《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主讲:中心沙志援)(六)活动要求各参与教师在活动中要结合两节课例思考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并写出2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教材概况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本教材涵盖了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册历史教材,使学生对人类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世界文明史的基本概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2. 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3. 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古代罗马的兴衰、亚历山帝的征战等。
教学方法针对上述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听资料配套教学法:利用相关视听资源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历史。
教学步骤本教案设计的教学步骤如下:1. 热身活动:通过展示多样的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猜测。
3. 正式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示范,结合相关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4. 课堂练:安排一些小组活动或者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巩固研究内容。
5. 总结回顾:对本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6.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和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 学生作业的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口头答问的评价:课堂上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评价他们的理解能力。
3. 课堂小组活动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
201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2017年,我校七年级历史组召开了一次集体备课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共同研究和讨论新的历史教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次会议共有十位历史教师参加,历史组组长李老师主持会议。
以下是会议的记录和总结。
首先,李老师介绍了新的历史教材。
他指出,新的历史教材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表、图片和视频,更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与当代社会联系紧密的话题,如全球化和人权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接下来,李老师就教学理念进行了分享。
他强调了历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
他提倡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并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
他还提出了“多元表达,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随后,其他教师纷纷讨论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王老师分享了她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她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她还介绍了一些小组活动的设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展览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刘老师则分享了她在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她认为案例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
她给出了一些案例的设计,如模拟法庭、历史主题调研、历史建筑考察等。
她还提到了一些有效的讨论问题,如争议事件、伦理问题和政治决策等,以增加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讨论教学方法的同时,大家还讨论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张老师分享了她使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的经验,如能力考查、课堂表现、作业评价等。
她强调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李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集体备课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交流机会,大家通过分享和讨论,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全套集体备课教案1
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然后指出元谋人的发现地点,元谋人因发现于元谋而得名。从这件事我们也能体会到:1、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即远古历史不仅仅局限在黄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云南是我国边远省份,元谋人的发现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2、元谋人遗址的发现也说明我国的历史不是从几千年前的文明史开始的,人类的历史和我国的历史都应当从有人类活动开始。
二、北京人(板书)
“北京人”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需结合课文的两幅插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进行形象的讲解。先用讲读法和范例教学法,让学生看书,并对照元谋人的学习要点来总结北京人的情况。包括:1.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穿着
有了兽皮制作的衣服
劳动工具
用石块敲打而成的石器,
把树支砍成木棒
用有还是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的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
火
使用天然火
已懂得人工取火
其它
群居生活
会做装饰品
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
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小结:刚才我们在相当诙谐轻松的气氛中学完了这节课,但实际上,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
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制订如下计划:一、备课时间、地点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一上午。
备课地点:政史地组办公室。
二、备课的原则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用书和其它资料作参考。
2、一切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集体探讨切实可行的教法、学法。
3、实效性。
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让老师教有提升,在合作交流中成长。
三、备课主要内容每次备课的内容为下一周即将上课内容。
主要商讨: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及如何突破;对教材的合理取舍;课堂教学手段及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
四、备课准备准备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师教学用书、同步达标训练和其它相关资料。
五、备课主要步骤:1、形成教案:主备人精心设计讨论稿(初备简案)→主备人谈教学设想→备课组教师讨论交流→主备人完善初稿形成集体教案→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和个人特色补充完善集体教案→教师个人教案。
2、教案审验:个人教案交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共同审阅、签字。
3、实施教学:个人根据个案精心组织教学。
4、反思改进: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总结课堂得失,抽一定的时间交流教后感,并在“教学反思”栏填写好。
六、备课要求:1、自主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要先作准备,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
作为主备人要写好备课提纲,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列出心中的困惑和疑问,提出新的想法和发现,提交备课组讨论;2、集体研讨时,大家积极参与,人人畅所欲言。
提倡说真话,说实话,相互启发,相互借鉴。
求大同,存小异,达成基本共识,形成集体教案。
3、集体教案只供参考,并不要求形成统一的上课模式。
七上历史集体备课记录
默读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思学结合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作业安排
课后活动
课堂小结
通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3.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4.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5.教学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材料及图片的展示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同时进行思考、归纳、想象、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工具,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国和欧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
利用课本方便学习
新课讲授
自主阅读课本P62~64内容,完成第1~2题。
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
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6.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情景导入 三、讲授新课
7.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
8.主备人一次教案
参加人员研课
备
课
组
完
善
后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七上历史集体备课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北魏考文帝的改革措施。
4.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5.教学方法:层层设问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北方的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统治者苻坚。他重用汉人王猛,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学生代表讲述“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故事。
观看动画。
(3)从前秦方面看:
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前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前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一、淝水之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课
后
议
课
1、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
2、采用的教学方法
3、师生互动效果
4、优点
5、建议
知识模块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自主阅读课本P88~89内容,完成第5题。
5.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B.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
何官初中初一历史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