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合集下载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全文)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全文)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全文)一、引言胃癌系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成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感染率高达 40%-60%,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 40 万例,死亡约 35 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 40%,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 年生存率仍低于 30%,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及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 年生存率超过 90%,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但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 10%,远远低于日本 (70%) 和韩国(50%)。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 (2004-2010)》明确指出,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因此,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诊早治,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

目前,国际上胃癌相关共识主要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OM)、肿瘤外科学会(ESSO)、肿瘤放射学会(ESTRO) 联合诊治随访指南和日本胃癌学会指南。

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胃癌诊疗规范(2011 版)》,随后印发了指导市、县级医院和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的《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但国内尚缺乏涵盖胃癌筛查与内镜早期诊治等内容的共识意见。

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病理、外科、肿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该共识意见。

二、定义及术语1.本共识所称的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

2. 早期胃癌:(1)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ncer):癌组织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

胃癌早诊早治专家最新共识完整版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治愈率远高于进展期胃癌,但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诊断率偏低,进展后极大影响胃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情况。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制订《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版)》(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胃癌早期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

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方法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X 线钡剂造影检查、内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HP 感染检测。

1. X 线钡剂造影检查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X 线钡剂造影检查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病死率,胃癌检查中应行X线钡剂造影检查。

但与内镜检查比较,由于上消化道X 线钡剂造影检查有放射性且阳性率较低,因此,胃癌筛查时需谨慎应用。

2. 内镜筛查胃镜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被视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其费用相对较高、受限于设备和医师技术造成患者不适,因此,该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

3. 血清学筛查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分为PG Ⅰ和PGⅡ2 种亚型,可反映胃体和胃窦黏膜的外分泌功能。

当胃黏膜出现萎缩时,血清PGⅠ的水平及PGⅠ与PGⅡ比值(PGR)可能会降低,可用于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

4. HP 感染检测人类胃癌第Ⅰ类致癌因素被认定是HP 感染,尤其对于肠型胃癌的发生。

(1)血清HP 抗体检测胃黏膜严重萎缩患者,可能存在胃黏膜HP 菌量减少等干扰因素,可使其他方法检测假阴性率较高,血清学检测不受该因素影响。

(2)尿素呼气试验(UBT)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13C-UBT 和14C-UBT,具有较高准确性、操作便捷及不受HP 在胃内分布影响等优势。

(3)粪便抗原检测HP 随着胃黏膜上皮每3 d 更新1 次,其代谢产物及死菌体等作为非特异性抗原,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

HP 粪便抗原检测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酶免疫分析法和免疫色谱法。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胃癌的治愈率较高,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为了统一我国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们在上海举行了一次会议,并达成了共识。

本文将介绍这些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一、筛查对象和筛查方案1.目标对象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实践经验,专家共识认为,高风险人群是胃癌筛查的重点对象。

高风险人群包括:家族中有胃癌史的人群、长期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肠道息肉、胃炎-胃肠道上皮内病变继发病变等疾病的人群。

2.筛查方案专家共识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胃癌筛查方案。

包括:(1)筛查方法:常规采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胃镜)作为首选方法进行胃癌筛查。

(2)筛查时间: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直到筛查结果连续两次呈阴性为止。

(3)筛查结果划分:将筛查结果分为正常、炎症、不典型增生、胃癌可疑病变和确诊胃癌五种情况。

筛查结果为炎症、不典型增生、胃癌可疑病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行组织学检查。

二、筛查结果处理和管理1.炎症和不典型增生的处理对于筛查结果为炎症和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若干方案:对于炎症,积极治疗,继续随访观察;对于不典型增生,定期复查(如每3-6个月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直至排除胃癌。

2.胃癌可疑病变的处理对于筛查结果为胃癌可疑病变的患者,专家共识意见建议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确诊。

3.确诊胃癌的管理对于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专家共识意见建议及时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手术切除后联合放疗和化疗,可以提高疗效。

三、筛查工作推动为了推进早期胃癌筛查工作,专家共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和关注,推广早期胃癌筛查的重要性。

(2)完善筛查网络:建立完善的早期胃癌筛查网络,包括筛查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培训等。

(3)完善管理流程:建立胃癌筛查的标准操作流程,确保筛查质量和准确性。

2023年版胃癌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年版胃癌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新兴技术在HER-2检测中应用前景
数字PCR技术
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定量检测的优 势,有望提高HER-2检测准确性。
液体活检技术
通过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或循环肿瘤DNA中的 HER-2基因变异,实现对肿瘤动态监测和预后评估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胃镜活检标本进行图像 分析,提高HER-2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提高处理效率
采用自动化处理技术,缩 短处理时间,减少人为误 差。
确保人员培训
对参与活检标本处理的工 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 高技能水平。
质量控制指标与评估体系建立
制定质量控制指标
包括活检标本合格率、处理时间、误差率等 。
建立评估体系
定期对活检标本处理流程进行质量评估,确 保各项指标达标。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处理流程,提高活 检标本质量。
国际指南与共识
包括NCCN、ESMO、ASCO等权 威机构发布的胃癌HER-2检测相 关指南与共识。
国内指南与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发 布的中国胃癌诊疗规范、胃癌 HER-2检测专家共识等。
指南与共识差异
国内外指南与共识在胃癌HER-2 检测标准、检测方法等方面存在 一定差异。
本次共识更新亮点及影响
02
探索新型标志物
03
联合多种检测高耐药后监测准确 性。
结合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等 多种检测方法,提高耐药后HER2状态评估准确性。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新型靶向药物研发进展及对HER-2检测需求变化
新型靶向药物不断涌现
随着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发展,针对胃癌新型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为胃癌治疗提供更多 选择。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近年已逐渐被外科学界熟悉,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及时更新知识和规范诊疗,201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成立专家委员会,首次编写GIST中国共识(2011版)[1]。

共识每年进行更新,2012版已修订完毕。

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布的NCCN指南早已为大家熟知,可以说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癌症治疗指南。

笔者就GIST的最新国内共识和新版NCCN指南的外科诊治部分作以解读。

一、GIST的活检原则和适应证GIST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只有病理学检查才是确诊GIST的唯一方法。

但GIST质脆、血供丰富,部分呈囊实性,不适当的活检可能引起肿瘤出血、破溃,以致肿瘤播散种植的严重后果。

因此,国内外共识或指南对于大多数可完整切除且原发性局限GIST,不推荐手术前进行常规活检。

术前活检适用于拟进行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在治疗前必须取得明确病理诊断。

对于首诊即合并转移的可疑GIST,必须进行活检明确诊断,再开始靶向药物治疗。

而对于术中冰冻活检,专家共识为不推荐常规进行。

只有当手术中怀疑GIST周围有淋巴结转移或手术中肉眼不能排除是其他恶性肿瘤时,才考虑术中冰冻活检。

至于活检方式,NCCN指南始终推荐首选超声内镜下细针抽吸法活检(EUS-FNA)。

由于该方法穿刺针直径小,导致肿瘤出血的风险极低;此外,从胃肠腔内进针,有效避免了经皮穿刺引起针道种植和肿瘤破溃导致腹腔播散转移的危险。

尽管取得的组织较少,但活检阳性率高,国外报告诊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2]。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PPT课件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PPT课件
醋酸、肾上腺素
➢ 电子染色内镜(digital chromoendoscopy):窄带 成像技术(NBI)、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智能 电子染色内镜(I-SCAN)
➢ 放大内镜(ME) ➢ 共聚焦显微内镜(CLE) ➢ 荧光内镜
11
内镜筛查
WLE
➢ 黏膜局部色泽变化(变红或发白),局部黏膜细颗 粒状或小结节状粗糙不平,局部黏膜隆起或凹陷, 黏膜浅表糜烂或溃疡,黏膜下血管网消失,黏膜皱 襞中断或消失,黏膜组织脆、易自发出血,胃壁局 部僵硬或变形等。
12
内镜筛查
化学染色内镜
➢ 靛胭脂:显示粘膜细微凹凸病变
特点:正常胃小区结构消失、粘膜表面呈颗粒样或结节样 凹凸异常;
➢ 亚甲蓝:不被正常胃粘膜吸收而着色,异型增生、 肠化及癌性病灶着色
特点:癌性病灶着色慢而深,肠化及异型增生着色快而浅
13
内镜筛查
化学染色内镜
➢ 醋酸:胃粘膜表面发白,根据肿瘤分化程度不同, 粘膜发白持续时间不同
20
术前评估
病灶浸润深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 化学及电子染色内镜: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 超声内镜: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准确率80-90%,尤其是溃疡 型胃癌易被误判;可发现直径5mm以上的淋巴结
➢ CT:主要用于判断胃癌有无远处转移。CT对进展期胃癌的敏 感度约为65%~90%,早期胃癌约为50%
性胃炎;PG<70g/L及PGI/PGII<=3.0为临界值 促胃液素-17: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 上消化道钡餐 内镜
9
胃癌筛查
➢ 根据PG及Hp进行胃癌风险分级:
PG
Hp
内镜检查时间
A级
-
-
-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
HP与PGI/II的联合检测大大提高胃癌检出的敏感度。
徐晓凤,朱炳良,崔秀英. 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抗HP抗体检测的临床 价值. 《临床检验杂志》, 2001, 19(6).
HP与PGI/II联合检测胃癌
PG和HP的联合检测可对胃癌进行危险分级:越高危人群,需尽早期干预。
罹 患 胃 癌 风 险 度
萎缩性胃炎(胃癌高风险)诊断截断值
PG I ≤70 µg/L 且
PGI/II比值≤3
通过胃镜进行进一步检查 Miki-K等[1]提出的截断值Cut-off Value
确诊
[1] Miki K et al. In Aspartic Proteinases, Ed. Takahashi K, Plenum Press, N.Y.1995, p139-143
糖类抗原 CA724 CA50 CA199
糖类抗原724(CA724)
CA724于1981年发现于胃癌组织中。
临床意义
CA724在胃癌中阳性率高达65-70%,有转移者更高。 可用作胃癌治疗后随访的指标,以及复发和预后判断指标。 CA724与胃癌患者肿瘤分期、粘膜受累、肝转移和腹膜侵犯有关
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
对照组与萎缩性胃炎不同萎缩部位G-17检测结果比较显示: G-17水平 与萎缩部位相关, 与对照组比较,
1. 在胃窦萎缩组,胃泌素17浓度明显降低; 2. 在胃体萎缩组,胃泌素17浓度明显增加; 3. 在合并胃窦和胃体的全胃多灶萎缩组中,胃泌素17浓度仍然会降低;
胃泌素17与胃癌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部长致开幕词,陈刚主任主持会议。在会议中宣布 启动”胃必素17联合胃蛋白酶原的血清检测用于早期胃癌筛查多中心应用研究“的课题, 参与会议权威医院有:四川华西,西京医院,长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 等各省级医院合计90余家,广东出席医院有: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南方医院,广州军区 陆军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番禺疗 养院。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解读范围
本文将从共识的背景与意义、高通量 测序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共识 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重点阐 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癌临床实践中 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02 胃癌高通量测序技术概述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及流程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基于DNA片段得到海量序列数据。
03 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筛查与诊断辅助
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实现对胃癌相关基因变异的快速、准确检测,有助于在早期 阶段发现胃癌,提高检出率。
辅助诊断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等,为胃癌的诊断提供 重要辅助信息。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依据
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胃癌相关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如基因扩增或缺失。这些变异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 能,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有关。
基因融合检测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胃癌中可能存在的基因融合现象。基因融合可能导致新的融合蛋白的产生, 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能力。
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处理
指导靶向治疗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胃癌患者的基因突 变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靶向治疗方案 。
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
通过对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可 以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 用药。
预后评估及复发监测
评估预后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检测与胃癌预后 相关的基因变异,为患者提供预后评 估信息。
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为了规范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提高胃癌的诊疗水平,中国专家制定了《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 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该共识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推动胃癌精准医疗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最全版)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2020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478 508万例,发病率约33.06/10万,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373 789万例,死亡率约25.82/10万,位列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癌筛查不足是我国胃癌高发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Hp感染率达50%~56%,约7亿人被感染。

在过去60年,西欧和北美的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部分原因归功于分餐制控制了Hp传播,降低了胃癌发生风险。

除胃癌风险因素减少和生活习惯改善等因素,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已成为有效方法之一。

据数据统计显示,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仅16个月,为了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提升我国早期胃癌检验技术水平,提高早期胃癌筛查覆盖率是降低我国胃癌死亡率和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重要措施。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总生存率达90%以上,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

而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于10%,这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前列的重要原因。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进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要求医院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开展胃癌机会性筛查。

机会性筛查可有效提高胃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扩大癌症筛查覆盖率,防止早期胃癌进展为中晚期胃癌。

因此,我国亟待建立有效的标志物体系和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检测方法以预警胃癌的发生。

早期胃癌的检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在胃癌发生早期,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大部分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且常伴有远处转移。

晚期患者通常具有吞咽困难、虚弱、消化不良、呕吐、体重减轻、早期饱腹感和/或缺铁性贫血等症状,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略,严重耽误了病情控制和治疗的最佳时间。

(优质课件)中国早期胃癌筛查

(优质课件)中国早期胃癌筛查
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 素-17检查,Hp检测
直接胃镜检查
Hp(-) 萎缩(-)
Hp(+) 萎缩(-)
Hp(+) 萎缩(+)
Hp(-) 萎缩(+)
根除Hp治疗
每5年重复血清胃蛋 白酶原、促胃液素-
17检查及Hp检测
每3年内镜检查
每2年内镜精查
每年内镜精查
21
严格内镜检查前准备
普通内镜检查、染色或放大 内镜等检查技术
浸润固有膜表层 M2:癌组织浸润固有膜中层 M3:癌组织浸润固有膜深层或黏膜
肌层 2. 粘膜下癌(SM carcinoma) SM1: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上1/3 SM2: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中1/3 SM3 :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下1/3
9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均 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
26
治疗—治疗原则
内镜下切除 vs外科切除: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 用低等优点,且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90%
国际及本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已有淋巴结转移或尚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但风险较高的SM2、SM3,
以及有远处转移的病变仍首选外科手术
27
治疗—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治疗
靛胭脂
亚甲蓝
15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May 16
NBI
FICE
17
与电子染色内镜相结合,黏膜特征显示更为清楚,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18
19
普通胃镜
靛胭脂染色
NBI
色素放大内镜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层医院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 (1)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 (3)三、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 (5)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 (7)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 (9)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 (11)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 (12)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 (14)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 (16)十、晚期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18)十一、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现况及展望 (20)十二、上消化道早期癌ESD策略初探 (22)十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24)十四、消化道早癌内镜诊疗规范 (26)十五、早期胃癌微创治疗的临床选择 (28)一、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1.胃癌TNM分期中T4a是()A.侵犯黏膜下层B.侵犯固有肌层C.侵犯临近结构D.侵犯脏层腹膜E.远处转移参考答案:D2.细胞毒类药物治疗策略改进包括()A.剂型优化B.剂量优化C.途径多样D.安全便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晚期胃癌靶向药物的一线治疗研究成功的是()A.贝伐单抗B.西妥昔单抗C.帕尼单抗D.曲妥珠单抗E.拉帕替尼参考答案:D4.目前胃癌靶向治疗包括()A.吉非替尼和阿帕替尼B.阿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C.吉非替尼和曲妥珠单抗D.阿帕替尼和帕妥珠单抗E.吉非替尼和帕妥珠单抗参考答案:B5.我国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处于()A.超早期B.初期C.进展期D.局部晚期E.晚期参考答案:C二、晚期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1.结直肠癌分子标记物不包括()A.RASB.BRAFC.MMRD.HER2E.MSI D参考答案:D2.(K)RASWT右半结肠癌,()有优势A.西妥昔单抗B.贝伐珠单抗C.帕尼单抗D.伊立替康E.5-FU参考答案:B3.下述哪项不是ESMO指南明确提出的一线治疗决策制定的驱动因素()A.地域特点B.患者特征C.治疗特征D.肿瘤特征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4.左半结肠癌主要血供()A.肠系膜上动脉B.肠系膜下动脉C.髂动脉D.腹主动脉E.肠动脉参考答案:B5.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A.细胞受体B.信号转导C.细胞周期D.血管生成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三、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版更新解读1.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2.()的进展是2022CSCO指南更新重点A.免疫治疗B.内分泌治疗C.化疗D.放疗参考答案:A3.食管鳞癌组织中哪些因素可能能够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A.PD-L1表达B.T淋巴细胞浸润C.肿瘤突变负荷载量D.肿瘤相关性抗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化疗,描述正确是()A.有条件的单位推荐采用调强放疗技术B.相较于二维/三维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可以改善总生存,降低放疗相关不良反应C.增加“小样本研究初步显示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不可手术食管癌中的安全性及疗效较好”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022版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关于转移性/复发EC/GEJC的治疗更新,在“HER-2阴性腺癌”和“鳞癌”分层中对一线治疗推荐描述正确的是()A.I级推荐“帕博利珠单抗+顺铂+氟尿嘧啶类(5-FU或卡培他滨)(PD-L1 CPS≥10, 1A类)”B.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顺铂+氟尿嘧啶(鳞癌)(1A类)”C.II级推荐“信迪利单抗+顺铂+紫杉醇或5-FU(1A类)”D.II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1A类)”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四、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1.世界范围的年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为()A.乳腺癌B.结直肠癌C.胃癌D.肺癌E.肝癌参考答案:D2.NCCN及CSCO推荐关于食管鳞癌2A类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是哪种()A.阿帕替尼B.安罗替尼C.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可D.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均不可E.吉非替尼参考答案:B3.KEYNOTE028是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食管治疗的首秀,得到了ORR及mOS的成功,分别是()A.30% 7个月B.21.5% 8.2个月C.23.5% 7个月D.30% 8.2个月E.21.5% 7个月参考答案:A4.中国食道癌的高发地区集中在()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太行山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E.华南地区参考答案:C5.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小细胞癌B.腺癌C.鳞状细胞癌D.未分化癌E.不能明确参考答案:C五、胰腺癌与维生素摄入之间的关系1.下述哪项不是常用的荟萃分析软件()A.Rev ManB.StataC.RD.SPSS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基于前瞻性研究,摄入哪些维生素能适度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A.维生素A 和维生素CB.维生素C 和维生素DC.维生素D 和维生素B12D.维生素D 和维生素EE.维生素A 和维生素E参考答案:C3.荟萃分析中异质性分析方法不包括()A.Meta-regressionB.funnel plotsC.subgroup analysisD.sensitive analysis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B4.什么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比较丰富()A.牛奶B.豆浆C.海鱼D.鸡蛋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评估发表偏倚的统计方法是()A.funnel plots 和 Egger testB.Meta-regression 和 Egger testC.Meta-regressionD.subgroup analysis 和 funnel plotsE.subgroup analysis参考答案:A六、评估立体定向体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1.基于本研究,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是()A.13.6个月B.14.1个月C.17.5个月D.18.6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B2.SBRT在临床中被应用于哪些肿瘤的治疗()A.非小细胞肺癌B.前列腺癌C.肝癌D.胰腺癌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常用的数据库是()A.PubMedB.EMBASEC.Cochrane LibraryD.Web of Science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PFS指的是()A.总生存期B.无进展生存期C.无病生存期D.中位生存期E.客观缓解率参考答案:B5.文章质量评估()认为是高质量的研究A.7-9分B.8-9分C.9-10分D.6-8分E.4-6分参考答案:A七、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解读1.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A.息肉型B.浸润型C.革囊型D.粘液型E.溃疡型参考答案:E2.原发性肝癌是指()A.肝细胞发生的癌B.胆管上皮发生的癌C.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癌D.肝细胞和胆管上皮发生的癌E.枯否细胞的恶性肿瘤参考答案:C3.早期肝癌(小肝癌)的诊断标准是()A.直径在1cm以下,单个瘤结节B.直径在5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C.直径在3cm以下,单个瘤结节D.直径在3cm以下,不超过2个瘤结节E.直径在5cm以下,单个瘤结节参考答案:D4.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消化道内转移参考答案:B5.不符合溃疡型胃癌的描述是()A.呈火山口状B.多大于2cmC.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D.边缘隆起不整齐E.底部凹凸不平参考答案:C八、胃癌分子分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概况1.与监测胃癌治疗疗效或识别肿瘤复发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是()A.ctDNAB.CEAC.CA19-9D.PSA参考答案:D2.在胃癌中,HER2扩增占11%-16%,HER2过表达占()A.0.15B.0.18C.0.2D.0.22参考答案:C3.TCGA基于NGS、WES、mRNA和miRNA测序定义的分子亚型是()A.MSS/EMTB.MSIC.MSS TP53-D.MSS TP53+参考答案:B4.下列不属于Setia分型的是()A.EBV阳性B.MSI-HC.MSS TP53+D.E-cadherin异常表达E.p53异常表达参考答案:C5.下列不属于ACRG基于患者基因表达谱确定的四种分子亚型之一的是()A.MSIB.MSS TP53-C.MSS TP53+D.CINE.MSS/EMT参考答案:D九、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及探索1.关于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线研究中,基于ATTRACTION 2研究的结果,纳武利尤单抗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GC/GEJCB.基于KEYNOTE 811研究结果,帕博利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化疗已被FDA加速批准用于HER2阳性胃癌治疗C.CheckMate 649以及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以及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2.下列不属于胃癌中基于组织的生物标志物的是()A.MMR状态B.MSI鉴定C.PD-L1表达D.CEAE.TILs评估参考答案:D3.纳武利单抗≥三线治疗晚期GD/GEJC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A.OSB.PFSC.ORRD.至缓解时间E.缓解持续时间参考答案:A4.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以下对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免疫治疗激活效应T细胞,反过来抑制肿瘤血管系统重建B.正常化的血管促进效应免疫细胞浸润,抑制它们的功能,导致肿瘤缩小C.抗血管生成药物在TME中促进血管正常化和减轻免疫抑制D.免疫刺激与肿瘤血管重建之间的反馈环抑制了自身血管正常化,最终促进了肿瘤退化参考答案:CORIENT-16研究结果证实()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G/GEJ腺癌有显著的OS和PFS获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H.pylori的根除等因素,胃癌发病率总体有所下降,但是其发病率在全球仍高居男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位居第3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1,2]。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数为67.9万,死亡病例数为49.8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42.6%和45.0%[3]。

因此,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也符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4],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5]。

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6]。

《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指出,在我国需要推广和完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策略,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力争重点地区、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

因此,在自然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内镜精查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然而,国际上仅仅只有韩国和日本具有比较完善的胃癌预防和筛查体系[7]。

我国尚缺乏针对早期胃癌筛查流程的共识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2017年12月22日,由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联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消化内镜健康管理与体检专业委员会、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肿瘤和健康管理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本共识意见,在2014年制定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8]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

一、筛查对象我国胃癌在自然人群中发病率约为31.28/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42.93/10万,女性为19.03/10万[9]。

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进行全体人群普查,我国尚未推行大规模人群胃癌筛查计划。

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属侵入性检查、费用较高、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人群接受度较低,难以用于我国胃癌的大规模普查。

东亚其他胃癌高发区国家曾提出将胃镜用于胃癌筛查,但发现普通人群参与度不高,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亦无法对全体自然人群进行胃癌普查[10]。

既往筛查对象多采用"高危人群"概念,但是容易引起混淆,目前国外已采用"胃癌风险人群"或"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提法。

因此,只有针对胃癌风险人群进行的筛查,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胃癌的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岁处于较低水平,≥40岁快速上升。

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在胃癌高发地区如日本、韩国等将胃癌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11]。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因胃癌中约半数患者可无报警症状,早期胃癌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因此不应因无特异性症状而排除筛查对象[12]。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资料,并参照《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8],确定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一项者: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ylori 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二、筛查方法(一)血清学筛查1.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PG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

根据生物化学和免疫活性特征,PG可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型。

PGⅠ主要由胃体和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而PGⅡ除了由胃底腺分泌外,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也可以分泌[13,14]。

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称之为"血清学活组织检查"[15]。

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Ⅰ和(或)PGⅠ与PGⅡ比值(PGⅠ/PGⅡ)水平降低。

有研究认为,将"PG Ⅰ≤70 μg/L且PGⅠ/PGⅡ≤3"(不同检测产品的参考值范围不同)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界限值,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16,17]。

2.血清促胃液素-17(gastrin-17,G-17)检测:G-17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18],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分化,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占有生物活性胃泌素总量的90%以上[19]。

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以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G细胞数量,G-17本身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促进作用。

有研究表明,当血清G-17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20,21]。

有研究认为,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22,23]。

3.H.pylori感染检测:H.pylori已于1994年被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胃癌第Ⅰ类致癌原[24]。

目前认为H.pylori感染是肠型胃癌(绝大多数胃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25,26]。

胃癌的发生是H.pylori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次于H.pylori感染[27,28]。

因此,在胃癌的筛查流程中,H.pylori感染的检测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

①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通常检测的H.pylori抗体是针对尿素酶的IgG,可反映一段时间内的H.pylori感染情况,部分试剂盒可同时检测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和空泡细胞毒素A抗体(区分H.pylori毒力)[29]。

H.pylori的血清学检测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胃黏膜严重萎缩的患者存在H.pylori检测干扰因素或胃黏膜H.pylori菌量少,此时用其他方法检测(如快速尿素酶、病理活组织检查染色等)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而血清学检测则不受这些因素影响[30]。

血清学检测H.pylori可与检测PG、G-17同时进行,避免了留取粪便(H.pylori粪便抗原检测)、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等H.pylori检测方法带来的依从性下降情况,因而更适用于胃癌筛查。

②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ing test,UBT):UBT包括13C-UBT和14C-UBT,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试验,具有H.pylori检测准确性相对较高、操作方便和不受H.pylori在胃内灶性分布影响等优点[30]。

对于部分H.pylori抗体阳性者又不能确定是否有H.pylori现症感染时,UBT 是有效的补充检测方法,适用于有条件的地区开展。

4.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A19-9、癌抗原72-4、CA125、癌抗原242等,但上述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仅为20%~30%,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率低于10%,对于早期胃癌的筛査价值有限,因此不建议作为胃癌筛查的主要指标。

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onoclonal gastric cancer 7 antigen,MG7-Ag)是我国自主发现的胃癌肿瘤标志物,MG7-Ag表达在胃癌前疾病、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阳性率依次为40.5%、61.0%和94.0%,且胃癌前病变MG7-Ag的假阳性率仅为12.8%,可能提示胃癌的高风险[31]。

MG7-Ag作为单一生物标志物在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评价其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二)内镜筛查1.电子胃镜筛查:尽管胃镜和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是胃镜检查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且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痛苦,患者接受度较差,即便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尚未实现用内镜进行大规模胃癌筛查[5]。

普通内镜适用于发现进展期胃癌,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早期胃癌的发现更依赖于检查者的内镜操作经验和电子、化学染色及放大内镜设备。

因此,首先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更为可行的筛查策略。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因其阳性率低,且X射线具有放射性而不推荐用于胃癌筛查。

2.磁控胶囊胃镜(magnetically-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MCE)筛查:由于胃腔较大,常规的被动式小肠胶囊内镜不适合胃部疾病的诊断,目前MCE应用较为成熟,是将胶囊内镜技术和磁控技术成功结合的新一代主动式胶囊内镜,其检查具有全程无痛苦、便捷、诊断准确度高的优点。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国械注准20173223192)。

通过有效的胃准备和磁控操作技术,MCE对胃病变的诊断可达到与常规电子胃镜高度一致的准确性[32]。

近期多项研究表明,与传统电子胃镜相比,MCE对胃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0%~92%,特异度为90%~95%,与胃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为95%~98%[33,34,35]。

MCE诊断胃内病变(包括溃疡、息肉、黏膜下隆起等)的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94.7%,准确度为93.4%,且安全舒适,患者的接受度高达96%[36]。

针对无症状人群体检MCE的大样本研究发现,胃癌检出率达2.2‰,而对45岁以上人群检出率可达6.7‰,癌症检出率已达到日本、韩国等用电子胃镜筛查的水平,且人群接受度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因此,MCE对于胃癌风险人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筛查方式,有助于发现胃癌前病变或状态,可用于自然人群的胃癌大规模筛查[37]。

3.高清内镜精查:早期胃癌的内镜下精查应以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为基础,全面清晰地观察整个胃黏膜,熟悉早期胃癌的黏膜特征,发现局部黏膜颜色、表面结构改变等可疑病灶。

可根据各医院设备状况和医师经验,灵活运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特殊内镜检查技术,以强化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不但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而且还能提供病变深度、范围、组织病理学等信息。

同时,充分的检查前准备(包括口服黏液祛除剂如链霉蛋白酶等、祛泡剂如西甲硅油等、局部麻醉或镇静)也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