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英汉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合集下载

Lecture 5 英汉动静态差异与语态转换

Lecture 5 英汉动静态差异与语态转换
Lecture 5
英汉动态和静态的差异 及翻译中的词性转化
一、英汉之别:静动之分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成静态(stative);汉语倾 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成动态(dynamic)。Quirk对静态 和动态的解释如下 Broadly speaking, nouns can be characterized naturally as „stative‟ in that they refer to entities that are regarded as stable, whether these are concrete (physical) like house, table, paper or abstract (of the mind) like hope, botany, length. At the opposite pole, verbs can be equally naturally characterized as „dynamic‟: they are fitted (by their capacity to show tense and aspect, for example) to indicate action, activity and temporary or changing conditions. The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pen classer can be summarized thus: STATIVE noun adjective | | DYNAMIC verb adverb


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作检讨。=我被老师叫+ 我到办公室去+我作检讨,被字式与连动式套叠 I was called to the office by the teacher to make a self-criticism.

英译汉中的语态转换技巧

英译汉中的语态转换技巧

英译汉中的语态转换技巧作者:曹佳丽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8期摘要:英语喜用名词做主语,因此被动语态比较常见,而汉语多用动词,一般由人做主语,因此,在英译汉时要认真把握两种语言的区别和语态差异,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翻译,本文就这些策略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英译汉;语态;转换技巧语态(voice)是个语法范畴,英语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分别表明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如果主语和施动者是主动关系时需要使用主动语态,而主语和施动者是被动关系时则需要使用被动语态。

一、语态的构成1.助动词be+过去分词。

助动词be+过去分词是构成被动语态的核心,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时态,则被动语态是不尽相同的,具体来说就是时、体形式不同。

例如:People regard the little boy as smart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是由“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的,则被动语态应为The little boy is regarded as smart.2.get+过去分词。

Get+过去分词也是被动语态的一种常见方式,但这个过去分词必须是及物动词。

如The boy got hurt on his way home from work.(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Be型被动语态和get型被动语态在表义方面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后者往往多用于表示出乎意料的或表示某种结局的句子中,且只能与动态动词搭配使用,如He got caught by the police driving at 120 kms through New York.二、英汉语中的语态差别汉语属于动词强势的一种语言,因此句子当中以主动语态居多,在使用被动语态的时候往往多用于一些负面的场合,比如“孩子偷别人家的东西被爸爸狠狠地揍了一顿。

”而英语属于名词强势的一种语言,当名词充当句子主语的时候,它和谓语动词的逻辑关系既可能主动也可能被动,而且英语的被动语态表意是中性的,不带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点在科技英语等英语说明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论及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

论及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

论及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发表时间:2009-05-21T16:12:36.780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舒春霞[导读] 在进行中英互译时,常对其进行主动与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

本论文着眼于此,分析了此现象,溯源逐本,并佐之以具体实例,更进一步阐释翻译实践中,应遵循各自习惯,适时适地进行语态转换,以期提高译文质量。

[摘要]:在进行中英互译时,常对其进行主动与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

本论文着眼于此,分析了此现象,溯源逐本,并佐之以具体实例,更进一步阐释翻译实践中,应遵循各自习惯,适时适地进行语态转换,以期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语态转换;原因分析;实例分析中英语言中均有主动与被动两种不同语态,两者的使用也多有相似,但仍不乏相异处。

最明显之处,则在英语倾向被动表达,而汉语常用主动表达方式。

据统计,在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前30页便有135个被动句,但老舍的代表作《骆驼详子》共211页,但仅近200句被动句,平均2至3页才1句,就汉语而言,被动表达方式使用较少。

除此,英语科技,新闻,论述及公文文体中,此倾向更明显。

英学者John Swales统计后表明,科技英语中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被动方式来表达的。

由此,便可管中窥豹,得知英语中被动句使用范围较汉语更广泛。

Ⅰ.被动与主动语态(voice)是语言借助动词表示主语与谓语关系的一种形式,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执行者,叙述强调的是动作;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叙述强调的是动作完成后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英汉语中均有主、被动语态两种表达方式,但细究之则不难发现其不同之处。

其一,英语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广泛,汉语中被动句使用较少。

在英语语言中,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都可以使用被动,其使用更是常见于科技文章、报刊文章和官方文章。

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PPT资料

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PPT资料

(3) Cheerful, efficient and warm-hearted, they will do everything to make your journey smooth and comfortable.
他们乐观、能干、热情,总是想方设法使你一路 上顺利舒适。(状语转换为谓语)
句子成分转换是指英语中的某一句子成分译成汉语时 转换成另一种句子成分。句子成分转换在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之间展开。
(1) You can always tell the somebodies from the nobodies at a cocktail party. The somebodies come late. 在鸡尾酒会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出大人物和无名小卒来。那 些迟到的就是大人物。(主语转换为表语;谓语转换为主 语)
她到车站不一会儿,他便出现在她的身旁,听见他喘息的 声音。她凝视着前方,表情严峻。
(5) Yet to both classes the need of an alternative outlook, of a change of atmosphere, of a diversion of effort, is essential.
(13) Most US spy satellites are designed to burn up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after completing their missions.
美国绝大多数间谍卫星,按其设计,是在完成使命后,在 大气层中焚毁。
二、 句子成分转换
(9) He added: "I understand and respect those views, but I deeply believe in the correctness of my decision." 他还说:"我理解并尊重他们的看法,但我深信我的决定 是正确的。"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语态转换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在英译汉时,人们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行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

如果一味按照英语的语态来翻译,往往会使译文显得十分别扭,带有明显的翻译腔,甚至出现文理不通的情况。

一、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There are now more than60,000prosecutions a year for shoplifting.译文:每年有六万多人因在超市偷窃而被起诉。

二、被动句转换成主动句转换成含被动义的主动句汉语译文的句型从形式上看是主动语态,但其中被动的含义不言而喻。

在翻译英语被动句时,一般不用改变原句的结构,直接译出即可。

(1)If understanding prevails,UNCTAD is in a position to replace confrontation with agreement;it cannot be put off.(2)Most of the questions have been settled satisfactorily,only the question of when the transplanting will take place remains to be considered.译文:(1)若能普遍形成谅解,联合国贸发会议就能用协议取代对抗;这项工作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2)大部分问题已圆满解决,只剩下何时进行该移植手术问题有待讨论。

转换成带表语的主动句英语中许多表示某种结果或状态的被动结构一般应转换成汉语的系表结构,把原句中的有关状语或施事方移到汉语的表语之中。

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译文:有一种方言是在座的每一位语言学家都懂得的。

转换成无主句无主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子形式,其作用和效果相当于英语中无施事方的被动句,因而可以用来翻译某些英语被动形式。

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

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

英汉互译中的语态转换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英汉互译时,译者经常要进行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以实现高质量的译文。

The longest suspension bridge in the world这篇文章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比较典型。

本文以此为例,列举了英汉语态差异产生的原因,重点从语篇功能角度对被动语态的选择进行了解释。

分析表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能够实现不同的语篇功能,在英汉互译中要注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

关键词:英汉互译;语态转换;语篇功能引言在语法中,语态是描述句子中动词和参与此动作之主语之间关系的一个术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主,被动语态,这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

语言的共性是互译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是由于思维文化差异和语言类型差异,英汉主,被动语态使用倾向不同。

语篇功能也是语态选择的一大制约因素。

英汉主被动语态使用倾向及原因思维文化差异西方思维方式是客体型的,区分主体和客体,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多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被动语态使用频繁。

而东方注重主体和客体相混融,以人为中心,多以有生命的名词即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作为句子的主语,主动动语态使用频繁。

此外,汉语中“被”常有遭受之意,因此使用时受到限制,而英语中则无此禁忌。

语言类型差异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多样的语法结构和灵活的语序;汉语是意合语言,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组词造句依据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先后,缺乏形态变化。

功能语法学家除了考虑上述被动语态使用的情况外,还从语篇层面上分析主动语态及被动语态选择的不同。

尽管主动句和相应的被动句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上是相同的,二者在语篇上侧重点不同。

语篇功能视角下被动语态的作用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叫作语篇功能。

翻译中时态和语态的转换

翻译中时态和语态的转换

翻译中时态和语态的转换“转换”在翻译中是用的很广泛的一个概念,一种基本技法。

译词有转换,译句也有转换。

语态的转换1、汉语主动态→英语被动态(箭头表示转换)英语中被动态使用范围很广。

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行文上的方便,使上下文更连贯等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

汉语与英语不同。

汉语的被动式用的较少,这也是汉语的特征之一。

严格说来,汉语动词不具备以形态作依据的“被动范畴”。

汉语动词不具备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而主要依靠词汇手段以及句式来表示被动。

就翻译而言,有显性被动特征的句子在英译汉时是比较好处理的。

但在很多情况下,汉语诸位之间的被动关系是隐含的,不一定非要借助“被”、“叫”、“给”、“受”、“遭”、“让”等助词来体现,也可以说汉语的被动在内容后和形式上并没有形成严谨的规范,以汉语做母语的人主要靠交流中的语感来表示主动与被动。

(1)、日本两位围棋高手接连受挫。

Two super go players from Japan were defeated one after another.(2)、错误不应当加以掩饰,而必须加以揭露,才能得到改正。

Mistakes must not be covered up. They must be exposed before you can correct them.(3)、这种行为将为所有有良知的人所蔑视。

Such conduct will be looked down upon by all with sense with decency 解释:以上三例都有明显的被动标志:“受”、“加以”、“为……所”,这类汉语句子叫做显性被动语句,汉译英时可译成对应的英语被动态。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这些显性被动标志在翻译是不一定要用英语动词的被动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可以用含有被动意义的名词、分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来表达。

如下二例:(1)、他本想再去天津,遗憾的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没能看到经济建设给他的故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译英的语态变换

汉译英的语态变换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这类信息性的文体主要指科技文体、 新闻文体、公文文体及论述文体。 科技论文注重事理和活动的客观叙 述,力戒作者的主观臆断,因而常 常避免提及施事。新闻报道注重口 气客观、间接,叙事翔实,施事往 往难以言明,也不宜言明。公文则 注重叙述公正、无私,口气客观、 正式。英语有过分使用被动语态的 倾向。正式文体尤其如此。
1)为了强调动作的对象。
英语里常常运用被动结构把动作的承受者 作为句子的主语,来突出它的地位,强调 它的重要性。由于这个原因,汉译英时, 往往将汉语的主动句变换为英语的被动句, 把原文的宾语变成译文的主语。如:
我国各族人民每年都要热烈庆祝十月 一日的国庆节。 National Day is enthusiastically celebrated on Oct. 1 by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every year.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形容词: 受欢迎 →be welcome 受…制约的 →be subjected to 受…剥夺的 →be deprived of 另外,动名词和不定式的主动式有时 也含有被动含义。 动名词(v-ing)在某些 动词 (need, want, require,deserve, be worth)后作宾语 =to be V-ed。 在 easy, difficult, impossible, hard, safe 等形容词后,动词不定式的主动 式体现出被动意义。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及语态的转换。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英、汉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 分,但是对于两种语态的运用却不 尽相同。一般来说,英语里运用被 动语态的频率明显高于汉语。从句 法角度看,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 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 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 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此外,从 文体的角度看,某些文体较多使用 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

第五讲-英汉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第五讲-英汉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第五讲英汉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一、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普遍;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其使用围之广,数量之大都是汉语无法比拟的,特别是英语的信息性文体(如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公文以与论说性文体等)中,被动语态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因为在这样的文章中使用被动语态,会显得客观、翔实、公正、正式,避免给人以主观臆断、啰嗦冗长的感觉。

从句子层面看,具体说来,英语中以下情况会使用被动语态表达:1.强调受事者,而施事者并不重要例1:At the tea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茶会上只供应茶和点心。

例2:The happy man cannot be harried.吉人自有天相。

例1和例2中“谁”发出serve和harry的动作并不重要,所以不用说出,而使用被动语态。

2、不需要说出施事者,或施事者隐含其中例3: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 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凶手已于昨日被捕,据说他将被绞死。

例4:Individualized tuition and assessment are carried on to help the students.继续实施个性化收费和评估以帮助学生。

上述两例施事者已隐含其中。

3、不愿说出施事者、甚至为了表达某种微妙的感情例5: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aid.今晚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

例6:It is suggested that each speaker is allotted five minutes.建议每位发言人的讲话不要超过五分钟。

例5显然表达了一种不满的情绪,但又不能说出动作的发出者,否则就会“冒犯”他人,而例6表示建议,如果直接说出“谁”建议,显然有强加给他人自己的意愿之嫌,所以使用被动语态,是语气更为客观公正。

汉译英的语态变换

汉译英的语态变换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尽管英语的被动意义有时可以不用被 动式来表达,但总的说来, 动式来表达,但总的说来,英语常用 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动式。 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动式。与此 相反,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 相反,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 结构被动式。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 结构被动式。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英、汉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 分,但是对于两种语态的运用却不 尽相同。一般来说, 尽相同。一般来说,英语里运用被 动语态的频率明显高于汉语。 动语态的频率明显高于汉语。从句 法角度看,英语重形合, 法角度看,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 结构和表达形式。 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 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 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 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此外, 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此外,从 文体的角度看,某些文体较多使用 文体的角度看,某些文体较多使用 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 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英语除谓语动词用形态的变化表示被动外, 英语除谓语动词用形态的变化表示被动外 也可利用词汇本身来表达被动含义。 也可利用词汇本身来表达被动含义。 主要有名词、介词短语和形容词) (主要有名词、介词短语和形容词) 名词: 名词: 他的( 提升→ 他的(被)提升 his promotion 他的( 他的(被)解雇 →his discharge 他的( 他的(被)提名 →his nomination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 受罚 →on penalty 受冷落 →on the shelve / out in the cold 的影响→ 受…的影响 under the influence of 的影响 受到批判 → under criticism

第五章-语态转换(汉译英)解析

第五章-语态转换(汉译英)解析

• 例:可以认为有机化学这门科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 Organic chemistry may be considered as having
undergone/ gone through three main phrases.
• 例: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 • Those who break the law will be definitely punished. • 英文的被动语态传达出原文客观公正的语气。
2、He was guided in his everyday life by an unshakable conviction that moral values are absolute.
参考译文: 1、她告诉我男主人解雇了她,没有给出这么做的任何理由, 对她的行为也没有提任何异议。此外,不许她向女主人求 情。
的意见。
• You have been invited to this forum today to voice
opinions / exchange ideas about this plan.
• 例:全体同学必须在本周五之前把所借图书归还
图书馆。 • All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turn to the library all
• (四)一些带泛指主语的句子
• 汉语句子中如果有一些表示通称或泛指的主语,
如“有人”、“大家”、“人们”等,而且句子 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或客观的情况,可以译成英 语的被动语态。
• 例:大家把他围住了,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例:大家都知道,电子是极为微小的负电荷。
He was surrounded and asked questions one after another/a lot of questions.

汉译英句子的转换语态处理

汉译英句子的转换语态处理
as a result of muscular and cellular activity.
❖ 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计划生育政策。 ❖ Birth control has been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
4
2021/7/17
14
2021/7/17
❖ Compare and contrast A and B ❖ A. It has been noted with concern that the stock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has been declining alarmingly.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remind themselves of the rules of the borrowing and returning of books, and to bear in mind the needs of other students. Penalties for overdue books will in the future be stri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2
2021/7/17
❖ 英语语态比较:
❖ 英语里被动语态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使用频 率比汉语的被动式高,尤其是在一些正式的文体 中。
❖ 汉语常用主动式、被动态使用远少于英语,即使 用,也多用意义被动式,而少用结构被动式。
3
Company Logo
2021/7/17
语态的转换
❖ 由于肌肉和细胞活动的结果,身体不断地产生热。 ❖ Heat is constantly produced by the body

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
• 2、例如,中国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商万象集团起家时只是通
用汽车的合作伙伴,向通用汽车供应地方生产的汽车配 件,这样就可以使通用汽车符合政府的要求,即在中国市 场出售的汽车必须融入一定的地方内容。
• For example, Wanxiang Group , China’s largest producer of
中国传统思维把主体作为宇宙的中心,把自然人性化或 人自然化,讲究“天人合一”。因此中国的传统思维带有浓 厚的主体意向,使主体融入客体。
英汉差异
物做主语的句子非常多,在描述主体与客体关系时往往从客体 着手;形式主语句、there be 句型和被动句相对较多。
汉语: 往往以人作为句子的出发点,描述客观事物时往往从人的视
• 4、Present at the event were Mr. Xie, Vice Chairman of
China’s Football Association and Mr.Wang, chief representative of Nike Sports, Co.Ltd, at the Beijing Office.
• 3、Time magazine of June 17,1996 devoted a good
deal of its issue to discussing people who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in the country in their opinion.
• 1、除非孩子们帮你及时把货送出去,否则你甭想赚到钱。 • 2、奥托.瓦格纳是世纪之交维也纳最伟大的建筑师。作为大型
• 例:At the tea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

汉译英的语态变换

汉译英的语态变换

汉语的被动语态:
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指句中有 以下词汇标示的句子:“被、 受、遭、给、挨、叫、让、使、 加以、予以、为…所、是…的、 在…中” 等。 无形式标记的被动句是指汉语 中那些以“受事主语+谓语”的 句子,其形式是主动的,但意 义是被动的。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英语除谓语动词用形态的变化表示被动外, 也可利用词汇本身来表达被动含义。 (主要有名词、介词短语和形容词) 名词: 他的(被)提升→ his promotion 他的(被)解雇 →his discharge 他的(被)提名 →his nomination 介词短语: 受罚 →on penalty 受冷落 →on the shelve / out in the cold 受…的影响→ under the influence of 受到批判 → under criticism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汉语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 英语语法上的被动句由系动词和动词 的过去分词构成,即“be+动词的过 去分词”。 汉语的动词无词形变化,因此被动句 无一定的语法形式,只是靠介词或助 词“被”等词来构成,因而在汉语中 哪些句型是被动句,显得含糊不清。 汉语的被动句分为两种,即有形式标 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
考一考:
汉语主动句的翻译: 汉语多主动态,英语多被动态。 所以,英译时,除了译成英语的主动 句外,汉语的主动句在一些情况下要 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1)为了强调动作的对象。 2)汉语的无主句常可转译为被动句。 3)便于上下文的连贯、衔接。 4)汉语中一些习惯用语。 5)汉语中泛指人称代词或名词作主语的 句子。 6)为了使措辞得当、语气委婉。

论汉英语言的显性特征对比以及翻译转换

论汉英语言的显性特征对比以及翻译转换

摘要:汉语具有直观的平面性,但汉语句式趋于整齐匀称,表达色彩鲜明,词汇具有丰富联想性,所以又具有油画的特征.英语具有直观的立体性,但英语重于逻辑,表现力不强,又具有素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汉英的翻译主要是显性上从平面向立体转换,从素描向油画转换.因为英汉的第二种转换从属于第一种转换,所以文章最后着重论述从平面到立体转换的策略.这也对翻译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关键词:立体性;平面性;翻译转换1. 引言对于英汉直译而言,学者对句式语篇直译的论述着墨不多,但对于句式甚至部分语篇进行直译实在是行不通.首先是在理论上行不通.英汉属于不同语系,差别太大.就是同一语系的英法语间,也不可能做到句式的绝对意义上的直译.这在实践上更是行不通.没有人会在句式翻译上亦步亦趋,都会有程度上的变通.词汇和简单表达直译的确能增加异国情调,也能为大家所认同,但对比较繁杂的句子进行直译,轻则“当当有声,的的不休”,十足的翻译腔调,重则不知所云.翻译在于把握源语的意境意旨,运用译入语的句式另起炉灶,并在译入语中找到最佳顺应,努力去恢复意境意旨,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深层次意义对等和认知性对等,在这基础上构建、再现其神韵.一味直译,只怕会引起水土不服,因其不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期待,读都难以坚持下去,更不用说去体味神韵了.奈达认为,翻译的焦点要放到译入语读者对译作的反应上去.按这指导思想,句式的完全直译是不好的.优秀的译者在于掌握源语和译入语的各自特征,运用娴熟的手法,出神入化地转换.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英汉的特征对比的原因.2. 汉英的显性特征对比汉语的显性特征近年来关于英汉对比的论文很多,英汉之间的对比性特征越来越被人们所识别.对于汉语,学者常指出它是词汇、分句、句子并存,只有一个维度.如这句:“杭州境内西湖如明镜,千山凝翠,洞壑幽深,风光绮丽”贾文波,2001:77.这里名词并存,句式整齐,句与句之间是显性平等的,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万顷碧波,层层推进”.这两者之间好像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矛盾:一个是从显性的角度说的,而另一个是从意义的角度说的而已.代写本科毕业论文汉语是直接投射的语言,单音孤立.汉语与汉字的这种特征使汉文具备一种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音节匀称、整齐简洁、结构灵活的审美特征孙迎春,2004:173.正由于这一特点,汉语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地增减,有利于整齐划一.特别是为了能跟四字格的成语配合在一起形成对偶排比句子群等,前呼后应,可以是舒缓优雅的行云,又可以是一泻千里的江水,文采华丽,音韵和美,视觉效果也美.另外,汉语的词句是充满诗意的,比如说“白色”,不只说“白”,还要带上具有这种特征的典型的物名称“雪”;提到“钟声”,多会跟“悠扬”连在一起.所以,汉语词汇形象鲜明,联想丰富.比如:“In the park, there areflowers, fragrance and music.”汉语不会这样翻译的:“公园里有草、香味和音乐”,而是会增加些成分使之有节奏感,且充满神韵,如这样的翻译:“公园里,百花烂漫,幽香浮动,乐音悠扬.”所以汉语虽是平面的,但其平面具有色彩,可以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英语的显性特征英语是间接投射的语言,有多重的形式组合.一个主句,可以在其周围附加很多分词、从句、介词等,仿佛是一棵参天大树,枝叶横生.笔者认为英语是立体的,就是一个盆景.英语在句式上不追求句式的整齐和铿锵的节奏,忌讳逻辑混乱与文字堆砌.如这段汉语:“陕西皮影制皮考究,造型生动,刀法细腻,刻工精巧,色彩鲜明,纹饰优美,装饰性极强.其风格古朴高雅,自成一格.”李运兴,2006:195这是典型的汉语句式,这里提及了制皮、造型、刀法、刻工、色彩、纹饰、风格等很多不同方面,虽然散,但有“意合”,说的还是陕西皮影.若要翻译成重逻辑的英语,则是每个名词的前面都必须加上“i ts”,或者换成定语从句,用“whose”.无论怎样,句式不是啰嗦、松散,就是缺乏工整性.因此,要使用其他的方式才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详述见下文.英语名词抽象,不具鲜活性.比如英语中形容人的魅力:“She is a blaze of beauty.”在汉语不会这样说:“她是美的火焰”,而是会借助一些具体的下位名词及其名词所固有的特征来表达,如:“她仪态万方,艳如桃李”或“面如桃李,肤如凝脂”,或双眸怎么样、身材怎么样等不一而足地去描述.所以说,英语比汉语缺乏色彩,只能算是一个单色的盆景.如部分引文的英语翻译为:“The West Lake in Huangzhou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beauty”贾文波,2001:77.这个句子只凸显了一个汉语句子,其余的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不正像是一个布局错落有致的盆景吗代写本科毕业论文3. 英汉显性特征对比的实例主要有以下的情形.事物说明“塔高468米,三面环水,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司显柱等,2009: 154.翻译成英语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这句成为认知的参照点,其余用前置定语和状语的形式,使之成为背景信息.如:Surrounded by waterson three sides and facing a row of buildings ofvariegated western architectures in the Bundacross the river, the 468-meter-tall tower ranksfirst in Asia and third in the worldibid..人物描写“他这时已是将近六旬的人,一表人才,高个儿,眉目清秀,头发又多又黑,略带花白,恰好衬出他那堂堂的仪表”ibid.:144.翻译时用主句和同位语的形式凸显了一部分特征,其余的降格为次要信息.如这样处理:Hewas at this time in his late fifties, a tall, elegantman with good features and thick dark hair onlysufficiently greying to add to the distinction ofhis appearanceibid..又如红楼梦中描写红玉的这段话:倒是一头黑鬒鬒的好头发,挽着个鬟,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在翻译时,杨宪益先生把认知的参照点放到了这句:却十分俏丽干净.其余的与之或远或近.“With her fine black hair gathered in aknot, her oval face and trim, slender figure, shelooked altogether a most sweet, pretty girl”曹雪芹等,1999:672-673.事件描述如:“过铁道时,他先是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毛荣贵,2006:423.这几个句子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环一环,难分主次.但翻译成英语后,就有了主次之分:“He put them on the platformbefore climbing slowly down to cross thelines, which he did after picking the fruit up.”ibid..通过使用介词和定语从句,句子有了层次和立体感.逻辑阐释如:“深化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代理制度,扩大外贸经营权,形成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这里,“深化”、“完善”、“扩大”、“形成”等几个动词是显性平列的.但一经分析,就不难发现:“完善”、“扩大”表深化的方式,“形成”表深化的目的.翻译成英语时,最好用分词与不定式去层次化这些动词,去表明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翻译如下:“We shall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of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 with countries,improving the proxy system and expanding thepower of enterprises to handle their own foreigntrade so as to createa policy environment forcompetition on an equal footing.”贾文波,2001:59.景物描绘如:“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胡开宝等,2007:92.这里的“林”、“人”、“古树”、“清泉”、“雾”作为描写的对象,作者平均着力.从显性的角度看,是没有主次的,但英语不容许这些,须把它雕刻成盆景.如这样的优美翻译:“Mt. Tianmu, denselyforested and scarcely populated, is like afairyland, where clear streams flow through thevalleys and heavy mists envelop halfway up themountain.”ibid.,它通过分词、定语从句去突出了这一主句“天目山如仙境一般”.英汉翻译之难,大概就是在于两者之间的转换,要从显性的立体变成平面,这意味着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的转换.如果有实现转换的手段,有的放矢的训练,就会使翻译文章不再显得生硬.代写本科毕业论文4. 英汉翻译时的转换根据英汉的不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英汉动词的翻译处理转换英汉语言动词的不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汉句式语篇的不同.汉语是动词发达的语言,英语则不然.英语也不容许很多动词并列,它要求用各种方式去使之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1使用分词如这段汉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矣.”毛荣贵,2006:217.这段语篇动词很多,有“登、旷、怡、忘、把、临”.翻译时必须使动词呈现不同的形式,体现不同的功能,使整体上有种立体感.下面的这一翻译很好地体现了这点:“The man coming up to this pavilion mayfeel complete freedom of heart and ease ofspirits, forgetting every worldly gain or setbackto hold their winecups in the breeze in absoluteelation, delighted with life.”ibid..这段译文突出了这个主句“心旷神怡”,而“登”、“忘”则用了分词,与主动词区别开来.2运用分词和介词“怎么罚呢”徐曼丽又是一扭腰,侧着头,故意忍住了笑似地说.周志培,2003:312.这语段属于连动的语篇,翻译时如果都平均用力,不符合英语凝练的特质.可以把“说”作为核心动词,用分词的形式去背景化了“一扭腰”、“侧着头”这两个动词,用“with”的介词结构去弱化这句“故意忍住了笑”.如:“And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askedHsu Man-li with mock seriousness, swayingher hips once more and tilting her head on oneside.”ibid.代写本科毕业论文3汉语可以利用排比,对偶等方式去重复同一个动词,这在英语中很少见.一般有两种方式去处理这个转换上的难点:一是省略.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列键曦等,2007:81.两个相等的分句有个相同的动词,在英语里第二个一般要省略,两句就有了层次上的区别.译成:“Avirtuous man is concerned with righteousnesswhile a mean man, with gain.”或“Virtuousmen are concerned with what is right, andlesser men with what will pay.”ibid..二是用代词去替代,减少使用重复的动词.如这句:“我不知道这过程,他也不知道这过程.”则译成:“I do not know the process,nor does he.”这样两句表面上就不对等了,有了差别.4汉语动词数量丰富,但每个词的使用域狭窄.翻译时会出现一个英语动词取代几个汉语动词.这是因为英语的动词涵义丰富,很多动词具有隐喻的特征,同一个词既可以指称实体动作又可以指抽象的动作,这就是英语中的共轭现象.如:“她披一肩秀发,戴着黑镜,围着红围巾.”则可以译为:“She wore pretty hair,dark glasses and a red scarf.”这样,一个很铺张的汉语复合句就聚合成了一个英语单句.利用多种方式使逻辑关系显化.1使用连词汉语讲求声律,用字凝练含蓄,求工整匀称,讲意合而能省略连词.从表面上看,逻辑理据隐形了,所以句子难分主从.而英语重形合,反映在语言上是重形式.句式构式严谨,意义表述精确,它需要连词表明各子句的种种关系.如:“我懂英语,我知道这是我的本钱,我可以和有钢琴的人进行互助,我教他英语他教我钢琴.”这段文章很疏散,表面上看不出其逻辑关系,但英语必须要加上连词:“I know mycommand of English was my asset, for I mightmake a deal with a pianist who would give meaccess to his piano in exchange for English”这里有七个连词,占全句单词总数的23%毛荣贵,2006:184.也正因为这些连词,句子与句子之间、名词与名词之间有了层次感.汉语语篇重意合,隐性有“启”、“承”、“转”、“合”.英语的语篇重形合,不同的文体有固定的、不同的连词形成的框架,利用这些连词自然就形成了主次关系,给人以立体感.如说明文中常用的结构如:“firstly...secondly...thirdly...the last...”;对比文章中的如:“on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by contrast”;“in comparison”;“however”等.英语重逻辑,连风景散文也有用这样的连词来显示层次性.如马克吐温的散文描写:“One cannever see too many summer sunrises on theMississippi. They are enchanting. First, thereis the eloquence of silence; for a deep hushbroods everywhere. Next, there is the hauntingsense of loneliness, isolation, remoteness fromthe worry and bustle of the world.”转引自冯国华等,2001:33.其汉语译文可没这么有棱角的,几乎是一幅平面油画:“密西西比河夏天的日出真是百看不厌,令人神往.日出之前,万籁俱静,静谧之趣笼罩田野,远离尘嚣的空灵之感不禁油然而生.”ibid.:35.在这样的语篇里加些显性的结构是不能想象的,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思维习惯.代写本科毕业论文无容置疑,英语的连词很发达,但并不是随处都用连词,有时一个句子也能表达一个复句的意义.如:“看到这被污染的城市,我就变得心情沮丧起来.”前半句是原因,后半句是结果,如翻译成复合句则显得啰嗦了.简洁的译法如:“The sight of the polluted city disappointed me.”2利用主从句去建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文化特色和个性是历史文化名城独特和珍贵的标志,历史文化名城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将极大地促进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繁荣.”袁晓宁等,2007:90.从表面上看,这是两个并列句.汉语的意义要旨是“文化交流与合作将极大地促进发展和繁荣”,是句子的中心信息,而“文化特色和个性是标志”是一种铺垫.在翻译时要区别对待.下面的翻译把铺垫的句子用定语的方式译出,而主要信息用主句的方式处理:“Cultural exchanges amonghistorical and culturally significant cities, whoserespective cultural features and individuality aretheir unique and invaluable symbols, will greatly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prosperity of their cultures.”ibid.3运用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定语从句的分词,或者相当于状语的分词结构,使内容凹凸化,有立体感.汉语能够省略主语,能够不断重复宾语;而英语一般不这样,它需要主语和宾语,但每个汉语句子都单句翻译又不符合英语凝聚的特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翻译汉语时,可聚合相同的名词,以此为基点,构建定语从句或分词结构.如:“一个从海边来的旅客,往北很费劲地走了几十里的石灰质丘陵和庄稼地以后,一下子到了这些峻岭之一的山脊上面,看到了一片原野,像地图一样平铺在下面,和刚才走过的截然不同.他不由得又惊又喜.”杨丰宁,2006:72.语篇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讲述的,如湖水平淌而过.但翻译时就必须考虑到这段话的中心的句子应该是“他不由得又惊又喜”,其余的只能算是背景说明,说明其过程以及原因.所以翻译时就变成这样:“Thetraveler from the coast, who, after ploddingnorthward for a score of miles over calcaveousdowns and corn-lands, suddenly reaches theverge of one of these escarpments, is surprisedand delighted to behold, extended like a mapbeneath him, country differing absolutely fromthat which he has passed through.”ibid.代写本科毕业论文运用代词代词与所代替的名词在句中不是等同的.有了代词,就会有了远近高低等层次的区别,特别是英语中的一些成对代词,如:“one...theother...”;“some...others...”等.这些词在句子里互为参照物,构建了立体空间.它们还能使在汉语中很流散的东西变得很凝聚起来,不至于像散沙一样.如汉语:“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穷.”从汉语的角度来看,两句对等,没有主次之分.但在英语中,两个句子好像有了远近的差别:“Some are rich; Others are poor.”如汉语:“我不能去桂林,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钱.”这两个原因在显性上来看是并列的,但英语中层次是分明的:“I can not go toGuilin. For one thing I have no time; for anotherI have no money.”词性的转换可以把名词短语转化成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还可以转化成句子.如第六段提到的皮影语篇,四字格并立,属于典型的平面性.而英语是这样的:“Thefigures of Shanxi shadow play are vividlyshaped and elegantly carved, due to theparticular way the leather is made. The brightcolors and beautiful feathers of the figures alsomake them good decorations. Being simple andelegant, the leather figures of Shanxi play hasa style of its own.”李运兴,2006:195.在这里,很多汉语的主谓句式就转化成动词短语,如“造型生动,刀法细腻”变成了“vividlyshaped and elegantly carved”;“风格古朴高雅”则译成了“Being simple and elegant”.又如:“大峡谷的谷地,山峦交错,峡谷相连,江水汹涌.”贾文波,2001:108则译成了:“The valley of the Great Bend is fullof multipeaked mountains, joined canyons andturbulent waters.”ibid.,三个四字格被译成了三个名词短语.汉英翻译时增加介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转引自陈凌,2010:278.这里名词并存,被散乱地放到了一起.要译成英语时,必须要增加些介词去把这些名词分类,突出一部分名词,与此同时凹陷一部分名词,使之有层次感.如翁显良是这样处理这些名词的:“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ibid.利用介词,可以构成不同话题事物的空间位置,远近、高低、左右关系各不相同,一目了然.5. 结束语文章没有对色彩的转换作单独的说明,因为它是一个主要特征的衍生性特征,只要在翻译中达到了第一转换要求,附带的特征一般会在一定程度上自动显现,也还因为英汉词汇特征是不可以改变的.英汉这一对比特征,使得英汉翻译犹如把单色的立体的盆景转换成平面的色泽明亮的油画.作为译者,心理装着这一区别,使自己的翻译的文章符合各自的显性特征,一定会使翻译的文章更显得像张谷若先生所提倡的“地道”翻译标准.另外,英语与汉语的这两种显性的特征对比,可以作为翻译教学一个显性的、可操纵的评判标准,老师可以利用它去帮助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

翻译中重要的英汉语言差异

翻译中重要的英汉语言差异

翻译中重要的英汉语言差异摘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原文含义是英汉翻译的前提与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分清翻译中的英汉语言差异,了解英语的表达模式,再根据中英语言差异进行转换,从而进行准确通顺的翻译。

本文通过对英汉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总结有利于在翻译中做到准确通顺的方法。

关键词:理解、差异、语言文化、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翻译翻译不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和语言结构向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和语言结构的简单转换,也不是在两种语言中寻找对等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再将其串接成距的过程。

翻译是语意的翻译,不是语言形式的翻译。

是运用一种语言的适当方式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在两种语言中寻找含义相似的某些词语或结构。

所有结构的调整与词汇的修饰都是基于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之上的。

翻译必须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必须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与含义。

这体现了翻译最基本的原则“信”,即是首先要做到忠实、准确、无误。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审美观及语言逻辑思维方式。

“由于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有别,各国的历史不完全相同,各国人民创作的物质文明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语言特征和表情达意的手法上也有区别,它们都是文化交流的障碍,有些障碍甚至不可逾越,这是造成翻译局限性的首要原因。

”1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比较语言的共性,而语言之间的对比则是比较语言之间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篇章、语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英汉、汉英翻译过程中,只有先了解中英文化的不同,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分清不同的表达习惯,才能准确地领会原文的含义,从而灵活进行地翻译。

1.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万物之灵,认为人可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

其出发点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理性和科学;重视个人的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斗争,崇尚民主法制意识、扩张征服意识和冒险精神等。

英汉互译技巧--英汉语言差异及对翻译的影响PPT课件

英汉互译技巧--英汉语言差异及对翻译的影响PPT课件
结构显性化。
英语词尾变化反映词性,体现意义。
2021
6
2.1 形合法与意合法之转换
e.g.
1) The talks had been _____ but much remained to be done.
A. fruitful
B. effective
C. advantageous
D. valid
Inflectional morphemes / affixes: “-s”: the plural marker “-’s”: the genitive case the verbal endings,
“-s” :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present tense, “-ing” : the present participle, “-(e)d” : the past tense and past participle; “-er”: the comparative degree “-est” : the superlative degree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英汉语态差异与翻译中的语态转换一、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普遍;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其使用围之广,数量之大都是汉语无法比拟的,特别是英语的信息性文体(如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公文以与论说性文体等)中,被动语态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因为在这样的文章中使用被动语态,会显得客观、翔实、公正、正式,避免给人以主观臆断、啰嗦冗长的感觉。

从句子层面看,具体说来,英语中以下情况会使用被动语态表达:1.强调受事者,而施事者并不重要例1:At the tea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茶会上只供应茶和点心。

例2:The happy man cannot be harried.吉人自有天相。

例1和例2中“谁”发出serve和harry的动作并不重要,所以不用说出,而使用被动语态。

2、不需要说出施事者,或施事者隐含其中例3: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 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凶手已于昨日被捕,据说他将被绞死。

例4:Individualized tuition and assessment are carried on to help the students.继续实施个性化收费和评估以帮助学生。

上述两例施事者已隐含其中。

3、不愿说出施事者、甚至为了表达某种微妙的感情例5: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aid.今晚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

例6:It is suggested that each speaker is allotted five minutes.建议每位发言人的讲话不要超过五分钟。

例5显然表达了一种不满的情绪,但又不能说出动作的发出者,否则就会“冒犯”他人,而例6表示建议,如果直接说出“谁”建议,显然有强加给他人自己的意愿之嫌,所以使用被动语态,是语气更为客观公正。

4、为了上下文的连贯例7:Energy is needed for the reaction and it is supplied by the light of the sun. 这种反应需要能量,太则能提供所需的能量。

或:这种反应需要能量,该能量有太提供。

例8:Many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took place in the twenty years after 1950 and they are generally classified into four stages or generations.1950年后的二十年里,计算机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或四代。

二、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受限在现代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很少。

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表示的意义不外乎“被”、“挨”、“遭”、“受”、“给”、“叫”、“让”、“为”、“为\被……所”等有限的几个,被动式使用围比较狭窄。

对于汉语被动句弱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王力:“ …… ‘被’字有‘遭受’的意思,因此,被动式所表达者,对主位而言,必须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

”宓庆:(1)历史原因。

汉语在历史上称被动式表达句为“不幸语态”,这种语用功能方面的限制大大制约了被动句的使用围。

(2)被动语态表达法变式很多。

汉语用以表达被动式的表达手段不限于用“被”字,还可以使用“处置式”,如“把”字句,或“是……的”等等。

(3)汉语有明显的受事格施事化倾向,原因也来自于语感,施事格比较自然、直接,而不必拘泥于形式。

鉴于英语被动语态使用普遍,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受限这种语态上的差异,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英语句子中的被动语态进行转换,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把英语被动句直接译成汉语“被”子句,就会显得生硬隐晦,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汉译英时,有些主动句可以根据其语用功能译成被动句,以传达出原文的语气,再现原文的语用效果。

三、英语的被动语态转译为汉语的主动语态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态上的区别,英语部分含有被动语态的句子在译成汉语时,只有原文被动语态表示“不幸”或“灾祸”(即不好的事情)时才可以直译成被动语态,其他情况下,一般都转换成主动语态,或至少是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

其翻译策略和具体规律如下:(一)原句中的主语仍作主语1、译成“受事者+动词”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原句作主语的受事者仍然是汉语句子的主语,但整个汉语句子中没有“被”出现,而是直接采用“受事者+动词”的格式,此种情况下,被动意义是由交际双方的语感认知的。

一般说来,对以下两种情况都不存在的句子,译者首先要想到就应该是这种译法,一是原句中没有by引出动作的发出者,二是没有用来修饰整个句子的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

例9:Some kinds of plastics can be forced through machines which separate them into long, thin strings,called “fibers”, and these fibers can be made into cloth.某些塑料可以压入机器分割成细长条,称为纤维,这种纤维可以织成布。

例10:The sense of inferiority that he acquired in his youth has never been totally eradicated.他青年时期形成的自卑感从未完全消除。

例11:Of the total 131 rooms, 71 will be completely refurnished, enlarged and merged. 131间客房中的71间将重新装修、扩建与合并。

以上句子都译成了主动句,但原文的主谓顺序没有改变。

若译成为带“被”的汉语句子,就会显得拗口,不太符合汉语的语感。

2、译成系表结构的判断句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主语仍作主语,但汉语的谓语变为“是……的”这种系表结构,与英语中的be+过去分词的结构十分相似。

例如:例12:The bridge is named after an engineer这座桥是以一名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的。

.例13:Poets are born, but orators are made.诗人是天生的,演说家是后天造就的。

(二)原句中的主语作宾语,译成“施事者+动词”结构1、译成“具体施事者+动词”结构如果原文已经以某种方式说出了具体的施事者,尤其是以by引出了动作的发出者,而句子本身的动作是一个正面的动作(“好”的动作),又有by给出了完成这一“正面动作”的人或组织,则根据汉语句子的特点,可以将原文译成“具体施事者+动词”的结构。

例14:What measures have been or are being adop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reduce air pollution?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或正在采取何种措施以减少空气污染呢?例15:By the end of the war 800 people have been saved by the organization, but at cost of over 200 Belgian and French lives.到战争完毕,该组织共救出800人,但牺牲了200多名比利时人和法国人的性命。

例16:For basic education,over two-thirds was contributed by Canada, Japan, the Netherland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就基础教育而言,加拿大、日本、荷兰、英国和美国捐助了三分之二以上。

或就基础教育而言,三分之二以上是由加拿大、日本、荷兰、英国和美国捐助。

例17:He has been persued, day by day, and year by year, by a most phenomenal and astonishing luckiness.一天天,一年年,幸运总是伴随着他,令人惊诧不已。

(一天天,一年年,他始终吉星高照,令人惊诧不已。

)上述几个句子中,adopt, save, contribute, persue本身或整个句子表达的都是褒义的动作或事情,都是正面的事,而且,每个句子都由引出了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者,所以不妨将“施事者”提前,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主动语态。

2、“泛指主语+动词”的结构原句中没有具体的施事者,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其施事者是泛指的人,且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多与人的关系密切,如表示人的感觉、意识、思想、看法、观点、感知(see, hear, observe, taste, feel, find, think, believe, know, doubt)等,英译汉时可以用“人们”、“有人”、“大家”或“我们”等泛指主语作主语。

例18:It would be astonishing if that loss were not keenly felt.如果人们没有感觉到损失就太奇怪了。

例19:Although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hypnosis works, it has been made use of in medical treatment.虽然人们对催眠术知之甚少,但该技术已用于临床治疗。

例20:Her plans for a movie career are believed to have all been merely a pipe dream. 有人认为她当电影明星的计划不过是黄粱美梦。

例21:He was seen talking to the official and then fighting with them.有人看见他和那位官员谈话,还和他打了起来。

例22:A woman was heard moaning after midnight.有人深夜听见一名女子在呻吟。

[分析]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原文中的动词feel, know, believe, see, hear 都是人的感知和观点与人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在翻译时将被动语态转换成带有泛指主语“人们”、“有人”等,显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至于是添加什么样的泛指主语,要根据上下文确定。

3、译成无主句或话题—评述句无主句和话题--评述句是汉语中特有的句型,使用无主句是很难断定动作的发出者到底是谁,或无法说出甚至不敢说出动作的发出者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