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本课的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正确意译。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跌宕有姿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传神,不但切合人物的处境符合情节发展逻辑,而且用语极有分寸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借前朝“治世”时的殃民故事,加以浪漫主义的幻想、虚构,来揭露“康熙盛世”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曲折跌宕的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

难点:“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的理解和评价。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画鬼画狐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提问:这副对联写的是谁?你们知道他的代表作吗?

二、写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管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大约在二十一岁时,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三、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聊斋志异》创作大约始于作者二十一岁时,四十岁左右成书,后又经不断修订,增补前后达三十年之久。为了写好这部书,作者广集素材,精心整理,反复加工,毕其一生精力完成了《聊斋志异》的创作,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正式刊行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距作者去世已五十多年。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四、题目解说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五、文体知识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六、全文分析

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

2、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

学生讲故事,最后明确: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进促织——议促织

3、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

阅读课文,编写情节提纲

情节起止段所写内容

序幕:(起因)第1段朝廷征促织

开端:第2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发展:第3-4段成妻卜促织成名按图索促织

高潮:第5-7段成子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

结局:第8段成名献促织

尾声:第9段作者评促织

4、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作者如此安排,让成名的命运随着促织的得失而起伏不定,意在揭示封建社会中百姓的命运行同草芥一般任人宰割,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陡转中体会到统治阶级的残酷。

5、细读课文第六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词

成名听说儿子误毙促织则怒

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悲

见子气息啜然则转而为喜

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愁

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

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

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恐

可见,一只小小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融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荒淫,官贪吏虐,致使老百姓家破人亡的罪恶现实。

6、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9段,再对照朗读第1段。读后提问:

“每责一头,辄尽数家家产。”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褐首是谁?请从第1段和第9段中找出证据。

讨论。明确: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第1段提出“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说明祸患起宫廷,统治者为满足宫中享乐而“岁征民间”。未段尖锐地指出:“故天子一践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耻,贪官对上的阿谀

本承,“科敛丁口”,老百姓就只能落入“贴妇卖儿”、倾家荡产的悲惨命运。

7、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给故事安排一个喜剧的结局?要从课文中找出佐证的句子说明所以。

明确:①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其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因无法纳贡而“忧闷欲死”,继又“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甚至“转侧床头,唯思自尽”接着成名子因死一蟋蟀而吓得投井自尽,成名夫妇“抢呼欲绝",“茅含无烟,相对默然”,这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得成名家破人亡。其二,成子化蟋蟀,大家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作者写此虚幻的事实,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答皇帝视民命如玩小虫。这个“结局”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

②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也是偶然的。结尾明明指出“独是”以促织富,“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这有力地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竞系之于区区小虫,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

③"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剧,请看“成名装马扬扬”,连“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思泽”,这岂不荒唐可笑!

综上所述,本文结尾以及异史氏的评论,是在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有人把异史氏的一段评论说为“以因果报应来规劝人,无异是愚民,无异是助纣为虐”。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七、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共有三大转折,环环相扣,跌宕起伏。三大转折中,有两个转折是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实现的,但它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成子魂魄化促织这一情节,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可谓是入木三分。原史料中只是非常写实地记载了夫妻双亡,而蒲松龄则幻想出这一情节,用看似喜剧的反讽方式大大加深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加强了它的批判性,再现了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黄宗羲语)的罪恶。这一情节,并非完全是蒲松龄向壁虚构的产物,而是他在借鉴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而作出的艺术创造。蒲松龄用他那支“高人一等”、“入木三分”的如椽巨笔,将封建专制制度对人们的沉重压迫,对人性的摧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它可以把活生生的人变成鬼,甚至让你做鬼也不得安宁,必须要变成虫,继续为统治者服务,继续供他们玩乐。

八、写作特点

1、作者以讲述前朝故事的形式寄托了对现实的不满,这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2、线索清楚,情节曲折。

3、这篇小说生动感人、催人泣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4、借古讽今抒胸臆。

九、补充资料

读下面一则与《促织》相关的《野史》,与课文作比较,有哪几处不同?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吕毖《明朝小史》)

①《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却是“喜剧";②《野史》为骏马来换蟋蟀;

③妻失促织,惧而自缢;④鸡啄食促织;⑤夫亦自经。

8、总结全文

一只小小的蟋蟀,使成名一家死去活来,因祸得福,生动地表明了统治者的快乐、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暴露了清初社会政治的黑暗,蒲松龄不但对现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