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
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区,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学生70%来自四面八方。
学生的素质、家庭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更应该加大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
现就我校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以人为本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是从社会大教育中优化出来的一个更积极向上、更生动纯洁的育人园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如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还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设立家庭教育辅导站等,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发挥学校教育优势,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校内外结合,控制学生所处环境,减少消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那么,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把“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育、教”上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说明报告
雪野镇中央中学之马矢奏春创作
树立黉舍、家庭、社会“三结合”
教诲收集说明陈述
一、树立黉舍、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诲收集,为加强青少年思惟道德拔擢创造加倍有利的前提,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情形.探索一种黉舍、家庭、社会合营弄好青少年教诲义务的合作模式,合营促进未成年人思惟道德拔擢,促进本质
教诲的周全实施.
二、加强黉舍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深入理解家庭、社会、黉舍教诲义务的意见和要求,使家长理解黉舍、理解教师、理解孩子,使社会理解黉舍、理解教师,理解并支持黉舍和教师义务,形成黉
舍教诲、家庭教诲和社会教诲的正向合力,促进学生的周全、调和的成长.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精神文明拔擢.
三、经由进程“三结合”教诲收集拔擢,促进行风拔擢义务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树立教诲的优胜形象,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诲义务
的理解和支持,为教诲事业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外部情形.
我校“三结合”教诲义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黉舍、家庭各方面的存眷和支持,使义务筹划得到落实,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体功能,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立体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社会、家庭环境,公民道德素质,家庭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为未成年人创设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联系,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各方面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综合教育效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
同时要切实搞好“五爱”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1.学校方面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立以学校领导、德育干部、教师和班主任为主体,少先队及家长学校负责人共同组成,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引导和生活指导,使学生知事、明事。
关工委要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和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三结合,优化育人环境,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机构,办好家长学校,每学期分年级段召开学生家长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组织家长交流育人经验。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教育方式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改变和创新。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全面的教育体验。
首先,在学校方面,应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网上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
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地学习知识,学校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提供线上辅导和答疑服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设线上考试和评价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和家庭学习平台与孩子一起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家长还可以通过监督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和内容,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
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学校和社会资源相结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了解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最后,在社会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加大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资金支持,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社会应当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和教师开展在线教育和网络教育活动,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
同时,社会还可以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总之,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教育体验。
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健全完善的网络教育措施还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弥补城乡教育差别,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 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 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
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 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 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 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协调一致, 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 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 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我校学生的素质、家庭环境差异较大, 因此, 更应该加大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
现就我校开展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以人为本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 学校是从社会大教育中优化出来的一个更积极向上、更生动纯洁的育人园地,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教育更自觉, 目的性更强一些, 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 因此, 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 如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 还可以举办家长学校, 召开家长会, 设立家庭教育辅导站等, 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 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另外, 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等形式与家长沟通, 互通情况, 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 发挥学校教育优势, 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 校内外结合, 控制学生所处环境, 减少消极影响, 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 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 那么, 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 把“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育、教”上来,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实施“三结合”网络 构建和谐教育
实施“三结合”网络构建和谐教育作者:郑春淑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4期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1. 以教师为主体,优化学校管理。
校领导要充分信任教师,依靠教师,而不能把自己凌驾于教职工之上,善于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听其反面意见和不同意见。
不搞一言堂,要信任教职工,与教职工交心,以诚相待。
这样,教师不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自觉性,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和谐氛围。
2.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知识年代,如何促进学校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教学技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针对目前我校的学生数下降、学生生源减少、学生层次不均衡、汉族学生(汉族学生入朝鲜族学校的学生)多的现状,教师应做什么呢?关键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强化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三结合”教育和谐发展1. 健全“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
近几年,根据年轻家长多、汉族家长也越来越多的特点,我校健全了“家长学校”的组织制度,建立了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由有名望的老干部出任名誉正副校长,下设委员11人。
各班设家长领导人5人,由班主任参加,以家长委员为核心,制定各项制度。
为了吸引广大家长参加,考虑到家长年龄特点和素质水平的不同,把以年级部为一个家长学习班级改为以班级为一个学习班,每学期上2~3次课。
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家长素质。
家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和全民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从家长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抓起,把它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来抓。
围绕这一任务,我校聘请了10多名退休老干部为“家长学校”的老师,另外还聘请中小学模范教师讲课以提高家长素质。
“家长学校”还组织家长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让那些教子有方的模范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一、目标任务我们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为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动员全体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同时,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实现各部门在工作机制上相互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层面上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综合育人的整体效应,全面提高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办法措施我们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摆在工作的首位,贯穿、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德育工作制度化。
同时,我们要建立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丰富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和社会锻炼。
2、把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
我们将建立完善家访制度,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通互动。
每周通过校讯通向学生家长发送家教知识短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增强教育效果。
3、积极组织开展教师进村庄活动。
我们将动员选派工作责任心强、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走进村里做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帮助村里组织开展活动,举办村家庭教育讲座,传播家教知识,为家长教育孩子解疑释惑。
4、学校教育资源要与村中共享。
我们将主动给村里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学校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并提供师资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我们要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帮扶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以上措施,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措施办法说明报告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措施办法说明报告一、引言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健全和完善,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办法。
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二、学校措施1.构建有效的沟通平台2.优化教学管理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通过建设虚拟教室、在线教育平台等,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培训机会。
学校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家校互动平台等,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三、家庭措施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因此,家长应增强家庭教育的意识,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家长应主动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沟通机制。
2.提升家庭素养家庭素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对于家庭的和谐发展和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社会素养,注重自我修养和家庭氛围的营造。
家长还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意识和能力。
四、社会措施1.开展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延伸,通过社会教育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社交圈子。
社会应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网络五、总结以传统的学校教育为基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健全与完善是一个大项目,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要构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优化教学管理;家庭要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庭素养;社会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网络。
通过这些措施办法的实施,我们有信心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引言“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
本学期,我校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工作,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将本学期“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三结合教育”工作目标本学期“三结合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的长效机制。
促进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均衡发展。
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结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 建立合作机制与家庭和社区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三结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训。
鼓励教师与家长和社区工作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5. 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三结合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
定期收集家长和社区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工作。
成效分析1. 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三结合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增强。
3.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教师对“三结合教育”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入。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
4. 评价和反馈机制发挥作用“三结合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家长和社区的反馈意见得到及时处理。
存在问题部分家长和社区成员对“三结合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合作机制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障碍。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化“三结合教育”理念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认识。
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人了解“三结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三结合措施办法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办法魏营小学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策略,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接受教育的情况,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充分利用社会各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使家、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工作机构组长:李明丽副组长:王丰平宋健康周炳志雷坤成员:全体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二、工作目标(1)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2)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3)组建一支校外德育队伍,建立自己的校外辅导员网络;(4)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
三、方法步骤⑴以学校政教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
⑵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
⑶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
(4)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5)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络不断引向深入。
四、工作重点1.“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一)做好上门家访工作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
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通过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1)、电话、微信等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说明报告
青铜小学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措施办法的说明报告为了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立体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青铜小学设立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根据学校实际,作如下说明报告:
一、学校方面
1、学校班子和全体教师和家长联系,对学困生、贫困生和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给与相应的帮助;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一些心理、行为、品行等有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梳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3、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课任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沟通;
4、学校组织防溺水、安全的相关知识教育并与家长签定相关安全责任书。
二、家庭方面
1、家长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学生思想动态;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家长会议,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配合学校工作。
三、社会方面
我校主动联系校外队伍对学生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1、每学年邀请镇派出所的同志为学生举行一次交通、法制等知
识讲座;
2、镇卫生院大讲堂进校园,为学生进行安全疾病预防教育;以上活动的开展,很好的体现了三结合的多渠道立体教育,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及机制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机构及工作职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促进教育网络工作步入正轨,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完善机构建设,进一步拓宽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生活,结合“责任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特别是让全体学生做在学校和在家庭、在社会表现中都表里如一的人,将责任教育落到实处。
二、领导机构:组长:(校长)成员:(法制副校长) (政教处主任) (副校长) (心理健康辅导员)家长委员会成员:(每班一名家长)各班班主任三、职责:(一)、德育副校长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学校日常的德育工作。
根据校长的工作思路,制订德育处的工作计划,送交校长室审批后组织实施。
2.协助校长选配班主任,指导制订并审核班主任工作计划,具体布置、指导、检查和帮助班主任抓好工作,组织安排班主任业余学习和研讨。
3.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要求。
4.指导和帮助各科教师通过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和帮助教师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5.支持和配合校团委会和学生会开展工作。
组织培训学生干部和各方面的积极分子。
6.组织全校性德育活动及其他由德育处负责的校内外活动,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7.组织教育学生贯彻执行《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其他德育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检查评比。
8.培养和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整理材料,上报领导并推荐表彰;做好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的评选工作,并负责报批建档工作;教育一般违纪学生,对严重违纪学生除采取教育措施外,提出处理意见报校长室或德育工作委员会。
“三结合”教育组织机构图家长会名单。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新)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
在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是强化德育管理、实施德育要求、提高德育实效的组织保证,是沟通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为此,我们致力于抓好教师队伍、德育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首先是抓好教师队伍,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全员德育意识。
开展了“强师德、增素质、树形象”活动,把师德、素质、形象作为教师岗位轮换、校际交流和聘用与否的主要条件,把教师的德育工作与年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
因此,全体教职员工都能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特点和任务,寓德育于管理、教学和服务工作之中,形成了全校上下人人关心德育工作、参与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二是抓好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包括抓好德育处、团委、年部、学生会、值周生和班主任工作队伍的建设。
重点抓自身素质的提高,工作作风的转变,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德育过程的实施和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三是重视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把团队、学生干部作为德育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骨干力量,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学生操行评定、班级考评的全过程,放手让他们组织和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并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利用少年团校等阵地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工作能力,给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
坚持召开每月一次德育工作例会,每学期至少分别召开一次全校学生大会和年段学生大会,每学期召开四次家长会。
通过德育工作例会总结、布置工作、协调德育影响,落实德育要求。
通过学生大会褒奖先进、鞭策落后、强调规范要求,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导向。
通过年部、班主任工作汇报会,既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可以达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对策、提高实效的目的。
通过家长会宣传教育法规和学校管理要求,传授家教知识,教师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流方法,以统一家校教育的影响。
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思路
学 的 家庭 教 育 方 法 , 高 科 学 教 育 子 女 的 能 力 。 提
2在 家庭 教 育 中 , . 尤其 要 注重 引导 学 生如 何 用零 花 钱 。 零
边 的 人和 事 有 所 感 触 的 时 候 , 育 的 效 果 就会 事 半 功倍 。 利 花 钱 是 一 种 教 育 孩 子 的 手 段 。 通 过 零 花 钱 的 发 放 和 管 理 、 教 如 使 用 升 旗 仪 式 、 播 站 、 报 课 等 时 机 表 彰 身边 的 好 人 好 事 , 广 读 纠 用 , 长 也 可 以 给 孩 子 以 正 面 的 引 导 : 是培 养 劳 动 意 识 。 比 家 一
台 阶迈 进 。学 生 对 触 手 可 及 的 目标 , 有 信 心 、 动 力 去 进 一 成 功经 验 , 助 和 引 导 家 长 树 立 正 确 的家 庭 教 育 观 念 , 握 科 就 有 帮 掌 步 努 力 实现 。 从 近 处入 手— — 最 有效 的教 育 时机 应 是 学 生 对 自身 或 身
寓教 于 乐— — 生 动 有 趣 的活 动应 是 教 育 的 重要 载体 。 如 得 光荣 、 劳 而 获 可耻 的观 念 。二 是 培 养 合 理 的 消费 观 念 。花 不 通 过 当 “ 当 家 ” 三 八 献 家 心 ” 活 动 , 养 学 生 的 责 任 心 和 钱 是一 门学 问 。 像 学 游泳 一定 要 亲 自下 水 一 样 , 让 孩 子 掌 小 “ 等 培 就 不
地 、 渠 道 。 加 强 和 改 进 未 成 年 人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方 面 起 着 至 社 会 科 学 院 研 究 员 关 颖 对20 o 名 未 成 年 犯 和 10 0 名 普 主 在 0 余 0 余
关重 要 的 作 用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图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图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图2009年9月20日近年来,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为重点,积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特别是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我本人担任学校的政教处主任,在家长学校建设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现总结如下:一、举办家教知识讲座为了优化家教环境,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有效进行家校配合,使家教发挥正向作用,政教处积极为家庭教育提供服务,为更多的家长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我们把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作为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一条重要内容来抓。
每学期的开学初和期中,学校领导都通过“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教知识讲座,向家长介绍初中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指导、学习方法指导以及加强家校联系的方法等有关知识,效果较好,受到欢迎。
比如针对初一的《迈好中学第一步》、面对初二的《帮子女顺利走过青春期》、面对初三的《面对中考我能行》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都很实际的走进了家长的心理,赢得了家长的好评。
2004年以来,学校还先后邀请到北京未来起跑线的专家和开心妈妈研究机构的着名家教演讲家屈开教授来校为家长讲座,促进家长改进家教理念,革新家教方法,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三中的家长学校活动,不是简单的成绩汇报会,更不是告状会、施压会,而是通过教师、学校领导、专家和家长的沟通对话,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办法,给家教提供全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每次都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内容。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情况、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说明报告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说明报告一、引言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1.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学校、家庭和社会代表了不同的教育资源,在这样的网络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2.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学校侧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技能的培养,家庭强调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社会经验。
通过这样的“三结合”,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4.促进家校合作: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共同肩负培养学生的责任。
家长、教师、社会资源的共同配合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三、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具体措施1.学校与家庭合作:b.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与家庭可以共同制定学生教育计划、学习目标和家庭作业,明确各方责任。
家庭可以提供学校在课程实施中需要的资源,如生活经验、实例分享等。
c.家校互动活动:学校组织家长参观、家长进课堂等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学校教育,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促进双方更好地合作。
2.学校与社会合作:a.确立合作渠道: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例如企业、社区组织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职业教育。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经验。
b.注重实际教育: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他人,从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c.教师社会化培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社会培训,使他们了解社会变化、职业需求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3.家庭与社会合作:b.教育资源共享:家庭可以与社会共享教育资源,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资源。
c.家庭教育培训:社会可以提供家庭教育培训,为父母提供教育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四、总结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建立对于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教育责任至关重要。
三结合教育实施方案
三结合教育实施方案三结合教育实施方案是指综合运用教育手段、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全面提高军队官兵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下面是一份关于三结合教育实施方案的详细内容:一、教育手段的运用1. 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设立军事院校、军事培训机构和士官学校等,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
同时,发展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打破时空限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 加强军事理论教育:通过开设军事理论课程、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军事理论专著等活动,提高官兵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
3. 实施技术教育培训:加强军事技术人才的培养,组织专业技术考试和技能竞赛,提高官兵在实战中的应用能力。
4. 强化军事训练:通过实地演习、射击训练、体育锻炼等方式,提高官兵的体能、耐力和战斗力。
5. 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官兵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应对战争和危险的能力。
二、军事手段的运用1. 战备演练:组织实战化训练,模拟各类战争环境和战术情景,提高官兵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
2. 实战化训练:模拟实际作战环境,组织实战演习和战术训练,让官兵熟悉实战操作,提高他们的战场适应能力。
3. 军事竞赛和比武:组织军事竞赛和比武活动,通过竞争激发官兵的斗志和战斗意志,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战斗能力。
4. 军事研讨会和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军事研讨会和经验交流活动,让官兵分享战斗经验、学习先进作战理念和战术,提高他们的战斗素养。
三、政治手段的运用1.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委的领导责任,加强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党的指导地位。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政治学习和理论辅导,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纪律观念。
2. 实施正面宣传:加强宣传工作,宣传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官兵的民族英雄意识和家国情怀。
3.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军事教育指导机构,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加强招生、选拔和评估工作,确保军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奖励制度,对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官兵进行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
三结合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教育环境,以期取得更加高效教育成果的结构模式。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是一个积极向上、生动纯洁的育人园地,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知识,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合作等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这个大课堂获得的,它是整个教育网络的中心环节;社会教育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社会这个大课堂既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宽广的教育环境,又决定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家庭教育是基础,努力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学生整天生活的家庭环境是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共同给予的。
父母就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
家人对孩子的爱是人世间最真挚而无私的。
所以说,丰富的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都会很重视对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的调查,尤其是在对待一些学困生的时侯。
现代教育必将带来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江泽民同志早就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缺
乏相应的教育手段和技巧。
一部分家长借口忙碌,缺少与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灵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思想、行为等,将教育孩子看成是学校的事,故意推脱责任;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只重知识轻能力,重考试成绩轻习惯养成;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孩子难于接受,形成逆反心理。
实践证明: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的。
这充分说明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着力构建家、校联络,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家长委员,并将它作为一项制度。
每学期召开2次学生家长会议,学校主要领导根据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失误,专题讲述如何搞好家庭教育问题,为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
比如:家庭教育应注意能力培养,加强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家庭教育应讲究科学方法;家庭教育如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关心爱护孩子,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等,努力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是整个教育网络的中心环节
学校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世界一体化,网络信息化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教育必须加强管理,形成合力。
学校的全体科任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行政人员和职工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学校不仅要在教师的管理上增添举措,而且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花大气力,因为这两者都是事关学生教育的头等大事。
教师队伍建设抓得好,师德师风优秀,教师素质高,可谓:名师出高徒。
学生素质一定不会低。
校园文化建设搞得活而有序,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我们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依托班级---年级---学校的三级教育管理体系,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监管。
班级交给班主任来进行管理,班主任就是班级建设的引路人,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具体安排组织实施。
年级交给年级组长来进行管理,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的各项具体事务,包括上传下达;召开年级组内部会议;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安排等。
学校宏观指导突出导向性。
一是注重制度保障。
如:年级、教研组阶段工作汇报制和督检人员检查反馈制为基本制度的制度保障。
二是职责到位。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及时考评,随时反馈。
三是舆论监督。
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展示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信息成果,进行全面的宣传报道,让人人都能评价和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德育办、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管部门。
要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采
用多种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
要求各班主任抓住平时每天的晨会、午检和每周一次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等。
三、社会教育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
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
即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也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经意间所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启示。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从中接受前途理想、思想道德、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等教育,也可以改变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办封闭型学校的现象。
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亲身体验国家社会发展的美好形势,树立为祖国和人民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学校每学期收集学生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了解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定期组织学生与周边学校的学生结对子,以书信、电子邮件、QQ等现代化交往手段,加强两地学生间的正常思想交流与沟通。
要重视和健全校外教育基地建设,保障学生接受社会教育训练。
在学校的发展中,教育基地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烈士陵园作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基地,利用当地的敬老院、幼儿园作为学生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教育的基地,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
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和完善社区教育。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
各色人等应有尽有,社区的治安、卫生、文化、教育等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视。
社区和学校加强沟通,联手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觉悟。
然而,社会教育当前发展并不乐观。
一是由于社会教育的作用具有隐蔽性、长期性等的特点。
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重要性,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二是有些社会活动没有特色,体现不出时代特点,学生没有兴趣,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三是学生缺乏应有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些社会教育机构把关不严,赌、毒、黄对学生的危害严重。
四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如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以上种种表现冲淡了正面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现代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形成教育合力
现代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如教育分力现象,曾有人提出“5+2=0”的教育观念,就是说五天的学校教育经受不住两天的社会教育诱惑的抵消;教育质量问题等。
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必须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互相提高,尽量避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三方教育的方向要一致,统一的教育要求使学生能够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
第二,教育作用的互补性。
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各有特色,内容形式都有差别,但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要发挥三方面教育的积极作用,除了要求统一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有侧重,形成互补。
家庭教育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抒畅健康成长;社会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教育要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
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可以扬长避短、校内外结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也各有其不足之处,三方面教育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
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只靠学校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学校教育就会显得孤立无援。
离开三者之中的任何一方谈教育事业,都是不完整的,不成系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