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水钟》教案

《小水钟》教案

《小水钟》教案【教材分析】《小水钟》是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时间的脚步》单元第三课。

教材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计时,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计量时间这一活动。

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模拟复制出古人用水测量时间的工具——一个计时3分钟的水钟。

【学情分析】以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发现刻度的变化规律,由于水位的变化,水流速度在改变,每分钟的流水量在发生改变,所以学生制作的水钟刻度是不均匀的。

受水型水钟刻度在下面的容器,刻度是下疏上密。

泄水型水钟刻度在上面的容器,刻度是上疏下密。

整堂课,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古代的水钟,解释水钟的原理。

课堂上,他们一步步的发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尽可能大的体验空间,在科学活动中构建科学概念,理解科学学习的本质。

【设计思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我将教材内容修改。

第一部分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两种水钟在哪里标记刻度。

第二部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设计水钟,最后全班交流设计方案。

第三部分则是本节课重点——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水钟,要求做出一个记时三分钟的水钟,有老师带领检验水钟是否可以准确计时,学生从实践中发现水钟的奥秘。

第四部分有水钟合格小组交流他们的水钟特点,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数据,总结归纳规律。

了解到水钟有两种形式:1、受水型水钟,它的刻度是上密下疏的;2、泄水型水钟,刻度是上疏下密型。

最后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我们的水钟,下节课继续探讨。

我将教材中的滴漏实验与简单水钟的制作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水流的规律,证明流水的速度是不是稳定这个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法——相同时间内的流水量相同吗(每分钟画的刻度是均匀的吗)?利用容器上刻度的辅助,在实验中获取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推测。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测量,发现水流的速度会发生变化,水流速度发生的变化的原因在实验观察中也被学生初步认识到。

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水位改变则流速改变。

基础物理实验:小水钟教案设计

基础物理实验:小水钟教案设计

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础物理实验,即小水钟实验,并设计一份小水钟教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此实验。

一、实验原理小水钟实验是一种利用溢流水从一定高度落下而形成的连续运动来测定时间的方法。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水的溢出速度与容器底面积和液面高度之间的关系,即V = Ah,式中V为液体的体积,A为容器底面积,h为液面高度。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1.小水钟实验器材:小漏斗、透明塑胶软管、手表或秒表。

2.实验药品:水。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小漏斗、透明塑胶软管、手表或秒表等实验器材。

2.将小漏斗的漏嘴塞上软管,将漏斗支在一个适当的高度的台子上。

3.将漏斗中注满水,漏斗塞上软管放置于漏斗尖上方,尽量留出空隙。

4.用手指捏住软管的上端,吸出其中的空气并迅速拍在它的下端,观察漏斗中水滴的滴落情况。

5.记录下第一滴水滴落时刻,利用手表或秒表记下之后每一滴水滴落的时间间隔。

6.测定水滴间隔时间与液面高度之间的关系,每次液面改变一定高度,记录下对应的间隔时间。

7.根据实验数据将间隔时间与液面高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成图表,分析并整理出相关规律。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漏斗移动或软管脱落。

2.测量过程中应多次重复实验,记录准确数据。

3.填写实验记录时应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整理分析。

4.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实验器材并恢复实验现场。

五、小水钟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小水钟实验的原理,学会使用小水钟测量时间,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水钟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3.教学流程(1)引入:介绍小水钟实验原理,并提出实验目的。

(2)实验步骤:通过讲解实验步骤和图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操作小水钟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让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出现危险。

改进小水钟+示范教案

改进小水钟+示范教案

《改进小水钟》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随着水位降低,漏壶滴水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

2.知道多级粉水的方法可以改进自制的小水钟。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查阅资料并提出改进小水钟的方案。

2.经历思考方案——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2.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3.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需求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制作三级分水的小水钟。

【教学准备】美工刀、记号笔笔、水槽、塑料瓶、秒表、双面胶、白纸、活动手册、课件和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只做了一个小水钟,在测试环境,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预设):水流的速度不稳定,越来越慢。

(2)教师提问: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预设):随着水位降低,漏壶滴水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3)教师提出课程主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改进小水钟,使得小水钟计时更加准备。

(板书:改进小水钟)二、新课讲授(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阅读教材上的材料,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组织学生说一说古人的创意。

(3)结合课件上的图片、视频资源讲述: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水位稳定的漏壶又称为平水壶),使流入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了三级漏刻。

在平水壶的上方加一个天壶,持续为平水壶供水。

在平水壶侧面一定高度处接一分水壶,使天壶流下来的过多的水流入分水壶,这样就可保持平水壶的水位稳定。

(3)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小组讨论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改进受水型小水钟,使小水钟的水流速度稳定。

(4)教师课件展示改进小水钟的方法和制作步骤。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5)测试:测试我们改进后的小水钟,看看水流的速度是否稳定,计时是否准确。

小学科学3我们的水钟(教案)

小学科学3我们的水钟(教案)

小学科学3我们的水钟(教案)我们的水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钟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掌握水钟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锻炼科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1.水瓶或小塑料瓶2.纸板或塑料片3.剪刀4.胶水或胶带5.标尺6.墨水或颜料7.计时器8.放大镜(可选)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水钟是什么,是否听说过水钟。

请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对水钟的兴趣。

2.呈现水钟原理(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告诉他们水会流出瓶口。

然后倒掉水,让学生再次观察瓶内出现的水滴。

解释水钟的原理:当瓶子装满水后,水分子会从瓶口流出,并在瓶内形成水蒸气。

当水蒸气再冷却时,会凝结成液体水滴,滴落到瓶内产生声音。

3.制作水钟(25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制作材料,包括水瓶、纸板或塑料片、剪刀、胶水或胶带。

(2)学生利用剪刀和纸板或塑料片制作水钟的表面。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但要确保它们能够盖住瓶口。

(3)学生将表面固定在瓶子上,使用胶水或胶带。

确保固定牢固,不会漏水。

(4)学生用标尺测量水的高度,记录下来。

(5)学生向瓶子中加入一定量的墨水或颜料,使水成为有颜色的。

(6)学生将瓶子竖立起来,让瓶子盖住表面,确保瓶口完全浸没在水中。

(7)学生观察瓶子内部的现象,记录下来。

4.实验与观察(30分钟)(1)学生将制作好的水钟放在桌上,并确保瓶口完全浸入水中。

(2)学生使用计时器记录下每隔5分钟的时间,并观察瓶内有无水滴落下的声音。

(3)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瓶内的水滴形成和滴落的过程。

5.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学生归纳并总结制作水钟和观察实验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a.在制作水钟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水滴的形成和滴落?b.观察实验中,学生是否观察到不同的声音?有何规律?c.水钟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声音?(2)学生对水钟制作和观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讨论,老师帮助他们解答。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4.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适用对象:本设计方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特别适合于理科爱好者和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

三、教学内容:1.水钟的原理介绍;2.水钟的制作方法;3.实际操作制作水钟;4.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5.小组展示效果。

四、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通明塑料瓶、针、细管、水、计时器等;2.准备教学PPT,包括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步骤;3.分组安排,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实验材料;4.教师提前进行实验演示,熟悉实验步骤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水钟的原理和应用途景,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教师介绍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3.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分组进行水钟的制作实验;4.观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5.讨论: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6.展示: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水钟,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

六、评判方式: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步骤、结果和结论;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水钟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3.教师评判: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小组展示,评判学生的实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延伸拓展: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水钟,比较不同材料的效果;2.引导学生思考水钟的应用领域,如何改进水钟的设计;3.组织学生进行水钟比赛,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

八、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理解了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学生是否能够合作完成实验,并取得好的实验结果;3.学生是否能够总结实验过程和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本次《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水钟实验教案设计

小水钟实验教案设计

小水钟实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

3.让学生了解吸水过程和液压力。

二、教学重点1.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吸水过程和液压力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吸水过程的液压力。

2.制作过程的细节问题。

四、教学程序1.课堂讲解。

2.实验制作。

3.实验演示。

4.小结。

五、教学内容1.讲解水的能力。

水的能力是指水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方向、速度等。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而且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讲解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

小水钟是一种利用液压力制作的机械设备。

它由一个装有水的带喇叭形的容器和两个细长的管子组成。

管子一头插进水里,另一头则连接着一个嘴巴形状的喇叭。

当有水进入喇叭之后,喇叭会扩大,从而使水的压力增大。

这时,压力会从喇叭传到管子里,从而使另一头的喇叭也扩大。

因此,喇叭的扩大和缩小不断重复,使得水在两根管子里的来回流动,从而形成了“小水钟”。

3.吸水过程和液压力的了解。

在小水钟实验中,喇叭的扩大和缩小主要是由液压力来控制的。

我们知道,液体在封闭容器里是无法被压缩的,因此当水进入一个喇叭中时,喇叭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这个压力会通过管子传递到另一个喇叭中,从而使之扩大。

这种压力称为液压力。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小水钟来演示这种液压力的效应。

4.实验制作和演示。

将喇叭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将两根细长的管子分别插入喇叭中的两个孔中。

将一个喇叭用手按住,将另一个喇叭对着水口,用嘴轻轻吹气(或用吸管)进入喇叭。

此时,水会被吸入喇叭,喇叭也会扩大,从而形成“小水钟”。

通过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水钟的制作过程和液压力的原理。

5.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的能力,小水钟的制作原理和液压力的效应,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力学和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小水钟》教学设计

《小水钟》教学设计

《小水钟》教学设计《《小水钟》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水钟》教学设计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水钟》,本着在“活动中激趣、探究中揭秘”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抓住重点说教材《小水钟》是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包括二个活动:一是认识水钟的工作原理,二是制作简易水钟。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课承接第一课《精密时间的步伐》的内容,引出水钟,本课得出的结论为制作简易水钟起了铺垫作用,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结合实际说学情滴水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探究的能力,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经验是很模糊的、不具体的,如果要上升到一定的科学理论高度,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只有运用实验、探究才能突破这一难点。

三、准确定位说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懂得小水钟的构造原理,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用来计时的方法的多样性(学科性目标)2、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能乐于分析总结,动手操作。

(学科性目标)3、让学生自主设计小水钟。

(创新性目标)4、让学生改进自己制作小水钟,并利用自己制作的小水钟尝试计时。

(创新性目标)5、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会用学到的知识估测生活中水龙头的滴漏现象,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提醒人们节约用水。

(教育性目标)6、让学生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实验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育性目标)四、根据学习目标设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1、知道为什么元延祐漏壶要设计成多级漏壶2、用水钟模型实验,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3、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搜集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五、教具准备:水钟模型(大饮料瓶、剪刀、圆规、水彩笔、尺子)、秒表、烧杯(有水)六、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七、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实验学习八、课型:观察实验课九、本节课构思:本节课由复习旧知导入,引出水钟、观察水钟,并对自己的疑惑提出科学问题。

探究小水钟之谜教案设计

探究小水钟之谜教案设计

人们对于时间的计量是从古代就开始了,而在钟表的发明之后,时间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

而小学生在学习钟表的时候,一般都从小学钟开始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水钟”。

近年来,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我们有了更多对小水钟的探究和研究。

本文将会介绍探究小水钟之谜教案的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水钟的机理,学会使用简单的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手工实验,了解材料的特性,明确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实验探究的能力,激发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抓住小水钟的机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通过手工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3、带领学运用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理论课在理论课中,讲师首先向学生阐明了小水钟产生声音的原理,即通过瓶内的空气震动,产生共振,达到颤动瓶颈的目的。

另外还介绍了小水钟的机理和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小水钟调节出声和停止出声的原因及其物理机制,从而引出本堂课实验内容:制作小水钟。

2、实验课在实验课中,老师首先对每个学生发放实验材料,例如瓶子、水、吸管等,并且告诉学生需要怎样制作小水钟。

在学生制作小水钟的过程中,老师以了解学生的做法,指导做法更加规范和精确,并且提高制作效率。

制作完小水钟后,老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造成小水钟音高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加小水钟初始的振动幅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已经了解了产生声音的物理原理,所以可以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

而增加振动幅度的方式,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可以在吸管中夹一些钢丝,在表面涂上胶水,使得钢丝在振动时产生缠绕,可以有效地增加振动幅度。

3、练习环节在练习环节中,老师给学生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例如探究小水钟谐振的特性、估算小水钟的频率值等等。

在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可随机点名,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口述和问答,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小水钟,了解小水钟的原理和结构;2.学会制作小水钟,并理解其工作原理;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水钟的原理和结构;2.制作小水钟的材料和步骤;3.小水钟的实际应用;4.小组合作制作小水钟。

三、教学重点:1.理解小水钟的工作原理;2.掌握制作小水钟的步骤;3.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小水钟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1.理解小水钟的原理;2.合作制作小水钟,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制作小水钟实验装置;2.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3.准备课件和教学资料。

六、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实验观察法;3.小组合作研究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小水钟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小水钟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小水钟的工作原理。

3.指导学生制作小水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4.学生实验合作讨论,分析小水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5.展示小水钟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小水钟的实际意义。

6.小组汇报制作小水钟的过程及体会,并展示实验成果。

7.教师点评,总结课堂内容,提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和建议。

八、作业安排:1.要求学生撰写小水钟实验报告,包括制作过程、观察现象和结论;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小水钟相关问题的探究任务;3.设计小水钟的改进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和报告。

九、评价方式:1.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内容;2.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和成果;3.小水钟改进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十、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参加小水钟科技比赛,展示制作成果;2.安排实地考察活动,了解小水钟的实际应用;3.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学习小水钟的原理和发展。

十一、教学工作总结:通过本次小水钟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了解了小水钟的原理和结构,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水钟的原理与制作方法;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钟的原理与历史;2. 制作小水钟的步骤及材料准备;3.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合作完成小水钟的制作;4. 分享成果,讨论改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水钟的相关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备课;2. 学生准备:每组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玻璃瓶、一个塑料管、适量水和颜料(可选)、胶带等材料;3.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桌面、实验台、实验用水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水钟的历史及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原理制作小水钟;2.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组内协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3. 制作过程:(1)将塑料管插入透明玻璃瓶中并固定好;(2)在塑料管中倒入适量的水,可以在水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使效果更漂亮;(3)将塑料管两端用胶带封住,确保水不会泄漏;(4)观察小水钟的运行情况,看看水钟会如何流动。

五、教学评价1. 同学互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小水钟的制作过程和效果,相互评价给予建议;2. 老师评价: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合作能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水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2. 动手改进:学生可以尝试改进小水钟的设计,如改变水的流动路径,调整颜料的浓度,探讨对钟表走时的影响。

七、教学完结在学生完成小水钟制作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中获得更多收获。

通过本次小水钟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能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知识和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过程;2. 帮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3. 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小水钟的科学原理教案设计

小水钟的科学原理教案设计

小水钟的科学原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小水钟的科学原理。

2.能够手动制作小水钟模型并观察其运作现象。

3.了解小水钟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小水钟的科学原理2.手动制作小水钟模型并观察其运作现象三、教学内容:1.小水钟的概述。

小水钟是一种简单却有效的计时器。

它的液位会随时间而升高,最终抵达一定的高度然后倒出,所以也被称为准确倒计时装置。

2.小水钟的科学原理。

小水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压定理的。

液压定律可以阐明液体在所有方向上的传递压力:液体在封闭的容器中均匀分布,并沿着没被封闭完全的容器向下流动。

在小水钟中,水被允许自由向下流动,但是只有当一定的水会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才会被放出来。

假设在小水钟的扁平部位放进一定量的水,如果容器的开口不是完全的,水会停留在最低点。

但是如果容器开口被完全封闭,水便会沿着管子向上流动并最终满足在最高点时不得不倒出的要求。

3.制作小水钟模型并观察运作现象。

1.准备材料和工具:一只塑料瓶,一些细长管子,一根塑料管,一些蜡烛或打火机,一些水,一个计时器和一些其他杂物。

2.制作小水钟模型:a.利用钉子或者其他尖锐的物体在塑料瓶中打入一个或者多个小洞,洞可以大概分为2种类型:细长的洞和横穿着瓶身的洞。

b.使用钳子和塑料管将细长管子插入瓶中的小洞中,固定好管子让其不会滑动或倾斜。

c.将横穿瓶身的玻璃管用打火机或者蜡烛加热,弯曲成一个朝上的U形,再附在瓶子上使其两端离地约1/3。

d.将一定量的水装进瓶中,利用计时器记录时间。

4.观察运作现象。

观察水在管子中缓慢上升并在峰值时开始流出。

计时器记录了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就可以算出小水钟的计时精度和时间。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

通过提问,让学生从自身或者社会生活中找到使用小水钟的场景,发现其实用性和必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讲解。

先通过教学PPT,数字图表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小水钟的科学原理,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帮助学生明确小水钟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推荐五篇)

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推荐五篇)

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我的水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教学准备】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钟表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忆上节学习的内容。

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2、师介绍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

3、揭题:我的水钟。

(板书题)我们能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二、设计“水钟”: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三、做一个“水钟”:1、制作一个滴漏。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

四、用水钟计时: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4、实践尝试、改进。

板书设计:我的水钟设计水钟:受水型?泄水型?制作水钟:滴漏?刻度?使用水钟:准确吗?改进水钟:哪些因素?教学后记:第二篇:关于我的水钟的教案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我的水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小水钟》教学设计

《小水钟》教学设计

《小水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说出水钟的工作类型及原理;2、能根据水钟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小水钟。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说出水钟的工作类型及原理;学习难点:能根据水钟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小水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

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水钟,最后展示学生们自己制作的水钟以激发兴趣。

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讲授新知。

1、通过自行阅读课本,学生知道了水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泄水型”和“受水型”。

2、通过视频以及教师讲解,学生知道了“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

泄水型:控制水流速度,通过记录漏水量来确定时间。

受水型:控制水流速度,通过记录受水量来确定时间。

三、动手探究。

1、同学们了解了水钟的工作原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手制作一个水钟了。

今天准备的实验材料有:一个透明的饮料瓶、一把尖头的剪刀、一个记号笔以及一烧杯的清水。

2、师问:根据我们的实验材料,你打算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答:受水型的。

因为如果做泄水型的水钟,塑料瓶上面不均匀,无法准确的计时。

师:分析的非常透彻,那我们今天的挑战任务就是做一个5min的受水型水钟。

3、师问:你打算怎样用水钟计时?生答:给瓶盖上钻出一个小小的孔,再把瓶子的上半部分剪掉,大概剪整个瓶子的1/3。

把剪掉的部分倒扣在瓶子的下半部分。

最后给上半部分灌满水,同时记录下时间,在我们的计时器过5分钟的时候,在此时的液面上做上标记。

那么这就是一个5分钟的水钟。

4、师问:猜测影响水钟精确度的因素有那些?生答:水流的速度、计时和开始流水是否同时进行、标记水位的快慢等。

师:保留你们的猜测,等会在实际中去验证。

5、设计水钟。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实验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水钟的方案。

时间5min。

下面,请小组合作、群策群力、全员参与,用画图和文字的方式来设计水钟方案。

请小组长拿出实验报告单,计时5min。

开始。

6、小组汇报设计结果。

小组1:第一步:给瓶盖上钻出一个小小的孔。

小学科学33《我们的水钟》(教案)

小学科学33《我们的水钟》(教案)

小学科学33《我们的水钟》(教案)我们的水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 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瓶、可撕不透明材料、彩纸、剪刀、贴纸、墨水笔;2. 学生准备:纸板、彩色珠子、半透明胶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上一节课学到的关于时间的知识,提问:“你们都有自己的表吗?表都有哪些作用?”听取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引导,然后向学生介绍水钟。

2. 学习(20分钟)2.1 理论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水钟的原理:水钟是利用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的器具,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使役时期就有人发明了水钟。

然后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钟。

2.2 实践操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将制作水钟的步骤,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需求准备所需材料。

操作步骤如下:1)将纸板剪成一个三角形形状,作为水钟的支架。

2)将纸板的一面用彩色纸进行包裹,可以给水钟增加一些色彩。

3)在纸板的中间,用剪刀穿两个小洞,将彩色珠子穿过洞口固定在中间,可以作为水钟的指针。

4)将一瓶水装满水,并将水瓶口封紧。

5)将水瓶倒置放在支架上,确保水瓶安稳。

3. 制作完成后(10分钟)学生检查自己制作水钟是否完成,并跟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水钟是怎样测量时间的?”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原理进行回顾。

4. 实践运用(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墨水笔沾湿,将一滴墨水滴到水瓶的底部,观察墨水向上升的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墨水上升的速度来测量时间,每次上升到一个指定的位置就代表过去了一段时间。

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高度的位置,观察时间的变化。

5. 总结(10分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都能对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回答:“你们通过这个实验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

四、巩固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班级内自行制作水钟。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小水钟教学案例设计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小水钟教学案例设计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小水钟教学案例设计科学探究精神是人们在科学领域中寻求真理和探索未知的一种态度和精神。

科学的发展需要有科学探究精神的支撑和推动。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是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培养阶段,我们需要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来激发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文将以小水钟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如何设计这样一个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次小水钟教学主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探究实验原理,了解水的流动规律和空气的压力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小水钟的构造原理和工作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认识水的流动规律,掌握水的重量、容积和流量等基础概念。

3、分析和理解小水钟实验的原理,了解空气的压力原理和升力原理,从而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环节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本次小水钟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探究实验原理。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小水钟的工作原理,并让学生尝试自行推测其中的原理。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漂浮的球,并让学生想象这个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一个类似于小水钟的实验器材,并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控制其流量的大小和速度。

学生可以尝试调整水的流量,观察小水钟实验仪的运作规律,并理解其原理。

2、探究水的流动规律在实验环节中,学生需要探究水的流动规律,了解水的重量、容积和流量等基础概念。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推测和猜想水流的规律,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和检验之前的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把水倒入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容器中,比较其流量的大小和速度。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验现象,从而深入理解水的流动规律。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小水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小水钟》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计时仪器之一,它由一只漏斗和一只漏斗口而成,利用水的流量来进行计时。

通过学习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技能;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小水钟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水钟的历史背景和原理- 学习小水钟的定义和作用- 了解小水钟的发明历史- 探讨小水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 第二课时:小水钟的制作方法- 准备制作小水钟所需材料:漏斗、计时器、水杯等- 指导学生制作小水钟的步骤-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小水钟3. 第三课时:小水钟的实验和测试- 学生使用制作好的小水钟进行实验- 测量水的流量和计时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小水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 第四课时:小水钟的应用与拓展- 探讨小水钟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设计小水钟的改进方案并进行实验- 总结学习成果,展示制作成果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小水钟的图片和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梳理知识点:通过讲解小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小水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小水钟,并进行实验测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 讨论探究:通过讨论实验数据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小水钟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5. 总结展示: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展示制作的小水钟,并进行成果评价。

五、评价方式设计: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2. 制作展示:学生制作的小水钟作品展示,评选出最佳作品;3. 知识问答:随堂进行知识点问答,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水钟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滴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
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2教学准备
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滴漏实验器一一水钟实物、制作水钟的工具材料、钟表、铁架台、水糟、水桶等。

3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水钟,并能用制作的水钟计时。

难点:控制漏水速度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引入,明确任务
1•讲述少年时期的牛顿制作水钟的故事。

牛顿小时候非常喜欢动手做玩具、小器械,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水钟”在水桶壁上划上均
匀的横线,让桶里的水从桶底往外滴,水面不断下降,根据刻度线读出时间,水滴尽了,正
好是中午时刻。

2、我们伟大的祖先早就制作过水钟了,你还记得有哪两种类型的水钟吗?
3、水钟做为一种计时工具,主要任务当然是用来计时的,那你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计时的
准确性吗?
4、让我们再来看看古人制作的水钟是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看看他们在设计上有什么样的特色。

学生自己看书阅读。

5、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想不想做属于自己的水钟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制作属于我们自
己的水钟,板书课题:《我的水钟》。

展示不同水钟
活动2【讲授】初步设计,讨论改进
1.(教师出示材料:两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大的去了上边,小的去了瓶底。

)同学们设想
一下,怎样利用这两个塑料瓶来做一个水钟?展示如何制做小水钟
2.在做之前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对,好的设计能让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

那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能计时十分钟的水钟。

3•出示提示:
(1 )利用现有的材料的特点,你们准备做什么类型的水钟?
(2)你准备怎样控制影响水钟的因素?
(3 )如何划好刻度?
4、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画出水钟的设计图,并在边上标上文字,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发达出你们的想法。

5、学生动手设计,教师指导。

6、全班交流,互动式问答
(1 )你是如何来设计水钟的,你设计的是什么类型的水钟,有什么样的特点?
(2)如何控制水流速度
(3)如何科学划分刻度
7、请各小组结合同学们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活动3【活动】制作水钟,记录问题
1.各小组做水钟。

提示:
(1 )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制作。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测一下我们猜测的影响水钟记时准确的因素是否正确。

(3)标出1〜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2.及时记录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尝试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4【练习】实践运用,评估改进
1.用我们刚才制作的水钟来记录1分钟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水
2.通钟计时比较准确?
过计时比赛,你们发现哪些影响水钟记时准确性的因素还没有控制好?我们可以怎样改进水钟?如果做一只计时10分钟的水钟呢?
活动5【测试】拓展引申,深化认识
1.说说制作水钟给你的启示?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时钟的科技发展史资料,体悟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做一只水钟》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