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莱芜市牛泉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泉学区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初三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Fe-56 H-1 O-16 C-12 Ca-40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的表格中,共40分)

1.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固体变成气体

B. 燃烧

C. 爆炸

D. 用木炭冰箱除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固体变成气体可能为物理变化,例如干冰升华就属于物理变化。

B、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D、用木炭冰箱除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A.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 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 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种类及个数、总质量等不变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种类及个数、总质量等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及元素化合价有的发生变化,有的不变。

故选D。

【点睛】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分子数目

3. 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冰融化成水质量不变

B. 煤燃烧后质量减轻,磷燃烧后质量增加

C.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不等于二者体积之和

D. 放在衣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的融化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但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错误。

B、煤燃烧和磷燃烧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正确。

C、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与分子间的间隔有关,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则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错误。

D、放在衣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物质的升化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是解题的关键.

4.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 该有机物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D. 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有机物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可推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该有机物;又知该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故可判断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

【详解】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生成的CO2和H2O 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氧气的质量总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

5. 运送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态肼(N 2H 4)和液态双氧水作推进剂,它们充分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H 4+2H 2O 2=X +4H 2O ,则X 是

A. O 2

B. N 2

C. H 2

D. NH 3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N 2H 4+2H 2O 2═X+4H 2O ,反应前有两个氮原子,因此反应后也应该是两个氮原子,则X 是氮气;

故选B 。

6. 从化学反应2343Fe+2O Fe O 点燃 中,得到的信息中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B. 3份Fe 跟2份O 2反应,生成1份Fe 3O 4

C. 每168份质量的Fe 跟64份质量的O 2完全反应,能生成232份质量的Fe 3O 4

D. 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之比为168:64:23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描述了这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说法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不是质量比,说法错误。此选项符合题意。

C 、质量比是(3×56)

:(16×4):(3×56+16×4)=168:64:232,说法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168:64:232,说法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 燃着的火柴杆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原因是

A. 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 火柴杆着火点高

C. 火柴杆着火点低

D. 火柴杆接触氧气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燃着的火柴杆竖直向上,导致燃烧的部分不能对未燃烧部分进行预热,导致温度低于着火点而无法继续燃烧,故选项正确;

B、火柴梗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选项错误;

C、火柴梗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选项错误;

D、火柴梗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与火柴梗的位置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

8. 将铁丝放在空气中无论怎样加热,铁丝只是发红,不会燃烧,而将烧红的细铁丝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内,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因为铁丝放在空气中不会达到它的着火点

B. 因为空气中含有能灭火的二氧化碳

C. 铁丝的着火点太高

D. 盛氧气的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大,扩大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无论怎样加热,都不燃烧,而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内,无需再加热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说明不是因为温度未达着火点,而是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错误;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不会对铁丝燃烧造成影响,不是其未燃烧的原因,该说法错误;

C、铁丝的着火点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是一样的,将烧红的铁丝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内,无需再加热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故说法错误;

D、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可知:铁丝燃烧现象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氧气浓度的问题,放入氧气瓶,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