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

合集下载

尿路感染及诊疗指南

尿路感染及诊疗指南

尿路感染及诊疗指南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尿道、膀胱或肾脏引起。

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腹胀、血尿等。

诊断尿路感染通常通过尿液分析,确定感染的细菌和抗生素敏感性。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该疾病。

一、诊断标准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诊断标准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并伴有尿液分析或尿培养阳性结果。

确诊尿路感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存在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如尿痛、尿频、尿急等;2. 阳性的尿液分析或尿培养结果,细菌数量≥10^3 CFU/ml,且单一菌种生长,或酒精酸杆菌数量为10^2 CFU/ml。

二、治疗原则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包括抗菌治疗和辅助治疗。

抗菌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的是消除细菌感染并缓解症状。

辅助治疗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适当的休息和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三、抗菌治疗方案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测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线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硝基呋喃类药物。

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1. 对于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选择口服一线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

2. 对于症状明显且泌尿系感染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氟喹诺酮类药物。

3. 对于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四、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在尿路感染的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1. 充足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滞留。

2. 休息与调节饮食:尿路感染时,适当的休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能力,调节饮食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

3.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

五、注意事项在尿路感染的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坚持完成疗程:尿路感染通常需要7-14天的抗生素治疗,患者需要按时并坚持完成疗程。

泌尿外科指南-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外科指南-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实用】医疗技术资料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诊断】
(一)、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二)、下尿路感染相关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区不适和腰骶部疼痛,门诊尿路感染就诊患者95%为急性膀胱炎,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尿痛、尿急和尿频,可有肉眼血尿。

(三)、体检:除一般查体外,应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体检,男性患者行外生殖器和直肠指诊检查。

(四)、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不同单位使用的检查方法不同,化验单上有说明,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治疗】
(一)、一般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多饮水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二)、观察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无症状菌尿患者不需要常规抗菌药物治疗,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三)、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推荐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2023国内外泌尿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2023国内外泌尿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2023国内外泌尿道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引言
本文旨在解读2023年国内外泌尿道感染诊治指南。

该指南汇集了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提供了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泌尿道感染。

诊断方法
根据指南,泌尿道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收集患者的症状、医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常用的泌尿道感染诊断方法包括尿液分析、尿培养和其他相关检测。

治疗原则
指南总结了国内外对泌尿道感染治疗的共识。

常见的治疗原则包括:
-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止痛药、抗炎药等。

-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产生耐药性。

- 改善个人卫生惯:提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
避免过度清洁等,以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预防措施
指南提到了一些预防措施,以减少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预防措
施包括:
-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合理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增
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避免因轻微疾病而滥用抗生素,以减
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 维持良好的生活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坚持勤洗手、避免过度清洁等,有助于预防泌尿道感染。

结论
2023国内外泌尿道感染诊治指南为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治疗泌尿道感染。

我们应该遵循指
南的建议,并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病情加重。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时间:2014-02-12单纯尿路感染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 '感。

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1.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1)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 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 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 日。

如果用药后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 6 周。

对发热超过C、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j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3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时药和ESB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8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泌尿系感染诊疗指南

泌尿系感染诊疗指南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中华泌尿外科学会诊疗指南系列(转载)发表者:江伟凡710人已访问目录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二、指南制定的方法三、说明第二节总论一、基本定义二、分类三、流行病学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五、细菌耐药性六、诊断七、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后第三节各论一、单纯性尿路感染二、复杂性尿路感染三、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四、泌尿外科脓毒血症第四节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一、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第五节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一、尿路感染的随访二、尿路感染的预防三、尿路感染患者教育附录常用抗菌药物名称中英文对照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

在我们的文献评判过程中,根据以下标准判断具体文献的可信度:Ⅰ度 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Ⅱ度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或实验性研究Ⅲ度非实验性研究:比较研究、相关调查和病例报告Ⅳ度专家委员会报告或临床权威人士的经验推荐意见的定义:推荐已经被临床验证,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内容可选择在部分患者得到了临床验证不推荐尚未得到临床验证三、说明本指南的适用范围为成人的泌尿系统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就是肾脏、输尿管、膀胱与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 通常伴随有细菌尿与脓尿。

2. 细菌尿正常尿液就是无菌的, 如尿中有细菌出现, 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就是有症状的, 也可以就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 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 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 通常表示感染与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与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 , 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与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 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与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 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与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与肋脊角压痛, 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与尿频, 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 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 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 实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与尿沉渣检查。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2011年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2011年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主编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高小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果宏峰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那彦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牛远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乔庐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为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目录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二、指南制定的方法三、说明第二节总论一、基本定义二、分类三、流行病学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五、细菌耐药性六、诊断七、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后第三节各论一、单纯性尿路感染二、复杂性尿路感染三、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四、泌尿外科脓毒血症第四节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一、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第五节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一、尿路感染的随访二、尿路感染的预防三、尿路感染患者教育附录常用抗菌药物名称中英文对照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

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指南

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指南
应该输红细胞使红细胞压积≥30%。
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指南
尿脓毒血症
2.抗茵药物治疗(脓毒血症诱发低血压1小时内) (推荐)一旦怀疑尿脓毒血症,在留取标本后,应 立即进行静脉途径经验性的抗菌药物治疗。如患者 是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和其他肠杆菌科可能是主 要的病原体,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对于 院内尿路感染引起的继发性尿脓毒症患者(尤其是 泌尿外科介入操作以后或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如 果治疗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反应,应使用抗假单胞菌 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 烯类,可能覆盖包括多重耐药细菌在内的大部分细 菌。
(1)扩容的标准:中心静脉压达到8~12mmHg, 尿量0.5ml/(kg-h)以上,以及65mmHg≤平 均血压≤90mmHg。
(2)如果平均血压不能到达65~90mmHg,应 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氧输送达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 (4)如果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不能达到≥70%,
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指南
复杂性尿路感染
1.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 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于有症状复杂 尿路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需要了解可能的病原 菌谱和当地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还要对基 础泌尿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 对肾功能的评估)。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 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培养结果随时进行修正 (表15-2)。
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指南
单纯尿路感染
治疗
1.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 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 物。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日疗 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治疗方案同绝 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可在妇科医师 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主编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高小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果宏峰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那彦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牛远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乔庐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为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目录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二、指南制定的方法三、说明第二节总论一、基本定义二、分类三、流行病学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五、细菌耐药性六、诊断七、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后第三节各论一、单纯性尿路感染二、复杂性尿路感染三、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四、泌尿外科脓毒血症第四节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一、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第五节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一、尿路感染的随访二、尿路感染的预防三、尿路感染患者教育附录常用抗菌药物名称中英文对照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

儿童尿路感染指南共识【34页】

儿童尿路感染指南共识【34页】

最新指南
预防儿童尿路感染的抗生素预防(2023指南)
不建议在以下情况下低剂量持续抗生素预防:以前有尿路感染(UTI)的儿童、复发性UTI、任何级别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孤立性肾积水、神经源性膀胱。对于有明显梗阻性泌尿道疾病的儿童,建议在手术矫正前给予CAP治疗。对于不推荐CAP的情况,建议在早期诊断尿路感染发作和及时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密切监测。
病因和发病机制(3)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泌尿道感染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膀胱输尿管返流可为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所致。婴儿的发病数较高,随年龄增长而渐缓解。(4)排尿功能障碍如神经性膀胱、不稳定膀胱和非神经性膀胱也易致泌尿道感染 (5)机体防御能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分泌型IgA缺乏等均易致泌尿道感染 (6)其他:如泌尿道器械检查、留置导尿管、不及时更换尿布、蛲虫症亦可导致泌尿道感染。
在抗生素治疗48 h后需评估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尿检指标等。若抗生素治疗48 h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需重新留取尿液进行尿培养细菌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尚未完成,在足量抗生素治疗疗程结束后仍需继续予以小剂量(1/3—1/4治疗量)的抗生素口服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显示无VUR等尿路畸形
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疗程7~14 d
01
控制症状
02
去除诱发因素
03
预防再发
04
治疗原则
副作用
抗菌药物
抗菌谱
药物浓度
感染部位
选药依据
在肾组织、尿液、血液中都应有较高的浓度
药物抗菌能力强,抗菌谱广,强效杀菌剂,且不易产生耐药菌株
没有药敏试验结果,推荐使用二代以上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棒酸盐复合物
对肾孟肾炎应选择血浓度高的药物,对膀胱炎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主编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高小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果宏峰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那彦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牛远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乔庐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为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目录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二、指南制定的方法三、说明第二节总论一、基本定义二、分类三、流行病学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五、细菌耐药性六、诊断七、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后第三节各论一、单纯性尿路感染二、复杂性尿路感染三、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四、泌尿外科脓毒血症第四节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一、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第五节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一、尿路感染的随访二、尿路感染的预防三、尿路感染患者教育附录常用抗菌药物名称中英文对照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

尿路感染诊治指南

尿路感染诊治指南

尿路感染诊治指南尿路感染诊治指南疾病简介:尿路感染(UTI)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根据有无基础疾病,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疾病分类: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慢性肾盂肾炎常由复杂性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根据基础病因不同分为伴有反流的慢性肾盂肾炎、伴有阻塞的慢性肾盂肾炎和特发性慢性肾盂肾炎。

其中前两种类型尤为常见。

发病原因: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

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

其他细菌如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多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

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

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但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肠道、尿道瘘等。

发病机制:1、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播散至尿道。

2、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3、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

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病理生理:1、解剖因素可能是女性尿路感染比男性更普遍的原因。

女性尿道相对短,肛门距离尿道口近,容易感染。

2、乳酸杆菌、正常尿流和粘膜防御因子可以提供抗感染保护。

绝经前内有产过氧化的乳酸杆菌群,可以预防尿路病原增殖。

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乳酸杆菌减少,pH值上升,二者易引起病原增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影像学检查
4. 不同年龄儿童影像学检查推荐流程: >2 岁患儿:首次发热性UTI,可视病情而定。一般患儿完善泌尿 系超声即可;若超声异常,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抗菌药物治 疗48 h无明显好转者,则建议按上述≤ 2岁者完善相关影像学检 查。
四、上、下泌尿道感染的鉴别
上泌尿道感染又称肾盂肾炎,主要指菌尿并有发热(≥ 38 ℃),伴有腰酸、 易激惹等不适。下泌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或尿道炎,通常患儿无全身症状 和体征。儿童泌尿道感染定位有时较为困难,C反应蛋白在临床上并无鉴
三、影像学检查
3.MCU 但是值得强调的是,需要追问患儿既往是 否曾有不明原因发热而未行尿液检查的病 史,因为临床一些所谓的“首次”发热性 泌尿道感染患儿,往往可能已经是感染的 复发,此时还是建议尽早完善MCU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4. 不同年龄儿童影像学检查推荐流程: ≤ 2岁患儿:首次发热性UTI,建议完善泌尿系超声及DMSA检查。 如果泌尿系超声或DMSA检查结果异常,或是不典型泌尿道感 染表现,建议在急性感染控制后进一步行MCU检查。如果泌尿 系超声与DMSA 结果均未见异常,则可密切随访观察,如有感 染再次发作需考虑完善MCU 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2.DMSA: (1)是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的金标准:典型表现呈单 个或多个局灶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但无容量丢失, 也可呈弥漫的放射性稀疏伴外形肿大。对发热性泌尿 道感染的婴幼儿,急性期行DMSA检查对于除外扩张 型VUR(Ⅲ~Ⅴ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急性期 DMSA检查可应用于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MCU 检查,意即本指南采纳自上而下分析法,更着重关注 于泌尿道感染时肾脏有无受累
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
本指南中的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的要求, 参照欧洲心血管病学会提出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分级,其中证据水平分为 A、B、C 3个级别
推荐等级分为Ⅰ、Ⅱa、Ⅱb和Ⅲ共 4个等级
02
儿童首次泌尿道感染诊断
一、临床症状
急性UTI症状因患儿年龄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 月龄婴幼儿的临床症状可包括:发热、呕吐、哭吵、嗜睡、喂
疗的参考方案
UTI诊断治疗指南2016
2010年11月中华医学会儿科
学分会肾脏学组在《中华儿 科杂志》发表了UTI诊断治疗 指南
UTI诊断治疗指南2010
指南应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儿童肾脏病 专业基础以及接受过儿童肾脏专业培训 或研修的临床儿科医师,尤其是为儿肾 专科医师提供临床参考。在临床实践中, 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 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三、影像学检查
2.DMSA: 2)肾瘢痕的发现:急性感染后6个月复 查DMSA用以评估肾瘢痕[A/Ⅱa]。
三、影像学检查
3.MCU: 系确诊VUR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
方法:通过导尿管将稀释后的造影剂注入膀胱至患儿 有排尿感,然后拔出导尿管并待患儿排尿,同时进行 摄片。MCU不应作为首次发热性泌尿道感染的常规检 查项目[B/Ⅰ],MCU应在超声提示肾积水或输尿管扩 张除外梗阻性疾病,或DMSA提示急性肾盂肾炎、肾 瘢痕,或泌尿道感染复发,及其他非典型或复杂的临 床情况时完善
养困难、发育落后、黄疸、血尿或脓尿等;
≥ 3月龄以上儿童的临床症状可包括:发热、纳差、腹痛、呕吐、 腰酸、尿频、排尿困难、血尿、脓尿、尿液浑浊等[C/Ⅰ]。
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是否存在女婴外阴炎、男婴包茎合
并感染等情况。
<3 月龄婴幼儿
1 6
发热
2
黄疸
临床症状
呕吐
3
喂养困难
4
5
哭吵 嗜睡
≥ 3月龄以上儿童
二、实验室检查
2.尿培养细菌学检查: • 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是诊断UTI的主要依据,而尿细菌培养结 果的诊断意义与恰当的尿液标本收集方法有关。 • 常认为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105/ml可确诊,1×(104~ 105)/ml为可疑,<1×104/ml系污染。但结果分析应结合患儿性 别、尿液收集方法、细菌种类及繁殖力综合评价其临床意义 [A/Ⅰ]。 • 关于集尿袋所留尿标本,仅在培养结果为阴性时认为有临床价 值。对临床高度怀疑UTI而尿普通细菌培养阴性者,应做L型细 菌和厌氧菌培养。
8血尿、脓尿、尿液浑

1发热 2纳差
UTI临床症状
7排尿困难 6尿频
5腰酸
3腹痛
4呕吐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分析: (1)尿常规检查: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 即可怀疑为UTI[A/Ⅰ]。 (2)试纸条亚硝酸盐试验和尿白细胞酯酶检测:试纸条亚硝酸盐 试验对诊断UTI 的特异度高(75.6%~100.0%),而敏感度较 低(16.2%~88.1%)。若采用晨尿进行检测可提高其阳性率 [A/Ⅰ]。
三、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辅助UTI 定位
影像学 检查目 的
慢性肾损 害或瘢痕 进展 检查泌尿系 先天性或获 得性畸形
泌尿系超声 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 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
三、影像学检查
1.泌尿系超声: 建议首次发热性UTI均行泌 尿系超声检查,其目的主要 是发现和诊断泌尿系统发育 畸形。但如果患儿既往已行 泌尿系超声检查而无异常者, 可暂缓该检查。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
{2016年年版} 2018-2-13
目录
CONTENTS

前言
儿童首次泌尿道感染的诊断
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治疗 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诊治
1 前言
泌尿道感染( 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 一,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 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 在婴幼儿发热性UTI 中 可高达20%~40%)。 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 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早期 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
指南修订情况
近年来多个国家刊发关于儿 童UTI的指南,国内相关研 究及国外多个大规模的研究 (PRIVENT,RIVUR, Swedish Trial)陆续开展, 促使我们及时更新观点和诊 治措施
新研究、新进展
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新的研
究证据、征求意见,对旧版指南进 行修订,制定了供符合我国国情的、 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I诊断和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