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曹植的乐府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曹植的乐府诗

一、生平概况

曹植(192-232),字子建。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世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二、曹植的创作

现存诗歌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是建安时期及以前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作家,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80余首诗中,乐府诗有40余首,也是这一时期乐府诗最多的诗人。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钟嵘评曹丕:魏文帝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铨衡群彦,对扬厥弟者邪?

钟嵘评曹植:植诗源出于国风,骨气奇

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fǔ fú),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辉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斡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廓庑之间矣。

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评:

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

曹植乐府诗篇目

箜篌引薤露行惟汉行平陵东鰕鳝篇吁嗟篇豫章行二首蒲生行浮萍篇

当来日大难丹霞蔽日行野田黄雀行门有万里客泰山梁甫行怨诗行怨歌行鼙舞歌五首(圣皇篇灵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桂之树行当墙欲高行当欲游南山行当事君行当车以驾行妾薄命二首名都篇美女篇白马篇

苦思行升天行二首五游篇远游篇仙人篇飞龙篇斗鸡篇盘石篇驱车篇种葛篇弃妇篇

三、曹植前期乐府诗

其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宴饮游乐唱和酬答,反映了贵公子的生活情景。如这类作品大都辞采华丽,充满贵族气,显露出诗歌的娱乐性和社会交际的功能。也有一些诗表现了友人间的真挚感情。(《名都篇》、《箜篌引》、《斗鸡篇》

(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怀抱。如《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

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不惜牺牲的游侠少年的形象,赞赏了游侠少年的爱国精神,游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自我的化身。“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热切追求与渴望。还有《鰕鳝篇》:“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视上路人,势利唯是谋”,“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直抒胸臆,表现出积极进取精神。这类诗作者大都充满了乐观自信,洋溢着浪漫的情调,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

(三)是反映社会的现实。曹植早年处于动乱的年代,随父转战中,目睹了社会遭到董卓之战以后的凋敝和萧条,写下反映现实的诗篇。这类作品不多,五言诗有《送应氏》,乐府诗为《泰山梁甫行》。

《泰山梁甫行》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随曹操北征乌桓途中,海滨之地边民的贫苦生活在他心中激起了震荡: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紫门何萧条,孤兔翔我宇。

全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的画景,流露出作者对边地人民的同情。

四、曹植后期乐府诗创作

曹植后期的生活与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曹丕继位后,由于太子之争,不断猜忌迫害曹植,不断变更他的封地和爵位。曹植在曹丕父子的监视与迫害下忍辱苟活,抑郁悲愤,终于在四十一岁时死去。谥号为思,因其最后封地是陈,后世称为“陈思王”或“陈王”。《迁都赋序》“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开封),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平原侯、临淄侯、安乡侯(221)、鄄(亦作甄)城侯、雍丘王(223)、东阿王、陈王

1、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

曹植后期诗歌创作主要是述说自己怀才不遇,壮志不遂的苦闷及所受迫害的悲愤。

《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自己对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怒: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曹丕继位后,与曹植亲近的朋友丁仪、丁廙兄弟俩都遭到杀害,曹植无力营救他们,内心极其悲愤。这首诗是诗人的幻想,希望自己能成为诗中少年去营救受难的朋友。全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用思妇、弃妇或者其它事物托寓身世,曲折反映内心的哀怨、抑郁、不平。如《蒲生行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种葛篇》、《吁嗟篇》

如《吁嗟篇》,借蓬草被风所吹四处飘荡来象征自己飘泊不定的命运。

又如《美女篇》,这是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形式,诗中描写了主人公的美丽、高贵,但是“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以此来比喻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遂的悲凉。

3、是述志诗。抒发曹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曹植的用世之心,在黄初以后依然屡屡诉诸诗赋,如《杂诗》“仆夫早严驾”。《薤露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