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教案第一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教案《炮兽》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雨果小说的艺术特色。
2、分析《炮兽》的三个主要场景,能说出场景的主要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设置的功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请学生上网查询雨果及“浪漫主义文学”的资料。
2、阅读《简·爱》的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
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
(三)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讨论、交流)1、赏功与罚罪课文相关内容: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
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执行。
”2、呼与惊惶。
课文相关内容:“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惊惶代替了欢呼。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点拨要点】雨果名言对照: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按照常理,人的两只耳朵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所以,“上帝的声音”与“魔鬼的声音”是同一个声音。
这句名言与这一场景的共通之处就在于朗德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
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总结: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一)(PPT展示《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水声和沙沙的风声,既遥远而又清晰:一种确确实实的脚步声。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炮兽》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炮兽》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1.2.2 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1.2.3 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掌握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展示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场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战争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课文《炮兽》的背景和内容。
4.2 讲解课文分段讲解课文《炮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讲解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
4.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4.4 总结要点归纳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以及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方式5.1 作业布置5.2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读后感的质量,综合评价学生对《炮兽》这篇课文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战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战争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运用科技,维护世界和平。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炮兽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析小说中运用的对照法。
(2)掌握场景描写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探究,达成知识目标。
3.情感与态度:面对困难,不要退缩,应该勇敢面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设置的功能.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时说明:本篇课文设计三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五、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合作探究两个问题:(一).阅读小说,《炮兽》可分为几个场景?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场景: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
(二).对照雨果名句,探究对照法:多媒体展示: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
”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
问:(1)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①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课文相关内容: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②勇士的犹豫不决与老人的沉着镇定课文相关内容:船长和大副——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
布瓦斯贝特洛说。
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
人教版选修《炮兽》word教案
说明:前次市新课程培训,听一乐清女教师上这篇课文,当时自己也很疑惑,这样的选修课,一要小说鉴赏,二要解决话题,孰轻孰重?肖特在课后评价说:为话题而话题了.这次自己上课,觉得选文的主角不是炮手,也不是炮兽,而是那个乡下人.所以,就这样定位重心兼顾话题.1、学生介绍雨果,教师补充。
2、根据预习,速读课文,这篇小说讲什么?概括情节。
3、问:文章分成几个场景?明确:A 炮兽肆虐B、人炮大战C、赏功罚过4、找出文中对“乡下人”“将军”的描写的语段,前面几段齐读,最后几段自读问:这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用一个词形容。
朗读感受,找出相关的语言文字加以揣摩。
特别关注:制服炮兽和说明惩罚理由的几段。
人物补充:《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疾风暴雨时期。
当时,共和国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共和国的心脏——巴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革命和反革命两种力量处于生死决战时刻,斗争十分激烈。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偷渡到法国,企图勾结法国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
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危境,遇到了极大的挫折。
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渡过了难关。
《炮兽》中那个被船员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其实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
5、在刻画这一人物的时候,雨果其实用了他一贯的创作手法:美丑对比原则。
补充: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雨果大面积请学生找文中有关对照的内容:1、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2、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3、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4、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5、赏功与罚罪6、呼与惊惶点评好在何方。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炮兽》的基本情节、人物特征和文学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炮兽》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炮兽》的故事背景、作者简介和作品特点。
2. 主要人物形象、关系和故事情节。
3.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4. 文学鉴赏方法和阅读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炮兽》的故事背景、作者简介和作品特点。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象征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4. 读写结合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炮兽》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炮兽》的研究论文、评论和背景资料。
3. 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和投影胶片。
4. 黑板、粉笔和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炮兽》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人物分析:分组讨论主要人物形象、关系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4. 象征意义: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元素,解读寓意。
5. 文学鉴赏:讲解文学鉴赏方法和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6. 创作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7.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有关《炮兽》的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文学创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
4. 小组讨论评价:对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分析能力、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作品:为学生推荐与《炮兽》主题相关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扩大阅读范围。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中的场景概念。
2.通过鉴赏《炮兽》场景,了解场景描写的方法。
3.分析《炮兽》中的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场景描写的作用。
预习:1、阅读课文,概括小说情节。
2、阅读助读资料,了解作者及小说《九三年》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片段,请学生观看后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内容。
二、场景的概念:电影是由富于冲击力的一个个画面连缀而成,这种包含了人物、环境、事件的画面在小说中就是场景,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而不是单纯的环境描写,它由人物、事件、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景连续构成的。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而小说作者呈现的一个个场景,使得原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小说创作,又回归于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可闻可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1793年的法国,观赏一幕令人惊心动魄的画面。
三、了解故事情节。
请同学根据预习任务概述故事情节。
概括三幕场景:炮兽肆虐、人兽大战、赏功罚罪四、场景描写的方法讨论:你认为哪一个或哪几个场景描写得比较精彩?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个(些)场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2、逼真的细节描写。
3、精彩的环境描写。
4、对比手法。
五、场景的作用。
1、三幕场景的主角各不相同,老头儿是节选部分的主人公,但以他为主角的赏功罚罪这一幕却是篇幅是最少的。
作者为何这样安排?需要了解场景的作用。
回顾学过的小说。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炮兽》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人教版高二选修课程中的《炮兽》一课,该课程是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北方军队中的“炮兽”在战争中的故事。
此教材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而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将选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情节的要点;(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3)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其语言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理解小说中不同的情感表达;(2)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意识;(2)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2)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2)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入(1)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章节,提高其课前预习能力。
(2)通过引入,导入本次课程的关键点,提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感受小说情节。
(二)课堂授课(1)讲解故事情节。
本次课程中将选择小说《炮兽》中的第一章,详细讲解主要情节及其背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故事的情感表达。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情节,认识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形象特点、性格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
语文:《炮兽》教案(新人教《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教学设计盂县第三中学张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九三年》的故事梗概,能够准确的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本文场景描写的作用,学习并尝试运用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小说中将军对炮队队长的态度,理解将军赏罚分明的行为。
【教学重点】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渗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帆船模型【教学流程】【教学设想】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围绕《炮兽》中的人物形象展开教学.教学过程分为朗读导入、温故知新、教学目标、人物赏析、课内检测和课外探究六大步骤,将内容集中于8张幻灯片中。
本节课旨在鉴赏人物形象,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体会雨果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鞠躬,请坐!)一、朗读导入[出示幻灯片一]“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
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
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
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
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是哪位大家的文字呢?(生:雨果。
)[出示幻灯片二]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炮兽》,进一步去感受人物形象、探究场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板书题目、作者]二、温故知新[出示幻灯片三]上节课我们自主学习了《炮兽》,首先,请同学解读题目,并介绍小说的故事梗概。
(答案略)文学鉴赏的重要原则是“知人论世"。
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作者相关情况。
(答案:雨果,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高二语文《炮兽》教案导读:《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
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4、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三、教学时间 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2、文学知识:《九三年》简介《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国军队平息旺代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极为激烈。
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保王党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和旺代地区率领十万农民发动叛乱,前侯爵朗特纳克成为叛乱的首领,企图占据一个海边据点引英国军队登岸。
国民公会派遣教士出身的西姆尔丹作为共和国政府代表前往旺代的一支平叛部队督战。
这支共和国军队的年轻司令郭文是被作者赋予美好理想的人道主义者,他是朗特纳克的侄孙。
共和国军队与叛乱的农民军发生数次激战,后来,朗特纳克被围困,他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炮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埃尔弗雷德·比斯特所著的小说,本文将结合该小说内容,撰写一份《炮兽》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经典小说。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炮兽》,学生将会了解到美国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文化现象;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人性、战争和生命等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于《炮兽》的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视和平、热爱国家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教学内容:引子、主体和收尾三部分。
引子:老师可以通过介绍《炮兽》的作者介绍、小说背景、主题和阅读方法等,唤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欲望来阅读。
主体:老师可以分别以小说的几个部分、章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此次教学可以结合各种形式,如口语、朗读、课堂讨论、文件展示等等,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对《炮兽》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收尾:本节课结束了,如何让学生对学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呢?可以通过小结、思考题、观影等等一系列上课要求来鞭策学生,在回家之前,让学生对于本次教学有所印象和领悟。
2.教学步骤:引子部分:a.简要介绍小说作者和其作品的主题,揭示小说内容的重要价值。
b.通过刺激学生,引导他们生起阅读欲望,降低文化隔阂的顺势c.激活学生的预备知识,让他们对二战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基本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主体部分:第一部分:《炮兽》章节一十种死法a.总结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b.道出身份:询问、解答一个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理解世界是“赛场”, 而不是“战场”?c.开展讨论:针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内容等等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呈现出小说中丰富多彩和独特的世界观。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炮兽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教学内容解析:《炮兽》是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场景为话题,意在告诉学生场景的概念及作用。
本文是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九三年》的开头部分,在典型的场景描绘中为后续故事的开展奠定基调,同时为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感受社会生活,体悟文化差异提供抓手。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雨果创作中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及场景的诸多作用。
教学目标设置: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雨果及其创作风格,明确从四个维度认识作家的方法。
2.明确场景的概念及作用。
3.鉴赏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1.研读赏析明确层层铺叙的创作技巧及场景的作用。
2.学以致用验证并熟练掌握场景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找准文本鉴赏点,有针对性地阅读小说的阅读习惯。
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泰河中学高一一班的学生,作为普通班,该班学生语文基本较为薄弱,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
教学策略分析: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先走进作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初读感知难度较低,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
紧接着通过研读赏析、疑难探究深入文本,让学生欣赏雨果特有的创作手法,明确场景的作用及对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
最后采用学以致用的方法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点,并布置课后作业,以A、B套餐的形式点燃学生参与激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神秘莫测的大海上上演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雨果的《炮兽》,来看一看这出海上事故。
二、走进雨果师:回顾已知,同学们对雨果有怎样的了解?(生答,生补充,师补充)(一)生平经历天资聪慧,少年神童,当选院士,积极斗争。
政局动荡,被迫流亡,一十九年,终回巴黎。
安然逝世,举行国葬,万民瞻仰,显荣身后。
(二)创作成就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第3课 炮兽
《炮兽》教学设计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说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教学重点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以及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对照作者,初入文本1.导入: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
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
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
2.雨果知多少?示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教师小结: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炮兽》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4. 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炮兽》作品简介:作者、背景、故事梗概等。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特点、动机、发展等。
3. 作品主题思想探讨:反映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4. 文学手法分析:象征、比喻、讽刺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炮兽》文本。
2. 参考资料:相关评论、论文、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
4. 小组合作法:进行主题讨论、角色扮演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讨论、表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读书笔记、论文等。
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炮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炮兽》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难点1. 对作品中的象征、比喻等文学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 对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的深入探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 让学生预习《炮兽》文本,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2. 收集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二、课堂导入1. 简介《炮兽》的作者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基本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三、作品内容分析1.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动机、发展等。
2. 探讨作品主题思想:反映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四、文学手法分析1.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比喻、讽刺等文学手法。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炮兽》这款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提高学生对游戏设计和开发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游戏概述:《炮兽》是一款多人在线竞技游戏,玩家需要控制炮兽进行战斗。
游戏玩法:介绍游戏的基本操作、战斗系统、升级系统等。
游戏设计:讲解游戏的设计理念、关卡设计、角色设计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游戏操作和战斗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体验和设计理念。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游戏画面和教学内容。
电脑:进行游戏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
纸质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指导。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炮兽》游戏的基本玩法和规则。
2. 讲解:讲解游戏的设计理念和关卡设计。
3. 演示:进行游戏演示,展示战斗技巧和操作方法。
4. 练习:学生进行游戏操作练习,熟悉游戏控制。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体验和设计理念。
3.2 时间安排导入:10分钟讲解:15分钟演示:10分钟练习:10分钟讨论:1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游戏操作练习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游戏玩法和设计理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竞技中的表现。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游戏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游戏操作和设计的建议。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和评估。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设计和开发的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游戏制作的整个过程。
邀请游戏开发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游戏行业的经验和趋势。
5.2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相关领域的自主学习,如游戏剧情创作、角色设计等。
组织学生参加游戏设计和开发的相关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_0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炮兽》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由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引出对雨果生平的介绍。
1、雨果生平: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
雨果少年早慧, 15 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 岁获图卢兹学士院“ 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夏多布里昂称之为“卓绝的神童”。
雨果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占领了欧洲古典主义的堡垒——法国文学阵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 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
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 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
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
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
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雨果一生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教案
1-34炮兽肆虐
35-58炮手迎战
58-99将军赏罚
迅速回顾情节内容
研读人物
一、感受人物形象
1、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深入文本。
1、你们怎么得出来的结论?再读课文,找出矛盾最集中的前两部分中有几段关于主人公的描写。笔墨这么少,怎样表现主人公的形象?
2、作者大量的笔墨在写什么?
《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
3、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短篇小说《祝福》和经典作品《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具备了阅读和鉴赏小说这一体裁的能力,而且对雨果及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并不陌生,必修2《名著导读》学习过雨果的经典作品《巴黎圣母院》。作为高一学生其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语文能力培养目标是:
1、学会梳理并规范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
2、鉴赏小说中刻画形象的方法——修辞和手法。
3、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场景描写与刻画人物性格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体会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
2、鉴赏评价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对比。
3、体验场景描写对刻画主人公的作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2、文本背景分析
《炮兽》选自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收笔之作——长篇小说《九三年》,小说塑造了旺岱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
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在跌宕起伏、摄人心魄的故事寄寓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被认为是雨果毕生追寻人道主义的自我总结。而这份以血泪培育、用生命祭奠的理想中包含了作家对革命的沉痛反思和对革命暴力的深刻考量。
炮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炮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3、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4、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小说中场景的设计和作用教学难点雨果小说中的对照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雨果及浪漫主义简介1、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浪漫主义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
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8年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他回到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0卷小说、26卷诗歌、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炮兽》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炮兽》这部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基本情节。
让学生掌握《炮兽》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让学生理解《炮兽》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和评价作品。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作品背景及作者介绍:介绍《炮兽》的作者及其生平事迹。
介绍《炮兽》创作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2.2 作品情节概述:概述《炮兽》的基本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介绍《炮兽》中的主要事件和转折点。
2.3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介绍《炮兽》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主人公和其他重要角色。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阅读《炮兽》的节选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3.2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炮兽》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4.2 小组讨论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检查他们是否能够积极互动和共同完成任务。
4.3 角色扮演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演能力和理解能力。
评估学生对角色性格和心理的把握,检查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特点。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炮兽》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段进行的教学内容,鉴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小说文体的学习任务,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要求,《炮兽》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场景”概念,把握“场景”描写的方法和作用;2.能力目标:锻炼较长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并分析人物形象;3.情感目标:体会“美丑对照”的创作艺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小说“场景”概念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2.细读文本,全面客观地把握人物形象;难点:结合雨果“美丑对照”艺术原则的文本品评和鉴赏能力的阅读实践。
四、教学方法浏览阅读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时数1个课时六、教学步骤与内容(一)新课导入——(图片欣赏)电影画报电影是画面的艺术,是视觉的盛宴,是文字的直观展现,优秀的电影作品总能给观众留下一副或多副深刻的画面,比如:图片1——《泰坦尼克号》中巨轮沉没的画面,可怕悲壮,胆战心惊;图片2——《特洛伊》中木马进城的画面,雄壮阔大,暗藏玄机;图片3——《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节前大典的画面,隆重肃穆,急促忙碌。
电影将小说中繁复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丰富多彩的画面来讲述故事,一部优秀的电影背后一定有一部优秀的小说文本做支撑,而一部优秀的小说总会让人在捧起前和放下后判若两人。
今天,我们要捧起的这部小说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作品《炮兽》。
(板书题目、作者)(二)阅读文本、内容感知快速阅读文本,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钟快读与思考)明确:军舰上一尊大炮滑脱了,横冲直撞,军舰面临灭顶之灾,危急关头,(环境)炮队队长和老人挺身而出,制服了野兽一样的大炮,然而炮队队长因为勇敢得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1)了勋章,又因为造成的错误被枪毙。
(故事情节2)注意: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不是信息的面面俱到,而是要把握住内容概括的主要要素,就小说而言,主要是人物和情节,其次是环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八炮兽教学设计外国小说欣赏
语文:《炮兽》教学设计(人教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徐雪莉【教学目的】同A案【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设置的功能.【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请学生上网查询雨果及"浪漫主义文学"的资料.2,阅读《简·爱》的第十二章.3,词语卡片槌chuí垛duò禀赋褥rù子桅weí杆驯xùn服颠踬zhì锚máo索胳膊肘zhǒu 摇曳yè剐guǎ铁锤chuí瞥piē见飓风jù合拢lǒng一,初步体验,切分场景(一)导入: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二)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阅读,交流)【点拨要点】这个小说节选可以分为三个场景: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跌宕起伏.二,对照名句,探究场景(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的功能.)【点拨要点】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一场景中蕴含着哪些对照(讨论,交流)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课文相关内容: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可适当探讨小说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炮兽"的恐怖)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课文相关内容:船长和大副——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布瓦斯贝特洛说.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步.【点拨要点】雨果名言对照: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怯懦,渺小,无能就越能显出炮队队长的勇敢.困苦越大,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二)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讨论,交流)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课文相关内容:船员——大家都沉默起来,让大炮继续弄出可怕的闹声.炮队队长——突然间,在这个没有人能够进去,只有那尊自由的大炮在里面跳动的"竞技场" 里,出现了一个手里拿着铁棍的汉子.他一只手抓住一根起重铁棍,一只手拿着一条打着活结的舵索,从方窗眼跳进中甲板里.可是汉子继续搏斗,有时甚至是他向大炮进攻.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课文相关内容: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神秘老人——可是直到现在一直站着不动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冲了出去,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做得更合适,更准确.【点拨要点】雨果名言对照: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通过海洋,天空,心灵的层层对照,写出了心灵的广阔无比.在这一场景中,雨果也是通过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写出了老人的智勇与果敢.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三)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讨论,交流)赏功与罚罪课文相关内容: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执行."呼与惊惶.课文相关内容:"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惊惶代替了欢呼.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点拨要点】雨果名言对照: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按照常理,人的两只耳朵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所以,"上帝的声音"与"魔鬼的声音"是同一个声音.这句名言与这一场景的共通之处就在于朗德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总结: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一)(PPT展示《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水声和沙沙的风声,既遥远而又清晰:一种确确实实的脚步声.刺耳的喀嗒喀嗒声,盖过了柔和的波涛起伏似的声响,犹如在一幅画中.浓墨渲染的前景——一大块峭岩或者一棵大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这声音是从小路上传来的……这匹马已经很近了,但还看不见.除了得得的蹄声,我还听见了树篱下一阵骚动,紧靠地面的榛子树枝下,悄悄地溜出一条大狗,黑白相间的毛色衬着树木,使它成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正是贝茜故事中,"盖特拉西"的面孔,一个狮子一般的怪物,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硕大无比的头颅,它从我身旁经过,却同我相安无事.并没有像我有几分担心的那样,停下来用比狗更具智想的奇特目光,抬头看我的面孔.那匹马接跟而来,是匹高头大马,马背上坐着一位骑手.那男人,也就是人本身,立刻驱散了魔气.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寂静冷清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出场.着重描写马蹄声,造成先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虎虎生风的高头大马陪衬出人物的魅力.(二)《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可以认可的答案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坚定意志.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课后作业场景是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的.课后研究本文中的自然环境对于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目标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雨果知多少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
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二、内容主旨和人物。
1、问题引入。
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
2、相关内容介绍。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
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
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
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
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
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
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
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
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
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
然而,他以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小说中那个被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
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
小说节选部分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
他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
在《炮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了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三、整体感悟,切分场景(一)场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1、范例引路:那整队骑兵,长刀高举,旌旗和喇叭迎风吹荡,每个师成了一纵队,行动一致,有如一人,准确得象那种无坚不摧的铜羊头,从佳盟坡上冲下去,深入尸骸枕藉的险地,消失在烟雾中,继又越过烟雾,出现在山谷的彼端,始终密集,相互靠拢,前后紧接,穿过那乌云一般向他们扑来的开花弹,冲向圣约翰山高地边沿上峻急泥泞的斜坡。
他们由下上驰,严整、勇猛、沉着,在枪炮声偶尔间断的那一刹那间,我们便可以听见那支大军的踏地声。
他们既是两个师,便列了两个纵队,华迪贰师居右,德洛尔师居左。
远远望去,好象两条钢筋铁骨的巨蟒爬向那高地的山脊,有如神兽穿越战云。
……那一大队人马仿佛变成了一个怪物,并且只有一条心。
每个分队都蜿蜒伸缩,有如蠕形动物的环节。
我们可以随时从浓烟的缝隙中发现他们。
无数的铁盔,吼声,白刃,马尻在炮声和鼓乐声中的奔腾,声势猛烈而秩序井然,显在上层的便是龙鳞般的胸甲。
([法]雨果《悲惨世界》)2、场景的特点:通过绘画雕塑(瞬间、画面凝固)、小说(文字、画面连缀)、电影(视听、画面连缀)特点的比较了解:绘画、雕塑是典型画面的凝固;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
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
所以,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3、场景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场景描写(场面、风景)由一个又一个场景连缀而成;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三个因素组成。
如,晚餐、宴会、战斗等。
(二)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如果你是导演,这场戏你认为应该分成那几个场景来拍摄?并给这几个场景你一个分标题)讨论明确:《炮兽》可以分为三个连续的场景:场景一:惊心动魄的炮兽肆虐。
(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场景二:紧张激烈的人兽大战。
(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场景三:跌宕起伏的赏功罚罪。
(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炮兽》随堂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 )A、一万磅bàng 槌chuí垛duò禀bǐng赋B、褥rù子桅weí杆驯xùn服颠踬zhìC、锚máo索痉jīng挛气喘吁吁xū瞥piē见D、晕眩yùnxuàn 飓jù风剐guǎ摇曳yè2、下列各项中,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船长布瓦斯贝特洛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面对突然到来的灾难吓得六神无主,只知道躲到楼梯顶上不敢下去。
B、炮手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因自己的疏忽而导致大炮失控,能勇敢走出来,用行动补偿自己的过失;面对将军的处治,面无惧色。
C、老人是一个隐藏在船员中的勇士,他和炮手一起,制服了大炮,化解了危机。
D、小说塑造了水手整体懦弱渺小的形象,是为了衬托炮手这一形象。
3、下面关于场景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场景(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B、相对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场景,《炮兽》的场景显得宏大壮观。
大小场景的连缀,使小说显得曲折有致,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的交替表现,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
C、《炮兽》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表现,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大炮)之间的斗争,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对手来表现人物性格,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人物的性格。
D、“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
”“阴郁的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预测的未来。
二、填空1、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全知视角。
三、阅读理解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
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
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
1、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往往根据不同语境具有不同含义和表达作用,试就上面加点词进行简要分析。
“报复”一词,将人的感情加到炮上,形象而传神地写出大炮正以巨大的力量毁坏着船只。
2、分析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作者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和排比来形容炮兽的张狂和威猛,将这个没有生命的冰冷武器写得既有猛兽的凶狠,又有冥冥中不可知晓的灵性和能量。
大炮被写活了,它越是凶暴,越是残忍,就越显得人的无能和懦弱。
《炮兽》教案(第二课时)一、美丑对照,探究场景(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的功能。
)雨果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他认为:“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场景一:(讨论,交流)1、炮兽的庞大、凶猛、威力无穷与人的渺小、怯懦、无能(全景)。
课文相关内容: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拟人)。
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
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比喻、排比)。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可适当探讨小说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炮兽”的恐怖)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聚焦)课文相关内容:1、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有一个人用胳膊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
)2、布瓦斯贝特洛对利•维厄维勒说:“你相信上帝吗,骑士?”利•维厄维勒回答:“信的。
不信。
有时信。
”“在遇到风暴的时候呢?”“信的。
像现在这种时候也信。
”“的确,现在只有上帝能够救我们了”布瓦斯贝特洛说。
3、(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
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
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步。
)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怯懦、渺小、无能就越能显出炮队队长的勇敢,困苦越大,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
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