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六

合集下载

【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六个要素

【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六个要素

【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六个要素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的六要素是农业,工业,聚落,交通,商业贸易,产业,人口。

定义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

研究特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

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

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研究的因素包括气候(光照、降水、热量),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湖泊,土壤,植被等。

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文化地理

文化地理

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文化(culture)或文明: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E.B.Tylor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以及各种文化的差异、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结构和特征1、文化的层次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有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非物质文化无形的)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如人类衣、食、住、行所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都属于物质文化。

不仅包括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生产、工艺及技术,甚至体现在器物中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趣味等。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审美情趣、民族性格、宗教情感……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精神文化包括范围很广,有人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

按照流行的人群,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又称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集团中流行,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系统性、理论性,通过文字、书籍和正规的教育传播•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在百姓中流行,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贴近生活,一般没有系统的理论形态,民间集体创作,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播。

2、文化的几个特征(1)、文化结构的多层次性(2)、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和敏感性(3)、文化内涵的区域多样性(4)、文化主要载体的可移动性和文化区界限的模糊性(三)、文化资源的价值观(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2)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3)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第二节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 一、文化源地文化起源地:文化现象与文化事物最初产生的地点。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整理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整理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整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城市发展、人口迁移、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人文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一、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密度的分布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都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是城市化现象的兴起,使得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如城市贫困、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

二、文化地理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包括了语言、宗教、艺术、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地理研究的是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例如,不同地区的人们会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到产业的空间分布、交通运输、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工业区的产业布局就会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城市地理城市是人口的集中地,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

城市地理的研究关注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城市中心区域的功能逐渐多样化,郊区的发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方向。

五、乡村地理乡村地理研究与农业、农村发展等相关的内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地区也在不断变化。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人口的流动以及农村经济的多元化都对乡村地理产生了影响。

乡村地理的研究旨在找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路径。

六、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带动了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

旅游地理的研究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概述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 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文化和环境系统的不同认识,可以将文化生态 系统分为①直链型、②网链型、③社会型、④和谐 型(即:不同的人地关系论)。
①直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系统的作用看成一种 线性因果关系,把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 看成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主要 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代表观点:J.W.贝里所称的“强”式文化生态 关系说
②网链型文化生态系统
主要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既重视自然对人的 影响,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互为 影响。
茶叶和饮茶的习惯通过陆路和海陆两条不同的 路线传至国外。
⑤制陶技术的扩散
从唐代中晚期瓷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分别从 西北陆道和东南沿海的国际贸易港扬州、明州 (宁波)和广州运往西亚和波斯湾、亚丁湾、红 海各地。
⑥汉语的扩散
越南语、日本语和朝鲜语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 它们在历史上,甚至直至今天都不同程度的采用 了汉字的字形和读音。语言学上把这三种语言受 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成分称作汉语的“城外方言”。
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形式文化区 formal culture regions 功能文化区 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乡土文化区 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代表观点:J.W.贝里称其为弱式文化环境关系。
③社会型文化生态系统
即特别注重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 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与环境有关的 人类行为动机。

地理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地理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地理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通过了解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地球。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科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

第一章大自然的神奇地理学习的出发点是认识和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大自然包括陆地、海洋和天空三个部分。

1. 陆地的特征陆地被分为七大洲,每个洲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地理区位。

比如,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2. 海洋的特征地球表面大约70%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可以分为五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3. 天空的特征天空是指大气层以及其中的云朵,这些云朵形状各异,有时会产生风、雨等自然现象。

另外,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在天空中,它们的运动对地球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多样地理环境的国家,有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自然特征。

1. 山脉和高原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山脉和高原,如长江、黄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平原和盆地中国的平原和盆地广泛分布,适宜农业发展。

其中,中国的四大平原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它们都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

3. 河流和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除了黄河和长江外,还有长白山、西湖等著名的湖泊。

第三章我们的家乡家乡是我们熟悉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1. 地理位置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可以从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经纬度、邻近的山脉、河流等方面描述。

2. 自然环境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

比如,山区可能有陡峭的山峰,而沿海地区可能有沙滩和海浪。

3. 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名胜古迹、民间艺术等。

这些都是家乡的独特之处,也是我们爱家乡的原因。

第四章旅游胜地旅游是一种了解不同地方的方式,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地理》讲授纲要《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综合研究它在中国这个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中国文化是一个富有东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整体。

《中国文化地理》将通过对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文化特征、中国文化的扩散、中国文化区域差异等与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特征的相互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规律,为我国实施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开放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献计献策。

第一章绪论一、文化与地理环境1、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定义,文明与文化,文化类型。

2、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发展的关系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客观性。

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发展影响的正确观点。

从宏观和长期视角看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从局部和短期看人地之间的或然关系。

二、文化地理与中国文化地理1、文化地理学及其研究领域文化地理学。

文化源地,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区域是其研究领域。

2、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把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中国文化在中国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

3、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为我国实施经济-文化对外开放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为各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第二章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地理背景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机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第四纪冰期的苦难历程后,在距今1万年前迎来了温暖的全新世,人类社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掀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农业革命”,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屹立于世界古典文明之林。

尤其是距今5000-4000年前后,是我国1万年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多姿的古文化盛开在以中原为核心的辽阔土地上。

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即是证明。

中国的文化区划与文化地理

中国的文化区划与文化地理

中国的文化区划与文化地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随着地理因素和历史演变的影响,中国的文化发展形成了多个文化区域,这些区域在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文化区划与文化地理。

一、华北文化区华北文化区位于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

这个区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北京的故宫、长城等。

华北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儒家文化的深厚影响,讲究礼仪、谦虚和孝顺。

这里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北京的烤鸭和山西的刀削面,受到了全国的赞誉。

二、东北文化区东北文化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这个区域地势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对文化地理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如满族、朝鲜族等。

这里的传统文化活动如舞蹈、歌曲和戏曲都极具东北地方特色,在各种节日和庆典上得到广泛展示。

三、华东文化区华东文化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这个区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华东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商业繁荣、教育发达和文化创新。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世界级的摩天大楼和现代化的建筑群。

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如京剧、评弹、民族舞蹈等。

四、中南文化区中南文化区位于中国的中南部,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等地。

这个区域自然环境优美,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胜。

中南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武汉长江大桥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

中南地区的舞蹈、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独具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五、西南文化区西南文化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

这个区域地理环境多样,山水奇特,给文化地理带来了独特的影响。

西南地区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独特的山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丰富。

地理六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

地理六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

地理六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
地球概况、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南北极、
经线和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四大洋及世界五大洲、地球仪和地图的使用。

二、大洲和国家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位置和特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及其地理特点。

三、中国的自然地理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地貌(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台地、山脉、河流、湖泊等)、中国的气候带和气候特点(北方温带、南方亚热带等)。

四、中国的人文地理
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规模、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节日文化、风俗文化等)、中国的经济特点和主要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五、环境保护
地球的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生活(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六、城市和乡村
城市的特点、城市的交通、城市的建筑和人口密集度、乡村的
特点、乡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等。

七、地理问答
如何使用地图、如何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观察和思考
地理现象等。

以上是地理六年级上册的必考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
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和地图、大洲和国家、中国的自然和人
文地理,以及环境保护和城市与乡村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
地理问答的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球的奇妙之处,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文地理知识框架

人文地理知识框架

人文地理知识框架人文地理学旨在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

它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将建立一个人文地理知识框架,囊括各个相关领域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一、人文地理概述1. 人文地理学定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系统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释人类的空间行为。

二、文化地理学1. 文化地理学定义: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是如何塑造和受到人类文化影响的。

2.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指由人类活动创造的地理空间,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的特征和价值观。

3. 文化扩散:文化扩散研究不同文化元素如何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包括语言、宗教、习俗等。

三、经济地理学1. 经济地理学定义: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模式和其影响因素。

2. 地域发展差异: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包括资源分布、区位优势等因素。

3. 区域一体化:经济地理学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如何实现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过程,如贸易、投资等。

四、城市地理学1. 城市地理学定义: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影响。

2. 城市化:城市化研究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问题。

3. 城市结构:城市结构研究城市内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如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

五、人口地理学1. 人口地理学定义: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分布及其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2. 人口迁移: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模式,在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3. 人口增长: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增长的因素和趋势,如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等。

六、政治地理学1. 政治地理学定义: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系统在地理空间中的组织和运作。

2. 领土与边界:政治地理学研究国家的边界划定、领土争端和领土变化等问题。

3. 市民参与:政治地理学研究公民在地方和全球政治中的参与程度和方式,如选举和抗议。

人文地理学概念

人文地理学概念

人文地理学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探讨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和被地理环境所影响。

人文地理学涉及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地理景观、文化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及其意义。

一、地理景观地理景观是指在地球表面上形成的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集合体。

地理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到或受到很少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环境,如海洋、河流、森林等。

人文景观则是人类在地球表面上创造的各种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城市、农田、道路等。

地理景观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为人与环境的互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二、文化地理文化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不同文化如何塑造地理景观,并通过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类文化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文化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与地理环境相关的方面。

例如,宗教信仰和宗教建筑往往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如伊斯兰教寺院在穆斯林地区的分布。

三、城市地理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理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地理学家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人口分布、城市环境问题等。

城市地理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发展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研究。

经济地理学家研究资源的分布、产业结构的演变、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等问题。

经济地理不仅关注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关注人类经济活动如何改变地理环境。

例如,工业区的建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农业的发展可能改变土地利用模式。

五、环境地理环境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和被地理环境所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环境问题与地理条件、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地理学家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利用与保护等问题。

中国地理大会题型考核版(1)

中国地理大会题型考核版(1)

《中国地理大会》题型介绍:题型共分六类:看图题、材料题、排序题、版图题、地名题、体验题(二)材料题:(文化地理)以诗词歌赋、名著名篇等优秀的历史文化为载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寄情山水”的自然观。

1、眼观六路(视频题):通过视频展示风景、民俗等内容带出问题,比如视频中的舞狮表演是南狮还是北狮?等等2、耳听八方(听声音):文化传承题,致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听一段声音,再出相应题目?举例-《春江花月夜》片段,请回答这首古曲所表现的是哪里的月夜?答案:浔阳江上月夜,即江西九江)3、五连问:以诗词、名著、名篇、名画、书法等为题面,引出相关的四道题!举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A、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描述的是我国哪座名楼?(滕王阁)B、滕王阁位于哪个城市?(南昌)C、“鹜”指的是什么生物?(野鸭)D、“秋水”所指为长江的一条支流,请说出它的名字?(赣江)E、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和什么并称为四大名楼?(蓬莱阁)4、九宫格:在九宫格中挑出与黄河有关的成语。

举例-中流砥柱(三)排序题(乾坤挪移)(旅游地理)将古镇、名村、物产、节气等,按照地理规律进行排序,展示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举例:以下是我国著名油菜花海,请按它们开花时间的早晚进行排序;A江西婺源B云南罗平C江苏兴化D新疆昭苏答:BACD(五)地名题:(地名反映着自然或地理特征,也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本题通过地名游戏,展示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地理意义。

)1、地名接龙:举例-请轮流说出含“山”字的地名2、专用字:举例-“瀵”特指什么类型的景观?(选择题:河流、瀑布、泉水、湖泊)请问瀵泉位于我国哪一省份?(选择题:湖南、山西、江苏、陕西)(类似还有兖、郯、崀、神垕、盱眙等)3、田字格:填字题:(六)体验题:(文化地理)选手思考探索、动手体验、解决问题,以此展现人地关系。

举例-现场解孔明锁、民族服饰现场穿搭、从几种岩石中挑选磨刀石等等。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专题六 居民与文化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专题六 居民与文化

A.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B.中纬度比高纬度多
C.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D.高原、山区多
5.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原因是( )
A.高原地形
B.发达国家
C.气候适宜
D.历史悠久
(2022北京平谷一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标志着 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个比例升至14%时,标志其进入深度老龄化 社会。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6~8 小题。 6.图中( ) A.中国将于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B.瑞典和德国同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C.英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进程最快 D.法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 )
A.①南亚大陆 ②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③北美东部大陆 ④欧洲大陆
B.①欧洲大陆 ②北美东部大陆 ③南亚大陆 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C.①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②南亚大陆 ③欧洲大陆 ④北美东部大陆
D.①北美东部大陆 ②欧洲大陆 ③南亚大陆 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4.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大规模反种族歧视游行示威活动。读世界人种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美国黑种人主要是 ( )
A.亚洲移民的后裔
B.大洋洲移民的后裔
C.非洲移民的后裔
D.南美洲移民的后裔
2.美国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00 多所孔子学院和1 000多个孔子学堂。下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的分 布,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孔子学院(堂) ( )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欧洲多于北美洲 C.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D.多在汉语分布区

六年级地理印度的知识点

六年级地理印度的知识点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

它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面与孟加拉国和缅甸接壤,南面濒临印度洋,西边与巴基斯坦接壤。

以下是关于印度的一些知识点:1.地理位置:印度位于北纬8°4'至37°6',东经68°7'至97°25'之间。

从东向西,它横跨了大约30度经度,从南向北,跨越了10度纬度。

2.地形地貌:印度的地形多样,有大山脉、高原、平原和沿海地带。

印度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其中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中部是德干高原,东部是恒河平原,西部是塔拉瓦蒂山脉。

印度沿海地区有富饶的恒河三角洲和西部的孟买海岸。

3.气候:印度的气候因地理位置而异。

北部由于邻近喜马拉雅山脉,冬季较冷,夏季较热。

南部和东部地区气候炎热潮湿,而西部则干燥。

4.河流:印度有多条重要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恒河。

恒河是印度人生活的重要水源,被视为圣河。

印度还有诸如雅鲁藏布江、克里希纳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一系列的河流。

5.自然资源:印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锌、铅和镍等金属矿产。

此外,印度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农业土地。

6.人口和宗教: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人口超过13亿。

印度是多种宗教共存的国家,其中印度教是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也很多。

7.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印度教相信多神教,有很多不同的神和女神。

印度教还有特殊的社会系统叫做种姓制度,分为四个主要的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平民和贱民。

8.文化遗产:印度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的建筑物、雕塑和绘画艺术。

著名的文化遗产包括泰姬陵、吉普赛宫殿和古印度洞穴寺庙等。

9.经济发展: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各种产业和服务业都很发达。

农业是印度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占比较高。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技术进步
交通、通讯、能源等技术 的进步对聚落的发展产生 深远影响,推动着聚落的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聚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01
02
03
04
生态优先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经济高效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
社会公正
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促进社 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
施的分布。
绿色生态
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注 重绿色生态,保护环境, 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
04 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自然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等自然条件,对聚落 的选址、布局和形态产生 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政策法规等社 会经济因素对聚落的发展 起着决定性作用。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资源 条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在自然环境适宜、资源丰富、交 通便利的地区,聚落容易形成和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 长,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 断完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02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征
自然环境
乡村聚落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 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方,与
地理第六章聚落课件ppt课件
目录
•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 乡村聚落 • 城市聚落 • 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 聚落的文化遗产保护
01 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聚落的概念
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场所,通 常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 设施等。

小学六年级地理学习的多元文化理解

小学六年级地理学习的多元文化理解

小学六年级地理学习的多元文化理解在小学六年级地理学习中,多元文化理解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理不仅仅是关于地球表面和自然现象的学科,它还是一个窥视世界多样性的窗口。

当我们从地理课本中学习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分布时,我们也在探索那些国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想象一下,当地理书籍向我们揭示非洲大陆的广袤草原和丛林时,它们也在向我们展示那里的部落社区如何依赖周围的自然资源生活。

这种拟人化的视角让地理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因为它不再仅限于无生命的地理特征,而是涉及到支撑这些特征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系统。

通过地理,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人们是如何适应其独特环境的。

例如,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地区,我们不仅学习到这里的植被和动物多样性,还能看到当地原住民如何利用这种丰富资源来维持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这种理解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不同文化如何与环境互动的深刻洞察。

地理课堂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的重要场所。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学生们开始认识到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种认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品质。

在小学六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教育者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多元文化的导航者。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世界多样性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总之,小学六年级的地理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地球的物理特征,更是一个启发学生对全球多元文化理解的重要机会。

通过这门学科,学生们不仅能够积累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山东

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山东

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山东地理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山东山东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的鲁国的发源地。

山东省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临黄海,背靠泰山和五岳之首的嵩山。

下面将介绍山东的地理特点和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中国东部,东接黄海,是中国的沿海省份之一。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9′至122° 43',北纬34° 22′至38° 24′之间。

山东东临黄海,由于其地理位置临近海洋,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二、地势地貌山东地势多样,主要包括沿海平原、山地和丘陵三大地貌类型。

沿海平原是山东地势最低的部分,沿海地区土地肥沃,盛产农作物;山地主要指泰山和五岳之一的嵩山,是著名的山峰;丘陵地势起伏,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三、自然资源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煤炭、铁矿石、黄金、石膏、石墨、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此外,山东还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小麦、玉米、豆类、棉花等。

四、气候特点山东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带气候明显。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山东的降雨量较为充沛,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五、山东历史文化遗产山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首先,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孔庙、孔林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

其次,山东还有泰山、威海、青岛等景点,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底蕴。

六、重要城市山东有多个重要城市,其中包括济南、青岛、烟台等。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也是山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一座历史名城。

青岛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以其优美的海滩和别致的建筑风格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海滨花园城市。

烟台位于黄河口东南部,是山东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七、经济发展山东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和工业基地。

地理新课标小学课本目录

地理新课标小学课本目录

地理新课标小学课本目录《地理新课标小学课本目录》前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居住的星球,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互动。

本册地理课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激发小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第二章:自然地理- 陆地与海洋- 气候与天气- 地形地貌- 河流与湖泊第三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地球的资源-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人口与聚落-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城市与乡村-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第五章: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 工业地理- 商业与服务业地理第六章:文化地理- 语言与宗教- 传统与习俗- 旅游地理第七章:政治地理与国际关系- 国家与边界- 政治制度与国际组织- 国际合作与冲突第八章: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附录- 地理术语解释- 重要地理数据与图表- 地理实践活动建议结语通过本册地理课本的学习,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地理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视角。

愿同学们在地理的海洋中遨游,不断发现新知,增长见识。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本册课本编写、审校和出版工作的人员,以及所有对地理教育有贡献的专家学者。

我们期待与广大师生共同进步,为培养下一代的地理学人才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三省堂出版的《地理的整理》一书,在综合各家划分法 的基础上,将世界文化区分成十二个: 1、东亚文化区 2、印度文化区 3、马亚文化区 4、印度支拉文化区 5、内陆亚洲文化区 6、西亚文化区 7、拉丁文化区 8、条顿文化区 9、斯拉夫文化区 10、北极文化区 11、撒哈拉以南文化区 12、澳大利亚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又称感觉文化区,它是人们对于文化区域的一 种认同,既存在于区域内居民的心目之中,也得到区域外 人们的广泛认可。 乡土文化区,根源于人们的区域意识。许多包含独特文化 内涵的概念,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 化等,都可以归之于乡土文化区的范畴。 乡土文化区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其区域内 也缺乏像形式文化区内部那种文化特征上的绝对一致性。 乡土文化区内的文化特征,存在于区域内人们的思想或行 为之中,并成为维系某一群体或区域的内在能量。
三、中国的文化区与文化亚区



(一)中国文化区域的地理基础 (二)中国文化的南与北 (三)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 (四)中国文化区的基本特点
撒哈拉以南文化区





该区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民族众多、语言繁杂, 战争不断。原始农业依然是这里的最主要生产方式。 除南非等个别国家以外,该区现代化工业尚未充分发育。 许多国家是从欧洲的殖民地逐步独立、发展起来的。 对于非洲民族来说,在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之后,本地的部 落文化基本上已让位于当地殖民地宗主国的文化。 就受宗主国文化影响的角度而言,该区可细分为法国文化 亚区、英国文化亚区和西班牙文化亚区等。 在当代,西方的社会制度已在该区得到较广泛的发展。在 整个文化区内,正在经历重要的文化革命。
西方文化区




西方文化区的范围包括欧洲、南北美洲、澳洲以及非洲的 部分地区。 西方文化区可以再划分成四个亚区: a,西北欧亚区 b、地中海亚区 c、中欧亚区 d、前苏联亚区
西北欧亚区



该区包括不列颠岛屿、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瑞 士、法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17世纪开始,这个地区 不断向外移民,导致了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等海外国家的大发展。 该区的特点是,信仰耶稣和罗马天主教,使用日耳曼语或 拉丁语言。该区的政府大部分是稳定的、具有共同的国际 观,并对当今的国际组织起着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区域中 各种文化都有悠久的文字记载历史,现有的人口有很高的 文化教育水平。 由于该区的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经济实力居世界 前列,在世界军事、政治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故而其文 化也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之一。英语已成为当今的 世界化语言,以美国为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文化及高 科技校文明,也成为领导世界潮流的典范。
肯达尔的六分法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肯达尔(Kendall H M)的六分法。 他的划分比较简明扼要: 1、西方文化区 2、伊斯兰文化区 3、印度文化区 4、东亚文化区 5、东南亚文化区 6、撒哈拉以南文化区
世界主要文化区简介

1、西方文化区 2、伊斯兰文化区 3、印度文化区 4、东亚文化区 5、东南亚文化区 6、撒哈拉以南文化区




(三)文化区的区划


划分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工作之一。文化区的划分 由于受到划分者的要求、目的、倾向和原则等因素的影响, 划分的方法和种类很多。一般而言,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 是语言与宗教。但是,在中国,宗教观念比较淡薄,宗教 也并无太大的地域差异,反倒是纳入风俗领域的民间信仰 却可以分清此地与彼地的不同。风俗的范围很广,几乎涵 盖风习、婚丧礼仪、节庆、民歌等众多的方面。 目前,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区划研究方面,一般通用这些原 则:其一,比较一致或相似的文化景观;其二,同等或相 近的文化发展程度;其三,类似的区域文化发展过程;其 四,文化地域分布基本相连成片;其五,有一个反映区域 文化特征的文化中心。


(二)文化区的类型


正如文化的内涵错综复杂一样,文化区的形成和发展也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行政区划、经济类型以 及移民等。每个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文化区类型的认定,往往 会依循不同的标准,并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这种认定与 划分既有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文化区类型界有:形式文化区 (formal culture regions)、功能(或机能)文化区 (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和乡土文化区(亦称感 觉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三种。
东亚文化区




东亚文化区主要由中国、日本、蒙古、南北韩等国家组成。 本区有十五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该区的信仰也以多神信仰为主,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具有广 泛的社会影响。 该文化区的极核心在中国大陆;日本和南北韩在很大程度 受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影响。 该区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国家或集团观念强,文化性格中的 内向性、守俗性倾向明显。
东南亚文化区



从缅甸经印度支那,通过众多的菲律宾群岛,直至新几内 亚海岸,包括多个高度差异的民族,该区仅在名义上成为 一个统一的地区。 这个文化区内部的不同区域,正像它与其他文化区之间的 不同一样,其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 该区处在东亚文化与印度文化之间,受两者的影响都很大。 特别是印度文化,对这里有深入持久的影响。罗布代尔在 《文明史纲》中就指出,该区“处在两大地区中国和印度 之间,这种地理位臵从根本上说明了印度支那的古代文 明”。
二、世界主要文化区



一个文化区拥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特质,如明显的居住形式、 独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和特定的社会组织,以及某 种宗教信仰和其他有别于他地的文化景观。而且,文化区 总是从一个范围较小、性质较一致的核心区向着过渡带渐 趋减弱,其间并无明显的分界。 根据上述原则,人们可以把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区进行各种 各样的不同划分。诸如: 李旦旭的五分法 撒帕的11分法 日本学者的12分法 肯达尔的6分法 世界主要文化区简介
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一种或多种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 布的地域范围。 形式文化区有空间的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式的边 界。 形式文化区的确立,往往选择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诸如 语言、宗教、民族、民俗等,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在地图 上绘出所对应的文化特质的分布范围,且确定具体边界。 这样,该区域就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形式文化区。如客家人 分布区、闽南语分布区、伊斯兰教分布区等,都是以一种 文化特征作为标志而划分出来的形式文化区。 总之,形式文化区具有一个文化特征鲜明的核心区域(或 中心区域)、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域 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三个特征。
第六讲
文化区与文化整合
一、文化区的概念和类型 二、世界主要文化区 三、中国的文化区与文化亚区
一、文化区的概念和类型

(一)文化区的概念 (二)文化区的类型 (三)文化区的区划
(一)文化区的概念



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最能体现文化研究之地理 特征的内容之一。 所谓文化区,就是指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 文化区域这一该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蒂斯· 梅森于1895年创 造的,其最初的含义是用地理区域的区别来概括某些被认为是具有意 义的文化现象。 1922年,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重新解决了文化区这个概念。他主要 从文化特质的相似方面来限定文化区,认为文化区可以根据文化特质 来加以分类。他还进一步指出,文化区有文化中心与边缘之边,文化 中心是一个文化区所共的文化特质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但它并不一 定就是地理中心,而文化特质一旦创造出来,就会呈放射状向边缘地 区进行传播。 在当代的学术语境中,文化区又被称为文化地域或文化圈。
地中海亚区





该亚区的核心地区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 塞浦路斯岛和以色列,其外缘地区则包括拉丁美洲。 这个亚区的特点是信仰罗马天主教或东正教,使用拉丁语 或希腊语。 这个亚区有很长的文字记载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 工业技术在该亚区得到普遍的应用,但仍广泛地依靠体力 劳动——特别是在农村和乡村工业中。从世界范围来看, 属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比较先进的地区。 该亚区的人民热爱体育运动,能充分地享受生活。




伊斯兰文化区



伊斯兰文化区主要分布在中亚和西亚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从摩洛哥经北非一直到土耳其、阿拉伯国家、伊朗和巴基 斯坦。 该区可分为阿拉伯核心区、柏柏尔-欧洲区(西北非洲)、 马里西部和苏丹撒哈拉南部的黑人地区、土耳其-伊朗和 巴基斯坦等四个亚区。 阿拉伯核心区信仰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语——一种闪米 特族语言。政治观点有较强的地域性。该区有悠久的文字 历史,在古代是哲学和文学的活动中心,对东西方的文化 都发生过强烈的影响(是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介质)。
李旦旭的五分法




李旦旭是中国大陆最早从事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学者,也是 大陆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理论奠基者。他对世界范围内的文 化区划分,采取的是五分法: A,西南亚和北非阿拉伯文化区 B、欧洲文化区 C、印度及印度周缘文化区 D、中国文化区 E、日本文化区
撒帕的11分法




前苏联亚区
该亚区主要包括前苏联鸟拉尔山脉以西的广大地区。苏联 时期的文化是法定的无神论,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该区居 民又恢复了东正教信仰。斯拉夫语是该区的主要语言。 前苏联中央政府和现在的俄罗斯,一直是国际事务中的一 支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前苏联时期,其国防科技、太空技 术及重工业都达到了世界水平。 该区居民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文学、音乐、 舞蹈等水平世界一流。 该亚区对人类近现代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