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熔沸点比较

合集下载

金属熔沸点比较

金属熔沸点比较

金属熔沸点比较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比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金属的种类、晶体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金属熔沸点的比较:
1.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升高。

这是因为随着原
子序数的增加,金属原子的半径减小,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熔沸点升高。

2.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如碱金属)熔沸点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
的增加,金属原子的半径增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熔沸点降低。

3.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这是因为合金中的不同金属原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于纯金属,导致熔沸点降低。

4.不同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差别很大。

例如,汞常温为液体,熔点很低(-38.9℃),
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1535℃)。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金属的晶体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等因素不同。

突破01 文字说理题之熔、沸点比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逐空突破系列

突破01 文字说理题之熔、沸点比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逐空突破系列

《物质结构与性质》文字说理题之熔、沸点比较【方法和规律】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2、同种晶体类型熔、沸点的比较:比较晶体内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1)原子晶体:看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键长,即:成键原子半径大小规律: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金刚砂(碳化硅)、晶体硅的熔、沸点逐渐降低(2)离子晶体:看离子键的强弱,取决于阴、阳离子半径大小和所带电荷数规律: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②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3)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先氢键后范德华力最后分子的极性)规律: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4>CH4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④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4)金属晶体:看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金属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即: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规律: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Mg<Al【例题精讲】不同类晶体熔沸点比较答题策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答题模板×××为×××晶体,而×××晶体1 金刚石的熔点比NaCl高,原因是: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NaCl是离子晶体2 SiO2的熔点比CO2高,原因是:SiO2是原子晶体,CO2而是分子晶体3Na的氯化物的熔点比Si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理由是: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答题策略一般先氢键后范德华力最后分子的极性答题模板同为分子晶体,×××存在氢键,而×××仅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同为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同为分子晶体,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的极性大,熔、沸点高同为分子晶体,×××形成分子间氢键,而×××形成的则是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间氢键会使熔、沸点增大4 NH3的沸点比PH3高,原因是:同为分子晶体,NH3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而PH3分子间仅有较弱的范德华力5 CO2比CS2的熔沸点低,其理由是:同为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6 CO比N2的熔沸点高,其理由是:同为分子晶体,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O的极性大,熔沸点高7 的沸点比高,原因是: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原子晶体答题策略看共价键的强弱,取决于键长;即:成键原子半径大小答题模板同为原子晶体,×××晶体的键长短,键能大,熔沸点高8Si单质比化合物SiC的熔点低,理由是:晶体硅与SiC均属于原子晶体,晶体硅中的Si—Si比SiC中Si—C的键长长,故键能也低,所以SiC熔点低离子晶体答题策略看离子键(或晶格能)的强弱,取决于阴、阳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电荷数答题模板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阴、阳离子半径:同为离子晶体,R n-(或M n+)半径小于X n-(或N n+),故×××晶体晶格能大(离子键强),熔沸点高阴离子(或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阴离子半径(或阳离子半径)不相同:同为离子晶体,R n-(或M n+)半径小于X m-(或N m+),R n-(或M n+)电荷数大于X m-(或N m+),故×××晶体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沸点高9 ZnO和ZnS的晶体结构相似,熔点较高的是ZnO,理由是:同属于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故ZnO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点高10 FeO的熔点小于Fe2O3的熔点,原因是:同为离子晶体,Fe2+半径比Fe3+大,所带电荷数也小于Fe3+,FeO的晶格能比Fe2O3小金属晶体答题策略看金属键的强弱,取决于金属阳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即: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答题模板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阳离子的半径:同主族金属元素同为金属晶体,M n+半径小于N n+,故M晶体的金属键强,熔、沸点高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阳离子半径也不相等:同周期金属元素同为金属晶体,M m+半径小于N n+,M m+电荷数大于N n+,故M晶体的金属键强,熔、沸点高11 K的熔沸点小于Na,原因是:同为金属晶体,K+的半径大于Na+,故金属键Na的强,熔沸点也高12 Mg的熔沸点小于Al,原因是:同为金属晶体,Mg2+的半径大于Al3+,Mg2+的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小于Al3+,故金属键Al的强,熔沸点也高1、[2019·全国卷Ⅰ·节选]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表所示:氧化物Li2O MgO P4O6SO2熔点/°C 1570 2800 23.8 −7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9·全国卷Ⅱ·节选]AsH3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全国卷Ⅲ·节选]苯胺()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律 熔沸点比较

元素周期律  熔沸点比较

所以
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

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

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Mg<Al。

非金属元素
一般不会比较它们单质之间的熔沸点,一般比较他们的氢化物的熔沸点。

比较时要注意CH4、NH3、H2O、HF他们的分子间除分子间作用力外,还有氢键,所以同主族氢化物熔沸点他们是最高的,其余的按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排列。

如氧族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是:
H2O>H2Te>H2Se>H2S;卤素:HF>HI>HBr>HCl。

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的。

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次是金属钙,最后是分子晶体氯化氢。

还有原子晶体的: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沸点,那就要看共价键了,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故熔沸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1/ 1。

高一化学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总结

高一化学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总结

⼀、从晶体类型看
1)⼀般原⼦晶体,离⼦晶体、⾦属晶体次之,分⼦晶体最⼩。

2)原⼦晶体中:原⼦半径⼩、键短、键能⼤熔沸点⾼,如C-C、C-SI SI-SI
3)离⼦晶体中:原⼦半径⼩、离⼦电荷⾼、键能⼤熔沸点⾼,如NaF>NaCI>NaBr>NaI 如MgCI2>NaCI 如X+CI2=XCI2+Q1
Y+CI2=YCI2+Q2 Q1>Q2键能XCI2>YCI2 4)⾦属晶体中:原⼦半径⼩、⾦属性弱、价电⼦多熔沸点⾼,如锂>钠>钾>铷>铯如铝>镁>钠 5)分⼦晶体中:结构组成相似的,分⼦量⼤熔沸点⾼,如C1-4⽓C5-16液C16以上固如F2
如:烃
6)存在氢键的⼀般熔沸点⾼,如HF>HI>HBr>HCI如H2O>H2Te>H2Se>H2S 注意:分⼦间形成氢键,熔沸点反⽽低。

如邻羟基苯甲酸。

⼆、从状态上看:常温下固态>液态>⽓态如I2 >H2O>HCI
三、从结构上看:直链的、排列紧密的熔沸点⾼,如:正丁烷>异丁烷。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

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

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

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Bi,呈三角(3熔点:金刚石>①②呈固态。

(4①②③晶体的颗粒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它的几何形状,但仍是晶体,例如白沙糖,很小很小的颗粒,但它是分子晶体,我们常用的食盐,晶体颗粒很小,但它是离子晶体。

还要指明的是有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一但隆温到它成固体时它是晶体了,例如二氧化碳就是这样,它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1.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

2.在原子晶体这类晶体中,晶格上的质点是原子,而原子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这种晶体称为原子晶体。

如金刚石晶体,单质硅,SiO2,碳化硅等均为原子晶体。

3.规律: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

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

例如:金刚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金刚石、硅晶体、SiO2、SiC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或正、负离子集团按一定比例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晶体称作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一般硬而脆,具有较高的熔沸点,熔融或溶解时可以导电。

如强碱(NaOH、KOH、Ba(OH)2)、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Na2O2)、大多数盐类(BeCl₂、Pb(Ac)₂等除外)都是离子晶体。

元素周期表熔点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熔点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熔点变化规律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的温度。

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熔点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

这种规律的理解对于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元素周期表熔点变化规律,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周期表中熔点的变化规律在周期表中,元素的熔点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横向的规律变化。

1.从左到右的变化规律从周期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左到右,元素的熔点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周期表的横向排列中,原子序数是逐渐增加的。

原子序数的增加意味着电子层的逐渐增加,而在原子内部的电子排列结构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由于电子层的增加会增加原子的律动能量,从而形成更紧密的结构,使得相互间的作用力增大,这导致了熔点的升高。

2.从上到下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我们来看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的变化规律。

从上到下,元素的熔点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这是因为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大小逐渐增加,从而形成了原子间的作用力减小的趋势。

因此,元素的熔点也随之逐渐降低。

以上是周期表中熔点变化的横向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看周期表中熔点变化的纵向规律。

二、周期表中熔点的纵向变化规律从周期表来看,不同族的元素呈现出不同的纵向熔点变化规律。

1.主族元素的纵向变化规律在主族元素中,熔点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周期数的增加,电子层的数目逐渐增多,原子的大小逐渐变大,电子核吸引力逐渐减小,使得熔点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2.过渡金属元素的纵向变化规律在过渡金属元素中,熔点的纵向变化规律并不明显。

这是因为在过渡金属元素中,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不断加入,原子大小并不一直逐渐变大,因此熔点的纵向变化规律并不明显。

3.稀土金属元素的纵向变化规律在稀土金属元素中,熔点的纵向变化规律与主族元素相似,熔点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稀土金属元素的电子排布比较特殊,而且由于稀土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数不断增加,原子大小也逐渐变大,使得熔点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高中化学熔沸点的比较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1.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键长: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KCl。

③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ⅰ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如:CH4<SiH4<GeH4<SnH4。

ⅱ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

如: CO>N2,CH3OH>CH3—CH3。

ⅲ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 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ⅳ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C2H5Cl>CH3Cl,CH3COOH>HCOOH。

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熔沸点规律是怎样的?因为熔沸点递变在周期表中并不是完全有规律的,所以希望不要一味追求结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一旦理
解了判断的原理,元素周期表自然就掌握好了。

元素周期表中熔沸点有什幺规律
首先,判断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要先判断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晶体类型不同,决定其熔沸点的作用也不同。

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键能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离子晶体由离子键键能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由共价键键能的大小决定。

所以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
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

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

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
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
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h2se>h2s;卤素:
hf>hi>hbr>hcl。

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
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

最新复习专题十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最新复习专题十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精品文档专题十二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及应用(生)一、知识点1.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例如:SiO2>NaCL>CO2(干冰)。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键长: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KCl。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③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比较物质溶沸点高低的规律比较物质溶

比较物质溶沸点高低的规律比较物质溶

比较物质溶、沸点高低的规律比较物质溶、沸点高低的规律一. 规律小结(1)原子晶体:原子晶体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金刚石>金刚砂(SiC)>晶体硅(2)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则离子键越强,溶、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3)金属晶体: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来说比它各成分的熔、沸点低。

如:铝硅合金<铝(或纯硅)。

(4)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②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

③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

如:硬脂酸油酸硬脂酸甘油脂油酸甘油酯④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

⑤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

如:。

芳香烃的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间位降低,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⑥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不同,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熔、沸点升高;官能团相同时,官能团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5)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卤素的单质(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第IA族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

(6)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应当指出,有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金属晶体的高,如S常温有固态,Hg却为液态;有的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比原子晶体高,如钨比硅的熔点高。

复习专题十二、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复习专题十二、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专题十二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及应用(生)一、知识点1.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例如:SiO2>NaCL>CO2(干冰)。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键长: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KCl。

③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元素周期律氢化物熔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氢化物熔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氢化物熔沸点规律
1 元素周期律的氢化物熔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是一种研究元素周期现象的重要理论,它描述了物质
特性如熔沸点在元素周期中的变化特点。

元素周期律规定,通过氢化
反应合成的无机物熔沸点逐渐减小,而周期中位元素氢化物熔沸点接
近其他非氢化物的熔沸点,甚至大于之。

根据元素周期律,当一个元素的氧化物熔沸点在元素周期中逐渐
减小时,它的氢化物就会出现较高的熔沸点,且元素周期中位元素的
熔沸点也较低。

换句话说,元素周期律规定反应产生的氢化物熔沸点
会普遍偏高,尤其是在元素周期中位元素。

如以硫酸、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钠,其熔沸点大约是851℃。

相比之下,元素周期中氢氧化物列钠的熔沸点只有97℃,说明了氢氧
化钠熔沸点高于氢氧化物,这正是元素周期律规定的。

此外,如由硝
酸钠与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锌,其熔沸点介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物氢
氧化锌之间,也符合元素周期律的规定。

元素周期律是帮助我们预测物质性质及合成等方面的有用的理论,它在描述氢化物熔沸点规律上尤为重要,能更加直观地解释氢化物熔
沸点的变化过程,以及氢化物熔沸点较高的原因所在。

同周期元素单质熔沸点规律的比较

同周期元素单质熔沸点规律的比较

同周期元素单质熔沸点规律的比较在日常工作中,每种元素都有它的固定熔沸点,但有一些元素熔沸点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称之为同周期元素单质熔沸点规律。

下面就来讨论一下同周期元素单质熔沸点规律。

首先是同周期一组元素的熔沸点,从原子序数从低到高,并且从第一周期开始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增加一个电子层,它们的熔沸点也会相应的逐渐增大。

这是一种特殊的单质单质元素熔沸点规律。

其次是同周期元素的熔沸温度差异比较。

同组的元素的熔沸温度差异差异较大,比较明显。

比如:碳碳元素的熔沸点是3540K,而氮的是770K,差异差异极大。

最后要讨论的是同周期元素的熔沸点的规律性,一般来说,熔沸点会随原子结构加密程度而增大,但也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比如锂单质元素在第一周期,锂原子序数是能量最低的,它的熔沸点是最低的,为1687K,但是当原子序数从第二周期开始时,加餐的电子层会抵消熔沸点的增加,使得熔沸点得以减小。

总而言之,同周期元素单质熔沸点规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原子结构分析方法,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元素科学,为科学研究中各种有关元素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In daily work, each element has its fixed melting point, but there are some elements, which have certain regularity in their melting point, called the same period element single-substance melting point regularity. Now let's discuss the same period element single-substance melting point regularity.First of all, the melting points of the same period element group, from the atomic number from low to high, and from the first period to analyze, can be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tomic number, the atom adds one orbital, their melting points will also be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is a special single-substance element melting point regularity.Secondly, the comparison of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same period elements.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same group elements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obvious. For example, the melting point of carbon element is 3540K, while that ofnitrogen is 770K, a difference of great difference.Finally, the regularity of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same period element is to be discuss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elting point will increase with the degree of compression of atomic structure, but als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tomic number. For example, the lithium element in the first period, the atomic number of lithium is the lowest energy, its melting point is the lowest, 1687K, but when the atomic number begins with the second period, the additional electron layer will offset the increase of melting point, so that the melting point can be reduced.In a word, the same period element single-substance melting point regularity can provide us with a simple and effective atomic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so a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lement science, and provide a good theoretical basis for various related el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元素周期律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沸点规律元素周期律中的沸点规律是指元素的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

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量、电子构型等。

下面将介绍元素周期律中沸点规律的几个主要特点。

1.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沸点趋势递增:在元素周期表中,自左至右从上到下,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一般来说,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沸点较低,而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沸点较高,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变小,核吸引电子的能力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随之增强,导致沸点升高。

2.沸点变化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沿着周期表的周期性重复出现,这种周期性的特点也出现在沸点的变化上。

具体来说,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而同一族中,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不大。

这是因为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层数,它们的电子结构相似,导致原子半径和核电荷数的变化对沸点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配置和化学性质,因此它们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也类似,沸点的变化较小。

3.例外现象的存在:尽管元素周期律中存在着明显的沸点规律,但也有一些例外现象。

其中最著名的例外是氧、硫、硒和碲等元素,它们都位于周期表的16族。

这些元素的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递减,与周期律的规律相反。

这是因为这些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配置,形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沸点较低。

4.过渡金属的沸点变化较大: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的d区,它们的沸点变化相对较大。

这是因为过渡金属具有较复杂的电子结构,其电子排布涉及d轨道,d电子的变化对于化学性质和原子半径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过渡金属的沸点变化较为复杂,无明显的规律可寻。

但在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沸点一般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总之,元素周期律中存在着沸点规律,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然而,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复杂性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沸点变化并不是绝对有规律可循的,周期表中也存在一些例外现象。

元素周期律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沸点规律

元素周期律沸点规律元素周期表是一个用来分类和展示化学元素的工具,在这个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并且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而元素的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中一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元素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量等因素有关。

可以通过对元素沸点规律的研究,了解元素的热稳定性、热导率以及其他一些与沸点相关的性质。

首先,元素的沸点与其原子大小有关。

原子越大,能级越分散,原子的电子云越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因此原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沸点较低。

例如,第一周期的氢气(H2)和氦气(He)的分子都较小,因此其沸点较低。

其次,元素的沸点与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等。

一般来说,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它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由于范德华力的存在,分子会相互吸引,这导致了分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进而使沸点升高。

同一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沸点往往有所不同。

比如氯气(Cl2)和溴气(Br2),溴气分子量较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强,因此其沸点比氯气高。

此外,元素的沸点还与其分子量相关。

一般来说,分子量较大的元素的沸点较高。

这是因为分子量较大的元素通常具有更多的原子或组分,所以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使得沸点增加。

例如,氧气(O2)和硫酸二氢钠(NaHSO4)的分子量差异很大,氧气的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而硫酸二氢钠的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元素的沸点,比如杂质的存在、电荷的分布等。

杂质的存在可能会破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沸点的大小。

电荷的分布也会影响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从而改变沸点值。

总结起来,元素的沸点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子大小越大,沸点越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

虽然这些规律可以用于大多数元素,但也有一些特例情况,需要对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元素周期表沸点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沸点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沸点变化规律
在非金属元素中,周期表中的气态元素的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原子序数从1到6的气态元素沸点依次是由低到高的,当原子序数从7开始,沸点开始回落。

直到原子序数为14时,沸点达到最高峰,此后气态元素沸点又开始逐渐降低。

到原子序数为18时,沸点达到最低点,之后依次上升,接着原子序数增大,沸点也随之升高,当原子序数到达30时,沸点达到第二个高峰。

随着原子序数越来越大,沸点也开始逐渐降低。

当原子序数为70时,沸点达到最低点,此后沸点又继续往上增加,当原子序数达到86时,沸点达到第三个高峰,当原子序数为92时,沸点再次降低,而到氢和氦的原子序数为2时就是沸点最低点了。

总的来说,气态元素的沸点比较低,而氢和氦的沸点则最高。

这是气态元素沸点变化规律的总结。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晶体类型的物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顺序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跨度大)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越强,熔沸点越高。

2、原子晶体要比较其共价键的强弱,一般地说,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共价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3、离子晶体要比较离子键的强弱,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如:MgO > Mgd2> Nad>Csd。

4、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O2>N2,HI>HBr>Hd;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在同分异构件,一般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成烷>异成烷>新戌烷洁香烃及其衔生物的同分异构件,其熔沸点,高低顺序为:邻位>间位>对位化容物。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6、元素周期表中第IA 族金属元素单质(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第VIA 族卤素单质(分子晶体)的溶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222卤素离子的检验1、HNO3→AgNO3 溶液法①检验方法:表明存在cl未知液HNO3 溶液②生成浅黄色沉淀表明存在Br ③生成黄色沉淀表明存在I②反应原理反应①:Ag+d-=Agd↓反应②:Ag +Br -=AgBr ↓ 反应③:Ag +I -=AgI ↓2、氯水—CdH 法①检验方法加适量新朱子饱和氯水加Cll H 未知液混合液分层振荡振荡橙红色表明有Br-有机层紫红色表明有I-②原理:D2+2Br-=Br2+2a-d2+2I-=I2+2d-,因Br2、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检验食盐是否加碘(1:Io3)的方法①检验方法食醋变蓝:加碘盐食盐磺化钾淀粉试纸未变蓝:无碘盐②反应原理:IO3-+SI-+6H+=3I2+3H2O(淀粉遇I2 变蓝色)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一、放热反应(1)燃烧都是放热反应;(2)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4)置换风应多为放热反应;(5)生石灰与水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同一主族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同一主族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同一主族熔沸点的比较方法同一主族元素的熔沸点是比较元素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熔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熔化)或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沸腾)所需的温度。

不同元素的熔沸点差异很大,通过比较同一主族元素的熔沸点,可以揭示元素间的性质差异和规律。

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一主族元素的熔沸点。

第一主族元素包括氢、锂、钠、钾、铷和铯,它们都只有一个电子在最外层能级。

由于这些元素的电子云离原子核较远,电子间的屏蔽效应较弱,因此它们的原子半径较大,相互吸引的力也较小。

这导致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所以它们的熔沸点相对较低。

其中,氢的熔点是-259.16℃,是所有元素中最低的,而钠、钾、铷和铯的熔点都在0℃以上,属于常温下易熔的金属。

接下来,我们比较一下第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

第二主族元素包括铍、镁、钙、锶和钡,它们的外层能级都有两个电子。

这些元素的电子云离原子核较近,电子间的屏蔽效应较强,因此它们的原子半径较小,相互作用力也较大。

这使得这些元素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其中,铍的熔点是1287℃,镁的熔点是650℃,钙的熔点是842℃,锶的熔点是769℃,钡的熔点是727℃,它们都是常温下的固体。

再来比较一下第三主族元素的熔沸点。

第三主族元素包括硼、铝、镓、铟和铊,它们的外层能级都有三个电子。

这些元素的电子云离原子核更近,屏蔽效应更强,所以它们的原子半径更小,相互作用力也更大。

这使得这些元素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其中,硼的熔点是2075℃,铝的熔点是660℃,镓的熔点是30℃,铟的熔点是156℃,铊的熔点是303℃,它们都是常温下的固体。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第四主族元素的熔沸点。

第四主族元素包括碳、硅、锗、锡和铅,它们的外层能级都有四个电子。

这些元素的电子云离原子核最近,屏蔽效应最强,所以它们的原子半径最小,相互作用力也最大。

这使得这些元素的熔沸点相对较高。

其中,碳的熔点是3500℃,硅的熔点是1414℃,锗的熔点是938℃,锡的熔点是231.9℃,铅的熔点是327.5℃,它们都是常温下的固体。

高中化学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

[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1.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

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

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

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

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那么熔点越高。

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

如键长: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O>KCl。

③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首先,判断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要先判断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晶体类型不同,决定其熔沸点的作用也不同。

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键能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离子晶体由离子键键能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由共价键键能的大小决定。

所以
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

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

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Mg<Al。

非金属元素
一般不会比较它们单质之间的熔沸点,一般比较他们的氢化物的熔沸点。

比较时要注意CH4、NH3、H2O、HF他们的分子间除分子间作用力外,还有氢键,所以同主族氢化物熔沸点他们是最高的,其余的按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排列。

如氧族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是:
H2O>H2Te>H2Se>H2S;卤素:HF>HI>HBr>HCl。

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的。

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次是金属钙,最后是分子晶体氯化氢。

还有原子晶体的: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沸点,那就要看共价键了,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故熔沸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