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基于ArcGIS胶州城市路网规划分析

基于ArcGIS胶州城市路网规划分析

基于ArcGIS的胶州城市路网规划分析摘要:本文在胶州城市路网规划cad文件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文件转换,属性计算、统计,计算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等,用于分析路网的合理性。

相对于传统的方法,利用arcgis软件更加准确快捷,对指导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衡量城市道路建设水平的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城市路网规划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arcgis21世纪以来,胶州的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剧增,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正确计算、分析研究城市道路网的合理密度,对于把握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arcgis空间分析在区域差异问题中应用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1]、人口分布等方面,很少涉及到道路网络。

衡量道路数量或路网便捷与否的常用量度指标主要有计算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等,利用arcgis软件统计准确快捷,对指导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衡量城市道路建设水平的具有积极作用。

1. 研究区域概况胶州市是青岛市县级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其东临青岛市区,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南接胶南市,是山东半岛连结内陆各省市以及进出青岛、烟台,通往青岛港、黄岛前湾港、烟台港等港口的重要交通枢纽。

本次研究区域主要是胶州中心城区,总面积约89.14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5 km2。

目前胶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未来胶州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将逐步呈现产业国际化、区域城市化、城市机动化等特征,这些都对胶州市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道路等级划分城市道路网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级配, 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流由低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有序汇集, 并由高一级道路向低一级道路有序疏散,从而通过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间距的控制及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分流来提高道路网运转效率。

道路的功能等级划分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理清道路功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最大限度挖掘道路设施潜力、保障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胶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10月整理).pdf

胶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10月整理).pdf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四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17)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7)第一节用地布局结构 (17)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18)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9)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1)第五节居住用地规划 (24)第六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26)第七节生态及绿地系统规划 (27)第八节景观风貌规划 (28)第九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9)第六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31)第一节土地资源 (31)第二节海洋资源 (32)第三节水资源 (32)第四节能源 (33)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3)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4)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35)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36)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36)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37)第七节环卫设施规划 (38)第八节环境保护规划 (38)第八章城市防灾减灾系统规划 (40)第一节防洪工程规划 (40)第二节防风暴潮工程规划 (40)第三节消防工程规划 (41)第四节抗震系统规划 (41)第五节城市防空系统规划 (42)第六节防灾救护与生命线系统规划 (42)第九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43)第一节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43)第二节基础设施规划 (44)第十章建设控制规划 (46)第一节城市规划区建设分区与管制 (46)第二节城市用地的控制 (47)第三节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 (48)第四节城市五线的控制 (50)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52)第一节目标与规模 (52)第二节近期建设重点 (52)第十二章远景规划 (54)第十三章规划实施建议 (55)第十四章附则 (55)附表1:现状用地统计表 (56)附表2: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57)附表3:远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58)附表4:城市主要道路一览表 (59)附表5:规划社会停车场一览表 (60)附表6:配建停车场(库)标准表 (61)附表7:城区加油站一览表 (62)附表8:规划小学一览表 (63)附表9:建设用地适建性一览表 (64)附表10:近期建设项目库 (65)附录1:本规划文本用词说明 (71)附录2:图纸目录 (72)附录3:编制单位及参加人员名单 (73)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胶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胶州市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编制本规划。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解读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更好的发挥道路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思路,积极推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市规划局迅速展开了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修编工作。

目前,《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编制完成。

《规划》分为12个章节、两万余字,涵盖了远期交通规模预测、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对外交通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物流货运系统规划、停放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系统规划等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未来青岛的立体交通框架。

该《规划》由青岛市规划局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编制,由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和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接编制。

构建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重点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面积1408平方公里;对外交通部分兼顾市域,面积10654平方公里。

据了解,规划专家通过建立青岛市交通预测模型,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得到以下预测结果:2020年,居民一日出行总量由现在776万人次/日增加到1276万人次/日;机动车发展规模由现在52.3万辆增加到120万辆左右,千人拥有率由149辆增加到220-280辆;公交出行比重由现在21.5%提高到35%左右,其他机动化出行由现在31%提高到41%左右;公交车辆由现在5030标台增加到12000-13000标台;前湾港疏港交通由现在约4万标准货车/日增加到10-12万标准货车/日。

规划提出了未来交通体系发展总目标:营造一个与城市性质和职能相匹配的、相协调的,以人性化、生态化、集约化为特征的安全、清洁、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发展模式上,将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非机动化交通得到提倡、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

规划提出了构建“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环保”的交通服务体系的目标。

胶州西南新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胶州西南新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胶州西南新城规划方案简介胶州市是山东省靠海的一座城市,因其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胶州湾之畔而得名。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胶州市开始拓展新城区。

其中,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已经在近年来得到了充分的讨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的起始点在李村镇,结束点在湘潭街道,总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时间为10年。

该规划方案主要涵盖了城市住宅、商业、公共服务和交通等方面,旨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生态化特色的宜居新城。

规划原则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2.宜居性原则:强调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3.合理性原则:精细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路网设计;4.可持续性原则:确保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规划内容城市住宅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将建设不同类型的住宅区域,包括高层公寓、别墅和联排别墅。

其中,高层公寓占地约10平方公里,可容纳20万人,在空间利用和人口压力方面有巨大优势。

别墅和联排别墅将占地约5平方公里,以生态环境为主题,打造宜居、宁静的居住社区。

规划方案将会使住宅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舒适的生活氛围。

商业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设计了五个商业区域,包括商业中心、专业市场、社区商业、超市和特色街区。

商业中心占地2平方公里,将成为以购物、餐饮、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域。

同时,专业市场主要分为家居建材、服装、家电、汽配等几个板块,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购物的服务。

社区商业、超市和特色街区将为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公共服务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设立了多项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医院、文化中心、博物馆等。

同样,规划中也将打造公园、绿带、广场等共享空间,增强市民的社交交流能力,共同塑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社区形态。

交通为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胶州市西南新城规划方案规划了多种交通方式,包括地铁、快速公交、出租车、轮渡等。

208.胶州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208.胶州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胶州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刘华彬,雷静摘要:胶州市老城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公共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

缺乏对城市整体空间秩序控制指导的局部改造行为并未能有效改善老城区整体人居环境品质。

本文系统梳理了胶州老城区的城市特征以及功能布局、交通系统、公共空间、文化脉络、市政设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综合更新改造策略和近期行动计划,并提出探索适应胶州城市更新管理的制度建议。

关键词:城市更新,老城区,胶州。

1引言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其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1研究背景全国的城镇化全面进入转型发展阶段,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城镇化质量提升转变。

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对城乡规划发展理念、发展重点、发展模式提出新要求。

城市工作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00年新城区建设以来,胶州城市发展迅速,整体城市面貌和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同时,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积累的矛盾也逐渐显现,老城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不足等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胶州市政府对老城区发展的关注度和居民的需求日益增长,胶州市各部门在市政管网、交通治理、城区河道整治、滨河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对老城区进行了更新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局部的更新改造及建设工作并未能有效地提高老城区整体城市的品质,老城区城市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

胶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板】

胶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板】

胶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胶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二〇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市域概况 (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5)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9)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7)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7)第二节规划原则 (17)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8)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20)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23)第一节调整原则 (23)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8)第四章农用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30)第一节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30)第二节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1)第三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 (34)第四节提高耕地质量 (35)第五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 (36)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38)第一节建设用地调控的目标 (38)第二节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38)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40)第四节整合农村建设用地 (42)第五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第六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46)第七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47)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 (51)第一节土地综合整治原则 (51)第二节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52)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53)第四节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 (54)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57)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57)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58)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58)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59)第五节独立工矿区 (60)第六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60)第七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61)第八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62)第八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63)第一节土地利用方向和重点 (63)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分解 (64)第三节镇级土地利用调控措施 (65)第九章土地生态与环境保护 (66)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目标、任务 (66)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67)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3)第一节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 (73)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74)第三节增强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76)第四节强化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能力 (77)第五节推进规划的社会监管和公众参与制度 (78)附表 (80)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空间布局,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青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控制,结合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对《胶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修订,编制《胶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胶州三定方案

胶州三定方案
2.空间布局规划
-空间结构:形成“一心、两带、三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以中心城区为主体,构建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两带”:依托海岸线和交通干线,打造两条产业发展带。
“三片”:分为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部生态休闲区。
-用地规划:按照紧凑城市理念,优化居住、产业、公共设施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功能定位:发挥胶州市在区域交通、商贸、物流、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城市功能体系。
2.空间布局
(1)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一心、两轴、三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心”:以胶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城市功能中心。
“两轴”:沿胶州湾发展轴和胶济发展轴,形成产业发展和城市拓展的主轴线。
3.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宜居环境。
4.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三、规划内容
1.发展战略定位
-城市定位: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生态文化名城。
-产业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功能定位:发挥交通枢纽、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功能,建设服务高效、功能完善的城市体系。
胶州三定方案
第1篇
胶州三定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胶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胶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目标
1.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发挥胶州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第2篇
胶州三定方案
一、前言
胶州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胶州市的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胶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胶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四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18)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8)第一节用地布局结构 (18)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19)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0)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2)第五节居住用地规划 (27)第六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28)第七节生态及绿地系统规划 (29)第八节景观风貌规划 (31)第九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33)第六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34)第一节土地资源 (34)第二节海洋资源 (35)第三节水资源 (35)第四节能源 (36)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7)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7)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8)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38)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39)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39)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40)第七节环卫设施规划 (41)第八节环境保护规划 (41)第八章城市防灾减灾系统规划 (43)第一节防洪工程规划 (43)第二节防风暴潮工程规划 (43)第三节消防工程规划 (44)第四节抗震系统规划 (44)第五节城市防空系统规划 (45)第六节防灾救护与生命线系统规划 (45)第九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46)第一节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46)第二节基础设施规划 (48)第十章建设控制规划 (49)第一节城市规划区建设分区与管制 (49)第二节城市用地的控制 (51)第三节城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 (51)第四节城市五线的控制 (53)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55)第一节目标与规模 (55)第二节近期建设重点 (56)第十二章远景规划 (57)第十三章规划实施建议 (58)第十四章附则 (58)附表 1:现状用地统计表 (59)附表 2: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60)附表 3:远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61)附表 4:城市主要道路一览表 (62)附表 5:规划社会停车场一览表 (64)附表 6:配建停车场(库)标准表 (65)附表 7:城区加油站一览表 (66)附表 8:规划小学一览表 (67)附表 9:建设用地适建性一览表 (68)附表 10:近期建设项目库 (70)附录 1:本规划文本用词说明 (80)附录 2:图纸目录 (81)附录 3:编制单位及参加人员名单 (82)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适应胶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胶州市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编制本规划。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5•【字号】鲁政字〔2023〕204号•【施行日期】2023.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鲁政字〔2023〕20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年11月5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山东省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统筹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兼顾邮政与管道设施。

一、总体要求(一)规划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通道集约、线网优化、枢纽互联,构建能力充分、覆盖广泛、结构合理、便捷顺畅、衔接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当好开路先锋。

胶州湾产业新区区域交通通道规模

胶州湾产业新区区域交通通道规模

j Leabharlann 瓣 胶 州湾产 业新 区区域 交通通道规模
◎王 宗 军
城 )、红岛、黄 岛等重要 空间紧密 因素之 间的 回归 方程 ,利 用所 建立
的 回 归方程 ,通过 对主 要 影 响因素
随 着我 国城 市经 济 的发展 ,
需 求与 交通供 给之 间的 矛盾 日趋 尖 锐 。与此 同时 ,我 国许 多 大城 市的
还要 引 入反 映交 通 区特性 对 出行 产 车道 数 、车 道 宽度 、 自行 车影 响及 生 ( 引) 响的交 通 区特 性 系数 。 吸 影 综 上所述 ,交通 区 出行 产 生量
可用 下面 公式进 行 预测 :
=P xK 挺 盘 ) 错 , 生, 生 x 矬 产
间、 区域 之 间的联 系 ,如 何从 城 市 排 区域 交 通 设 施 ,本 次 研 究 将 2 4 线性 。小 区居 民 出行产 生 的影 响 因 0
区域联 系的 角度研 究 道路 网规 模 、 小 国道 以东 至沿 湾 岸线 区域 作 为研 究 素 有 : 区人 口、 小 区面 积 、就 业
采 取 的技 术措 施
上 设 计 了薄弱 点 ,在 上 提 时容 易断 成 功 。 钻 具 、 安 全 接 头 、 倒 扣 接 头 以及 下 部 的 中6 钻 杆 、 0 3 冲 8
l 钻 具组 合 :钻 具+ 接 + 、 安 正 开 。即使 在倒 扣 最不 理想 状 态下 ,
扣 防锁紧 接头 + 9 套 管 + 5 管 ①3 在 ①9 套 管 内仍 然 可 以进 行 打 管 、密封 胶 塞全 部起 出,筛 管井 段 5 中9 筛 8 5 4 m 9 盲 管 lm 单 牙轮 钻 头 0+ 5 O+ 捞 ,这 对 以后 的打捞 工 艺不会 造 成 l 1 ~ 1 5 m 准 油 层 ,该 井 筛 管 42 4 0对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调查报告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做好城区道路交通及管理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市城区道路交通仍然存在着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在个别路段、重点区域、特殊时间内拥堵现象尤为突出。

为此,市政协以“城区交通拥堵”为题进行调研。

调研采取了发放问卷、走访、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 相继对5个相关的市直单位(市规划局、建设局、公安局、交通局、城管局)、2个运输企业(市公交公司、中达运输出租公司)、168名市直政协委员和150名出租车司机及公交车司机进行调研,了解到我市目前城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城区道路交通现状(一)城区交通现状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交通管理、建设及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截至2007年底,全市驾驶人保有量106629人,较上一年度增加7722人;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57010台,较上一年度增加8730台,现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4%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见附表1、2)。

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速度较快,使城市居民交通出行需求、出行时空分布以及方式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现。

目前城区大部分道路交通总体上处于饱和状态。

市区内部分路段狭窄,人、车流量大,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胶州路:其设计最高通行能力为963辆/h,根据调查现在胶州路通行量为1221辆/h,超过其最大承载力。

(二)城区道路现状我市近几年针对城区道路的建设整治,相继实施了“八路四管网两河道”工程和“七路三节点”工程,城区道路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市民出行方便。

目前我市城区道路主要是由“三纵”、“四横”为主干路,“九纵”、“十二横”为次干路组成(见表),基本覆盖了城区全部范围,城区道路共计47条,道路总面积341万平方米,总长度170.2公里,其中路面宽度在20米以下的有33条。

胶州市李哥庄城市规划

胶州市李哥庄城市规划

片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实施标准化生
产、规模化经营;
(2)与现代农业名企合作:引进正大农 业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优 质农产品加工,打造青岛地区最安全的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空港配套 区
产业提升 区
高端商务 区
生态旅游区
05 保障机制
01 机遇与挑战
布局规划
02 目标定位
03 规划布局
5.生态旅游区
2.生态优势
拥有大沽河、桃源河、小辛河,三河环绕,水 体丰沛;湿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3.产业优势
开放程度较高,二三产业起步较早,形成了较完 备的产业体系。在71亿GDP中,三次产业比重 为4.9:68.1: 27,二产基础较好,开放程度较高, 荣获全国出口创汇十强乡镇、全国综合经济实力 百强镇、山东省出口创汇状元镇、山东省明星乡 镇、青岛市对外开放先进单位、青岛市经济强镇、
二、目标定位
规划理念 产业定位
01 机遇与挑战
02 目标定位
03 规划布局
04 推进时序
05 保障机制
着眼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和社会保障,推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实 施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分享小城市建设发展成果。
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推进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加强与胶 东国际机场、大沽河整治、红岛经济区的对接融合,抢抓青岛市区划调整机遇,高 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释放李哥庄镇的区位、交通、产业、生态、资源优势。
4 面临挑战
01 机遇与挑战
02 目标定位
03 规划布局
04 推进时序
05 保障机制
综合考虑,李哥庄在ຫໍສະໝຸດ 通、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尤其是大沽河治理、胶东国际机场、红岛经 济区对李哥庄长远发展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且又恰逢青岛市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大好时机,发展潜力巨大。

胶州地铁规划

胶州地铁规划

胶州地铁规划
胶州地铁规划是指对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进行地铁线路规划的项目。

胶州地铁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环境而进行的重要工程。

胶州地铁规划主要包括线路规划、站点规划、车辆配置、施工计划等几个方面。

首先,胶州地铁规划需要确定地铁线路的走向。

胶州市位于青岛市西部,规划的地铁线路可以与青岛市的地铁线路相连,形成一个地铁网络。

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求,地铁线路的走向应该覆盖胶州市的主要行政区、商业区、居住区等重要区域,并与青岛市的地铁线路相连接,方便胶州市居民到青岛市的其他区域出行。

其次,胶州地铁规划需要确定站点的设置。

根据胶州市的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地铁站点应该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区域、交通集散点等重要位置。

站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合理,便于乘客出行。

另外,站点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需求,方便市民乘坐地铁抵达目的地。

第三,胶州地铁规划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配置。

地铁线路的规划需要根据预计的客流量来确定需要配置多少辆地铁车辆。

车辆的配置应该考虑到车辆的运行效率、乘客的舒适度等因素。

同时,需要确定车辆的类型、规格等细节,以保证车辆能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最后,胶州地铁规划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需要考虑到胶州市的城市规划、交通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和时间,以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总之,胶州地铁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市民出行环境而进行的重要工程。

通过合理的线路规划、站点规划、车辆配置、施工计划等措施,可以为胶州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胶州东段改造规划方案 (2)

胶州东段改造规划方案 (2)

胶州东段改造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胶州市不断向东扩张。

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与商业发展需求,胶州市计划对胶州市东段进行改造,以增加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商业活力。

目标本次胶州市东段改造的目标是,在不影响原有居民的情况下,增加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商业发展。

具体目标为:•增加居住用地,以承载更多居民•引入新的商业业态,以增加该地区的商业活力•改善道路和交通状况,以方便居民和商家的出行•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方案1. 增加居住用地胶州市东段改造计划将在原有的居民区周围增设新的住宅区,以承载更多的居民。

新住宅区将按照高层建筑模式来建造,以节约用地,并保留部分绿地和公共活动区域。

同时在新住宅区分配足够的社区设施,如学校、医院和商店等,方便居民享受生活。

2. 引入新的商业业态胶州市东段改造计划将在新住宅区和原有商业区周围引入新的商业业态,如咖啡店、书店、健身房等,以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到该地区经营,将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

3. 改善道路和交通状况胶州市东段改造计划将对道路和交通状况进行优化,以方便居民和商家的出行。

具体措施包括:•扩建道路和交通枢纽,以缓解交通压力•新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方便居民骑车和步行•引入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如有轨电车和公交车,以提高交通效率4. 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胶州市东段改造计划将重视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保留原有的绿地和树木,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墓葬和纪念碑•加强垃圾分类和城市管理,以提高城市整洁度结论胶州市东段改造规划方案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商业服务,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本规划方案的实施将极大促进胶州市东段的城市化进程,并向全国其它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州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年)目录第一章胶州市概况第一节国民经济及城市发展概况第二节城市路网概况第二章胶州市交通发展战略第一节胶州市交通发展的需求预测第二节胶州市的交通发展目标第三节胶州市的交通发展战略第三章胶州市交通规划范围及期限第一节胶州市交通规划范围第二节胶州市交通规划期限第四章胶州市区域内路网规划第一节胶州市乡镇间的路网规划第二节胶州市市区内交通网规划第五章胶州市客运站交通规划第一节胶州市公路客运枢纽规划第二节胶州市铁路客运枢纽规划第六章胶州市交通管理规划及保障措施第一节胶州市交通管理规划第二节胶州市关于交通的相关保障措施第七章附录第一章胶州市概况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因东南临胶州湾,以胶水而得名。

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地区第一个撤县设市。

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辖1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110万人,常住人口79万人,城区人口超过45万人。

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秧歌之乡等荣誉称号。

胶州地处胶州湾腹地最深、最开阔的位置,济青、青兰、环胶州湾、同三四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四条铁路贯穿境内,是内陆各省进出青岛、烟台、威海和通往青岛港、黄岛前湾港的重要门户。

从半岛区域看,在东西走廊上,“三线两站”构筑起独特的区域价值。

三线,即山东半岛“一体”发展的三条黄金通道,济青、青兰高速以及胶济铁路,胶州均处于咽喉位置。

两站,即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以及胶济客运专线胶州市站。

总投资7.1亿元的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是中国铁道部在全国设立的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胶济客运专线胶州市站是青岛。

第一节胶州市国民经济及城市发展概况一、区域概况胶州市属青岛市辖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北岸,东经为119°37′-120°12′,北纬为36°00′-36°30′。

市域东南隅胶州湾与青岛市区相望,东南海岸线长25.5公里。

全市东西横距51公里,南北纵距54.3公里,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

胶州市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2009年底总人口78.5258万人,总户数为23.8718户,农业人口49.8454万人,城市人口28.6804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6.52%。

胶州市是青岛市次级中心城市,处于山东省环胶州湾经济开放地带的前沿,南至青岛前湾港48公里,东距流亭国际机场35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全方位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

“十一五”期间被青岛市规划为划区的县级市。

胶州市地处胶东半岛与山东内陆的过渡地带,东邻即墨市、城阳区,西靠诸城市、高密市,南接胶南市,北连平度市。

扼东西交通之咽喉,交通地位十分重要,现状交通较发达。

胶济铁路与胶黄铁路在市区东部交汇,胶新铁路以胶州为起点,从市区西侧穿过,同三高速、济青高速、环胶州湾高速分别从市区西侧、北部、东南部穿过,在胶州、龙山、马店、营海留有出口,另有国道204、省道217、219、325公路等主要干线经过。

二、县域经济发展概况胶州市现有人口78.5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9.85万人,2000至2006年,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9%,其中农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36%。

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44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1元。

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9.8%。

胶州市的国民经济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形成了由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矿产等42个主要行业和门类构成的工业生产体系。

“九五”胶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6.3%;“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124.9亿元增长至2006年的348.5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3%;“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124.9亿元增长至2006年的348.59亿元,年均增长17.8%。

十年来平均增长率为18.7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

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15亿元,年均增长20%,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达到30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从1985年至2006年间年均增长22.66%,2000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21.25%,2005年至2006年间增长17.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5年至2006年间年均增长21.78%,2000年至2006年间年均增长20.58%,2005年至2006年间年均增长15.8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85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12.23%,2000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4.37%,2005年至2006年增长7.39%;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85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26.96%,2000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26.07%,2005年至2006年增长22.87%;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85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25.54%,2000年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20.23%,2005年至2006年增长16.34%。

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34.9:39.8:25.3调整至2006年的7.3:58.6:34.1。

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增长趋缓;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增长迅猛。

“十一五”期间,随着胶州市城镇体系规划“一城四区两翼”的发展,二、三产业占本市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

三、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概况“十一五”期间,胶州市区域经济的大制造、大物流、大商贸三大产业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半岛枢纽、制造基地、物流中心、千年商埠功能更加突出,综合竞争力和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全面实现“3211”目标和“人人有保障、户户都安居、村村有积累、镇镇都富裕、城乡均发展、全市建小康”的目标。

建成城、湖相依的生态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和适宜人居和创业的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和国内重点中心城市大青岛的西部新城区。

“3211”发展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1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胶州市的城镇发展目标是以功能化、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立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重点地段的更新整治,推动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城市市政规划布局提出“一城四区两翼”的概念,一城即中心城区,四区分别东部工业园区、南部新区、西部商贸区、北部物流区,两翼即胶州东北部的李哥庄镇和西南部的铺集、张应、里岔镇。

1、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范围界定:东起海尔大道,西至西外环路,南起香港路,北至北外环路,面积约92km2。

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胶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

胶州城市生活主导区、城市功能主体区。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28.3万人,近期人口规模30万人,中期人口规模40万人,远期适宜人口规模50万人。

2、东部工业区该区位于大沽河和海尔大道之间、兰州路以南、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北,为胶州湾城市产业带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胶州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区。

建成以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导,辅之以应用型科研产业,集居住、办公、休闲、娱乐和城市服务业于一体的工业新区,把东湖新区建成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新城区。

3、南部新区该区位于香港路以南,南外环路以北,胶黄铁路以西,新西外环以东。

包括国际社区和科研教育区,形成以居住为主导,辅以商务办公、教育、会议、休闲娱乐的国际人文社区。

4、西部商贸区该区东起西外环路、南到南外环路、西至胶西镇区、北到济州路。

依托同三高速等交通优势,发展商贸、批发、仓储及相关产业,建设成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

进一步完善区内南方家园建材装饰商城、皮革城、胶州湾综合批发市场等的基础设施。

把胶州商城一并列入西部商贸区规划,共同建设青岛地区重要的生产资料集散中心。

5、北部物流区该区东起广州路、西至胶北镇区、同三高速一线,南起北外环路,北到胶北镇区。

依托胶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及其相关产业,重点发展二次分拨或包装,以远距离铁路运输为主导,建成集工业生产、仓储、多式联运、加工配送、商品批发、展览展示、电子商务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目前,中储物流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将极大的带动该区域的发展。

6、东北翼即李哥庄镇。

该镇是全国出口创汇十强镇、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又是青岛市级重点小城镇。

外向型经济有较强的优势,是我市连接东部城阳乃至青岛市区的重要枢纽。

7、西南翼以铺集镇、张应镇、里岔镇为中心。

其中铺集是市域西南部重要城镇,也是胶州、高密、诸城交界地带的中心城镇和休闲旅游特色镇;张应镇工业发展比较快,是加工业带动的小城镇;里岔由于青兰高速设有出口,发展潜力大。

这三个镇发展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打造西南翼。

胶州市胶州湾产业发展带和青岛--红岛--黄岛的“三点布局、一线展开”发展框架的布局核心交集点上,济青经济发展轴和沿海经济发展轴双重作用于胶州,区位优势突出。

第二节胶州市城市路网概况胶州市是山东半岛与内陆连通的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是胶州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

距青岛港、青岛前湾港、青岛国际机场均只有30分钟的车程,胶(州)济(南)铁路、胶(州)黄(岛)铁路以及胶(州)新(沂)铁路横贯境内。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00多公里,拥有济青高速、环胶州湾高速、同三高速、济青复线4条高速公路计95.8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8条计306.7公里,县乡道33条计391.5公里,“村村通”公路165条计627.65公里。

在2003年规划建设南外环路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于2004年建设“一环四线”道路工程,环线工程于06年底竣工通车。

新外环线使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达到230平方公里,同时使胶州市境内5条省道、1条国道和4条高速公路实现了有效连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支撑,以新外环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依托,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全市拥有各类运输车辆11000多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特、专型车辆齐备,车辆类型结构优化合理,运力充足的交通运输市场,年货运量达2300万吨,年客运量达3000万人次。

班车客运企业5家,经营线路80条,班车360辆;公交车辆400部,营运线路19条,线路总长度270.8公里,客运总量达418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