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参观讲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嵩阳书院的讲解员秦政。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它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文物瞻丰,名扬古今,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实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
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亦称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的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
现在的嵩阳书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复后的建筑主体原貌,占地近1万平方米、分五进院落,共有古建筑106间。十几年来,由于当地文物部门的重视,对一些房屋和文物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得这座古老书院重新以蓬勃的生机出现在游客面前
首先在我们眼前的是仪门,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说孔子的品质和学识象大山一样足以让后人敬仰。因书院除具有讲学的主要功能外,还有藏书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这里设置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礼。
进入嵩阳书院,现在我要向大家隆重推出嵩阳书院三宝之一的大唐碑。整个嵩阳书院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块石碑却是国家级的文物,同时,它也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古碑。石碑的正式名字叫“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碑文记载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游览嵩山,身患疾病。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他献上了一颗九转金丹,治好了皇帝的病,李隆基随下令为孙太冲立石碑进行表彰。碑文为李隆基的幸臣李林甫所写,石碑上的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所书。在石碑的背面,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字体,都是各个时期的游人来此旅游时留下的题记。
整个石碑不仅在书法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从石碑的造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唐代建筑大气、雄伟、壮观的风格。下面的碑基雕刻有很多精美的造像,雄厚稳重,更衬托出碑身的挺拔流畅;上面的碑帽端庄飘逸,尤显整体的灵动和浑厚。说到碑帽,我想问一下大家,在当时没有起重机械的情况下,仅凭人力,是怎样把这么硕大的碑帽带上去的呢?据说当时就因为这个难题无法解决,连续耽误工期,致使连着杀了三个县令和六名监工。后来,负责监工的大臣实在无奈,就对所有工匠说:我又向皇上争取了一百天时间,咱们就一百天的活头了,到时候所有人都陪着我一起死吧!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的悲从心生,顿时工地上嚎啕一片。
就在大家都只顾痛哭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身背木工工具,笑眯眯地来到工地,对领工师傅说:“师傅,念我年迈可怜,给份活干干,以便混口饭吃。”领工师傅心善呀,对老头说:“大爷,我们都是快要死的人了,不必要连累你老人家,您还是赶紧别处发财吧!”想把老人劝走。可是老头挺拗,说道:“什么死死活活的,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怕那个?什么时间黄土埋到了脖子,我不就省心了?!”说罢扬长而去。一句话提醒梦中人,领工师傅突然悟出了道理:是呀,用黄土把石碑围起来,从石碑的脖子处向下做一道斜坡,不就可以把碑帽拉到石碑上面了吗?就这样完成了这个课题,石碑的帽子终于戴了上去。后来,人们都说那个老头就是鲁班,为救一帮工匠的性命化身来点化他们的。
整个嵩阳书院的建筑都属于灰筒瓦覆盖、硬山卷棚式建筑,代表着儒家主张朴素、中庸、平和的思想理念。大门上“嵩阳书院”四字是由登封著名书法家宋书范先生仿照苏东坡字体所写。门两侧柱子上有副对联为乾隆皇帝御笔:“近四旁为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笔色彩。
过了大门,我接着要给大家推出嵩阳书院的第二宝:汉封将军柏。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和二将军的两棵柏树。那么请大家分辨一下:哪个是大将军,哪个是二将军呢?看来大家都弄错了,小一些的是大将军,大的反倒是二将军。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览嵩山,当时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他偶然遇到了我们面前的这棵大树,惊为异种,叹为观止。由于游兴正浓,就信口封它为“大将军”。谁知道又往前行不久就发现了我们对面的那棵柏树,汉武帝踌躇半天,由于皇帝金口玉言,只好按照先入为主的方法,封其为“二将军”。谁知道没走多远,又发现了第三棵树,比前面两棵更大!汉武帝无奈自嘲地说:“再大你也只能当三将军了!”汉武帝走后,三个将军就有反映了,三将军首先表示气愤:我身为最大的柏树,现在屈居于它们之下,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结果一气之下,呜呼哀哉,死了。其实呀,是明朝末年那场大火把三将军给烧死了。二将军气性相对小一些,只是把自己的肚皮给气炸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树干中间有个树洞,以前夏季有人常常钻进里面下棋乘凉。大将军有自知之明,俺不入二将军粗,没有三将军壮,现在被封为大将军,羞愧难当,耷拉下去脑袋,天长日久,树干也歪倒在墙头上了。
这只不过是一个传说故事,不过也可以说明这两棵树有着很长的树龄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至少在2000年前汉武帝见到它们时,已经是很大的树了,那么到现在,它们高寿几何呢?根据现在科学的测定,二将军至少有4500年的树龄了,应该是原始森林的遗物。所以我们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以肯定地说,这两棵树应该是全国最大的柏树了。当年胡耀邦同志来此旅游,听说了汉武帝错封将军柏的故事,想起文革中许多的冤假错案,于是提议把二将军称做“元帅柏”。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先圣殿。先圣殿是嵩阳书院祭祀孔子的场所,又叫先师祠。面阔三间,建于一米多的基台之上。殿中根据画圣吴道子所绘制的孔子画像而塑造了高2.21米孔子行教立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造和开拓者。他把毕生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教育事业上,编《诗》、《书》;删《春秋》,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编辑事业的开山祖师,儒家思想传播的第一人。一生共有门徒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击)、御(骑马)、书(书法)、数(数学),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主张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的。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讲堂。清朝时期,为纪念北宋名儒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河南学道林尧英把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所修。前面有修竹丛生,为书院平增了许多幽雅的气氛。月台上并列着四块石碑,叫“四箴碑”。箴,即箴言,也就类似于今天我们说的座右铭。内容就是孔子所提倡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是古代读书人所要遵循的道德操守,可以说是以前人们所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
过了讲堂,我们前面这个池子叫泮池。比较通俗的说法,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常在泮水边读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以表示不忘先师的意思。古代嵩阳书院凡考中秀才,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仪式,表示不忘先师的教导,继承先师的博学,要效法先师品德,安邦治国。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的文化理论,那么可以说,她是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并极力推动其发展而成的。在孔子之前,中国的先民就在嵩山地区这块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道统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些为创造、发展、继承中国远古文明的先驱者所建造的。
来到殿内,大家看到的是三尊石膏塑造的艺术像,他们分别是:帝尧、大禹、周公,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嵩山地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记载和动人的民间传说。
下面我们来到的地点为藏书楼,它嵩阳书院的最后一层建筑,清朝王日藻捐俸银所建。历史上藏书很多,北宋太宗皇帝曾御赐书院九经藏于楼中,可惜毁于明末大火。现在里面藏有古代书籍8部57册以及部分珍贵刻版,再现了藏书楼的历史原貌。
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嵩阳书院的第三件宝贝:武则天除罪金简。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她执政期间,曾八次到嵩山,并一改其他皇帝到泰山封禅的传统,开创了嵩山封禅的先例。为纪念她封嵩山登中岳,把当时的嵩阳县改名为登封县。公元700年,武则天派使臣胡超,将她祈告上天的一封金简(即金子制作的书信)投放在嵩山主峰峻极峰上。1982年,金简被当地的一位采药老农发现,后献给国家。
金简长37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上刻63个字。大意是说,祈求上天地府宽恕武则天的一切过失,保佑大周江山永固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上面很多文字都是武则天时期她自己创造的字。咱们知道,武则天有创造文字的爱好,连她自己的名字“曌”就是出自她的发明。武则天政权倒台以后,由于政治原因,和她有关的实物资料大部分都被销毁,历史上也很少真实可信的记载。所以,这块金简对于研究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事件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