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先秦诸子选读》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著作的经典读物,其中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个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学习的必修课。
下面是《先秦诸子选读》中必背的篇目。
1.《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目。
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仁爱”、“诚信”等重要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所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共有八十一章,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篇目。
该书提出了“道”和“德”的重要观念,“道”是超然物界的存在,而“德”则是人类行为的规范。
书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主要涉及到人性、政治和道德等方面,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
它强调了人的天性和人类之间的道德关系,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手段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韩非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主要论述的是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如何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平衡。
该书分为五十四篇,包含了许多精辟的例证和道德观点,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所著的一部思想著作,共分为八十篇,主要讨论了国家治理和政治策略的问题,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书强调了以法治国和法律的严格执行来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提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统一和合作。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共分为三十篇,主要讨论了人类之间的爱和亲情等问题。
书中提倡了兼爱、非攻、节用等一系列墨家的主张,成为了墨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代表。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作者为鬼谷子,共有六篇,主要探讨了未来的预测、处世之道等问题。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原文与译文译文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评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评析】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无”.【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9【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10【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Removed_先秦诸子选读 必背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六、有教无类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人和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先秦诸子选读》课件
决问题
03
PPT课件制作要点
章节副标题
内容选择与组织
内容要符合主题和目标受众 内容要有价值和意义,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或启示 内容要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易于理解和记忆 内容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风格与排版设计
风格:统一、简约、清晰 字体:选择易读、易识别的字体 字号:根据内容层级,合理设置字号大小 颜色:选择对比度适中、易于辨识的颜色
测试PPT课件的播 放效果和兼容性
准备PPT课件的演 示和讲解
制定PPT课件的维 护和更新计划
确定PPT课件的主 题和结构
设计PPT课件的版 式和布局
制作PPT课件的动 画和特效
修改和完善PPT课 件的内容和设计
制定PPT课件的推 广和宣传计划
分工合作与团队配合
明确分工: 根据团队成 员的能力和 特长,明确 各自的职责
更新和补充
注重互动性: 增加互动环节, 如提问、讨论、 案例分析等,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
度
优化课件设计: 采用简洁明了的 排版和配色,提 高课件的视觉效
果和易读性
反馈与改进: 收集学生的反 馈意见,针对 存在的问题进 行改进和完善, 提高课件的质
量和效果
及时反馈与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反馈:在制 作过程中,及时 向团队成员或指 导老师寻求反馈, 以便及时调整和 改进。
案例:通过具体案例 来阐述儒家思想在现 实生活中的运用和实 践
分析:对儒家思想进 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探究其对于现代社会 的价值和意义
PPT设计:介绍如 何制作一份关于儒 家思想的PPT,包 括内容选择、排版、 配色等方面
案例分析:墨家思想PPT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的魅力
思想魅力 文学魅力 人格魅力
文学魅力
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阶段
❖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 语》、《老子》和《墨子》。多为语录体,语 言简朴、警策。
❖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 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 渡。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 动。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 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 《书》《诗》《礼》《乐》《春秋》。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主张“仁爱”“有为”“德治”。
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概说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教派
儒家: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创始人孔子、孟子。 主张积极入世。
释家:印度传入,主张因果报应修行来世。 道家:本土宗教,创始人老子、庄子;以出世
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消极出世。
“十家九流”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
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 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 小说。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 中讲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 《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
❖ 《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表现出法 家的严峻峭拔。
❖ 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
共同特点。
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 十步笑百步”,《庄子》中的“庖丁解牛”, “运斤成风”,至今仍为人引用。有些寓言往 往能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人物,突出他的性 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描绘人物的手法 ,对后代散文以至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先秦诸子选读ppt课件
庄子简介
01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
02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思想。
03
庄子的主要思想包括齐物论、逍遥游、养生主等,主张齐物我、齐是 非、齐生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
04
庄子的著作《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 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文化产生 怀疑和反思,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
本次选读的目的与内容概述
目的
通过对先秦诸子的选读,了解其思想内涵和特点,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 影响,提高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内容概述
本次选读将选取几位重要的先秦诸子,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对其 思想和著作进行介绍和解读,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 人。
孟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人性本善、仁政、 民本等,主张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 推行仁政,强调民本思想。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的著作《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 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01
02
03
04
《庄子·逍遥游》
阐述自由的精神境界,强调摆 脱世俗束缚和追求内心自由的
思想。
《庄子·齐物论》
论述万物齐一的观点,强调平 等和包容的思想。
《庄子·养生主》
阐述养生之道,强调顺应自然 和保全天性的思想。
《庄子·人间世》
论述处世之道,强调虚己顺势 和韬光养晦的策略。
高中语文-6-1-兼爱-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国家与国家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与卿大夫互相夺取 食邑,人与人互相残害,君对臣不仁爱而臣对君不忠诚, 父对子不慈爱而子对父不孝敬,兄弟之间不和睦不协调, 天下力量大的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抢夺人少的,富有的 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瞧不起地位低的,不诚实的欺骗敦 厚的。墨子下结论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意思是说,天下所有的 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 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3.一词多义
必兴天下之利(利益,好处) 何以利吾国(对……有利) 利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快)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仅,只) 而吾以捕蛇独存(独自) 独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单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爱今齐诸国侯虽独褊知小爱,.其吾国何(爱.爱一) 牛(吝惜,舍不得)
【解析】 孙良淳并未让兵士逃生。 【答案】 D
1.学习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基 础知识。
2.了解墨子对人世间种种祸害、篡夺、仇怨、憎恨产 生的原因的思考,以及对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的思考。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 会的意义。
1.读准字音 牂.(zāng)羊 期.(jī)年 教驯.(xùn) 黧.(lí)黑 2.掌握通假 贵必敖.贱(敖通“傲”)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通“已”)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苟君说.之(说通“悦”)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教驯.其臣(驯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萃”)
非是 且以 夫仁 知者 不非 知之 Nhomakorabea非(责之难竟,(责不怪对)) 是非坎井之蛙与(不是)
4.词类活用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鼓:为动用法,为……击鼓, 进:使动用法,使……前进) 越王击金而退.之(退:使动用法,使……退) 5.特殊句式 此何难之有焉(宾语前置,有何难)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第一单元:孔子—论语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聪明)也。
”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子曰:“过(过:名→动,犯错误)而(转折)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谓:表判断)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4子曰:“躬自厚(厚:形容词→动,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则远(形容词→动,远离) 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 怨矣!”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通毋,不要)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形容词→动, 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
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快速完成)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
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7子曰:“岁寒,然后(这样以后)知松柏之后彫diao(通凋)也。
”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动词,停止)昼夜!”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饭(名→动,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 我如浮云。
”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4、见义不为,无勇也。
1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0、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21、今有人日其攮邻之鸡者。
2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23、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24、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25、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6、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27、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28、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0、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4、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3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36、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3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8、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9、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40、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41、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案标题: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先秦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
2.掌握先秦诸子的核心思想和哲学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先秦诸子思想的概述2.《论语》选读3.《道德经》选读4.《墨子》选读5.《荀子》选读6.《韩非子》选读教学步骤:第一课:先秦诸子思想的概述1.引入:介绍先秦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环境。
2.讲解:简要介绍先秦诸子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不同思想家的观点和影响。
第二课:《论语》选读1.导入:回顾先秦诸子思想的概述。
2.讲解:介绍《论语》的作者、内容和主要思想。
3.阅读:学生阅读《论语》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教育意义。
第三课:《道德经》选读1.导入:回顾《论语》的主要思想。
2.讲解:介绍《道德经》的作者、内容和核心思想。
3.阅读:学生阅读《道德经》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道德观点和哲学思考。
第四课:《墨子》选读1.导入:回顾《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2.讲解:介绍《墨子》的作者、内容和主要观点。
3.阅读:学生阅读《墨子》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兼爱观念和科技思想。
第五课:《荀子》选读1.导入:回顾《墨子》的主要观点。
2.讲解:介绍《荀子》的作者、内容和核心观点。
3.阅读:学生阅读《荀子》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人性观点和政治思想。
第六课:《韩非子》选读1.导入:回顾《荀子》的核心观点。
2.讲解:介绍《韩非子》的作者、内容和主要思想。
3.阅读:学生阅读《韩非子》中的选定篇章。
4.讨论:学生就所读篇章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法家思想和治国理政观点。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价其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不同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研究成果和展示能力。
先秦诸子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译文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 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 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 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
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
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等20篇。
《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
)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二、背景介绍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的最终被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孔子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确立了自己“仁”“礼”的学术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在开办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论语》。
三、知识点总结《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
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实用一篇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实用一篇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课标版选修教材,是人教课标版选修科目。
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 __《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__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录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二、当仁,不让于师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六、有教无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二、王何必曰利三、民为贵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五、人和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三单元《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二、鹏之徙于南冥三、东海之大乐四、尊生五、恶乎往而不可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二、非攻三、尚贤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程说明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
先秦诸子选读文言文翻译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利’乎?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而来,也一定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东西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只要有了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国得利?’大夫说:‘怎样使我家得利?’士人和普通百姓说:‘怎样使我个人得利?’如果上下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杀害了国君,那么一定是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杀害了国君,那么一定是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从万家中选取千家,从千家中选取百家,这样的数量并不算少。
但如果把义放在后面而把利放在前面,那么即使不夺取也不会满足。
从来没有有仁心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人,也没有有义气却背叛自己君主的人。
大王也总是说‘利’吗?其实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其义不浅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翻译:逍遥游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而且,水的积聚如果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芥草就可以作为船;如果放一个杯子在上面,水就会凝固,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
风的积聚如果不雄厚,那么它承载大翼就没有力量。
所以,当风积聚到九万里高时,才能承载大翼,然后才能飞往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 (4)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 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 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 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3【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 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 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 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 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 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 能和他交谈。
赏析:楚狂接舆的特征?
狂放不羁、不满现实、放高言论、不怕权贵的人. 从歌词内容看,他又有一定的文采和知识,他将 孔子比作稀世的凤凰,又说他是只倒霉的凤凰, 不在盛世出现,偏生在乱世,并善意劝告孔子: 搞政治太危险了,还是趁早歇着吧!孔子听了很 感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 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 的总结.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 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 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 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 子的言论
简析
入世(孔子)—————出世(隐士)
热心救世 自食其力退隐江湖消极避世 1、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对世间众生的关怀 2、天下越混乱越不会选择避世,自己有改革这种混乱局 面的责任。 孔子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 责任,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 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 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年男子,用 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 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去除 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 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 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 里,老年男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 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 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 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 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4 (1)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 己。分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 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 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 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 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 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 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3)黍: 音shǔ,黏小米。 (4)食:音sì ,拿东西 给人吃。
4、词类活用:
(1)孔子下(名作动,下车)
(2)植其杖而芸(使动)
(3)止子路宿(使动)
(4)不仕无义(名作动)
(5)欲洁其身(使动)
随笔:
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 之”的精神的。 课外阅读: 鲍鹏山《黑暗王国里的残烛》Fra bibliotek
鲁迅先生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孔 子就是一个真正的猛士,《孔子世家》就是一部猛士的赞歌,但 这个人世间还有许多的隐士,那什么是隐士呢?我个人认为所谓 隐士,就是这那些远离世俗和喧嚣,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徜徉 在自然中的人。 乱世时有人归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成为无数后人景仰的对象,可是我总是在想,让自己 折腰事权贵,自己很委屈,但是自己至少可以有一点权利,可以 做一个清官,为一方百姓谋一点福利。柳宗元苏东坡林则徐这些 人,哪一个不是在官场受尽委屈甚至屈辱,可是他们为官一方必 造福一方,真正让人佩服,这才是真英雄啊! 王维,官至宰相,却大隐隐于朝,整天拜佛赏景,在其位不谋 其政,虽然他的诗我很喜欢,但还对他有一点意见,也许他有他 的苦衷,乱说话乱做事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可是比干还是勇敢 的尽了自己做臣子的责任。 如果是太平盛世,有人归隐,不汲汲于富贵,淡泊名利,致力 于自己的研究或学术或写作,我认为他是大师,因为只有避开喧 闹,避开名利,耐得住寂寞的人,才会真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聆听心灵的声音,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也把我们的尊重给予他们, 像勇辞国学大师的季羡林老先生,像南怀瑾。
4、孔子思想: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何其可废 君臣父子夫妇:伦理是儒家核心,用以固 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社会安定。 君臣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臣对君就 应有义。君子出仕为践行君臣的大义,即使 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作不懈的努力。
【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 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 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 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出来后 (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 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 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 宣扬大道。”
考虑天下众生,境界高远
3【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 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ài)而!”孔子 下,欲与之言。趋而辟(bì )之,不得与之言。 3【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 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 采用第二种说法。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如果有道,孔丘就不会与你们一起从事 变革了。
1【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 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 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1【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 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 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 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至圣孔子
华 夏 思 想 智 慧 的 源 泉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 先 师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 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 《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 影响。
2【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 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 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 执舆:即执辔(pèi)。 (5)之:与。 (6) 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 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2【译】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
5、【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 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 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 门。(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 做的人吗?”
2、重点虚词“而”:
(1)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拱而立
表修饰 你 表并列 罢了 表顺承
(2)而谁与易之 (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4)已而、已而 (5)趋而避之
(6)杀鸡为黍而食之
(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表顺承
表转折
3、古今异义词:
(1)遇丈人:古:老年男子
今:
妻子的父亲 (2)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3)不仕无义: 古: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 伦理原则。 今:没有义气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 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 只能是以身殉职。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 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 没有惧怕付出代价。 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 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 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 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 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 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 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1掌握下列通假字。 (1)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 意。 (2)桀溺:“桀”通“杰”,形容高大。 (3)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 气词,表疑问。 (4)而谁以易之:“而”通“尔”,第二人 称代词。 (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 “避”。 (6)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儒家思想
孔子: 思想的核心:礼(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对 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理想人格的核心:仁(仁爱)义(礼以行义) 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 正名:君臣父子 孟子: 性善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 义、礼、智的发端 民本、仁政 荀子:人能征服自然,人性恶,以法助礼
1【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 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 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 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 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