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的战略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洁公司的战略演变
1837年,创立于辛辛那提的宝洁公司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公司之一。今天,宝洁已经成长为全球日用品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6亿美元,其中56%都来自美国外的其他市场。宝洁有超过300个品牌在180个国家销售,包括象牙牌香皂、汰渍、帮宝适、爱慕思宠物食品、植物性白油、吉列和佛吉斯等。它在80个国家开展生产业务,全球雇员达到1300人。
宝洁1915年在加拿大开办了第一家海外工厂,生产象牙牌香皂和植物性白油,接下来是1930年公司在英国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子公司,20世纪50和60年代宝洁加快了在西欧的海外扩张速度,并在70年代进入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有时宝洁会通过收购当地已存在的竞争对手和它的品牌来进入该市场,如在英国和日本,但是大部分时候宝洁会在当地自己建立业务。
到70年代末宝洁的战略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公司在辛辛那提研发新产品,然后通过半自治的子公司在不同国家来生产、推广和分销这些产品。在很多案例中,海外子公司都有他们自己的生产设备和包装系统、自己的品牌及有关当地消费需求和偏爱的市场信息。在很多年里,这样的战略为宝洁带来了稳定的新产品和销售量及利润的稳定增长。但是到90年代,宝洁的利润增长开始减缓。
问题的本质很简单:不同国家的子公司都存在各自的制造、营销和管理设施,这样臃肿的机构设置导致公司的成本太高。这样的重复资产在60年代各国家市场由于跨地区贸易壁垒的存在而相互分离时是可行的,例如,在英国生产的产品,由于高额的进口关税就不能在德国进行销售,这样是不划算的。到年代,跨地区的贸易壁垒在世界范围内快速降低,分散的各个国家的市场都进入了大区域或全球市场。同时,与宝洁合作的零售商如沃尔玛、英国的乐购和法国的家乐福也都成长为更大型、更全球化的企业,这些全球零售商都要求宝洁给予价格折扣。
1993年,宝洁尝试着通过以改组为主来控制它的成本结构,并重新认识全球市场的现实状况。公司关闭了全球30家工厂,解雇了13000名雇员,将产品生产集中在少数的工厂里,以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服务区域市场。这些措施一年就帮助减少了6亿美元的成本,但这还不够,利润增长仍然十分缓慢。
1998年,宝洁开始了十年内的第二次重组,取名为“组织2005”(Organization 2005),目的是将宝洁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公司。宝洁撤消了以前一国家和地区为基础的旧的组织,取而代之的是七个完备从婴儿用品到食品的全球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都是完全独立的利润中心,从自己的产品中盈利,并有完备的制造、市场和产品开发功能;每一个事业部都被要求实行合理化的生产,集中于少的、大型的设施,如果可能的话建立全球品牌以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市场差异,从而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1999年宝洁宣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再关闭10家工厂并裁员15000人,这些大部分都分布在欧洲那些仍然存在大量重复资源的地方。据估计这样每年会节省8亿美元的成本,宝洁计划将这部风资金用于降低价格和增加营销预算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来获得更低的成本。这一次的战略看起来非常有效,2003年到2006年间宝洁在销售量和利润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宝洁的全球竞争对手,如联合利华、金佰利和高露洁公司等在这期间都处于挣扎中。案例讨论问题
1.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宝洁都推行了什么战略?
2.为什么这一战略长期以来都取得了成功?又是为什么到90年代末这一战略不再有效?
3.宝洁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都采取了什么战略?这一战略有效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