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发热及处理

合集下载

发热病人处置流程

发热病人处置流程

发热病人处置流程发热病人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人群,通常体温超过37.3摄氏度被认为是发热。

在医疗机构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发热病人,正确的处置流程对于保护病人和他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发热病人的处置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1. 评估病人情况。

当遇到发热病人时,首先需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体温高低、症状表现、有无呼吸困难、意识状态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人的紧急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隔离病人。

如果发现病人有发热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在医疗机构中,应将病人转移到专门的隔离病房,避免与其他病人接触。

3. 佩戴防护装备。

在处理发热病人时,医护人员要佩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同时也可以减少病人对他人的传播。

4. 采集病人样本。

对于发热病人,需要采集相应的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病因。

在采集样本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确保采集的样本准确可靠。

5. 给予相应治疗。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测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降温、输液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定期观察病情。

对于发热病人,需要定期观察其病情变化。

包括体温、症状、生命体征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清洁消毒。

在处理发热病人后,要对相关的设备、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这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

以上就是发热病人处置流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处理发热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以保护病人和他人的健康。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退热处理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退热处理
NO
解读正常青春发育和早发育
内容
• 正常青春发育(青春期性发育、影响青春发 育的因素、青春期发育变化)
• 异常青春期发育(性早熟、青春期发育延迟、 性发育不良)
• 性早熟(定义、病因、分类、临床特征、诊 治指南)
正常青春发育
• 青春发育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性成熟的一个重 要时期,最终获得生殖能力,是儿童发育的 最后阶段,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及体格发育 的加速为其主要特征,并伴有心理和行为诸 方面的相应变化。
• 尼美舒利:退热疗效仅限于个别地域的文献
• 22-140个月患儿,使用尼美舒利后短期内(10天)不良反应有低体温、 胃肠岀血和无症状肌酶升高
• 对乙酰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
• 因该药引起多起严重不良反应,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已终止或限 制该药的应用。
退热剂临床应用疑问(1)
是否可以用糖皮质激素退热?
因的第五位
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可能伴重症细菌感染
• 绝大多数伴有重症细菌感染的不明原因发热 患儿,一般状况差,然而,一般状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的 患儿也有出现危及生命的重症细菌感染(12%)
• 不明原因发热患儿,新生儿的重症细菌感染 的发生率(8.8-13.7%)高于1-2月的婴儿 (5-8.7%)
诊断过程应寻找发热病因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退热处理
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
•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急诊及住院原因。
• 儿童发热急诊返诊率持续攀升的同时造成的高额非必要性紧急 医疗资源也在持续增加。
• 每年约20-40%的家长发现孩子有发热症状,但家长对发热相关知识 的认知缺乏及“发热恐惧症”易影响其对患儿的护理质量。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_解读版_发热的处理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_解读版_发热的处理
# 306#
Ch in J E vid Based P ed iatr May 2009, V ol 4, No 3
#标准 指南#
DO I: 10. 3969 / j. issn. 1673-5501. 2009. 03. 012
中国 0至 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 诊断处理指南 (解读版 ): 发热的处理
4. 3 高热不退时, 是否可以联合应用退热剂? 方法一: RCT 研究 [ 13] ( Ñ a)显示 , 对于严重高热的患儿
应用 布洛 芬 10 m g# kg- 1, 4 h 后 应 用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15 m g# kg- 1, 与单用 布洛芬 10 m g# kg- 1相 比, 布 洛芬 + 对乙 酰氨基酚 组用药后 6 h 的退热有效 率为 83. 3% , 而单 用布 洛芬组为 57. 6% 。布 洛芬 + 对乙 酰氨 基酚组 用药 7~ 8 h 后的退热人数多于单 用布洛芬组 (P < 0. 001)。
虽然常用的退 热剂 (对 乙酰 氨基 酚和 布洛 芬 ) 不良 反 应轻微, 在儿童中应用较为安全, 不良反 应的发生与年龄无 关 [ 16] ( Ò b), 但由 于退 热剂 在临 床上 应用 非常 广泛, 家 长 及儿科医生 应特 别重 视退 热剂 的不 良 反应。系 统 评价 显 示 [ 17] ( Ñ b), 对乙 酰 氨基 酚 的 不良 反 应与 超 剂量 关 系 最 大, 超 剂 量 一 般 指 < 6 岁 儿 童 单 次 剂 量 超 过 200 mg # kg- 1 [ 18] ( Ò a), 或 150 mg# kg- 1 # d- 1超过 2 d, 100 mg# kg- 1 # d- 1超过 3 d( Ó a)。对乙 酰氨基 酚不良 反应主 要是 反复多次的应用, 超剂量所致, 同时由于 混合了病毒感染的 因素, 易引起肝炎。治疗剂量的反复多次使用, 可引起肝转 氨酶增高, 但未见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报道 [19] ( Ò a); 超剂 量应用后肝酶升高 明显, 有造成 肝功能 衰竭甚 至死亡的 报 道 [ 20] ( Ó a)。如对乙酰氨基酚 > 150 mg# kg- 1# d- 1, 在患 儿脱水和营养不良 的情况 下, 造 成肝功 能损害 的危险性 明 显增高 [ 20] ( Ó a)。

关于高热的急救处理方法

关于高热的急救处理方法

关于高热的急救处理方法关于高热的急救处理方法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患儿衣领,平放床上使之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家长搂抱、按压或颠摇患者),清除其口鼻分泌物,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填于其上下齿之间,以防咬破唇舌。

必要时用舌钳把舌拉出,以防舌后坠引起窒息。

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止窒息。

2、改善组织缺氧惊厥患儿因呼吸不畅,加之耗氧增加,导致组织缺氧。

脑组织缺氧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致使惊厥加重,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及预后均有一定影响,故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并适当提高氧流量,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

3、如果孩子因为高热的原因而引发了惊厥现象的话,那么就要尽快的给孩子降温,让孩子多喝水,期间也要注意给孩子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下来孩子的疾病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做好生活的护理,不能给孩子改太厚的被子,这样孩子的高烧会更严重。

高热的概述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其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这两种调节中枢机能彼此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小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机能愈不完善,可致体温升高。

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受到限制,故天气炎热时,也可致体温增高。

发热与病情轻重有时不一定平行。

婴幼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强,即使体温高达40℃,一般情况仍相当好,热退后很快恢复。

相反,体弱儿、新生儿即使感染很严重,体温可不高甚或不升。

年长儿体温较稳定,若体温骤然升高,全身情况较差,常常反映有严重疾病存在。

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和双峰热等,在一定范围内,热型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小儿对疾病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热型的表现不如成人典型。

加之,近年来抗生素与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于临床,热型随之发生变化,因而热型的特点,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已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发热可使吞噬细胞活动性增强,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侵袭,促进机体恢复。

发热急诊处理-2024鲜版

发热急诊处理-2024鲜版

2024/3/27
13
针对病因治疗策略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等治疗。
对于肿瘤引起的发热,如淋巴瘤、 白血病等,可采用化疗、放疗等
手段针对肿瘤进行治疗。
对于药物热、输血或输液反应引 起的发热,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或停止输血、输液,并进行抗过
2024/3/27
解热镇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通过抑 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 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 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产生,降低体温 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敏感性,从而达 到降温的效果。
2024/3/27
8
辅助治疗措施应用
01
02
03
物理降温
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减少 衣物、使用退热贴等物理 方法,帮助患者降低体温。
2024/3/27
补充水分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 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 低体温并预防脱水。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如头痛、 咳嗽等,选用相应的药物 进行对症治疗。
9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2
惊厥、抽搐等并发症应对措施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和吸 入性肺炎的发生。
对于持续抽搐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肌 肉松弛剂或镇静剂治疗。
2024/3/27
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 地西泮等,控制惊厥发作。
23
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评估和干预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 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
02
若高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
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皮肤、软组织 全身性疾病
危重症
急症
非急症
细菌性肺炎伴呼吸衰 细菌性肺炎、扁桃体 中耳炎、鼻窦炎、咽

周围脓肿、咽后
炎、支气管炎、
脓肿、会厌炎
流感、结核
心内膜炎、心包炎
腹膜炎
阑尾炎、胆囊炎、憩 结肠炎/小肠炎 室炎、腹腔内脓 肿、胰腺炎
肾盂肾炎、输卵管卵 膀胱炎、附睾炎、前
巢脓肿、盆腔炎
留热
弛张热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3.发热时相
体温 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 下降期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病 史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四、鉴别诊断
病史
起病急缓
病程
热型
病史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其他
体格检查
1
2
全身检查: 头颈部
体温 心率 呼吸频率 神志
3
胸部 肺部及心 脏听诊
4
皮肤四肢:
皮疹 瘀斑 关节红肿 热痛及软 组织感染
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检查
2
胸部X线和CT:诊断和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
3
炎症标记物:降钙素原、血沉、(超敏)C反
应蛋白、血白介素-6、白介素-8等
4
血清抗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
5
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
发热
感染性
非感染性
发热的感染性病因
受累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外源性致热原 (exogenous pyrogen )
机体 产热>散热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急性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伴有面赤、烦渴、或有恶寒,脉数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西医学中某些慢性疾病合并急性感染性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体温在37.3℃以上,可高达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 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3 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

4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X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

5 注意与内伤发热、寒热真假相鉴别。

[辨证论治]1 卫表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喉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例方: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选银翘散。

2 肺热证症状: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止咳平喘。

例方:麻杏石甘汤。

3 胃热证症状:壮热,口渴引饮,口臭,面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

例方:白虎汤。

4 腑实证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腹痛、痞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或有芒剌,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例方:大承气汤。

5 胆热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目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胆。

例方:大柴胡汤。

6 脾胃湿热证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或目身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胃。

例方:王氏连朴饮。

7 大肠湿热证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例方:葛根芩连汤。

中国0-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1500字

中国0-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1500字

中国0-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1500字儿童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而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诊断和处理则更加具有挑战性。

循证指南可以为医生提供依据科学证据的指导,减少主观判断的干预,提高临床决策的质量。

以下是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的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的简化版:问题1:哪些儿童应该接受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的诊断?答案:0-5岁的儿童,出现急性发热,并且经常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应该接受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诊断。

这个过程应该尽可能早地进行,以防止延误诊断和治疗。

问题2:应该如何评估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答案:在评估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时,应该进行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包括评估发热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此外,应该根据临床判断儿童的疾病严重程度,包括评估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意识状态等指标。

问题3:应该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来评估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答案:对于病因不明急性发热的儿童,应该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

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肺炎支原体和冷球蛋白等病原体检测、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肌酶谱等。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酌情添加其他检查。

问题4:对于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该进行哪些治疗措施?答案:对于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临床病情,进行适当的治疗措施。

包括物理降温、给予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支持、控制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

同时,应该注重观察疾病的进展和儿童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问题5: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的随访应该如何进行?答案: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该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评估疾病的进展和儿童的反应。

随访应该包括复查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观察病情的改善或恶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随访期间出现的任何新的症状或体征,应该及时处理。

中国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诊疗处置指南药物处置部分

中国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诊疗处置指南药物处置部分
➢ 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 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 剂,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擦身的物理降温 方法。
1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谢 谢!
14
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退热剂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 厥发生。
不能从退热剂的退热效果来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岁以下(最小为1个月婴儿)患儿短期用药(3d) 对乙酰氨基酚12mg/kg,布洛芬5—10mg/kg,消化 道出血的危险约为17/10万。患儿低血容量下用布 洛芬退热增加肾功能损坏机会,发生水痘时使用 布洛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乃近可致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儿童不推荐应用。 阿司匹林与其他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退热效果相当,但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同 时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儿童患病 毒感染性疾病时增加Reye综合征风险,不推荐阿 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单次应用常规剂量的布洛芬,其退热作用比对乙 酰氨基酚强且维持时间久,特别是用药后4—6h, 但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下降的速度在服药后 0.5h比布洛芬更明显。
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是否使用退热剂:没有RCT研 究,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新生儿止痛的RCT研究表明:75 例新生儿,研究期间(3d)未发现不良反应。布 洛芬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RCT研究 和系统评价,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输液中发热的应急预案

输液中发热的应急预案

输液中发热的应急预案
《输液中发热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输液是医院日常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方式,而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

发热可能是由于输液液体的性质问题、输液速度过快、输液过程中发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因此,我们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种情况。

二、应急预案
1. 环境检查
在发现患者出现发热情况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输液环境进行检查,确保输液设备正常运转,并排除其他因素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2. 马上停止输液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发热情况,立即停止输液,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3. 让患者休息
将患者转移到舒适的环境中休息,确保患者舒适,并观察其病情变化。

4. 寻找原因
在停止输液后,及时寻找导致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输液液体的质量问题、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部位感染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5. 通知医护人员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发热情况,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前来处理,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

6. 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在患者出现发热情况后,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的状况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和观察,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结语
输液中发热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医院和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了解并严格执行这一预案,以确保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放心。

中国0至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

中国0至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

中国0-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长安医院儿科曹军一、体温测量:建议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国外不主张用玻璃水银体温计。

二、发热评估:1.发热程度与持续时间不作为严重疾病危险因素。

但当<3月婴儿体温≥38℃或3-6月婴儿体温≥39℃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危险因素之一。

2.常规需测量记录T、HR、R、CRT(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估SIRS。

CRT≥3s,需监测血压。

<3月发热根据病情给予三大常规、培养、胸片、CSF检查。

3.降钙素原(PCT)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理想指标,优于CRP和WBC计数,临界值为2Mg/L-1三、发热处理1.3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

3个月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2.最常用退热剂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病程<4天,对乙酰氨基酚比布洛芬退热快,但布洛芬作用强而持久。

安乃近与布洛芬退热及持续时间相近,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美国已不使用。

阿司匹林与它们效果相当,因增加Rege综合征风险,不推荐为退热用,仅作为风湿热、川崎病首选。

尼美舒利效果与之相当,不良反应有低体温、肠出血、肝酶升高,作为退热剂还需进一步研究。

3.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4小时交替应用,不超过3天。

4.高热时推荐联合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不推荐使用冰水灌肠。

5.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

6.腰穿:<3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者,WBC<5x109/L或>15x109/L,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前做。

抗炎免疫药一、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Ds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前列腺素(PGs)由环氧酶调节控制,生理性PG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正常组织细胞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炎症反应对PG大量产生,作为主要炎症介质可扩张血管、促进炎性渗出,增强痛觉阈产生红肿热痛表现。

NSAIDs可抑制环氧酶COX活性,干扰炎症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止其合成前列腺素,产生抗炎、镇痛作用,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减少使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加强,而不抑制产热,不降低正常体温。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

3
➢ 取PCT>临界值1ng•mL-1时,诊断
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 取PCT>临界值2ng•mL-1时,诊断
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儿童急性发热临床评估建议
体温、心率、呼吸频 率、毛细血管充盈时 间应作为发热儿童的 常规评估指标
1
发热程度作为单因素不考虑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当<3个月的婴
中至重度吸气性凹陷 皮肤弹性减弱
皮疹压之不褪、前囟饱满、颈项强直、惊厥 状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胆汁样呕吐
建议选择实验室检 查
尿常规评估临床症状和 体征
尿液检查、血常规、CRP、血培养、腰椎穿刺(特别1岁以内)、 X线胸片(体温>39℃+血WBC >20×109·L-1)
全血检查、血培养、CRP、尿液检查、腰椎 穿刺和X线胸片、水电解质和血气分析
各种测量方法体温的差异
腋温与肛温至少相差0.5℃(II)
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III)
1
3
2
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Ib)
目录
背景
相关 定义
诊断 建议
退热 处理
发热的风险评估
详问 病史
选择 化验
诊断 要点
年龄
正确
特点
评估
发热
患儿
风险
仔细 查体
中毒 表现
01
是否住院?
02
如何治疗?
CRP
1 2
一般情况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新生儿发热12h之后较12h之前行 CRP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优(1D)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 ➢ 取CRP>临界值20mg•L-1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 取CRP>临界值40mg•L-1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 取CRP>临界值80mg•L-1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四、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
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 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 7、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
? 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 氨基酚。 8、物理降温中,乙醇擦身、冰水灌肠和温水擦身, 哪种退热此熬过更好? 冰水灌肠快于温水擦身,但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 擦身,乙醇擦身1h的退热例数多于温水擦身,但 2h后无差异,但乙醇擦身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 擦身组。
虑、疼痛、体温)影响。文献检索中未发现<5 岁正常儿童心率的正常值,但发现体温升高 1℃,心率增加9.6次/分。
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CRT延长≥3秒与脱 水、液体补充有关。
血压:普遍认为低血压为严重疾病的一个危 险因素。
三、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
血症时体温≥39 ℃时间亦较短 。
与儿童发热相关的常见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评估
<3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 验室检查
这种情况一律转诊
>3个月发热婴儿的常规临床评估与实 验室检查
1、外周血WBC:WBC临界阈值为< 5*109/L或>15-17.1*109/L.
2、中性粒细胞计数(ANC):ANC在区别细 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其临界阈 值分别为9.6*109/L-10.6*109/L.
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嗜睡、 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 60次/分、鼻翼扇动、 痰鸣、湿罗音、肿块> 2cm、面色苍白、一般情 况差或前囟饱满。
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及诊断建议
二、常见生理学指标预测严重疾病中的作用
心率:心率是反映基本生命状况的重要指标,常 用于严重疾病评估,特备是在脓毒症休克循环功 能障碍是,但心率受多种因素(年龄、活动、焦

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及处理

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及处理

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及处理1、发热患儿的疾病中,以感染性的疾病占到() dA、10%B、20%C、50%左右D、超过60%2、在《中国指南》对物理降温的推荐意见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bA、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B、减少衣物的方式降温C、不推荐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D、反对过度包裹3、急性发热是儿科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引起发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A、感染性疾病B、呼吸道疾病C、胃肠道疾病D、口腔疾病4、采用YOS法评估原因不明的发热患儿适用人群为()个月的儿童 cA、10-20B、3-10C、3-36D、20-365、在《英国指南》中对退热药物的选择正确的一项() aA、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B、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应用于儿童C、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D、不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6、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具有明显的特征,此特征是() cA、传染性B、短暂性C、季节性D、无明显特征7、退热的目的不应仅仅是降低患儿体温,最主要的应是缓解患儿因()引起的不适。

bA、感染B、发热C、头疼D、身体不适8、发热程度作为单因素不考虑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但当<3个月的婴儿体温()或3-6个月婴儿体温≥39℃时,即可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bA、≥40℃B、≥38℃C、≥36℃D、≥39℃9、英国的NICE研究发现,()比例的儿童就诊都是由于急性发热引起 cA、10%-20%B、20%-30%C、30%-70%D、80%-90%10、急性发热(体温≧38.50C)处理中,采用物理降温和中成药的条件是() bA、>3个月,体温38.0-38.50度B、>3个月,体温37.0-37.50度C、>6个月,体温38.0-38.50度D、>6个月,体温37.0-37.50度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处理

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处理

.
43
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
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 灭鼠
家畜、家禽发现携带蜱虫宜用氯氰菊 酯杀虫剂处理
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出行应仔细检查
.
44
个人预防 避免在蜱类栖息地坐卧 裸露皮肤涂驱避剂——避蚊胺(DEET) 衣物可用氯氰菊酯浸泡 发现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蜱
头孢氨苄
0.5 Tid
头孢克洛
0.25 Tid
阿奇霉素
0.5 Qd
左氧氟沙星
0.2 Bid
.
28
2、解痉
氨茶碱 0.1 Tid
邦备
10mg Bid
3、镇咳、化痰
干咳:可选 右美沙芬
15-30mg Tid
惠菲宁
10ml
Tid
复方可待因糖浆 10ml
Tid
痰稠者: 必嗽平
16mg
Tid
沐舒坦
30mg
Tid
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处理
.
1
概述:
凡体温>37.3℃,称发热 发热分类:
急性发热 长期发热 周期性发热 慢性低热
.
2
一、急性发热的热型
稽留热(高热,一日内温差<1℃) 弛张热(高热,一日内温差>2℃) 双峰热(一日内两次发热高峰) 间歇热(发热与不发热交替出现)
.
3
与典型热型相关的可能病因
静滴
.
36
局部及其它处理
早期可用金黄散、玉露散、六合丹等 敷贴
病变进展宜及时切开引流 注意全身支持,维持体液平衡及营养 治疗期间不宜饮酒 预防本病应重视皮肤清洁、避免损伤
.
37
(八)猫抓病
多为被猫、狗抓、咬伤患病 也可经蚤叮咬传播 由巴通体引起的化脓性淋巴结炎 低热、红色斑丘疹、水疱或脓疱 淋巴结肿大,偶见内脏、神经系统感染 红霉素+庆大霉素,疗程1-2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1、致热源性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
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通过激活 白细胞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内源性致热源
通过血脑 屏障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散热
发热
精品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 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

精品
致热原的概念
传统上把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通称为致热原。
根据致热原(pyrogen)来源又分为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
(一)外源性致热原:如 微生物、致炎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淋 巴因子、类固醇、内毒素、外毒素、结合菌素等。
长期 发热
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 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 原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 FUO)
精品
急诊处理流程
1 快速评估:明确病因 2 解热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3 其他治疗:注意水电平衡 4 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发热 5 发热原因待查
(二)内源性致热原:
IL-1。 1、白细胞致热原(leucocytic pyrogen,LP)现公认LP就是
2、新发现的内源性致热原
1)干扰素(I F N)
2)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 N F)
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精品
物发 热 激 活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单核细胞
精品
指体温明显升高 在39℃~40℃及 以上,24小时内 体温波动相差不 超过1℃。
大叶肺炎,伤寒高热期
指24小时内体温波 动相差超过2℃,但 最低点未达正常水 平的体温曲线型。
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感染,结核
精品
疟疾,肾盂炎
体温骤然升达高峰, 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 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 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 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出现。
发热
《急救医学》
精品
定义
发热
(fever)
发热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 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体表温度>37.3℃, 热程在两周以内的发热为急性发热
精品
发热的感染性病因
精品
发热的非感染性病因
精品
发热机制
调定点上移
外源性 致热源
内源性 致热源
中枢机制
下丘脑是体温中枢的高级部分,次级部 分是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至于 致热原的作用部位,迄今尚难确定。
指体温逐渐 上升达39℃或以 上,发热数日后 逐渐下降,数日 后又再发热数日 的热型。
精品
布鲁菌感染
指急升型高 热持续数日后自 行骤降,但数日 后又再出现的体 温曲线类型。
指发热病人体 温曲线无一定规 律的热型。
精品
伴随症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 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精品
发热的临床过程
(一)、体温上升期(stadium incrementi)
骤升型,缓升型
(二)、高峰期(fastigium)
(三)、退热期
骤降,渐降
精品
常见的发热热型及临床意义
将病人的体温按一定时间记录,绘制成曲线图即所谓热 型。
了解热型,有助于鉴别诊断。 影响热型的因素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 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精品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 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 杆菌病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 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精品
外毒素
直接 OVLT
下丘脑
无菌坏死物
Na+/Ca2+
抗原抗体
cAMP
类固醇 多糖和淋巴
PGE
EP “调定点”上移
因子致炎物

④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寒战
散热
产热
体温升高
精品
一、病 史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精品
病史
时间快慢
病程
热型
病史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其他
精品
热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精品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精品
辅助检查 1
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检查
2
胸部X线和CT:诊断和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炎症标记物:降钙素原
4
血清抗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
5
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精品
热程
急性 发热
病程在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 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 的急性发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