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处理47页PPT
合集下载
儿童发热的诊断及处理培训课件PPT
发热原因和儿童发热常见病因
人为什么会发热
人体脑部下视丘体 温调节中枢37
感染---炎症反应--小分子--体温的 定位点上升--体温
上升
太多衣服、包得太 紧、运动、桑拿、 中暑等--炎热环境 ---散热障碍-体温
上升喂奶、饭后、哭闹、 情波动--身体热 量太多-体温上升
发热对人体有益处吗?
✓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退热可能压抑免疫机能 ✓保护性的本能反应,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发热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清除致病菌,促进疾病的恢复
注: A:玻璃水银体温计;
B:电子体温计;
C: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 D:红外线测温仪;
E:化学标点 (相变)测温 (额帖)
测温仪比较
✓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差异小 ✓红外线体温计测耳温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能提高测量准
确性。 ✓国内多采用腋下玻璃水银体温计,测温结果准确 ✓电子体温计是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理想工具之一
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 (2)
≥2月龄,肛温≥39.0℃(口温 38.5℃,腋温 38.2℃),或因 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
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 mg·kg - 1,2 次用药 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6 h。
≥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 量为每次 10 mg·kg - 1,2 次用药的最短间隔 6 ~ 8 h
➢感染性疾病
• 是发热的首位原因 • 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以及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 • 以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儿童尤其注意各类传染病(亚临床的学校结
核感染)
发热的病因(2)
➢非感染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炎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退热处理
皮肤颜色
皮肤、嘴唇、舌头颜 苍白(家长主诉) 色正常
苍白/花纹/苍灰/紫绀
活动
反应正常/清醒/正常 对周围无正常反应/长刺激方能清 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病态面容/各种刺激
哭声或微笑
醒,动作减少/无微笑
不能唤醒/虚弱、哭声尖或持续哭吵
呼吸
无明显气促
脱水 其他
嘴唇皮肤/眼睛粘膜 湿润
建议选择实 血、尿常规及CRP 验室检查
< 5*10^9/L或> 15-17.1*10^9/L
中性粒细 9.6~10.6*10^9/L 胞
20-76% 50-71%
特异度 58-100% 76-83%
RR 1.5-5.56 1.5-6.4
第九页,共三十六页。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儿童常用的退热剂及推荐剂量 • 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布洛芬、对乙酰氨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儿童急性发热病因判别具有重要意义
• ≤1周的发热为急性发热 • 急性发热的诊断、评估、处理与儿童疾病
的治愈率与死亡率密切相关 • 5岁以下儿童发热病因判别具有重要意义 • 在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列儿童主要死亡
原因的第五位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可能伴重症细菌感染
• 绝大多数伴有重症细菌感染的不明原因发 热患儿,一般状况差,然而,一般状况较 好的患儿也有出现危及生命的重症细菌感 染〔1-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 单纯疱疹脑炎
皮疹压之不褪色并伴病态面容,紫癜样皮损>2mm,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颈 项强直
颈项强直,<6个月婴儿:55%出现前囟隆起,意识改变。惊厥持续状态,17%以 热性惊厥持续状态起病,~12个月婴儿:25%缺少颈项强直,前囟隆起
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PPT课件
儿童发热临床评估预警分级及诊断建议
1.
2.
3.
出现橙色警戒:全血检查、血培养、CRP和尿液检 查,同时考虑性腰椎穿刺、胸片、水电解质和学气 分析。 出现黄色预警:尿液检查、查血(血常规、CRP和 血培养)、腰椎穿刺(特别是<1岁)和胸片(体 温>39℃、WBC >20*109/L) 绿色状态:血尿常规、评估临床症状或体征。
本课件根据2008年发表的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
理指南(标准版)》结合心外科术后实际工作
制定
教学目标
1、发热的定义与体温测量标准 2、发热对心脏术后的影响 3、临床发热的评估 4、发热的处理
直肠温度≥38℃
一般
心外术后中心高热 低心排 休克
腋下(比肛温低0.5°C)、 口腔、额部、耳道
5、对严重持续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 ①先用布洛芬10mg/kg,4h后对乙酰氨基酚 15mg/kg,每4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 ②先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h后用布洛芬 5mg/kg,每4小时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 6、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用于 儿童。 7、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法联 合退热。 8、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 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紧张或恐惧情绪;由于儿 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专家共识 意见为: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 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口 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超过3天; 布洛芬5-10mg/kg(<400mg/d),口服,每6小时 1次,每天最多4次
0~5岁儿童急性病因不明发热的诊断处理PPT幻灯片
发热定义
• 发热是指体温(通常采用肛门测温法)升高超出一天中 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肛门测温≥38℃
体温测量的方法
体温测量建议
• 玻璃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检测口腔或肛温经济有效() • 但水银测温计易断裂,发生水银泄漏,用于婴幼儿应慎重 • 新生儿可采用腋下电子温度计测体温() • 1个月-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化学标点测温或红
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 诊断处理指南
1
背景
•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 原因
• 对5岁以下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判断与治疗有利于降低儿 童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国内,尚缺乏完整的与儿童发热相关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和诊治规范
*≤1周的发热为急性发热
制定指南的目的
• 2008年11月,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上发表了《中国0-5岁 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外线测温() • 前额化学测温方法不可靠,不建议采用(,)
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
• 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 • 当<3个月的患儿体温≥38℃、~6个月婴儿体温≥39℃时,
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 • 发热持续时间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
腋温与肛温
• 腋温与肛温至少相差0.5℃() • 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 • 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
• 本指南拟通过制定以临床研究证据为基础的儿童急性发热 诊断治疗指南:
• 有助于早期有效判断发热儿童是否有潜在的、患严重发热 性疾病的可能
• 并就发热的病因诊断、诊断性检查选择和发热处理提出建 议
指南的目标人群和应用人群
• 目标人群:5岁以下急性发热儿童(发热≤1周)的发热诊 断与疾病鉴别诊断路径
小儿发热及处理ppt课件
2
一. 发热概念
•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摄 氏度称发热(Fever,Pyrexia)。 • 腋温>37℃ (5分钟) • 口温>37.3℃ (3分钟) • 肛温>37.5℃ (2分钟)
3
体温调定点概念(set point)
• 发热是下丘脑热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 增高引起的体温升高,即致热源引起 体温调节机构的内控性反应,把体温 上调到符合体温调定点的新水平。所 以体温升高是通过生理机制而实现的。 多数体温升高(如传染性或炎症性发 热)均是如此。
小儿发热及处理
1
•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性疾 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婴幼儿 对发热较为敏感,易致"高热惊厥",但 发热本身又可增强某些防御反应,且热 型和热程又可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诊 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 目前不少医生凡遇高热均应用氟美松、 安痛定注射强行解热,极易产生不良后 果。故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
13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即要经过一段潜 伏期,很可能要通某种或多个中间环节, 导致调定点上移,再通过调温反应而引 起发热。许多作者推测有某种或某些中 枢介质参与发热的中枢机制。最受重视 的是前列腺素E(PGE)、cAMP和 Na+/Ca2+比值。
14Βιβλιοθήκη . 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较复杂,第一环节是激活的作用, 第二环节,即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EP; 第三环节是中枢机制。LP在下丘脑通过中 枢介质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也不排除激 活物的降解产物或外周介质到达下丘脑的 参与作用;第四环节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 引起效应器官的反应。
9
主要发热激活物
• 1. 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内含有 内毒素(ET),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致 热原。ET激活了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 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引起发热。革兰氏阳 性菌菌体可分离出外毒素亦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病毒感染激活白细胞致热原,其 作用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有关。 2. 致炎物和炎症激活物:有些致炎 物如尿酸结晶、硅酸结晶及非传染性炎性 渗出液中都含有激活物,均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一. 发热概念
• 临床上常把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摄 氏度称发热(Fever,Pyrexia)。 • 腋温>37℃ (5分钟) • 口温>37.3℃ (3分钟) • 肛温>37.5℃ (2分钟)
3
体温调定点概念(set point)
• 发热是下丘脑热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 增高引起的体温升高,即致热源引起 体温调节机构的内控性反应,把体温 上调到符合体温调定点的新水平。所 以体温升高是通过生理机制而实现的。 多数体温升高(如传染性或炎症性发 热)均是如此。
小儿发热及处理
1
•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性疾 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婴幼儿 对发热较为敏感,易致"高热惊厥",但 发热本身又可增强某些防御反应,且热 型和热程又可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诊 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 目前不少医生凡遇高热均应用氟美松、 安痛定注射强行解热,极易产生不良后 果。故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热。
13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即要经过一段潜 伏期,很可能要通某种或多个中间环节, 导致调定点上移,再通过调温反应而引 起发热。许多作者推测有某种或某些中 枢介质参与发热的中枢机制。最受重视 的是前列腺素E(PGE)、cAMP和 Na+/Ca2+比值。
14Βιβλιοθήκη . 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较复杂,第一环节是激活的作用, 第二环节,即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EP; 第三环节是中枢机制。LP在下丘脑通过中 枢介质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也不排除激 活物的降解产物或外周介质到达下丘脑的 参与作用;第四环节是体温调定点上移后 引起效应器官的反应。
9
主要发热激活物
• 1. 微生物:革兰氏阴性菌的胞壁内含有 内毒素(ET),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致 热原。ET激活了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 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引起发热。革兰氏阳 性菌菌体可分离出外毒素亦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病毒感染激活白细胞致热原,其 作用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有关。 2. 致炎物和炎症激活物:有些致炎 物如尿酸结晶、硅酸结晶及非传染性炎性 渗出液中都含有激活物,均可释放白细胞 致热原。
儿童发热的诊断与处理PPT教案
阿司匹林退热效果与其他退热剂相当, 但不良反应较大,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 危险,同时还可影响血小板功能。不推荐使 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
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 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
7、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 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氨基
代表药为布洛芬颗粒,美林口服溶液 等。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 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 超过3天;
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
1、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退热效果 有无差异? 多中心研究显示,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热作用强,降温 维持时间长。
7、出现黄色预警:尿液检查、查血(血常规、 CRP和血培养)、腰椎穿刺(特别是<1岁) 和胸片(体温>39℃、WBC >20*109/L)
8、绿色状态:血尿常规、评估临床症状或体 征。
发热的诊断
发热作为一种症状,诊断容易。但发热的 病因诊断困难。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仔 细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有针对性选择辅 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 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
发热的处理
1、降低高热,减少机体消耗。
治疗发热的目的
2、防止宝宝发生 高热惊厥。
3、对某些危重病例(如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 积极的退热处理对稳定病情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有发热就要作退热处理,一般只在腋下
特别要注意的是发热程度作为单因素不考 虑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热持续时间也 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使用 退热剂1-2 h后体温的变化并不能帮助判断 疾病的严重程度。
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
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 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
7、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 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氨基
代表药为布洛芬颗粒,美林口服溶液 等。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 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 超过3天;
关于退热处理的常见临床问题
1、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退热效果 有无差异? 多中心研究显示,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热作用强,降温 维持时间长。
7、出现黄色预警:尿液检查、查血(血常规、 CRP和血培养)、腰椎穿刺(特别是<1岁) 和胸片(体温>39℃、WBC >20*109/L)
8、绿色状态:血尿常规、评估临床症状或体 征。
发热的诊断
发热作为一种症状,诊断容易。但发热的 病因诊断困难。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仔 细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有针对性选择辅 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 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
发热的处理
1、降低高热,减少机体消耗。
治疗发热的目的
2、防止宝宝发生 高热惊厥。
3、对某些危重病例(如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 积极的退热处理对稳定病情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有发热就要作退热处理,一般只在腋下
特别要注意的是发热程度作为单因素不考 虑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热持续时间也 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使用 退热剂1-2 h后体温的变化并不能帮助判断 疾病的严重程度。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处理共49页文档
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估及处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小儿发热 完整ppt课件
• WHO规定,肛温在39°C以上、腋温38.5℃时应用 解热剂。
12
不同情况小儿退热方法不同
• 新生儿期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可以松开包被,降低温 箱温度。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婴幼儿 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
• 3个月以下婴儿肛温大于38.5°C时均应认为有感染或严重 感染存在,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不主张先用解热剂。
• 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 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 不要太大,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 易发热惊厥或肛温在39℃以上时,可用非甾体类解热药物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13
一、物理降温法
辐射降温法 温水降温法 冷敷降温法
14
橙色警戒(中毒症状)
皮肤、嘴唇 和舌颜色正常
苍白(家长主诉)
苍白,花纹,仓灰和发绀
反应正常、 清醒、正常 哭声或微笑
对周围环境无正常反应、常刺激方能清 醒、动作减少和无微笑
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病态面 容、各种刺激不能唤醒、虚
弱、哭声尖或持续哭叫
鼻翼扇动,
呻吟
气促:6-12个月呼吸频率为>50/min, 气促:呼吸频率>60/min
• 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皮肤颜色、活动情况、呼吸 状态及有无脱水等表现对发热进行警示分级评估。同时 可根据心率、血压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预示严重疾病的 存在可能。
6
临床评估
严重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嗜睡、吸 气性凹陷、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痰鸣音、 湿啰音、肿块>2 cm和面色苍白或前囟饱满。
➢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
12
不同情况小儿退热方法不同
• 新生儿期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可以松开包被,降低温 箱温度。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婴幼儿 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
• 3个月以下婴儿肛温大于38.5°C时均应认为有感染或严重 感染存在,应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不主张先用解热剂。
• 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 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 不要太大,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 易发热惊厥或肛温在39℃以上时,可用非甾体类解热药物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13
一、物理降温法
辐射降温法 温水降温法 冷敷降温法
14
橙色警戒(中毒症状)
皮肤、嘴唇 和舌颜色正常
苍白(家长主诉)
苍白,花纹,仓灰和发绀
反应正常、 清醒、正常 哭声或微笑
对周围环境无正常反应、常刺激方能清 醒、动作减少和无微笑
对外界事物无反应,病态面 容、各种刺激不能唤醒、虚
弱、哭声尖或持续哭叫
鼻翼扇动,
呻吟
气促:6-12个月呼吸频率为>50/min, 气促:呼吸频率>60/min
• 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皮肤颜色、活动情况、呼吸 状态及有无脱水等表现对发热进行警示分级评估。同时 可根据心率、血压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预示严重疾病的 存在可能。
6
临床评估
严重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嗜睡、吸 气性凹陷、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痰鸣音、 湿啰音、肿块>2 cm和面色苍白或前囟饱满。
➢ 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
《儿童发热的处理》课件
的症状。
非感染性发热
如风湿热、药物热、甲亢等, 无感染灶,多有其他系统受累 的表现。
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
多有肿瘤相关表现,如淋巴结 肿大、肝脾肿大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如中暑、脑外伤等,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03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物理降温法
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 管丰富的地方,每次擦拭时间持续10-15分钟,擦拭过程 中要避免着凉。
合理饮食和作息
保证儿童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 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勤洗手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物品后,以减 少病菌的传播。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苗接种规定,及时为儿童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家庭护理
监测体温
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温, 了解发热的程度和变化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 儿童发热概述 • 儿童发热的识别与诊断 •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 儿童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发热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儿童发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的高热症状,通常以口腔温度超 过37.5℃、直肠温度超过38℃、 腋温超过37.2℃为标准。
01
02
03
04
提示一:及时就医
如果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 困难、严重脱水等症状,应立
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提示二:合理饮食与休息
发热期间,应保证儿童充足的 休息时间,同时注意饮食清淡 易消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
物。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非感染性发热
如风湿热、药物热、甲亢等, 无感染灶,多有其他系统受累 的表现。
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
多有肿瘤相关表现,如淋巴结 肿大、肝脾肿大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如中暑、脑外伤等,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03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物理降温法
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 管丰富的地方,每次擦拭时间持续10-15分钟,擦拭过程 中要避免着凉。
合理饮食和作息
保证儿童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 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勤洗手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物品后,以减 少病菌的传播。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苗接种规定,及时为儿童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家庭护理
监测体温
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温, 了解发热的程度和变化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 儿童发热概述 • 儿童发热的识别与诊断 •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 儿童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发热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儿童发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的高热症状,通常以口腔温度超 过37.5℃、直肠温度超过38℃、 腋温超过37.2℃为标准。
01
02
03
04
提示一:及时就医
如果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 困难、严重脱水等症状,应立
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提示二:合理饮食与休息
发热期间,应保证儿童充足的 休息时间,同时注意饮食清淡 易消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
物。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儿童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痢疾引起;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 红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烧。
3个月~4岁的孩子由于高烧,体温>39℃可出现热性惊厥,
所以对孩子发烧应引起重视。
Company Logo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不必急着给
以服退热药,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 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
答案: 发烧的孩子应卧床休息,建议最好不去上学,这样能保证孩子
的休息,也避免孩子间交叉感染。发烧的孩子也不建议上体育 课,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对身体恢复不利。
护理 ---- 对于发烧的孩子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家长应多和
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有哪些不适感觉以更及时的发现异常 并告知医生。
Company Logo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对乙酰氨基酚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 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2个月以 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 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Company Logo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布洛芬
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 每6~8小时服一次。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吉浩口服液等。
Company Logo
问题 5
我的孩子以前出现过高烧抽风,因此孩子一发热,我就很恐慌, 我想去输液治疗,这样效果会快点,不知是否可以?
任何疾病治疗的原则都是:
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 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病情决定是否输液 治疗,因为输液的风险较大,一旦药 物过敏,容易休克,同时输液可能会 发生输液反应。
Company Logo
3个月~4岁的孩子由于高烧,体温>39℃可出现热性惊厥,
所以对孩子发烧应引起重视。
Company Logo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不必急着给
以服退热药,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 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
答案: 发烧的孩子应卧床休息,建议最好不去上学,这样能保证孩子
的休息,也避免孩子间交叉感染。发烧的孩子也不建议上体育 课,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对身体恢复不利。
护理 ---- 对于发烧的孩子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家长应多和
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有哪些不适感觉以更及时的发现异常 并告知医生。
Company Logo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对乙酰氨基酚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 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2个月以 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 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Company Logo
如何选择退热药 ?
布洛芬
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 每6~8小时服一次。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吉浩口服液等。
Company Logo
问题 5
我的孩子以前出现过高烧抽风,因此孩子一发热,我就很恐慌, 我想去输液治疗,这样效果会快点,不知是否可以?
任何疾病治疗的原则都是:
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 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病情决定是否输液 治疗,因为输液的风险较大,一旦药 物过敏,容易休克,同时输液可能会 发生输液反应。
Company Logo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课件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儿科发热概述 •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 • 儿科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儿科发热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 儿科发热的案例分析 • 问题与解答
01
儿科发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发热是指儿童体温异常升高 ,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
分类
根据体温高低,儿科发热可分为 低热(37.5-38℃)、中热( 38.1-39℃)和高热(39.1-41℃ )。
特殊类型发热包括周期性发热、 反复性发热等,病因较为复杂,
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
病例分享将介绍特殊类型发热的 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以
及病例的转归和预后。
通过病例分享,使观众更好地了 解特殊类型发热的诊疗过程和注
意事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06
问题与解答
关于儿科发热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发热?
发热对儿童有何影响?
儿科发热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感染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 原体感染等是儿科发热最 常见的原因。
免疫系统异常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免疫系统疾病也可引起 发热。
其他
药物反应、肿瘤、内分泌 失调等也可能导致儿科发 热。
儿科发热的危害
脱水
高热会导致儿童大量出汗 ,引起脱水,影响新陈代 谢和血液循环。
案例二:长期低热的诊断与治疗
长期低热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 低热状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 起,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
诊断需要全面了解患儿病史、 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以确定病因。
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如抗感染、免疫抑制治疗等 ,同时注意对症治疗和护理。
案例三:特殊类型发热的病例分享
目录 Contents
• 儿科发热概述 • 儿科发热处理原则 • 儿科发热的预防与护理 • 儿科发热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 儿科发热的案例分析 • 问题与解答
01
儿科发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发热是指儿童体温异常升高 ,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
分类
根据体温高低,儿科发热可分为 低热(37.5-38℃)、中热( 38.1-39℃)和高热(39.1-41℃ )。
特殊类型发热包括周期性发热、 反复性发热等,病因较为复杂,
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
病例分享将介绍特殊类型发热的 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以
及病例的转归和预后。
通过病例分享,使观众更好地了 解特殊类型发热的诊疗过程和注
意事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06
问题与解答
关于儿科发热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发热?
发热对儿童有何影响?
儿科发热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感染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 原体感染等是儿科发热最 常见的原因。
免疫系统异常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免疫系统疾病也可引起 发热。
其他
药物反应、肿瘤、内分泌 失调等也可能导致儿科发 热。
儿科发热的危害
脱水
高热会导致儿童大量出汗 ,引起脱水,影响新陈代 谢和血液循环。
案例二:长期低热的诊断与治疗
长期低热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 低热状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 起,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
诊断需要全面了解患儿病史、 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以确定病因。
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如抗感染、免疫抑制治疗等 ,同时注意对症治疗和护理。
案例三:特殊类型发热的病例分享
儿童发热的诊断及评估PPT课件
未公布诊断 多种疾病
202(31%) 72(11%)
JIA/胶原病
62(10%)
恶性疾病
38(6%)
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没有确切的数字;按频率递减的顺序排列)
*:来自工业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美国、西班牙、德国、印度、波兰、突尼斯、塞尔维亚、格鲁吉亚、阿根廷、科威特,总共1638名 儿童)的1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的8项研究(美国、西班牙、德国,总共649名儿童)
—高危因素
—家长关注度 —医生的临床直觉 —危险因素*4 —发绀 —呼吸急促 —外周血供应不足 —瘀斑 —体温>40℃ —排除严重细菌感染 —CRP<0.8mg/dL —降钙素原<2ng/L
*1:注意:红细胞 *2:新生儿在出生后24-36h会生理性升高 *3:约400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在门诊为研究对象为1个月到18岁的患者适当设计研究 的荟萃分析 *4:这些参数本身不足以可靠的证实或排除严重细菌感染。
—体检异常 —既往疾病史 —化验检查结果
—<5000或>15000白细胞 /μL*1 —10%杆状粒细胞 —尿液分析异常(试纸和/ 或培养)
—母亲:病理性CTG(胎心 监护),胎膜早破>18h(新 生儿);>12h(早产儿), 母体发热>38℃子例孕,子 宫压痛,羊水恶臭,胎儿心 动过速
—新生儿:新生儿窒息,幼 稚型中性粒细胞>20%,CRP >2mg/dL*2,IL-6/IL-8值升 高
王永清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儿童发热:概述
小儿正常体温:肛温为36.5-37.5℃,舌下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 为36-37℃。日体温波动约0.6 ℃ “发热”一词从拉丁语“fovere”(温热)衍生,指体温超过了正常范围。 发热:肛温>37.8℃,舌下温度>37.5℃,腋下温度>37.4℃
急性发热及处理PPT课件
三、辅助检查
10
病 史
时间快慢
病 程
热 型
病 史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其他
11
热 度
低 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 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12
发热的临床过程
(一)、体温上升期(stadium incrementi)
骤升型,缓升型
(二)、高峰期(fastigium)
(三)、退热期
骤降,渐降
13
常见的发热热型及临床意义
将病人的体温按一定时间记录,绘制成曲线图即所谓热 型。 了解热型,有助于鉴别诊断。 影响热型的因素
14
指体温明显升高 在39℃~40℃及 以上,24小时内 体温波动相差不 超过1℃。
大叶肺炎,伤寒高热期
指24小时内体温波 动相差超过2℃,但 最低点未达正常水 平的体温曲线型。
指发热病人体 温曲线无一定规 律的热型。
17
伴 随 症 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 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 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18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 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 杆菌病等。
4
发热机制
调定点上移
外源性 致热源
内源性 致热源
中枢机制
下丘脑是体温中枢的高级部分,次级部 分是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至于 致热原的作用部位,迄今尚难确定。
5
1、致热源性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
10
病 史
时间快慢
病 程
热 型
病 史
伴随症状
用药史
其他
11
热 度
低 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 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12
发热的临床过程
(一)、体温上升期(stadium incrementi)
骤升型,缓升型
(二)、高峰期(fastigium)
(三)、退热期
骤降,渐降
13
常见的发热热型及临床意义
将病人的体温按一定时间记录,绘制成曲线图即所谓热 型。 了解热型,有助于鉴别诊断。 影响热型的因素
14
指体温明显升高 在39℃~40℃及 以上,24小时内 体温波动相差不 超过1℃。
大叶肺炎,伤寒高热期
指24小时内体温波 动相差超过2℃,但 最低点未达正常水 平的体温曲线型。
指发热病人体 温曲线无一定规 律的热型。
17
伴 随 症 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 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 病、淋巴瘤、丝虫病等。
18
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 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 杆菌病等。
4
发热机制
调定点上移
外源性 致热源
内源性 致热源
中枢机制
下丘脑是体温中枢的高级部分,次级部 分是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至于 致热原的作用部位,迄今尚难确定。
5
1、致热源性发热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