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歌唱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邹玲玲
歌唱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歌唱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声乐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随着声乐演唱、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我们发现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对演唱技巧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在声乐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对于演唱及整个声乐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究,我觉得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一、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状态为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首歌曲介绍给学生后,齐唱要求集体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整体协作配合的观念,用统一的声音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每个学生都应养成倾听整体歌唱的效果,适当调整自己声音与唱法的良好习惯。
这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在集体演唱中,发现某一个学生歌唱状态特别好时,可以请他出来为大家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强烈的歌唱欲望歌唱本是件愉快的活动,学生的歌唱欲望是需要教师来激发的,教师首先应该富有激情的教态,在充分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年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人天生听觉就很灵敏,对音调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稍长大便咿呀学语,再大些就能自编自唱不成曲调的歌,可以说学唱歌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孩子正是通过歌唱来接触音乐,熟悉音乐, 了解音乐,养成音乐兴趣的。
因此,愉快地歌唱,是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歌唱时,要通过教师生动的范唱(或录音)及对歌曲的分析介绍,指导学生用统一的歌唱基本方法与技巧演唱,其中包括气息的运用、音量的控制、正确的歌词读音、表情风格的一致以及表达歌曲意境的准确性来唤起学生的歌唱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
三、培养学生的毅力与应变能力每位学生在演唱时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单独演唱时,一旦唱错就很难继续下去了,而且常常只得从头再唱,结果往往心理格外紧张,缺乏完成歌曲的毅力,因而越唱越糟。
论歌唱与心理素质

论歌唱与心理素质[摘要] 在声乐演唱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发声器官的生理运动。
为了正确、规范地表现声乐艺术,本文将从歌唱心理的重要性、歌唱心理在演唱与教学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歌唱心理素质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歌唱歌唱心理心理素质培养一、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声乐是在心理因素的整体调控下,各种与歌唱相关的生理器官和谐有序的运动。
在声乐学习当中,平时比较重视声乐技巧上的问题,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歌唱时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演唱效果。
怎样保持最佳的歌唱状态,这是每一个歌唱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歌唱者在歌唱时,由于外界环境及自己身体内部的刺激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心理上的不良状态,歌唱者歌唱的水平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国古代就有歌唱心理方面的研究。
《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乐者,言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之物也。
”它是说,歌唱的声音是心理情感的反映或表现形式,同时也揭示了心理对声音的调控规律。
根据声乐艺术的特点,最佳的歌唱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条件、良好的技术运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三个部分组成的,三者相辅相成,只要有一个部分欠佳,歌唱者的歌唱水平就会受到影响。
而其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又是能否进入最佳歌唱状态的关键因素。
二、心理素质与歌唱歌唱者的心理活动关系到歌唱者的实践能力,正是在心理因素的整体调控下,与歌唱相关的各种生理器官才能产生出协调有序的运动——声乐。
在歌唱中受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有:感觉、知觉、意识、想象和情感及个性。
这些因素在支配、影响着唱歌的整个过程。
因此,研究这些心理因素对歌唱的作用和影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感觉与知觉对歌唱的作用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而知觉是人脑对于感觉信息的加工和整合。
没有感觉就没有歌唱,技术环节及抽象性机能,都要从歌唱的感觉中去领会、认识、把握、控制。
歌唱是否成功完全以感觉为基础。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在歌手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歌手在面对舞台表演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情绪调控能力等。
歌唱表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舞台表演中,歌手往往需要面对大量的观众,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评判。
这些压力包括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观众的欣赏和评价等。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让歌手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保持冷静、从容应对,不会被压力影响到自己的表现。
自信心也是歌唱表演的重要心理素质。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表演的自信,是歌手在舞台上展示自我风采的重要保障。
只有自信的歌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无论是面对观众的目光还是面对自己的不足,都能够保持自信和镇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也是歌唱表演的重要心理素质。
舞台表演时,歌手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歌曲的情感。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可以让歌手在演唱时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共鸣。
歌手需要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和动力。
在竞争激烈的音乐行业中,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表演中脱颖而出。
这需要歌手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歌唱技巧的训练、舞台表演的演绎,以及对自己的风格和形象的塑造。
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对于歌手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情绪调控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和动力,都是歌手在舞台表演中需要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歌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
论歌唱心理的重要性

论歌唱心理的重要性摘要:本文分析了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诸多影响,并就如何获得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和看法,以期对声乐教学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声乐歌唱心理重要性在声乐演唱和表演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很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心理状态对演唱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歌唱时的心理状态或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好坏,对其演唱和表演的效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而研究声乐演唱心理状态,对演唱者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诸多影响1.声乐演唱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在声乐作品中,词、曲作者已经做到了“立辞为象”。
情感来自于形象,形象逼真,情感也就生动,形象不准确,情感表达就会产生失误。
歌曲中所描写的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形象,演唱时必须使主观与客观形象相吻合,否则,演唱者在塑造音乐形象时就会失去分寸,若过分夸张,就没有真实感,感染不了听众,所以,在唱情时必须注意感情是否真切,是否符合声乐作品的形象要求。
我们以歌曲《小二黑结婚》为例,第一乐段从首句“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到“站也站不定,坐也坐不安,背着了我的娘,来洗衣衫”,不到30小节的音乐就把小芹等待二黑哥开会回来的焦急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演唱者若能把这种情绪和情境演唱出来,那么一个朴实、纯情的农家少女神采就形象地凸现出来了。
一个演唱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必须深入生活,因为艺术创作源于生活。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扩展视野,深化认知,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演唱者在舞台上一展歌喉之际,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具体地讲,演唱者在准备唱一首歌曲时,首先对音乐作品必须有个理性的认识,准确地理解、领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细致地分析歌词和曲谱,剖析愈深刻细致,艺术构思就愈准确、愈丰满,头脑中的想象就愈丰富、愈鲜明,而通过歌声表现出来的情感就愈清晰,听众感受到的情感也就愈准确。
在剖析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演唱者已下意识地开始了形象思维活动,随着歌曲优美的旋律,不知不觉地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歌唱是一门需要情感表达的艺术,歌手需要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因此,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歌唱心理对歌唱教学具有很大的影响。
好的歌唱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还应该通过演示、引导、疏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情感世界,加深对歌曲中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提高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其次,在歌唱表演中,歌唱心理是影响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技巧但没有艺术性的演唱,难以打动观众的心。
只有把情感真情流露,表达人物内心的感受,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
因此,在演唱时,歌手应该以自我为出发点,更要理解歌曲,感受歌曲,透彻地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敞开心扉去表达。
另外,歌唱心理也是歌手面对观众时的心理支撑。
在面对观众时,歌手需要面对的不仅是音乐表演技巧上的挑战,还需要面对内心的情绪和压力。
歌手可能会出现紧张、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会对表演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心理训练,歌手可以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化管理的技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对表演的信心。
这些技巧包括情绪释放、心理暗示、呼吸调控、音乐疗法等。
总之,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他们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演唱中,要注重情感表达,让观众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在面对观众时,要运用心理技巧,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表演信心。
歌唱心理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推进歌唱教育和歌唱艺术的发展。
浅析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

浅析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摘要】声乐演唱在艺术表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自信心可以使演唱者更加从容自信地展现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演唱质量。
克服紧张和焦虑情绪可以使演唱者在舞台上表现更加出色,注重专业素养可以提高演唱技巧和审美水平。
持续学习和提升自我可以使演唱者在音乐道路上不断进步。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声乐演唱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在心理稳定的情况下,演唱者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实现音乐梦想。
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者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声乐演唱、心理、自信心、情绪、紧张、焦虑、专业素养、学习、心理素质、成功。
1. 引言1.1 声乐演唱的重要性通过声乐演唱,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使自己得到宣泄和放松。
在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波动和压力,而声乐演唱可以成为一种释放情感的渠道,让人们在演唱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和舒缓。
声乐演唱也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在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愉悦。
声乐演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表达的功能,更在于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2 心理对声乐演唱的影响心理对声乐演唱的影响十分重要。
声乐演唱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情感投入的表现艺术,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需要准确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
而心理状态的稳定与良好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歌手的自信心。
在舞台上,歌手需要展现出自信和魅力,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魅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能帮助歌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唱功和艺术修养。
心理状态还会影响歌手面对紧张和焦虑情绪的能力,只有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更好地克服这些负面情绪。
心理对声乐演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歌手的表现水平,使他们在舞台上更加出色和自信。
心理状态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浅议心理状态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摘要】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看,这些器官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如果有心理负担,就会影响发声与歌唱。
本文主要从学生的日常声乐学习中去探索发现以及解决他们所出现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歌唱;兴趣;心理;情感一、心理状态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
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
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
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
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歌唱者在调整歌唱器官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必须处于积极,稳定的正常状态之中,稍有紊乱,就会影响歌唱效果。
这种心理紊乱,就是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
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是声乐学习前进的“拦路虎”,它的影响很坏,必须全力找出原因,消除这种障碍,声乐学习才能获得成功。
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现象:(1)反应迟钝。
有的学生,无论教师如何启发,他的歌唱状态都和原来的差不多,声音上也没有变化,教师感觉这样的学生太迟钝,教起来很费劲。
在学生身上,表现对声乐的感觉反应迟钝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以下四种因素:1、缺乏欲望。
对歌唱艺术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是歌唱欲望产生的心理基础,学生在声乐教师面前,心里很想歌唱,希望在老师指导下学到正确的歌唱方法,一旦他们体会到歌唱发声的感觉使声音产生变化时自己就觉得很高兴,歌唱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2、缺乏激情。
有些学生,在学唱中思想负担太重,往往束缚了自己的情结,好像身体被无形的绳索捆住了歌唱家发声很不自如。
3、缺乏“意念”。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唱歌不仅仅是音乐技巧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和演绎。
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帮助歌手更好地拿捏情感和表达音乐。
本文将从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演唱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学习歌唱不仅仅是学习音准、音色和力度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人物的情感诠释。
而很多时候,情感的表达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上。
一位心理上放松、情绪稳定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必定会更好。
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减轻学习时的紧张感和压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更好的表现自己。
歌唱心理在演唱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在舞台上,歌手的情感表达和气场影响着整个演出的效果。
如果歌手自身的心理状态不佳,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就会产生阻碍。
这样就会影响到观众对于演唱的接受程度。
歌手在演唱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工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感,把观众带入自己所要传达的情感当中。
歌唱心理还涉及到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
在歌唱表演中,歌手往往需要展现自己的情感和表达力量。
但如果歌手对自己的情感状态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就会很难做到真正的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们也需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内心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技巧训练和情感表达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歌唱中。
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帮助歌手更好地演绎音乐。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情感表达能力。
对于歌手来说,在演唱前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音乐的情感,影响观众的心灵。
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真正把握音乐的情感魅力,将歌唱艺术发挥到极致。
浅谈心理素质提高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浅谈心理素质提高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声乐艺术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艺术,是一种由人体自身发声而形成的言语和音调艺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声乐演唱。
众人在练习声乐的过程中,往往将目光放在各类技巧训练上,对演唱者的心理锻炼有所忽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活动受到自身意识和潜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反应会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人的行为。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嗓音状态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其情绪又会受到心理变化的影响,比如,紧张情绪会引发颤音。
因此在学习声乐时,要将目光一分为二,一份放在声乐演唱的技巧方面,一份放在演唱者心理训练方面。
1.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含义是人自身心理的承受能力,通俗来讲就是指人对自身心理活动能力的控制能力。
若一名演唱者其心理素质良好,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能够情绪稳定地完成演唱任务,还能自信从容地诠释歌曲的含义以及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而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声乐演唱者可能由于自身心理问题造成演唱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甚至毁坏一场表演。
由此看来,心理素质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对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必不可少。
2.心理素质的影响要素2.1个性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可以将一个人的个性分为诸多内容,比如气质、能力、性格等。
其中,气质代表人的脾气秉性,是先天形成的,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我们的神经系统。
曾经,心理学家对气质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 4 种:第一种是胆汁质气质;第二种是多血质气质;第三种是粘液质气质;第四种是抑郁质气质。
气质并不分好坏,各有各的特点。
在声乐演唱中,一个人的气质会充分反映在演唱过程中。
性格指的是人后天形成的,人与人最核心的差异。
一般来讲,一个性格活泼、喜欢交际的人在表演过程中不易紧张,在舞台上很放松,状态很好,能够很顺利地完成声乐演唱;而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则容易怯场导致声乐演唱的失败。
个性是影响人心理素质的重要部分,先天的气质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后天的性格可以通过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得到改善。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歌唱是一项体现个人情感和艺术表达的活动,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健康对歌唱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教学和演唱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歌唱心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学生而言,学会正确的歌唱技巧和方法是必要的,但仅凭技巧是不够的。
在歌唱过程中,学生面临很多心理障碍,如自卑、不自信和疲劳等。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使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歌唱是一个需要展示自己的艺术形式,自信心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并在演唱时更加自如和深情。
歌唱心理也在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演唱时,艺术家需要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达情感和展现个人风采。
艺术家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以便在演唱时能够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歌唱过程中,情感的表达与歌手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如果歌手在演唱时心情不佳或思绪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表现。
艺术家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以便能够在演唱时完全投入。
在教学和演唱中,歌唱心理还与歌手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发展密不可分。
对于学生和艺术家而言,他们需要对自己的歌唱能力和发展方向进行客观的评估。
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应该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避免自卑和自负的情绪。
艺术家在演唱过程中,也需要对自己的表现和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知,以便能够持续发展和提高。
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健康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挑战,在演唱时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歌唱心理还与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需要认真对待和调节。
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我们应该重视歌唱心理的培养和发展,以提升个人的艺术水平和表现能力。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歌唱表演是一种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的表演形式,而心理素质则是影响表演者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歌唱表演中,表演者的心理素质会直接影响其表现和演绎能力,因此对于歌手来说,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试论歌唱表演中的心理素质,并探讨其对表演的影响。
一、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表演者在舞台上展露自我的基本素质。
在歌唱表演中,自信心能够帮助歌手克服紧张和恐惧,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表现状态。
一个自信的歌手在台上会更加自如地表现自己,吸引观众的目光,并且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而缺乏自信心的歌手往往会表现得紧张和拘谨,影响到整个表演的效果。
二、情绪管理能力歌唱表演是一种需要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而情绪管理能力是表演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一个优秀的歌手应该能够在表演中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需求,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歌手还需要具备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能够在表演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动力,激发自己的表现激情。
三、自控能力歌唱表演需要表演者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保持良好的表现状态,这要求歌手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
在参与比赛或演出时,歌手需要保持冷静、专注,同时在表演中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
一个能够保持自控的歌手能够更好地克服紧张和疲劳,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表现状态。
四、对舞台的适应能力舞台是歌唱表演者进行表演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对舞台的适应能力对于表演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能够适应舞台环境的歌手可以更好地利用舞台的空间、灯光和声音效果,更好地与观众和其他表演者互动,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控整个表演过程。
五、团队合作能力在一些大型演出中,歌手需要与乐队、舞蹈演员、灯光师等其他表演者一起合作,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的歌手能够更好地与其他表演者协作,共同完成一场完美的表演。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帮助歌手更好地适应舞台和大型演出环境,保持良好的表现状态。
浅谈中职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中职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歌唱者心理的重要性声乐是一门以人体为乐器的艺术,是以人的嗓音为音源,人自身唱出的音乐。
声乐的特殊性在于,人体内部与发音歌唱有关的器官,按照生理机能运动的规律,符合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原理,组合成完整的乐器,并能很好的驾驭和演奏。
歌唱者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练习自己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的协同配合。
而这些器官的配合,依靠的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控制,也就是说,是由大脑皮层完成的这种整体的协作配合。
邹长海说道:“歌唱是生理学的,也是物理学的,但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
”歌唱者所有的心理活动,如思维、认知、情感、想象、记忆等,都是在人的大脑支配下完成的。
身心是整合的,比如,如果心理恐惧,就会造成精神紧张,呼吸急促,肌肉僵硬,记忆中断、歌唱器官失调等,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其生理状态,进而影响到歌唱者歌唱状态的建立和歌唱水平的发挥。
二、歌唱者心理状态失调的表现1.动力不足,兴趣缺乏。
声乐学习是枯燥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时候,很努力的学习,不见得有一个及时的良好的反馈。
有时候,好像有了一些效果,却很难巩固,学习效果容易反复,有时甚至出现停滞下滑的现象。
这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热情,他们开始出现怀疑、沮丧、失望等情绪。
如没有人适度引导,或他们自身学习的方向不明朗,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我根本不是学声乐的料。
”从而,丧失自信,动力全无,敷衍塞责,表现平平。
2.计较得失,畏首畏尾。
声乐是一门表演性艺术,很多学生自诉一上台就找不到感觉,不在状态。
细细分析,才发现有两类学生,一类学生自尊心太强,比较注重别人的评价,杂念重,在乎面子,计较得失。
当他们太害怕失败的时候,反而阻碍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因为紧张,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表达歌曲本身的情感,所以,上台的时候,声音漂浮、干涩,甚至走调。
另一类学生,胆怯,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有好的表现,所以上台的时候,身体僵硬,声音颤抖,心慌气短,忘词跑调,手脚发抖。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

试论歌唱表演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是歌手进行表演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自尊的程度。
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自信心能够帮助歌手克服紧张情绪,展现出更好的表现。
一个自信的歌手不会因为紧张而忘词、跑调或者表现生硬,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观众,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对于歌手来说,培养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
歌手可以通过多次的舞台表演,不断积累表演经验,增强自信心。
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自我调节方法,也能有效地提高自信心。
压力抗逆力也是影响歌手表演质量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对于职业歌手来说,面临的竞争压力、舞台压力都是非常大的。
一个良好的压力抗逆力可以帮助歌手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保持镇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当中。
压力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影响到歌手的情绪和状态,因此如何调整心态,抵御压力,对于歌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歌手可以通过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来提高压力抗逆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抵御压力。
自控能力也是歌手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
自控能力是指在极端情况下,能够让自己保持冷静、理智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歌唱表演中,歌手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如音乐失误、灯光问题、观众反应等等,而这些都需要歌手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能够在出现问题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且不会因为情绪的波动而影响到整个表演的质量。
自控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和心理调节来进行。
平时可以通过冥想、专注力训练等来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一位拥有良好自控能力的歌手,不仅能够在舞台上发挥出更好的表现,同时也可以在生活中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歌手的表演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信心、压力抗逆力和自控能力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帮助歌手在舞台上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表现出更好的艺术水平。
对于歌手来说,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将有助于提高表演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广大歌手能够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在歌唱表演中的心理素质水平,享受音乐表演的快乐,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性作者:李宗泉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2期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
一个人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挖掘自身的巨大潜能,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水平。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声乐表演和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歌唱的技巧,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在演唱过程中的影响。
歌唱属音乐表演艺术。
它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以动听的歌声来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其思想感情。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歌咏之”。
唱歌是一项抒发感情,激励意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动作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
对于歌唱表演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重要。
比如:一些歌手在台下唱得不错,上台后出现心跳加速,两腿打颤,气息上浮,甚至会出现跑调的现象。
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够好,上台表演机会少的缘故。
歌唱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它受每个人的情绪、性格、意识、气质等方面的影响。
一、性格和情绪对歌唱的影响性格作为一个人态度与行为方式的独特和稳定的表现,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一个人的性格规定了个性的其它方面,如能力、气质的发展方向,影响到能力、气质的表现。
爱因斯坦曾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在歌唱表演中,良好的性格有利于歌唱的发挥。
作为教师来说,如果我们具有开朗、自信、宽容、真诚、热情、关心学生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学生一定会喜欢。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具有内向型性格的演唱者不太自信,比较孤僻和害羞。
外向型性格的演唱者敢于表现,放得开。
浅谈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摘要】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情绪管理能力、战胜演出恐惧等方面。
在声乐演唱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自信心,帮助其更好地表现出情感。
通过心理训练,演唱者可以有效地管理表演时的情绪,提升演唱的质量。
自信心对声乐表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拥有足够的自信心,演唱者才能展现出最佳的表演水平。
战胜演出恐惧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克服了恐惧,演唱者才能真正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情感表达与心理状态的关联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演唱者才能真实地传达情感给观众。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素质对表演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演唱者需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关键词】歌唱心理、声乐演唱、心理素质、心理训练、自信心、演出恐惧、情感表达、结论。
1. 引言1.1 引言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而歌唱是一种最直接、最真实、最感性的表达方式。
在声乐演唱中,除了技巧的训练和音乐素养的积累,歌手的心理素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稳定、自信、情绪饱满的心理状态,能够使歌唱者在表演中更加出色、更加动人,将情感与唱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心理训练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更是不可小觑。
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法,歌手能够克服紧张和恐惧情绪,保持专注和冷静,在演唱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音乐表达能力。
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满自信的歌手才能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打破束缚,全情投入,让音乐真正触动人心。
在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与心理状态的关联也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真挚地表现出来,才能让歌声更加动人,感染听众的心灵。
歌唱心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歌手才能实现最佳的演唱效果,让音乐之美得以充分展现。
2. 正文2.1 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影响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素质包括了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方面。
浅谈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需要一 个稳 定的心理状态 ,良好 的心 理素质来达到 预期 的效 但 由于专业演员有着丰 富的舞台经验 ,他们可 以作迅 速的调
果。 如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 , 就会出现不必要 的紧张 , 整 , 情绪慢慢得到控制 , 最终可以把握 自己 , 达到最佳的歌唱状
这必然会影 响或破坏歌唱的状 态。所 以 , 歌唱时人们 的心理状 态。 所以 , 我们从开始学 习声乐时就应该注重歌唱心理 的培养 , 态或心理素质 的好与坏对歌唱的训练 、 学习以及 能否得到完美 例如 , 多登台 、 不要害怕在人多的时候演 唱等等 。此外 , 在声乐
上生气勃勃和机敏 , 要处 于兴奋 状态中 , 用思想和神经把 声音 不 错 , 是 真 正 到 了登 台 或 是 考试 的那 一 天 , 大不 如 以前 , 可 就 除
振 奋 起 来 ” 。
了会有心跳加 速 、 血压 升高等不 良生理反应 , 还可 能会 出现 双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 , 而心理是脑的机能。歌 腿发软 、 面部肌 肉僵硬 、 因为心跳加快而造成 的气息上浮等等 , 唱是 由人 的呼吸 、 发声 、 共鸣 、 言 、 语 听觉 等等共 同协调参 与下 影响歌唱技 能的正 常发挥 。严重 的会出现大脑一片空 白, 忘记 的多动作的组合 , 所有这 些活动是 由人的高级神经系统也 就是 歌词 , 无法控制 自己的声音这一系列 的现象 。这就是我们通 常
浅谈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谈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摘要:现如今,在声乐的学习中,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我对这一点有更深刻的体会。
由于本人心理素质较差,所以每次上台前都会紧张,手脚发颤,在演唱过程中就会发挥失常,严重影响歌唱效果。
然而,心理素质好的同学就可以游刃有余的超平常发挥。
所以说,歌唱者的成功与否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本文就是针对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或遇到的问题进行浅显的探讨与论述。
关键词:歌唱;心理;素质;培养Talk about singers'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qualityAuthor:Baolingyu Tutor:Sunzhixian(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conservatory of music Haikou City 571158)Abstract: At present, in the study of the vocal music,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character is more and more valued by people, while I have experience greatly. Because my the mental quality is worse, so the last few minutes before going on stage always screw me up, tremble in every limb, in the process of singing on stage amid will develop wrong, seriously mar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my sing. However, mental quality the good classmates can visit the super blade enough to spare to usually sing. So I can say, singing’s the success of or no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mental quality. This thesis is to aim at some questions, which vocal music learners can appear or meet, to plainly discuss and treatis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Key words: Singing;Mentel;quality/character;development引言从古至今,最善于表现人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莫过于音乐了。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

浅谈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歌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心理状态。
歌唱心理对歌手的表现、教学效果、演出效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歌唱心理在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展开探讨。
歌唱心理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歌唱教学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位歌唱学生如果处在紧张、担心、自卑或焦虑的状态中,很难集中注意力,难以理解和领会老师的教导,更难以主动接受批评和调整自己的歌唱技巧。
相反,如果学生在放松、自信、积极的心态下学习,就能更好地吸收教师的知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歌唱天赋。
教师在歌唱教学中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调节情绪,培养耐心和毅力。
歌唱心理还对歌手的声音产生直接影响。
心理状态的变化会导致呼吸、声音的发出方式、音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一般来说,焦虑、紧张会使得歌手的呼吸深度减小,声带受到压迫,导致声音产生的障碍,音准不准确。
相反,心态放松、自信会使得呼吸更加深入,声带放松自然,声音更加流畅、自然、和谐。
要想获得美妙的歌声,除了技巧练习,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歌唱心理还会对歌手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般来说,紧张、焦虑的心态容易导致生理反应紧张,使得身体各项指标处于紧张状态。
而放松、自信的心态则能够使得身体各项指标处于平衡状态,更有利于歌手身体的健康。
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歌手的整体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歌唱教师来说,不仅仅要注重歌唱技巧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对于歌手来说,要注重心理调节,培养自信心,学会放松自己,才能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歌唱心理在歌唱教学和演唱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歌唱技能。
浅谈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

浅谈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在歌手的演艺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稳定、积极的心态不仅可以帮助歌手在演出中达到最佳状态,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所以,良好的歌唱心理的培养是每位歌手都应该重视的重要环节。
要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歌手需要具备自信和自尊。
自信是指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对未来成功的预期。
在歌唱的过程中,自信可以帮助歌手大胆展现自己的风采,不畏困难,勇于挑战。
而自尊则是指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
如果歌手缺乏自尊,就会在演出中显得不自然、不自信,影响整体表现。
歌手要想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自信和自尊观念。
歌手还需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果歌手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就能更好地面对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反,如果歌手总是抱怨和消极,就会陷入怨天尤人的状态,影响到演出的效果。
歌手需要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坦然面对,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
歌手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演出中,情绪的起伏是很常见的,但是如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歌手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影响到自己的表现和专业素质。
也要学会调整情绪,让自己在演出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歌手还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演艺道路上,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坚韧性,就很容易放弃。
所以,歌手需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不轻言放弃,坚持不懈地努力前行。
歌手还需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约束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自律,不给自己惯着,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自我管理则是指在演艺生涯中,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要过度消耗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
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每位歌手都需要重视和培养的一项能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信、自尊、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管理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在演出中表现出色,取得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歌唱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邹玲玲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歌唱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歌唱中要注意协调和保持良好的歌唱心理、歌唱姿态和科学的发声方法。
只有做到歌唱心理状态均衡适度,歌唱身体状态的均衡适度,歌唱发声状态的均衡适度才能产生美妙的歌声。
因此,歌唱中的心理素质和技巧训练同等重要。
关键词:歌唱发声状态均衡适度心理身体
本文从声乐演唱中心理调控的成因及克服方法入手,着重介绍了心理活动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使歌者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专业技能与心理调控更好的结合,从而达到完美无缺的演唱境界。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
由此可知,把声乐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完成声乐的艺术创造。
一、心理素质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
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
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
”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
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
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
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
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
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初次登台的声乐歌者的心理问题
初次登台的声乐歌者很容易“怯场”现象。
“怯场”表现为:候场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歌唱时手脚发抖、全身冷汗、忘词跑调、高音唱破等;唱完后大脑空白、失去信心、形成恐惧等。
这种心理活动,一旦变成心理障碍,就会使歌唱者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歌唱欲望和表演热情。
歌者出现“怯场”现象,是由于过于紧张而引起的生理现象,有过歌唱表演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人能够做到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舞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
然而困难的出现和克服,往往会引起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严重时就会给人带来恐惧。
三、歌唱中心理调控的方法
所谓心理调控是指与歌唱有关的各发声器官处在平衡、协调、活动的状态之下,歌唱者用艺术的思维和意识去调控、指挥他们正常活动。
这种调控能力是在漫长的歌唱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歌唱活动的正常心理调控表现为下列三种情况:首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往往能解决生理机能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在高音训练中,有时候高音老是唱不好。
就可以换一种心理状态去对待,再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积极的心理指导下逐渐克服高音难题。
其次,建立必胜的信心。
信心是放松的基础。
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演唱失败。
因此,建立成功和必胜信心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
信心和技巧对于演唱同等重要,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演唱水平就越高;信心越小,心理就越紧张,演唱水平就越差。
因此,信心是克服紧张情绪的重要措施。
实践证明,歌手树立“我一定要演唱成功,我一定要获胜”的信心,就会大大削弱紧张情绪,就会沉
着冷静地演唱。
再次,演唱前做好充分准备。
一个歌唱者对于自己演唱的曲目,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害怕出现问题。
或对歌词不够熟练,而害怕忘词;或伴奏没有合好,而担心在台上出丑等。
可想而知,当歌手演唱一首非常生疏的歌曲或是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作品,肯定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所以,一定要做好歌唱前的充分准备。
第一,对于即将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视练时间,熟练乐谱,注意音准、节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第二,熟背歌词,歌词要背得纯熟,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就不必担心错词、忘词。
第三,要多合伴奏。
在合伴奏时,就像亲临舞台一样。
第四,解决歌曲难点。
要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分别一一解决。
如对某一个音,某一个字,某一唱段,某个间奏等都要准确无误。
第五,不要演唱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歌曲,如果对于演唱的歌曲音域不合适,可反复试验,定出切合自己最佳音域的调,使之演唱时,无论高音、低音唱起来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果更改调后还是力不从心,就应当机立断,改换歌曲。
第六,每当上场前,一定要从脑子里静过一遍。
无论歌曲的生熟,在上台演唱前,集中精神,像实际演唱一样,小声地静过一遍,这不但熟悉了曲目,也会减少紧张程度。
第七,苦练基本功。
有些学生平时练习基本功不刻苦,到了考试时,就紧张的不得了,不是怕气息上浮,就是怕声音出不来;不是怕低音下不去,就是怕高音上不去。
因此,只有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演唱技巧,才能信心百倍,收到好的效果。
另外,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意志和性格的培养要沉着和自制力,多接触与声乐活动有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增强声乐学习的动力。
因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是既有欣赏因素又有再创造因素,所以每个演唱必须要赋予歌曲的生命。
当明确今天的训练是为了明天的事业的时候,这种事业心就会增强他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意志。
更能调动其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
情绪积极便使心情愉快,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技术训练中去。
总之,歌唱中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歌者要适时地应用各种调控方法调整情绪,激发演唱的激情,这样不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演唱技能,更能轻松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取得预期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孟昭兰著《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王福增著《声乐教学笔记》,人民音乐出版杜,1986年。
[3]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4]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