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总结的包豪斯简介共63页文档

合集下载

包豪斯

包豪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品在这里不再多说,网上有很多。

在这里我想谈的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并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而是他在整个设计行业的努力尝试,甚至对整个社会也有相当大的贡献。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几个方面:1.包豪斯,我想这是谈到格罗皮乌斯不得不谈的一个名词,也是整个工业设计历史里面不得不谈的一个话题。

格罗皮乌斯在建立包豪斯的时候是希望这所学校能够以“建筑”为核心的,然而他所进行的课程尝试及教学方法都对真个设计行业有很重要的知道意义,如果让我说的更干脆的一点:就是可以作为设计的教与学的指明灯。

2.格罗皮乌斯在1923年进行的包豪斯展(为包豪斯学校向外界展示学校教学成果与教师才创作作品的展会,为20世纪20年代的最为重要的大事之一)。

在展会的开幕式上,格罗皮乌斯发布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演讲,第一次公开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将会拯救旧的艺术和新生的但是却生命力微弱的工业。

同时这样的接合也必将会改变整个社会的生活。

我想:美国也正是利用这个宣言中的两方面:艺术与技术,而成就世界霸主,因为:第一,在上世纪初,美国对外来文化是采取包容态度的,所以能够容纳很多的艺术形式;第二,在同样的时期,美国的工业也正如雨后春笋办迅速崛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条件。

而将包豪斯关闭而迫使众多老师迁往美国无疑也是希特勒这个蠢材所干的诸多蠢事中的一件了。

3.格罗皮乌斯是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很喜欢现代风格的简洁与直接,没有乱七八糟却对功能无半点意义的装饰。

所以,对于他所提出的功能和简洁我是非常的赞同的。

他在上个世纪的许多工程中,都尝试了新材料(钢和玻璃等)是建筑更功能化。

包豪斯

包豪斯

包豪斯“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Bauh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

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

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

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

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

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

格罗皮乌斯创建了包豪斯学校。

力图探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

他认为,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证明工业的倍增是正当的。

格罗皮乌斯关注的并不只局限于建筑,他的视野面向所有美术的各个领域。

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知道的包豪斯 —

我知道的包豪斯 —

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 落伍教育观念, 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 • 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 使艺术与技术 获得新的统一。 • 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 的方法。 • 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 发的事实, 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 • 包豪斯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伊 利 诺 工 学 院 建 筑 及 设 计 系 馆
包豪斯校舍平面
包豪斯新校舍, 早期的现代主义 建筑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 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 一 • 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 水平 • 对材料、结构、肌理、 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 理解 • 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 艺术家、企业家、技术 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 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 密切结合
现在的包豪斯大学
品学 生 旋的 转设 楼计 梯作 ---
学 生 们 在 听 课 魏玛包豪斯大学城
THE END---
பைடு நூலகம்
早期包豪斯
包豪斯的精神
设计理想:创 新,适应新的 时代要求
包豪斯的大师们---
左起依次为:Josef Albers, Hinnerk Scheper, Georg Muche, László Moholy-Nagy, Herbert Bayer, Joost Schmidt, Walter Gropius, Marcel Breuer, Wassily Kandinsky, Paul Klee, Lyonel Feininger, Gunta Stölzl and Oskar Schlemmer.

包豪斯 文档 _!

包豪斯  文档 _!

3、包豪斯(1919~1933)包豪斯即指1919年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集大成的核心。

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包豪斯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具有重要而决定性的意义,二战之后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包豪斯的校址经过了三次迁移,习惯上根据其不同的校址地点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4)、迪索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2)、柏林时期的包豪斯(1932~1933)。

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将该学院强行关闭,结束了包豪斯的发展历史。

1)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1924)首任校长格罗佩斯作为包浩斯的奠基人,他初期建校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所艺术与设计学院,达到他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的目的。

但这种以个人的、行会式的浪漫广义色彩为核心的早期包豪斯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约从1923年起,开始被理性主义、比较接近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的设计为主导的中期包豪斯思想所取代。

这个时期的第一批三个教员分别是:雕塑家杰哈特·马科斯、画家里昂·费宁格和画家约汉·伊顿,其中伊顿对于包豪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设计了一系列新的以训练平面视觉敏感为中心的“基础课”,成为世界设计教育领域第一个创造基础课程的人,他最大的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

1922年的复活节伊顿被格罗佩斯劝说辞职而离开了包豪斯,其位置由拉兹罗·莫霍里·纳吉接替。

纳吉从各个方面入手在包豪斯推进俄国构成主义的精神,把设计当作是一种社会活动、一个劳动的过程,否定过分的个人表现,强调解决问题、创造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设计,他从平面设计、绘画、试验电影、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各个方面灌输自己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从事设计和创作,对于包豪斯发展方向的改变起到了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

包豪斯

包豪斯

Bauhaus
在设计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 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 来代替艺术s
Bauhaus
荣誉
• Friedensklasse des Ordens Pour le Mérite (1957 年)
• 英国皇家建筑协会金牌奖(1959年) • 美国建筑师协会金牌奖(1960年) • 柏林艺术奖 (1961年) • 自由代表奖章 美国 (1963年) • 德国联邦金牌奖 (1966年)
设计思想核心:1,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 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影响:1,包豪斯建立了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重视科学技术和艺术在 课程中的结合,给后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遵循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观点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 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开创了现代工业的设计。
Bauhaus
包豪斯是什么?
1919年在德国的魏玛创立的第一所新型的现代设计教育机构——包豪斯国 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Bauhaus),这个词由是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格 罗佩斯生造出来的,从1919年到1933年的14年中,它培养了整整一代现代建筑 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被人们称为 “现代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的变迁
(1)第一个校址在魏玛(1919——1924),校长格罗皮厄斯 1919-1928(理想主义),1928离开包豪斯
(2)第二个校址在迪索(1925——1932),1928年汉斯·迈耶 1928-1930(共产主义)任校长(1927年,建筑系开始招生, 汉斯·迈耶主持这个系的工作)

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第一篇: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

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vanderRohe是他母亲的姓。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遗留的风格。

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1927 白森毫夫公寓大楼(Weissenhof Apartment Building)1928 德国克雷费尔德朗格住宅(Lange House Krefeld,Germany)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作品1930 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Tugendhat House,Brno)1933 德国柏林密斯·凡·德·罗住宅(Mies van der Rohe House Berlin)1946 美国伊利诺斯州普莱诺范士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 Plano,IL)1948 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1952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 of Saint Savior IIT)1956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皇冠厅(Crown Hall IIT)1959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New York,NY)1968 梅隆科技馆(Mellon Hall of Science)1968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还有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人第二篇:包豪斯宣言(模版)Bauhaus manifesto 1919 The complete building is the final aim of the visual arts.Their noblest function was once the decoration of buildings.Today they exist in isolation, from which they all can be rescued only through the conscious, cooperative effort of all craftsmen.Architects, painters, and sculptors must recognize anew the composite character of a building as an entity.Only then will their work be imbued with the architectonic spirit that it lost when it became a “salon art.” The old art schools were unable to achieve this unity and, after all, how could they, since art cannot be taught? They must be absorbed once more by the workshop.鲍豪斯建筑学派宣言1919完全大厦是视觉艺术的最后的目标。

包豪斯-专业文档!

包豪斯-专业文档!

包豪斯包豪斯(Bauhaus),是位于德国的一所艺术和建筑学校,有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建。

包豪斯(Bauhaus)由德文“B au”和“H aus”组成(“Bau”为“建筑”,动词“b auen”为建造之意,“Haus为名词,“房屋”之意)。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被誉为“欧洲发挥创造力的中心”,也是现代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又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学院在历史是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919年至1925的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圣神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 年至1932年的德绍时期,汉斯·迈耶担任校长,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第三阶段1932年至1933年,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德一座废弃德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德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德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教育模型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最感兴趣的,包豪斯并不是一所体系庞大、组织严密的学校,按中国的说法它不是体制内的大学,更像是同仁学校,即一群志趣相投的教师,彼此介绍互相帮助带产生的一个新型教育机构。

这里的若干灵魂人物,比如格罗皮乌斯,通常以他的一己好恶招募,他认为可能成为包豪斯中坚持教学力量的教师。

有时就会招致一些人的反对,或者在一开始力排众议之后,因为形式的变化又不得不黯然离开。

包豪斯的教师通常分为两大类,它体现了艺术家和手艺人的一种合作关系。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Bauhaus,1919/4/1— 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 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 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习 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 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 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 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 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 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
Your company slogan
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1969)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 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 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 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 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 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 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
◙ 1952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 of Saint Savior IIT)
◙ 建筑师:密斯· 凡· 德· 罗 ◙ 伊利诺理工学院:(1939-1958)密斯认真研究了该建筑的浅黄色 砖和暴露的黑色钢梁柱,一丝不苟,做到精美的程度,这种处理的实 质在于其规则性、艺术性而不是功能性。
实用的技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三者的紧密 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的设计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