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docx
人教版部编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课题: 7.1关爱他人科目思品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主备复核执教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身边具体事例感受关爱的力量,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能力目标:用全面、辩证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掌握关爱他人的要求。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要求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自己的见察和了解,逐步形成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思考问题方面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
有些学生即使在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存在方法不得当等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了解他人,学会运用策略和方法去传递自己的善意。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讲授法、视频赏析、情境分析相结合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拓展延伸走向学校……1.小明为什么“低下头”?情境二:第二节课后,班长组织全班同学为本校得白血病的一位学生捐款。
有的同学就捐了一块钱,小明很是看不惯,“就一块钱,这爱心也太廉价了!”……2.你怎么看待此时小明的想法?情境三:中午放学了,他对好朋友小立大声说:“你父母最近闹离婚是吧,中午也没人做饭,这几天就到我家去吃吧,我和爸妈已经说好了。
”……3.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合适吗?他应该怎么做?通过自我反思,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安全提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docx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
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教师讲述: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
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1.什么是关爱。
提示: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这些关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3.(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关爱他人的图片)(二)理解关爱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公交车前等待老人的温馨一幕,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乘客、司机、售票员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1.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2.人物评价:分别对情境中的司机、售票员、乘客的行为进行评价。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因为关爱,大家相互尊重,互谅互让。
在与人为善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体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赶公交车的经历?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三)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活动一:关爱获幸福(多媒体展示材料)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赛课教学设计_4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天堂与地狱的故事,思考:此故事中的“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是什么?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展示课题《关爱他人》二、新课讲授出示自主学习题目,学生自行看书。
(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2)怎样关爱他人?目标导学一:认识关爱(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活动一:爱的体验:请你回忆并分享一两件被关爱或去关爱人、社会、国家、国际方面的都可以)感人小事,并说说感受。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目标导学二:理解关爱(二)关爱他人的原因活动二:关爱促和谐(课本剧表演)情景再现:小鸣和妈妈约好时间看电影,在错过公交站,手机又没电的情况下向陌生人说明情况,请求借用手机……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活动三:关爱获幸福播放视频《恰到好处的关爱》思考:从短片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活动四:阅读盲人提灯笼的故事,讨论: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目标导学三:关爱他人的艺术(三)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活动四:(展示教材P78 “探究与分享”)思考: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四)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活动五:班主任知道学生梅梅家中非常困难,就写了一份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为梅梅捐款,还请来了电视台为梅梅做宣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教案、教学设计
5.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遵循意识,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时,可能难以作出正确判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9.评价反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实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关爱他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温馨场景,如帮助老人过马路、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等,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它们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价值观?
5.角色扮演: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关爱他人的过程,增进同理心。
6.情感引导: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他人实践的重要性。
8.课后实践:布置关爱他人的实色扮演: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关爱他人的过程。
6.总结提升: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7.课后实践:布置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8.评价反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实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4.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关爱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探究活动二:P81
思考问题: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你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道德模范?
探究活动三:P81
思考问题:
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探究活动四:P82
问题:1、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2、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展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图标及介绍,了解该组织的性质及奉行的准则。展示志愿者劳动的图片
播放视频《微公益我能行》
举例讲解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
服务社会
(一)交流展示
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完成情况:
1、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
2、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学生结合书本自学并交流展示自学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欣赏图片:无所不在的志愿者(图片展示假期看到的一些志愿者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视频的播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不长,把时间放在辩论环节,以小组的学生,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让学生将知识点和实际情况相联系,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去关爱他人。
(三)训练总结
课堂训练:见课件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学生展示
学生谈学习收获
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七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绚丽人生(一)服务社会的意义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探究一:(1)图片中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点?都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2)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材料二:党勇,潍坊市某福利院孤儿。
他身患癌症,但他不沉沦,不自弃,顽强与病魔做斗争。
为回报社会,他提出捐献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他人,使生命得以延伸。
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了“党勇爱心捐助中心”组织的“爱心传递”活动。
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你我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深深的启迪......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被感动的原因.小组讨论并展示学习讨论成果: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
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
八年级上政治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教案2 (1)(3)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生活”;“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本框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两部分组成,用现实中常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从对他人、对社会、对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
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第二框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服务社会的点滴小事的生活场景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等途径,践行奉献社会的理想。
【学情分析】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懂得了在不同的社会角色转换中要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乐于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是本课教学的学情基础。
因此,了解学生对关爱和奉献等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就成为本科教学的突破点。
【教学目标】1、知道关爱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知道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3、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4、知道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重点难点】1、知道关爱的含义及其作用;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知道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评价任务】1、说出关爱社会的意义(评价目标1)2、说出服务社会具体做法。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公开课教案_0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二课时《服务社会》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八年级的教材从个体过渡到社会,开始关注学生的公共参与和政治意识。
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是本课的逻辑起点,第三单元的第六课的责任与角色同在是知识背景和重要前提。
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进入服务社会。
本课分为两目,第一目奉献助我成长围绕着奉献社会对个体的作用展开;第二目奉献社会我践行围绕着服务社会的要求展开。
《服务社会》一课不仅承接了前面的个人与社会,同时也对后面展望国家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材知识逻辑清晰,从为什么到怎么做,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导作用。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开始更多了关注切身相关的人和事。
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发展。
同时他们的社会经验有所丰富,认知能力和辨析思维都有所发展。
此时,了解身边的世界走进社会可以培养出更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时期的初中生,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时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在参与集体中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所以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四、教学目标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奉献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在学习上增强自制力,寻找自我学习目标;乐于奉献,正确的认识公益活动。
能力目标:能够具备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具备与人交往和自我表达能力;增强选择社会服务途径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掌握服务社会的原因;理解和践行参与社会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奉献和服务社会对我们的作用,实现社会服务的具体途径和要求。
教学难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认识到奉献的价值。
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志愿成就梦想》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质课教案_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主题:服务社会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的第六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中的第七课第二框题,在第一二单元对社会生活、社会规则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开始引导学生意识到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即在学习责任与角色同在,关爱他人之后,思想上和行动上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同时,第四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对国家的责任。
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经历了初中一年的学习生活之后,身心日渐成熟,视野更加开阔,更多地关注社会、国家生活。
因而有必要让学生在这个时期走进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目标1.通过图片欣赏、分享交流,了解和掌握服务社会的做法。
2.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活动,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导入——视频导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做法,导入新课。
第一环节——服务社会我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结合图片欣赏,整体感知服务社会的做法。
第二环节——服务社会我成长,通过“向道德模范致敬”和“爱心义卖”情景剧两个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第三环节——服务社会我践行,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做法。
第四环节——服务社会我策划,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制定策划内容,引导学生对本框题进行整体把握。
总结收获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习难点:服务社会的意义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提问法、讨论法、研究法。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电子教案)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积极奉献社会设计说明此课旨在通过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学会从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认识关爱他人应该持有一定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通过对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服务社会的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践行奉献社会的理想。
学习目标1.通过对社会生活实例分析,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他人对他人、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增强关爱他人的认同感。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3.通过事例分析,了解践行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
2.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做法;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要求。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实例分析法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
时政新闻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框关爱他人一、学习情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在平凡生活中以实际行动真诚地、友善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帮助、社会的温暖,我们也将努力成为一束光,温暖他人、照亮他人。
二、预习检查1.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3.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4.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第75页“运用你的经验”,展示材料:周五放学后,小鸣和妈妈约好一起去看电影,约定六点钟在电影院门口见面。
为了节省时间,他决定自己坐公交车去和妈妈会合。
因没有听清楚公交车报站,小鸣下车后才发现下错了站,可还有十分钟就六点了……小鸣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却发现手机没电了,于是向旁边一位阿姨说明情况和请求,阿姨立刻拿出手机,帮小鸣拨通电话……提出问题: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当时你的感受如何?【学生活动】交流分享。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赛课教案_2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关爱的力量,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将“关爱他人”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伸出关爱之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忆、反思自身的情况,让我们从亲身经历中提高认识,整合周围环境中的有效信息,在审视自身中不断构建关爱他人的新认识,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理解关爱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关爱他人要讲策略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活动探究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观察归纳法。
整合有关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公益广告及分享关爱与被关爱的感人小事,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的意义。
2、通过小辩论和情境探究,懂得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3、通过拟定关爱宣言,明理践行,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落实关爱他人的行动。
【导入新课】――爱之体验师播放图例,解说。
生欣赏。
1、波涛让江河澎湃,热血使生命沸腾!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献血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实。
用爱为生命助跑。
2、熊熊烈火、滚滚浓烟中,他们总是叫别人往外跑,自己却往里冲,这是世界是最帅的逆行,这张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
3、他们一次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托住明天的希望,告诉我们什么叫甘为人梯。
4、她不是孩子的妈妈,却给了生病孤儿妈妈般的怀抱,她只是一名90后的护士。
5、她是孩子的妈妈,却把生病的孩子,留在教室门外,因为她是一名老师,那一天她有课。
6、他们的脑海中只有一种愿望叫做天下太平,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百姓平安。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公开课教案_0
章节名称
服务社会1课时课源自要求积极参与公公共生活与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列举自己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归纳出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全面发展自我。
2.通过对图片和材料的探究,探讨参与服务社会的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意识,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通过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索取?奉献?)
2.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小组分享。通过分享的内容,学生归纳出以下三个问题:.我们可以组织或者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你参与过哪些公益活动?简述活动经历以及在活动中收获与感悟。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归纳出服务社会的意义
环节二
服务社会我践行
展示三组材料,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1.我们可以组织或者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2.这些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学生知道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拓展空间
拟定一份微公益活动方案——积小善,成大德
提示:1.微公益:微小公益;
2.确定本组的微公益主题,制定本组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包括理念、实施过程、预达成的目标等。
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思
路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目标与评价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公开课教案_0
共同归纳:关爱他人的意义。
4.视频《善行无迹》。
教师小结:关爱他人不仅体现在当他人遇到困境时的物质帮助,更体现在点滴的微小的善意之中,有的时候精神上的关怀比物质上的支持可能会更加重要。
5.视频《父子情深》,思考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关爱长辈。
6.小品:他为什么苦恼?
7.观看视频《扶不扶》,谈一谈有哪些感悟。
2请运用本节所学知识评析小明一天的言行。
收获与
反思
自由表达自己本节的收获。通过口头表达关爱他人的收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加深了关爱他人的印象。
升华
通过一起宣读关爱宣言,让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通过日常学生关爱的举动再次让学生加深对关爱他人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观看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要关爱他人而且还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做关爱他人的事。
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1.明确关爱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意义,知道如何关爱他人;
2.能够积极传递关爱,坚守关爱,营造关爱的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重点
关爱他人的意义
难点
怎样关爱他人
环节
教学过程
目的
导入
课前听歌曲《爱的奉献》
渲染气氛
自主
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75-79页,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增强自学能力
①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否则会伤害被帮助者②不动声色地帮助更有利于被贫困生所接受③关爱是一门艺术,当你乐于助人时,一定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④要大力鼓动贫困生在捐赠仪式上痛哭流涕地诉说家庭的不幸遭遇和窘困现状,以获得更多的爱心帮助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课获奖教案_0
达标
1.大庆市肇源县的高大义,是当地有名的“爱心爸爸”。由他成立的“阳光爱心小组”,六年来资助了42名贫困学生。在他心中,不让孩子失学是他最大的快乐。高大义的行为()
①体现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美德
②是为了获得社会对他的赞扬和褒奖
③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
④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和文明的社会风气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P82页探究与分享: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6.欣赏歌曲《志愿者之歌》,出示P83页相关链接,学生分小组研讨:“做志愿者,就得牺牲、甚至放弃本职工作。”这个观点对吗?
7.视频《坚守岗位》,作为中学生应该坚守哪些岗位,服务社会?
8.共同归纳:应如何服务社会?
最后以学生齐读青年志愿者誓词结束本课。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4.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__________、__________,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下面属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是()
①捐赠学习用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参力“公益一小时”活动,保障灾区儿童的健康
③15名小交通志愿者上街劝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
④积极参与暴力恐怖事件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拓展
辨析:有人说:“服务社会又累又没有回报,我们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了。”这种观点正确吗?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公开课教案_2
《服务社会》教案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的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设。
学情分析中学生是将来建设国家的栋梁,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职业态度,事关重大。
但是由于中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对服务和奉献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深、不透。
特别是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对“服务”和“奉献”理解有误,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学科知识上面,多社会的服务意识和感恩意识不够。
加之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职业腐败现象。
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的做人准则和职业态度。
因此,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确立及依据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意识;愿意自觉承担责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将各考点知识灵活应用到试题中解题的能力,能够逐步掌握不同题目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3、知识目标:(1)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2)增强责任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承担责任的意义树立责任意识;参加公益活动形式、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能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能够逐步掌握不同题目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任务图片)提问:图片中的人是谁?他是做什么的呢?生答:李双喜,三峡蚂工的发起者。
师总:他的名字叫做李双喜,人称喜哥.是三峡蚁工志愿者联盟的发起人,在他的带领人,三峡蚁工从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到现在固定成员超过300人。
三峡蚁工的活动每周末都会举行,遍布宜昌江边各个角落,弯腰拾起垃圾成了周末宜昌清晨最亮丽的风景。
请问同学们大家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呢?展示课题:服务社会二、新课讲授环节一:奉献显价值活动一:一个人的想法到一群人的行动——视频播放三峡蚁工队伍壮大事迹及分布图喜哥本名李双喜是一名理发师,两年前的11月1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外国小伙每天早起半个小时义务清理河道垃圾的新闻后,想到了看着自己出生、陪着自己长大的母亲河——长江。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赛课教案_1
培养学生事实求事面对现实生活能力
总结本框内容涉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复习主要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的优点是由感恩关爱、关爱的幸福、学会关爱、到践行关爱四个环节逐层推进的课堂设计,符合学生从体会关爱到感谢关爱再到践行关爱的认知层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本课知识。缺点是应给学生更多的探讨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播放关爱他人的视频
猜一猜(歇后语)
盲人打灯笼——多此一举
设问:真的如此吗?
故事导读: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的探路,一手提着一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说:“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明,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了一个个沟坎,使我避免了许多危险。””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中渴望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不关我事”为借口一走了之。有的学生虽然表示要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但是在实践中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并在实践中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知识目标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七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绚丽人生(一)服务社会的意义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探究一:(1)图片中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点?都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2)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材料二:党勇,潍坊市某福利院孤儿。
他身患癌症,但他不沉沦,不自弃,顽强与病魔做斗争。
为回报社会,他提出捐献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他人,使生命得以延伸。
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了“党勇爱心捐助中心”组织的“爱心传递”活动。
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你我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深深的启迪......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被感动的原因.小组讨论并展示学习讨论成果: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
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关爱他人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
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教师讲述: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
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1.什么是关爱。
提示: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这些关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3.(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关爱他人的图片)(二)理解关爱设计意图:通过再现公交车前等待老人的温馨一幕,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乘客、司机、售票员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1.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2.人物评价:分别对情境中的司机、售票员、乘客的行为进行评价。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因为关爱,大家相互尊重,互谅互让。
在与人为善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体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赶公交车的经历?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三)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活动一:关爱获幸福(多媒体展示材料)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1.阅读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2.结合材料和教材,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目标导学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一)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活动一:小品扶不扶(节选)(多媒体链接视频)1.看完小品(节选),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分享?(学生讨论回答)提示:关爱他人时受人的素质、客观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误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爱他人的行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基本素质,始终心怀善意。
2.展示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3.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提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
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提示: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或者寻求证人以证实自己的说法。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二)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几位中学生关于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无大小之分,贵在心意,我们在关爱他人时应尽己所能,在能力范围内对他人进行援助。
1.阅读教材P78“探究与分享”2.你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提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3.社会上有哪些主动关爱他人的人?(多媒体展示材料)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出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三)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活动二:关爱讲策略(多媒体展示材料)这是二战期间一位德国老人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身穿风衣、头戴礼帽、提皮箱的男人在他家院子栅栏外徘徊。
他观察良久,然后走上前去对那人说:“先生,您是否愿意帮我把栅栏里的这堆木头扛到那边去,我老了,扛不动了。
”男人眼睛一亮,连声答应,脱去风衣礼帽,然后很卖力地把木头扛过去并码放得整整齐齐。
那天晚上,满头大汗的客人心情舒畅地在厨房里与主人共进晚餐,然后又踏上旅程。
整个战争期间,城里逃难的人很多,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从院子的两头来回扛过,而每搬一次,就会有一位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其实,那堆木头根本不需要搬运。
曾经不理解“嗟来之食”中那个齐人的所为,读了德国老人的故事,我才顿然感受到人的尊严在其中的呐喊。
读完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懂得了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
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3 板书设计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蕴意明显,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可就地取材,通过讨论、辨别明确事理。
为了激发学生尽己所能地关心他人的情感,特选取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人物事迹加以佐证关心他人的必要性。
第2课时服务社会1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教师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
探讨为什么要服务社会以及如何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奉献助我成长(一)服务社会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曹师傅热心公益并带动周围人一起参与公益事业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与人生价值的关系,使学生关注公益活动,增强公益意识。
1.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2.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提示: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曹师傅服务社会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能影响周围的人。
3.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讲述: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1.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2.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提示: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活动一:支教日记(多媒体展示材料)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
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传播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
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
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3.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教师讲述:她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
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
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二:奉献社会我践行活动一:参加公益我能行(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1.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学生讨论回答)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活动二:传递正能量(多媒体展示一组材料)材料一:中央电视台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之《深海钳工》18岁管延安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钳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看书学习,是他最大的工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