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思路
• 1.原因:资源分配不均(缺少,分布少,需求量大的原因 以及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 2.解决:提高利用率,寻找替代品,跨区域调配 • 3.调配路线:安全供应,线路造价,地形,城镇分布 • 4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南水北调
•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 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 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 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因其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 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工程也被部分人反对。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情况下,劳动力会在三大产业中进行流转
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 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测试~
资源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国际经济环境 环境 用地
地理三角坐标图的简易判读方法
• 例1 (福州市2005年高中 毕业班质量检查)图2表 示我国西部地区某乡人口 数量、耕地面积、粮食单 产20世纪70年代和90年 代的情况图(a点代表70年 代,b点代表90年代)。据 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各数 据趋于减小的是( D )
• A.粮食总产量 B.人均 粮食占有量
• C.耕地面积 食单产 D.粮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水气交换加强
有利于水循环
缺水地区扩大水域 改善调入区气候
增调入区水源补给
缓解生态缺水
净化污水和空气 汇集和储存水分 补偿调节河流水量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局部湿润地区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图2为〝日本轮廓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图1图2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A. 旱灾频发B. 冬季暴雪C. 多洪涝灾害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以下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小题1】B【小题2】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图中信息可知,〝合掌造〞屋顶厚,可以防寒保暖,屋顶陡,说明可以排水,说明该地降水多,故B正确;从图中信息不能看到该地旱灾频发、多洪涝灾害及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故ACD错误。

应选B。

此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合掌造〞最可能位于冬季降水多的地区,abd地均位于太平洋一侧,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加上暖流影响,气候较温和,屋顶不需要建厚,故ABD错;c地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风从日本海吹来,迎风坡降水多,且冬季寒冷,故C正确。

应选C。

〝电荒〞〝煤荒〞〝油荒〞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费将进一步增加。

读〝我国核电站分布图〞。

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核电站的分布最能说明该区A. 交通便利,有利于核原料运输B. 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C. 铀矿丰富,核电站近原料产地D. 地形平坦,有利于核电站选址以下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 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立B. 立足国外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C. 鼓励节能、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D. 积极参与能源安全国际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小题1】B【小题2】B【解析】此题考查我国核电站分布的原因。

从图中来看,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工业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B对;核电站发电所需原料很少,AC错;地形不是核电站选址的主要因素,D错。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3课件: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三节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3课件: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三节


需挖渠道的工程量很
缺 低,需梯级抽水北送,耗
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大,占用农田多,迁
点 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
西北地区供水;工程
移人口多
二次污染);水质差
量大
②线路效益评价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也要充分考虑线路的效益。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线路较长, 水源地水质最差,但该线路沿线及输入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水资源供 需矛盾突出,收效周期短,收效大,因此首选东线。 (3)分析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又涉及输入地、输出 地及沿线地区。
环境影响 中到新的_主__导__产__业_
促进 就业 和地区经济发展
[思考] 我国中、东部地区一方面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同时又将一些产业 向西部地区转移,这对于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各有什么意义? 答案 对中、东部地区来说,一些传统工业、初级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 产业和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已进入衰退阶段,如果把这类产业转移到西部, 能够使中、东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于产业升级。对于西部地区来 说,接纳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 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同中、东部地区的差距。
气的污染;矿石层中所含的有害气体因开采而释放
废渣污染
废渣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
噪音污染
开采产生的噪音影响生态平衡
跟踪训练 下图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发展方式”。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
C.提高就业率
√ D.降低碳排放
1.简要分析山西省煤炭开采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答案 山西省煤炭开采需移动大量的表土、矿石和基岩,导致生态破坏, 诱发灾害;产生大量的废渣,占用大量农田,污染水、土壤和大气环境。 2.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的原因。 答案 ①北部河流多,水量丰富,多外流河;南部河流少,多属内流河, 水资源缺乏。②北部城市少且分布稀疏,用水量少;南部城市多且分布 密集,用水量较多。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 提示 (1)主要起源于中低纬度河流的沿岸平原地区。
(2)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光热充足,水源充足。
3.读教材“图1-2-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据图分析: (1)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主要工业类型、工业中心和部门。 (2)分析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区位条件。 提示 (1)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是日本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包 括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等工业中心,工业部门多是传 统的汽车、钢铁、机械、造船、石油化工等。 (2)一方面,日本人稠地狭,矿产资源极其匮乏,要想发展工业
础;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答案 1.A 2.A 3.D
4.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
)
B.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期,人们重视海洋环境的利用 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往的通道,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 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
都有新造土地
太阳能(任选一个)
数量
(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右岸受侵蚀
探究点一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探究】
材料一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二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人类经济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说出图中字母A、B、C表
示的资源类型名称。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 化。在农业社会时期,哪种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工业 社会前期,哪种能源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20世纪60年代后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矿
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发达海运的地区。 (4)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 新,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优越的环境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 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掌握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重点】矿产资源开采、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难点】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小组互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矿产资源的开采材料一煤炭大省山西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00亿吨左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成为山西发展的经济支柱。

材料二山西煤炭生产形成63亿立方米的采空区,采空区面积5115平方公里,引发的地表沉陷面积达2978平方公里,造成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约2146处,1082平方公里的耕地、42.6平方公里的林地遭到破坏。

山西煤矸石堆积量已超过10亿吨,且以每年5000万吨的速度增加,严重破坏了周围的土地、(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材料一结合同步训练15页例一,并完成例一,分析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材料二“江汉平原大旱,因为南水北调影响了生态”、“由于水位下降,导致汉江襄阳段的鱼不产卵”、“一下子调走湖北这么多水,会不会出现北方受益、湖北受损的局面”……调水后,首先是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地理中图版配套课件:第24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中图版配套课件:第24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影响 影响 ①对调入区: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________,解决 对调入区: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 水域 , 生产和生活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________, 生产和生活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 气候 , 缓解________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缓解 生态 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 缺水 开采,有利于水循环,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________。 开采,有利于水循环,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 地面沉降 。 ②对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区也带来一定影响。 对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区也带来一定影响。
物种 急剧减小 (2)负面影响:如过度砍伐导致________急剧减小。 负面影响:如过度砍伐导致 急剧减小。 负面影响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业结构 . (1)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劳动力及形态变化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高级 ↓ 高
劳动力变化 逐渐________ 逐渐 减少 先增后降 稳定________ 稳定 增加 低
全国卷Ⅰ 例,2(2008·全国卷Ⅰ)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 全国卷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 不含台湾、 心。下图表示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 下图表示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 不含台湾 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 (1)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 生物产量 大幅度增加 大幅度增加。 ①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________大幅度增加。 灌溉、施肥、塑料大棚等使土地的 ②不断培育、改良农产品,使________有了显著提高,提 有了显著提高, 不断培育、改良农产品, 产量 有了显著提高 高了饲养的________。 高了饲养的 劳动效率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标元素
医疗
图标元素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矿产资源丰富或 区位交通优越的 地区
环境质量优越的 地区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 提供的资源或区位 优势发展经济
环境质量对社会的 影响上升,环境质 量影响产品质量
科一技、的陆进地步环使境人类对对人地类理活环动境的的影依响赖逐渐减弱
地理环境影响的阶段性
制约因素
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分布
。1立方米可燃冰可 转化为164立方米天 然气和0.8立方米的 水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古文明源于大陆内部 海运 发展
人口和城市向沿海集中 技术 进步
向海洋要资源 (能源、金属资源)
海洋地位的变 化,使得领海 成为各国政府 关心的焦点。
南海形势
南海是我国南 部的近海,位 于中国大陆南 部与菲律宾群 岛、加里曼丹 岛、苏门答腊 岛、马来半岛 和中南半岛之 间的太平洋边 缘海。整个南 海几乎被大陆 、半岛和岛屿 所包围,南缘 曾母暗沙为中 国领海的最南 端。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优越的自然环境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 的生产要求,也能吸引科技人员定居。
人类发展阶段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布区
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 极大地依赖地理环境 的地区
农业社会阶段
亚热带和暖温带 开始改造地理环境, 的河流冲积平原、栽培植物、驯化禽兽 三角洲、盆地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便利的灌 溉条件;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发展。
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 ,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 城市,我国重要的石油 基地。东营位于山东省 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 三角洲地带,东经 118º5´,北纬38º15´。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考考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肯定差异,区域内部也有相对差异。

(3)开放性:区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相像性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地处中纬度,气候暖和潮湿位置亚欧大陆东侧亚欧大陆西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织分布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南北差异大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以草地为主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集,流量平稳,多有运输河连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经济发展相像性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充分发挥岛国的优势经济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布局临海型布局“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畜牧业发达;高产值园艺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3.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

(2)三大自然区: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界线:Ⅰ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Ⅱ大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Ⅲ大致沿横断山脉一线。

三、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特点和功能简洁理解遥感(RS) 地表视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拍照)全球定位系统(GPS) 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信息处理)(2019·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2题。

1.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柔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峻,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浇灌条件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2019·海南地理)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三 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三 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百分比(%) 百分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3.4 73.5 50.2 24.9 美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6.4 中国
1.6
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比较(2000年) 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比较(2000年
(各课题小组开展探究,并最终形成演讲文稿交流) 各课题小组开展探究,并最终形成演讲文稿交流)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百分比(%) 百分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33.4 73.5 50.2 24.9 美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6.4 中国
1.6
读: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景观图
生 物 资 源 土 地 资 源
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 生活,就是利用各 种自然资源进行建 设的过程. 设的过程.
矿产资源
水 资 源
气候资源
黑岱沟露天煤矿 城市化发展(磨房或发电) 1983年 荷兰风车( 深圳罗湖1983年 城市化发展(磨房或发电) ) 荷兰风车( 深圳罗湖1983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 当收入继续提高后, 移.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 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 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会遵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 展变化的规律. 展变化的规律.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 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 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 产粮越多越穷, 少越富" 怎么理解这句话? 少越富" .怎么理解这句话?

浅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浅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浅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环学院10级地理1班摘要: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是矛盾的,人类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往往会引起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但是,人类在和自然斗争中,能够逐步认识自然规律.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后,通过人的因素,又能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人类总是在不断改变生态平衡和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永恒的、静止的生态平衡是不存在的,不利的自然环境也是能够加以改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和自然环境又是统一的。

在人与自然环境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中,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类谋利益.关键词: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影响引言: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事实。

早期人类利用天然物品进行采集食物和狩猎活动,进入农业社会以后,随着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程度和破坏力逐渐增强。

在今天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人类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生活和消费过程带来的大量环境污染与社会公害,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可见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总是与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克服自然的束缚,力求在更大程度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类的每一个新时代几乎都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新的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和影响越来界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

如果不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找到解决的途径,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报复性反作用会日益突出。

一、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圈的有害影响:主要体现在森林的砍伐、天然植被的破坏、坏野生动物的猎杀和圈养等。

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破坏森林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频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举例如:1998特大洪灾、沙尘暴、长江水变浑浊等.草原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16%~24%.由于近年来人口增长过猛,草原被过度垦殖和放牧,全球草原面积以减少45%~47%,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草原生态受到严重损害。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人口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负面影响:人口增长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生态失衡。

2.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城市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负面影响:城市化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3. 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工业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负面影响: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态失衡等问题。

二、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该相辅相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3. 人类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7.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以上是《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必修3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学生版

必修3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学生版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需;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例理解人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能够辩证地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理解产业转移过程中人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分析一、学习重点: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难点: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

2.人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能源工业为例)(1)有利影响:①调整全省生产力布局,加快全省进程。

②促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建设。

③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乡人民和质量。

④提供资金保障,促进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2)不利影响:①浪费了大量的。

②遭到破坏。

③日益严重。

④造成、漏失。

(3)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同步。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意义:①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的。

增加,扩大水域,改善,缓解生态缺水②对调入区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水的循环,保持水土,防止地面(2)注意问题:解决好水源输送的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生物资源利用(1)不利影响:植被的过度砍伐,导致。

(2)有利影响: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提高了饲养的。

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使土地的大幅度的增加。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 C.农业集约化经营2.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态环境被破坏3.露天采矿的主要危害是()A.浪费资源B.增加开采难度C.污染环境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4.长江的下列支流中,从北侧注入长江,能成为南水北调水源的河流是()A.雅砻江B.湘江C.赣江D.乌江5.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6.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输水路线中,靠近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附近和穿过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分别是()A.东线和中线B.中线和西线C.西线和东线D.西线和中线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列出本节知识体系:我的疑问:我的收获:。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总量占 人口占全国 耕地占全国 人均水量 全国(%) (%) (%) (米3) 黄河流域 2.6% 8.2% 12.7% 912
淮河流域
北方
3.4%
14.4%
15.7%
43.5%
14.9%
58.2%
623
938
长江流域
南方
34.2%
81.0%
34.8%
54.4%
24.6%
36.6%
2பைடு நூலகம்60
4180
负面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讨论)
南水北调
西线
北京 石家庄

天津 ★●
中线
● ●

东线
郑州

丹江口
扬州
三峡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总结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中线工程(1240千米)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到加坝扩容后 的丹江口水库,出丹江口水库后, 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东 麓自流送水到北京、天津,沿途供 水。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 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 地理环境.人类对地理环境既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 有自觉主动的改造,也有不 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 自觉的破坏。 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 个区域环境的改变(地理环 境具有整体性特点 。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机械、电子等产业
燃气电厂建设
我国其它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 晋煤外运 西电东送
(四) 生物资源利用
过度
生态破坏 改良品种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产量质量提高
生物资 源利用
合理 培育良种
植树种草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案例,能够描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人类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的不同利用。

(重点)3.联系生活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移入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并能分析产业移入地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自主研习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煤炭资源为例(1)开采条件: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有的产量和1/2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省。

(2)影响①有利加快全省进程、促进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②不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问题磁场(1)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并非我国经济强省。

最近,山西省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你认为应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使山西转变为经济强省?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大型工程:中国的、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澳大利亚的(2)影响:(对调入区而言)①增加水源,扩大水域,缓解缺水;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水量。

②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环,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

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

(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①原因:北部,萨克拉门托河等水量丰沛;南部,水资源短缺,而需水量较大②影响:不仅缓解了南部缺水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需求,使其成为生产出口基地和美国石油、电子和军事等尖端新兴工业中心,而且产生了水力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

问题磁场(2)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北线(路线A):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电网输送。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究: 南水北调将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的状况, 如果只调水不节水,南来之水,北京能 用多久? 结论:长江水终究不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只有采用先进技术,科学 用水,有效节水,才能实现“长流水, 不断水”。


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黄河、 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 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 充分考虑了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 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将建设 成为一项生态工程。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 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发 达区域的产业升级, 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使低级 落后的产业向欠发达区域迁 形成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徙,形成产业转移。
产 业 移 出 地
产 业 移 入 地
高新技术产业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 中国和美国,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 家,他们代表了社会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通过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 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 规律, 规律,以及产业结构 的区域差异。 的区域差异。 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 一般来讲, 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 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 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南水北调
西线
北京 石家庄

天津 ★●
中线
● ●

东线 郑州

丹江口
扬州
三峡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1. 2.
三条线路的比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总结: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参考教案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参考教案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

2. 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区域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内涵。

3. 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 探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强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案例分析:以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地区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所了解的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9.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描述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反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013年中图地理必修3课件: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3年中图地理必修3课件: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了解:1.资源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及产业转移的形式及分布。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产业转移对区域地 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通过分析各工程的调入区、调出区和沿线区 的分布状况,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及分 析方法。
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
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 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2.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资源输出地
南 水 北 调 减轻洪涝灾 害。东线工 程会影响到 长江口的生 态
沿线地区
资源输入地
缓解沿线地区水 资源供需紧张局 南水北调将 面,对沿线地区 解决3亿多 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面临的水 起到巨大推动作 危机 用
资源输出地
沿线地区 经过生态脆弱 区,会导致环 境问题;但可 改善沿线地区 的能源消费结 构
资源输入地 改善当地能 源消费结构, 缓解能源紧 张状况,促 进生态环境 的改善
础自主梳理
第三 节 人类 活动 对区 域地 理环 境的 影响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_______。 基础
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 反作用
3.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_________。 主导作用
(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篇1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其次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①地理环境,生存和进展受自然界②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区:少数③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④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⑤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浇灌、相宜的气温、充分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类活动分布区:⑥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⑦三角洲、盆地。

3.工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⑧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⑨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a.资源型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⑩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矿产地四周b.临海型工业基地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靠→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港口四周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爽,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基础达标练考查点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b.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答案 a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差,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生存进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因 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 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 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2)减小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环境。 (3)支持。理由: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 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或者 反对。理由:大幅度开采煤炭会破坏植被和土地资源,加剧 水资源短缺;“疆电外送”项目的大范围开展,会引起水、 大气的严重污染;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引发地面塌陷、滑 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沿线、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调入地、
增加就业 有利、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 不利
有生态效益
集训冲关
(2019·安阳模拟)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 20 cm,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 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 %,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 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 “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1~3题。
增加 水源 ,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 对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小气候 调
缓解 生态缺水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影响 入
减少地下水开采,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 水 区
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对水资源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也带来一定影响
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
过度砍伐森林导致 物种 急剧减少 影响
灌溉 、施肥、 塑料大棚 等使土地的生物 正面 产量大幅增加 影响 培育改良农产品,使农产品产量显著升高,提高
了饲养的 劳动效率
2.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分析
效益
调入地区
调出地区
经济 效益
获 问 促 效取题进益资,经源带济、动发解相展决关,资产获源业得短发经缺展济,输并基出且础资扩设源大施可相,获关获得产得经业经济,济收完效入善益,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社会 效益 有利于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
(3)推测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图示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输出区为我国 新疆地区,经济落后,天然气资源丰富;输入区为长三角和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 二、审其问——答什么 本题共有三问,第(1)问考查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第(2) 问考查该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产生的影响,此两问属于 递进式设问,正确回答第(1)问是解答第(2)问的关键。第(3)问 考查冬季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素 养得到充分体现,考生需联系相关地理环境来作答。
煤通道 通往华北 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
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 南北运煤通道
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气候特征资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
资源多少
源分布
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 工农业、人 小,利用 口、污染、 的合理性 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 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 (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
稳定
生态 效益
发展经济,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原因 是 什 么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
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
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如下图所示:
影响有哪些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1.从调入区与调出区两方面进行分析 (1)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
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 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为促进新疆煤炭 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如图)成为“疆 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华东地区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 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 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 洲工业基地
减轻环境污染;③缩小东西部
③减轻铁路运 差距,对社会
输压力
安定起重要作

3.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东西运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
(3)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贫乏;②调 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带动西部地区及沿 线经济发展。 (4)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增加石油 产量;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 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发展清洁燃烧技 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 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发展乙 醇汽油等。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 的环境问题。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 力,加重铁路运输的负担。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 势,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等问题。第(2)问,西气东输一线、 二线工程的建设,能够缓解上海、广州的能源紧缺,优化能 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 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第(3)问,西气东输工程新 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大风天数多,可能遇到多风沙天气; 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 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等。
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 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 态环境建设等。 (2)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形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 业的发展。
思维流程
2 由所学到所用
知能升级
典题例析
(2019·桂林模拟)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 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 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 一线工程2004年全线贯通,二线工 程2012年全线贯通,三线工程2014 年全线贯通。如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
(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共同的影响。
影 自然景观 遭到破坏
响 不利 环境污染 日益严重 地面 塌陷 ,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合理开发 利用矿产资源,提高 利用效率 治理 大力治理 矿山环境 ,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 措施 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 生态恢复 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
山建设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工程 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案例 的 北水南调
第三讲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 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关系
1.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 基础 ,时刻影响人类生
产和生活。
2.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地理环境具有 反作用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改变 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 。
3.在人地关系中, 人类活动 起主导作用。
二、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
有利 形成了许多 产业部门,推动了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 工业废渣占据 农田 ,浪费大量土地资源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 题;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 优势。
(2)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 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3)大风天数多,多风沙天气;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 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工程建设不利等。
(一)我国重要的资源 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
答题策略
2.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 对输出地的影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
①把资源优势
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 ①缓解能源紧 转化为经济优
海地区
张局面,促进 势;②带动相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 经济发展;② 关产业发展,
(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 哪些? (3)如果你作为规划者,是否支持“疆煤东运”“疆电外送” 等项目的实施?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看,新疆资源 丰富而需求量小,东部地区资源短缺而需求量大。第(2)题, 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若支持,要从资源外运 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说明理由;若反对,则要强调 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
难度
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 对环境影响
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节流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 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 调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