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古语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
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所以,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应成为课堂上悦耳、动听的乐章。让学生在朗读中欣赏美、体会美。
农村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城区学生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部分老师在受考试指挥棒的影
响下,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朗读,只钟情于对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细琐分散、支离破碎的分析,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似乎不能出分数、不能直接见效的朗读上。其实这样做是
没有远见的。
在朗读中,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的正确把握,才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才能再
现文学作品的特定情景,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哲理意味。正如俞平伯先生认为:“目治”
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的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通过朗读,获得语言信息,从而领悟文字的内蕴,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直觉思维的
境界。
初中生正处于童年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具有耐性不足、好奇、好胜、好动等心理特点。因
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点拨下,
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然后再“说说”、“议议”。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学习效果自
然就会提高。
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和体会文章的语意和整体美,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朗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感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
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哪位学生能对此无动于衷?有谁能不产生尝试一下的念头?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领着学生欣赏课文中每一处风光秀美的地方。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这样做虽然短时间看不出成绩,甚
至貌似落后于同轨班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慢慢的显山露水了。在课堂
教学中,我训练学生朗读的方式有:
范读:在教学诗歌,散文,文言文时,通过朗读磁带和教师正确的语调,丰富的感情,节奏
的抑扬顿挫,速度的快慢,给学生示范出一个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领读: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阅读会遇到障碍,不得要领。教师通过领读让学生感知规律和
技巧,从而让学生也去掉了阅读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个别朗读:学生的个别朗读,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反馈一定的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独
立的阅读能力。我要求学生对重要课文自己认真准备,在课堂上读给全体同学听,在”读’中悟,在”听”中悟,心眼口耳并用自是理解的另一番天地对全班学生的阅读具有启发辅导作用。
齐读:般短小的课文,气势较强的段落,句子让学生齐读,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带动,相互
促进。因而它既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强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默读:让同学只用眼,不出声,不动唇进行阅读。它是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便于思考,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
速读与跳读:小说类的课文篇幅长,教学时间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指导学生掌握速读与跳读的技巧,提高效率找中心,抓重点,掌握文章的大意。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内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快速而有效地获得各种有价值的社会信息。
经过多层面的朗读训练,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主动要求扩大阅读,这样语文水平自然就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