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c8415308c281e53a5802ff23.png)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也提出了量的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由此说明: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课堂阅读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一、激发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小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如果老师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的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读书。
我一般采取了以下办法:1、故事激趣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
老师首先讲述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当有学生问道老师怎么会讲这么的故事时,老师引导说故事都是书上的,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地就会对读书感兴趣,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
例如我给学生讲了“奥特曼”的故事后说:“你们还想听吗?”学生纷纷说:“想。
”这时,我就发给他们拼音版的“奥特曼”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了,十分来劲。
2、追溯扩展法。
主要针对知识性的作品。
在阅读前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中提炼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到课外书籍中去搜集相关的知识,然后向小组或全班同学汇报,达到相互交流、激发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我向同学们提出一个话题:“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由于同学们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搜集资料,等到汇报交流时,大家都争着说: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电灯,张衡发明地动仪等等,应有尽有。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同学们读书的兴趣更浓了,收集资料的能力不断增强。
3、竞赛促读法。
例如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背诵诗词、儿歌,看谁背得多、背得好;记录名言警句,看谁摘抄得多;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交流会、藏书展评会、童话故事会、“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等。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d4409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8.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语文阅读指导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指导课,学生可以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增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指导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加深对文学作品内涵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真正读懂文章的能力。
在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和感悟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指导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阅读指导课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的乐趣和快乐,使学生从内心发自内心喜欢阅读,养成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享受到快乐与乐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f6c2129cc175527072208ba.png)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讲话。
” 因此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小学生课业负担轻了,作业量也少了,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能利用这些时间指导小学生搞好课外阅读,他们可以获得许多知识。
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一、激发兴趣,快乐阅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让你忘掉疲劳。
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进行课外阅读。
1、营造良好的阅读的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人的阅读心理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
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
比如: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如“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就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其次,还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布置自己的小卧室,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张贴有关乐学的名人名言,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等,让这些名人警句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阅读的欲望。
此外,让学生努力打造书桌文化,选取自己最崇拜的有关读书的座右铭贴于自己的书桌上。
如“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等。
以此来感染学生,明白读书的作用,激发读书兴趣。
2、巧用故事设置悬念。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这时,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教师戛然而止,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原文。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1b2631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6.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语文是我们学习的第一门学科,也是我们建立起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学科。
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上,老师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我在这里谈一下我的见解。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去读书。
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或者是引入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活动,比如阅读比赛、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课文分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就所读书籍进行书面报告或口头表达,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分辨事物是非的能力。
老师可以在阅读指导课中引导学生审视课文中的内容,分析其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形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主动阅读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校图书馆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师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指导课上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享受乐趣。
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让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7dd276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c.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作为小学生,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语文这门学科,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校,老师会指导我们阅读课文和一些教材,但是课外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多样化的。
不同的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课外阅读资料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有些学生喜欢读故事书,有些学生喜欢读科普读物,还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读漫画。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放松,更重要的是要从阅读中学到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在选择课外阅读资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阅读能力来选择适合的书籍。
一些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方面有些困难,可以选择一些语言简单、情节生动的故事书,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而一些学生可能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科普读物,来增加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有计划的。
在学校课业繁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可以在课外阅读方面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比如每天或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在家长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阅读计划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引导的。
家长在孩子的课外阅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给孩子提供阅读材料,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孩子一些指导和帮助。
而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阅读活动和阅读推荐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在语文课上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总结和分享,让学生更加重视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样化、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a4ce3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7.png)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随着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生开始接触到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作为指导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的老师或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阅读、理解和欣赏儿童文学呢?以下是我对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一些见解。
一、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阅读兴趣是孩子读书的最大动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找到乐趣。
在给孩子推荐书籍时,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兴趣和经验,选择内容简单、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书籍。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建立起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二、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书籍和作家,而且孩子的阅读口味也会随着年龄和成长经历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阅读选择,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鼓励他们分享阅读心得和感受。
三、理解和欣赏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文学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认知和思考的过程。
孩子们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可以了解社会、人性和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在指导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中汲取知识,启迪思维。
同时,我们还要教孩子们欣赏和评价儿童文学作品。
让他们从作品的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四、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有一个分享心得和交流的平台。
家长和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可以是家庭阅读俱乐部、班级阅读角落或者网络阅读交流群。
在这样的平台上,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交流感受和心得,还可以听取他人的读书体会,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综上所述,作为指导孩子们阅读儿童文学的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尊重他们的阅读选择,理解和欣赏儿童文学,并建立一个互动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c3387e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7.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指导工作的第一步。
只有喜欢读书,才会有阅读的愉悦感,才能更好地磨练阅读能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首先,老师要做好示范,充分展示自己对书籍的热爱和阅读的价值。
教师每天都要给出班级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各类书籍,不仅能拓宽知识面,还能从中汲取营养。
其次,我们要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让学生通过自我获得阅读的乐趣,从而形成阅读的好习惯。
例如,每个周末要求学生读完指定的故事书或小说,并主动向老师汇报书中的情节和感悟;另外,在阅读比赛、口述评比等方面设置奖励,以非常真实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提高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高效阅读的前提。
我们应该把阅读技巧的培养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会议相关阅读技巧和方法,如捕捉关键词句、用草图辅助理解、找到段落结构等等。
同时还有很多训练技巧与方法,如良好的视线跟随能力、速读能力的培养、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等,可以在专业的阅读指导辅导帮助下练习。
可以让学生阅读层次高、难度较大的书籍,由老师带领指导阅读,从而锻炼出学生扎实的阅读技能。
在解析之前,要教授学生如何认真读懂文段,如何理清文字的内容框架及组成要素,然后才能针对较细的内容解析。
一般情况下,阅读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阅读速度也非常重要。
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速度是阅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我们可以采用交替阅读、轮流朗读等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
这样能让学生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大意,并能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同时,通过边阅读边理解、边记录边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锻炼其逻辑思维和文章分析能力。
四、培养完整阅读思维阅读不仅是识字,更是理解和分析,是对于作者的意图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
通常小学阅读指导都以词、句、篇章的角度进行教学,但我认为小学生同时要开始培养完整阅读思维。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779c104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0.png)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摘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产生阅读的自主性。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有健康的阅读情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与能力。
关键词: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氛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二、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健康的阅读情趣是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将追求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的境界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
培养这种健康的情趣,可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采取美文熏陶的策略。
比如:1.听赏法,用教者示范朗读、录音朗读、声像组合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聆听。
2.析赏法,出示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教者边读文句边作精辟评点,画龙点睛,展现神韵。
3.读赏法,提供或由学生自行寻找文义浅显而情调、意境优美的文字,让学生出声读,既理解其内容又传示其意境。
4.编赏法,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摘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我们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阅读的一般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e7f14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7.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重视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
如何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目也是关键,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
引导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课外阅读比赛等,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重要性、阅读习惯、选择书目、引导、活动、阅读氛围、结论。
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我深信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面,还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流畅度。
课外阅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目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阅读水平来进行合理搭配。
也要关注书籍的内容是否具有教育意义、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引导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可以通过组织读书分享会、读书俱乐部等形式来实现。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的示范作用都不能被忽视,他们应该成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引领者。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应该成为学生发展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阅读之路。
2. 正文2.1 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7afa37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c.png)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1. 引言1.1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非常严峻。
由于家庭条件和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指导。
许多农村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门的文学指导老师。
这导致了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有限,阅读习惯不够良好。
他们缺乏足够的阅读材料和指导,往往只能接触一些简单的教科书和杂志,缺乏对丰富多彩文学作品的接触和了解。
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生的审美情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欠缺,影响了他们全面的发展。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亟待改善,需要加大对他们的阅读指导和教育投入,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素养,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成长空间。
1.2 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儿童文学是一种专为儿童读者而创作的文学形式,通过精心编写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形象塑造,借助文字和图画的形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现实世界之外的想象空间。
在儿童文学中,常常涵盖了许多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主题,如友谊、家庭、勇气、责任、正义等,旨在引导儿童在阅读中学会感知、思考、情感交流和道德判断等。
儿童文学在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农村小学生可以受益良多,获得更广阔的知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重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对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启蒙和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拓展农村小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角色性格,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开阔思维,增长见识。
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故事,富有想象力和情感表达,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他们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从而培养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7b89fd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7.png)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坐在电脑前,而越来越少的孩子爱读书,
为此,我觉得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首先课外阅读要坚持,这样小孩子的一些好习惯便会加深下去。
家长
最好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坚持原则,让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
其次,在安排孩子看什么图书时要适当灵活,尊重孩子的嗜好,这样
课外阅读才可能产生真实的兴趣。
关键在于不给孩子太过无聊的书,可以
让他们找到他们喜欢的图书,如历史民俗故事,科普、科幻小说和名家名著,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多兴趣来阅读,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拓展孩子的知
识面,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当家长发现孩子课外阅读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积累知识时,还须鼓励他们一鼓作气,大胆地尝试,坚持不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有恒
心地将书本读完,从而更加学会自主思考,培养他们思考能力。
最后,家长和老师应该互相督促,将阅读的好处传达给孩子,当孩子
把一本书看完时,应向他们介绍另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让孩子提前认识
到书籍的历史及知识源流,这样才能使他们走进图书的乐园,从而有趣、
有效地学习课外阅读知识。
总之,对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个良好习惯,从而它可以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形成恒心与自律,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857cb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2.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指导课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指导课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
如何开展一堂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在开展阅读指导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和知识充满好奇,而阅读正是满足他们好奇心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阅读指导课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坚持每天阅读一定的时间,《15分钟中文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逐渐形成“自觉阅读,乐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阅读指导课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能。
阅读不仅是理解文字,更是一种思维活动,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能正是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在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策略和技能的培养,比如初步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飞快、阅读中的理解等等。
通过系统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阅读指导课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感悟人生,培养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
在阅读指导课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入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联想,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阅读的乐趣。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76a62a4b33687e21af45a9f3.png)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陈燕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尚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对此,我有几点浅见。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牧童和狼》时,我发现学生对寓言故事很感兴趣,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阅读《伊索寓言》。
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后羿追日》、《女娲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
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此外,组织故事会、精彩诗歌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选择读物,避免盲目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
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绿野仙踪》、《宝葫芦的秘密》、《彼得潘》,以及《爱的教育》等。
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三、注重方法,提高效率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23850c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1.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的书籍。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有限,如果强迫他们去读不感兴趣的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老师和家长要和学生一起选择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的书籍,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参考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熊维尼》等,或者一些有趣的绘本、连环画等。
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书籍,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注重阅读的引导和评价。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讲述故事、引导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阅读后,可以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激励他们继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
要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
阅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到书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能力。
要注重多元化的阅读方式。
除了纸质书籍,学生还可以通过数字阅读、有声阅读等方式进行阅读。
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书籍资源,比如借阅图书馆的书籍、阅读电子书、听有声读物等,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开拓他们的阅读视野。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多元化地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通过良好的阅读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a087fc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9.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1. 引言1.1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引言: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门课程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导师。
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世界,在阅读中感受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深入的阅读,学生才能收获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重要性、实施方法、评价标准、效果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对这门课程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考。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强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阅读指导课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地阅读,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创作能力的发展。
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2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实施方法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适当的挑战下提升阅读能力。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有效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有效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d629b4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4.png)
有效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是一门既有实用又有工具性的学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逐步形成持久、稳固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方法”“一帮一制度方法”等。
这样就能有序、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当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并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在学习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有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
二、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故事、谜语、具有挑战性的竞技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
在语文教学中,我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类。
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古诗”、“哲理性文章”等。
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四、重视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读书百遍”,积极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读”。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理解、传情、体味、体味,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五、把主动权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
首先,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要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40e4a0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2.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而阅读指导课则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我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需要坚持和耐心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就很难产生持久的效果。
在阅读指导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分享阅读感想、组织朗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情感上的投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快乐、情感和思索,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阅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阅读指导课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思考,让他们理解作者的用意、把握文本的主题、分析人物性格等。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文本的改编和创作,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感悟和表达。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阅读不仅需要学生有兴趣,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取知识。
在阅读指导课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快速阅读、精读、泛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老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查阅资料的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
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中,我认为学生的角色是主体,老师的角色是引导者。
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还要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老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9e44fe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8.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阅读指导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我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会选取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者故事来讲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有时候老师会给我们读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发给我们一些有趣的阅读资料,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在课堂上,老师会教我们一些阅读技巧,比如如何快速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如何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等。
这些技巧对于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有帮助,能够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并提高解题的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解答。
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也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会讲解一些优美的诗歌或者文章,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美。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培养出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生也会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来接触到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这门课,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e33d6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d.png)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之我见1. 引言1.1 文章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阅读指导课也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阅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指导课的目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提出我对阅读指导课的见解。
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语文阅读指导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帮助他们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启发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要做到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1.2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是一名拥有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曾任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主讲教师。
她热爱教育事业,专注于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提升和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她深知语文阅读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也深感阅读指导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她致力于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在本文中,作者将分享她对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看法和体会,希望能够为更多的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2. 正文2.1 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阅读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增强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
在语文阅读中,孩子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还传递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语文阅读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阅读指导之我见
观音山中心学校叶园艳
【摘要】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应该怎样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层次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读法成长
合格人才的知识架构必然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和涉猎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使阅读永远是教育的主导力量。
使阅读成为、并永远成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成为人的主要精神需求。
只有实现了这一条,学校才能成为思想活跃而不是读死书的地方。
”
古人对阅读有功利的提法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今换成一种说法是“阅读给我们的事业和爱情奠定基础”,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宋哲学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唐代大诗人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等。
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应该怎样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层次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呢?我对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进行了研究。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成阅读行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错,期待结局大白之际,教师适时收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原文。
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比如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
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
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
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作为阅读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
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又如:五年级上册要学习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我在假期就安排了《水浒传》一书的阅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
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培养学生准备自己的摘抄本,摘抄自己觉得有用的好词佳句,把书读薄,积少成多。
5、写读后感。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啊,书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可让你不出门便晓天下事。
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想象的翅膀,书是生活的方向盘。
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在你快乐时,它伴你左右;在你沮丧时,它鼓励你打起精神;在你悲伤时,一句温馨的话语,又会让你破涕为笑。
书,像一股清凉的风,能陶冶你的情操;书,像一台智能机器,能帮你整理繁
乱的思绪;书,像天使的翅膀,给你勇气和自信,让你探索远方的奥秘;书,又像一双温暖的手,打开你心灵的窗户,让你与世界友好的沟通。
书的好处数之不尽,我送大家九个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给教师的建议》 B.A.苏霍姆林斯基
3、《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篇》[美]沃恩,[美]汤普森
4、《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