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分型论治
痤疮的分型论治
- l
}
§
维普资讯
中 韭 古 I- 击 2 n 年 2 月 第 P ̄ ; 0'
卷 第 l期
-
皮 肤 科 教 程
-
痤 疮 的 分 型 论 治
靳 培 英
较 疰疮是 皮肤科常 见病 、 多发病 , 尤其 下部 (fa f niuu . h r u db l h m) 此部 角化作用 大 . 多 的导 管 中充 满 皮 脂 与细 胞 碎 片 . 见 ) 在青春期 男女发病率最 高 疰疮是 毛囊 与端部 不 同之 处是角质层 不 紧密 ,细胞 是 疰 疮 丙 酸 杆 菌 的 滋 生 地 ( 图 5 ,也
皮脂腺 的慢性 炎症 主要在面部 出现 白 间很 少粘连 ,因此很快排 出皮脂 ( 见图 是 唯 一 可 以形 成 痤 疮 损 害 的腺 体 ,在 痤 头与黑头粉刺 、 丘疹 、 脓疱 、 节与囊肿 . 2) 结 十别 患者甚 至 形成 凹陷或 增 生性瘢 痕 , 皮 脂腺大多 开 口于毛囊漏斗部 ,腺
导 管与毛囊导管 相遇 , 者有两部分 . 后 短 flc s , 腺体 管道宽为 2 5m 几乎 形成 膨大 的囊状 物 为闭合性 粉刺 ( ol l )此 ie . m, 见图 的部 分 ( / ) 为 漏 斗 端 部 {coL n 看 不见毛 发 . 15 称 ari u t f 体积大 , 有多个小 叶和数个 7 .小 的 3~4d可 自然 消失 .大 的 可存 J
毛 囊 皮 脂 腺
作者 单位 :1 0 2南京 . 204 中国医学科学 院 、 中国协和 医科 大学皮 肤病 研究所
维普资讯
中 盅 陆 科 杂 志 2 啦 茸 2 月鬻 3 0 5鞋 第 1期 C n J De I . F… n m a b
痤疮分级与用药
痤疮分级与用药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
病程呈慢性,且易复发。
一.分级西医分级特点1级(轻度) 仅有粉刺2级(中度) 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3级(中度) 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4级(重度) 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二.用药①局部用药药物特点维A酸类药物0.025%-0.1%维A酸霜或凝胶①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用药,中度痤疮的联合用药及痤疮维持治疗的首选药。
②本类外用药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可逐渐消失。
异维A酸凝胶0.1%阿达帕林凝胶0.1%他扎罗汀乳膏或凝胶过氧化苯甲酰①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
②本药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外用抗生素。
外用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不推荐单独使用,可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维A酸类药联用。
2.5%二硫化硒洗剂抑制真菌、寄生虫及细菌,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
5%-10%硫磺洗剂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轻微剥脱及抗菌作用,用于痤疮治疗。
5%-10%水杨酸乳膏或凝胶②系统用药药物适应症 异维A 酸(口服) ①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
②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有瘢痕或有形成倾向的痤疮、频繁复发的痤疮、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过多、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可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使用)等。
③剂量从0.25-0.5mg/(kg·d)开始,累积剂量以60mg/kg 为目标,痤疮基本消退并无新发疹出现后可将药物剂量逐渐减少至停药。
④可致畸,引起口唇干燥、血脂升高、肝酶异常、肌肉骨骼疼痛及眼睛受累等。
肥胖、血脂异常和肝病患者慎用。
维胺酯 可替代异维A 酸,口服吸收略差,起效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抗生素类(口服)①可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一、痤疮的病因病机分析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好发于男女青春期的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的范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1.肾阴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丈夫…。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内热而脸生粉刺。
2。
肺胃血热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和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
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
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3。
痰瘀互结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
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
4。
冲任失调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和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
已知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
1.内分泌失调目前已经公认内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
睾酮在皮肤中经与5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的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
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的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的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的发生有关。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辨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病程辨证:病程短,发病急骤者多为热证;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者,多夹瘀、夹痰、夹湿,或为虚证。
②性别辨证:男性多热证,女性多阴虚内热证。
③皮损辨证:丘疹色白者多夹湿、或热象不重,色红者多为热证,脓疱疹较多者多为热毒证。
丘疹细碎而小者,分布于面部者,多为肺经郁热;丘疹色红而大,自觉疼痛,遍布颜面、胸、背者,多为胃肠湿热证;丘疹色暗,或为结节、囊肿者,多为痰瘀互结证。
④经络辨证:皮损主要位于鼻部及周围,多为肺经风热证;皮损遍布颜面,多为胃肠湿热证;皮损位于面部两侧,多为肝经郁热证。
一般将痤疮分为以下几型:1. 肺经风热型: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以额头多见,有的伴有痒感,鼻翼两旁皮肤发红、油腻、脱屑,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15g,桑叶30g,荷叶15、黄苓9g,桑白皮12g,侧柏叶12g,连翘12g,芦根30,花粉10,生甘草6g。
加减:如丘疹质硬难消者,加天冬12g,象贝母9g,玄参12g ;如面部痒甚者,加白藓皮12g,白蒺藜12g;心烦急躁者加丹皮12g,栀子12g ;脓疱较多者,加败酱草30g,蒲公英30g;面部出油多者,加苡米30g、白花蛇舌草30g。
2. 胃肠湿热型:颜面、胸背较大的红色丘疹,有的呈结节、脓疱,按之疼痛,伴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苓9g,黄连6g,黄柏12g,山栀9g,土茯苓15g,全瓜蒌18g,白花蛇舌草15g,丹皮15g,生川军(后下)6g,生甘草6g。
加减:如脓疱较多者,加重清热解毒药的剂量,并加用蒲公英15g,金银花15g,野菊花9g;皮损出现红肿者加连翘15g、银花30g;疼痛者加乳香10g、没药10g ;皮疹作痒者,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
3. 热毒型:以脓疱型多见,分布在颜面、胸背,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局部有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但也可在成年人身上出现。
它的主要症状是痤疮疹、粉刺、脓疱和囊肿等。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国医学会皮肤科分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编写了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该指南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痤疮的病情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指南提出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并根据不同类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对于轻度痤疮,指南推荐外用药物治疗。
首选的外用药物包括经皮吸收性孕激素、苯甲硫脒类药、外用抗生素和外用维甲酸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炎症反应和破坏痤疮病原菌,从而减轻痤疮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疗、化学剥脱和微针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对于中度和重度痤疮,指南推荐联合治疗,即内服药物联合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主要包括口服孕激素、口服抗生素和口服异维甲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从内部调节激素平衡、抑制痤疮病原菌和降低皮脂分泌。
与此同时,外用药物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使药物作用更加直接和局部。
此外,指南还提到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维持皮肤清洁和饮食调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还特别关注了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外貌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
因此,指南建议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总之,2024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详尽和灵活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此外,指南还提供了关于痤疮的预防和日常护理的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指南的发布将对改善痤疮患者的诊疗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业指南解读-中国痤疮治疗诊疗指南(皮肤科疾病)
中国痤疮治疗诊疗指南(2014版)目录中国痤疮治疗诊疗指南(2014版) (1)1.痤疮的病理生理学 (1)2.痤疮的分级 (2)3.患者教育 (2)4.痤疮的局部治疗 (3)5.痤疮的系统治疗 (5)6.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9)7.痤疮的分级和联合治疗 (10)8.痤疮的维持治疗 (11)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为70% -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超过了哮喘和癫痫。
临床医师对痤疮的治疗选择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治疗方法疗效不肯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个别方法甚至会对患者造成损害。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痤疮的指南来规范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新药的研发,痤疮的治疗指南还需与时俱进,定期更新。
本指南是在2008年出版的痤疮指南基础上,根据使用者反馈及国内外痤疮研究进展进行了修订。
1.痤疮的病理生理学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
雄激素作用下的皮脂腺快速发育和脂质大量分泌是痤疮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进入青春期后肾上腺和性腺的发育导致雄激素前体如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分泌增力,并在一系列雄激素代谢酶如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功能增强。
遗传背景下的皮肤内雄激素受体或相关雄激素代谢酶的表达或活性增强也是导致皮脂腺对雄激素过度敏感及脂质过量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痤疮患者皮脂中存在过氧化鲨烯、蜡醋、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及亚油酸含量降低等脂质成分改变,这些变化可以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及炎症反应。
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是痤疮发生另一重要因素和主要病理现象。
上皮细胞角化使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最终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粉刺及临床肉眼可见的粉刺,促炎症因子白介素(IL)- lα、雄激素、游离脂肪酸及过氧化脂质可能与导管角化异常有关。
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
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一、概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痤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因此对痤疮的流行病学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痤疮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胸背部等部位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等不同程度的皮损。
根据中医理论,痤疮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对痤疮的治疗注重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等方面。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痤疮的发病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中医分型理论,对痤疮进行分类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全球范围内约有80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内受到痤疮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深入了解痤疮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不同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的痤疮患病率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政策提供依据,从而降低痤疮的发病率。
其次中医分型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痤疮的中医分型是根据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外邪侵袭等因素综合判断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痤疮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单纯依靠西医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中医治疗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与西医治疗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痤疮治疗的整体水平。
痤疮三度四级法分类治疗原则
痤疮三度四级法分类治疗原则一、三度四级分类:轻度(Ⅰ级):粉刺为主要皮损,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
总病灶数少于30个。
中度(包括Ⅱ级和Ⅲ级)(Ⅱ级):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之间。
(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
总病灶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
重度(Ⅳ级):结节∕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
个以上。
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
二、不同类型痤疮的治疗选择1、Ⅰ级痤疮:较轻。
以粉刺为主,皮损数目少,故治疗主要为祛除粉刺。
主要选择抗角化和去脂药物:局部抗角化药物可用维甲酸类药物,全反式维甲酸霜、达芙文凝胶、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等。
去脂可柱患者多洗脸,保持皮肤清洁,或用5%硫磺洗剂。
2、Ⅱ级痤疮:粉刺和炎症性皮损数目较多,应以抗角化、去脂和抗感染。
以外用维甲酸和抗菌素为主,如达芙文凝胶+1%红霉素溶液或过氧化苯甲酰。
3、Ⅲ级痤疮:主要为炎性损害,抗感染为主,抗粉刺为辅:口服抗菌素+外用维甲酸。
有效的口服抗菌素有:四环素类: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等磺胺类:磺胺甲基异恶唑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一般不选用。
4、Ⅳ级痤疮:主要损害为结节∕囊肿,由于病变炎症较重,外用药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应以内用药为主并采取联合用药。
异维甲酸+抗菌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5、巩固治疗:各级痤疮经恰当的治疗病情控制好转后,都应给予巩固治疗。
因为形成痤疮的因素大多还存在,一时难以祛除,所以巩固治疗对于防止病情反复有重要作用。
巩固治疗原则:去脂+抗角化外用维甲酸类药物勤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性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及愉快的心情。
对痤疮临床分型的认识及治疗思路
对痤疮临床分型的认识及治疗思路痤疮隶属中医“肺风粉刺”之证。
是一种以毛囊皮脂腺为单位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部位以头面部、胸背部甚至颈项部为主,现今关于痤疮的治疗记载颇多,但中医对痤疮有明显疗效。
标签:痤疮证治治疗方法【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51-01引言:中医对痤疮的阐述与记载可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著作,其病名别称有“面疱、数疱力、鼓、粉疵、肺风粉刺、暗疮”等。
临床以出现大小不等的锥形丘疹、脓包、结节、粉刺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传统发病理论仅局限于肺热、风热、湿热、血热等,因该病发病率高、顽固易复发,故采用传统发病理论进行论治效果不佳。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辩证思路及治疗原则。
1.病因病机:西医学认为,该病的产生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皮质分泌过多、细菌真菌感染、皮脂腺堵塞以及雄性激素水平增加而雌性激素水平减少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古代中医认为痤疮的产生与风邪、湿困、血热有关,近代中医对其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风热、肺热、胃肠热、血瘀、血热、冲任失调等病因。
2.临床分型及证治:2.1肺经风热,卫表郁闭型:本证多因肺经郁热,风邪外袭,卫表郁闭,肺经之热不得宣泄而引起。
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云“粉刺即粉疵,乃肺热而风吹之,多成此疵。
”临床表现为面、鼻、胸部出现锥形丘疹,其顶部可见如粟米状白色小脓疱,初期颜色鲜红,疼痛以肿痛为主;中后期颜色多暗红,按之刺痛或不痛。
肺有朝百脉,主治节的作用,肺经郁热,腠理开泄,风邪袭表,肺气失宣,则水液代谢失常,津液不能濡养头面,也会导致痤疮的生成与加重。
2.2中焦湿热,浊气壅面型:本证多因饮食不当,喜食生冷,辛辣油腻、肥甘厚味等因素,致使脾失健运,宿食停滞或助湿生热,脾胃互为表里。
故导致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经气不利。
临床表现为面颊、口周、颈项、胸部出现丘疹,挤之可见米黄色油粒囊状物。
治疗在清泻中焦湿热的同时固护胃气。
玫瑰痤疮酒渣鼻分型诊断与治疗
玫瑰痤疮酒渣鼻玫瑰痤疮酒渣鼻 (1)临床分型 (2)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2)2.丘疹脓疱型 (2)3.肥大增生型 (2)4.眼型 (2)诊断 (3)必备条件 (3)次要条件 (3)治疗 (3)1.一般治疗 (3)2.药物治疗 (4)(1)常用外用药物: (4)(2)常用系统药物: (4)(3)激光治疗 (4)(4)光动力疗法(PDT) (5)(5)LED光 (5)(6)手术治疗 (5)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曾称酒渣鼻。
通常酒渣鼻在女性中发病较早,而鼻赘几乎只发生在男性患者。
玫瑰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尚未清楚。
诱因:高温、寒冷刺激、情绪紧张或激动、吸烟、饮酒、内分泌障碍、蠕形螨感染、更年期、辛辣饮食等。
它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为天然免疫功能异常、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多种微生物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遗传因素。
临床上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可将玫瑰痤疮分为4种主要类型,但不同类型之间可相互重叠,部分类型之间可相互转换。
临床分型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1)多数首发于面颊部,少数首发于鼻部或口周。
(2)表现双面颊部阵发性潮红,情绪激动、环境温度变化或日晒等使潮红加重,还可能逐步出现持续性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
(3)自觉干燥、灼热或刺痛,少数可伴有瘙痒,极少数患者还可能伴有焦躁、忧郁、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
2.丘疹脓疱型(1)部分患者可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基础上逐步出现丘疹、脓疱,多见于面颊部。
(2)而部分患者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的同时出现丘疹、脓疱,多见于口周或鼻部。
3.肥大增生型(1)多见于鼻部或口周,极少数见于面颊部、前额、耳部。
(2)鼻部的肥大改变皮损称为“鼻瘤”。
4.眼型(1)很少有单独的眼型,往往为以上三型的伴随症状。
痤疮的分型论治
ld 服完停 7d再用第 2个疗程 。 男 臀部 , 皮损为双头与多头大粉 刺, 窦道 有 治疗 4个月。 ②对男女皮肤较厚 、 皮脂较 共 2 。 囊肿 , 出恶臭的脓性 分泌 流 多的患者 :针对粉刺可先作 药物 面膜并 性可 口暇丹参酮 4片, 日3次 , 每 连服 4 形成 的脓疡 、
用清水洗 去, 干后针对少数炎症 丘疹 , 环索) 疗 程一般 6~1 擦 , 2周 , 视病情减药 化脓性汗 豫炎 ,常伴 有高球 蛋 白血症 , 外用 1 %克林 霉素凝胶 。针 对粉刺可选 维持治疗 4个月 。
用 0 1 阿 达 帕 林凝 胶 或 0 0 % 他 扎 罗 % 5 汀 ( zrt e t ao n )凝 胶 或 00 5 维 A酸 疗相同之外 ,其不同点 :① 内服红霉索 a e 2% 5 0 霜。 口服抗炎药同前。 预防复发在皮损 消 2 0~50 m 日 4次 , 加 服 异 维 A 酸
皮 脂 分 泌 多 、 个 别 结 节 出现 者 可 物 . 害 多 发 、 成瘢 痕 痤 疮 样 肿块 . 有 损 形 它 挤出粉刺 , 日晨用 温热水肥皂洗面, 每 或 个 月 Om 避 用复方乳 酸溶液 ( 令肤适 J 面, 洗 然后再 服 用 异维 A酸 l g每 日 2次 < 用 四 可包括头 部脓肿性穿 凿性毛囊周围 炎 、
的高发年龄段的患者 :每 日晨用 温水肥 ②男女皮肤厚 、 、 粗 皮脂多者 : 针对粉刺 皂洗面擦 干后,针对少数炎症丘疹可外 可 先 做 药 物面 膜 并 挤 出粉 刺 . 每晨 用 温 用 1 %克林霉素凝胶或 4 %烟 酰胺 霜。 针 热水肥皂洗面 ,亦可用复方乳 酸溶液擦 对去除粉 刺选用抗 角化药 ,如维胺酯霜 面 ,然 后 再 用 清 水 洗 去 擦 干 后 外 用 1 % 或凝胶或阿达帕林凝胶每晚 1次 ,1 周 克林霉素凝胶或 5 %过 氧苯 甲酰凝 胶。 后减至每 隔 日 1 .有条件时也可作药 去除粉刺可以选用阿达帕林凝胶或他扎 次 物面膜 , 并挤压出 已有的粉 刺。 针对少数 罗汀凝胶或维 A酸霜每晚 1 。杀菌 去 次 炎症 丘疹和去脂 的药可 口服四环素 20 脂 可 选 用 2 5 ~ % 过 氧 苯 甲酰 凝 胶 5 % 5 n a g每 1 3次或 多 西环 素 0 1g每 日 2 或 1 3 %克林霉 索凝胶或必麦森凝胶 ( 为 次 , 周后减至每 日 1 。 1 次 疗程一般 6~ 红 霉 素 与过 氧 苯 甲 酰 复方 制 剂 ) 每 日 1 8 .
痤疮的中医辨治方法
痤疮的中医辨治方法一、什么是痤疮?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作于毛囊或皮脂腺位置,是美容皮肤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
病症表现为在面颈部、胸背部、肩膀、上臂等位置出现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包、结节等等。
这种疾病在青春期的年龄段比较多发,但是并不完全取决于年龄段,从儿童到成年人的各个阶段都有发病的可能性。
痤疮按皮损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痤疮、结节痤疮、囊肿痤疮、聚合型痤疮、暴发型痤疮等。
除了上述的症状以外,痤疮还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比如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是肥厚性瘢痕等等。
色素沉着主要表现为,痘痘发炎后出现暗褐色或是黑褐色的色素沉积,痘印的持续时间较长,且颜色暗沉,红色痘印出现没有经过恰当地处理,就会导致色素沉着。
持久性红斑大多出现在痘痘炎症消退后,严重影响到美观。
凹陷性或是肥厚性瘢痕大多是由于痤疮比较严重,没有经过恰当地处理,或是经常挤压粉刺等等,就会导致瘢痕,非常影响美观。
一般情况下,痤疮多发生于以下几种人群之中:第一,青春期人群,因为青春期年龄段的人体内雄激素的分泌非常旺盛,由此导致皮脂腺的皮脂分泌量和细菌代谢产物增多,进而引发痤疮疾病。
第二,乱用护肤品或化妆品的女性群体,油性过高或是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护肤品可能会导致毛孔堵塞。
第三,因情志不畅引起内分泌环境紊乱,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的比例失衡,皮脂腺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皮脂分泌增多,进而导致痤疮。
第四,洗面奶或是皂类产品中富含脂肪酸盐,多度清洁破坏角质层的结构和水油平衡,使皮脂分泌反馈性增加。
图1 痤疮的各种类型病理表现二、什么原因导致痤疮?痤疮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得到科学明确的论证。
痤疮的引发大多与皮脂腺分泌油脂过盛亦或是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多度或堵塞,微生物(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物增多刺激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现在还有争议,绝大多数患者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并未高出正常范围,而可能与发病部位的皮脂腺上分布的雄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有关。
玫瑰痤疮的辨证分型治疗
研究综述玫瑰痤疮的辨证分型治疗林浩 陈中伟【摘要】 玫瑰痤疮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的分型也多种多样,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现将玫瑰痤疮主要的分型总结如下,为今后玫瑰痤疮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分型;玫瑰痤疮中图分类号 R27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223(2021)20-005-02玫瑰痤疮又名酒糟鼻、酒渣鼻,是一种常见于成人且影响美观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中央持续性发红、丘疹、脓疱、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和赘疣型皮肤改变等。
好发于20~5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但是男性患病则反而相对病情更为严重。
玫瑰痤疮虽然无生命危险,但是其属于损容性疾病,易与寻常型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合并存在,反复发作,且患者一般多为中青年,故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及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皮肤病日渐关注,本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古代医家的认识玫瑰痤疮在中医皮肤科又叫“酒渣鼻”“酒糟鼻”“鼻赤”“肺风粉刺”“鼻准红”等。
古代医家对玫瑰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所异。
《素问•生气通天论》[1]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黄帝素问直解》解释道:“皶”即“赤鼻也”[2],劳累后汗出当风,寒滞肌腠,阳气郁于肌表,气血凝滞于面部络脉发病。
《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
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
所谓有诸内、形诸外。
”明确提出肺风、粉刺、酒渣鼻三个病名属同一种病,并且认为肺、脾血热郁滞不散是其病机。
2近代中医的认识朱仁康[3]认为本病多发于好酒或过食辛辣之人。
胃火熏肺,肺开窍于鼻,故鼻尖及鼻翼潮红,又因风寒外束,血瘀凝结,故先红而后紫。
赵炳南[4]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血瘀凝结而致。
其按照病情可分为3期:①红斑期:鼻部多油腻发红发亮,红斑隐现,逐渐扩大持久不退;②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基础上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毛孔粗大,并时常出现丘疹及脓疱;③鼻赘期:鼻部出现肥厚增生。
痤疮分型论治
痤疮分型论治作者:缪茂军缪庚明曾广林编辑 / 赵馨⊙ 校对 / 段瑞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前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特点的损害,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肺经血热,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肺胃血热、湿阻血瘀、湿热内毒、冲任失调四型,笔者分型论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肺胃血热型症见皮疹色鲜红,以炎性丘疹为主,可伴脓疱,有痒痛,大便燥结,舌红苔白或黄腻,脉浮数,治宜宣肺清胃,清热养阴。
方用枇杷清肺汤(《医宗金鉴》)加减:枇杷叶12克,生石膏20克,黄芩10克,生栀子6克,白花蛇舌草15克,桑白皮1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牡丹皮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
外洗方:蒲公英30克,枇杷叶20克,桑白皮15克,黄连12克。
将药材对沸水5000毫升,待温度适中时,熏洗患处或者洗浴全身。
湿阻血瘀型症见皮疹暗红,以囊肿、结节、疤痕为主,便溏,舌紫暗,脉弦滑。
治宜祛湿化瘀,解毒散结。
方用没药丸(《医宗金鉴》)加减:没药10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芎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10克,神曲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
外洗方:白花蛇舌草30克,夏枯草20克,紫花地丁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
将药材对沸水5000毫升,待温度适中时,熏洗患处或者洗浴全身。
湿热内毒型症见皮疹红肿疼痛,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
方用连朴饮(《霍乱论》)加减:黄连12克,石菖蒲9克,栀子6克,芦根10克,制半夏6克,厚朴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
外洗方: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野菊花30克,败酱草30克,通草20克,石菖蒲15克。
将药材对沸水5000毫升,待温度适中时,熏洗患处或者洗浴全身。
冲任失调型见于女性患者,症见经前皮疹明显,经后可减轻,可伴有月经不调等,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20 0 8年第 8期
痤疮 的 中医 临床辨 治
刘升 堂。 徐 波 。 胡翠莲 。
关 键 词 : 疮 ; 因病 机 ; 治心 得 痤 病 辨
中圈 分 类 号 : 7 3 1 R 5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9 92 0 )8—0 2 10 —0 7 (o 8 0 0 5—0 2
体观念辨证施治 思想 总结前 人 的经 验 , 根据 个体 差异 , 过 通
四诊辨 明本病 的病因病理的特点及 治疗方 法的共性 与个性 。 按 照清热利湿 、 理气活血 、 解毒散结 的方法 , 应用 苇茎汤 和五 味消毒饮加减治疗 痤疮 , 效果 良好 。笔者 将着重 从痤疮 的病
气滞血瘀 型 。 论是 哪种类 型 , 之与 湿热 瘀毒 有 关 , 不 总 湿热 瘀毒在各型当中都可见到。因此 , 辨证 论治 时要把握 湿热 在 瘀毒在各种类型 中的轻 重关 系。 以苇 茎汤 和 五味 消毒饮 加
1 资 料 与 方 法
子、 苇茎 、 、 子 , 当归 、 勺 、 银花 天葵 加入 赤 莪术 、 黄或 肿可配合 散结灵 服用 。总之 , 囊 临
床 要根据症 型 、 患者的具体情况 , 因人治宜 。
13 病案举 例 : . 撖某某 , ,7岁 , 男 l 学生 ,0 7年 2月 1 20 6日寒 假期 间前来就诊 。患者颜面两颊 散在性 红色丘 疹如 米粒 , 以 口鼻周 围及两眉之 间皮疹较 多 , 面潮红 , 颜 舌红 苔黄 腻 , 脉滑 数, 大便秘 结 , 小便 略 黄 , 断 为痤疮 。热毒 蕴结 型 。处方 : 诊 薏仁 2 g 桃仁 l g银 花 1g 蒲公英 2 g 紫花地丁 2 g 枇杷 0、 O、 5、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形成粉刺,并引起毛囊壁渗透性增 粉色。一般为圆形,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 激,但对此尚有争议,因为给抗脂酶的治
加,引入炎症介质。%局部维生素 B 缺 发病中最重要。
疗虽然减少了游离脂肪酸,但不能改善
乏:当皮脂流经毛囊皮脂腺导管时,上皮
痤疮丙酸杆菌不能动,其穿入毛囊 痤疮的症状。
细胞内脂溶性维生素 B 便被冲洗出去, 皮脂腺导管的方式尚不清楚,可能与毛
’< 炎症损害:浅表型有丘疹、脓疱, 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痤疮损害处,真皮小
婴儿痤疮(*+W1+2*4. 1F+.) 痤疮样发疹
型及轻重各异的痤疮,选择正确的治疗 与脂滴一同排出,为全浆分泌腺。
层增厚,角质细胞不崩解脱落而细胞更
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 一、发病机理
#< 皮脂腺有三个类型:! "型: 替又快,导致该处角化过程加速,毛囊口 睫、眉、须及头部的皮脂腺称为终毛相伴 径缩小形成微粉刺(见图 !)。#闭合性 的 皮 脂 腺 (2./0*+14 )1*/B1EE3@*12.C A344*B 粉刺(@43E.C @30.C3+.E):又称白头粉刺
生与功能。雄激素对皮脂腺的调控受血 实,主要是炎症前的细胞因子参与。M+N 暴发性痤疮(1F+. W840*+1+@)
清和组织中雄激素水平、&! = 还原酶活 O)10 等研究经 生物测定和 HJMP> 证实 性及毛囊皮脂腺部位雄激素受体的浓度 为 MJ = ’!。Q!R 粉刺中 MJ = ’! 出现高
的外流。由此毛囊皮脂腺导管急性阻闭 杆菌对痤疮的发病起作用,一是用足够 例失调以及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012345 6.7/81/9 #$$#5 :34 %&5 ;3< ’
!"
素水平的敏感性增加有关。雄激素受体 真皮毛囊数的多少。组织深部有异物型
上皮细胞内维生素 B 浓度越低,此种推 氢均从脂质和角质细胞而来。
成。脱氢表雄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主要
测的依据是维生素 B 治疗痤疮有效,尤
痤疮丙酸杆菌利用碳水化合物作为 来源于肾上腺。女性卵巢分泌雄烯二酮
其是异维 B 酸治疗更有效;全身缺乏维 能源,但也需要氨基酸和特殊的维生素 和脱氢表雄酮。 循环中雄激素均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 -./012345 6.7/81/9 #$$#5 :34 %&5 ;3< ’
痤疮的分型论治
靳培英
!"
·皮肤科教程·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 在青春期男女发病率最高。痤疮是毛囊 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在面部出现白
下部(*+A/1*+A8+C*78480),此部角化作用 与端部不同之处是角质层不紧密,细胞 间很少粘连,因此很快排出皮脂(见图
面部脓皮病(S93A./01 W1F*14.) 高雄激素痤疮
多囊 卵 巢 综 合 征 顽 固 性 痤 疮(S349F9@2*F
和雄激素与相应受体亲和力的影响。现 水平,经研究用 ’$$ SO 的 MJ = ’! 注入
3E1/9 @9+A/30.)
迟发或持久性痤疮 X S3@2 1A34.@F.+2 1F+. G 已证实痤疮患者皮脂腺组织内 &! = 还 志愿者真皮则足以促发炎症。此外青春 外源性痤疮
部,与该处雄激素受体浓度高及 &! = 还 有高浓度抗体存在时,中性粒细胞很容 职业性痤疮(3FF8S12*3+14 1F+.)
去污剂痤疮(A.2./O.+2 1F+.)
原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易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并释放溶酶体的水 儿童痤疮
(五)痤疮炎症损害发生的机理: 解酶,造成组织损伤,形成炎症,用直接 新生儿痤疮(+.3+1214 1F+.)
(四)性激素对皮脂腺的调控以及与
使角质形成细胞内的维生素 B 不断消 囊皮脂腺导管的生理微环境相关,痤疮 痤疮的关系:
耗。因此细胞缺乏维生素 B 导致上皮细 丙酸杆菌的生理与大多数杆菌一样需要
’< 雄激素:男性雄激素来源于性腺
胞过度增殖及角化过度。皮脂流量越大, 氮,其来源不是皮脂而是角质细胞,碳和 和肾上腺。睾酮和雄烯二酮在< 粉刺的类型:!微粉刺(0*@/3B
@30.C3+.E): 主 要 是 毛 囊 皮 脂 腺 导 管 的 膨胀。在痤疮患者正常皮肤表面,由于表
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进 底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成熟,胞浆充满 皮细胞角化终末阶段发生障碍,角质形
一步探讨痤疮的分型并提出根据不同类 脂滴,形成分泌细胞,最后腺体细胞解体 成细胞粘着性增加。毛囊漏斗下部颗粒
CD = ’" 加 入 培 养 的 毛 囊 皮 脂 腺 导 管 时 会引起粉刺的形成,加入 CD = ’" 拮抗剂 则抑制其发生。
值低于 & 或大于 " 的环境中则受到抑 制。
#< 痤疮丙酸杆菌胞外酶的生产:痤
#< 雄激素受体:经研究证实正常人 毛囊皮脂腺单位均有雄激素受体及雌激 素受体的表达,而皮脂腺基底细胞和腺
酸的动物,其表皮会发生角化过度,同时 其表皮屏障功能降低。与之相似的痤疮 患者毛囊亚油酸缺乏使角质形成细胞致
表现不规则且小,在厌氧环境 %& H I %J H 条件下 J K 即可分离出来(它不是严 格厌氧),根据其种类不同可呈浅黄色 I
长迅速,通过胞外酶获取甘油三酯中的 甘油部分作为能量,去酯的游离脂肪酸 在皮肤中可以引起粉刺并产生炎症性刺
’< 毛囊由表皮下陷而成,从皮脂腺 其 腺 体 容 积 大 , 毛 也 突 出 皮 面 ( 见 图 出,从而淤积在毛囊皮脂腺导管内与角 开口部至毛囊口称为漏斗部———皮脂腺 =)。%&型:为毛囊皮脂腺(E.71@.38E 质细胞碎片混合,阻塞毛囊皮脂腺出口,
导管与毛囊导管相遇,后者有两部分,短 A344*@4.E),此腺体管道宽为 #< & 00,几乎 形成膨大的囊状物为闭合性粉刺(见图
率高时导致亚油酸浓度下降,从而使毛 生的痤疮丙酸杆菌有关。
疮丙酸杆菌依赖皮脂中甘油三酯作营
囊上皮细胞缺乏必需脂肪酸的脂质(亚
’< 痤疮丙酸杆菌是革兰阳性、不能 养,因此儿童痤疮丙酸杆菌很少,进入青
油酸是必需脂肪酸)。已知缺乏必需脂肪 动的棒杆菌,最初分离的痤疮丙酸杆菌, 春期后皮脂产量增多,痤疮丙酸杆菌生
脂栓,有色素沉积(见图 ")。 (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的机
理:毛囊皮脂腺导管可能受雄激素的控
制,在导管与腺体上均发现有雄激素受
体,又发现!型 &" = 还原酶存在于毛囊
皮脂腺导管内,它能使睾酮转化成二氢
睾酮(->?),提示它能影响导管的角化
过程。
’< 脂质的改变可能改变角化过程:
#角鲨烯特别是其氧化物能引起粉刺的
刺激作用最强。以上研究表明睾酮与 腺参与痤疮的病理过程。体外实验证明
皮质类固醇痤疮(@2./3*A 1F+.)
&! = 二氢睾酮对皮脂腺的兴奋作用与
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结
接触性痤疮 化妆品性痤疮(1F+. F3@0.2*F1)
皮脂腺分布的部位有关,痤疮好发于面 合可以大大吸引中性粒细胞。电镜证明, 发油性痤疮(S301A. 1F+.)
大,较多的导管中充满皮脂与细胞碎片, 是痤疮丙酸杆菌的滋生地(见图 &),也 是唯一可以形成痤疮损害的腺体,在痤
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 #)。
个别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
皮脂腺大多开口于毛囊漏斗部,腺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年来科学 泡外层为一较小的幼稚细胞 (基底细
工作者对痤疮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 胞),其外有基底膜和纤维组织包裹。基
原酶的活性明显增强,而且头、面部的活 期出现大量的痤疮丙酸杆菌,造成过多 剥蚀性痤疮(1F+. .YF3/*1.)
性更高于其他部位的皮肤。>?1012@8 研 的抗原暴露,刺激机体产生的抗痤疮丙 究发现,睾酮和 &! = 二氢睾酮均能刺激 酸杆菌 MOL 抗体转变成 MOT 抗体,由不
机械性痤疮(1F+. 0.F)1+*F1) 热带痤疮(1F+. 2/3S*F14*@) 夏季痤疮(1F+. 1.@2*E14*@)
形成。痤疮患者皮肤表面脂质角鲨烯
(@A814.+.)的含量比正常增加,兔耳试验
证实角鲨烯是致粉刺的物质,其角化过
度的程度与脂质浓度相关。$亚油酸浓 可诱发痤疮。
的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临床改善的同时
度降低。研究发现痤疮患者比正常人皮
(三)微生物与痤疮发生的关系:痤 痤疮丙酸杆菌数目减少;二是痤疮丙酸
肤表面的亚油酸浓度低,提示皮脂分泌 疮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其发生可能与共 杆菌产生耐药的同时痤疮发作。由于痤
面部皮脂腺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存在明 能渗入毛囊的 MOL 变成可进入毛囊上皮 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以 &! = 二氢睾酮的 并可激活补体的 MOT,它进入毛囊皮脂
61E/.NK1F38F)32 综 合 征( 61E/.NK1F38N F)32 @9+A/30.)
药物诱发痤疮(A/8ON*+A8F.A 1F+.)
生素 B 出现 上 皮细 胞过 度 增殖 及 角化 如生物素、烟酸和维生素 L’,其生长和 于肾上腺,此外脱氢表雄酮与硫酸脱氢
过度,尤其是毛囊角化过度;全反式维 B 酶的功能很大程度受 M> 值和氧压的影 表雄酮在皮肤中代谢也产生睾酮。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