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全面发展目标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其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思想能力等诸方面,都有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纵深发展与完善的历程,现实的社会要求和学校育人功能亦不同程度地影响乃至制约着学生个体身心成长和思想品德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因此,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全面发展目标,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一个目标”,抓住“一个核心”
(一)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教育中,首先,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德育对智育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思想政治觉悟越高,就越能自觉地、刻苦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越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智育又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了智育,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准则,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关系。体育和德育、智育互相配合,而道德和知识都寄托在身体上,没有身体就没有道德和知识。再次,要处理好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美育既独立于德智体三育之外,又渗透在德智体三育之中。在德智体各育之中,增加上美育的因素,就会使各育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从而向更高的程度升华。
(二)抓住“一个核心”,就是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她一直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必须以深厚的科学理论修养作依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注重以德育为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当然,这是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说的,不是指工作安排上的孰先孰后。由于德育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也是加强智育和增强体育的动力。因而只有加强德育,才能把智育和体育搞好。
二、依靠“三支队伍”,做到“五个统一”
(一)依靠“三支队伍”。一是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
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建设高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队伍,这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和党支部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研究生会干部、班级干部以及社团干部等骨干,这些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
(二)做到“五个统一”。一是要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强化主动性,又要体现整体性。必须全面树立起主动占领、主动渗透和主动服务的意识:“主动占领”就是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引导和思想保证作用;“主动渗透”就是我们既要坚守阵地、巩固阵地,更要“主动出击”,注意拓展工作领域,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教育双主体间的相互渗透作用;“主动服务”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成才的观念,思想教育要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既释疑解惑,又排忧解难,从以情感人入手,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二是要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必须与时俱进,又要保持内在连续性。要使思想工作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整体建构与培育“四有”新人目标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三是要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性与导向性的统一。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的,教育的每一项内容都要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近期的目标相吻合,不能不顾教育目标的导向性而随意推行与之无关或相背的教育内容。四是要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与施教对象层次性的统一。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单一的社会组织体系和人际交往方式的打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运作上必将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式体系,而且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我们要学会在不同层次上寻找教育目标,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思想层次的人提出不同要求,并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高校内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高校与家庭、群体、社团、社区交互贯通,政策法规、图书报刊、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整体联动,政工干部、专家教授和社会化教育机构的力量互相配合。这不仅有助于消除“盲区”和“空白点”,而且会形成共向合力,实现全方位的引导。五是要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性和连贯性的内在统一。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及人生观、世界观是按阶段或环节的排列循序反映出来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上的思想都有别于其他阶段或环节上的思想,既不能前后颠倒,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次第连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各阶段、各环节上的思想总是关联渗透着的,前阶段或环节上的思想总是或多或少地渗透下阶段或环节上,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把握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又要把握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坚持教育的阶段性、连贯性按照学生思想纵向发展的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有序性。
三、实现“六化”,创新“十个方法”
(一)实现“六化”。一是要实现决策工作信息化,传统的经验决策正逐步让位给信息化的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和信息处理成为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能,拿信息来决定,靠信息来指导,应该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二是要实现工作观念更新化。要与时俱进,从“以人为本”、“关怀发展”教育理念出发,确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主体意识教育”、“育人为本”、和“科学化管理”等工作理念,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工作格局多样化。那种标准化、程式化、八股化的老格局,将为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和多样化所取代。学生工作阵地要实现“八个转移”:即学生工作场所从教学区转向生活区;工作内容从教育管理转向服务;工作重点从依靠专职学生工作队伍转向学生自我教育组织;工作手段从原来的面向集体的正面灌输教育转向为面向个体的全面教育;工作的思维方式从封闭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工作的管理队伍从经验型转向专业型;工作的方法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工作力量从单纯依靠学校工作人员转向社区、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四是要组织活动外延化。要充分启发和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依靠学生自我教育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性管理模式。在组织活动的外延化过程中,强调在做好党团组织活动和院(系)、班级组织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形成新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五是要理论成果操作化。要重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框架,加强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途径、规律、进程方法的探索研究,使其理论成果得到认同和接受,并应用到工作中去指导实践,摒弃“空”对“空”的理论研究。六是要学生工作者多能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否具有精湛的常识水平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更取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内涵丰富,从工作职责上落实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三位一体”。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领导者,“更须注意言传身教的效果”,要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心理的疏导者、生活的指导者。
(二)创新“十个方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要根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新内容,总结历史和现实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切实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新特点,探索和寻求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符合规律性、富有时效性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一是创新课堂传授的方法,任何一个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讲授的“两课”、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