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阶段我国在三农问题上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该制度确立三十多年来为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我国对内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时期~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管理经营体制创新改革~以期引领新一轮农村经济增长被提上议事日程。

要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为此,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回顾,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 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剖析~厘清该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实施过程、意义影响~分析该土地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并能提供更为可行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体制创新,土地制度,承包责任制第一章制度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从确立到发展至今已经三十多年。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经济制度~它的发展遵循特有的路径规律。

从理论上讲~首先要弄清一些列的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一、制度的内涵人们对“制度”一词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而经济学家们给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定义更是形形色色~但德国学者史漫飞、柯武刚总结的定义似乎更为简洁而全面~即:“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

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

制度是一种规则,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制度”概念的, 即“制度”是指“众所周知的约束人们的各种规则”。

制度又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别~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它通常是成文的并由权力机构来保证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一旦确立就会形成制度刚性~对经济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苏全有 : 《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农业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年第 4 期 。
苑朋欣 : 《清末山东的农业科学试验》 《历史教学》 , 2007 年第 12 期 。 刘亚玲 : 《张之洞与湖北近代农业产业化》 《农业考古》 , 2007 年第 3 期 。 魏露苓 : 《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基层的推广活动》 《学术研究》 , 2007 年第 4 期 。 魏露苓 、 饶汕贤 : 《晚清的农业公司及其对近代化农业科技的实践》 《古今农业》 , 2007 年第 2 期 。 刘安荣 : 《基督教与近代山西种植业 、 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初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年第 4 期 。 张俊华 :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农业改良》 《怀化学院学报》 , 2007 年第 5 期 。
中华农学会 是民国时期 中国规模最 大 、 影 响最为广泛 的学术团 体 ,王思 明回顾了 其历史背景 、 创建 过程 、 主要工
υ λ � 从卫兵讨论了张謇对农业资本的现代化运作 , 比如他创造了佃农 作及历史贡献 。 “顶首” 和劳力投资等方式 ,并 采用 ϖ 张士 杰介 绍了 张謇 在江 苏苏 北沿 海地 区 进行 的资 本 主义 大农 业 经 λ � 股份制来解决通海垦牧 公司 的资 金问 题等 。 ω ξ ψ λ � 苏全有介绍了袁世凯对清末民初农业发展的贡献 。 λ 苑朋欣介绍了清 末山东的农 业科学试验 。 � λ 刘亚玲认 为 � 营。 ζ 甲午战败后 ,西方近代化农业技术 ,通过基 λ � 督鄂期间的张之洞在推动湖北近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 λ � 他还 概述了 近 层农业教育部门 、 农业试验场 ,以讲座 、 发送良种等方式传授给农 民 。魏露苓介 绍了有关 历史过程 。 | 近代以来 ,传教士 、 λ � 代各类与农业有关的公司的兴起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教会学校把西红柿 、 奶牛 、 新鸡种和高

浅谈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几点认识

浅谈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几点认识

珑谈茭于社会史研究酌几■步然“社会史”是二十世纪随着历史研究的整体化趋势日益定义和研究对象的讨论,几乎可以说每一篇社会史的论文、每娩著而产生的新名词和研究领域。

本文追溯了社会史一词的一部社会史的论著本身都包含有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冯源起和在中国的发端,介绍了巾国社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尔康、王先明。

陆震、王玉波等人提出r社会生活说,他们认为重要变革,并在此基础卜.阐述了个人对社会史概念的认识及“社会史是研究历史上人们社会生活的运动体系的”;“是人们进行社会史领域的研究时应采取的态度。

日常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进程”;“是社会生方式演变史”。

乔志强则主张“中国社会史应以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为研十九世纪,史学作为一¨科学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得究对象”,并将其划分成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三个方到李前迅速的发展,自二十世纪中叶起,面对史学领域的一系面。

蔡少卿、王家范等提出了社会结构说,前者认为社会史“其列的新变化、新问题,用历史学的常规研究方法难以适应,产广义定义是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其狭义定义可以是研生了历史学在方法论一}=的差距,即史学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于究社会结构变迁时普通人的经历”;后者则指出“社会史研究是历史学家开始转向学会社会科学家所创造的研究方法与技还必须集中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的聚焦点上”。

还有少数学术,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被J’’泛采用,历史学研究的整体化和者认为社会史实际上就是通史,它不同于经济史、文化史这样理论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社会史”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的专史。

归纳起来基本可分为以下两派:一、社会史是历史学景之下被作为一个概念提出的。

的一门分支学科,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军事史、法制史、社会史的鼻祖年鉴学派的诞生以1929年《经济·社会史外交史等并列,具体言之,就是社会生活史、生活方式史、社会年鉴》的创刊为标志,杂志创办人马克·布洛赫说“在目前,‘社行为史;二、社会史是一门综合史、通史、总体史,换言之,真正会’作为一个形容词,由于含义过多最终会变得几乎毫无意义的通史应该是社会史。

《中国经济史》教学参考资料 第五章(教案)

《中国经济史》教学参考资料 第五章(教案)

章节名称: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生应对古代中国传统经的开展过程有清晰的了解,深刻认识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学术界的相关讨论有所关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依据参考资料,查阅并整理学术界的相关成果,以加深对古代中国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尽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波动有深刻了解,以此来提炼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开展中的地位。

难点在于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以及古代中国经济波动及其成因,深刻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开展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第一节传统中国的经济特征〔1课时〕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一〕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二〕开展中的商品经济〔三〕长期延续的中国传统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商品经济有所开展,但仍然是建立在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小私有制的简单商品生产根底之上,所以没有、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

拓展内容:参考资料:吴太昌:?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国学网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一〕自主经济〔二〕竞争机制〔三〕社会管理第二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波动〔2课时〕一、中国古代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一〕秦汉到三国时期的三次巨大波动〔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波动〔三〕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的反复波动〔四〕宋代到元末的经济动乱〔五〕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波动二、古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一〕自然灾害〔二〕外族入侵〔三〕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四〕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三、从经济波动看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开展特点1、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展经历了三个顶峰,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开展的态势。

2、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

3、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性。

4、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

高中历史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高中历史经济史知识祥解及重难点探究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趣味探究演示安徽凤阳改革前后流行的花彭词,以及当地农民打花彭庆丰收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改革前后的变化,感受党的政策的伟大性和英明性。

花鼓词如下:“文革”时期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请分析凤阳历史上出现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强调大幅度提高生产力。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含义:指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各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 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C 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A 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B 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1、原因: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1)试办时期:1978—1984年;(2)开始的标志: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5)进一步深化:1992年,中共十大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

3、影响:(1)积极: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岗职工增加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市场经济第一次写入宪法;(3)发展创新: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3. 社会经济形态视角下的屯堡族际婚姻观变迁研究4. 中缅. 中老. 中越少数民族跨境婚姻行为的经济学思考5. 西方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的认识:一个历史的考察6.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7.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8.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9.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期刊管理学系列10.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11. 仪式礼物变迁的经济社会学思考--以广西田阳县龙河村那逻屯祝寿仪式为个案12. 试论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统计学的发展13.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公共关系优化对策分析--以社会化媒体时代为背景14. 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探索15. 近百年来客家乡村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研究--以梅州市部分农村为例16.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17. 代际经济支持健康效应检验18. 统计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应用19. 老年人社会经济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20. 乡土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互嵌--福建省莆田市东庄镇同乡同业现象的调查21. 论西方女性主义者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22. 社群和社群经济23. 以社群经济推进社会与市场的有机对接24. 新型社群助推经济转型升级25. 社群经济与企业转型发展26. 社会经济视野发展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综述27. “隔代休闲”经济探寻28.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几点思考29. 研究室主任张继焦访谈30.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师职业的定位及职业价值31. 国家威权. 市场. 信念与宗族组织32. “剩女”现象的经济学分析33. 广州近代社会经济变迁与城市文化特征34. 恰当的社会. 经济政策对增进老年人福祉至关重要35. 经济社会新常态下中国长期照护体系完善路径36. 研究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的“剩女”现象37. 单位宏观利益固化与微观利益分化的突破分析38. 民族村寨的衰落:组织排斥. 经济边缘化与文化断裂39. 经济新常态下统计工作的改革对策40. 守护人之本性--再论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和人类文明再启蒙41. 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健康--基于(CG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42. 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的关系及建构43. 基于就业与收入视角的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分析44. 市场经济下我国统计组织体系改革45. 经济社会学的演变及其与中国研究的关联46. 关联取向的经济社会学家以及如此转向的意义47. 理论分析与中国经济:韦伯经济社会学实用指南48. 南昌市城中村居民城市适应性的定量评价49. 基于PCA的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50. 我国扶贫开发中社会资本作用机理及效应51.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解读52.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分析53. 能力视角下影响家庭贫困及其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剖析54. 麻烦经济:女性商品需求制造的逻辑--以两款减肥产品的电视广告为例55. 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发展56. 经济统计数据质量检测的探讨57. 血缘关系对农耕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以小说《金翼》为例58. 经济新常态下对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分析59. 夯实统计基础服务经济发展60. 对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61. “空心村”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以昆明市团结镇乐居村为例62.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公共关系新变局63. 中国消费者偏好的地区差异研究64. 日本:另类“银发经济”65. “粉丝经济”中的青年偶像崇拜与“审美劳动”66. 关于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的思考67. 底层社会. 非正规经济与参与式治理--基于上海城乡接合部桥镇的考察68. 居民休闲活动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青岛市北区为例69. 市场化. 城镇化与社会信任--基于WVS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70. 婚姻文化视角下的河南商丘地区乡土社会婚姻与家庭问题研究--加里·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分析71.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72.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73. 王凯:经济基础会让一个演员戏路更宽74. 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侗族妇女经济生活--天柱田野调查侧记75. 好客的经济社会意义--以水族社会为例76. 社会信息统计管理系统与经济社会发展77. 新常态经济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融入问题研究78. 幸福指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度量指标的适用性研究79. 家庭经济因素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80. 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81. 社会经济视角下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82. 山西省老年妇女社会经济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基于山西省第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83. 关怀经济学:另一种可能性84. 市场经济下我国统计组织体系改革85. 论女性家庭角色的社会经济作用86. 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需求与统计供给存在问题的思考87.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88.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基础教学改革探讨89. 经济收入. 精神文化与公众的快乐生活--基于“现阶段我国公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90. 陶希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转向91. 女性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92.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南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研究93. 基于经济社会活动视角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94. 福利国家与私人慈善的法律经济学比较分析95. 统计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96. 关于企业经济统计问题的探讨97. 经济资本还是文化资本更重要?--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影响98. 色谱经济分析法全过程置换与模拟99. 对幸福度及经济学新定位的研究与探讨100. 西安民众社会认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政治自信的视域10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实践教学问题探讨102. 乡村大家谈:经济·生态·文化~103.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类院校统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104. 父权体系与经济因素交互影响下的地方婚姻--论吴佩林《清代南部县之婚姻与社会研究》的史学价值10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系列期刊106. 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认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07. 新经济发展催生新职业108.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性别平等109. 从经济普查实践谈入户登记质量控制110. 韦伯思想与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建构111. 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112. 从经济人到制度人--基于人类行为与社会治理模式多样性的思考113. 统计报表及其与企业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114. 双薪家庭的家务性别分工:经济依赖. 性别观念或情感表达115. 女性文化与日本经济:日本新增长战略中的女性政策分析116. 社会性消费行为及其评价机制研究117. 基于微观层面会计与统计核算整合研究118. 合作工厂何以可能--论费孝通《江村经济》的产权转型实验119. 亲子利他性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120. 浅析统计学在经济和管理中的应用121. 浅析互联网平台经济与社会结构122. 统计经济信息真实性的完善途径探讨123. 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保障--2015年元旦献辞124.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成现代化服务型统计125. 中国经济研究院. 英才网联. 经济网“职场幸福万人大调查”报告126. 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努力谱写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统计工作新篇章--全省统计工作会议讲话节选127. 经济地位. 主观社会地位与居民自感健康128. 韩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策略探析129.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析130. 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方面的应用探究131. 统计部门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132. 论经济因素在婚姻家庭中的重要作用133. 安倍女性经济学内容解析和评价134. 如皋市极端长寿老人主观幸福感(SWB)与健康. 家庭. 经济因素的关联研究135. 被遗忘的工作女性--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马来亚客家琉琅女(1929-1933)136. “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读《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最近读了黄宗智先生写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作者利用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和规范认识危机问题,这应当是明清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核心问题。

过去的研究: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是英国模式(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现代化)。

而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则是在小农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而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小农经济。

对中国农村演变型式的研究:(1)形式主义学者强调人口压力,采用博塞拉普模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强调生产关系,主要分析模式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帝国主义入侵之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中国萌芽;而帝国主义的入侵,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将中国历史置于五种生产方式的公式;(3)实体主义学派主要是蔡雅诺夫模式,认为农场家庭经济的请况随家中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的周期性变化而升降。

在亚当斯密,马克思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在西方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参照下,人们自然而然的以西方标准评价中国的经济历程,然而经济史的内容是异常复杂的,因此就产生了黄宗智所说的“悖论”。

面对悖论,一部分学者坚信经典理论的正确性;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比较注意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黄宗智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把人为认定的事实之间的矛盾还原为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

即他注意到了把经济现象割裂为先进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的方法无助于接近事实真相,而是把中国经济作为一个结构功能意义上的整体来把握,这种重视整体的区域实证研究,使他意识到基于西方模式的理论无法概括中国的历史实际。

于是他围绕“过密化”这一中心概念,构建了一个独到的分析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农业经济为“缺乏有效制度创新增长”,正是由于在制度方面没发展出适当的模式。

再说自耕农经济和小农经济之关系

再说自耕农经济和小农经济之关系

再说自耕农经济和小农经济之关系——由《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并非一回事》谈起小农经济就是自耕农经济吗?《历史学习》2008年第3期中一篇标题为《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并非一回事》的文章中谈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认为“在固定的土地上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个体农民――小农,不仅包括自己耕种自己的土地的自耕农,还包括租种地主土地向土地主纳租的佃农。

因而,可以说,自耕农经济一定是小农经济,但小农经济不一定是自耕农经济。

”从这段简短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任今老师把自耕农经济看作是小农经济的一部分,即后者包含前者,两者并非是一回事。

然而高中新课程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中谈到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时是这样陈述的: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很显然,从文中表述可以看出其认为两者就是同一个事物。

同为这一单元第2课“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这一子目中论及租佃经营问题时,提到“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综合上述陈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既然自耕农经济或称为个体小农经济,租佃经营不同于自耕农形式,那么租佃经营也就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岳麓版教材中关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之关系的表述明显与任今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出入,那么问题何在?是教材有误还是上述文章的观点存在问题呢?事实上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两者的对与错,因为目前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便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的小农经济就是指自耕农经济;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自耕农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的一部分。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不同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以明确出现这种分岐的原因,并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自耕农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的一部分。

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史的回顾与思考

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史的回顾与思考

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史的回顾与思考------ 从“眼光向下”到“自下而上”社会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史学值得探讨的一个领域,它的有关理念萌发发端于该世纪初,在经历了停滞、复兴又发展的曲折历程后,到本世纪末成为中国历史学术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尤其是80至90年代社会史出现了复兴,对社会史的研究也全面发展起来。

在这期间,出现了从“眼光向下”到“自下而上”的理论趋向,本文就这种理论趋向作一简单的回顾与思考。

一、“眼光向下”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史研究对1930至1980年这段时间的中国史学发展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对史学进行了一场结构性调整。

主要表现为研究课题的大大拓宽,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社会史研究是对20世纪上半叶那种倡导眼光向下、关注普通民众的研究倾向的一种回归。

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复兴的社会史研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从事社会史研究的学者非常积极地有意识地对社会史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且就社会史的定义、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诸多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认识。

在这期间,主要的两派观点是专史说和通史说,而大部分学者所持专史说,1即认为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专门史,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等专门史并行,又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出发,将社会史定义为社会生活史、社会行为史,由此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史学专门领域之外再拓出一个研究领域。

相比起专史说而言,少数持“通史说”的学者似乎应以陈旭麓、张静如为代表。

他们倡导好的通史应该是社会史,即通史应“反应一个过去了的时代的全貌”应该讨论“社会整体发展的过程”。

2由于为社会史这一学科规划出一个明晰的研究范围,于是从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社会风俗、社会群体、社会问题等较为具体的社会史研究领域到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运行、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等更为抽象的研究范畴,都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支持,由此极大地扩展了史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这也是社会史对中国史学界近20年来的发展所做出的最显著的贡献。

施坚雅模式

施坚雅模式

1964-1965年,施坚雅发表了3篇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论,对中国市场体系初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式。

(注:G.William Skinner,"M 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Part 1,2,3,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4,No.1-3(1964-1965).)前2篇专论,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市场变迁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初步奠定了施坚雅模式。

这一时段,恰好与中国学者眼中的“近代”相吻合。

第3篇论文,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商品流通方式和市场共同体等问题,属于施坚雅模式的论证部分。

施氏不讳言他的研究是对历史模式的一种提炼,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市场结构必然会形成地方性的社会组织,并为使大量农民社区结合成单一的社会体系,即完整的社会,提供一种重要模式”。

又说,“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可以划分开的每一个阶段中,农民交易活动都应该受到密切的关注”。

他强调,“对中国农村1949年以来的充分阐释必须依靠对前现代农民交易活动的优先分析”。

可见,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是施坚雅构架其理论模式的学术平台。

(注:参见〔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这一模式在1977年出版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中得以完善。

(注:G.William Skinner(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 niversity Press,1977).中译本为《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施坚雅模式是一种结构—功能分析模式,从“施坚雅模式”的核心概念是中心地区(Core)和边缘地区(Periphery)即可知晓。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1、经济史研究的对象:经济史是研究历史上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经济事项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外部环境的专门史。

2、新世纪经济史研究趋向:传统的经济史研究课题仍然在继续,并不断地深入。

与改革相关的课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中国经济史学的流派仍然存在,但综合性的科研已逐渐成为潮流。

仍存在学术风气腐败现象。

3、研究意义:了解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其他史学和经济理论的基础。

4、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经济史研究的传统方法:史学方法——选精法和选粹法当今经济史研究的方法:A. 遵循“史无定法”原则 B. 正确应用历史学的方法C. 重视经济学研究方法D.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5、我国的地理环境特性及影响A. 我国的地理环境特性: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土壤条件差、气候条件差。

B. 影响:a.造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道路。

b.以农业经济为例,中国传统农业经济是建立在精耕细作基础之上的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综合经济。

6、影响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四大类,即气候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病疫灾害。

气候灾害包括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雪灾、霜灾等;地质灾害以地震为主;生物灾害以蝗灾为主。

7、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精耕细作的小土地经营、脆弱而又顽强的生命力、不完全的自给自足。

8、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A. 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 人口数量周期性波动C.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9、原始攫取性经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食物都直接来自于自然界,他们只能算是食物资源的利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这种经济方式被称为攫取性经济或掠夺性经济。

10、水利工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水利灌溉。

楚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芍陂;吴国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水的“邗沟”;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

魏文侯时,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县令西门豹主持兴建的“引漳水灌邺”工程;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成的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性水利工程;秦国的郑国渠;中原各国陆续修建的大型引水灌溉渠——鸿沟11、土地制度——井田制性质----观点:①是封建领主经济制度下给农民的份地制度;②是村社的土地制度③是榨取奴隶劳动和分封赏赐的土地制度12、秦汉的赋役制度A、田租及其附加税B、赋税:算赋-征于成丁的丁税、口赋、献费、更赋C、赋役:名籍制与徭役的征调、役龄的演变、役种13、曹魏创行租调制A.原因:群雄割据,战乱使人口锐减。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

高三历史专题——史学理论和方法(史观、史论、史法)一、史学理论和方法训练(一)历史方法论(探究历史的方法):(1)基本的史学要素: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

注意史料的分类:史料大体可分为第一手(原始)史料和第二手(间接)史料:具体可分为四类:①文献史料,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书以外的书籍;②文件史料,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③实物史料,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历史遗迹;④口述(口碑)史料,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文艺作品。

提取鉴别历史材料信息的方法:一是“读史征(发现)史”;二是“史论一致”、“孤证不立”、“无征不信”、“二重证据法”、原始史料信度较高、直接推理、跨学科研究等。

【训练1】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训练2】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训练3】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书评: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书评: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书评可以说施坚雅教授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我国农村市场的经典研究著作。

无论其在研究内容、理论贡献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可以称得上是有关我国农村研究的巅峰之作。

尽管自从本书面世以来,受到诸多争议,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其应有的光辉。

笔者作为一个无名后辈,不敢妄谈前辈施坚雅教授此书的是非,在此仅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的内容、结构、理论贡献、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一个简要的评价分析。

鉴于笔者知识能力有限,在评述中难免有诸多缺陷,请多多指正。

内容简介:《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施坚雅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原发表于1964-1965年《亚洲研究杂志》24卷1-3期。

此书是近几十年来少有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形态、功能、结构及变迁等理论层面的研究著作,它对丰富完善关于中国农村市场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书是施坚雅教授根据其原先在四川调查的成果以及从事研究工作十多年的积累而成。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市场的三种形式和集期安排的规则,并对市场作为空间和经济的体系以及市场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体系进行了描述和理论上的概括。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分别对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1949--1964年)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

在这本书中,施坚雅提出了市场层级理论、农村集市集期排列规律理论、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也称基层市场共同体理论)等,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的看法,构建了“中国集市体系理论”。

本书结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包括市场和中心地、周期性和集期、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传统变化、现代变革、与原有农村市场模式的关系、市场共同体与农村人民公社共三部分八节,分别对中国传统农村市场的静态分析和建国前后中国农村市场的传统变迁和现代变革动态的描述和初步分析。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1.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1.

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1近年来,国内有关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的研究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倾向。

素来被认为是衰落破败的近代华北农村,在不少学者的笔下则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农村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耀眼图景。

而与之相对立的过密型商品化理论,以及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衰退论,则被当做“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主流思维”而遭致激烈的批评,甚至挞伐。

慈鸿飞先生的论断即颇为惊人。

他断言,黄宗智甚至吴承明先生(尽管他承认吴老“似乎尚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是趋于资本主义的”)对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展“估计不足”,认为“二十世纪前半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市场有很大发展,其扩大程度远远超出前人已作出的判断”,并且“这种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朝向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黄宗智先生所说的‘非资本主义趋向’”。

他强调,“从农村商品交易的自由程度、特别是资本市场融通的自由程度、劳动力大规模迁移的自由程度、外国资本深入农村的自由程度、市场的自治管理程度等等,都可以使敢于正视事实而不仅仅重视政治观念的人们毫不犹豫地作出这样的判断”。

他甚而宣称,“六七十年前华北农村手工业的兴旺景象几乎可与今日乡镇企业的腾飞相比美”。

他还认为,“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华北农村市场的发展”。

据他估算,20世纪30年代华北农民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已相当于90年代中期全国农民的年均纯收入,所以“说中国农业直到本世纪中叶仍只是一个‘糊口农业’,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无法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解释”。

他最后的结论是:“这一历史时期华北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了一般形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也证明农业生产力达到相当水平”;而且由于“参与市场的农民都是享有完全独立自主产权和经营权的生产者(包括租佃者,他们大都享有永租或永佃权)”,“完全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消费需要,自主决策,自己决定要种什么庄稼、做什么副业”,这就“为舒尔茨的理论提供了历史证明”,并“对黄宗智先生的‘过密化’结论提出质疑”。

当代经济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当代经济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当代经济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具有怎样的意义?农村社区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建设的基础单元和基本载体。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建设农村社区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理论意义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启动新农村建设,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规划“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2017年中共十九大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政策”。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内容。

从五年规划、国家级区域规划和连续多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等中央政府文献来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或支持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但关于这些政策如何才能真正地落实到解决“三农”问题,仍有许多重要课题有待研究和探索。

显然,新农村建设和振兴乡村的主体和效益受体首先都是农民,那么如何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和振兴乡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

农村社区作为农村居民的社会活动共同体,是建设新农村和振兴乡村的载体单元和基本机制,也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制度设计。

但关于这种制度和机制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如何做到“精明”化,使农村社区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乃至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平台,还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本书从理论上研究探讨这些问题,并试图从理论上对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框架性的指导。

(二)现实意义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对于优化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农村社区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社会管理的平台和基础。

从行政管理和政令贯彻角度来看,我国权力体系的最下层是与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基层政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研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研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研究◎李 冰内容提要 以耕地为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经历的“分—统—分—统”四次改革都对农业产出、农民收入甚至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每一次改革都对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属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同时,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四次改革也显著地证明土地经营制度是推动农业发展与兴旺的动力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土地经营制度改革重点应该从产权创新转向推动现有产权结构的实现,以此推动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保障包括农民在内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收益,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升级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 土地经营制度 乡村振兴 规模经营〔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9-0132-09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先后经历“分—统—分—统”四次改革,土地农民所有制、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承包制、土地三权分置,这些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土地经营制度,既有顺应民众创新和意愿所做出的政策改变,又有按照政府意愿进行的强制性制度变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农村的发展。

其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最有效实现形式。

②这项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业生产力极度落后的状况,并创造性地实现了农地制度变迁由“公权”与“私权”的循环博弈阶段过渡到了产权分离阶段,因而成为我国农地制度变革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③进入21世纪,伴随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劳动人口逐步减少,现代农业科技使用增多,高品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三权分置”适时而生。

“三权分置”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和政策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专业名称:历史社会学

专业名称:历史社会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 布洛赫:《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
2. 马克尧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
3. 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5. Cipolla
钱 穆:《国史大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严耕望:《治史三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
填写人:王家范 审核人:
课程编号:B0102020601172 课程名称: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Acadamic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学分:2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历史社会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围绕中国通史编纂的百年历程,探讨对中国历史整体把握的多样状态,从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背景,以及专深与通博、史料与史学两方面对峙产生的学术张力,总结前贤学术方法、学术成就及其历史遗产的价值,从而得出有益于我们治学的宝贵启示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历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鉴于历史学硕士生已经系统修读过大学"中国通史",立足在本科"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提高对中国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基本特征的认识层次,使之成为"中国通史"教学的延伸,是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设置两大板块:一为纵横专题研讨,一为中国通史学术史研讨,均着眼于突出问题意识,重视学术发展动态与前瞻性展望
约翰逊:《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2005年
填写人:李学昌 审核人: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 读后感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 读后感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读后感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区域研究的典型,作为黄宗智老师的区域研究代表作之一,本书与《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共同奠定了黄在中国乡村社会区域研究的农村经济史研究中的地位。

同时拜读了这两本区域研究的代表作,我觉得黄在两地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极大的共通性,这说明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是有一定的普适性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自己对本书的读后感:第一部分归纳总结作者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一书中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则对支撑着两本书的核心理论“过密化”也就是《华北》一书中的“内卷化”作出具体的阐述说明。

第一部分本书的研究方法一:本书所讲述的大致内容《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一书的研究,从时间上来看,上起1368年,下止1988年,长达62年。

由篇幅而言,全书正文共十六章(中文约336页),其中论述了1368一1949年间情况的第一编,共七章(约147页),而论述1949一1988年间情况的第二编则共六章(约158页)。

在第一编中,若扣去有关1949一1950年间的部份,则此书真正论述太平天国之前明清长三角社会经济史(1368一1850年)的部分,粗略估算仅占本文1/4的篇幅。

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一项长期历史趋势的研究,总是前略而后详。

而且,本书第二编,由于时代较近,可见资料较多(特别是黄尽了极大努力,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地调查资料),所以分析更为透彻,论述更为精采,可以说是全书重点之所在。

从内容的分布来看,本书以1949年作为两篇的分界点,前一篇主要讲述了1350到1950长达六个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的蓬勃商品化和城市发展的进程;第二篇则讲述了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时间里长三角地区农业的集体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材料和研究论证方法与《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一文相类似,作者对于论证材料的选取,力求的都是客观具体的一手材料,本书中作者采用的主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满铁的惯性调查为基础,结合作者自己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八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华北地区现有的事实基础,进行对比写作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为例作者:黄宗智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3《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英文版已于1990年7月出版。

其后应上海学术界同仁的邀请,就区域史研究方法的角度自我介绍了这本新书,也谈到旧作《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现把讲稿略加修改,加以发表。

一、华北与江南对比我这本书花了相当的篇幅,把长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作对比;这可能是这本书研究方法的特点之一。

举一个主要的例子:我在研究华北平原的过程之中,得知该地从清初开始,发展了相当数量的使用雇佣劳动的经营式农场。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种农场占了华北总耕地面积的约百分之十。

它们一般的规模是100至200亩,雇佣了3至8个劳动力,在生产粮食之外,主要生产棉花。

它们很明显是伴随华北农业商品化而兴起的。

一个小农因种植经济作物而致富,添置土地,逐渐达到10。

至200亩的规模。

华北如此,江南又如何呢?我在没有开始研究长江三角洲农业史之前曾经推测:江南商品化程度远高于华北,经营式农业按理说应该更高度发展,说不定会呈现一种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

但是使我惊奇的是:雇佣劳动的经营式农业虽然在明代后期可能相当普遍,但到清代逐渐衰落,本世纪已基本无存。

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调查资料(包括土改时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江苏省农村调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以及满铁对江南地区6个农村的深入调查)证明:当时三角洲农村之中普遍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耕作,每家以自家劳动力耕种小块上地,平均一户约5至10亩,而整个苏、松、太地区可以说基本没有依赖雇佣劳动、规模较大的经营式农场。

问题是:为什么?是因为水稻经济的特点?还是因为江南劳动力比较昂贵?抑或地主经挤比较发达?抑或其他的理由?十年研究,我得出的是这样一个解释:长江三角洲的农业,通过高度商品化—主要是棉花和蚕桑—形成了一种过密型的家庭生产。

花纱布经济和蚕桑经济所需劳动力要高出简单的粮食种植数倍。

这种商品化本身便是劳动集约化的一个主要形式。

新加的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家庭的辅助性劳动力:利用妇女、老幼、以及男劳动力的业余时间来养蚕、缥丝、纺纱和织布。

这是一种我称之为高度“家庭化”的生产,它是在商品性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苏州府的丝织产品供应全国,而松江府的棉布则“衣被天下”。

它的特点在于使用报酬低的家庭劳动力,低于市场上男劳动力的工资的报酬。

这样,建立了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生产体系。

依赖雇佣劳力的农场无法与之竞争。

在江南地区的长时期人口压力与商品化之下,这种家庭生产体系排除了雇佣劳动的大农场,而形成了我所谓的“过密型增长”的农业体系。

这种农业的特点是它可以提高总产量与总产值,但它对每劳动日所赋予的报酬则逐渐递减。

一个农户可以通过辅助劳动力的使用,或提高每劳动力每年工作的日数—譬如从一年劳动180日提高到250日—来提高每年的总收入,但每劳动日的平均报酬却因边际报酬递减而降低。

这是通过每劳动日平均报酬降低而达到的增长,与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劳动生产率大规模提高不同。

这个现象我称之为“没有发展的增长”,下面再讨论。

上而举的华北与江南对比的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江南的高度商品化所带来的不是小农经济的崩溃,而是它的进一步完备,不是经营式农场的进一步发展,而是它的没落;不是现代式的每劳动日报酬的提高,而是它的降低。

但这种过密型增长可以推动总收入的提高,也可以推动商品化,它实际上是江南相当高度的商品化和城市化的基础。

这是华北与江南农业史对比所得出的一个主要的结论。

二、历史与现实对照我这本书研究方法的另一特点是把历史与现实相互对照,相互阐明。

革命后的新中国,农业总产在三十年中从原己高度集约化的基础上再提高了三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在这同时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了三到四倍:其来源包括五十年代大规模的动员妇女投入农业生产,每劳动力每年劳动日数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成倍的增长。

其结果是:每劳动日报酬—也就是农村的工分值—停滞不前,或甚至于降低。

于是,在集体制下延续了过去六百年的过密型增长。

革命之前,这个增长主要是通过商品化的形式进行,我称之为“过密型商品化”。

在革命后的江南地区,则是在集体制下提高劳动集约化。

在松江县地区,解放前基本上是一年一茬水稻,投入劳动力不到20个工。

到六十年代后期,全面推广双季稻,实行一年三熟制,每亩每茬投入30工以上,每耕地亩投入劳动力达100工。

两个时期的基本经济逻辑是一致的:在人口压力之下,通过过密型式在固定的耕地面积之上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两者形式不同,原理一样,相互比较之下,可以说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趋势。

认清这一长期的趋势,有助于我们理解农村十年改革的意义。

海外的学者以及中国部分提倡市场经济的人士,特别强调种植业中生产责任制所起的作用。

但是,长江三角洲说明了另一种状况。

以松江县为例,它的种植业产量的高峰期是集体制下的1978到1979年,而不是责任制下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各种主要作物的产量不是停滞不前,就是降低。

责任制所起的作用不是推动种植业产量的提高,而是种植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农村旧副业的复兴,以.及新副业的发展,旧的和新的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工业的发展,把压积在种植业上多余的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从而提高了种植业中每劳动日的报酬—即使总产量与总产值降低了,但因为投入劳动力的减少,从而一反过去六百年的过密化,提高了每劳动日的效率与报酬。

农村种植业上的劳动力的报酬提高了,从新旧副业以及农村工业上又得到了新的收入,因此总收入显著提高,从而导致了江南农村的初步繁荣与现代化。

我认为这是农村六百年来第一次经历的真正的现代化型的发展,也是该地区改革的主要成绩。

从历史的角度,纵观近六百年江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史,有助于说明农村十年改革的意义。

同样地,从当代的农业经济来回顾过去,可以说明农村历史的基本现象。

革命后三十年农村人民收入的停滞说明了没有发展的过密型增长的事实,从而突出了六百年来的过密化的历史事实。

八十年代改革之中长江三角洲种植业中的现象,进一步说明过密化与现代式发展的区别:由于农村种植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种植业在产量与产值没有增长的现实之下,呈现了单位劳动日报酬的提高:松江县华阳桥乡的一个劳动日的报酬,从六七十年代的1元钱提高到今日的10元钱。

①亩产量虽然没有提高,有的甚至降低,但是每劳动日的报酬是无可怀疑地上升了。

我把这现象称作种植业中的“没有增长的发展”,以区别于过去的“没有发展的增长”。

这里应该进一步说明,我认为发展、现代式的发展的基本定义应是每劳动日生产率以及每劳动日报酬的提高。

基于这种发展才会有现代社会,惟有在现代化了的经济与社会之中才可能让大多数的人民从为糊口而耕作中解放出来,才可能由极少数的人来解决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美国务农劳力仅占全劳动人数的4%以下)。

我认为这是“现代化”的最基本的含义。

人口压力推动下的总产量和总产值的增长不应等同于发展,不应等同于现代化。

三、跨学科的研究让我回到研究方法的主题上来。

我的华北与江南这两本书综合了一些不同学科的方法,可能也应算本书的另一特点。

1.经济人类学首先是人类学,尤其是经济人类学的方法。

它类似国内的所谓“社会调查”,尤其是毛泽东的深入解剖一个麻雀的方法。

基本的做法是深入一个点,最好是自己去“蹲点”,甚至与该地民众“三同”,藉以了解微观层面的实际。

对国外的学者来说,这个方法尤其关键。

有的美国学者用建立于西方经验的分析模式,配合一些中国经济的宏观数据,来研究中国农村,结果把中国的小农生产想像为美国式的平均600亩以上的资本主义式的家庭农场,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与国情。

类似这样的研究有时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在微观层面上则往往完全违背实际,使国内的学者感到啼笑皆非,完全搭不上线。

我自己深感对国内实际生活情况缺乏感性认识,为了避免完全离谱的错误,特别强调需要配合实地调查,从微观层面的事实逐步上升到宏观的概念分析。

但我深觉自己对农村生活接触十分有限,了解不足,只能希望没有犯了引人笑话的错误。

从另一角度上看,人类学的深入微观单位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解答历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

举例说,仅仅依赖明清时期的史料,不大容易解答农业经济中劳动的不同的组织方式,尤其是家庭耕作与雇佣经营,对生产所起作用的问题。

我们在方志与农书资料的片断之中,只能得到一些线索,而不可能清楚证实家庭劳动力与雇佣劳动力生产单位的不同。

这种区别,只有在现代经济人类学方法下搜集的资料与数据之中,才能得到明确的证实。

我在《华北》一书中,用了许多篇幅,比较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小生产的不同,依赖的便是三十年代中国和日本经济人类学家们所作的调查。

在《江南》这本书中,同样地使用了这种资料,另外附加以我自己从访问农村人民的过程中认识到的一些道理。

我对农村家庭生产单位的特征的一些分析,便主要得自于这种实地的调查资料。

对于集体化三十年下的进一步过密化,以及“没有发展的增长”的一些认识、也主要得自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实地调查。

该乡的一位老农说得最清楚,我问他:工分值为什么长期徘徊于1元上下,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都没有显著增加?他说得很简单:“产量是提高了,但分的人也多了。

”2.扎基于社会史与人本价位观念的经济史和经济学在人类学之外,我这本书也受社会学的影响。

我个人认为,经济史以及经济的研究应扎根于社会史和社会学。

当代的经济学,有完全脱离人们实际生活的强烈倾向。

它把所谓“经济”作为一个脱离社会实际的抽象概念,只考虑一些似乎具体而其实是虚设的数量,诸如国民经济总产值及其成长率、人均收入及其上下、价格运动、资本积累等等。

我在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史的过程中,特别深刻地感到,一个社会假如其大部分人民仍处于为糊口而劳动为状态之中,它的总产值及其成长率再高也是假的。

如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民仍然贫困,它国家军力再庞大,大工业再雄厚,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再高,人均收入再高,也还不过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古典的政治经济学,包括亚当·斯密和马克恩在内,分析经济的出发和归结点都在劳动人民,我认为这是正确的;社会科学应受人本精神的指挥,脱离人本的价值观,便脱离我们学术研究应有的基本精神。

但今日的新古典经济学,则住往脱离了劳动者这个基本因素,把它和许多其它生产要素(包括资本、物质资源、上地等等)并列。

这样的经济学往往只考虑到经济效益(亦即是利润),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即使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国内,似乎也有这种倾向。

其实再高的资本积累率和资本生产率,若不能为大多数人民创造幸福,提高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算是真正的发展。

因此,我在《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这本书中,一再区别只提高总产值的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报酬的真正的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