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案例氧气的制取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催化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识氧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生答]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反仪器装置验满方法收集方法[师问]我们就按这四步学习如何制取氧气。
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学生交流]电解水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光合作用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师问]上述方法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消耗电能;操作复杂;难于控制……不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老师总结,引出下文]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制法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的制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制法。
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加深对氧气制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工业制法的原理和过程。
2.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打火机、燃烧瓶、试管、盛氧气瓶、硫酸铜、过滤纸等。
2.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过硫酸钾溶液等。
3.实验报告模板。
五、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并提出制取氧气的问题。
2.实验室制法(30分钟)(1)演示实验法:在实验台上进行演示,向燃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燃烧瓶倾斜,用打火机点燃燃烧瓶里面的气体。
观察燃烧的现象。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燃烧瓶中,然后用打火机点燃气体。
观察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反应方程式,提出氧气的制法。
3.工业制法(30分钟)(1)教师讲解:讲解工业制法的原理和步骤。
首先,将过硫酸钾溶液稀释,然后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溶液发生颜色变化,并有气体释放。
然后将气体经过过滤纸过滤,最后用冷却器进行冷却收集。
最后,进行氧气的检验。
(2)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按照教师讲解的原理和步骤进行实验。
并记录实验结果。
4.归纳总结(20分钟)在实验操作结束后,引领学生回顾实验步骤和结果,并与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
总结氧气的制法,并探讨实验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实验报告(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及结论等。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能力。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用过氧化铁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
2. 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烧杯等。
2. 实验药品:过氧化氢、过氧化铁等。
3. 实验记录表。
4. 录音机、教学PPT等多媒体工具。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 实验:根据实验器材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物品,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总结:让学生汇总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制取氧气的方法。
4. 巩固:运用PPT、课堂讲解等形式对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5. 拓展:让学生自由发挥,探讨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拓展他们的化学思维。
六、教学反馈:
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让他们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化学领域勇于创新。
七、作业布置:
1. 回家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化学知识,扩大学习范围,做好预习工作。
化学初中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初中氧气制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理解氧气在实验中的生成过程。
2.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燃烧器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氧化铁、酸等。
3. 教学PPT或实验演示视频。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2. 理论讲解: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包括过氧化氢分解、氧化铁燃烧等过程。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氧气制备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氧气的生成和收集。
4. 学生探究:让学生自行进行氧气制备实验操作,指导他们观察实验过程和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延伸:1. 深化理解:引导学生探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拓展他们的化学知识。
2. 拓展实验:让学生设计新的氧气制备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馈: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制备实验结果讨论和分享,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 实验结果:评估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知识应用:评估学生对氧气制备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化学氧气的制取初中教案
化学氧气的制取初中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制取方法;
2. 实验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1. 实验环境的控制;
2.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具准备:
1. 锌粉;
2. 烧杯;
3. 砂纸;
4. 醋酸;
5. 试管;
6. 水;
7. 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入氧气的制取方法。
2. 提出问题:如何制取氧气?
二、实验操作(20分钟)
1. 将锌粉用砂纸打磨,放入试管中;
2. 加入少量醋酸,放在烧杯中;
3. 用火柴点燃试管口,观察反应过程。
三、实验结果(10分钟)
1. 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记录气泡产生情况;
2. 将试管倒置在水中,检验气体的性质。
四、思考拓展(10分钟)
1. 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
2. 如果想大规模制取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 回答课堂提出的思考问题;
2. 搜集有关氧气的知识。
教学反思:
1. 实验操作环节需要严格控制火源,确保实验安全;
2.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初中化学老师氧气制备教案
初中化学老师氧气制备教案
课题:氧气的制备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能够进行氧气的实验制备,并能够观察氧气的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2. 熟练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3. 观察氧气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提出问题:氧气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
二、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原理:氧气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备。
2. 实验步骤:
a. 取一个试管,倒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 将试管倒置放入试管架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其分解,并收集生成的氧气;
c. 将收集到的氧气置于一根火柴上,观察氧气对火的作用。
三、实验讨论(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2.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氧气的制备方法。
四、实验总结(5分钟)
1. 总结氧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过程;
2. 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与氧气的性质联系起来。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氧气的制备方法和观察结果;
2. 提醒学生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下节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对氧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化学初中氧气的制取教案
教案:氧气的制取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氧气的制取实验的操作技巧。
2.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什么成分?2. 学生回答:氧气。
3. 教师总结: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对于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
二、学习氧气的性质(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支持燃烧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
三、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法、高锰酸钾法等。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制取氧气。
四、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如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收集氧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熟悉制取氧气的步骤。
3. 教师强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等。
五、学生独立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氧气的用途和应用,如氧气疗法、氧气的工业用途等。
2. 学生可以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比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氧气的制取教案范文
氧气的制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其原理,掌握常用的两种制氧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的制氧方法的原理,理解并应用制氧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的两种制氧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应用制氧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氧气制备装置、氢氧化钠、氧化铝、活性炭、连续蒸馏水、滤纸、棉花等。
2.教学资料: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原理的介绍。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出示图片或实物氧气制取装置,引导学生从中观察、思考,并提出制取氧气的可能方法。
2.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及其原理:(1)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常用的制氧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2)物理方法:利用物理性质的不同,通过分离氧气和空气中的其他成分。
常用的方法有分子筛法和膜分离法。
3.实验操作(30分钟)(1)分子筛法制氧:材料:氧气制备装置、氢氧化钠、氧化铝、活性炭、连续蒸馏水、滤纸和棉花。
步骤:将连续蒸馏水注入氧气制备装置的第一个瓶子中,添加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将活性炭放入第二个瓶子中;将棉花放入第三个瓶子中。
拧紧装置,通入空气,观察气液变化。
结果:在第三个瓶子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通过较轻物质漂浮至第三个瓶子。
(2)膜分离法制氧:材料:膜分离装置、滤纸。
步骤:将滤纸放入膜分离装置中,通入空气,观察气液变化。
结果:在装置的另一侧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4.实验分析(20分钟)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制氧的结果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制氧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5.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总结归纳制氧方法及其原理,并讨论制氧方法的优缺点。
六、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和了解其他制氧方法,如氧化铜法、电解水法等,并对比其优缺点,拓展制氧方法的应用。
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精选5篇)
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精选5篇)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胶塞)、集气瓶、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五、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b.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c. 实验步骤: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 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 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离:移离导气管。
g). 熄:熄灭酒精灯d.注意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理解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 掌握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氯酸钾分解两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 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氧气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 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操作。
2. 难点:-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结论的得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从而引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主题。
2. 知识讲解-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 制备氧气的方法:- 过氧化氢分解法:2H₂O₂ → 2H₂O + O₂↑-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2KClO₃ → 2KCl + 3O₂↑3. 实验操作1. 实验装置:- 过氧化氢分解法:锥形瓶、导管、集气瓶、水槽。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 实验步骤:- 过氧化氢分解法:-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
- 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
- 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 加热氯酸钾分解法:-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酸钾固体。
-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氧气产生的现象,收集氧气。
3.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确保安全。
-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氧气的产生和收集,避免氧气泄漏。
-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氧气的制法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氧气的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程中气体的收集方法。
2.实验室制取氧气过程中实验操作的细节。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氧气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气体,那么大家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水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在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漏气。
(2)加入药品将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放入反应容器中。
(3)收集氧气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适当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溶解性较小,可用排气法收集。
(4)实验结束,处理废物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和废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划伤等事故。
(2)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操作顺序。
(3)收集氧气时,要注意观察气体颜色和状态,避免误操作。
5.实验演示与互动(1)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拓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其他方法,如电解水制取氧气等。
五、作业布置1.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氧气的制法》化学教案
《氧气的制法》化学教案
《氧气的制法》化学教案
知识目标
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3.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极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催化作用
教学疑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讨论,采取科学探究法
教材处理
1. 复习氧气的性质,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利用科学探究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探求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原理.
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讨论上一节思考题,即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追问空气中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四瓶无色气体如何鉴别
复习氧气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会物质检验于鉴别方法演示实验[2-6],[2-7][2-8]
观察总结
演示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通过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阅读教材
阅读思考,讨论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从而强化催化剂定义中的关键词
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突破难点
总结分析
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文字表达式特征,归纳分解反应概念
点评评价准确进行分析把握概念的准确本质,化学教案-氧气的制法,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氧气的制法》。
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准确的把握概念的本质。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用具:药品:高锰酸钾仪器:试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导管、烧杯用品:火柴、棉花、玻璃片教学过程:【预习案】: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____ 体,密度比空气略,溶于水。
2、实验室中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常采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得氧气。
3、KMnO4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H2O2制氧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KMnO4是一种色的体,H 2O2是一种色的体,MnO2是一种色的体。
【教学案】:环节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几种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结合上节课的所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KMnO4制O2的过程。
用KMn O4制O2,第一过程应考虑实验原理,即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请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我们上节课学过的KMnO4制O2的表达式)环节2: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我们知道任何一套制气体的实验装置都可以分为二个部分,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
下面让我们探究KMnO4制O2应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什么样收集装置?①多媒体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的二种类型呈现:KMnO4的外观问:KMnO4是什么状态?KMnO4制O2的反应条件是什么?思考:KMnO4制O2应选择哪一套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②多媒体投影:三种收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复习:这三种收集方法分别可以收集什么样的气体?问:O2应该怎样收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后回答问题。
环节3:探究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
1、实验室制取O2,第一步操作应该做什么?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操作。
初中氧气制备的教案
初中氧气制备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了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3. 学生能够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1. 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备的吗?二、教学内容与实验(20分钟)1. 讲解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原理,展示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a. 取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2. 讲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原理,展示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a. 取一瓶氯酸钾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观察现象。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a. 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或氯酸钾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c. 收集氧气,并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提问:你们认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氧气制备的实验报告。
2. 请学生复习分解反应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对氧气的制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实验中,部分学生对分解反应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5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1课题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的、综合的气体制取实验,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
通过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本教学设计为此课题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主要有:1、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到催化剂,2、介绍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1、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鼓励;2、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地认识。
3、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些体验。
在本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加以表达和交流,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质疑释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的实验准备: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2.学生分组实验:(共十组,每组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木条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总结→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一、引入新课播放神州九号飞船升空时的视频,引出运载飞船的火箭的助燃剂是液氧。
在生活中登山,潜水,航空,医疗这些领域都用到了氧气,化学实验过程中也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氧气呢?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1、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
(见课本P87活动天地)【分组讨论】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甲烷(CH4)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学生分组探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见课本P88活动天地)[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设疑] 在此过程二氧化锰本身发生什么变化了吗?[讨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设问] 实验2的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如果能进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三:[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银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过氧化氢、过氧化银、试管、漏斗、燃烧棒等。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学生操作时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供实验器材和化学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 实验操作:
a. 实验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
2)将试管倒立在水盆里,漏斗的口朝下浸入水中。
3)用燃烧棒点燃水下的氢气,观察氢气燃烧产生的现象。
b. 实验2:过氧化银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银粉末倒入试管中。
2)用一根玻璃棒将试管中的过氧化银粉末搅拌均匀。
3)观察试管内氧气的生成情况。
四、教学总结
1.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注意安全,正确处理残余化学品。
五、作业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青云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年级:九教师: 周素进科目: 化学
班主任:张老师日期: 2013/8/27 时段: 13:00-15:00 课题氧气的制法
教学目标1.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点,学会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2.掌握双氧水制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点,掌握催化剂的定义
重难点两种制氧气的方法
考点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
知识点剖析
序号知识点预估时间掌握情况
1 高锰酸钾制氧气60 min
2 双氧水制氧气60 min
今日授课●新课○复习课知识点难易度○难○较难●简单
学员课堂表现理解程度及互动亮点
精神状态及配合程度
下次课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氧气的制法
1. 高锰酸钾制氧气
药品:高锰酸钾 发生装置:课本P35图2-8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反应原理: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
22424O MnO MnO K KMnO ++−→−∆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操作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不到气体
装入药品 将高锰酸钾粉末铺在试管底部,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固定试管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
加热 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收集的气体不纯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回流到热
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注意点:
(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端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
(2)伸入试管的导管不宜过长,否则排不尽试管内的空气,使得收集的氧气不纯。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 双氧水制氧气
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 发生装置:课本P36图2-9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
排水法
反应原理: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2222H O O H O MnO +−−→−
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
漏斗活塞,谁不能持续滴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
(2)先装二氧化锰 (3)塞好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 (4)固定锥形瓶 (5)收集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做催化剂。
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例1: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形中的明显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形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
(3)往容器中装入高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的方法正确的是: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氧气瓶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例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反应就不能进行
例4: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减慢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例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例6: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班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日期
C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例7: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
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
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
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反应式: ;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 、B 、C 哪个旋钮: ;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
课后作业
课堂反馈: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